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水资源论证专题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水资源论证专题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 高而坤
2009-02-23
(2008年12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自2002年《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水资源论证工作突飞猛进,已成为近年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突出的亮点。水利部高度重视水资源论证工作,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召开这次专题工作会议,对于进一步推动水资源论证工作、开创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昨天上午,长江委、珠委、松辽委、河北、内蒙、江苏、湖南、广东、四川、云南省10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水规总院介绍了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有关技术内容。今天上午,刘宁总工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了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6年以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客观分析了水资源论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部署了近期水资源论证工作重点;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刚才,四个分组的召集人向大会汇报了分组讨论情况,对进一步做好水资源论证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这次会议总结了成绩,交流了经验,研究了问题,分析了形势,明确了任务,达成了共识,达到了会议预期目的。下面,我对会议作简要总结,并对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讲几点意见。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一是肯定了成绩,增强了信心。刘总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成效进行了系统总结。分组讨论中大家普遍认为,自《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出台以来,短短6年时间内,水资源论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分析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论证制度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水资源论证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决策关口,作为参与宏观调控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树立水资源管理权威的重要载体,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节约保护,减少了水事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肯定。另一方面,时代的要求和当前的形势,要求进一步深化水资源论证工作,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外围保障。二是工作思路正确,方式方法得当。6年来,我们逐步健全管理与技术体系、培养壮大队伍、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实践,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付出了巨大努力。这就说明,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二是交流了经验,开阔了思路。6年以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摸索出了许多好的做法,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比较突出的有:一是湖南、湖北、河北等探索开展了规划水资源论证。二是珠委、广东、贵州、河北等地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新亮点。三是长江委等在论证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四是各地在如何规范水资源论证方面取得很好的经验,等等。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这些发言和交流材料介绍的好做法、好经验,是他们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结果,使大家开阔了思路,拓宽了视野,得到了启发,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是认清了形势,提高了认识。刘总的讲话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突出问题等方面,对水资源论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作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刘总的讲话使我们认识到,水资源论证不仅是为取水许可提供技术依据,更要发挥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关口的作用,要成为参与宏观调控和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水资源论证工作参与宏观调控已经有所实践。2005年,发改委、水利部叫停了一批项目,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做水资源论证,这也说明论证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手段。
刘总特别要求,要推进水资源论证从微观层面决策向宏观层面决策发展,大力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与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刘总对新形势的分析和要求,指明了水资源论证工作发展的方向,对于提高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是找准了问题,明确了工作重点。刘总的讲话和与会代表的讨论,充分指出了当前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即法规体系不完备,技术基础不扎实,监督管理不够严格,规划水资源论证尚未全面启动等。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找准了当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刘总在讲话中总体部署了近期工作重点,与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这次会议,工作思路更清晰了,任务更具体了,工作要求更明确了。
二、抓好落实近期重点工作的几点要求
昨天上午刘总的讲话,高屋建瓴地分析了水资源论证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新形势,指出了论证工作方向,部署了近期工作重点。各位参会代表要认真学习工作报告,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和要求,回去后要向各单位的领导汇报情况,并进一步组织各有关人员学习、讨论,领会各项要求。下面,我主要针对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和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两项工作,提一些具体要求。
第一项工作是要大力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
《水法》规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规定水利部“组织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并由水资源司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大家可以看到,《水法》规定的水资源论证的立足点是对规划的论证。所以,如果我们仅停留在项目水资源论证上,我们仅仅捡到的是芝麻,丢掉的是西瓜。水资源论证从建设项目开始,是先易后难,但是不能只停留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论证这个层面,一定要上升到对规划的水资源论证上去。
近几年来,湖南、河北、湖北、内蒙等部分地区开展了一些相关工作,但从总体上看,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还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还不能从全局、宏观和战略上适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需要。刘总在对近期重点工作的总体部署中,把大力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作为近期工作的首要任务。下面我就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谈几点看法。
1、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基本要求
规划水资源论证,就是在规划编制阶段,从宏观上论证水资源承载能力对规划的支撑与约束条件,提出完善规划的意见以及保障合理用水、预防或者减轻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良影响的对策与措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促进水资源管理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从总体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部署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
需要进行水资源论证的规划,主要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规划,特别是对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有重大影响的规划。对规划进行水资源论证,要把握几个关键环节:一是从总体上回答当地水资源条件能否支撑规划的实施,规划的需水总量不得突破水资源可利用量;二是论证规划需水的合理性,是否符合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三是分析规划的取水、退水影响,论证是否符合水资源保护的基本要求,是否对涉及到的周边地区或者其他行业、其他方面的发展用水产生明显的影响;四是要提出调整和完善规划的建议;五是要将论证的主要结论和建议反映到规划审批部门,提出的对策与措施应当纳入规划、随规划的实施而一并实施,六是跟踪监督有关措施的落实情况。通过对规划的水资源论证,达到从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目的,把好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关,促进水资源管理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宏观调控。
2、当前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试点先行。鉴于此项工作刚刚起步,缺乏成熟的工作经验和相关技术标准,水利部将选择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典型引路,力争用3-5年时间,建立起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技术规范和队伍建设体系。会后,我们将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试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请各流域机构、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向水利部各推荐1-2个试点,水利部经筛选后确定为全国试点;各流域机构和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在本流域和区域广泛开展试点工作。二是重点突破。鉴于当前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本着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的原则,在一些容易操作且急需论证的领域重点突破。例如,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的规划;农业灌溉、水电开发、火力发电、石油化工、煤炭等高用水行业的专项规划;资源性缺水的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区域规划等。
三是加强法规与技术体系建设。我们正在抓紧起草《水资源论证管理条例》,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昨天,我们安排水规总院和大家共同探讨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我们还要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完善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要求。
四是加强领导,加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今年我们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开展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今后,我们还要积极协调,争取发改委对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支持。水规总院、水科院、南科院、水资源管理中心等单位,要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要结合试点工作,深入研究、制定规划水资源论证的技术规范。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规划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取得支持和配合。要努力保障工作经费,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经费应当属于规划编制的费用组成,这一点在小组讨论时大家都提到,我非常同意。但是为促进该项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安排水资源费补助试点工作。
第二项工作是严格规范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
资质单位审批和论证报告书审查成为国务院明确的两项重要行政许可。我们在充分运用国家赋予我们管理职能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要从以下几个环节,严格把关,切实提高工作质量。
1、严把论证报告书审查关。
一是制定审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基本条件。例如,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国家产业调整目录中禁止类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不予审批;建设项目取水不符合水量分配方案(或协议)或用水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且没有合理可行的水权转换可满足项目取水要求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不予审批;对建设项目退水口设在饮用水水源区的,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不予审批等等。上午,大家对受理和审查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一些基本条件进行了充分研讨,我们将在研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策,下发指导性文件。各地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有关地方性政策。二是严格工作程序。自觉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能,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明确的基本程序进行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确实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三是加强专家管理。既要进一步优化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把关作用,也要建立严格的专家管理制度,建立审查专家责任追究制,解聘责任心差、工作不认真的专家。四是严格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备案管理。明年,各流域机构、各省审查通过的论证报告书,要按月向我部备案,部里按照统计进行公示;各省水行政主管部门也要严格要求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时备案。
2、严把资质单位审批关,切实提高资质单位的能力与水平
一是提高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的准入门槛。对不符合有关人才规模、专业结构、业务成果、工作水平等方面要求的单位,不得审批论证资质;二是对从业水平较低、资信差、违反水资源论证管理规定的资质单位要通报和限期整改;三是建?职业化制度。凡从事水资源论证工作的人员,要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3、严格审查机关管理。一是严格责任追究。对越权审查的,对审批的报告书论证结论出现重大问题的,追究审查机关的责任;对论证资质单位超资质开展业务的,责任心不强,弄虚作假的要追究资质单位责任。二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报告书抽查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问题较大的要公开曝光、严格处理。三是加强论证结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结合取水许可审批、竣工验收和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等工作,对论证报告书中的各项措施落实情况、论证报告书质量进行检查评估。
4、认真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
今年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部署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工作,并下发了文件。开展该项工作,一是为总结工作经验、查找问题、不断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推动规范化管理;二是为制定《水资源论证管理条例》做好必要的准备。各流域机构、各省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要把该项工作作为深入推进水资源论证的一件大事来抓。要广泛收集、整理有关文献和资料;要通过实地考察、座谈和专题调研等方式,广泛进行调查,了解《办法》的实际执行效果与存在问题;要抓紧组织问卷调查,按时完成评估工作报告。要安排专门经费,指定专人负责,加强领导,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完成。
同志们,过去6年的工作成绩有目共睹,但今后面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而繁重。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的精神,坚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在科学发展观和治水新思路的指引下,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水资源论证工作新局面。最后,我代表水资源司,向全体与会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03-23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
工作的通知 2006-03-23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
法规名称: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 水资源[2006]95号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水利部
颁布日期:2006.03.23
实施日期:
修改日期:
法规内容:
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审查建设兵团水利局,各资质单位: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5号令)实施以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水资源,保证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规范取水许可审批提供了技术依据。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编制质量不高、审查把关不严、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为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报告书编制质量,促进水资源论证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贯彻落实《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全面推进水资源论证制度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法》,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全面推进和深化水资源论证工作。
2、加大对区域和流域水资源、水生态影响较大的水利、水电、煤炭等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力度,促进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 “工业园区”、“生态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各类“开发区”的规划、建设的水资源论证,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并与当地的水资源条件相适应。
3、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审批制度。对未进行水资源论证及未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的已建、在建项目进行认真清理,限期补办;逾期未办理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要坚决制止因无序开发而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和生态环境进一步破坏现象的发生,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科学论证,严格审查,全面提高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质量
1、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2005)(以下简称《导则》)的有关规定,区别建设项目的不同类型、规模,结合区域水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要求,突出水资源论证工作重点。要坚持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已建、在建及拟建建设项目的综合影响;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考虑建设项目取水、用水以及取退水影响的分析。要避免出现重视取水、忽视退水,重视用水、忽视节水,重视区域配置、忽视流域配置,重视经济用水、忽视生态用水等现象。
2、严格按照水资源论证审查的有关规定受理、审查报告书,同时要结合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等,组织相关部门、行业的专家及相关流域机构或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取退水口所在地地级或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参加审查,进行现场查勘,并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专家评审表(试行)》(见附件)。
3、鼓励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以下简称资质单位)之间开展横向合作,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联合编制报告书。同时可结合自身技术特点,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但所占比例不应超过总编制人员的三分之一。
三、加强领导,深化管理,促进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平的稳步提高
1、各有关单位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认真组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开展;要加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总结经验、结合实际,勇于创新,逐步建立适合本地区、本流域特点的水资源论证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标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水资源论证工作。
2、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流域机构要结合《导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专家评审表(试行)》,对水资源论证资质单位、评审专家及审查机关实施监督管理。我部委托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论证甲级资质单位(包括国务院各部委(局、总公司)直属单位中的资质单位)、评审专家实行监督管理。其中,流域机构直属单位中的评审专家、资质单位,由流域机构负责实施监督管理。
此外,我部每年不定期对资质单位编制的论证报告书进行抽查。被抽查到的资质单位应在指定的时间内,携带被抽查到的报告书及相关材料到我部接受专家评议。经检查及专家评议,发现资质单位在水资源论证活动中有严重违规行为,或报告书质量确属不合格的,对该资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一年内连续通报两次的将由原发证机关降低其资质等级或吊销其资质。
3、各资质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制度,严格按照市场准入原则开展水资源论证业务工作,杜绝出借、转包或变相转包资质证书。对于出借、转包、变相转包或纵容、包容下属单位(不包括内设机构)以资质单位的名义承揽水资源论证业务、独立承担水资源论证工作的资质单位,我部将按规定吊销该资质单位的资质证书。但资质单位的下属单位,可在具体的水资源论证项目中承担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或选派人员参与论证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参加人员总数不得超过总编制人员的三分之一)。资质单位在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时,应在报告书上注明编制人员的培训证书编号。
4、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审查机关、评审专家的监督管理,科学、公正、合理的审查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对于在报告书审查过程中弄虚作假、把关不严、审查通过的报告书质量低劣,以及有越权、侵权审查行为的审查机关,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给予通报批评,并责其限期提出整改意见,整改期间不得从事报告书审查工作(其审查权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行使)。整改意见经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后,方可重新开展审查工作。
对于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弄虚作假、不负责任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省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应责其限期提出整改意见,整改期间不得从事相关审查业务工作。整改后,再出现同类问题,我部将取消其评审专家资格。
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水利部副部长 胡四一
(2009年2月15日)
同志们:
在全体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结束。现在,我就会议作一简要总结。
一、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水利发展与改革面临挑战与重要机遇的背景下召开的,是一次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会议;是一次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认真总结经验、梳理思路、进一步明确水资源管理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会议;是一次贯彻落实国务院新“三定”规定,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增强水资源对建设小康社会保障能力的重要会议。会议分析了当前的水资源形势,部署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任务,这是水资源工作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十分及时,十分成功,收获很大。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四个收获。
三个特点是:
一是会议规格高。部党组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陈部长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特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全国人大财经委汪恕诚副主任委员参加会议;广西自治区党委陈际瓦副书记、广西自治区政府陈章良副主席、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法制办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和刘昌明院士、王浩院士参加会议。各流域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部机关各司局和有关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中国水利报、水利部网站以及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地方新闻媒体对会议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这充分体现了部党组、各有关部门、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二是会议内容丰富。陈际瓦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钱正英、汪恕诚两位老部长对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作了重要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高俊才司长发表了很好的讲话;陈雷部长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高而坤司长作了一个内容详细的工作报告;刘昌明、王浩两位院士作了专题报告;黄委、珠委、广西自治区水利厅、北京市水务局等10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其他流域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提供了书面交流材料;与会代表进行了分组讨论,刚才5个组的代表向大会汇报了各组的讨论情况,大家提出的建议十分到位、中肯,我们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改进和完善工作。会议还组织考察了水利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城市桂林的两江四湖工程。这样丰富的会议内容是前所未有的。
三是会议主题鲜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这次会议鲜明的主题。钱部长提出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汪部长对十年来水资源管理的探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期望,特别是陈雷部长从全局高度深刻分析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明确了工作目标、原则和要求,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任务,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四个收获是:
一是统一了思想。与会代表充分肯定近年来水资源管理取得的重大进展,进一步认识到水资源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清了水资源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增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开拓了视野。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钱部长加强需水管理的要求、汪部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交响曲、刘昌明、王浩两位院士的专题报告,立意高远、针对性强,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对我们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警示和指导意义。
三是明确了任务。与会代表深刻认识到,陈部长讲话提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八项任务、六项保障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各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同心协力,坚决贯彻落实。
四是交流了经验。与会代表普遍反映,大会交流、小组讨论发言和交流材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单位在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两江四湖的考察,使大家看到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努力方向和实际成效。
二、抓住要点,准确把握会议精神
第一,认真领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现实背景。在今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回副总理代表国务院,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下,在分析当前水资源管理工作新任务和新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具有里程碑意义。陈部长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水资源管理是水利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水利;没有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就没有现代化水利。我们一定要把认识统一到这一高度,切实把水资源管理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二,深刻领会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严密的管理制度;要严格贯彻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失职,不渎职更不能枉法;要严格执法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重点要把握:一是总体要求。核心是“六个原则”,“六个转变”。“六个原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实践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对水资源管理提出的要求,是对多年以来水资源管理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严格水资源管理总的指导思想;“六个转变”是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水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二是总目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其总目标是形成现代化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主要措施。关键是八项任务,这是这一制度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而六项保障措施则是保障这一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支撑。
第三,准确理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工作思路与目标。陈部长的讲话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管理的总体工作思路:一是工作重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是水资源管理最主要的任务;二是工作平台――水资源管理法规与制度,是水资源管理行为的依据;三是主要工作载体――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是推进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四是重点手段――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费征收、排污口管理等,是水资源管理强有力的抓手;五是基础保障――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是水资源管理的支撑条件。这五点是近年来水资源管理经验的系统总结,也是水资源科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框架。
围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总体要求和工作思路,陈部长的讲话中提出了构建现代化水资源管理体系的六大目标:一是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管理体系,二是饮水安全和国民经济社会用水安全保障体系,三是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四是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五是管理能力和科技支撑保障体系,六是水资源管理和运行保障体系。这六大目标既涵盖了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又突出了工作重点;既有定性要求,又有定量指标。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这些目标。
第四,深刻认识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任务。思路和目标已经确定,关键是要付诸行动,切实落实并实施严格监管。落实陈部长提出的八项任务,当前要抓紧建立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
红线体现了开发利用的底线。超越红线,就意味着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突破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或者水环境承载能力,其后果是引发一系列水资源、水生态或水环境问题。红线体现了对水资源无序开发、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的控制。对各流域和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对各行各业的用水效率、对各水功能区的限制排污总量,都要有明确的控制性指标和控制性手段。红线体现着责任的落实。超过红线的,就要追究责任,就要依法处罚。
三、查找差距,狠抓落实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突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查找差距,狠抓落实,切实解决问题。
第一,查找认识上的差距,切实加快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的转变。钱部长深刻剖析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在认识上存在的几个误区,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总结,也是对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态势的客观分析,钱部长的讲话非常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定要按照陈部长提出的“六个转变”的要求,切实提高认识,转变思路。我国水资源短缺、开发潜力有限、用水效率不高和环境问题突出,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需定供的老路,必须要加快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着力点是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把需水管理的理念体现在水资源的规划、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个环节,实施用水总量控制,遏制不合理需求,这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由之路。
第二,解决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的问题,切实加大水资源管理经费投入。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管理的投入重视不够,有些地区甚至认为水资源管理主要是规划、政策、法规、监督管理等软件建设,不需要大规模投入,甚至水资源费也被大量地挤占挪用,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管理基础薄弱,水资源管理制度法规难以落实,成为严格水资源管理最薄弱的环节。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从保障能力抓起,从投入抓起。要按照陈雷部长的要求,切实完善渠道,增加投入。
一是严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按照《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条例》的要求,确保水资源费主要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从今年起,水利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的检查监督,对挤占挪用水资源费的,将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二是要切实抓住当前扩大内需的机会,积极争取基建投资。去年第四季度,中央增加投资1000亿,其中安排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亿。今年的水利建设投资还将继续增长,各地配套投入也将进一步增加,这为我们集中力量加强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要积极调整水利投资结构,扩大用于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的投资比例;要保证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水生态修复、节水型社会建设等试点的投入;要保证已经实施的塔河、黑河、首都水资源规划资金投入;要积极争取水资源综合管理、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三大财政专项经费投入。水资源日常管理、监测、应急处置等所需经费,应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予以保证。
第三,落实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法律法规依据。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很多制度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绝大多数河流仍未完成水量分配,流域、区域取水许可总量指标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有些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明显突破了可利用量上限,地下水超采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功能区达标率总体上明显偏低,有些河流入河排污量已经超过纳污能力,不减反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仍是薄弱环节等等。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到位,管理行动落后于管理理念。因此,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执行制度要敢于亮剑,要敢于碰硬,要敢于说不。要强化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水资源论证工作要由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依法延伸到规划水资源论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要通过水资源论证行使否决权;对超过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的,不得新增取水;对于已经超过纳污能力的水功能区,不得新设排污口增大排污量。要切实加强监督管理,查处违法取用水、破坏水资源等行为。
第四,努力解决体制制约问题,强化流域管理和区域水务管理。一是要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流域管理着重于宏观管理,主要定位于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配置、统一调度,建立各方参与、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要强化以总量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水资源配置工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抓紧制定水量分配方案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指标定下来后就要着手进行省界断面流量控制。要加强水功能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保护区、保留区和省界缓冲区;要制定省界缓冲区及主要控制断面水质水量的监测和考核办法,强化监督管理。二是要坚决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要抓住地方政府新一轮“三定”的机会,努力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实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要切实加强城乡防洪排涝、取水排水、供水用水、节水与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综合管理,实现对水资源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统一管理。
第五,切实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水资源管理。探索与创新是建立和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不竭动力。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尤为重要。创新要以试点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探索实践、典型示范、经验总结和全面推广,带动水资源管理工作向纵深拓展。
第六,强化责任,切实加强考核管理。陈雷部长强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水资源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资金安排、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水利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筹协调、组织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要把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流域管理机构和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建立问责制度。当前,水资源管理要抓紧建立行政许可责任制、饮用水水源区管理责任制、应对突发性事件责任制和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责任制。
四、关于本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第一,做好会议精神的学习和传达。认真抓好对陈雷部长讲话、两位老部长讲话和高而坤司长工作报告的学习,切实吃透会议精神;要向本单位的干部职工及时传达,组织好学习讨论;加大会议精神的宣传,促进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广泛参与水资源管理,形成珍惜水、爱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第二,要抓好贯彻与落实。当前,工作目标与任务已经明确,要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落实。各地各单位要将会议的贯彻落实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制定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的具体方案,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尽快付诸行动,尽快抓出成效。
第三,要加强督促与检查。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靠督促检查。请各流域、各地方、各单位要抓好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反馈,及时反映落实过程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促进贯彻落实。
同志们,这次会议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部有关司局、各直属单位和流域机构、各省(区、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尤其是广西自治区党委与政府、桂林市党委与政府,对这次会议的高度重视,为会议的召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在此,我对全体与会代表致以诚挚的感谢和良好的祝愿!向广西自治区党委与政府、桂林市党委与政府对会议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第三篇:水资源论证总结报告
水资源论证总结报告
一、总体情况 1.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徐州市富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位于徐州市铜山区闸口村,连接310国道,具有多年干混砂浆技术管理工作经验,该项目将引领徐州市干混砂浆产业创新升级,为徐州市经济发展增光添彩。公司设备全部选用中国龙头企业同一及中煤公司的产品,拥有高起点、高科技ZMZS4500型自动化湿拌砂浆,具有设备先进化、智能化、全封闭、零排放、高效能等特点。公司集生产、销售、运输一体化,是为建筑业服务的高新技术,属绿色环保型产业。
本项目于2017年开始分批开展各项前期工作,2018年陆续开工 建设并相继投产。本项目生产用水取水水源为大寨河地表水。生活用 水取用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自来水。
地表水取水口位于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闸口村厂区北大寨河,北纬34º17′5″东经117º3′34″,采用管道输送至厂内蓄水池,厂内建设取水反水泵抽水。
项目取水方案现状如图1所示。
1.2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及审查概况 1.2.1论证报告书基本编制情况
本项目取水后一直未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 征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取水的,申 请人应向具有审批权限的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交由具备建 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资质的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等 材料。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徐州市富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编制了《徐州市富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预拌混凝土生产取水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表》。单位负责人:乔良 项目负责人:张忠新 编制人员:郑露露、王世伟
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322-2013)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遵循水资源合理开发、节约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报告编制小组深入现场调查、勘测,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应用历史水文、水质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类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取水水域的水源条件,着重论证项目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取水保证程度及取水和退水对区间水资源、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建设项目合理取用水源。
1.3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办理概况及水资源管理要求 批准单位:铜山区水利局 批准时间:2018.09.17 审批文号:铜审字[2018]第003号
一、建设项目取用水情况 2.1建设项目运行取水情况 2.1.1生产用水运行情况
本项目取水为已建运行后补手续项目,生产用水设施在水资源论 证报告编制前已建设,取自大寨河地表水,取水口位于徐州市铜山区 大彭镇闸口村北,坐标坐标北纬34º17′5″,东经117º3′34″,采用管道输送至厂内蓄水池,取水口放置水泵抽水。取水口、输水管线、厂区水处理设施等日常维护由厂区派专人管护。
项目取用地表水取水口
2.1.2生活用水运行情况
本项目生活用水由大彭镇水厂负责供水,业主单位根据水表计量 向供水企业缴纳水费。生活用水基本符合水资源论证及取水批复要求。
水资源费
2.2退水设施建设及试运行情况
本项目生产用水不产生污废水。
本项目经过四级沉淀池,处理后经管道输送至生产区再次利 用。但是无退水量计量仪器,退水水质未进行检测。项目退水经沉淀池沉淀,全部用于绿化冲洗地用,不外排,不设入河排污口,基本符合取水许可审批文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要 本项目污废水处理情况见图
2.3建设项目取、退水监控设施及台账
项目取水、用水及生活中水回用均采用专用输水管道。生活废水 经自建的水沟排入污水蓄水池,经过四级沉淀池,回用作生产或者厂区绿化。
2.3.1取水计量设施
本项目取水经输水管线送至厂区后,安装Hytten CL80流量计取水计量设施。
根据流量计显示,自2018年6月至2018年7月共2个月,业主单位共取水1524m³,每月平均762m³
2.3.2退水计量设施
本项目无退水,无退水计量设施及退水台账。2.3.3取退水台账
项目业主能按照铜山区水资源管理办公室要求,认真做好用水台 账记录。其中试运营期部分台账记录如下:
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综合评价 3.1取退用水方案分析及节水措施评价 3.1.1取用水方案
本项目生产用水取水水源为下级湖地表水,采用潜水泵取水+引 水管。生产用水取水口位于大彭镇闸口村310国道旁大寨河,潜水泵取水能力 25m³/h,水泵安放在人工渠岸边河床上能够满足项目取水要求,取水头部设计合理。水资源论证报告核定生产用水取水规模为3.5万m³/a 生活用水取用大彭镇自来水,水资源论证报告核定生活用水取水水规模为480m³/a。3.1.1取用水方案
项目在 2018运行期间,污废水经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至生 产区进行综合利用,污废水实现零排放,未设置入河排污口,基本符 合水资源论证及市水利局审批意见要求。3.1.3节水措施
1.办公区职工生活用水设施采用水冲式卫生设施,卫生洁具及五金配件均采用了节水型产品;
2.业主单位做到了取用水运营管理由专人专管,建立了用水台帐及档案;
3.注重了各输、用水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落实了用水巡检制度,根据现场查看,企业各用水、输水环节未出现“滴、冒、跑、漏”等 水资源浪费现象;
4.采用节水阀门控制用水量,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经常进行设备、管道、阀门的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
第四篇: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总结讲
话
同志们:
大家在讨论中普遍认为我们这次会议十分必要,是非常及时的。**副总理在昨日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城市规划是第一资源,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再次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汪光焘同志的讲话内容非常全面,问题分析透彻,也对同志们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要性和基本要点的教育。结合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我对本次会议做一个小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二是一些地方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三是纠正此类盲目性的基本策略。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强调了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在这三者之间,城市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就没有健康有序的建设和管理。但是,我们以往在讲城市发展成绩时,很少有提及规划的功劳,反而是将城市建设的过失归咎于规划,城市规划往往成了替罪羊。大家都记得上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城市发展过快,各地乱建设曾是风起云涌,那时我国还没有《城市规划法》,却居然作出了城市规划停三年的决定。幸好这随后的三年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萧条期,各地也无钱搞建设,才不至于出现大的问题。假如在当前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也作出城市规划停三年的决定,这就意味着火车头的动力非常足,却把轨道撤掉了那样糟糕。因为城镇化就像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城乡规划是轨道,是保持火车健康运行的轨道。如果把轨道拆掉,火车没有轨道而继续行驶,你说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都认为规划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必须指出容易被忽视的事实,即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管理体系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的功能日趋完善。到过印度及非洲一些国家的同志都深有感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城市中,30?D50%的面积被贫民窟所占据,城市道路拥挤不堪,污水横流,自来水普遍受污染等造成疾病流行。但是我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城市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城镇化的进程促使人口分布从农村的松散状态转向了紧凑,人们交往的密度和频度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在指导基础设施合理分布、保证城市环境卫生、制止流行疾病的传播等方面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现代城乡规划就是起源于欧洲的黑死病和其他流行疾病的防治。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这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保持了我国城市紧凑型的发展形态。除了开发区,我国城市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建国50多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建成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例,是世界上城市土地集约化使用成绩最佳的国家。特别是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后的十多年来,我国城市集约用地的成绩也非常突出,人均用地面积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当然,各类开发园区脱离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控造成土地大量浪费则另当别论。开发区实际上是在挑战我们的城市规划。当初设立开发区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避开老体制建一个新区,但到了现在,在新经济体制和城市规划法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挑战城市总体规划当然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了。因为现行城市规划标准中规定人均100平方米用地,是包括了除了农业以外的工业、绿化、商业、居住和交通等所有的基础设施的用地。中国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成功保持城市紧凑型集约用地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三是起到了各级政府宏观、中观调控和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曾培炎副总理指出,城乡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城乡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近几年来,城市规划对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市场、旧城拆迁改造和建筑业都发挥了调节作用,对保证宏观经济健康和发展城市建设有序进行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是发挥了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规划实施工具的“一书两证”,在协调社会各类利益主体的矛盾,尤其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政府监管作用。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城市规划和“一书两证”制度和控规,其局面的混乱程度,大家可以想象得到。
五是保护了一大批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102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数百个积淀着民族瑰宝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宝藏全赖于城市规划的有效保护。至今为止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部分城市还纳入数字化遥感监测的范围。
六是规范了全国各地的规划体系变革。作为法定规划体系中较高层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实施的过程中也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各类变革起到规范作用。在其指导下,深圳的法定图则,广东省的区域规划、控规的立法,四川省的规划督察员制度,江苏省集约用地,湖北、山东、安徽等地的近期规划和区域总体协调规划等,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创造。事实证明,在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本身也需要变革。
七是突出了对城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规划是第一资源。现在大家都强调,研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中部崛起,首先要从城乡规划入手。东北振兴也是从规划着手,西部大开发更是在规划上起步并抓好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的工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八是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社会主义的法治过程实际上是民众自我觉醒和启蒙的过程,是用法律协调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过程,是把自身的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直接用法律进行调节的过程。法治的本质之一是制衡公共权力使用随意性,规划法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总之,城市总体规划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城市总体规划,可想我们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战略从何而来?城市总体规划及其编制管理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无名英雄。在西方国家,城市总体规划被称之为comprehensivePlanning或masterPlanning,也就是指此类规划具有其他规划无法取代的综合调控性质。
正因为总体规划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对它的修编也格外重视。
二、当前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的若干盲目性
城市总体规划在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健康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流是好的,这一点要肯定。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当前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些城市领导也存在着某些急躁情绪,一些地方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着若干的盲目性,这要引起我们的警惕。高速城镇化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流派蜂拥而来的大潮,是一个大变革的年代,更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研究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我觉得,我们有不少的城市规划修编都存在轻重不同的某些盲目性问题。当然,城市规划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盲目性也不能否认和忽视,哪怕95%是好的,存在5%的盲目性,也会对我们的第一资源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为了人民的利益尽可能追求完美。
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盲目拔高城市的定位。在全国总共661个大中小城市中,有10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的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有30多个城市要建cBD。这是曾培炎副总理在昨天的座谈会上总结的。我想真正要建cBD的城市数字可能翻一番还多。cBD的概念当前在国际上已经不流行了,现在是BusinessPark,即商务公园的概念,对跨国公司才有吸引力。高楼林立的集中商务区概念已经不倡导了,但我国现在不少城市领导人还盲目热衷于cBD。今年5月份在南京开了一个cBD的国际研讨会,居然有400多人到会,如按一个城市来2个人算,就有200个城市,可见cBD的热度仍很高。一座城市要得到全球的认可当然重要。但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有的城市会成为城市网络的节点而得到繁荣,有的会被边缘化而失去发展的动力。所有城市都向区域的中心挤,向网络化的节点上挤,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全球化的时代,一座城市要取得国际的认可,就要有特色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特色的城市产业,以特取胜,而不是盲目地拔高城市的定位,或克隆国外大城市上世纪初流行的cBD。
二是盲目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确实像两位领导所说的那样,要准确预测城市未来的人口规模是极其困难的,城市规划师不是算命先生。特别是城镇化的高速发展,20年以后城市人口规模到底是多少更难预测。那么为什么又要重视城市人口规模呢?这不是矛盾吗?但是正因为国家的土地调控政策需要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对用地进行审批管理,所以这种扩大人口规模的冲动就越来越强了。原来地方政府是“跑部钱进”,现在不要钱了,也不要项目,就要城市人口规模指标。这既有客观的体制策动,又有主观的盲目性。
三是盲目提倡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片面地认为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就是城市生态良好。其实,多组团与单核心的城市布局适应的条件是不同的。多组团布局适应于规模非常大的城市,一般是市区人口规模超过150-200万人的城市才会考虑多组团。多组团又适合于发展非常快的城市,像深圳那样9个组团并列同时发展,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是罕见的。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对城市发展空间盲目地进行多组团布局,首先将导致城市集聚效应的大大降低;其次是能耗大增,土地利用效益下降;第三是基础设施的成本成倍增加。我们所说的另一种多组团布局,主要是针对那些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主张采取双核心城市的模式,新建区游离于古城之外,互相不要干扰,不要多个中心重合。对于像上海、北京等超大型城市,我们主张多中心。这一次北京总体规划修编中,确定了“两带多中心”的空间布局。对于一般的中小城市,我们还是主张单核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按照基础设施的建设布局走向,发展交通走廊式线状城市或者根据地型地貌发展指状式城市,这比盲目地多组团式的城市布局要好得多。对于多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不要盲目追求,而是要因地制宜,因城制宜,因产业制宜。
四是盲目进行旧城的成片改造。一些地方领导对外宾介绍自己所在城市时非常骄傲,有2、3千年的建城史,但是我们却无法看到这个城市的历史痕迹。老城区是城市之根、文脉之本和风貌特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众多文物古迹聚集的聚宝盆。大部分西方国家对在二战期间被炸平了的城市古建筑,都按照原风貌重新建起来,现在获得了巨大的观光收益。相当多的城市,6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无烟工业,来自于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那我国50年以后还能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城市风貌呢?也许来自国外的游客看到我们许多城市将来就变成这样了:站在高楼往下望,世界各国的建筑都有了,唯独没有中国风格的建筑,没有本地风貌的建筑。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创造城市的特色?许多人认为,西方建筑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是因为它们的建筑是石头建的;而我国的古代建筑大都是木头建的,木头烂掉了,建筑就倒塌了。同时为了人民群众利益,为了防止火灾,应该对老城区实施成片的改造,推倒重来。这真是大错特错了。西方建筑师则认为,正是因为他们的建筑是石头建的,所以维护的成本非常高,不像木头建筑,只需对朽烂的部分进行更新修复就可以了。你说木头的建筑就不能保持城市特色?最好到日本的京都去看看,它号称东方文化之都,所有的建筑式样都是从中国唐朝照搬过去的,城市的风貌保持得很好,没有任何高层建筑,基本是三、四层,城市的整体风貌十分谐调。我们城市的风貌保持得怎么样?有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市长居然把富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一条街全部拆了,最后由一个规划师设计搞成了欧陆风格的步行街,一些西方人来看了以后,认为他们到中国是来看中国特色的,结果还是他们家乡的建筑,非常失望。
五是盲目迎合小轿车的交通需求。片面强调防止道路交通堵塞,而规划建造大马路、立交桥和拓宽旧街道。决策者们是坐小汽车的,他们希望能加快行车速度,以至于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盲目布置超宽的马路、不分青红皂白地拓宽机动车道、砍伐行道树、取消自行车道。个别南方城市还对取消自行车道予以立法。现在,西方所有的城市都恢复了人行道、自行车道。耗能最低的城市是一个可步行的城市walkablecity,而我们现在有的城市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国本是一个自行车大国,而现在发生的一些事件却是很有讽刺意义,上海有几个白领人士告诉我,他们一天要开2、3个小时的车(大部分是堵车时间)为了锻炼身体,下班后先开车到健身房,骑假的自行车1小时,再开车回来。我们的城市道路宽度远远比欧洲这些国家的城市道路宽得多,为什么没有组织好交通?主要是路网不够而不是城市的道路宽度不够,消灭绿化带、人行道、自行车道来确保小汽车畅通,是再愚蠢也不过的事。西方多数城市为了保证公交车、自行车畅通,正在纷纷压缩一般机动车道的宽度,从需求上控制私人小汽车的使用以达到整体节能的目的。
六是盲目地进行功能分区。片面强调功能单一的各类园区。西方国家在100年前就曾经发展过功能单一的工业城和卧城(Sleepingtown),后者仅用于居住,上班又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时期的城市可谓是焦炭城,工业区污染非常严重,居住与工业必须分开。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城市中发展的是低污染、劳动力密集、低耗能的工业,这种工业用地完全可以与居住或其他用地混合。西方国家现在强调的就是土地混合使用模式,这样可以做到节地、节能、节材和减污。西方的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土地混合使用和推行绩效规划(Performancezonning),意思是什么呢?规划对一个建筑的使用功能的强调是弱化的,但对建筑所带来的噪声、污水排放、废气的排放三个指标则是严格限制。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新型工业、IT产业与居住、商业、教育混合在一个地方,从而做到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没有“钟摆式”交通的弊端,这是最节能的城市。我们正在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城市,为什么实际工作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呢?我们应该把各类开发园区与城市新区和卫星镇建设统一起来,不能变成两张皮。
七是盲目进行周边环境的再造。昨天有报道说,我国西部某一缺水的城市,在城市外围开挖一个人工湖,其面积比西湖还大5倍,何必呢?有的城市在容易发生洪灾的地方填河变路,按理泄洪疏导都来不及,却把河填掉,变路了;风貌单一的城市劈山为地,城市内部或周边山丘及其绿化本来应该是由城市规划严格保护的,用于引景入城或供市民休憩的公园,少数城市却把山推平等等,这些都是违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一些地方领导想为官一任,就应该在地球上留下烙印,思路错了就变成了遗臭,这也玷污了我们当市长的名声。虽不是说大多数市长都是这样的,但661个城市中有几个市长有这样片面的认识也是非常糟糕的。
八是盲目地体现第一责任人的权威。中央领导再三强调市长是城市规划的第一责任人。有些市长或书记就这样认为,我既然是第一责任人,就应该有绝对权力修改规划。这麻烦就大了。有的城市一换届,书记、市长就急于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出现了一届政府一张规划的现象。锦涛同志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上指出,城市规划一定要有严肃性、权威性。但是他讲的严肃性、权威性是指法的权威、法的严肃,而不是指个人的。城市规划第一责任人是市长,指的是规划搞得不好,市长要受到处罚,不是说你真的拥有不受制约的权力,而是负有责任。当然,市长也有相应的权力,一般城市规划委员会的主任就是市长,这说明权力和责任是平衡的。
城市总体规划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修编过程中,面对城镇化高速发展形势和法制还不健全、人们道德觉悟还不那么高的现实背景,出现了以上八个方面的盲目性。尽管这些盲目性只出现在局部地区、或者说是少数个人行为,但是正因为城市总体规划是第一资源,所以在这个环节发生错误影响就大了。总体规划错误就会导致建设错误,建设的错误往往是难以弥补的。
三、纠正总体规划修编盲目性的基本策略
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总的来说是要根据家宝同志在总结北京总体规划修编成功经验时提出的“政府组织、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进行。
第一,明确修编的原则。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培炎同志在昨日的讲话已讲得非常透彻,主要应遵循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的原则;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的原则;资源集约最大化的原则;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原则;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原则等。这些原则都应该在总体规划修编的过程中加以坚持。
第二,规范修编的审批。规划修编不是要不要审批的问题,而是要规范化。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规划修编的周期短于法定周期,这是正常的。即使是城市规划法,在西方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是5?D7年动态调整的。如果城市总体规划一经制定20年不用调整,那才是不现实的。既然规划存在动态变化,那就容易出现“一任书记、市长,一张规划”这种盲目现象。所以我们就要强调规范规划修编的审批。根据汪光焘同志的意见,我想在这么几种情况下,规划需要重新修编并报批:一是上一轮规划实施时间到期的。二是建成区已接近或超过原来的规划区,城市总体规划当然要重新修编,这是对城市发展调控的需要。三是影响城市发展格局的重大项目的设立。如举行亚运会、奥运会,需要重新布局卫星镇,总体规划不修编行吗?首钢搬迁,总体规划不修编行吗?四是规划之间的衔接。五是行政区划调整。除此之外,应采用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方法来替代而不一定要重新修编规划。总之,总体规划的修编审批应该有适当的规范,既要适应快速城镇化期间强化对城市发展的调控需要,又要能对“一届政府、一张规划”的盲目性起到制止的作用。
第三,突出规划的强制内容。强制内容是规划的底线,但是强制内容的范围应该减少,不能搞得太多,而且有些规定的强制内容可以授权省厅进行调整,各省根据不同性质的城市(是否历史文化名城)有所增舍。强制性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规划区的范围。规划区实际上是一个规划调整圈,规划区范围的扩大是保护区范围的扩大,是规划管制范围的扩大,是为了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规划修编中的城市规划区的范围都在扩大,这是正常的。北京市现在的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含盖了所有的行政区,把西边的山地全部划入规划区范围,就是为了保护山地。如果不把山地纳入规划区范围之内,失去规划的管制就会导致在山区乱砍树、乱建房或开山炸石。所以,家宝同志反复强调北京的山是要保护的,山是北京的一个城市特色。为了保山,把山也划入规划区,这是很对的。二是禁止开发的地区,一定要严格划定。经科学划定的永久性基本农田应该是禁止开发的。我们希望这些基本农田都应该是科学划定的,不能在现在的规划区外围简单地再划一个圈就是基本农田了,这是不对的。三是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地、地质灾害带等都应该作为禁止和限制开发区域。四是重要的基础设施用地一定要留出来。像合肥的总体规划,我觉得其设想还是比较好的,规划中的6个污水处理厂,分散布局、中水就地回用,这就是资源节约型的总体规划思路。五是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的界线。六是生态治理的目标和防灾工程。强制性内容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底线,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底线是不可轻意改变的。如果要改变,必须要通过严格的程序。所以,对于总体规划的修编审批,应该突出强制性内容,减少对一般指导性内容的审查,从而保证编制审批的及时性和科学性,提高对城市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力度。这对我们城市的健康发展是很有利的。
第四,注重专家领衔。不论是在总体规划修编前的专题研究,还是规划编制结果的审查,都要注重专家领衔。专家要领衔规划编制的全过程,规划的跟踪研究、监督检查也要由专家领衔。任何一个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都要由其规划审批机关相对应的部门派出或指定一些专家检查把关。如总体规划由省政府审批的,就由省建设厅指定派出三分之一以上的专家到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的规划把关。现在有这么一种倾向,一些城市的书记、市长为了使体现其个人意志的规划得以通过,就有所选择地找若干专家,像风景区规划的会审就找旅游专家来,这样当然就容易通过了。打个比方,一只熊猫生病了,需要请专家来救治,结果请来了一个美食专家,美食专家能对生病熊猫的救治出什么高招呢?炖汤。你说这样的专家能为规划把什么关?所以,规划编制与审查应该以城市规划类专家为主体,吸收其它方面的专家参加,绝对不能请不懂行的专家来评审或修订城市总体规划。这方面的教训已经够深刻的了。如深圳市近年来准备搞一个城市内部的污水处理方案,邀请了单一的水利专家来做,结果搞了一个污水大搬家的方案,投资额达几百个亿。城市规划专家和污水处理专家们都表示反对。一次次的研究讨论,足足搞了一年零五个月,花了几千万元。最后由钱正英带队的综合型专家队伍来了,认为水利部门原来搞的规划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审定来讲,必须以城市规划专家为主,再结合其他专家共同领衔审查。组建以城市规划专家为主体的城市规划委员会,不论对保证总体规划的修编质量,还是提高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论证研究的科学性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第五,强调持续研究。这是曾培炎同志在昨日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每个城市都要有1、2个或者3、5个重点研究的课题。而且每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都有1、2个研究的侧重点。新一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解决城区空间有机分散布局的问题。因为北京是一座超大型城市,主城区人口已经超过了900万人口,必须建立若干卫星城分流人口,所以提出来“两带多中心”的布局,这就是本次规划修编的核心。如再不进行空间分离的话,那北京此次的总体规划是失败的。为解决北京的空间布局问题,在开始进行总体规划修编一年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就召集了一些专家进行了北京空间形态的专题研究,提出了“两带多中心”方案,这就是一个持续研究、重点研究的结果。只有进行超前的重点研究,才能使得整个规划的修编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第六,倡导部门合作。部门合作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相关部门要协同,合作与服从是一致的。现在,我们强调城市规划法是基本法之一,要求所有的单位都要服从规划法。规划修编内容涉及铁路、交通、航空、军事机关等部门,在规划的讨论、修编过程中,一定要广泛地征求这些部门的意见,只有征求了他们的意见,我们的规划可以在他们的任何大院之内实施。因为这个规划是经你们讨论同意的,必须遵守。更何况经审批的规划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任何下位法律都要服从规划法。现在我们发现,正在编制的京沪高速铁路没有一个入口是与城市规划协调的,这就遇到问题了,根本的原因是高速铁路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不够。二是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相协调。大家之所以认为河北省的经验非常重要,就是因为山东、河北都采用了这种办法。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两个规划,既要强调规模上的协调,更要强调布局上的协调,只有空间布局上的协调才可以把建设用地、基本农田协调起来。任何一种制度,它的成熟都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制度,在西方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也有50年的历史。我们的院校培养规划专业本科生,院校专业设置要花多长时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国城市规划作为一门工程科学和社会制度,起码得到了有50年历史的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制度的支撑、法规的支撑、人才的支撑。如果这些都没有,光是订出一个制度来,发一个文件,叫各地执行,后果是非常糟糕的。现在是不同成熟程度的制度在碰撞,这就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政治技巧,高度的协调能力。我们主张在省一级统一协调比较好,因为省以下的土地是统一管理的,在这个层次上进行协调比较有意义。对此,建设厅要主动,建设部当然也负有一定责任,你们提的意见都有合理性。所以倡导部门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原创,尽在知音网络.com网。
第七,优化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一种民主化制度,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地吸收民智来保证规划修编的科学性。总体规划作为一种法定的规划,必须要有全体市民的监督和拥护。所以说我们主张规划研究成果公示、规划的多方案公示、规划的结果公示,而且要组织专家、群众对话。群众的意见采纳与否,其原因也要公示,规划审批以后再公示。这里强调专家与群众对话是吸收民智、引导民主最好的途径,专家领衔与公众参与两者是可以相互强化的。
第八,强化监督检查。我们要缩短规划的审批周期,严格专家把关,严格部际评审,但更重要的我们要推行规划督察员制度,同时还要布置规划的效能检查。同志们都要求进行一次全国的规划法检查,所以,我们这一次将联合监察部对全国的规划进行一次效能检查,实际上也就是一次城市规划执法检查,希望各个省厅和市长高度重视。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是否依法修编和执行规划、行政领导是不是越权干预规划、相关部门是不是协同实施规划,同时要检查到底是谁在挑战规划法。当然我们也要检查城市规划的审批流程是不是公开、公正、廉洁、高效。
总之,我们应该通过以上八个方面的措施来纠正少数地方、少数同志在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希望大家能够把思想统一到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上来,回去以后既要充满信心,又要脚踏实地,更要抓住机遇,把我们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做得更好!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
文章标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总结讲话
同志们:
大家在讨论中普遍认为我们这次会议十分必要,是非常及时的。**副总理在昨日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城市规划是第一资源,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镇化和城镇健康发展的引导作用,再次明确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汪光焘同志的讲话内容非常全面,问题分析透彻,也对同志们进行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重要性和基本要点的教育。结合两位领导的讲话精神,我对本次会议做一个小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二是一些地方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三是纠正此类盲目性的基本策略。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强调了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在这三者之间,城市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就没有健康有序的建设和管理。但是,我们以往在讲城市发展成绩时,很少有提及规划的功劳,反而是将城市建设的过失归咎于规划,城市规划往往成了替罪羊。大家都记得上世纪60年代大跃进时期,城市发展过快,各地乱建设曾是风起云涌,那时我国还没有《城市规划法》,却居然作出了城市规划停三年的决定。幸好这随后的三年正是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萧条期,各地也无钱搞建设,才不至于出现大的问题。假如在当前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也作出城市规划停三年的决定,这就意味着火车头的动力非常足,却把轨道撤掉了那样糟糕。因为城镇化就像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城乡规划是轨道,是保持火车健康运行的轨道。如果把轨道拆掉,火车没有轨道而继续行驶,你说会出现什么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都认为规划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了,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我们必须指出容易被忽视的事实,即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管理体系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功不可没,其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效地指导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的功能日趋完善。到过印度及非洲一些国家的同志都深有感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城市中,30?D50的面积被贫民窟所占据,城市道路拥挤不堪,污水横流,自来水普遍受污染等造成疾病流行。但是我国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城市规划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城镇化的进程促使人口分布从农村的松散状态转向了紧凑,人们交往的密度和频度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在指导基础设施合理分布、保证城市环境卫生、制止流行疾病的传播等方面发挥了主要的作用。现代城乡规划就是起源于欧洲的黑死病和其他流行疾病的防治。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这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是保持了我国城市紧凑型的发展形态。除了开发区,我国城市建成区人均用地面积,建国50多以来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建成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例,是世界上城市土地集约化使用成绩最佳的国家。特别是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后的十多年来,我国城市集约用地的成绩也非常突出,人均用地面积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当然,各类开发园区脱离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控造成土地大量浪费则另当别论。开发区实际上是在挑战我们的城市规划。当初设立开发区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避开老体制建一个新区,但到了现在,在新经济体制和城市规划法比较完善的情况下,挑战城市总体规划当然成了一个严重问题了。因为现行城市规划标准中规定人均100平方米用地,是包括了除了农业以外的工业、绿化、商业、居住和交通等所有的基础设施的用地。中国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成功保持城市紧凑型集约用地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三是起到了各级政府宏观、中观调控和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作用。曾培炎副总理指出,城乡规划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城乡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近几年来,城市规划对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市场、旧城拆迁改造和建筑业都发挥了调节作用,对保证宏观经济健康和发展城市建设有序进行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四是发挥了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作为规划实施工具的“一书两证”,在协调社会各类利益主体的矛盾,尤其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政府监管作用。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如果没有城市规划和“一书两证”制度和控规,其局面的混乱程度,大家可以想象得到。
五是保护了一大批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共有102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数百个积淀着民族瑰宝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不可再生的历史宝藏全赖于城市规划的有效保护。至今为止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编制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部分城市还纳入数字化遥感监测的范围。
六是规范了全国各地的规划体系变革。作为法定规划体系中较高层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实施的过程中也对各地风起云涌的各类变革起到规范作用。在其指导下,深圳的法定图则,广东省的区域规划、控规的立法,四川省的规划督察员制度,江苏省集约用地,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