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

时间:2019-05-12 23:29: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篇: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

——淮南一中新一轮高考改革研讨活动系列材料——

前言: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成果。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2016年9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首提“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完善考核目标的内涵,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对核心素养进行单一或交融考查,是新一轮课改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必然趋向。

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发表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提出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来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目前,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中,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并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以便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相互适应。

综合上述信息,针对国家“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这一顶层设计,我们每位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只有深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同时也更加充分地应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我们更要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实现新的探索突破,才能从过去基于三维目标的教育教学顺利转变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

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 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 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数学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数学运算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英语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

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

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物理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化学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 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

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生物

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

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 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政治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

时空观念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地理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通用技术

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

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

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指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学生能知道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的积累和感悟; 能进行材料规划、工艺选择及其比较分析和技术试验;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

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体育与健康

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展示和比赛活动,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评价;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

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掌握健康技能,学会健康管理;

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艺术

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生活、文化和科学等情境中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学生在各类艺术的节奏、力度、色彩、结构等艺术语言的联觉中,形成艺术通感,探究各类艺术的独特性和关联性。艺术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学生艺术修养的精神追求,是美感愉悦、优雅气质、生命关怀的心灵建构。学生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情境中,感受艺术魅力,体现生活情趣,追求诗意人生。艺术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侧重于理解想象、表现创造、反思评价等艺术活动。通过艺术与生活、文化、科学紧密相关的个性化艺术创作实践,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 力与合作能力,并将艺术课程中获得的创意表达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领域。

音乐

自主音乐需要

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发展学生自主音乐需要有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其一是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将参加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作为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一种途径; 其二是在有实际体验的情况下,主动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工具;其三是把学习音乐作为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将参加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方式。对于经过十余年学校音乐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自主音乐需要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能经常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快乐情绪;能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调节情绪、平和心理;参加音乐活动时具有较主动的审美意识。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音乐能力的基础源于音乐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歌唱和聆听经验积累,应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应熟悉各类常用的音乐活动形式。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能够较准确地歌唱若干首中外著名歌曲和公共活动常用歌曲,能视谱歌唱或演奏简单作品,能较好地融入集体歌唱或演奏等表演活动,以便在需要音乐的场合选用合适的形式与作品参与音乐活动。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高中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有三种主要实践形式:一是在音乐实践中体验美感;二是用音乐作品抒情咏志;三是通过音乐活动怡情养性。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能力应侧重高中阶段音乐课的实际育人功能:学生在兴致所至时能选唱昂扬、欢乐、抒情的音乐作品抒发自己向上向善爱美的志向与感情;在心理失衡时能选听励志、和谐、优美的音乐作品调节情绪和修养性情;在参加集体音乐活动时能有意识地从优秀音乐作品中感悟美德、陶冶情操;能对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演出和影视中的音乐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文化理解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高中学生对音乐作必要的文化理解,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也有助于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音乐文化理解应包括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 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考虑到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学生对音乐的文化理解应以四方面为重点:识别中国与世界音乐的主要种类与特征;认知音乐的主要形式、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了解音乐在舞蹈、戏剧、影视中的应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知晓音乐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

美术

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 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

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第二篇:各学科核心素养

各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 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数学运算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物理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化学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生物

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 命现象。

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语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 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 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历史

时空观念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政治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 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艺术

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感知是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对生活、文化和科学等情境中艺术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学生在各类艺术的节奏、力度、色彩、结构等艺术语言的联觉中,形成艺术通感,探究各类艺术的独特性和关联性。

艺术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学生艺术修养的精神追求,是美感愉悦、优雅气质、生命关怀的心灵建构。学生在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科学的情境中,感受艺术魅力,体现生活情趣,追求诗意人生。

艺术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侧重于理解想象、表现创造、反思评价等艺术活动。通过艺术与生活、文化、科学紧密相关的个性化艺术创作实践,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并将艺术课程中获得的创意表达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领域。

音乐

自主音乐需要

自主音乐需要是学生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素养在音乐学科的具体体现。发展学生自主音乐需要有情感、认知和意志等不同层次,其一是对音乐产生兴趣爱好,将参加学习音乐和音乐活动作为获得快乐生活,满足审美需求的一种途径;其二是在有实际体验的情况下,主动将音乐作为保持心理健康和谐的工具;其三是把学习音乐作为提高文化修养、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的自觉追求,将参加音乐活动作为一种文明生活的方式。对于经过 十余年学校音乐教育的高中生来说,自主音乐需要主要表现在:能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活动;对音乐具有一定的兴趣爱好;能经常用音乐给自己带来快乐情绪;能主动选择合适的音乐活动调节情绪、平和心理;参加音乐活动时具有较主动的审美意识。

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普通高中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音乐能力的基础源于音乐实践经验,因此,学生应具有较丰富的歌唱和聆听经验积累,应熟悉经典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应熟悉各类常用的音乐活动形式。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能够较准确地歌唱若干首中外著名歌曲和公共活动常用歌曲,能视谱歌唱或演奏简单作品,能较好地融入集体歌唱或演奏等表演活动,以便在需要音乐的场合选用合适的形式与作品参与音乐活动。

音乐情感体验

音乐情感体验是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音乐情感 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高中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有三种主要实践形式:一是在音乐实践中体验美感;二是用音乐作品抒情咏志;三是通过音乐活动怡情养性。培养学生音乐情感体验能力应侧重高中阶段音乐课的实际育人功能:学生在兴致所至时能选唱昂扬、欢乐、抒情的音乐作品抒发自己向上向善爱美的志向与感情;在心理失衡时能选听励志、和谐、优美的音乐作品调节情绪和修养性情;在参加集体音乐活动时能有意识地从优秀音乐作品中感悟美德、陶冶情操;能对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网络、演出和影视中的音乐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

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文化理解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高中学生对音乐作必要的文化理解,有助于学生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音乐,也有助于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认识社会。音乐文化理解应包括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考虑到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实际需要,学生对音乐的文化理解应以四方面为重点:识别中国与世界音乐的主要种类与特征;认知音乐的主要形式、艺术特征与文化价值;了解音乐在舞蹈、戏剧、影视中的应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知晓音乐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意义。

美术

图像识读

图像识读指对美术作品、图形、影像及其他视觉符号的观看、识别和解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阅读、搜索、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从维度、材料、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识别图像的类别;知道图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选择、辨析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

美术表现

美术表现指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了解并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结合美术语言,通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联系现实生活,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自觉运用美术表现能力,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形式美原理和其他知识对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描述、分析、评价和判断;通过语言、文字和图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

创意实践

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养成创新意识,学习和借鉴美术作品中的创意和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大胆想象,尝试创作有创意的美术作品;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联系现实生活,对物品和环境进行符合实用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创意构想,并通过草图、模型等予以呈现,与他人交流,不断加以改进和优化。

文化理解

文化理解指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美术现象和观念的习惯,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理解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时代的美术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多样性,欣赏外国优秀的美术作品;尊重艺术家、设计师和手工艺者的创造成果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

体育与健康

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展示和比赛活动,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显著提高,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评价;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 能力。

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逐步形成锻炼习惯,掌握健康技能,学会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合作,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活和生存能力。

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通用技术

技术意识

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基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基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工程思维

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学生能够认识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行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结构、流程、系统、控制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行简单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创新设计

创新设计是指基于技术问题进行创新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一定创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行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行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图样表达

图样表达是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交流。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控制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物化能力

物化能力是指将意念、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的能力。学生能知道常见材料的属性和常用工具、基本设施的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常见工艺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操作经验的积累 和感悟;能进行材料规划、工艺选择及其比较分析和技术试验;能独立完成模型或产品的成型制作、装配及测试,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

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 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英语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

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 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第三篇:各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 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的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六个方面

1、数学抽象

2、逻辑推理

3、数学建模

4、数学运算

5、直观想象

6、数据分析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

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

2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

3文化品格: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

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学科,其核心素养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形成物理基本观念。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在学校所学的大量学科知识都将逐渐淡化甚至遗忘,真正伴随我们一生发展并持续发挥作用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知识升华后留存在我们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他的头脑中“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是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物理的视角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观点,即植根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基本观念。物理基本观念包括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物理价值观。

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学生的能力与过程方法是不可分离的,能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训练才能得到。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相似的探究过程,从而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形成良好科学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科学思维是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物理学科教学要通过对学生科学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理性务实,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

四、培养正确科学态度。

何谓科学态度就是合乎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并据此在言行中有相应的表现,即包括正确的认识、健康的情感和科学的行为方式.物理教学不能“为知识而知识”,而应将知识作为育人的载体,充分挖掘知识建构过程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和内在价值,通过相应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家国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

随着物理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考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作为一线的物理老师为了适应这一转变,必须更加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传授所需科学知识及其技能为基础;以培育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养成应用科学方法的行为和习惯为重点;以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背景,渗透科技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2.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3.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4.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坚决贯彻落实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如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通过有效提问等教学手段帮助锻炼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等,让学生不仅仅是得分数,而更重要的是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和祖国有用的人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

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所持的正确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面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人类社会要更好的协调好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2)地理实践力

指人们在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野外考察与室内试验、模拟相结合,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课程特有的学习方式。

具备地理实践力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3)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既包括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综合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土壤人口聚落工业交通等要素之间的综合研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对人类活动的评判必须借助综合思维。

将地理的综合思维确认为地理核心素养是基于对地理学科内容和学习思维综合性的考虑。

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

1.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2.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基本的公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

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1音乐的实践能力: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学生掌握音乐实践能力应以用为本,围绕学生在校时和毕业后经常进行的音乐活动,重点培养选择合适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感受和表现优秀作品的能力,即兴表演和创作的能力等。

2、音乐的情感体验: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从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过程。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

3音乐文化理解:应包括认知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特征;了解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理解音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其是重要的社会人文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1、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

2、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关键。:

3、体育品格: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促进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中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结果,胜不骄、败不馁;胜任运动角色,表现出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

第四篇: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体现素养导向。

——教育部考试中心姜钢

数 学

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直观想象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数学运算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物理观念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科学思维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实验探究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化 学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生 物

生命观念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理性思维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科学探究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社会责任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能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历 史

时空观念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理解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历史解释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 理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口、笔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并赏析其恰当表达意义的手段;有效使用口、笔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文化品格

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水平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第五篇: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回顾:课程改革的旅程

政治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常识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活化(以人为本)

常识化,注重内容目标的多元结构和应用价值,如初中按照素质构成的多元性分类实施,高中则淡化学科体系,力求理论常识化。

生活化,就是强调内容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思路 从生活化到素养化。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依照统一规范,依循既定六大部分的顺序,梳理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思路。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课程性质:一脉相承的坚守

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整合方式;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德育功能。

课程的综合性特质,有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的基因,是论证一切问题的基础。

基本理念:与时俱进的追求

包括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 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每个素养要素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用核心素养来呈现课程目标,既包含三个维度,又关注三维目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课程结构

经济生活——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生活 政治生活——政治与法治+社会活动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哲学与文化+社会活动

选修:6个模块——3个模块(经济与生活、法律与生活、国际政治与经济)一是简化(课时);二是重构(社会活动);三是统筹(必修与选修1);四是规定动作(法治教育、社会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课

学科内容-核心素养-课程内容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必修1、2、3,选修1、2

课程形态:以核心素养为轴,统整三组集合 必修一: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人类社会的历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政治与法治

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框架,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必修三:哲学与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阐释社会生活、个人成长中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框架分析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支撑总框架之“四维”:以四个素养要素为一以贯之的红线;红线穿珠,涉及四个全面,五个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内容。

必修一讲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为主题,以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为主线,以树立理想信念为主旨。

必修二讲焦点: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为主题,以三者统一为框架,以坚定政治立场和方向为主旨。

必修三讲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以四大观点为主导,以确立三观为主旨。

五、学业质量标准

指学生在完成本阶段、本学科学业时,应该具备的体现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基于课程实施的测量尺度,应与课程目标直接关联;是学业成就的质量标准,应提供学习课程内容的基准——标准有下限;是能够对接高考测试的评价依据,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教育质量比较的关键指标——标准无上限。

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导教学与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教材编写的依据。研制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源

基于学科本质及其育人价值提炼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把握课程内容;基于课程内容及其学业要求撰写学业质量标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形成测试评价标准。

学科核心素养的把握与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是源与水的关系。

操作规范:以核心素养为魂

挑战:有关内容的表达是否够清晰;有关水平差异的特征是否易辨识,有关素养指向是否可操作,取决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规范方式。

原理:以核心素养的表现为支点,以课程目标的阐述为起点,这是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理论框架。

操作:紧扣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依循课程目标的表达顺序,参照每个素养要素的水平划分,依次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分四个水平描述,这是建立规范方式的陈述框架。学科核心素养与呈现学业质量标准的规范,是魂与体的关系。

六、实施建议

结构的变化:教学与评价建议合一;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单列。焦点的变化: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核心素养水平及学业质量标准的测试。

重心的变化:简化通识性阐述,直面本课程实施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和关键问题。

关键抓手: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

活动型学科课程,就是学科课程的内容采取活动设计的方式呈现,包括社会活动,被称为课程内容活动化,学科内容的课程方式就是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叫做活动设计内容化。

就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修订而言,它是实现以发展核心素养来主导课程实施的关键抓手。

这也是最具争议的变化。操作难度太大。“非驴非马”之辨

着眼课程实施的方式。秉持活动课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包括学生的经验、关切、自主选择的权利、自行建构知识的过程;又具有学科课程以学科内容为本位的特质,包括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着眼课程类型的划分。它本质上仍然归属学科课程。活动设计作为学科内容的载体,是可选择、可调整的。学科内容是确定的,活动安排是不确定的。所谓活动型,是发展素养要依托、依赖课程实施的新类型。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之举 因势而谋,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导。(三组集合)

应势而动,响应创新理论教育的创新课程类型。(变动常态化)

顺势而为,以门票式学习路径主导学习过程的课程新类型。(转型期、信息化)

乘势而上,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塑提供了契机和动力。突破了课程论的常规,体现了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聚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三维一体呈现课程目标的改进模式;整合与呈现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划分与描述质量标准的根本;引领课程实施的创新类型。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见仁见智,如何为素养?素养从何而来?如何见证素养?“忘掉具体知识,留下的便是素养吗?

“素养”之辨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的素养,在于它不是依赖直接经验获得的,而是体现综合性品质的教养。(见于纲要)

学科素养不同于核心素养,在于它有赖于特定学科学习的滋养,是需要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证实的学养。(见于课标)

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学科素养,在于它是凭借学科课程的母体孕育出来的。(见于课程)

课程,是实现学科与核心,即学养与教养的枢纽。

2、如何提炼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表现,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思想政治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立足于学科本质的把握,明确本学科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素养,而不是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等学科素养的组装。着眼于课程内容的整合,依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路径,即先从相关学科内容中提炼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然后依据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确定课程内容。

3、怎样命名学科核心素养要素?

如公共参与,看起来是表达一种状态或行动的用语,实际上它表达的是个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态度和能力,无疑是一种素养。

4、如何阐述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内涵——作用——表现

每个要素的定义:一是词义(学理术语);二是内涵(中国观点)。每项要素的作用,都指向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

每个要素的表现,是表达课程目标的方式,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起点。政治认同、词义: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赞同。(是什么)内涵: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弘扬和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

作用:发展政治认同,就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多重要)

表现:以锐意进取的态度和负责任的行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什么样)

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基本格局

阐述这四个素养的内涵及其作用,包括学科意义和育人价值,见于学科核心素养。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的表现,见于课程目标。

阐述每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及其独特价值,即总体把握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意义的两个视角,见于教学与评价建议。

这三部分构成了课程标准系统阐述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基本格局。

5、如何总体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引领课程实施的纲领,对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素养,应有全方位、全口径的总体把握,主要有两个视点。

视点1:每个要素的独特价值,着眼公民培养的意义,可归结为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中国公民。

信仰:坚守共同理想的信仰,基于政治认同的理念信念。思想:源于科学理论的思想,理性精神的结晶。尊严:凝结着自由、平等、公正价值取向的尊严。担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共参与的主动行为和强烈意愿。分为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公共参与。

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共同标识。理性精神是思想认识基础。

法治意识是必要前提、必然要求。公共参与是行为表现。

视点2: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它们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回应有关质疑

政治认同的内涵是否要涉及价值观。四个素养能否覆盖全部课程。四个素养要素可否相互替代。四个素养要素的容量是否均衡。

6、如何划分核心素养要素的水平?

需要关注层次之间整体的、变化的、递进的关系。

应该采取一种整体观,每个水平都需要确保该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和主要表现上的完整性。

要根据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上的实质性变化来确定各级水平的具体内容,要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性及需求。

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不同发展阶段的递进关系。

7、如何测试核心素养的水平? 测评框架

情境——任务活动——学科内容 素养表现

要有效设置相关的情境,并针对该情境引申出来有意义的、指向素养的问题,要求被测者运用学科知识和技能、学科思想和方法完成某(几)项任务,引发评价者预期的行为表现,由此证实核心素养水平。

差别式评价(标准)

以求异为取向差别式评价。有共同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以确认基本观点为共同标准(如课程目标),允许和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用不同素材,基于不同经验、采取不同思路、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透过这种有差异的解题过程与思维过程,缺“大题”有多难?

例如:某项公共政策的出台(交通、城建、城管„„)某件重大事件的评估(安全事故、重大灾难、奥运、世博)某个热点话题的评议(七个怎么看,辩证看、务实办)某一历史问题的认识(革命、建设、改革)

8、用什么话语体系阐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既不固守以往僵化的话语体系,也不照搬时下西化的话语体系。采用创新理论的话语体系,保证其学术权威性。“高大上”之辨

怎样把高大上的追求创造性转化为生活化的议题,即遵循什么路径走向高大上的素养。小结

一、我们选择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方式。

二、素养不素养,关键看评价;好用不好用,关键看标准。

必须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反对两个虚无主义、两个教条主义。

下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高中各学科核心素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核心素养(范文模版)

    浅谈核心素养      核心素养应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根本性,能够以一知十、以一当十;二是生长性,能够促进成长、持续生长,滋养整个人生;三是贯通性,能够融会贯通、成就整体生命。 教......

    核心素养(范文模版)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府东街小学 李彩霞 通过学习有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的学习,感到内心很受触动。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

    浅谈核心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 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有何特定内涵?笔者对......

    一年级核心素养

    一年级核心素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

    核心素养论文

    我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核心时代‛已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绝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未来发展提供有核心素养的学生。那学生的核心素养指......

    发展核心素养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树立为未来而教的意识 ——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16年6月27日——2016年7月6日,有幸到河南师范大学参加了“2016年郑州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

    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重视“双基教学”的口号下,一些学校大搞题海战术,只顾成绩,不管其它,加重了师生负担,造成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后果。为了改变这种......

    核心素养之我见

    核心素养之我见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