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城县“1234”培训计划提升干部素质
水城县“1234”培训计划提升干部素质
在贯彻落实省委“大规模轮训行动”中,水城县着力实施“1234”培训计划,全面提升干部素质。1-7月共举办和组织参加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干部3889人次,其中副县级以上干部12人次,科级干部1195人次,股级干部2385人次,村干部297人次;少数民族干部896人次,妇女干部582人次。
精密部署,干部教育培训系统化。针对水城县基层干部基数大,结构多元等特点,县委在年初制定了《水城县2012年干部发展能力“1234”大培训计划》,即建好一个水城学习论坛,抓好两大专题培训(一是十八大专题宣讲培训,二是党性党风专题教育培训),办好三个党建教育培训班(一是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二是党代表培训班,三是非公党建培训班),强化四项发展能力培训(一是城镇化建设能力培训,二是园区化建设能力培训,三是工业经济能力培训,四是社会管理能力培训)。根据“1234”培训计划,认真制定各类专题培训实施方案,使各项培训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到位。
专题引领,干部教育培训专业化。一是着力抓好新 进班子集中轮训。县委按建设“发展型”领导班子的要求,共派出231名新提任科级领导干部,按各自分管工作分别参加了安全生产、综治维稳、扶贫开发、工业经济、文教卫生、人口计生、党建工作等7个专题培训班,通过10天的学习,相关工作领导能力大大提升。二是着重抓好县乡村干部培训。4至7月共派出3名县级干部99名乡镇干部297个行政村的支书、主任到遵义市湄潭县进行为期1个月的培训和跟班学习,实地学习湄潭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4月6日至16日,选派乡镇农业工作者30余人赴山东寿光考察,学习山东省寿光市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好做法、好经验。5月21日至22日举办水城县党务文秘干部培训班,党务工作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120余人参加,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党务工作水平。三是着力重抓好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今年7月派出40余名党代表及党务工作者赴井冈山开展党代表专题培训,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亲身体验等方式,进一步纯洁干部党性党风、增强理想信念。
广借外力,干部教育培训多元化。一是借力高校资源培训。积极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建立联合培训制度,先后开设了清华大学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研讨班、同济大学党政领导干部城市 规划高级研修班、浙江大学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管理)专题研修班、井冈山党代表专题培训班等,培训领导干部150人次。二是借力省外优势资源培训。与江苏华西村、山东寿光、遵义湄潭合作,大力开展异地培训,组织学员到江苏华西村、山东寿光、遵义湄潭等地学习培训,帮助基层干部学习发展经验、拓展工作思路、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借力境外资源培训。县级领导赴香港参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培训班、赴新加坡参加城乡规划专题研修班,进一步深造,借鉴境外好的经验做法。
创新载体,干部教育培训立体化。组织基层干部以“课堂讨论+基层调研”的方式开展学习,引导学员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培训,带着对策和思路去实践,推广研究式教育,围绕水城县中心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设定培训主题。定期举办“水城学习论坛”,推进水城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干部紧抓机遇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提升干部执行力水平,在两月一次的“水城学习论坛”上,邀请市、县领导,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全县领导干部授课。截止到日前,已举办作风建设、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专题讲座各1期。依托贵州省干部在线学习的平台主动向基层领导干部推荐精品在线学习课程,有效强化干部在线学习、网上学习能力和效果。利用农村党员 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采取“天、地、人”网(天网即卫星模式接收、地网即有线模式接收、人网即人工刻录光碟播放模式)培训模式,定期对乡村干部进行党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等培训,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人民群众长期得实惠。
第二篇: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科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心得
我有幸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科级管理人员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回顾本次学习,感觉每一堂课老师讲解风趣、讨论气氛热烈,培训内容丰富,涉及到“精细化车间管理”、“现场6S管理”、“绩效管理”、“管理者创新思维”、“高效执行力”五个方面,学习后让我受益匪浅,现把自己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及个人体会
(一)精细化车间管理
1、主要内容,包括生产企业管理价值分析、车间工作标准化、车间业绩管理(QCD优化与提升)、车间精准管理(现场改善与浪费消除)、车间可持续管理(六大方法、六大工具和十大机制)。
2、个人体会
精细化管理工作是夯实企业管理基础,核心是“精、准、细、实”。 要关注细节,把握核心内涵。精细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对战略和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和责任落实。
实基础,保障效益提升。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不断梳理管理流程,夯实企业管理基础,通过制度建设的系统化和细化,坚持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原则,使企业组织机构能够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最终确保企业效益得到稳步提升。
量化指标,兼顾过程改善。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体系是按照管理对象的不同进行分解量化的具体指标数字、程序、责任。
(二)现场6S管理
1、主要内容,全员生产维修体系(TPM)、如何开展现场6S活动、现场目视化管理法的应用、加强现场设备管理。
2、个人体会
非常认同老师总结的,6S活动,要走过从形式化、制度化、习惯化、性格化的过程,提出“让标准形成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习惯,最强大的也是习惯”,6S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让要在清洁、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6s管理是一种要全体员工养成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一种工作的形式。应使6s最终变成全体员工自觉自愿的行为。
6s管理应该由企业内的专人或专门的团队来负责领导实施。责、权、目标明确。更需要得到中层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并且得到有力的贯彻执行。 6s管理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应同自己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6s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该有计划的分步骤推进实施。
(三)绩效管理
1、主要内容,包括中层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正确认识、管理者需要让员工明白的重点、考核下属业绩的方法以及职能部分考核要点。
2、个人体会
通过培训,我对绩效管理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绩效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习惯。
以往绩效管理都会把焦点放在绩效考核的结果上,在考核的过程中感到很痛苦,但绩效考核真正的意义却是在于过程。
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展示员工对本职工作的认识,要重视员工的自我主动性。应从激励着眼,纯粹为完成指标采用绩效考核单纯扣分是最简单的形式。赶鸭子上轿的做法也是不可取,其结果也只能适得其反。一个好的激励措施能使人主动的去完成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要想得到什么就考核什么。公司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会相应在绩效管理中规定此项内容加以评估。
在制定绩效管理的时候还应该多征求员工意见,使他们都能参与到其中来,一是可以使绩效制定不至于产生过大偏差,而导致员工的抵触情绪,二是员工以管理制定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融进了自己的意愿,能真正体现自己的利益,从而认真遵守执行。
绩效计划完成之后如何让员工一直保持执行的积极性,将执行变为自己的职业习惯,这就需要通过绩效考核不断强化。
(四)管理者创新思维
1、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思维的概念、切入点、职场角色认识认知新思维、职场阳光心态新思维、创新思维与团队训练、创新思维与企业文化。
2、个人体会
个人“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团队“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
要抓住创新思维3个关键点,即承受压力、认同别人和、遵守规则。 要加强团队培训,目标分解,分解到周,按计划执行,坚持缺什么学什么、用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注重现场培训,企业早会是培训—老员工现场现身说法是培训。
建立与企业价值观统一的文化。
(五)高效执行力
1、主要内容,包括营造执行良好氛围、目标至上保证方法到位、确保决策百分百的执行、激励鞭策为执行助力、有效沟通为结果负责。
2、个人体会
对照检查,在自己管理范围内目前存在的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有:随意性太强、不注意细节;过多借口,找理由原谅自己的过失;目标不明确、沟通不良,工作计划不够周祥;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不重视沟通;只重视工作过程的氛围,不重视工作结果的检查;欠缺执行力文化的培训,不强调功劳、纪律、结果,都在强调苦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公司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执行力。包括用对的人才、采取对的策略、完成对的管理。执行应该没有任何借口,提高执行力,就是要树立一种严谨些、再严谨些、细致些、再细致些的工作作风。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下去,个人要获得重用和良好回报,就必须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讲究效率和效益,就必须要功劳,不要苦劳,就必须要高效,不要疲劳。华为的价值标准是“只以成败论英雄”值得借鉴。
管理者的核心是“管理目标。”管理者对制度执行的身体力行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具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优秀企业的管理者都能够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带头建立这样的文化。
坚持服从,找方法不找借口。“没有任何借口”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工作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需要的是不去找任何借口而去执行的人;要牢记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坚持原则“慈不带兵,义不管钱”。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原则,做为管理者要“行霹雳手段,怀菩萨心肠”。对待自已的下属“严格才是最伟大的爱”。
二、经过本次培训,本人的主要收获
本次培训中有关精细化管理、创新思维、绩效手段的运用、打造高效执行力等方面的内容对自己帮助很大,收获较多。
一增长了知识。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未曾涉猎的知识,对一些思维和管理手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执行力打造、创新思维、人际沟通、目标管理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学到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二是拓宽了思路。通过培训,逐步提升了自身管理能力,提升了战略思维能力,能够站到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发展。更科学系统地学习了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如何更好的运用绩效管理、如何培养人格魅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次培训,对大脑是一次彻底的清洗,拓宽了知识面,打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
三是提高了执行力。通过培训,对提升执行力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目前的工作与海尔等优秀企业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管理思维和手段都还很落后,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迎头赶上,就必须站到更高的角度,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的先进理念、发展意识、管理手段、创新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执行力。
三、下一步个人打算
通过自己认真思考借鉴、对照检查,知道自己在管理方面的知识、认识和管理手段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消化吸收有用的内容,学以致用,帮助自己提升管理能力和工作业绩。
一是将学习思考作为终身的习惯。通过学习、思考,不断提高个人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业务熟练程度,努力使自己成为“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的优秀干部。
二是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在实际工作中,要认真查找不足,勇于完善,在改进工作方法中提高效率,在创新实践经验中提高能力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三是坚持学以致用。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学以致用,付诸实践,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切切实实的行动,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强化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开拓创新地抓好日常工作,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
最后,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参加管理能力提升培训。
第三篇:干部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干部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辉儿
通过前期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学习领会,我对目前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镇基础干部,形势要求我们的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必须与时俱进,思想观念也必须不断更新,法律、法规和政策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这次活动使我感到收获颇丰,借此机会特从以下二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坚持学习,学以致用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虽然我们身在基础乡镇,也不难到感觉到知识爆炸的巨大威力。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学习是不被淘汰的唯一出路。对于我们这些年轻干部来说,以前在学习上缺乏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学习的氛围。往往不能自觉主动地抽出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常常是需要什么,急用什么,才想起来学什么,遇到问题才翻理论、寻政策,临时抱佛脚。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一般通读多,精读少,主题不突出。学习不注重全面系统,浅尝辄止;更不注重做学习笔记,过眼云烟。通过这么常时间的学习,不但使我学习到了许多非常实用的知识和道理,而且也帮助我明确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一要学习怎样做人,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武装头脑,要行得正,走得直。二要学习怎样做事,要借鉴以前的工作经验,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使新的知识能够为我所用。“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才代表未来。”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
二、立足本职开拓进取
做而不学等于蛮干,学而不做等于白学。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所学的知识来指导我们做事。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现在在年轻干部中存在“五化”现象:即思想上非政治化、人生目标虚无化、价值取向功利化、精神生活世俗化、利益追求独立化。从而失去了年轻人的斗志和锐气。有的人认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没有多少差别,以至于出现了大错不犯,工作不干的现象,从而缺本应有的责任心。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好地更新掌握好各类知识,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适应能力,提升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只有这样才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培养,才对得起领导对我们的重托,也才对得起自己无悔的青春。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升年轻干部素质
浅谈如何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的现代素质
当前,如何不断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的素质,提高他们适应新形势、经受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作出应有贡献,是我们当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经历和所见所感,认为要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的现代素质,应做到“认清一个事实、突出两个重心、落实三项保障”。
“认清一个事实”,即认清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优势和不足。我们的年轻干部队伍以70后、80后为主,他们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具备活跃的思维,快速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的适应力,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导致自己在工作中无法充分展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一是年轻干部个性鲜明,但自律性不强。70后、80后年轻干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生活上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性鲜明且相对独立。他们处在网络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能够从多方面、多渠道了解和掌握大量信息,面对着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新思想、新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诱惑。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部分年轻干部好奇心强,喜欢有自己的“空间”,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性。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一旦感觉不顺和乏味就想寻找放松和刺激,如上网冲浪、频繁交友、出入娱乐场所等,造成在生活中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年轻干部富有活力,但适应性不强。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都会希望有所作为,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理应提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基层生活条件差,或与干部和群众在沟通方式上的不同等因素,造成一些年轻干部出现不能理解、无法融入的表现,尤其在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出现怕苦、怕繁、怕累,有意回避、不加思考的情况,从而不敢面对现实、不敢面对领导、不愿接纳意见建议,使得自身的成长提高和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三是年轻干部具备特长,但实效性不强。70后、80后年轻干部接触新鲜事物多,思维活跃、想法多,同时,大多文化程度都比较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理论知识上自我感觉良好,故忽视联系实际。部分年轻干部在工作中不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国内外形势、中央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学习,不注重对基层的调查,对所从事的工作不能根据上级和领导的要求,结合实际去加于思考、研究措施,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方式方法不合理、不符合工作目标要求、方向出现偏差而影响工作实效性的情况发生。尤其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不知从何下手、没法解决,出现畏难情绪、躲避思想,最终干不好工作,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心目中信任度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突出两个重心”,即突出增强年轻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心。70后、80后年轻干部尽管大多能够继承老一辈“责任重于泰山”的优良传统,但一部分年轻人仍然存在着或是习惯了“以我为主,惟我独尊”的个性思想,无法立足全局,融入集体,集思广益,不能甘于奉献;或是不能抵制社会上“放任自由、贪恋享乐”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严守纪律意识淡薄、不求进取、得过且过现象。为了切实将年轻干部培养成才,达到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目标,真正担当起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重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关键环节之一。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责任心、事业心督导评价机制。对年轻干部的督导和评价,是在组织部门和所在单位运作,年轻干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注重的是年轻干部的目标培养和潜力挖掘,关注的是影响和制约年轻干部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督导分析和综合评价,寻找解决办法,落实有效措施,实现年轻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当前,在年轻干部中存在着“干好干坏、干与不干无关紧要”的思想,因为我们的大环境让他们觉得只要“做上级和领导检查的工作”就可以了。其实这并不是他们有意而为之,只是他们觉得所做的工作,平日里没人过问、没人检查、没人提出意见和建议,工作中就会产生懈怠心理。
所以,我们要研究建立和完善对年轻干部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督导评价机制,并具体工作中去实行,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敢于指出和指正,不能避重就轻。这样才能确保年轻干部在工作和成长过程中,有标准可循、有要求可依、有纪律可守,有指导性、针对性的方向去为之努力、提高和奋斗。
二是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责任心、事业心激励制约机制。首先是价值激励。要充分肯定年轻干部工作中的好成绩、好经验、好做法,激发干部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大力宣传和树立先进典型,把在工作中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干事创业、业绩显著、作风务实、责任心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凸现出来,达到示范带动作用。要以成功唤动力、以动力换成绩、以成绩给机会、以机会造人才,正确引导年轻干部的人生价值观,真正形成“用多少心服务就出多少成绩”和“以成绩论英雄”的价值导向和标杆。其次是文化激励。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长久性、基础性。文化放到提升新时期年轻干部时代素质这个问题上来说,就是要向年轻一代大力弘扬“乐于奉献”、“鞠躬尽瘁”的传统美德。通过组织年轻干部观看和学习《雷锋》、《孔繁森》、《焦裕禄》等先进人物优秀影片,收听和学习英烈事迹报告,用楷模和英雄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感染年轻人,激励年轻一代的爱党、爱国、爱民之心和提升服务人民、服务发展的责任心、事业心。
三是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责任心、事业心教育管理机制。组织和引导广大年轻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新时期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年轻干部的头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服务党和人民的理想信念。有道是:“环境改变人,环境成就人。”年轻干部的成长无疑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对其影响最直接的还是周边的环境,与其共事的同志、他的领导。要建立健全能适应形势发展科学合理的管人用人制度和办法,通过人性化的管理,使年轻干部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求发展、求进步。同时,要注重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因为年轻干部进入一个单位工作,平日里和基层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基层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年轻干部的成长,影响其事业心、责任心的增强和作风养成。
“落实三项保障”,即现实保障、学习保障和期望保障。一是现实保障。就是指生活保障,包括衣、食、住、行等。年轻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工资相对低(特别是边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同时面临着住房、恋爱婚姻等越来越大的生活负担,因此在生活上为年轻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减轻生活压力是使其安心干事业的基础保障。关心干部的切身利益,努力提高干部的物质待遇,改善干部的生活,让他们热爱自身工作岗位,让年轻干部安心留守基层,服务群众。二是学习保障。深入学习是社会大趋势,不断提高学历和自身综合素质,是年轻干部面对社会竞争的必然选择,因此要为年轻干部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去丰富自身阅历,既是提高其能力素质、培养干部、推动工作的有效途径,又是对其最有效的肯定和奖励。三是期望保障。也就是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而这份希望是通过他们努力工作能得到的,是单位给予他们的
第五篇: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总结
**区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情况总结
今年以来,**区把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作为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推动本区“转型发展、富民强区”战略的重要抓手,精心组织,有序开展,通过干部教育培训、挂职锻炼、驻乡包村等方式,使全区干部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大规模培
训干部
1、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力争实现全覆盖。采取县级、科级干部和普通干部分层级培训,机关干部和街道社区、乡镇村干部分类别培训的办法,全面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积极选派县、科级干部参加自治区、包头市举办的各类主体班、专题班和任职班,4名新提任县级领导参加任职班,2名副县级干部分别参加清华大学MPA班和自治区城镇化建设培训班;4名科级干部分别参加自治区、包头市举办的乡镇和街道党(工)委书记培训班。**区自行举办了新任职科级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党务干部和非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同时,市、区两级组织了党的十八大精神轮训班。集中培训均采取封闭式管理,由组织部派人带班,严格考勤制度,有效促进了学员学风的转变。
2、教育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县级干部根据自身工作实际合理安排时间参加自主选学,参学内容有党务理论、公共管理、法学等。定期邀请高层次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今年先后开设了领导干部心理调适与保健、解读自治区和包头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等专题讲座,每期培训干部300余人次。由区检察院牵头,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大讲堂”活动,包头市检察院张煜处长为全区副科级以上领导作专题讲座,组织全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到监狱实地参观,通过狱内人员现身说法,给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在培训内容上首次增设作风建设方面的内容,市委党校张彦君教授讲授了“继承优良传统、加强作风建设”方面的内容。我市著名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世界冠军边建欣为全区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作了“身残志坚、挑战自我”的励志讲座。区委讲师团深入到全区各部门、单位巡回宣讲,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广泛宣传。
3、加大外出培训力度,拓宽干部视野。区委积极选派优秀干部“走出去”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今年选派部分干部到广东、上海、江苏、湖北、山东等地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推进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提高了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二)强化实践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1、选派干部上挂锻炼,提升干部驾驭全局和宏观决策能力。选派1名副县级干部到山东潍坊挂职锻炼,1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到市信访局挂职锻炼。同时,积极选派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调训。
2、选派干部下派挂职,提升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深入开展“下基层转作风办实事”活动,选派科级和科级后备干部到嘎查、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挂职锻炼,切实为基层解决了一批实际问题。如财政局后备干部范莉到白菜沟嘎查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以来,争取资金装修村里的卫生室,联系市中心医院为村民义诊,为该村28户贫困户进行物资和资金帮扶共计2.8万元,并协调3万元资金对6名大学生进行了救助,受到了村民的好评。
3、选派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共选派6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信访部门挂职锻炼,通过参与信访案件、接待上访群众等现实体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疾苦,增强了忧患意识和与群众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拓展形式丰富载体,干部在下基层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
一是增设活动形式,驻乡包村,实现下基层干部全覆盖。通过开展县级干部“八个一”活动,11名科级干部离职离岗驻村脱贫,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干部进社区挂职、科级干部“走进村小组”,推进自治区“五个一”千村帮联和机关单位与嘎查村社区“结对共建”等8个活动载体,共选派306名党员干部到嘎查村、村小组、社区、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实现了下基层干部村村覆盖,全方位、多角度察民情、解难题、促发展。特别是11名离职离岗驻村科级干部脱产专职解决11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脱贫问题以来,有针对性地提出帮扶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农牧民通过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提供增收信息、技术,对子女就学困难家庭结对助学,切实提高了群众脱贫的能力,受到了农牧民的高度评价。
2、强化管理考核,实行全程记实制。为加强对下基层工作的管理考核,精心制作了《**区党员干部“下基层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全程记实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干部下基层情况全部记录,实行“一册式”管理。制定了《下基层干部“召回”制度》,对评定为不合格的下基层干部将实行“召回”。
3、开展“村企共建”活动,化解村企矛盾。在全区各村与驻村企业间成立非建制性党组织,截至目前,有8个嘎查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