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人文科学系 093班 梁慧娇 0404309082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
网络环境应用于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在网络环境中更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切实地提高课堂效率、效果,是当今网络化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来说,网络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它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要具备更强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持之以恒的精神。然而,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具备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背景
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体系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多媒体化、虚拟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据调查统计,大约17%的学生利用网络玩游戏,25%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聊天,30%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还有28%的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听歌、看视频等其他活动。由此看来,大多数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活动并不理想。由于网络上存在的各种良莠混杂的信息,也增加了小学生辨别是非真伪的难度,甚至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由于有了网络作为感情依托,学生与教师、家长的交流相对减少了,导致老师、家长难以体察和把握学生思想及情绪变化的轨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规范的说教已经不能起到更好的成效,教师的主导地位严重受到冲击。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常见的问题
1、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难以控制
小学生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低,在网络环境下往往经不起网络不良信息的“诱惑”,或浏览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导致影响学习,进而又影响身心发展,更甚者误入歧途。由此还引发了种种问题,如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减弱,伴随而来的则是责任感和责任能力的减弱。以下是对50名三~六年级小学生关于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调查结果: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学习活动调查表
项目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总计
%%%%%
游戏246618
学习1088430
聊天2410824
其他4481228
由表可见,网络环境下高年级学生比中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现象相对较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龄较大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更难控制。
2、技能缺陷导致自主学习的中止
由于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理解程度的不同,有些软件功能、操作技能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有着不同程度的障碍。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无法控制,从而出现思绪开叉、做其他事情、放弃学习任务等现象。有些学生操作不当,导致引发更多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有占用了大量的有效时间,没有耐心的学生则索性中止学习活动。以下是对50名三~六年级小学生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调查表
项目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总计
%%%%%
自制力低26141032
对网络环境不熟悉1042016 网络条件不足248620
家长不允许4681
432由于接近毕业,很多学生都是在家长的监督下学习,但高年级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低,即使家长督促得严格,仍有许多学生不自觉。而中年级学生对网络环境相对教不熟悉。
3、没有掌握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特点,相对独立地进行学习。自主学习不仅仅是自己动手,还包含有自己动脑的的元素。但是有些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并不清楚该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于是,当教师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有些学生则是表现出“观望”状态。也有一些学生虽然进入了学习状态,但是却不是自主进行的。那些不会的学生往往喜欢模仿同桌或者一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这就与自主学习的主旨相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受到了破坏。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没有掌握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以下是对50名三~六年级小学生关于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法的了解程度的调查结果: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法的了解程度调查表
项目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总计
%%%%%
了解02248
有一点了解1010201656
不了解88101036
由表可见,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有模糊的概念。而年级较低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更是贫乏。
三、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
(一)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对策
1、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归根到底就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对学生而言,进行自我监控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反省和分析,发现自己在学习上的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改进学习效果。在最初阶段主要依赖实行强制性措施,当学生渐渐具备一定的自我监控能力之后,逐步改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
网络上有许多学习资源,但同时也有许多的良莠混杂的信息。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在网络环境下容易“误入歧途”。这就需要有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需要在课堂上倾注大量的精
力。电脑的使用在大多数小学生看来是一件新事物,最开始小学生需要在教师的监督、指导下通过长期的训练来熟悉,而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在课堂上。小学生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的操作演示显得尤为重要。要针对学生的兴趣所在来操作演示,使学生建立起对网络学习的兴趣。经过长期的熏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对于个别差异较大的学生,应及时做好个别指导和示范工作。
对于家长而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需要在课后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最开始学生的自主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在学习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都不成熟。家长在进行监督、指导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巧妙地引导孩子向正确的网络学习方向发展。
(二)有效改善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对策
1、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网络上以及班级里拓展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可以举办演讲比赛、交流会等,让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学习的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互相交换意见、建议。也可以在学校网站提供一个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建议,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完善网络教学设备
由于小学生自觉意识较低,为了防止小学生浏览与学习无关的信息,浪费学习时间,大多学校的小学计算机教室并未向学生提供网络服务。这导致了一些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限制。学校应当完善计算机教室的网络设备,适时地使用广播功能,适当地播放学生的画面,以及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其他功能来实现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修缮有功能缺陷的学生机,预防给学生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3、鼓励更多的家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自主学习条件
由于互联网的全球化,以及计算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普及,现代学生的学习大多需要依赖计算机的操作和互联网的搜索。而多数家庭却未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导致学生的网络学习的条件受到了限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家长为孩子添置一台计算机,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轻松访问学校网站或者其他的学习网站,以便他们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四、结束语
如今,网络环境下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何在网络环境中更有效地开展自主学习,从而切实地提高学习效果,是今天网络化课堂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况且,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浅谈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
【摘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的网络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具备了许多传统教育环境不可比拟的优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展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个人的经验构建知识和理解事物的一个主动过程。因为个体在遇到新的经验时通过同化或顺应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认知主体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而不是仅仅靠教师的传授得到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是通过意义建构的途径而形成的。该理论强调学习者要更多的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与咨询。
当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时,我们的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即以课堂、课本、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以“学”为中心成为网络环境下全新的学习模式,成为信息化社会终身学习的必然需要。
一、网络环境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但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教学网页,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创设适合学生自学的条件,挖掘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渴望和潜能,建立起一套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2、发展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面对知识急剧增长的社会,教师就应该考虑如何使学生将来能从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选取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努力钻研、探索所获得知识的领悟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利用计算机网络创建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产生兴趣,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效率地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3、协作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提倡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十分重要。教与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的闭门造车,不是没有师生交流、学生交流,教师应要求学生的学习在带有主动性的同时又能融入和谐友好的协作氛围。
4、反馈及时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同时设计好当堂训练的题目,让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教师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教师要设计好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在讨论中获得知识,而不是直接由教师给出问题的答案。
5、激励性原则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及时发现每位学习者的进步,随时给以鼓励性反馈和学习建议,有效地保护学习者的自尊、树立学习者的自信、锻炼学习者的自强,并激励学习者获得成功,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施展。
二、网络化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
1、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技术优势和特点,设计自主学习化学教学模式。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搜集大量信息素材,制作成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网页,以及把它们组织成一个系统,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它,让学生去探索,去讨论,在自主学习中解决有关问题。并借助计算机通过“人-机”交互或“人-人”交互,及时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和反馈。
2、教学过程的具体实例
(1)教学目标分析。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教学目标,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即意义建构的对象(通常是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
(2)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我们可以从生产生活实际入手,提出问题;明确学习任务,确定学习目标;介绍可以利用的资源,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在《氯气》一节中可以从氯气作为化学武器在二战中的使用、漂白粉的使用、氯气泄漏导致中毒事件等入手创设情境;又如《实验室制取氯气》在课堂中进行演示(电脑模拟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然后学习网页上的模拟实验等,这样通过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这些都是学习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力。
(3)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先浏览“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网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然后学生自主浏览网页、自主探索,教师利用教学平台监控辅导或巡堂指导。
(4)交流讨论。学生在个人自主学习、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当前学习主题的意义建讨论的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也可通过由学生提出。在《氯气》中,主要设计了讨论题并放在“问题探究”网页。其问题有:a、氯水为什么呈现黄绿色?b、氯气跟水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c、氯气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什么? d、氯气跟金属反应有什么规律?e、市售的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效成分是什么?f、漂白粉的生产原理、漂白原理又是什么?漂白粉为什么具有漂白、消毒作用?g、实验室用那些物质制取氯气?想一想,还可选用哪些物质替代反应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用哪些主要仪器?h、用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作用能制得氯气?若用含4摩尔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二氧化锰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能生成多少升氯气? 学生根据小组讨论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组际交流、思维碰撞、集体性评价。教师归纳总结,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5)实验探究:由于氯气有毒,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在课堂上操作做实验是不现实的。为此,可以利用Flash制作了《氯气与铜反应》、《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氢气光照爆炸》、《氯水光照分解》、《次氯酸的漂白性》、《氯气实验室制法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氯气》、《氯气工业制法》等逼真的电脑模拟实验。但对于现象好、没有毒性、安全性强的实验让学生分组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各组上台交流实验方案以及实验成果,同学进行自评和互评。
(6)达标检测。在网页上主要设计一些与本节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相关的选择题,可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检测的目的是供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用。
(7)总结创新。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达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进行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陶行知曾经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之能学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总之,教师更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让新的思想渗透课堂教学,不断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慧贤著: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
2.熊燕:科学探究——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
3.陈晓慧、李馨: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
4.庄岩:在校园网上构建学习环境的研究与实践
第三篇: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
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六(1)班学生数学学习
效能感问卷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时间
调查时间:2013年3月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六(1)班学生
三、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方法为抽样问卷调查法,以笔答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共发问卷50份,回收问50份,有效问卷50份。
四、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涉及灌南县第二实验小学六(1)班学生数学学习效能感问卷,旨在大致了解儿童数学学习的自信程度,反映出影响他们现有数学学习的可能因素,我们能了解儿童数学学习状况,分析形成他们现有数学学习状况的可能影响因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预习,有55%的学生能主动学习,有42.5%的学生是在老师的要求下预习,还有2.5%的学生不进行预习;在课堂中75%的学生在做好作业后能自主的进行检查,课后作业65%能按时完成;在学习上对于不懂得地方40%的学生从书本上找答案,32.5%的学生问老师,27.5的问同学;对于学过的内容62.5%能经常及时复习,大部分都掌握;在小组合作中60%能踊跃发言,32.5%的有时发言;8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讲课时间合适;课堂上学生希望老师讲为主,自学为辅的占42.5%,独立支配学习时间为35%,自己学习的占22.5%;遇到困难的题目45%的学生问老师和同学,67.5%的学生有时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只有20%的学生经常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42.5%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有把握,30%需要再努力,22.5%充满信心;对于课堂上没有老师62.5%的学生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37.5%自学课本。
五、结果分析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六年级学生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经验,依赖性强。总是想依靠外界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也比较懂事,对于最后的两个问题,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也比较喜欢上课,对于听懂后还能继续听课。对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实状况,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学科活动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自己角色,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研究者。
3.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采取有效措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
4.和家长多沟通,多鼓励学生自主来解决问题。
六、下一步研究重点:
传统课堂上老师的某种固守会让学生失去了灵性,让学生的思维断了翅膀。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数学日记可以补充这份“缺憾”。我想让六(1)班学生写数学日记。通过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孩子的数学敏感性,形成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日记”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能感,更作为本次实验中了解和研究现象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数学日记不拘泥固定的形式,学生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容易找到产生震撼的着力点,播下思维的种子,对课堂资源进行二度开发,领悟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的能力,开启数学智慧。力求数学日记能让学生做到:1.在写与思中开启数学的思维;2.在思与辩中升华数学思维;3.在启与思中渗透数学思想。
第四篇:小学生自主学习调查报告[推荐]
小学生自主学习认真书写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题,自主地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开展自主学习的研究,是为了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支配学习时间,调控学习情绪,学会学习的策略。为了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特进行本次调查。
二、调查时间:2014年4月
三、调查对象:
本校二至六年级的学生,样本的选择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复习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座谈、问卷和个别谈访的方法,重点是问卷调查,分以三个年级层方式,统一发放问卷,由调查对象填写后立即回收。调查完成后,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处理和分析,作为调查报告的数据依据。
五、调查结果
1.课前预习
67.8%的学生能主动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预习,65%的学生能对新知识进行质疑,提出不同的问题来。23.9%的学生能主动查阅资料,4.6%的学生能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
2.课堂学习
58.7%的学生上课时能注意力集中,不受外界的干扰。53%的同学能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38.2%的学生能课堂上认真倾听并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42%的学生敢于在同学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62.4%的学生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任务。54%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读写姿势正确。92.8%的学生能及时主动地完成各项作业,而且书写工整,作业质量高。32.5%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所体会,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3.课下复习
89%的学生能及时主动的复习所学知识,完成作业。56%的学生家庭作业书写整齐干净,作业质量高。45.6%的学生能主动读一些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37.8%的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发现、提出、解决实际问题。
六、调查体会
调查显示,我校低、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比较弱,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主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均有一定的发展。相对于自主意识而言,学生的自主能力要弱一些。在学生自主学习中也的确存在这一问题,而且不同的性别和年级还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的言行,教会学生一些实现自主学习的技能、技巧。
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首先要转变其思想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和发
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而获取今后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能力、意志和品质。“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全体公民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的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地方,教师的观念有待于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因此,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培养》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在开展此课题研究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是切实可行的。
2014-4-8何 子 英小学生自主学习认真书写的调研报告
第五篇: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探究
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探究
新世纪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的人必须具备四项基本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科学的学习方式,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静听”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施这种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且正逐步转化为教者的实际行动。如何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网络丰富的资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显露出它的一些弊端。它在教育领域尤难驾驭,我们不能太高估了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不能彻底放任自流。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这个虚拟世界中用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自主去探究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课题。如:社会关注的热点、信息科技课程的外延知识等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甚至建议。
许多社会学家认为“合作的交往,较之竞争的交往在当今及未来世界里更为重要”。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认为:如果学生不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把合作学习的观念引入教学系统,不仅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和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新教材中新的教育理念。而网络这个新技术的发展给全世界的面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教育必然就是首当其冲。
“在社会中,任何一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单—的存在的,而是在与周围.人及环境的相互的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通常说的互动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与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这里所说的互动,是狭义的互动,指信息技术课程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把老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无论形式或内容都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组织好相对稳定的实实在在的合作学习的集体,围绕课堂主题内容开展活动。正如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所说的:自主性的主动学习,比教师强加逼迫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这是因为“自由程度越高的活动,往往身心投入的程度也越高”。坦诚交流促进“生生互动”。共同目标推进“生生互动”。
教师参与促进“生生互动”。教师始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即“促进者”。讨论前,教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他们自主获取知识。讨论中,老师及时发现富有创意的见解,当场给与鼓励性评价。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引导,为他们的讨论“推波助澜”。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相互作用,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充当唯一的信息源,而是引导学生获取资源的人。以往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则要求老师不仅自己要有长流水,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探寻那不息的源头活水。这就改变了教师单向输入,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孤军奋战的老师有了并肩战斗的伙伴。
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我们专门有一个评价体系,进行定期开放性评价,填入相应的评价表,及时反馈至教师机中,并自动统计出过程评价分,结合结果评价,能基本确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除了评价知识、能力外,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加以评价、矫正。生生、师生共同评价,真正体现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