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次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次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科目,但由于学生之间的数学素养与知识水平差异较大,数学教学工作屡遇瓶颈,整体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思考,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特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展开分层教学活动,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法
高职数学教学
个体差异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时就存在着明显的成绩差异,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掌握、心理素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各不相同。与其他科目相比,数学科目的差距情况更为明显,接受新知识能力相差悬殊、数学素养参差不齐等问题使高职数学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与突破。
一、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多元性。对学生的定位不能单凭测试成绩或是课堂表现而定,要结合二者并考虑到智力与非智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与刻苦程度等,准确定位学生在优等层、中等层与学困层中的所属层次。其次是遵循动态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层次。最后,遵循隐蔽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会对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对其进行分层时要充分顾及学生的心理,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其隐蔽性。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分层教学法中的教学目标分为优等层、中等层、学困层三个层次。教学目标的分层是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预设经过学习之后的三个层次学生所要实现的不同目标。在教学目标中,对学困层的学生要求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内容。对中等层的学生除要求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外,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培养其一定的数学能力。优等层的学生要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其对知识的深入探究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要求学困生了解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识记公式;要求中等层的学生在理解推导过程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解题;要求优等层的学生在充分理解和熟练应用数学公式的同时能够有所启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又要注意促进学生向更高一层的教学目标发展。
(三)对课堂教学进行分层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个性心理存在差异,因此对高职学校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也要实行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基础一般比较差,中等层和学困层的学生占多数,所以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把握好教学进度,落实好每一处知识点,还要放缓坡度,注意梯度,以真正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迎合不同程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点。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学困层学生,力图在课堂中为其创造更多发挥的机会,进而逐步推进其向中等层行列迈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置时要充分掌握技巧,明确问题的目的指向性,为不同层次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巧妙设计,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四)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
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是一种形式的总结,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掘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因此可以实现双重收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更不能苛求学困层学生达到优等生的层次水平。在评价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激励,要注重学生的进步,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起点上的进步,使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对教学进行评价要因层而异,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着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对学生给予肯定与激励,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对成绩没有提高的学生要给予关注和帮助,通过谈话式评价,维护学生的尊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拾学习的信心。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制订教学目标,选用适用教材
制订好教学目标是开展好分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应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制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分层教学的主旨思想是达到学生整体进步、提高学生能力。因此,在选取教材时,应注意教材结构要符合分层次教学法的适用性,教材内容要具全面性,教材难易程度展现要有一定梯度性,教材目标要有其应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具备观察能力,爱岗敬业
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或者“多边”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层教学、准确定位自己并调整情绪,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同时,分层次教学需要教师分层备课、分层讲授、分层进行考核评价,这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艰辛劳动。所以教师必须具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搞好分层教学工作。
(三)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和管理逐步合理化、规范化
分层教学法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一种尝试,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注重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教学体制。分层教学需要学校制定科学的制度与标准,以此来约束规范教学分层过程。
总之,分层教学法打破了“一刀切、同步走”的教学瓶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又不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它为高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并将在以后的改革与发展中不断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凡刚.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29).[2]李功萍,潘全香.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3]张永凤.理工科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第二篇:分层次教学法浅析
分层教学法浅析
铁岭中心小学闫乃娟张巧英
【摘要】: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可以各尽其能,各有所获。【作者单位】:铁岭中心小学
【关键词】: 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品德 【分类号】:G712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存在的差异,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加以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可以各尽其能,各有所获。
分层教学法就是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师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通过多层多样的学习活动和个性作业与评价,使学生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审美力、鉴赏力、个性、品德意志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果上。
根据品德教材特点,我进行了以下设计。
一、针对个性——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是在承认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均有所获的原则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体现了教育的机会均等、个体需要,有利于学困生的主动发展。对于激发学困生兴趣,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困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奏效的,C层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适合于学困生。
二、针对阅读——教学分层
1.目标分层:分A、B、C三层教学目标。其中C层教学目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下要保底,不降低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这正是适合学困生的教学目标,重点是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拉着走、推着走为主动走,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备课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方法的确定,都要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有不同的要求。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C层的学困生只要求初步文本的特点,清理文本思路;熟读文本、排演剧本,把握文本的主题。A层学生则进一步要求分析理解表述文本中心; B层:培养抓住重点例子的理解。
3.教法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率不同,课堂容量也不能要求一样;学困生的认识、理解能力较弱,在课堂提问讲解、巩固练习上也都相应地降低了要求。
三、针对实效——作业分层
作业有三个层面的功能:一是检查和巩固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二是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提高,重在创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三是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
第三篇:分层次教学法学习心得
分层次教学法学习心得
赛文实验学校 赵老师
目前,我校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存在学生个体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再加上教材内容经常变化,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在我特别使用了分层教学实验。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引入分层教学思想,意义更深远。其原因在于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除了有常规的差异外,还存在一些区别于其他课程的特殊差异,主要表现在:
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不同,有的学生已是计算机领域中某一方面的“小专家”了,有的已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要从零开始。
2、学生兴趣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是“电脑迷”,有的学生对电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讨厌信息技术课。
3、学习态度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地等待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真正贯彻落实分层教学呢?
首先是对教学对象进行分层;其次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最后是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信息技术课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应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分层教学”做到了以各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教学的出发点,符合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能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与自信,必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分层教学”为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帮助。
分层教学有利于老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对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在一个相互平等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并且比在传统课堂中更容易进行协作式学习,更容易做到“学有所获”;它有利于结合学生本人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尤其有利于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分层教学是教学的手段,不是教学的目的。目的是通过分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应用能力,为培养身心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就教学对象的层次性而言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任何机械的将学生人为定位分层的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四篇: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分层次目标教学能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果,通过对物理课程采取不同形式的分层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创造性等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实行分层次目标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可行的分层教学策略。
物理教学 分层次 目标教学
高中物理是一门思维性和拓展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个人智能的差异,对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如果教师教学方式比较死板,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就会造成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创造力难以发挥,认为高中物理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以致于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中物理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发展。
分层次目标教学是在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弊端,通过建立分层小组等一系列方法,使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协调,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促进学生差异化的发展,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科学的分层小组
我们发现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同,进而导致对知识理解的差异现象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物理现象认识的结果上的差别,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学生对新知识的领会和掌握上的差别。为了更好地研究学生的差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层小组。
问卷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从而可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智力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从对学生的问卷答案分析中可以得出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为教学中制定有效的分层次目标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沟通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物理课本有简谐振动的教学内容,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采用教师与学生交谈的方式,通过交谈了解学生对简谐振动现象和规律的掌握情况。
如果学生能详细说出简谐振动的相关参数及计算方法,说明学生掌握了简谐振动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对计算参数不能清楚解释,说明学生对简谐振动还没有掌握,这时应对学生理解还不清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教学。
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反馈测试,为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掌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依据。能力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综合状况制定教学策略,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材施教,使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根据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方面的兴趣、能力、基础等三个维度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再适当考虑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如可将学生按AC、CB、BA组合进行搭配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层、分组的教学方式不但给教学带来便利,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可促进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为便于统一管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学习和共同发展,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防止学生出现心理压力。根据学生阶段性的表现情况、学习效果及时对分层小组进行调整,如:对于进步明显的可由原来的小组上调一个等级,退步的由原来的等级组下调至下一个等级小组。通过实践发现,进行分层、分组动态管理,很多学生可快速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高中物理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如通过学习活动单来反馈),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分层次教学策略和计划,使知识点和能力点教学的难易程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标和教学要求,教师可将教学目标的分层分解为课时分层目标、阶段教学分层目标、长期教学分层目标。对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分层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分层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增强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成就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时目标分层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即:对学科素养发展点的分层、对知识点的理解分层、对能力点的培养分层,合理划分哪些小组需要机械记忆,哪些小组需要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对于阶段性目标分层主要是进行阶段性知识的考核,并对不同层次的小组进行知识点和单元结构划分。长期目标分层主要是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培养记忆存储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稳定性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分析及综合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堂、单元、阶段监测,对一些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还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肯定成绩,找出不足,特别要加强心理辅导,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改善学习品质。
三、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作业布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学生所处的层次。在课堂上学生是知识的接受体,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同时,应注意授课的方法与方式,确保所讲授的内容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考虑,也兼顾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以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复式教学是教学过程比较常见的一种,在一定的阶段,可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在教师教学中学会独立思考,并能将教学内容进行自述、自思、自练等。为了增强学生之间对问题的交流,可以先让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和展示交流等活动。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情况,找准教学内容的难易度和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切入点进行教学,围绕一条贯穿教学的主线,协调各层次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教师要把教学的实施过程作为教学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过程。例如:对一些基础内容可实行全班同时授课,在教学时,教师可先进行30分钟左右的集中讲解,然后留下15分钟左右分组指导和巩固;有时A、B组听15分钟左右的课程,30分钟左右的自学、提问、练习,而C组听30分钟左右课,练习15分钟左右,比较收到的教学效果。根据不同教学方法收到的效果不同,采用板书或多媒体等对全体学习的内容和分层教学的内容进行综合讲授,才能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品质,完成超层次目标内容的学习,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作业是教师考查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主要分为课内、课外两种形式,课内作业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的任务,课外作业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设计,特别要根据学生课内作业上表现出的对当堂课物理知识点掌握的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四、校本课程分层
根据最新的高考政策,语文、数学、英语根据行政班级授课还行,但物理课的走班制授课大势所趋,因此国家物理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势在必行,实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意义更加突出,这是新教育教学改革对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新常态下教学的新挑战,也是目前所需解决的重要新课题。对高一物理在根据行政班进行必修课教学的同时,要进行适当的物理校本选修教学。物理校本选修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物理校本知识讲解的一种方式,不同层次的小组在学习时教学内容层次是不一样的。对于接受知识能力强的小组,通过建立物理兴趣小组,可达到提高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对处于中等层次的小组,通过小组之间成员的互相交流,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对于能力差的小组,通过成立辅导小组,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物理校本课程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自学、分层次讨论、演讲等灵活的形式,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学生只有通过物理校本选修学习才能较好地进行进一步学习生涯的规划。
五、教学评价分层
教学效果好坏可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分阶段、分层次评价是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的“必修课”。分阶段、分层次评价应综合考虑评价对象之间的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及时了解学生的选择和所需达到的分层教学目标,采取相应的分阶段、分层次激励措施,并让学生理解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进行分层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成就感。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最好以个体评价为主,并采取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做法,帮助学生在失误、失败时能正确面对,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进行统考时,可在试题上进行优化设计,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思维灵活,能正确做出高一级试题的学生,可酌情加2~5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根据目前的物理新课程教学改革现状,教师通过采取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找准自己选择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准确地自我定位、自我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分层次目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新元.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J].成功(教育),2008(5).[2] 王巧珍.运用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J].教育科研论坛,2008(8).[3] 林正富.分层教学异步达标――学科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08(6).[4] 陈宇新.分层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1).【责任编辑 郭振玲】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分层次教学法论文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学生个体而言,指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就群体而言,指的是“共同发展”与“差别发展”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正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把群体培养目标与每个受教育者的具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怎样开展分层次教学呢?其主要的教学措施及其过程如下:
一、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上是语文基础较差者,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浓,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有的甚至连听懂课都觉得困难;B层学生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者,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只会做模仿性习题,另有一些学生属于“偏科”型学语文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生中,由于某种因素干扰,导致语文成绩不佳;C层学生语文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思维敏捷,成绩优秀。当然,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予一个鼓励性的称呼,如拼搏层、跳跃层、奋飞层等。
二、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用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并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需要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在第一、二层次目标基础上,学会应用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及开放题,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习。
三、教学分层
学习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可以4~6人为一小组,好、差生各一个,中等生2人;可定期轮换组长。组长职责:检查学习情况,个别指导。小组内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进行学习竞赛。
教学步骤:
(1)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兴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2)集体授课,用讨论法去学习新教材,为分组学习提供方法上的示范和思路上的指导。(3)向小组布置学习任务,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中高层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提纳包括:知识点的提示、学习思路的提示、思考问题的提示),低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4)小组评价和小组间交流。(5)反馈、总结,提示重点难点,梳理知识,补救教学。(6)布置作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作业,对差生存在的问题再辅导。提问方式: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还能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操作:一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二是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顺序。
四、测试分层
测试对于师生双方都走着反馈的作用。测试内容着重在基础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订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如分两份试卷测试,让学生自选。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形式或分必做题和选做题等。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对检测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并注意信息反馈的层次性,除了由教师讲评分析试卷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试卷找出错误,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活,记得牢,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等多方面能力,还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课外辅导分层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进行分层次辅导既是补差,又是补优。对于差生教师首先要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的补救上,注意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做到“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取得好的成效。其次,分析差生之所以差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然后根据作业、练习的反馈等教给差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找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再布置适量针对性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易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优等生进行兴趣小组形式的辅导,积极鼓励他们多阅读,多写作,多活动,善于质疑、分析和思考,以拓宽视野和知识面,促进智力的发展,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爱好语文的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而不是盲目追求所有学生从同一起点出发,共同达到同一终点,这才是才尽其能,学有所成,立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