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延安圣火
弘扬延安精神 谱写育人新篇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经验交流汇报材料
南华民族中学
南华民族中学是我县“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集中力量办学、打造名师名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思路下新建的学校,学校2009年开始建设,2011年9月开始招生。学校现占地213亩,完成投资8000万元,有教职工184人,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余人。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南华民族中学紧紧围绕国家、省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为指引,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目标、本土化行动”为办学理念,以高点起步,高位发展为标准,主抓“特色”和“均衡”两条主线。秉承“笃志博学、尚德守正”的校训,以思想启迪思想,以素养提升素养,以科学的管理彰显办学特色,以特色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以睿智的师资队伍实现学校长足发展,立志谋划并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特色品牌学校。
在创校的三年历程中,全校师生传承了艰苦朴素、发奋图强的延安精神, 用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将延安精神诠释、内化于实际工作中,开创了南华基础教育新的篇章。
一、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南华民族中学的学生来自全县所有乡镇,绝大部分是农家 孩子,“为农家孩子走出大山创造条件,为农家子弟改变命运搭建平台”成为办学的动力,每位教师(绝大多数教师自己本身就是农家孩子)心中树立这样一个信念:有一种人生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靓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平台最神圣,那就是讲台。于是在平凡的教师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尽职尽责,用“爱岗敬业”四字诠释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全体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共识: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事业追求与精神享受。用冰心“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的“师爱”与“师魂”,在南华民族中学这片土地上演绎教师自我精彩的人生。
于是,我们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有56个值周教师24小时在校负责学生的安全、生活,包括周六、周日,无怨无悔,正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赢得了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肯定。
二、开展系列教育,传承延安精神
学校始终坚持学生终身发展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爱每一名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倡导“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办学思想,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发挥延安精神育人作用。我校借力县关工委、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对学校发展的关心关 注,每年至少两次,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宣讲活动。如县教育局老领导彭亮老师和吴映光老师到学校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他们引经据典、现身说法、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前辈们讲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成长历程中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在宣讲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2、点燃心灵之火,发挥国旗下讲话育人作用。
学校每周一由学校党总支负责组织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主题由党总支确立、师生自行撰稿、脱稿演讲。以此为契机,学校开展如少花一分钱、少浪费一粒粮、少用一滴水为主要内容的勤俭节约教育;以“两免一补”、助我成长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理想的成绩、一番贴心的交谈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以动手洗衣、动手洒扫、动手浇花为主要内容的劳动光荣教育;以注重形象、主动让座、双手接物、见面问候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教育……。以升旗仪式为切入口,强化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
3、开展感恩讲演,创新学校德育方式。
为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知恩感恩,让学生在感恩中励志奋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每年特邀国家心理咨询师、青年演讲家、中国时代感恩励志教育传播中心为全体师生和家长进行“心怀感恩·成就梦想”励志讲演。在讲演现场,借助不间断的背景音乐和环境氛围,用极 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语言,讲述了大量真实平凡但又生动感人的故事,表达亲情的伟大,倡导尊师重教的美德,引领学生感念父母和师长的恩情。激情讲演深深感染和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句句启迪心灵的话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次次发人深思的互动,令所有的学生敞开着心扉,反思自己,接受着心灵的洗礼。励志教育讲演,创新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方式,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在孩子们的心田上播下了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留下一盏“感恩”的明灯,照亮了他们今后的成长道路。
4、举办德育论坛,增强育人责任意识。
每年11月,学校定期举办“领航与超越”德育论坛,在论坛上,优秀班主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介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心得,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典型案例,表达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学生的热爱,幸福地体验着“与学生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论坛引发了师生对教书育人工作的深度思考,创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提高的平台,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快乐的分享。
5、举办主题演讲,激发师生兴校情怀。
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师生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了提升民中人的自豪感、荣誉感与责任感,凝聚全校师生力量,共展民中宏图。民族中学以“自豪地走进民中 自信地走向未来”为口号,每年11月由学校党总支牵头主办,级部和语文教研组联合承办,全体教师协办,组织“爱我民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抒爱校情怀,树主人意识。
6、举办朗诵比赛,提升延安精神内涵。
为了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成长动力,指引学生努力方向,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特举办以“理想”为主题,以“朗诵”为载体,以“比赛”为形式的“理想点亮人生”主题朗诵比赛,充分表达同学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青青的向往。“希望是追春的燕,勤奋是收获之镰”,让每一位莘莘学子沿着前辈们的美好心愿茁壮成长,在新时代美丽的校园里,用自己勤奋的汗水为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续写精彩华章!
7、举办读书活动,提升师生综合素养。
每学期,学校举办一次读书活动,如《责任胜于能力》、《把信送给加西亚》、《敬业——让人生熠熠生辉》、《窑洞春秋》等,读书过程中教师对感触最深的一方面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学校组织专门的读书报告会,让教师在会上进行心得交流,优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一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知识与理论同时增长,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如今年在学生中开展“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的读书活动,帮助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引领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8、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彰显延安精神实质。
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同志鲜明地指出,我们共产党 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为此,学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教育领域损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为载体,在教育经费管理、教育收费问题、学校办学行为、学校食堂食品管理、学校安全及防震减灾、教职工权益保障、师德师风等方面,深入到学校一线,真正查出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逐一对照落实,采用师生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实情,责任人不得推诿、拖着不办或对发现问题不重视等,对存在的问题各部门必须提出整改方案交校长督办,彰显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精髓。
三、优化教育模式,内化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随着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内涵发展、国际化发展的新趋势,如何培养今后有竞争力的学生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课题。由此,学校提出学识与能力、品格并举的教育思想,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开办社团,让孩子快乐成长。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学校利用音、体、美专业团队的优势,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开展全校学生参与的社团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不同社团,如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舞蹈、书法、绘画、器乐、声乐、演讲、棋弈、武术、手工社团,坚持“搭建一 个平台,营造一种氛围,提供一次机会,展示一技之长,提高一种能力,培育一代新人”的育人思想,并在每年4月17日至5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通过各种比赛形式展现学习成果。学校社团成了学生快乐的源泉,同时也展示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与成果,彰显学校的厚重文化和精神内涵!
2、成立心理咨询室,陪伴孩子度过青春期。
为了孩子能健康度过青春期,学校特成立了“心晴家园”心理咨询室,共有五名有耐心、责任心、已为人父母的老师负责,心理咨询常规面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6:50—17:35,地点在各年级教学楼五楼。心理咨询室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为工作理念;关注学生心理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为工作宗旨;点亮心灯,轻解心结;认识自我,助人自助为服务目标。
3、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延安精神。南华民族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寄宿学校,为此学校特开垦了13.5亩的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并拥有可以养殖100头左右生猪的400平方的养殖房,勤工俭学实践基地成为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同时为提高学生生产劳动实践能力,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品质的平台,为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服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南华民族中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正是艰苦创业起步阶段,我们将高举延安精神这把 圣火,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龙川江畔,龙城之巅,谱写育人新篇。
第二篇:感悟延安,传承精神
感悟延安,传承精神
2011年3月26日至4月1日,我有幸来到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在中心组织的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锤炼想品质培训班。在短短6天的学习时间里,通过专家课堂授课、现场体验与讲评,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近距离看到了延安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目睹了中国革命英雄群体的伟大功绩,使我对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及延安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深深地熔铸了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升华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利的崇高信念。可以说,在这里,一个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堂课就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在这里,似乎有一种特殊的场,不由你不感动,不由你不感叹,不由你不感悟。在延安的学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更是一次人生的洗礼。
一、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曾经提到“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孕育形成了延安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着对这句话的疑问,我在学习中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考,逐渐认识到了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真正体会到了何谓“延安精神”。
从1936年到1948年,延安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指挥所、司令部。在延安时期,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个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并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的时期。延安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延安这块宝地上孕育形成的。
延安精神的内容主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在延安,使我真正懂得了共产党的伟大,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依然挡不住大批优秀中华儿女冲破反动派层层封锁,奔向延安,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汇入中国革命滚滚洪流中的热情,正是有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党才能在物质条件非常艰苦,客观环境非常残酷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
二、发扬延安精神,加强思想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延安时期党和根据地军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政治保证。在参观革命先辈旧居时,给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无论当时的条件多么艰苦,房内的摆设多么简陋,但是总会有那么一盏小小的书桌。由此可以看出,老一辈革命家是多么的勤奋,特别是毛泽东,为党的事业下了真功夫。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的解释;1942年至1945年的延安整风,进一步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正是在延安时期,使得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体系,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开始走向成熟。
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纲领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党员,要始终做到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自觉学习和忠实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方针、路线和政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机关助理员,要始终与中心党委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要明白为了什么而努力的学习、工作,不仅要以身作则,还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中始终保持强烈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作为助理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领所属人员,深入现场,了解实际,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用开放的、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圆满完成科研试验营房保障任务。
3、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延安经验告诉我们,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营房保障工作虽然不是中心工作,但是营房工作的任何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科研试验任务的全过程,所以必须树立全力为中心,一心为中心的观念,从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做到身正、勤政、廉政、团结、学习、为民。
4、弘扬延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在延安时期,我们党既无飞机大炮,也无金银珠宝,但是能够扎得下根、立得住脚、干得成事,靠的就是与群众同甘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如今,虽然时代不同了,条件变化了,历史任务也变了,我们的生活及工作条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延安精神没有过时,而且永远都不会过时。
以上就是我在延安学习过程中所想所感,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学习和运用延安精神更重要的在于实践,在于用延安精神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将视此次延安之行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用延安精神武装自己,让延安精神在我的工作中永放光芒。
第三篇:游览延安圣地 传承延安精神6。29
庆祝党的生日,瞻仰革命圣地,以实际行动
向党奉献忠诚
在建党90周年之时,我有幸去了多年向往的延安圣地,圆了我几十年的延安梦。
游览延安圣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辈为我们打下了江山,我们这一代应深思的是为后人留下什么 是继承先辈传统,继续为子孙后代造福,还是寅吃卯粮,透支资源,破坏环境,给子孙后代“造罪”.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而摈弃和抵制后者.我们只有传承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财富,才能为后人造福,才无愧于革命前辈。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延安时期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都证明,实事求的思想路线无比正确.按实事求是的原则,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才创立和发展了延安以及陕甘宁根据地,才有抗战的胜利。相反,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搞肃反扩大化,给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实事求是说来简单,但真正落实起来确是十分艰巨的伟大工程.这项伟大 1
工程恐怕要靠一代又一代人去完成.在现实的中国社会实事求是的口号人人皆知,但违背实事求是,主观臆断,弄虚作假的事例比比皆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为从根本上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不懈努力。
在延安,党中央毛主席不仅领导广大军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阴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而且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写下了篇篇雄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毛主席在延安和陕北的窑洞里写的.可以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在延安的斗争实践和理论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延安精神.我们游览圣地,回味摇篮,就是要不断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延安精神时,提出了四要:一要发扬百折不挠的革命坚定性;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四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四要是对延安精神的完整概括.以这四要为内涵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延安精神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具有更深的现实意义。
百折不挠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具体体现,在延安的对敌斗争中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抗日军民的英勇不屈,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在电视剧《亮剑》中表现得相当生动和充
分,“狭路相逢勇者胜”,正是凭着这种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才创造了许许多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当年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靠的是这种英雄气概,如今面临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仍然需要这种英雄气概.尤其面对新的斗争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困难,更要发扬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时期战胜敌人的法宝,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彻底粉碎了敌人“困死,饿死八路军”的阴谋.如今,时代变了,但想“困死,饿死中国”的敌对势力不但仍然存在,而且随着中国的崛起,遏制中国的势力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法宝不仅不能丢,还应该发扬光大.中国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一些西方国家的享乐主义,超前消费,哪个更符合时代潮流,更代表时代精神,曾经引起过热议和争论.这场争论随着以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自然形成定论.如今,我们应该更理直气壮地继承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民族优势,使我们在国际竞争以及国内经济建设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所倡导的.至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在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中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题.党中央执政为民的旗帜十分鲜明.但如何自上而下,自始至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还需要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尤其是要有一套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保证党中央的种种惠民政策在贯彻
执行过程中不变调,不走样.对那些只顾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对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以及各种扶危济困组织应加大支持力度.要创造各种条件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自1935年至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度过了13个春秋.我们仰望宝塔山,凝视延河水,走入延安窑洞,参观展览馆,一幕幕图景,一桩桩往事,一件件文物,都令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在这里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没有延安窑洞的灯,哪有祖国东方红!
我们要把游览延安圣地所引发的思考,启迪,激情和斗志落实到公司管理建设,创先争优等各项实际工作当中.同时,自己也要做到激动一阵子,受益一辈子,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上迈上一个新台阶。
代继卫
2011年6月
第四篇:延安学习心得体会:走进革命圣地,传承延安精神
走进革命圣地,传承延安精神
——延安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单位组织了一次延安红色学习,我作为一名发展对象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我的内心一直有难以抑制的激动。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那一串串熟知的地名,如今在我的眼中变得越发清晰而真切。在党的老一辈革命家们曾经居住过的窑洞前,听着讲解员对革命烈士们英勇事迹的讲解,我仿佛身临其境,我对“延安精神”的那种敬意和向往油然而生。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凤凰山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那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在宝塔山革命旧址我们在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词,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在梁家河旧址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了以习主席为楷模的先辈知青们上山下乡,将自己的青春无私奉献给了国家,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的伟大情怀。
众所周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中国的历史在这里改写,建国大业从这里奠基。延安精神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路上,我沉浸在沿途的风景中,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这完全改变了我们以往对革命老区的印象。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人民难享发展的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我想,这是与党和人民的牵挂和关注分不开的。
走进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革命旧址等。特别是在宝塔山革命旧址,让我不仅重温了历史,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老一辈党员的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在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党员从参加革命到革命胜利,经历了一场场残酷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为广大人民谋求生存、发展和更好的未来。我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宗旨,在当时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正是因为我们党和军队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紧紧团结人民群众,依靠延安广大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才取得了延安革命斗争和建设的胜利。我们作为当代青年,尤其要学习这种精神,把它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在思想上,工作中有更大的进步。
在这次活动中,舞台剧红秀《延安、延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延安、延安》以女大学生白雁鸣、延安男娃栓柱、红军战士欧阳坚三个分别代表工农兵的不同角色,诠释了由这三大群体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的故事。
这次延安之行,我受益匪浅,我在延安,看到的是历史的遗迹,感受到的是革命精神。作为北化凯明的普通员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可贵的精神风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建设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微薄之力。
(北化凯明 魏伟)
第五篇:《奥运圣火》说课稿
《奥运圣火》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奥运圣火》,本组课文以“和平”为专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
《奥运圣火》一文通过对奥运圣火的来历、作用、传递程序、传递盛况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目标与精神的具体介绍及说明,说明了奥运圣火的神圣与其独有的魅力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进步和发展。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具体地介绍了奥运圣火的有关知识,多处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作者为了说明现代奥运圣火传递的隆重,选取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传递的盛况来说明,让读者了解其场面壮观、仪式隆重。
二、说学情分析:
在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虽对奥运会、奥林匹克精神等有一点了解,但他们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缺乏必要的奥运知识,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懂得和平的意义,并树立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所以我根据教材内容,单元训练重点及新课标对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讲了哪些内容。
(3)学习课文以“奥运圣火”为线索组材和行文的表达方法。
(4)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过程与方法:采用“读读、看看、说说、议议”的基本过程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受到奥林匹克精神的熏陶和感染,激发学生对奥运会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讲了哪些内容。
难点: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
四、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课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读思结合;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个性化表达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构建,以求达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利用远教资源,做好课前准备。
2、采取引导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突破难点。
3、结合实际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学法:
1、自读感知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重点。
3、合作探究体会奥林匹克精神,突破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学生虽然已经有五年多的语文学习经历,思维比较活跃,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但是这篇课文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因素,六年级的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缺乏必要的奥运知识,另外,课文中涉及的一些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再加上程序化的语言,这一切就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障碍。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首先播放歌曲《我和你》,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奥运会的知识,质疑:你知道奥运圣火的来历吗?你知道奥运圣火有什么重大意义吗?
2、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讲了哪些内容。
3、讨论交流,理解内容,学习课文组材和行文的技法。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学,同桌交流:课文围绕奥运圣火讲了哪些内容?作者是靠什么把他们组织在一起的?因为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意注意总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然后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讨论,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得出结果,我就势点明:课文就是以“奥运圣火”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这种“一线穿珠”的组材技法能把众多材料统一为一个整体,让人不觉得散乱。在今后的作文中,如果所写的事较多,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4、自学研讨,比较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火炬传递的异同。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读课文,经过讨论明白了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更隆重、壮观,它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和程序:火种必须来自奥运会发源地奥林匹亚。火种传送必须在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天到达。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必须”的含义。
5、引导学生理解“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精神。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内容理解“和平”;播放奥运会竞技中的一些精彩场面,体会各国运动健儿之间表现得多么亲切、友好,理解“友谊”;对“进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理解:比赛项目成绩的刷新、体育技术的进步等,此外,奥运会还可以不断促进各国之间文化、经济的进步。
6、巩固运用、深化拓展:学生对于奥运会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1、你能补充一两点有关奥运圣火的知识或讲述一个有关奥运圣火的故事吗?
2、我们应怎样发扬奥运精神呢?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习惯。
七、板书设计:
奥运圣火
发祥地——奥林匹亚
起源——普罗米修斯盗火
火炬接力——严格的规定和程序
精神——和平、友谊、进步
板书将课文围绕“奥运圣火”写的几个方面内容一一列出,并在其中体现本文的训练重点,同时再现文章的结构,清晰、明确。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