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正视存在的问题 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正视存在的问题 切实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近期,笔者随固镇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学过程督导小组,走访了我县部分学校,通过听随堂课和开教师座谈会的形式,了解了我县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发现了一些问题。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以期引起我县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切实提高我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一、一堂课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突出、不集中 审视我县的小学语文课堂,有的老师不明白自己的教学目标,不知道自己的这堂课究竟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仿佛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老师的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脱离学生实际,贪多、求全,巴不得让学生一口吃个大胖子;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连续不断地讲话,连珠炮式地提问,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端端正正地坐着倾听,慌里慌张地对答,快速扫描式地观看,整堂课没有静心读书的时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思考,没有心与心的交流,没有情与情的激荡,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读书似小和尚念经。
语文课做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化繁为简,消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的“十字真经”;要紧抠“知识、能力、方法、习惯”的“八字要诀”;要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的四项要求,把一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简单,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简明,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简约,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便。总之,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但要做到上述要求,而且要重视“精讲多练”。精讲,就是教师讲精华,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根据“二八定律”,一般情况下,80%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只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难点,需要教师挑出来,问一问,讲一讲。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要十分明确哪些是学生自己读、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强化训练的。找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的起点,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
二、语文双基教学不务实、不落实、不扎实
这次调研,督导室要求督导员在上课教师的每堂课结束前十分钟,都要针对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简单的小检测,比如听写生字,听写词语,搞一次小练笔等。检测中发现学生字词书写普遍潦草,字写得歪歪扭扭,简单的生字和词语听写,大多数学生写不来。学生写的字惨不忍睹、错别字比比皆是,一个小练笔,学生提笔有千斤重,半天动不了笔,即使动了笔,也写得语句不通,文不达意。
究其原因,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热热闹闹地走过场,认认真真地搞形式,扎扎实实地“讲”与“问”,对“双基”教学不重视,对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不辨析字形,该认的字不认,该写的字不写;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该积累的不积累,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
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情况严重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把识字、写字教学摆在突出位臵,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语文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 程、基本任务──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否则就会,“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因此,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我们的学生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起责任。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为学生奠基固本,为学生打下学习母语基础和染上做一个堂堂正正中国人的底色。
三、朗读教学形式化,不求实效
审视几位老师的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占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二是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生1读了生2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老师读了学生们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三是朗读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什么什么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意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第一,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安排时间让学生把书读足读够读到位。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虚晃一枪,走走过场,草草收兵;表达性的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朗读后要评价,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第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精选练点,锤锤有声。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因此,我们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 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声解意,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功效。第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一定要形式多样,合理运用。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
四、“减负”不是减去学生应有的学习任务
减轻学生负担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们有些老师理解为,减负就是不布臵学生的学习任务了,学生的作业可布臵可不布臵,能少布臵尽量少布臵,能不布臵就坚决不布臵。这样做何乐而不为呢?学生轻松,老师也轻松。老师和学生轻松了,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得了!因此,我理直气壮地说:“减负”不等于不要负担,“减负”不等于不要吃苦精神,“减负”不等于不要布臵作业,“减负”不等于不要学习兴趣小组,“减负”不等于不要发挥潜能,“减负”不等于不要考试。
减轻学生负担的提法我很赞成,但“减负”并不是做简单的减法,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课备好,如果教师在 课堂上把问题都讲清楚了,学生的负担就不会重;反之,如果教师在还没讲清问题时就让学生做作业,就不能不说是负担了。作业的布臵要科学合理,什么作业必做,什么作业要多做多练,什么作业可做可不做,教师都要认真考虑、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兴趣、压力和负担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关系,学生的负担应该加在教师身上,对自己不明白的东西要及时查资料弄明白,要理直气壮地教学,自己弄不明白的就不要苛求学生去弄明白,教师把课备好、讲好了,再把作业布臵科学了,学生的负担就不会重了。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声誉的好坏都取决于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就如何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谈谈几点看法:
一、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一是向学生讲道理,告诉他们我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二是告诉学生他们这个年龄就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年龄,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徒伤悲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着手。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熟悉文本内容、准备教学内容,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可以从心理学方面来考虑,我们要给学生自信心,当他有些微小的成功,就要及时去表扬他,让他知道,我能学好这门功课,我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这样他就会逐步对这门功课感兴趣。学生有了错误,不宜过多指责从而打击他的积极性,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认真备课,设计最佳方案
在教学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好的教师就是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组织者,好的领导者。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先要吃透教材,先是把课文读几遍,然后再看各类教学参考书,在查阅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自己的领悟备课。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学习新课以前通过课外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上课时给予表扬肯定,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自觉的学习获得知识。这样教师学生同时运用得来的知识会更牢固,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师除了对上课内容的准备,还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就要了解自己班中的学生,知道他们的知识基础和答题能力。选择适合他们的问题来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让他们有更多数的人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在教学中,要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可以用上美术、音乐、电脑等。总之,凡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就要利用。
三、打好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染
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特别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我们应尊重学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世界,凭借教材用中华民族文化的琼浆玉液浇灌学生纯洁美丽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会做人。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使之与所
学知识建立联系,寓学于乐,化难为易,既增添学生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养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感悟”,朗读与背诵是“感悟”的有效方法。对于汉语言的精髓,在学生学习书面语言时,一开始就让他们接触这些精品,让他们熟读成诵,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品位和语文素养,而且能增加其文化底蕴,使其受用终身。
四、及时批改作业,加强培优补差工作。
布置了作业以后,教师要及时批改,最好是面批面改。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让学生订正。对于不会订正的同学,教师要从旁指点,进行补差。做到日日清,当天清。学生就没有拖拉、偷懒的问题。这是一个补差的好办法。
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写文章等练习)把现在课堂教学中化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的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而学生懂的,教师则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保证学生在课堂里,能主动积极地学习,能认认真真读书,主动积极地思维,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等,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学科,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素质。
2.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而直奔“教学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使学生陷入被动局面,反之,教师遵循教学规律,重视过程教学,在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懂得主动学习。
如阅读课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真正读懂,要让学生有一个“读——悟——回”的学习过程。但目前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提问,自己不主动质疑。而“质疑”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现在教师怕学生提问没质量,“浪费”教学时间,又怕自己无法驾驭、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权利。实质上,指导学生能从字里行间找出矛盾,新旧知识之间发现矛盾,能换一个角度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那么,语文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有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看似矛盾、实质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当通过读书、领悟,解决了这些疑问,就获得了相应的阅读能力。所以阅读教学的过程可以是:“自学——质疑——导读——释疑——悟读——练习(应用)一一存疑”。这样周而复始,螺旋上天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能力。
3.因材施教,是提高质量的前提条件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去。同时,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个性差异毕竟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在教学中,针对各种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题可做。
六、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拓展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要有书可读,开放学校图书室是前提)
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有一个积累消化的过程,而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何况,多读多写就是学好语文的传统经验。因为课外阅读的功能很大,可以丰富词汇,提高读写能力;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吸收信息,储存信息;丰富精神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如果能在课内得到阅读方法的指导,课外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学生将大大得益。高年级则要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所谓真正的阅读兴趣表现为:喜欢读,集中注意地读。持久地读,有效地读;而阅读的方法可以有精读、略读。泛读……在阅读过程中作些读书笔记等。
七、影响质量的其他因素。
1.教师评价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重考绩轻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教师的生命线。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不好,那么无论如何,他不会被认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相反,如果一位教师的教学成绩非常突出,往往就会一俊遮百丑,他就可能是一位获得过很多荣誉的“优秀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代替了对教学质量的评定,导致了教学管理工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以及获取成绩的手段。教师的教学质量,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应包括学生是否爱学、乐学、会学等学习因子及动手操作、演示,参加实践活动等学习能力方面。
2.教学设施与教学需求矛盾。
许多教学工具、设备老化、滞后、虚设严重。
3.学校制度在制定和实施时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一是还存在着见分不见人、见章不见人的现象。好像在实施这些制度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完成赋分,缺乏制度的实施者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指导。二是制度的实施都是学校的管理者(教干),实施的对象就是被管理者,使两者处于一种对立状态,都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或者说是一种权力行为。
4、教师激励机制要加强。
对教师表扬的形式、次数太少,影响教师积极性。可以设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青年、老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
5、对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学到真本领,多数教师仍沿用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来教新教材,来教育社会化的学生。
6、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甚至背离。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模版)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小学阶段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个人存在的问题
本身语文专业知识狭窄,教育理念陈旧,运用新的工具、新的理念比较困难,虽然有时也跃跃欲试,但受自身条件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前是小班级教学,很多教学内容可以和学生一对一的进行,现在是大班级,没有及时找出新的教学对策,还是按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学,课堂上顾此失彼,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教师没有及时的与家长、学生进行沟通,这也是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原因。
整改措施
一、打牢语文基础知识
1、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感。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想问题,关注学生内心世界,时刻贴近学生,走进学生世界,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去浇灌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学会做人。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寓学于乐,化难为易,这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增加文化底蕴,使学生受益终身。
二、语文教学要有序。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也一样,每个学期初都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实际教学中,又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把教学方法落实到每一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课外让学生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结合课文中的听说训练,加强对学生日记、作文的训练,从而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我们班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同时我还利用一些教研活动,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对一些游戏、故事、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就必须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以鼓励为主,真正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这样往往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打铁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也会不买帐。教师应该牢牢树立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四是树立一种大语文观。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改教学之中,努力寻求更好的教学方式,时刻把教学质量铭记。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的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有计划地开展语文教学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每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除上课多让学生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还让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周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与诸育之中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起统帅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品词析句、朗读体会、作文教学等来渗透德育。平时,课堂上要与学生通过平等交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小学这个年龄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活动中学。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以灵与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往往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老师进课堂应该准备一千顶“高帽子”。其实,什么样的教育都应当体现出学生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就从学生的细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关爱,老师那毫不吝啬的表扬的话语,使学生找到自信,学习起来信心百倍,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又都是从自信开始,而自信,可能就是从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开始的。
四.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识字与写字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字形结构,增强对汉字规律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按规律有序归纳所学生字。也可让学生给字找朋友,开展游戏识字,如汉字开花、汉字加减法、猜字谜等,还可以组织百字竞赛等。识用结合,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不但课堂上多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辅导中,对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利用好语文教研活动,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写作方面,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小练笔,然后进行指导,从细节着手,写一个小片段,拿出几篇各种类型的文章,师生共同交流,找出优点与不足,然后自己再去改。
五.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学生就会学会学习,自觉学习,合理安排学习生活,这样会受益终身。
六.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打铁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掌握先进的教 学理论,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也会不买帐。教师应该牢牢树立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四是树立一种大语文观。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模版]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教师:张银花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必须要坚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结合我的教学实际,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教育培养习惯。”人们也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与学习成绩好坏几乎是成正比的。在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抓紧抓实。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养成几种习惯:
①养成早读的习惯,学生早晨到校后,要求学生自觉拿出课本,读当天要学习的课文。
②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地听老师讲,听同学讲,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要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批注,把老师板书的重点内容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④养成预习的习惯,语文课学生不预习,就没办法顺利进行,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后多读几遍,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后的感受及自己不懂的问题。
⑤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字迹工整,行款美观。
二、落实教学“五认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每次备课时我都要将课本内容,教参内容和材料有机重组,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我的特长确定教学方法,仔细确立教学方案,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搜集适量的习题来补充课堂教学。我还二次备课,即课前10至15分钟对上课的主要内容、思路、方法、教学预设做最后思考,再进课堂。既做到了教学的实效性,又能提升教学能力。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必须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首先在上课时师生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但老师要认真备课,还得要求学生在上课前也要做好充分准备,除预习课文外,学生还要做好上课前的学习用具的准备。其次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方法要得当。在上课时,先用几分钟的时间把上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学生要学习掌握到何种程度给学生做个简单交待,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教师还要善于选择方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会出现许多始料未及的问题,有时候学生的行为并没有按老师的设计意图来进行,甚至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学生毫不客气地训斥一顿,或者自己被气得七窍生烟乱了方寸,此时我们要及时调整方案,力求用最佳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第三要努力营造热烈的课堂气氛。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是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是课堂内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给学生布置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让学生养成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习惯。通过作业的检查、批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的缺陷,并加以纠正。布置的作业要有代表性,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要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教师要及时批阅作业,尽量达到面批(我们是小班化教学),并且让学生及时纠正错题,做到错题不过夜。批改作业时,教师还要注意学生作业中错误的数量和性质,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是适应个别差异、贯彻应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认真辅导要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辅导要有针对性,切实落实培优补差和分层教学要求,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提高。教师可充分发挥出小班优势。就拿“培辅”来说,我班有15名学生,经考察成绩较好的学生有7人,中等成绩有5人,成绩较差的学困生有3人,教学中,教师把“培辅”重点放在了后面8名学生上。课堂上优先提问发言的是他们;优先面批面改作业的也是他们;得到更多鼓励和同伴互助的还是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熏陶和感染,成绩再差的学生也一定能有所进步。
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的检测和评价,是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通过检测,教师可以从中了解教学的效果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工作;学生能从自己学习结果的反馈中,及时获得矫正的信息,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更好地和学校配合,共同来帮助教育学生。所以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工作,更好地发挥它在提高教学质量中的作用。
三、抓好复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复习可分为经常性的复习、阶段性的复习和期末复习。复习时要向学生提出复习的任务,明确复习的目的,分清主次,把重点知识系统化,复习时间还要符合记忆规律,最初复习时的时间间隔短些,以后各次复习的时间间隔再逐渐拉长。例如学习“日积月累”中的知识,在当天学习后让学生背会、写会后,第二天早读时再让学生背一背,再过一周再布置学生背一背、写一写,学生就不会对知识出现“返生”现象了。
复习时要夯实基础知识。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先检查背诵,古诗词、“日积月累”、要求背诵的课文要让学生背得滚瓜烂熟,复习要在笔头上,生字词、多音字、形近词组词人人要过关。学生容易错的字和词语更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牢固掌握。
复习时要强化题型练习,要练中有导,导中有练。修改病句、关联词语造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改写等题型复习时要多练,让学生能够熟能生巧。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比较薄弱,复习时更要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复习时要选取经典课文的片断、配套练习中的短文设计阅读训题让学生练习。但要注意的是,要教给学生答题方法,再精讲多练,“练中有导,导中有练”,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
注重习作方面的复习。首先要提前规划。要把握课标对小学阶段学生习作能力的要求和本班学生习作能力的现状,制定计划。习作复习见效慢、周期长,宜提前做好复习规划,将习作复习内容化整为零,且学且练。其次要注重技巧。小学生的语言积累、表达能力未定型,在习作复习中,要解放学生的手脚和大脑,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话语把自己的认识、感受、情感表达出来。老师们要把重点放在反复的修改和审题立意写作技巧上。还要训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习作的能力。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份内的事。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