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汇编)

时间:2019-05-12 23: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

第一篇: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

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E环境作为网络化、电子化的教学环境,引发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多角度、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凸显诸多优势。结合现代数学教学实际经验,E学习环境下,通过高中数学微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1.整合信息与学科,创建数学微课新环境

E学习环境,信息容量大,学习内容灵活多样,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巧用网络化电子教学,把数学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平台,创建数学微课新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E学习环境下,高中数学微课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技术支撑,更是激发学生深层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审美、好奇心理的工具,利用网络化教学,唯美的画面、生动的情节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现多角度教学,使学生深刻学习教材内容。例如,在“椭圆”学习中,首先,利用网络化教学,播放一组精美画面,巧用微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直观地对椭圆有个认知。其次,借助E学习环境电子教学,充分展示椭圆的画图过程,画面中一根绳子的两个端点固定,在绳子长度不变的前提下,以绳子上的点顺时针绕一周再回到原点,得到的图形即椭圆形。最后,用科学的数学语言,提出椭圆的数学概念。本次课程旨在E学习环境下,创设生动的微课新环境,整合信息与学科内容,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上E学习环境下高中数学微课的教学,具有主题突出、情境生动、易于记忆,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知识的奥妙,充分利用了E学习环境教学的信息容量大,方式多样性的优势,实现了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运用了微课教学。

2.构建灵活E环境,培养自主探索微课程

新课标下,应用E学习环境,构建灵活多样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在微课程下,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收获与发展,充分实现现代教学环境下数学微课程的优势。

E学习环境,不仅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而且不受空间和个体的限制,提供了动态、灵活性的教学方式,特别有利于高中数学微课程的学习。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学习应用中,首先,教师要求学们准备橡皮泥、小木棍、胶棒等,由学生自行组合得到空间几何体。其次,让同学们打开各自的电脑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课件,课件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规则的空间几何体作对比,进行几何体概念的学习,其中有课程中需要掌握的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球台等,学生这时会非常享受地欣赏着画面,并不间断的思索着概念、定义,然后,提出让学生们数一数各个几何体的顶点数、棱的条数等,以达到几何体性质的学习和拓展了知识点的学习。最后,让学生运用网络课程自行搜索其他的几何体,以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索的能力。通过E学习环境形象的教学方式,使得高中数学微课程形象生动,拓展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训练,培养自主创新。

3.充分运用网络学习,提高微课信息深化

新课标下,遵循知识多元化、学习创新性的理念,E学习环境不但能提供现代教学的挑战环境,而且通过充分运用网络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微课程深入进展和学生对微课程的信息素养。

运用E学习环境,教师巧做微课程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并将微课程内容上传到学校的内网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学习,另外课程结束后,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网址,进行深入学习,旨在让微课程信息深化。例如,“函数”学习中,首先,播放精心设计的微课程,如弹簧悬挂一个重物,它伸长的长度和重物的关系?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流出液体的联系?这就是生活中函数的原型。其次,用数学语言提出函数科学定义,如果给定自变量x就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那么因变量y是自变量x的函数。接着提问:以上弹簧悬挂重物的函数中,你能指出谁是自变量和因变量吗?先给出学生思考和通过相关信息的查阅时间,他们轻松回答出,什么是自变量,什么是因变量。最后,布置一些微课作业,如铅笔放进V型容积中,它的数量和层数的关系是什么?允许学生们课后参考教师上传的微课程内容和其他网络教程的学习指导完成,本次课程旨在电子环境下,提高微课程信息的深化。以上充分利用E学习环境,根据教程内容及微课程的学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进行思考学习,及进行课后微课程的练习,使得微课程信息充分深入化。

新课标下,教师积极拓展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的同时,也想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E学习环境,发展数学微课程,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新思路。信息与学科的资源整合,自主探索微课程的情节、E学习环境下知识拓展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环境下微课程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清江中学)

第二篇:微课现状与应用研究

微课现状与应用研究 教师:杨红艳

1.“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教学支持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资源类型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目前,各级各类培训用的最多的微课的定义是: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黎加厚)。

2.“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是针对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它的主要特点是:

(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教学,或是反映课堂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课堂所要完成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指向(包括资源设计指向、教学活动指向等)更加明确,其设计与制作都是围绕某个教学主题而展开的。

(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是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并“统整”了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教学素材和课件、教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及学科教师互动点评等多种资源,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境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教师和学生在这种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境中能达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 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3)“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微课”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为5~8 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 分钟),因而更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微课”的资源容量也较小,其视频格式一般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 等),加上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教学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及专家点评等资源也只有几十兆。用户既可以流畅地在线观看“微课”课例,查看教案课件和教师点评信息,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各种多媒体数码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远程听课和个性化学习。(4)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微课”既不是多种类型资源的简单堆砌,也不同于以往的“教学资源包”概念。它是以网页的方式将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主题相关教学资源作结构化的组合,并将教学资源与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形成一个主题突出、资源有序、内容完整的结构化资源应用环境。“微课”同时还具有半结构化框架的开放性优点,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其中的资源要素(包括微课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教师点评等)都可以修改、扩展和生成,并随着教学需求和资源应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生长和充实,进行动态更新。

3.“微课”的分类

由于课堂教学受到教师、学生、教材及媒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课堂教学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这使得中小学的课堂类型(简称“课型”)既丰富多彩又千差万别。分类的维度和依据不同,课型的名称和类型也不相同。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根据李秉德教授对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的分类总结,同时也为便于一线教师对“微课”分类的理解和实践开发的可操作性,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 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值得注意的是,一节“微课”作品一般只对应于某一种“微课”类型,但也可以同时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课”类型的组合(如提问讲授类、合作探究类等),其分类不是唯一的,应该保留一定的开放性。同时,由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创新,“微课”类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进程)来分类。“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4.国内微课发展现状

在我国,2012年7月广州省佛山市在全国首创“微课”模式,创始人是胡铁生。其“微课”内容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内容,将原本45分钟一节的网上公开课,缩减至5~8分钟的精华内容,在1个月内,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2012年佛山市教育局两次向全市教师征集优秀“微课”作品。2012年9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携手北大未名集团启动“首届中国微课大赛”。2012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启动“凤凰微课”项目,分专题、模块发布微课,课程时间10分钟左右,通过学习课程还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凤凰微课”同时开发了微软WIN8版、苹果ISO版和安卓版,以便开展移动微课学习。国内能够学习“微课”的网站还有第九课堂、微课网、中国微课、油菜花网等。

2012—2013 年,我国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举办了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的首届“中国微课大赛”。教育部大赛主委会也通过在全国一些省市展开微课的宣传与培训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使微课走进学校、走进学习、走进生活。目前,大赛已征集全国31 个省市上万件参赛作品。除了在中小学阶段进行微课开发应用外,高校也开展了微课的建设和评选活动。2012-2013 年,我国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主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大赛面向全国高校各学科教师,并分为文史、理工及高职高专三类,涉及哲学、经济学、理学、医学等12 门学科。

5.如何设计好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程

学习运用微课程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掌握信息时代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的过程。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微课程设计制作的方法。下面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团队在多地开展的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总结出的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1.时刻谨记你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2.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3.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

9.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说清楚是什么,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不应该怎么做。

10.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注意:只需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11.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例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并重听。12.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3.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要清楚地介绍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4.开始时,要介绍主讲教师本人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教师。15.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类似的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例如,从电影、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不要有噪音。

在网络Web2.0 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 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2011 [2]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3] 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3 [4]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 2013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

我最近参加了近一个多月的“国培计划”“教育技术”班的学习,感受颇深。最开始还以为又要跑到哪个省市区去学习,结果没想到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全部模块的学习任务,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次的学习。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费用。这种新的学习的教学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当代的老师和学生正处于高速发展信息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创新和变革的突破口。我就在思考能不能把这种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搬到课堂上来呢?搬到课堂来后又怎样开展教学工作呢?以下就是我并结合我校的网络环境的一些浅短的看法:

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硬软件条件;

1、硬件条件;

近年来,我们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微机房、校园网的建设,以及Internet网络的大量应用,最近我校又成功创建“泸州市实验教学示范校”,在近三年内实现班班通,每个班配多媒体教学投影机,建设两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每间100台电脑。这样为实现网络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条件。

2、软件条件;

近三年学校将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建学校“学科教学资源中心”,建设适合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做到每个学科每个章节有课件、有教案、有试题,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随着internet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校校通工程和各校校园网的建成,使得网络中的教育资源变得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这些大量的教育资源为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施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1、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在网络上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教师,只是教师的作用和以前不同了,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做到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应该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将自己在传统教学下的指挥者变成课件程序开发员、课程辅导员、网络技术服务员等。

2、优化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性、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要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完成既定的任务。如:我在教授《word文字处理》时,就让学生自己输入自己所写的作文,然后对录入的内容进行字体、字号、段落等格式的设置。在学生自己录入、排版时,我有针对性地做以辅导,这样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能体现综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纵向知识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知识联系,要调动学生对学科内的纵向和学科间的横向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在教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可以利用网络加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或地理知识的影片或资料,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或历史知识的兴趣,真正实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当然,我们在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时应根据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素材,进行时间分配,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使得本学科或本课的重点得不到突出,难点不能突破;要体现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增强交互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中的动态演示、交互性能。使得学生不仅仅通过接收信息而学习,还可以通过资料的展示、交互的过程加深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适当的交流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网络的交互性能便成为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一些课件制作程序制作课件时,应尽量设计与学生相互交流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或者局域网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增强教学效果。总之,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基于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广大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了解网络,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必须加强教师掌握现代技术的教育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人人懂技术,个个会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教育。

第四篇:微课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花园校区,江苏 扬州 225000)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对微课的特点和意义、微课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措施进行研究,以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微课;数学教学;应用;教学效率;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6;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64-01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是新课标下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结果。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为数学教学带来新的学习途径,改变陈旧的学习形式,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解决了数学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适合学生的知识拓展需求,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生动性,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微课的特点和意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分钟~10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微课用时短,不会损害到课堂授课的主体内容;以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讲解能够让重点更加突出,一节课可以穿插诸多微课内容;展现形式依托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不受播放次数的限制,可以反复学习,适合各年级学生使用。

二、微课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具有形象性。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一些比较难做的题目时,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将难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具象化,以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应用。微课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将题目内容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教师还可以将解题过程制作成动画,加深学生对这类题目的理解,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再面对这类问题时可以快速解决。其次,具有灵活性。微课技术的应用灵活多变,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难度的知识点、不同的学习进程,都会对微课技术的应用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订微课教学计划,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还应该是课堂的主体,不能只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主动学习,而微课的灵活性便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微课突破难点知识,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索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微课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把握课堂重点,精心制作微课视频。数学课堂一般是40分钟~45分钟,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多。如果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全部制成视频,就会出现时间太长和内容混乱的后果,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耐心。此外,如果微课时间过长,也不利于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制作微课。微课的制作,除了要在内容上突出重点,还要在形式和质量上严格把控,视频的清晰程度、字母的大小、??面的滤镜风格等都要合理搭配,因为学生的观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效果。

(2)微课技术的应用要适度。虽然微课具有诸多的优点,但课堂教学不能完全被微课所替代。首先,微课技术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一些处于边远地区的学校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很难开展微课教学,即使有条件在课堂中渗透微课技术,但微课内容的实时更新也会有较大的难度。所以,微课的使用要适度、适量,教师要考虑学校的技术设备和技术能力,不能过分追求微课教学效果而将教学活动置于尴尬地位。其次,微课教学通常会应用到互联网技术,学生在课外想要复习微课内容就会不可避免地使用手机、电脑和平板等电子设备。对于教师来讲,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习微课,而不沉迷于网络及电子设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进行正面引导,并适度使用微课技术,使学生既能提高上课的兴趣,又不至于过分依赖网络。

(3)提高微课的辅导作用。学生在接受课堂教育时,很难全面掌握整堂课的全部知识,而微课技术的应用则可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重难点知识。例如,教学面积的相关内容时,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公顷等单位之间的换算非常抽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呈现实际物体的图片:一平方厘米相当于指甲盖大小,一平方米相当于一块地板砖大小,一公顷相当于一所学校大小。这样,学生的感受就会非常直观。虽然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课堂学习,但仅凭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还达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很多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只是处于表层的理解,没有经历深度探索和熟练应用的阶段。而微课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微课来巩固和复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四、结束语

总之,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必然会给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微课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形式的束缚,构建新型高效课堂学习模式,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书超.微课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10).[2]张月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圆的面积》为例[D].宁夏大学,2016.[3]曾琼莉.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02).[4]黄悦.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04).

第五篇:SNS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SNS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渗进课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抛锚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已渐渐远去,而新型的混合式教学层出不穷,而SNS环境下的各类学习的平台也逐渐成为了课堂外的辅助教学方式。为深入了解SNS环境下混合式学习的课堂效果,借助SNS平台的优势,采用行动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进行多维度的混合式教学,以此来分析SNS的协作学习方式的效果。

【关键词】协作学习;SNS;行动研究

0 引言

随着云技术、物联网等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移动设备中出现大量的的社交性软件,国外常见的有脸书、推特;国内的有微信、QQ、微博等这些Web2.0元素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社交性软件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传照片、视频以及其它的心灵鸡汤。美国2016年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提出[1],学生的学习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它们关注的是如何更好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让现有的学习发挥出强大的力量,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增加混合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在当前教育技术环境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这些社交软件进行辅助化教学,这样课堂教学模式就从传统的注重教师转移到注重以学生为主导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平台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学生的共享互动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协作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教育研究也更加强调学习存在于社会交互的活动中[2]。前期数据分析

在开展协作学习前,首先对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进行调研,来分析SNS环境下进行协作学习具备的可行性,为交互式协作学习的实证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上网时间,协作学习的认识,以及对网络协作学习的态度都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适合SNS环境的学习

现在的大学生都具备良好的上网基础设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大学生对各种社交软件运用的得心应手,这就满足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网络学习的前提条件。众多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对开展网络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进行过协作学习,更利于在SNS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

SNS作为新兴的媒介,能否成为有效的教育媒介,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习主体的应用态度[3]。通过问卷 调查发现,学生经常利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而且大多数的同学都有意愿进行小组学习或已经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具备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充分的证明交互式协作学习可以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在SNS环境中开展协作学习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可行的。SNS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2.1平台构建

课题采用开源的UCenter Home来构建SNS学习的平台,采用“平台+服务+应用”的设计思想提供了群组在平台中。Uchome是业内的一款开源SNS平台,采用PHP+MYSQL,从网上下载用于WINDOWS环境的软件,在安装 UCenter Home 2.0 之前,先在服务器确认已经安装过 UCenter,然后下载 UCenter Home 2.0 程序包到本地,按照?f明进行安装即可,可以方便的实现二次开发。根据课题的要求,自己添加合适的功能模块。教师学生可以发表日志,参加群组学习,发起新话题,学生提问教师答疑等。平台中最核心的模块就是群组,群组中包含若干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登陆平台都有自己的主页。在主页中可以撰写日志,记录学习心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建立群组发起话题,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的话题进行交流沟通。

2.2 协作活动的开展

SNS环境下的学习也是一种混合式学习,分为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或者称之为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教师在课堂选用人大教授王珊撰写的“数据库系统概论(基础篇)”,这是国内数据库教学的首选教材。教材的理论性比较强,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的领会数据库的应用,实践教学选择ACCESS数据库。ACCESS可以完成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并且窗体对象能快速进行UI设计,这样学生就能直观的感受到后台数据库的访问。课堂中教师以学生最熟悉的“成绩管理系统”为例实施案例教学,从需求分析、E-R设计、创建数据库和表、窗体、报表、宏将对象有机的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小型的初级数据库应用系统,让学生加深数据库应用的理解。然后借助于SNS学习的平台,同学们按照协作小组进行自主研发阶段,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学生碰到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寻求帮助,教师和同学进行答疑,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合作、讨论交流来解决问题。同时在课堂中,也会挑出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进行E-R设计时,怎么进行合并,同学可以各抒己见,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讨论结论进行指导和纠正。

表1

2.3 教学效果

笔者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的课程教学中,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课程的考评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实验成绩采用期末小组内进行项目成果汇报和组间项目成果汇报的方式。期末各小组依次汇报了教学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组内或组间进行汇报时,能清晰的报告系统中所用的知识点,如何理论联系实践的。成员协作也从刚开始的合作推诿到最后的合作默契,协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后测,90%的同学都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并且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所设计的案例项目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结束语

在社交软件深受学生青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借助社交网络来进行辅助教学一直是教育技术学者研究的内容。教育信息化程度越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越加丰富多彩,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当然开展新型的教学模式,少不了教师的引导。教师必须花时间、精力来设计好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把课程中的知识点及其联系呈现给学生,借助于SNS平台,做好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答疑解惑、师生互动的引路者。

通过协作学习,可以进一步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拓宽了学习的空间;在协作学习中,能锻炼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协作能力,并配合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能在讨论交流沟通中学习新的知识,能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为了使协作学习顺利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交互活动,每个个体的能力都得到最大的展示,结成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学绩效的最大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ttps://wenku.baidu.com/view/2aae84daa216***d.html.[2]刘庆吉.基于SNS的协作学习的平台模型的构建于实现[D].中山大学,2010:1-7.[3]魏婧,魏荣,刘业政.大学生SNS应用态度对学习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7):26-31.[4]孙燕,候菊芳,谭博.SNS对高校教学活动的影响及其应用[J].教师,2012(23):48-49.[5]肖明.SNS技术在网络协作学习系统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31(20):198-199.[6]王丽娟.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协作学习现状调查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7]李亚娇,段金菊.SNS平台在促进深度学习方面的比较严峻[J].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2012,30(5):26-34.[8]杨丽,何红霞.MOOC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研究―以“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5-120.

下载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E学习环境下数学微课的应用研究(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研究论文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应用。本文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分析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程的整合实施......

    新教育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新教育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摘 要:随着微博的兴起,“微”这个字不再代表效果小或者是不重要,而成为很好地渗透到生活细节的一个代名词。表现在教学上就是“微课”。......

    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

    精品课程资源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应用情况调查 李淑玲 范淑芳 一、选题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

    网络环境在中职数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在中职数学探究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现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也对中职教育进行了一次系统化的大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中职教育中合理性应用网络技术......

    初中数学微课

    初中数学微课 现在是丰饶的阅读时代,身处这个时代的孩子理应是幸福的阅读者。然而事与愿违,我发现我的孩子在阅读兴趣,阅读数量以及阅读面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孩子喜欢......

    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

    《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心得体会 洮南市第一小学王曲华 今天我在洮南教育信息网上学习了牛玉乐玺专家讲座的《微课推动下的学习方式变革》,受益匪浅,我感受到了微课的无......

    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在英语教学中......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微课是如今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大热的教学资源开发的一种新形式,在中学课堂的应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