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

时间:2019-05-12 23:2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

文山州广南县珠街镇初级中学校: 邮编663311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为此重视演示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开展课外实验、发展“微型化”实验,在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载体。

[关键词]:有效进行实验教学、重视演示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开展课外实验、发展“微型化”实验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重要内容。而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学习获得新知识。初中生物教学是生物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年小好奇心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生物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生物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物教材中各式各样的实验很多,有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探究实验,有以教师为主的演示实验,还有课后的家庭探究实验以及拓展学生知识为目的的社会调查实验等。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有效进行教学,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增强感性认识,启迪思维,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生物实验——生物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因此,演示实验是生物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苏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2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例如苏教版课本七年级上册P3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该实验最为经典。实验步骤中的染色:在载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作为一种传统方法应让学生学会。但在实际实验时,许多学生性急,往往只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一次,就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是因染色过浅,看得不清楚。该实验经改进,在开始滴清水时,滴入一滴清水,然后就直接滴入一滴碘液,再将撕取的观察材料展平,再盖上盖玻片。进行观察。这样做的好处是,观察效果好,省略了吸取这一环节。并且节约了大量的吸水纸,避免了用过的吸水纸成为垃圾。从而弥补了实验设计的不足,使实验更趋合理化,并让学生学到科学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又如在做“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时可以让学生现场做一盘凉拌萝卜,即将切成条的萝卜撒上盐拌一拌,放置几分钟后,让学生观察:盘子里出现了许多水,萝卜条变软并且变小了。将浸泡好的萝卜条取出,挤掉大部分水后,再用辣椒粉、醋、味精等佐料拌一拌,让学生品尝。这时教师提出:萝卜撒上盐后为什么会出现许多的水,水是从哪里来的?萝卜条在拌佐料之前为什么还要用手进一步把萝卜里的挤掉?这让学生对平时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一时无法得出答案,这样一下子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我在七、八年级生物课堂教学中补充和改进的演示实验约占全部演示实验的五分之一。

二、开发家庭小实验,使生物教学过程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让学生爱生物,重视生物课,学好生物课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二十几个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发酵现象实验中可以增加对照组,缺少对照组,说服力不强。实验中可选用三个矿泉水瓶,1号瓶放入400毫升水、10克糖、1克酵母,套上气球,扎紧瓶口。2号瓶放入400毫升水、10克糖、不加酵母,套上气球,扎紧瓶口。3号瓶放入400毫升水、10克糖、1克酵母,拧紧瓶盖。将三个瓶放在教室向阳窗台上。两天后,学生观察现象。通过对照1号、2号瓶中现象,使学生清楚1号瓶中生成了气体。再打开3号瓶,可看到有大量泡沫飞出,并有酒香味。把1号瓶中生成了气体收集,放入点燃的火柴,可看到火柴熄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酒精和二氧化碳产生。学生开始产生兴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到课堂上七嘴八舌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一旦做成功了,其兴奋之情自不必说,学习生物的兴趣也随之激发出来。后来,每逢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往往会问老师:“我自己在家里能不能做?” 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新教材中设计的小实验外,还另外补充了十几个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生物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这些实验按教学进度陆续布置给学生完成,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个家庭小实验记录本,把所完成的实验项目、日期、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等详细记录下来,半学期检查一次。多数

学生都能达到老师提出的要求。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开阔学生视野,学以自用

组织生物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生物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我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如七年级生物上册中的“看看种子怎样萌发和长成幼苗”、“看看根尖的哪一部分在生长”、“观察叶色与光照有没有关系”、“看看水分沿着茎的什么部分上升”等。这些实验需时较长,无法在课堂实验中完成,所以安排为课外实验。还通过开展“向日葵人工辅助授粉”、“植物营养繁殖的操作”等课外实验,学生学会了人工授粉、扦插、压条和嫁接等实用技术,学生在这样的实践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亲自观察、记录,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逐步养成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这节课之前,充分利用校园、营造实践氛围。校园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我带领学生将校园内的一草一木进行科学分类,并将该植物的生命活动特点及经济价值都写在标牌上,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点。校园内绿树成荫,百花争艳,物种丰富,环境优美,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环境起到重要作用,使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自己身边,生物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四、农村中学实验室分组实验向“微型化”方向发展

分组实验是学生实验的主要方式。它是在单元教材学习之后,为了复习、巩固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生物知识,并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一种课堂实验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去由于实验条件、实验经费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山区农村学校常常将实验室进行的实验改为黑板上讲实验,失去了实验本身的意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根据美国学者在大学进行微型实验教学的成功经验,将中学学生分组实验改为微型实验,获取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改变农村中学因缺少实验经费,仪器药品不足,部分学生不能动手做试验的状况,利用学生家庭中的废旧物品把课本上的实验改进成微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设等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农村中学的生物教学的质量。实践证明,微型生物实验对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有如下主要优点:1.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

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2.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由于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以可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生物概念,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盼着上微型生物实验课,做作业、复习或预习等,根本不用教师督促。3.使随堂实验、实验室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等都得以开展。4.有利于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创新精神。6.对办学条件较差,缺少仪器药品和实验设备的农村中学,促进了其对生物实验代用仪器药品的开发和推广。7.能改善实验室环境。可大幅度地减少实验室空气和水体排放污染,有益于师生的健康。

当然,微型生物实验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易忽视基本操作的规范性,较少考虑实验中有关的安全因素等。因此,微型实验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但也并不是所有实验都可用之代替的。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验的内容、目的、现象和定量要求等进行选择,使常规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两者取长补短,这样可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组织实验教学中,学会探究、学会开发创新,把教材中实验的二次开发当做艺术来研究,才能有效进行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载体。(论文共3840字)

[参考文献]: 九江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1997年第05期

如何上好初中学生实验课—论文总结—21是世纪教育网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生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下面是笔者针对生物的教和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看法。

一、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适度开拓学生的认知面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内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教师要安排好不同时间的实习实验活动,如参观、访问、种植养殖等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以及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向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向前沿领域拓展,如生命工程,太空育种,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向社会领域拓展,如让学生调查水资源情况,垃圾处理情况,农业生产现状,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三是向应用领域拓展,如引导学生走访果农、菜农,思考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目的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应根据所订计划,按照季节的不同,安排适用的实践活动,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安排学生在家里养蚕,观察如下细节:1.蚕卵孵化时的温度及所需时间。2.小蚕的进食及生长情况,蜕皮次数。3.停止进食及结茧。4.茧内化蛹。5.蚕化成蚕蛾。6.交配。7.产卵。教师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做详细记录,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此过程中,必然有些同学会在饲养环节上出现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如在饲养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错,原因是什么?2.做出假设。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同的假设,教师千万不要强求统一,而是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让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假设制定出验证假设的计划。4.按计划实施,收集数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设想。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过程与结论,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几个步骤进行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多用教具和活用教具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主要是在课堂45分钟内的教学中,如何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是提高效率的重点。生物传统的教具主要是指挂图、标本、模型以及活体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挂图用途广泛,但只是呈现平面结构;标本能呈现生物体的真实立体结构,但有时存在不易看清内部结构或细微结构等情况;模型呈现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不够真实的情况:生物活体则存在获取、保存不易的情况。由于这些教具都有着各自的优点、缺点,所以,单一使用某种教具往往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具时,应尽量选用活体,活体能使学生真实、客观地认识生物体,避免造成认识上的偏差,而且活体比其他教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选用活体教具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一些其他教具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初二下学期的生物分类,对于藻类、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区分归类教学中,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让部分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植物,通过对植物直观地观察,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四、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引,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的多媒体,在运用过程中也要遵循教学目标。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不能随意,不能仅仅为了吸引学生而使用,要时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做法是:1.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的心脏,感受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2.观看flash动画,依次展示:①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②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③体循环、肺循环路线;④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3.观看血液循环录像,全面认识血液循环,加深理解。

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各种媒体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而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五、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堂及时评价,二是课后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要能够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叙述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还能使教师把握学生的思维活动脉络和情感的倾向,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评价,将学生的知识反馈梳理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师的教学策略。

总之,课堂教学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因素进行认真的设计,并将各个因素有机地整合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篇: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龙山县湾塘乡初级中学 李湘军

人教版初中生物新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性活动,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在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如何将探究学习组织好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是我们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引导学生做好第一个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七年级上册第一个探究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个实验无论是知识背景还是材料用具对七年级学生来说都没有难度,组织实验也不受实验器材和装备的影响。从实验设计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科学探究的七个步骤去一一完成,而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重点理解变量和初中阶段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只允许出现一个变量。在教学中个人认为,教师在实验中无论学生选择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中的哪一个因素进行探究都是可以的,设计的实验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不同的组探究不同的变量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为使实验设计更加完善,教师及时给予点拨:(1)需要做对照实验吗?需要探究几个变量?这么多变量需要设计几组对照实验?要几个实验装置?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然后教师讲解探究实验重点在于控制变量法,每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控制一个变量,其余条件都相同。这次活动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教师要有耐心,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这样,一则学生有成功感;二则可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引导学生熟悉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

无论学习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实验亦如此。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注重七个步骤的记忆,而忽略七个步骤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思维顺序,不能只注重探究过程的完整性而忽略各步骤的独立性。所以在教学中重点结合已做过的探究性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比对课本示例,完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中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从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维顺序,有意识地设计了针对思维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急于让学生一下子设计出完整的探究性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教学难点,而且可以排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实际教学中,实验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的,而明确实验变量是实验设计的关键,也是学生实验设计的难点。

我们可以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不同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总结实验变量确定的方法。

方法一:直接从实验目的获取。如: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什么?(光)

方法二:分析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推出。如: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首先演示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分别泡在浓糖水和清水中的萝卜条所呈现的不同现象。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浸在不同溶液中的萝卜条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如果将已经皱缩变软的萝卜条放在清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浓糖水和清水有何区别?萝卜条的细胞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实验原理是细胞吸水或细胞失水,找出实验变量——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主要在实验设计中理解“什么是对照”、“什么是干扰因素”、“如何巧妙地设置对照组”、“如何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等关于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掌握了实验设计的关键,一举突破了实验设计的难点,所以对紧接其后的探究性实验起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三、科学训练,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没有训练,就不能形成能力。真正要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1.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实验,从感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验的目的改变实验材料或重新设计。如“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一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实验中增加将天竺葵的叶片与银边天竺葵叶片直接进行对比实验,用淀粉的产生部位同时也证明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以试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训练,从理性认识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围绕学生探究能力训练的试题不少,选择与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探究试题效果更好,也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物学知识、事实和材料为背景编制训练题。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无疑是对生物教师提出的一个更高要求。

只要我们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从第一个探究性实验开始重视,以方法入手,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多创设探究思维训练情境,学生才能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完善生物学知识体系,才能使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充满活力。

第四篇: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福兴中学:朱秀娟 《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就应善于关注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生活情境,利用生物学本身的魅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有抓好课堂这块教学主阵地,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素养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一、在教学中适当穿插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让学生参与到一种体验性学习得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将得到展现:譬如收集和整理材料、表达交流、分工合作、表演及应变等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在角色扮演活动结束之际,也一定要给予学生的表现作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接下来举一个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例子。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一节内容,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较抽象,中间还穿插了一个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学生可能会侧重于实验观察,而忽视另一个重点: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但这两者是并重的,不能忽视任何一方。据此情况,我决定用角色扮演——“猜猜我是谁”这个活动来巩固和深化这个重点内容。

在学习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后,笔者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七张硬纸板(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请七位同学上前,每人随机摸一张,根据摸到的硬纸板确定自己的角色。先由扮演细胞核的同学开始:“在植物细胞中我是核心人物,我控制着其他人物,大家猜猜我是谁?”“细—胞—核!”(此时,学生的兴趣空前的高涨,气氛热烈)对了!然后,由这个同学将硬纸板(细胞核)贴在黑板上,退到一边。接着,其他六个角色依次进行。当然,这些角色在描述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全面的地方,再由其他同学举手补充,或者由我适当加以点评。

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扮演液泡的同学,上来后张口就说“大家好,我是液泡……”“哈哈……”在座的同学一起大笑起来,我也忍俊不禁,同时也为他捏了一把汗,那位自称为“液泡”的同学,自己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只见他沉思片刻后继续道:“既然我已经承认了自己是液泡,那现在请大家说一说我应该有什么样的功能呢?”下面同学反应热烈,挣抢着回答他的问题。最后他还不忘补充一句“大家不要忘了,植物细胞想要喝水还要靠我呢!”。此时我都有点感动了:为他的随机应变和自信!掌声经久不息。

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不仅能巩固知识、调节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兴趣,挖掘出学生潜在能力。

二、充分利用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生活窍门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的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许多生活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所以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实验是不行的。同时,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掌

握实验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智力和动手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各种基本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完“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些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的实验,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探究柑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保存时间最长?”,先由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哪些条件可能会影响柑橘的保存;应该怎样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原则;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大小的新鲜柑橘在下列三种不同情况下的保鲜效果:(1)室温,低温;(2)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3)干燥,湿润。同时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现象)设计成表格,观察实验后再填写表格。最后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柑橘保鲜的适宜条件是: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

探究式实验设计模式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化,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他们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三、引领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达到知识共享

合作学习是国际上最流行的教学策略之一。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典的教育名著《学记》就有“独学而无人,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

由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理解的深度、广度有差异,所以他们的意见往往不统一,这正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这时,让学生互相说出理由,不仅会使问题越辩越明,而且学生间的包容意识也会得到及时的培养,学生间的对话精神也会得到积极的发扬,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如笔者在教《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等一类课时,笔者首先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收集有关烟酒、毒品对人体危害等相关信息资料,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样做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交流、讨论;交流结束时,笔者将学生的成绩给以肯定。同时征求学生的意见,将大家收集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办一份有关烟酒、毒品对人体健康危害为主题的手抄报,在校园内办一个手抄报展,展览结束后,还可以将你的手抄报送给亲戚、朋友看,让更多的人了解烟酒、毒品的危害。于是小组合作又开始为手抄报的内容排版,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书本上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没有结束,学生不仅获得了保护自身健康的知识,而且还掌握了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也提供了成功的机

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准备、大胆放手、适度参与、及时指导、巧妙调控、科学评价。让每一位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引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生物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

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生物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最终也是为了将来的生活。因此,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联系学生原有的经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具有真正意义。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原则。例如:学习抗体知识后,笔者设置了一道关于目前热门的话题的问题: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个甲型H1N1流感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答案

D)。又例如,在学习抗体时,笔者联系了高科技在这方面的进展,比如生物导弹(单抗隆抗体)的知识,使知识得以运用,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再如,在讲述环境保护的内容时,笔者提出了: “想一想,2009年2月20日 发生在我们盐城的水污染事件,大家的生活有没有受到影响呢?大家有没有买纯净水呢?”学生的兴趣被调动了,接着让他们经历一次生物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我用纯净水洗脚呢!”,“你真高级!为什么你没有用自来水呢?”,“自来水受到污染了,不能用,有毒!”……以上这些,学生都亲眼可看到、亲耳听到的。亲身体会的生活化的知识往往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感情,有利于帮助学

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运动着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差异性和难以预知性,教师要尽力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困惑是什么,利用教材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还能充分利用音、像、影等多媒体工具传递教学信息,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又能使教学内容形象化,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较好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第五篇:有效组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有效组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龙岩初级中学 池群珍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法,而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探究创新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此外实验教学有还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爱好及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作为一线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尽办法将实验课上好,而且要取得应有的效果。但是实验教学虽好,却不容易组织进行。因为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对做实验就只是觉得好奇、好玩,没有明确实验的目的,上实验课时往往不认真的按照要求进行操作,结果导致实验课的课堂纪律混乱,也就无法取应有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组织实验教学呢?

一、做好第一节实验课前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

做好第一节实验课前的思想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这是顺利进行试验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七年级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做实验是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好奇的,但往往带有盲目性。为了端正学生的实验态度,在进行试验之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要让学生明确我们进行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除了正面引导教育之外,还应该收集一些与实验有关的历史故事或者是一些生物方面的科学发现史,引导学生从侧面去了解实验原来是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例如英国科学家哈维通过实验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了细胞,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通过实验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袁隆平通过不断的实验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也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有必要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习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并要向学生讲清各项纪律要求,使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保证实验室内的秩序。要让学生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作风。

二、精心进行实验小组的分组和培养小组长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要学会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所以,在进行试验之前,教师要根据班级人数、实验桌的数量、实验器材的多少以及实验内容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时教师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特长、性格、组织纪律性、学生之间的感情等因素进行精心编排,让小组内能够协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为了加强管理和合作,提高实验效果,每个小组还要选出负责任的小组长,通过小组长来协调组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帮助教师管理实验器材和药品。但是,在进行试验前,要对小组长从思想、集体主义、实验基本的操作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小组长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带头和管理的作用,起到协助老师的作用。

三、切实做好安全保证

安全问题很重要,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做好安全保证。特别是在室外进行活动的时候,要教育学生注意路上的安全、要选择安全地带进行活动,不要在没有安全保证的地方进行,同学之间要互相照应。

在实验室内进行实验时,教师上课前要强调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好安全保证。如在进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前,要先向学生强调该注意的事项:(1)酒精易燃,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用酒精灯加热时要小心,以免被沸水、蒸汽烫伤。(2)碘液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使用时要小心。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候就会特别注意,也就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实验顺利有序的进行。

总之,有效组织实验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总结,总会找到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的实验教学方法。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进行实验教学的尝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进行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怎样进行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作者: 莫朝文 (初中生物贵州黔南初中生物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6 / 66 发表日期: 2011-11-28 23:30:03 何谓有效教学?即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

    如何有效进行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有效实施化学实验教学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从校本出发,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教师应做好三点:一是当好组织者,将实验动手动......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

    2009——2010(下)生物教学论文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 柳州市第四十五中学 石建东 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尝试 【摘要】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营造“高效低耗”、“高......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策略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生自己带着疑问,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科......

    在初中化学课中如何进行有效及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课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 一.课题解释 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实施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创设有效的......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教学论文 浅 谈 初 中 生 物 教 学 中 的 有 效 教 学其鉴纪念中学 江日良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五步曲” 草坝中学:朱俊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丰富的自然科学。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整个“生物圈”中形形色色的生物,真可谓博大精深,趣味无穷。而许多......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搞好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一、生物实验课的特点 与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相比,实验课主要以观察、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来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独特的实验方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