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反思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指导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的理念、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往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或“教师讲,学生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丢弃。再次,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策略的指导。这对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笔者在数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遵循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对学生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谈谈自己的管见。
一、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的概念
新课程改革至今,在国内还有不少教师认为现在讲的学习策略和过去的学习方法是一回事,只是换了一个比较时髦的叫法罢了。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就英文的表达,学习策略为Learning Strategies,学习方法为Learning Method。学术界普遍认为,策略(Strategies)是广义上、宏观的和抽象的认识、决策或选择,它通常表现为为实现更好的效果而选择一切可能手段的心理步骤(psychology process)。因而它更多地与个人有关。方法(Method)通常比较狭义、微观、具体,它是一种演示性或显性的行为步骤(behavior process),更多地与整体有关。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技巧或技术,而学习策略则是对何时使用何种技巧和技术的决策过程以及对技巧、技术本身的认识。通俗的讲,学习方法解决的是“如何做(how to do it)”的问题,学习策略则是解决“何时如何做的问题(when and how to do it)”的问题。而对于一个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的学生而言,要决定“何时如何做”,还与学生个体对具体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有关。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有着不尽相同的解释。Cohen在1990年就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意识地选择出来的学习过程。O’Malley & Chamot 则认为,学习策略实际上是指学习者个体用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和保持新信息时所使用的特别想法或行为。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又将策略定义为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的学习策略实际上是属于语言学习策略(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的范畴。
二、学习策略指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学会学习、面向未来是当代教育的精髓,“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的现实追求。对发展中的个体--青少年学生而言,他们未来的生存质量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今天的受教育状况,特别是他们会学习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终身学习是个体主动的、积极的发展过程,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掌握,是其存在的前提。
我国《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知识的掌握是手段,而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进而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才是目的。学习者一旦掌握并生成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过程就变成一个积极的、主动的求索过程。在英语学习中,如果学生能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将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学习策略,上课只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课后只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看着英语好的同学怎么学他们就怎么学,所以往往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只会事倍功半。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也使得教师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只顾着如何向学生解释清楚语言点,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有效指导。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笔者认为学习策略指导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已迫在眉睫!
三、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指导的内容及实例 在学生刚开始进入高一的英语教学中,考虑到学生从初中过渡到高中有一个适应期,这时如果对已适应了初中英语的教学方式(容量小、节奏慢、重复练习、反复强调)的高一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做好高中英语教材与初中教材的衔接,学生就不会感到手足无措、力不从心,从而避免了高一阶段成为英语学习的“困难期”这一现象的出现。学习策略的分类有好几种,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学习策略的分类又不同。《英语课程标准》把学习策略分为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这种分类既考虑了策略使用的目的,又考虑到了策略使用的心理和认知过程,是学习策略研究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分类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习策略的指导在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应该有所侧重和不同。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笔者个人觉得以下学习策略的指导显得尤其重要,应放在首要位置:
(一)情感策略
我们先来看下图,这是包天仁教授在《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理论架构》一文中正式提出的“The Learners' Strategy of the English ‘Four-in-One’ Teaching Approach”的理论。这是这一理论的两个独立的子系统中的一个:the humanistic aspects of the approach。
由图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是该“金字塔”的基石,积极的情感能使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一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便会产生一种学习动力,支撑这种动力的是学习态度。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就会使学习者充满信心。自信心增强了,就会产生自学的持久性和自主性。长期坚持下去,就可能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由于有了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者就会产生学习的渴望,由此形成自主学习过程。而自主学习是高中生所需要的一种学习策略,也是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其教学目的中所明确指出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刚开始的高一英语教学中,笔者就对学生开展学习策略指导,但由于学生的态度问题,学生的意识、行为的表现相当滞后,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使有效的策略指导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而且学生在寻找不到有效方法的情况之下,表现出盲目的、低效的、消极的学习。因此,笔者马上调整学习策略指导的步骤,先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学习策略存在必要性的态度加以指导和经常的暗示。例如,在教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模块②中的Unit 2 The Olympic Games时,由于本单元以Olympic Games为话题,旨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起源、宗旨以及比赛项目。于是笔者以奥运发展史为本单元的主线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重组,尤为突出的是第二课时The Story of Atlanta的教学设计,一开始,我就以奥运主题曲《Pass the flame》引入课题,接着在教学过程中暗示、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奥运精神,把奥运精神用在学习英语上,最后把话题引申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以一首鼓舞人心的《红旗飘飘》结束该节课。像这样注重情感培养的教学设计,笔者还把它用到了其他单元和选修课《报刊阅读》中,避免了“空对空导弹”的说教,另外,还注意挖掘学生学习英语中的一切闪光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积极态度。
(二)信息加工策略
在新课改以前,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完全是教师的责任,判断一位好老师的标准也是看哪位教师把知识加工得精细易于被学生吸收,哪位就是好教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评价也改变了。而且明确提出:处理、加工信息是一个学生必须学会的基本学习技能。可见,对信息的加工、整理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必须把对知识进行处理、精加工的方法也教给学生,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讲是一个不断处理信息、形成知识网络、并用来处理问题的内化过程。学生一旦学会一定方法将能做到终生学习,终生受益。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信息加工策略的掌握尤其重要,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教材已实行一纲多本,高考更不存在考哪一套教材的问题,所以高中生除了学好学校开设的必修和选修课外,还需博览群书。这样,对信息的加工能力就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教学相长,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笔者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信息加工策略的指导和培养。例如,在使用《优化设计》作为教辅材料时,经常由学生去发现去总结归纳一些语言点,甚至把它作为作业让学生来完成,并从中挑选一些对该语言加工得好的学生来给全班同学讲课。讲课时,有的学生还把自己的加工结果做成了课件。又如,在教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模块①中的Unit 4 Earthquakes时,笔者让学生去搜索地震给人类造成危害的资料并以电子文稿交上来,结果看着学生们的电子文稿,让人很欣慰,学生们学会处理、加工信息的方法,已具备了信息加工的能力。接着在教授必修模块③中的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也布置了同样类型的作业,这次更让人高兴,学生们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又有了相应的提高。
(三)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是英语考试中重点考查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中、高考英语试题为例,阅读理解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同时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单项填空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因此,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途径看,学生的阅读训练与学习主要有两类:一类以开阔视野、欣赏鉴析为主;另一类是以阅读策略为主要目的的专项训练。仅从应试的角度看,后者更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从而在英语测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从全国各地中高考英语试题的设计去分析,阅读理解题更是越来越多地检测学生对文章的隐含意义、逻辑结构等的理解和对主旨大意的概括,例如推断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意图、猜测生词的词义、确立文章的主题等,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多数隐藏在文章的脉络之中,学生通常无法直接从字面意思中获得,必须开动脑筋、激活思维。因此,要想在英语考试中取得高分,学生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分析、综合、归纳、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也就是必须掌握阅读策略,阅读策略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技巧、语篇能力和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高一的4个必修模块中,每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话题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笔者在英语阅读教学环节中始终贯穿互动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辅,开展诸如 pair work, group discussion, debate, role play 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并加强学生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熟练运用,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阅读策略: 1. 略读策略(skimming strategies)略读策略通常是采取这样的步骤来了解文章的大意:
2. 寻读策略(scanning strategies)为了及时把握文章细节,可以采取“寻读策略”,就是在阅读的时候,不过分强调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只要按照文章顺序,跳跃式地寻找有关的具体内容加以阅读理解即可。换句话说,就是只阅读你认为重要的细节部分,其他可以略过不读。3. 图式策略
为了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抓准文章思路,笔者要求学生掌握图式策略来阅读文章。让学生先抓住文章的主线,再找出关键词,然后利用简单的框架图把文章的整体思路表现出来,最后利用图来复述文章。例如,在教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模块①,Unit 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中的Reading
图式策略在阅读中的作用概括为六个方面:帮助吸收课文、帮助推论、调节注意力于重要信息上、有条不紊地搜索记忆、对信息作概括及通过推论重新组织信息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图式策略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
总的来说,高中英语学习策略的指导一定要注重从学生个体出发,课内外指导都应到位,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主要参考文献
1. 陈思清《从图式论来看阅读的心理过程》,见桂诗春主编《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 黄远振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
3.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 4. 章兼中、俞红珍《中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见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编《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周卫勇《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解与行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7月
第二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从《永别了,武器》试析海明威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中英广告宣传方式的比较研究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7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输出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歧义视角下的英语言语幽默研究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从接受美学视角看旅游广告的翻译浅析田纳西•威廉斯剧作《欲望号街车》的同性恋倾向The English Translating of Chinese Neologisms in Political Document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新编英语教程》浅析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性格的宗教色彩剖析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Margaret Mitchell’s Gone with the Wind and Alexandra Ripley’s Scarlett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英汉被动结构对比研究词汇负迁移对汉译英的影响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浅析莱辛在《屋顶丽人》中的女权主义思想
比较研究中美商务谈判中决策过程的异同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欧•亨利作品中的人生的价值探索
服饰语的认知凸显:认知语言学角度
英语旅游广告的文体分析
谈呼啸山庄的复仇主题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On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Death in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by Hemingway 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特点分析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杰克伦敦对马丁伊登悲剧的影响 《祝福》两个英译本翻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对比研究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 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 《格列佛游记》对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从语域和博客语篇角度解读博客传播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沉默的羔羊》三部曲中汉尼拔博士性格探析 从消费社会学探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美国梦的幻灭 浅谈迪斯尼文化扩张中的品牌运营策略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Feminist Thoughts of Theodore Dreiser——A Case Study of Sister Carrie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歇斯底里的舞台自语者——《寻找格林先生》主题解读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扼杀在萌芽中的期许— “一小时里故事”中的女权渴望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欢乐之家》孤独灵魂的自我发现 A Study of AP’s News Reports from the Angle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从fans和PK看西方文化对汉语言文化的冲击与影响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探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论福斯塔夫的性格 中英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童话的文体特征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威尼斯商人》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 浅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Problems and Suggested Solutions 87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英语谚语的民族性及其艺术特色
《呼啸山庄》爱情悲剧的原因探析
从消费文化看《美国悲剧》
解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形象
论《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艺术效果
说唱乐中所折射出的一些美国社会问题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浅析《双城记》中的牺牲精神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论《芒果街上的小屋》的“简单”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乱世佳人》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分析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
从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猫和老鼠》对比中美儿童教育的差异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幸福》中的女性主义解读
论反语的语用功能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
探究《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者形象
荒原背景下《还乡》和《呼啸山庄》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比较分析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
114
少儿英语游戏教学策略研究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
比较中西方礼仪差别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成功之道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
极权主义下人性的扭曲—— 用福柯的空间理论解读乔治·奥威尔的《》
从饮食的角度看中西文化差异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从目的论的角度浅析美国电影字幕翻译
从成长教育理论视角解读奥利弗退斯特的生活经历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彼得﹒潘情结
论英汉翻译过程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歧义的语用研究
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
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论个人主义对美国英雄电影的影响
“I” and Rebecca--A Study on the Comparison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in Rebecca 138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平衡的维系——《天钧》中的道家思想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从《红楼梦》和《简爱》看中西方女性主义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
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关联理论视角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nslation Skills
“垮掉的一代”形成的背景探析
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
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
论《宠儿》中社区与逃离的关系
用隐喻理论分析英汉商标的语言特色
15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152 修辞在汽车广告英语中的应用
153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154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
155 论被动句的翻译
15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Eyre and Vanity Fai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ess in Victorian Age
157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58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159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160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人物性格
161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162 论环境和社会制度对人的行为和品格的影响——以《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形象分析为例 163 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
164 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论李白诗歌的翻译
165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166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167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
168 解析《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人物形象
169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170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71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172 论双性同体理论下的《达洛卫夫人》
17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174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175 论高中生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
176 多媒体技术在早期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177 中英新闻标题的差异及翻译方法
178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外贸函电中否定信息的传递
179 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
180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181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182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183 导入艺术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184 文化视角下的英汉委婉语翻译探讨
185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86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
187 Doomed Tragedy out of Desire-Driven Morbid Personalities in Nabokov’s Lolita
188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
189 道林格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华丽外表下的丑恶心灵
190 从象征主义视角看《阿拉比》和《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191 浅析《苔丝》中的象征主义
192 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看王尔德的唯美主义
193 初中生单词记忆的可行性研究
194 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技巧
195 从语言角度看中英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196 《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
197 从英语演讲的修辞运用看语言性别差异
198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99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200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第三篇: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指导
第二课时—高中英语学习策略指导
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初中英语学习依赖性较强,学习进程多表现为被动和吸收,以机械记忆和机械练习为主。高中内容较多,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质疑。
一、做好预习、听课、复习和做作业环节
1.预习工作
预习的分类
①学期预习:利用寒暑假把下学期的课本进行预习,主要是朗读记忆单词和诵读课文 ②单元预习:每个单元学习前进行预习,主要是了解本单元的内容,提前做练习
③课前预习:找到自己的问题,为听课做好准备
2.听课
①听课要专注
②听课要解决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③边听边思考
④边听边记笔记
⑤大胆提问和发言
3.做笔记
①笔记要突出重点
②笔记要突出自己的难点
③笔记要简洁扼要,是对课堂内容的浓缩,而不是照搬
④笔记要讲究方法,便于自己的复习和自我检测
4.复习
①复习要及时
②复习总结课堂内容,及时解决课堂遗留的问题,整理笔记
5.作业
①先复习,再做作业
②作业要独立完成,定时定量完成③做好限时训练
二、.做到:独立,主动,自觉
1.高中是能力立意,而能力只有自己主动去发展
2.考试内容既有课内知识,也有课外知识,考查的是你的综合素质
3.高中的许多知识是靠课外积累而来的,需要主动去获取
三、.积极思考,及时总结归纳
四、.做好四个个本子:笔记本、错题本、词汇本、好词好句本
五、.养成五个习惯
1.每天诵读的习惯
2.每天听力的习惯
3.每天阅读训练的习惯
4.每天积累的习惯;加强课外阅读训练,利用各种途径接触英语,如报刊、电视、网络
5.使用工具书
一本英汉双解词典和一本好的英语语法工具书是学生无声的良师益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学的乐趣,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从而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Ⅴ、辅导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内容
1.总结梳理初中重要的知识,特别是高中继续学习需要运用的知识
2.简要介绍高中需要重点掌握、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
3.系统学习初高中教材没有专门涉及但是高考考查的知识
4.指导预习高中模块一的教材内容
5.培养高中英语学习需要的学习能力、习惯和考试技巧
二、课程的结构
1.高中词汇的预习与学习
2.高中语法知识的预习与学习
3.高中题型的专项训练
4.高中口语的专项训练
5.每日诵读一篇文章
6.高中课本的了解与预习
三、上课要求
1.带好高中模块一课本,课堂笔记,生词本,练习本
2.整理好初中的英语课本,放在家里以备复习
3.每天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第四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初探
---邹城市兖矿一中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英语新课标的宗旨就是使高中英语教学反映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发展,以服务生活为目的,所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气息,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里都提到材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和语言水平,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跨文化意识的过程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此外,从语言学习本身的特点来看,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学生只有在真实生活语境及交际活动中,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因此,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校进行了让高中英语课堂生活化的探究,努力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高中英语课堂生活化,即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任务型”教学的形式,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用英语做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活化教学呢?我试着从以下途径进行了尝试。
一、“ warming up”和 “speaking”中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
在新教材中,“ warming up”和 “speaking” 等语言的练习都需要一些生活情景让学生来训练,或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讨论。恰好“ warming up”和 “speaking”中很多内容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很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我经常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一些相对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发挥出他们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必修1 Unit1 Friendship时,我们把学生分成很多组,每组发给他们一张纸片,在每张纸片上,我都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来表演。如,情境一,要期中考试了,你的好朋友想让你在英语考试中,帮他作弊,你怎么劝他?情境二,你把自行车借给了你的好朋友,她却把自行车摔坏了,你们俩怎么解决这件事?等等。这些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非常相似,学生们很感兴趣,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语言环境的相对真实使学生在训练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心理活动也随着语境的发展而作出相应的积极的反应,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阅读教学生活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这几年的高考英语命题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内容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面更广,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阅读教学生活化。在教英语课文前,我们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知识等,为学习课文做准备;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联想,“读”出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情理和相似的门道;学生通过课文—生活,生活—课文的反复“阅读”,充分地进行对照、验证,“读”出生活中的课文,也为写作生活化奠定基础。例如,在教必修1 Unit5 Nelson Mandela时, 我们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的背景和文中提到的曼德拉的情况,了解当时南非的情形。再让学生在课堂上热烈讨论了当时种族歧视,压迫黑人的残酷现实,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篇文章。最后,我让学生扮演Elias 和Mandela,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心情与想法,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在教必修5 Unit5 First aid 的阅读课文First Aid For Burns时,我更是让学生“现身说法”,模拟了一个电视节目。请一位学生做主持人,另外请三位学生分别假装是一度烧伤、二度烧伤、三度烧伤的患者,他们必须要用英语描述出自己的烧伤情况。再请三位急救志愿者上台为他们急救,一边做动作,一边用英语描述。在互相交流中,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运用了大量的书本上的句子。而且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兴趣高涨,对课文内容印象深刻。许多同学课后说,通过学这篇课文,既学了英语知识,又学会了急救常识,真是一举两得。
三、渗透语法教学生活化
语法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狭隘的课堂说教,我们同样也可以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情景搬进课堂,使它们更生动。
例如,在复习语法”被动语态”时, 我们把我们校园里的一些建筑物用数码相机拍了下来,有的是已建好的教学楼,有的是正在建的宿舍楼,还有正准备建学生宿舍楼的一片空地。然后,我把它们输入电脑,让学生们看画面,用“被动语态”说句子。学生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宿舍楼,教学楼,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在复习定语从句时,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人发一张纸。让第一组同学写上自己喜欢或熟悉的人物,第二组同学写上自己最难忘的时间,第三组同学写上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第四组同学写上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要求全部用英语写。然后把纸条都收集起来,请同学随机抽取四张纸条,用定语从句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成一句话。由于是学生熟悉的事情,他们都兴致勃勃,还互相纠正语法错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体验书面表达教学生活化
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命题以材料作文为主,所提供的材料或文字都是考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或现象,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在书面表达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生活的积累。因此,我们让学生从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与优美语句。让学生看英语节目,把节目当成文章来感悟,关注节目的内容;听词曲皆优的英文歌曲,注意感悟歌词中的生活情理,展开联想和想象;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如英语广告语,街上的英文招牌等等,抓住突出的特征,动人的情景或场面进行描述。并且要求学生从阅读文章的语境中体会精彩语句,用心领悟,用心摘录。摘录语句后,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使之内化为自己思想、道德、文化、语言方面的素养,并在写作中加以应用,努力使之化为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内存,形成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总之,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要联系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人人学会生活中的英语;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学生对这些东西感到亲切、形象、具体可感,也可以轻松大胆去触摸,去感知,去应用。课堂教学生活化注重应用,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学生才能爱学、乐学,最终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遨游于深邃而博大的英语海洋。
第五篇:高中英语新课标教学反思
高中英语新课标教学反思
刘丹
在六年的高中教学生涯里,我“遭遇”了新课程改革,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新课改倡导全人教学,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而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高中英语新课程则更强调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一阶段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差生,我尽量用难度适中的问题问他们,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如果回答错误我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It doesn’t’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加强了参与意识,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优生,我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课后要多做提高题,增加阅读量等。
2.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高一英语必修的第一单元是“Friendship”,这是一个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于是我让学生分组讨论Warming-up中的问题,并设置了“Describe one of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 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多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这锻炼了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也在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
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我就先让学生看课后的例句,并自己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不同点,总结两者之间的转化规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在开学一周后我就让学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给我的教学提意见,下课后我也经常深入学生中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学习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这阶段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有耐心、爱心。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且作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教师自身要深刻理解课改精神,把教学与课改目标紧密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与新课程共成长。
我们的情况
身为一名面临新课程改革的英语教师,我认为我身上的担子很重。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情况我对于新教材的教法心里没底,虽然有进行培训。
在教学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内容进行筛选。特别是有选择进行口语、听力部分的训练,由于本学校文理分科早,理科氛围浓,与外面的世界接触少,对于一些口语话题是知的甚少,比如必修1第五单元的英雄人物的相关信息知道很少,查阅方法也有限,课堂上主要是老师介绍或课前发些相关材料以备预习。教学过程除加强学生的知识面外,主要是阅读能力和词汇语法的掌握,听说能力的培养较少。阅读方面首先授于技巧重要是阅读略读(skim)、查读(scan)和精读(Intensive Reading)和策略,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每天复习背诵单元的单词,鼓励他们通过音标、构词法等科学地记忆单词,并坚持课前小测;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节课的语法点,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并提出重难点,然后再归纳总结,课后布置相关的配套练习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二、坚持大部分用英语授课,对于不懂的地方会再次用中文说明,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避免“中国式英语”。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第三,通过扎实掌握单词、短语等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单词、短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只有掌握好单词、短语,才能看懂句子和题目和文章,才能连词成句,行文流畅,而没有掌握好单词、短语的学生是很难运用英语。
反思和今后计划
而最近两年湖北高考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试卷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法、句法、结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比较简单。强调语言运用,突出语言的交际化。考生要做好题,就必须具备相当扎实的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与课文挂钩很紧。从多次考试中暴露出我班学生的问题:基础知识不过关,学过内容一知半解,导致单选和完成句子题型做的不好,作文乱用词汇,完形填空中词汇题错误较多。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也对此制定了今后计划:
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时刻都要抓紧基础课本关。加大督察力度。同时要培养学习习惯,采用二个方面(即: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在实践中证明实用性较强,经过高一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性训练,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高
二、高三阶段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三,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输入量就大大增加,综合能力也随之提高;通过培养学生的作文互改能力,一则减轻教师负担,把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救”出来,有更多的精力进行教学研究,二则帮助学生找到了英语写作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与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不过能力是发展的,不能强化训练能力,而是要贯穿在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们的困惑
这次新课改是以模块的形式,以单元为单元的教学也细分为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学,但马上于今年八月全面铺开的新一轮课改又将如何发展?我们的教学重点是什么? 我们的考试又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