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7:4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

第一篇: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

精品课程资源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应用情况调查

李淑玲

范淑芳

一、选题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特别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基本矛盾并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就是整体性地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大举措。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的启动,在带动学校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促进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利用率不高。本研究主要从精品课程资源在教与学两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找到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进一步了解有关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精品课程应用情况,以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查阅有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其理论基础的文献资料。

2、调查法

主要是通过网上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现阶段各学院所采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对现状调查的问题分析与评价;通过网上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了解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以及高校学生学习特点、学习需求。

3、个案研究法

在荆楚理工学院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园林专业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中,跟踪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收集数据验证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或模式的有效性。

4、比较法

主要是通过本课题组成员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对网络精品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而探讨网络环境下基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新的网络教学模式的比较来分析二者的利弊,并得出结论。

三、精品课程资源对教学模式的影响调查

1、改变了教学模式的目标追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走向充分发展。因为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有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和创造性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网络精品课程资源下所建构的教学模式,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追求的最大目标。

2、使模式理论由片面走向科学。

教学模式是“特定”的教学理论的产物,这种“特定”的教学理论,由于其根基于某一种理念或观点,往往带有其片面性的一面,导致教学中难以把握目标和程序。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形成的理念基础,是由系统的、科学的。首先,是基于“人的发展”的哲学理论;其次是基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理论;再次,是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思想方法;另外,还有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作铺垫,使得网络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3、加快了教学模式的“人本化”进程。

纵观许多教学模式,大家一般把它作为一种固定的可套用的模式或格式,使得某些教学程序或内容无法在教学中完全实现。由于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本身具有网络和智能等特点,使教学模式走出了“标准”或“套用”的框框,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提供的平台上,在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资源等之间,实现了灵活多样的“多向交互”,同一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交流,不同水平的学生也可以交流,也可以寻找机会进行讨论与评价,学生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重复使用[5]„„教学模式逐渐趋于“人本化”。

4、促使模式“生成系统”的发展。

从目前使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情况来看,那种已经一成不变的程序化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相反,精品课程资源网,凭借具有交互性和增殖性等现代信息技术特点,努力为学习者提供帮助,当学习者遇到具体的学习内容或情境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通过建立模块库、资料库、链接库、操作平台等学习系统,并从这些学习系统中即时生成相应的学习模式,便于学习者操作与学习。

四、精品课程资源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

1、学生对精品课程网上资源使用情况

通过我们课题组教师的调查及访谈发现,我校学生中约 15%的学生“不知道有精品课程的存在”,也有 29%的学生表示“平时学习负担较重,无暇使用”,46%的学生认为“网站连通状况不好,使用不便”,此外还有近20%的学生认为“网上资源对学习帮助不大,不愿意使用”,也有部分学生反映,精品课程“更新速度极慢、没有新东西”,他们还表示,网上课件很多都是传统教材的电子化,特别引人入胜的内容不太多。

2、学生自主学习动机

调查发现,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沉溺于新闻、视频、游戏等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中,能够经常有意识地浏览精品课程网站的学生为数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抱着应付考试的目的来访问精品课程网站,对精品课程学习的兴趣不大。这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占了主导地位,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或是出于个人爱好的内在动机较为薄弱,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建议精品课程网站设计更加科学、人性化,增加网站共享资源的总量和种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扩充和完善,增加访问的乐趣等等。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对我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网上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以及对个别学生的跟踪调查,发现高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呈现两方面特点:

第一,学习动机强烈,但是能力水平不高。调查发现,学生对精品课程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动机,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学习的基本操作技能.但自我效能感不高,对高级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掌握程度一般,且难以熟练使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应重点指导。

第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较大,有的学生能很好利用精品课程进行学习,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比较少,可恰当选择学习策略,较好的完成学业,有的则不能适应对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利用,在网络操作技能上、策略的选择和使用上、网络互动和交流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上网学习时间安排少,访问频率低等情况也存在。

4、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利用精品课程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比较喜欢参加精品课程网站的在线测试、实验练习等交互模块。对于获取内容和媒体格式,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资源是授课教案、教学课件和练习作业等核心模块,资源的媒体格式倾向于视频、文档和网页视频素材,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信息量大,且都经过精心设计和编排.五 提高精品课程资源利用率的方案

1、加强网络建设,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

网络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在这一平台上,既应包含本校的精品课程资源,也应提供校外的精品课程网址链接,以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因此,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从加强网络建设开始。

①改善和提高网络传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高低决定着网络平台能否正常运转。由于目前使用精品课程的网络环境还不太完善,比如视频教材、CAI课件的网速过慢、耗时过长等,加上网络的不稳定,造成精品课程资源的浏览和下载不很通畅,导致应用精品课程进行教学的计划不能正确实施,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改善和提高网络传输技术成了当务之急。要征得社会各界的支持,积极筹措资金,更换高配置的服务器,满足网络传输的需要,为提供良好的应用平台打下基础。

②优化网络教学环境。目前,与网络平台相配套的网络教学环境也存在许多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精品课程的应用率较低。比如没有足够的多媒体教室对学生开放,没有足够的多媒体计算机让学生自由获取信息等。这就要求各校切实重视网络资源库硬件的建设,及时更新网络教学设施,为学生配置足够的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满足学生使用精品课程的需求。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

教学的主导是教师,精品课程资源应用的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设计能力没有创新、网络操作能力较低等,就不能深入领会精品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意义,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使用精品课程,也不能应用精品课程以创新自己的教学工作,更不能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推广。所以,加强教师应用精品课程的培训意义重大。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使教师明确网络教学的优越性,学会利用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教与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探索出最佳教学模式。

对教师的培训要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切忌盲目和随意。比如有的教师对网络资源与课程的“整合”二字认识不清,那么培训的重点应放在网络资源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案例等方面,可利用教学公开课、教师研讨会等形式,通过研究与交流,让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将各种资源放在特定的教学环节中,进行现有资源的“整合”,并设计基于网络平台支持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当然,教师本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更要善于根据所执教的学科进行针对性地研究、学习,并在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

3、加大宣传,提高实际应用的力度

应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的核心价值。据了解,目前精品课程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了解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连精品课程为何物也不知道。

①加大精品课程的宣传。由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让“精品课程”渗透到学生心中,没有使学生真正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用途,更没有使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学生对精品课程了解较少,也没有养成较好地利用精品课程的意识,最后导致不能自觉地将精品课程的利用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所以,宣传也相当重要。比如,通过编印发放关于精品课程常识的各种手册,进行集中介绍,就能够使学生很快了解精品课程的内涵;还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讲解、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业知识讲座等等。

另外,除了宣传外,对于比较优质的精品课程更需要加以推广。比如那些具有智能化、个性化、情景化和形象化的精品课程,那些让师生不但获得知识而且获得技能、方法的精品课程,那些蕴含着思考、创新意识的精品课程等,都应该在宣传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让其产生更大的应用作用。当然,精品课程的推广仅靠教师自己掌握其内容是不够的, 学生也应该了解并掌握其内涵,精品课程的提供者和网站人员、领导等都要齐抓共管,产生合力,为推广精品课程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②指导学生应用精品课程。对学生来说,应用精品课程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能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从网上学习最高水平的国内名师的课,全面实现优秀的教学资源的共享;二是通过学习观摩精品课程,使学生学会掌握精品课程中倡导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和思维方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最佳的学习情境中,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地为自己的终身学习服务,达到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应用精品课程的指导。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精品课程的意义和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批宝贵财富;其次,教师要借助课堂教学这一重大渠道加大应用精品课程的宣传;再次,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使用精品课程资源提供最优化的指导与帮助,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精品课程资源的有效应用落到实处。

③强化教师应用精品课程。对教师来说,应用精品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入领会精品课程的设计理念,科学地把精品课程的实质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特别强调的是,在应用精品课程的过程中,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不能充当“保姆”的角色,不能在教学中进行“满堂灌”,更不能停留在重复性的无创新性的工作上,而应做好输与导。因为书本上的知识点已经在精品课程网站都做了相当好的设计和表述,教师的着力点,应放在对精品课程资源的收集、处理,放在对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探讨,从而更好地完成应用精品课程的实施过程。

④及时调整和完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再“精”也不会适合每位教师和每位学生,因此,在精品课程实践过程中,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可以让老师和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应用精品课程的过程及时评价和反馈,找出共性的问题,提出应用精品课程的措施、修改意见或建议;可以根椐师生们的反馈情况,设置专职人员定期维护精品课程,以保证用户访问;可以设立相应的邮箱或者论坛,以方便所有应用精品课程的人员对精品课程使用后的情况进行反馈。反馈的步骤一般是:先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用后的感受反馈给精品课程网站,然后再反馈给相关教师。相关教师可以根据上述反馈意见,定期调整网站上的课程内容,实现精品课程应用的良性循环,达到资源的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4、完善制度,加强应用的保障

由于当前精品课程建设严重脱离实际应用,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站的仓促建立只是响应上级的号召,而网站的应用也仅仅停留在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的层面上,加上管理者、建设者、使用者之间缺乏沟通,导致精品课程网站内容陈旧、更新周期长或基本不更新,网站利用率太低。

①建立评价机制,不断更新教学资源。重建设、轻应用是目前精品课程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其最主要原因是缺少完善的评价机制体系。事实上,被评选为精品课程的资源很少进行更新,大部分教师只完成申报精品课程时要求完成的任务,对后续的应用、更新等方面却不重视,然而学科内容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的评价机制体系,及时评价与检查精品课程的管理情况,提供完整、持续的应用反馈过程,能对精品课程的管理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评价机制体系一是督促教师按照规定继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精品课程;二是促进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困难。三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设立精品课程淘汰制,把学生也作为精品课程的评价者,可以参考学生反映的意见或建设,淘汰个别不合格的精品课程。在评价机制中,精品课程允许退出,允许替换,更鼓励更新。因此,评价机制的评价指标要具体,用于指导精品课程建设时容易操作,让大家比较容易获得精品课程实践的信息,得到分析精品课程实践的结果,促使精品课程资源良性循环的实现。

②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应用热情。全面推广和应用精品课程资源更需要激励机制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鼓励教师应用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能加速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利用。当然,激励措施的具体细则应涉及到教师应用精品课程资源的质量、效果、反馈等各方面,使教师应用精品课程资源所付出的努力得到鼓励和肯定,还要把激励的具体细则与教师的晋职晋级、评优树先等挂钩。比如,对于不定期更新精品课程的教师实行考核一票否决;对于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的“精品课程”要坚决拿下,并对责任人批评与处罚;对于那些“拿过来”就用而没有思想的教师要批评教育;对于积极提供建设性意见或建议的教师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唯有如此,才能提高广大教师推广和利用精品课程资源的热情。

结语 总之,我们要做好精品课程、用好精品课程、管好精品课程,充分发挥好网络精品课程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互动的环境下学习,为当前的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出不懈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淑玲.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对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52(5):70-71 2.曾玉华,杨高全.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102-105 3.李淑玲.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实际应用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90-91

第二篇:“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

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应用研究

我最近参加了近一个多月的“国培计划”“教育技术”班的学习,感受颇深。最开始还以为又要跑到哪个省市区去学习,结果没想到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全部模块的学习任务,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次的学习。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费用。这种新的学习的教学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当代的老师和学生正处于高速发展信息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对当代社会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的创新和变革,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教育创新和变革的突破口。我就在思考能不能把这种全新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搬到课堂上来呢?搬到课堂来后又怎样开展教学工作呢?以下就是我并结合我校的网络环境的一些浅短的看法:

一、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硬软件条件;

1、硬件条件;

近年来,我们学校的硬件建设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微机房、校园网的建设,以及Internet网络的大量应用,最近我校又成功创建“泸州市实验教学示范校”,在近三年内实现班班通,每个班配多媒体教学投影机,建设两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每间100台电脑。这样为实现网络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条件。

2、软件条件;

近三年学校将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创建学校“学科教学资源中心”,建设适合本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做到每个学科每个章节有课件、有教案、有试题,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随着internet网络的发展,特别是校校通工程和各校校园网的建成,使得网络中的教育资源变得非常丰富,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信息资源永远是开放的,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这些大量的教育资源为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实施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基于认知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环境。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着一个全新的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转变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1、网络环境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在网络上学习,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教师,只是教师的作用和以前不同了,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要想做到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应该先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将自己在传统教学下的指挥者变成课件程序开发员、课程辅导员、网络技术服务员等。

2、优化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性、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具有开放性、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具有自主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要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的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完成既定的任务。如:我在教授《word文字处理》时,就让学生自己输入自己所写的作文,然后对录入的内容进行字体、字号、段落等格式的设置。在学生自己录入、排版时,我有针对性地做以辅导,这样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能体现综合各个学科内在的纵向知识联系和学科之间的横向知识联系,要调动学生对学科内的纵向和学科间的横向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例如,在教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可以利用网络加入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或地理知识的影片或资料,即加深了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或历史知识的兴趣,真正实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当然,我们在实际应用这一原则时应根据不同学科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素材,进行时间分配,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使得本学科或本课的重点得不到突出,难点不能突破;要体现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动态演示功能,增强交互性,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中的动态演示、交互性能。使得学生不仅仅通过接收信息而学习,还可以通过资料的展示、交互的过程加深知识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适当的交流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网络的交互性能便成为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一些课件制作程序制作课件时,应尽量设计与学生相互交流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或者局域网聊天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增强教学效果。总之,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基于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广大教师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了解网络,并掌握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必须加强教师掌握现代技术的教育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人人懂技术,个个会操作。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教育。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

以网络的名义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摘要:

当今世界,个体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经典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该报告指出:21世纪的教育应围绕四种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求知(学习)(learn to know)----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做事(learn to do)---学会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学会共处(learn to go together)---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学会做人(learn to be)---以适应和改变自己的环境。以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认为,这四种学习既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需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需和学习同伴结成伙伴关系合作共事,可见,开展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有助于以上几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 关键词:网络教学 教学设计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那么,网络教育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手段,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2]

1.教学内容的变化。网络教学丰富了书本中原有的知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像构成的动态的。网络教学的运用,又将教学内容从书本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样,丰富和扩展了书本的知识,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例如,在网络课《珍稀动物》[3]的教学设计。专题网页所呈现的珍稀动物不仅仅局限于书中所介绍的大熊猫、白暨豚、金丝猴三种,而且对于这三种珍稀动物的介绍的内容远远多于书本中所介绍的。教师的设计中,又增加了江浙地区所熟悉的一些珍稀动物,扬子鳄、丹顶鹤。教师的设计是颇具匠心的,书本中的珍稀动物尽管耳熟能详,但是真正能见到的不多。教师增加江浙地区能见到的珍稀动物,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保护珍稀动物的认同感。

2.教学过程的变化。网络教学中,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归纳、逻辑演绎式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在小学六年级的音乐网络课《秋诗、秋画、秋乐》[4]中,教师设计一个环节,分别展示4段音乐,8幅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哪四张和前面四段音乐相符合图片吗?。这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不能实现,也无法想像的。

3.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网络教学中,学生自己利用搜索引擎(BAIDU、GOOGLE„„)来学习。去搜索所需要的知识是大量被采用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通过信息技术,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去主动建构知识。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如何学”的能力。学生必须有独立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协作能力、协调能力等。学生将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知主体。

4.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的方法上,为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和“怎么样”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但是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要真正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根据新的教学与学习理论,比较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与优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具有信息资源开放、跨越时空限制、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传播媒介可多向交流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的开放性、全球性、可交流性,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例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等。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这种学习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自己主动建构知识及意义的能力,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基于Web的教学设计具有超链接功能,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索同一专题,有利于实现认知的灵活性,同时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最大程度地支持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实现了真正的个别化学习。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综合各个学科内在知识体系,必须要有跨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就调动了学生纵向与横向学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扩大了知识面,这对于开发人力资源很有益处,这也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增添了动态演示性的内容,增强了交互性。使得学生“不仅仅通过接收信息而学习。还可以通过资料的展示过程以及交互加深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 适当的交流通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交互性便成为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wed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实时交互,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使学习者可以协作学习。

传统教学设计采用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即教学是从基本子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级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因而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进行任务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习者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方案。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路线,即首先呈现整体性的任务,让学习者尝试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要自己发现完成整体任务所需首先完成的子任务,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基于wed 测览方式的超链接,很容易实现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的区别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教学目标代表教师期望学习者在学习环境中掌握的知识,学习目标则是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自定的目标。传统的教育中主要关心预定教学目标,而现代教育的设计思想认为学习者目标是第一位的。因此,基于Web 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较灵活,能够支持和帮助学习者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

在设计时,可以采用有指导路径的方法引导学习者,有指导不等于强制,仍然要给学习者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由学习者自己生成学习目标的内容,即允许学习者自己控制学习路径,而不需要设计者预先确定学习路径,系统必须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相应策略的支持,在学习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策略影响学习者决策,如通过合作学习策略等。

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等,使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因为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从前台走到了后台。教师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是教师在教学当中不可能被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所取代,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现的工具,教师惟一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网络化的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是如何制作教学课件、如何把它们组织成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资源形式。

计算机及网络固然是先进的工具,但是任何一个工具如果使用得当,都可以成为认知工具,判断一个工具是否成为认知工具的惟一标准是看这个工具是否能帮助学习者完成认知操作、促进学习者进行思考,因而建构工具的设计关键仅在于工具种类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工具使用方式的设计。

总之,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来自各方面的不同的知识和信息往往集中在一起;学生需要通过对这些知识和信息的整合,发现和获得其中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新的意义建构,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信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网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网络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网络是一种现实的生存空间,学生要想学会生存,就应该包括学会在网络空间中生存,因此,网络能力也就意味着现实生活的能力,但是最主要的是网络教学设计要适当。

参考文献:

[1]http://61.144.60.222:8080/0518/jxms1/pages/p1-4.htm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

[2] 网络对教学模式的冲击——谈基于网络的教学设计 北京四中 钱晓菁

[3]专题网页http://dw.zslxx.net 此课曾获江苏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等奖。[4]此网页在http://www.zslxx.net 中山路小学瑞博网络平台上

第四篇: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程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程教学

西安市阎良区北屯初级中学 孟丽花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辅助工具,而将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根据我校的教学环境,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也作了一些探究,现以《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课为例谈一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要充分体现自主性。

我们历史教师应以“教学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的理念来设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在《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课教学中,运用校园网络设施,尝试以PowerPoint为载体、网络为资源,以任务驱动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目标的教学设计,课件在结构上包含网站及阅读内容、浏览思考提纲、基础知识、课堂练习和研究性学习等几个模块;在学习环境上,从教室转到网络室、除教材外还有人手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在学习方式上,紧扣教材,设置若干相关的网站和相关的阅读思考问题,运用PowerPoint超链投影出来,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以投影出来的问题为学习目标,运用网络条件,阅读相关的课文内容和网站的相关内容,思考和理解本课所要求掌握的历史知识,并从所得到的结果中进行筛选和资源重组,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阅读内容:①统一战线基本知识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港澳台及海外华侨④中国的少数民族。浏览思考提纲:①各个时期统一战线的名称和任务 ②新中国统一战线的发展阶段、内容及作用 ③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及任务 ④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有何异同? ⑤“一国两制”的构想及提出的目的、实施情况 ⑦党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情况。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学习者获取学习资源的手段——上网,能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全员参与学习的效果。使他们学会了知识的建构,也培养了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要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不是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就可以忽略老师的主导作用呢?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过去性、时空跨越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等。过去性特点是因为历史不会重演也不能借助实验手段使其再现;时空跨越性意味着“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时间和空间跨度之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使其涵盖面之广。目前我们的教育体制下教学课时和课堂时间是受到限制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而有些内容学生没兴趣,但又必须要掌握的,只有通过老师的讲授或指定来完成。学科特点决定了常规课教学还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网上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控制在二十五分钟左右,教师根据阅读提纲检查落实学生学习情况,并作归纳。如思考提纲中: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有何异同?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区别是什么? 需要联系过去所学知识,高度概括,这就需要教师主导了。教学中老师的思路必须始终关注着学生的思维走向和学习进程,防止部分自觉性差的学生“不务正业”。网络环境下的高中历史常规课教学,计算机网络应作为辅助手段利用,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三、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应注重充分体现交互性特点。交互式学习是网络教学优势的突出体现,交互式形式富有趣味性和刺激性,客观上给个别化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现代教育理论对学习者的个性差异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这些差异本身就是因材施教的源泉。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功能,使学生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随时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的程度,提示学习思路,确定适宜的信息传输量,自动提高或降低学生学习进度和难度,达到教学双赢效果。

《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课件设计了一个主菜单(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的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其中课堂练习,由学生自行选题、答题,把自己思考后的“反应”反馈给计算机,计算机自动对答案给予处理并提供反馈信息。练习设计为20道选择题,每题5分,总分100分,由计算机给出评分。这样学生就会高度集中精力,进入到一个高效率的学习状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中有数,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堂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研究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课后利用网络和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相互交流,还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交互式网络教学使课堂延伸,学无止境。

四、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应建立网上论坛,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

传统的教学过程给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空间都非常有限,仅仅局限于老师有意识的课堂讨论及课后少数同学们之间的少量交流,这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大面积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网上论坛的建立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讨论问题、发表见解的场所。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给其他同学解决实际的问题,可以参考其他同学的观点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进一步理解。甚至可以建立专题讨论区,讨论区版主可以由老师或者同学们担任,定期为同学们解决问题。相信通过课堂及课外这一系列的协作交流,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上了《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课后,我曾有意将我的E-mail告诉了我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我发信,短短的一周竟然收到了近一百封来信,学生置疑的热情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习的劲头也比以前高涨了许多。网上论坛的建立将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工具。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程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的主导、引导作用为前提,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自主、交互功能,实现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要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网络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初步思考,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讨论,如历史教学网站的基本规范探讨、网络教学课基本模式的探讨、新的教育评价问题、课时安排、网络教学环境中师生关系问题等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笔者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给中学历史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现在对教师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去做。正如当前流行的一句话——把创造还给教师,它需要你、我去创造。

第五篇:基于高校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分析

基于高校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信息技术服务分析

摘要: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传递方式与传递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面临着社会上各种信息相关行业或机构的挑战与竞争。图书馆信息服务要想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走个性化信息服务道路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支持技术:推送技术、RSS 技术、智能搜索引擎技术。

个性化信息服务也称定制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的特定服务,即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向用户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务。目前,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所需的支持技术已基本成熟。基于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可以逐步实现“用户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即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1 推送技术与个性化信息服务

简单地说,信息推送技术就是把信息自动送到用户面前的技术,即实现“信息找用户”。信息推送具有的优点是:及时性好,信源及时地向用户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对用户要求低,普遍适用于广大公众,不要求用户有专门的技术;信息用户主动选择主题,被动接受信息。以推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服务,形成了早期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框架。目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推送类型有:频道式推送、邮件式推送、网页式样推送。

推送技术是在网络环境下,新兴的高效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和方式。然而,由于信息用户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差异性很大,网络信息种类繁多数里倍增,需要依靠智能技术的发展来提高作用。2 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

RSS表示“丰富站点摘要(Rich Site Summary)",是把索引与发布的动态内容相连接,并提供了组织单个信息与集合信息的有效结构(管理学/公共管理/图书馆管理论文)。在网络时代,RSS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成为个性化信息获取的重要方式。RSS是聚合,将不同网站上的消息聚合到一起,提供给用户选择,而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定制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大大减少了逐个浏览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对于用户而言,用RSS订阅信息与收取邮件一样简单,用户通过RSS,从网站上获取最新的文章标题、内容提要及全文链接等基本信息(Feeds),并据此进行可取舍的有针对性的快速阅读。RSS的目的是为了给Web上不同端点间提供一种内容交换的机制,RSS技术标准本身就是为这种内容交换而定义的一套规范。因此,Web端点需要要交换的信息首先要满足XML标准的输出格式才能被用户接受。

学生装www.xiexiebang.com特产网www.xiexiebang.com特产网www.xiexiebang.com特产网www.xiexiebang.com

兰蔻BB霜www.xiexiebang.com老北京布鞋www.xiexiebang.com燃气灶排行榜www.xiexiebang.com淘宝网时尚女装www.xiexiebang.com

下载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环境下高校精品课程的应用研究 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环境下法学

    谈网络条件下法学教师如何开展课程导学 [摘要] 在现代远程网络技术条件下,法学教师如何来开展网上课程导学,这就需要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法学专业学生各种技能......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精选5篇)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人文科学系 093班 梁慧娇 0404309082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 网络环境应用于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在网络环境中更......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研究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的管理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高校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高校内......

    SNS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SNS环境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各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渗进课堂,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

    完全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反思

    完全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反思吴国祥:完全网络环境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反思( 2006年10月09日)2005年,在电大在线和中央电大学习中心的精心策划和大力支持下,我在中央电大TCL......

    网络环境下211跨越式

    浅谈网络环境下211跨越式教学 姓名:摆玲 单位:农二师38团学校 联系方式:*** *** 浅谈网络环境下211跨越式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促进社会的进步,推动现代化教育的......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 内容摘要: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这种教学模式中的教与学进行详细的阐述。基于网络环境下......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 浅析网络环境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网络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同传统教育相比,计算机网络教育更有利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