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发〔2006〕5号 【发布日期】2006-03-07 【生效日期】2006-03-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皖发〔2006〕5号 2006年3月7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安徽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的迫切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我国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集成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安徽发展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切实担负起历史重任,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2)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做好“三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当代、泽被后世的民心工程。
(3)科学谋划,准确把握,务求实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握好以下五项原则:坚持把培育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放在优先位置,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运用外部资源和力量,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为农民提供“平等机会”,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加大国家扶持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五要五不”,即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4)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各级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三农”的投入。2006年,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认真落实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政策,新增税收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整合,逐步实行统筹分配使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要确保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5)统筹城乡产业。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进城乡产业对接,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同发展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流通体系,构建城乡双向、顺畅的流通网络。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结合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三农”服务,重点抓好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6)强化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各市尤其是带县较少的市要通盘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加大市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对农村建设的投入,组织城市有关单位和企业帮扶农村。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组织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人员下乡服务,建立农业、林业、科技、教育、卫生等部门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制度。从今年开始,城市医生在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之前,必须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一年。加大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农、支教、支医、扶贫的工作力度。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7)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和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正确导向,在指导思想、发展战略、政策取向、规划布局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统筹安排城乡建设,构建平等和谐、良性互动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宏观管理、公共服务等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主动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部署。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8)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发,狠抓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行动,争取在五年内把全省农作物主推品种全面更新一次,使主要农作物的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55%以上,自育品种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省财政要确保农业科研投入达到法定增长要求,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麦高产攻关,逐步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继续抓好粮食丰产科技示范工程、农村科技信息化工程和星火科技富民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农机富民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9)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力推进“121强龙工程”,利用国家农产品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省财政农业产业资金、加快皖北地区发展资金、工业“三高”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着力扶持一批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用足用好国家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大力扶持粮油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林业龙头企业,推进林业产业化。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初加工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暂免企业所得税。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争取五年内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翻一番。筹备成立安徽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10)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构筑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农产品国内销售体系、农产品出口体系、农村市场运行监控服务体系。用三年时间建设和发展乡村日用消费品连锁店8000个,农资连锁店6000个,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215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50个,绿色批发市场30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30个。加强农产品贸易摩擦预警研究,开展农产品对外贸易知识培训,促进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加快农业林业减灾防灾体系、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
(1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开展水稻产业提升行动,搞好小麦、水稻、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标准粮田和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建设。严格执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市场主渠道作用,发展大宗农产品期货市场和“订单农业”,力争五年内全省粮油订单面积达到3000万亩以上。完善粮食主产县奖励政策,稳定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
(12)实施农业东向发展。利用我省农业优势,推进产品东进、资金东引、产业东接。建立与东部省市农产品产销协调长效机制,积极开拓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引导东部资金投向我省新农村建设。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体系,打造与东部地区互动发展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生态农业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和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利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香港)以及各种行业招商、点对点招商活动,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3)加速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循环农业,继续抓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培育市场知名品牌。抓紧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优质高效林产品原料基地,发展木竹和经济林果等林产品精深加工,实施苗木花卉产业化发展工程、沿江沿淮林纸一体化工程、林业“百千万”增绿增效工程。推进“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以资源循环为重点,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加快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14)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抓住国内产业转移加速、需求升级机遇,大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支持毗邻苏浙地区县(市)率先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发展空间,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各级财政可安排专项资金,通过贷款贴息或无偿资助方式,向县域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倾斜。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减轻县乡财政债务负担,增强县级自身“反哺”能力。
(15)大力推进全民创业行动。取消一切限制农民创业的政策规定,革除一切束缚农民创业的体制弊端,激发农民自主创业的潜能,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和创业环境。进一步清理、修订和废止限制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依法放宽涉农企业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一个自然人或一个法人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创办涉农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受注册资本限制。简化农村个体工商户登记手续,对农村经纪人实行“低门槛准入”政策。
(16)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渠道。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加强跨地区就业管理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进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解决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17)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科技直通车、农业卫星网络、农科教空中课堂等形式,扩大农民培训覆盖面。加大“阳光工程”实施力度,扩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规模。支持企业和中介机构开展定向或订单培训,提高受训农民转移就业率。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机制,改善培训条件,提高政府补助标准。
(18)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实施整村推进为中心,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争取在五年内使已经规划的3000个重点村,初步具备自我脱贫的能力。“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包括以工代赈资金)2.5亿元,改善重点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每年投入财政发展资金3000万元,支持贫困地区农民转移培训。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
(19)加强农田水利和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整治中小河道、加固病险水库、更新改造排涝泵站,逐步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发展节水灌溉,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开展江淮丘陵区和部分山区灌区水源建设。抓好基本农田示范区建设。土地出让金纯收入的20%要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的70%要用于支持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20)加强生态建设。加强农业生态示范园建设,组织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五年内全省林木覆盖率提高并稳定在33%以上,集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和山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60%、45%和25%以上。省财政建立山区县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转移支付制度,重点支持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示范项目资金,重点支持长江防护林建设;安排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建立全省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坚持不懈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21)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再解决4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在五年内新改建通村路6万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客运站点1.1万个,实施农村渡口改桥梁工程项目500个。发展山区小水电建设,五年内完成1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
(22)编制村镇规划和实施人居环境治理。编制完善乡镇规划,今年内完成村庄布点规划编制工作,五年内完成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修订完善国有农场规划。加强对宅基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免费向农户提供具有多种特色的房型设计图纸。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抓好农村改厕工作,力争五年内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以上。大力普及沼气,推广清洁能源,用五年时间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30万个。
六、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23)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开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新机制试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到2007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修订完善农村中小学布局规划,有计划分步骤推行学校标准化建设。
(24)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逐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五年内基本覆盖农村全体居民。健全农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行乡镇卫生院“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善村级卫生组织,加强乡村医疗人员培训。强化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25)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同时广开资金筹措渠道,逐步形成政府与企业、社会团体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
(26)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建立与农村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和群体可先行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扩大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范围。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和各项救灾救济政策。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27)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努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组织城市文明单位对口帮扶农村开展文明单位建设。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文明向上的农村新风貌。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化解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乡村建设,依法打击各种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七、全面推行农村综合改革
(28)深入推进“三项改革”。扩大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创新乡镇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扎实稳妥地精简机构和人员,确保乡镇机构人员编制只减不增。深化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深化农村学校人事和财务等制度改革。深化“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改革,规范县乡财政行为,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
(29)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全面推行“一个转变、三个建立、一个改进”(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完善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环境,全面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按照强化服务能力和严格依法办事的要求,强化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乡镇工作重点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推动基层干部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高效务实的工作效率和适应新任务要求的方式方法,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并完善乡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
(30)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多元投融资机制,推进金融服务“三农”。省农发行要调整职能定位,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省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省农行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积极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实施“金融服务计划”,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作用。支持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社区金融机构,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积极落实安徽省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的信贷协议。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筹建国元农业保险公司。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粮源、活跃粮食流通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主产区与主销区粮食经营合作关系。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全面开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行用水户协会参与农村供水和灌溉排水工程管理。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逐步剥离办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国有农场示范作用。
八、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31)搞好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把共产党员先进性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中,确保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32)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并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五年规划,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推进“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扩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提高党员干部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开展选派第三批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工作。
(33)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争取在五年内使全省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村民自治示范村标准。完善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制度,支持农民自主开展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基本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增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九、加强领导,分类指导,广泛动员,精心组织
(34)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落实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扎实的努力,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把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使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措施切实符合实际、符合农民意愿。要切实加强对县乡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思路、增强本领。各部门要服从大局、积极配合、加强协作,支持基层大胆实践,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派。
(35)加强分类指导和示范引导。对带县少的市、经济重镇和广大农业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在时空上把握好建设节奏,鼓励各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放手让各地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组织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从农民积极、干部主动、条件比较成熟的村镇抓起,选择1000个左右不同类型的行政村和100个左右的镇,率先进行示范建设,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将其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
(36)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农民群众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为农民群众多办好事、实事。鼓励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支持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鼓励。
(37)组织全社会共同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全社会参与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38)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各地要从现在做起,立足当前、立即行动、抓紧规划、狠抓落实。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尽快建立起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形成工作合力。按照规划先行的要求,各市、县(市、区)都要立即着手制定本地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方案,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各级财政要切实肩负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职责,大幅度增加支农投入,着力提高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及公益性事业的保障能力,通过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引导和带动社会各种力量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项目支出3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占省级项目支出的36.3%,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当前是我国农村政策最好的时期,是农村发展空间最大的时期,也是团结群众、调动农民积极性最有利的时期。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扬安徽人民改革为先的优良传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再创辉煌,为加快安徽奋力崛起而努力奋斗。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发〔2008〕6号 【发布日期】2008-02-24 【生效日期】2008-02-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
(皖发〔2008〕6号 2008年2月24日)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落实重中之重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安徽作为农业大省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三农”工作思路,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认真落实支农惠农各项政策,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一往无前的“大包干”精神,把改革创新的主线贯穿于“三农”工作之中,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加快崛起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完善粮食直补,增加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增加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继续实施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省财政安排促进奶牛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规模饲养和新增良种奶牛进行补贴。构建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发放新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卡通”,把面向农户的各项基础工作做实。切实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三、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县级以上各级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各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明显高于上年。今年省财政预算安排新农村建设方面项目支出47.4亿元,比上年增加9.69亿元。各市县要切实落实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的政策,城市维护建设支出一定要确定部分资金用于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积极推进以县为主的支农资金整合试点。
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和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启动玉米振兴计划,充分发挥粮食主产区在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围绕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两个关键,认真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突出抓好粮食产业带、核心区域和大片建设。统筹粮食生产与淮河治理,把淮河流域作为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加以建设。切实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积极支持发展主要粮食作物的政策性保险。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检测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坚持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抗灾能力。
五、重视“菜篮子”产品生产。实施生猪产业发展“462计划”,力争到2010年全省年出栏商品猪达到40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增长到60%,年规模加工能力达到2000万头。抓好奶源基地建设,推进奶业跨越式发展。抓紧建立生猪、奶牛等政策性保险制度。加快皖北黄牛产业发展。切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免费强制免疫政策。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村级防疫员制度。深入推进渔业“三进工程”,加快水产良种场和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建设。认真实施国家油料振兴计划,争取开展食用油料作物政策性保险试点。推动蔬菜规模化种植,促进蔬菜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
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狠抓“五个提升”(即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用5年时间,努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3000亿元,带动农民户均增收2000元。坚持引进外来企业与发展本土企业并重,进一步优化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切实完善政策,努力培育本土企业品牌。调整完善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今年安排中央和省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5亿元、省财政农业产业化资金6500万元,重点扶持粮棉油加工类、畜牧水产加工类等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注重资金的投入效益,强化资金的引导作用,确定有限目标,集中安排投放,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一批大企业建设生产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向社会发行企业债券。确定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开展联合攻关。落实好农产品加工免税政策。
七、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县域突破,全面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水平,努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帮助农民通过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收入。普遍建立乡镇劳务输出服务平台。加快县乡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速度。扩大“阳光工程”培训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整合城镇教育培训资源,开办农民工课堂。
八、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结合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建设,加强以内涝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全面实施大中型排涝灌溉泵站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全面完成14项治淮骨干工程,启动淮河湖洼地治理、一般堤防加固和行蓄洪区调整改造等治淮新三项工程。编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开展重要支流综合治理和中小河道的疏浚。编制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增加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和小型排涝设施建设纳入补助范围。坚持把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落实项目配套资金,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相关资金投入。大幅度增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投入,用三年多时间基本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启动实施新一轮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耕地保护。高度重视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把治水与治污结合起来,统筹纳入淮河流域综合治理范围,加大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力度,启动实施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开展巢湖、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完善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加大投入,认真实施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自然生态保护工程。省财政安排4221万元,支持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积极推进以非粮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研究和开发,认真实施国家林油一体化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建设示范项目。推广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加快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区建设。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从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投入中,切块安排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和耕地质量建设等专项资金。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土地治理项目配套资金由省财政安排。今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5.78亿元,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建设高标准农田。
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加快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成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扶持建设市级区域检测分中心和县级检测站。依法开展质量安全检测和检查。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农产品标识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启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今年新增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0个。
十一、推进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新型农民培养。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加强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配套。认真实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良种优质化重大科技专项。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抓紧健全机构和队伍,努力保证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扎实推进科技入户工程,探索建立分行业首席专家制度。大力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落实涉农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助学体系优惠政策。
十二、推进农业机械化。深入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加快“农机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广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新技术。稳步发展特色农产品、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继续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和血吸虫病流行区“以机代牛”项目。积极扶持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十三、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今年力争连锁农家店村级覆盖率达到40%。继续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对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和直采基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网络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新网工程”,省财政安排500万元。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重点建设皖北小麦和江淮水稻物流体系。建立健全生猪、食用油等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抓紧建设重要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广农业公益性服务电话,实现“村村通宽带”。积极组织实施国家 “三电合一”、“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和“县域经济信息化”等项目,扩大“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
十四、扩大农业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制定和组织实施农业“走出去”促进计划、农产品出口贸易促进计划和农业利用外资促进计划。积极参与我国与东盟、中非的农业合作,鼓励大中型企业到非洲、南美等地开发境外农业。抓好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努力培育一批农产品国际知名品牌。推进农业直接利用外资,鼓励我省企业到海外注册控股公司。积极引进先进涉农技术。
十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有关涉农项目。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税收优惠政策,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探索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政策性保险的实施载体。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建设,大力支持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
十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积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进一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支农的重要作用。加快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一定比例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扩大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鼓励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做好农户小额贷款,拓展农户小额贷款对象范围,适当提高贷款额度,灵活确定借款利率和期限。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信贷投入,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将联保机制延伸到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领域。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创新农村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抵押品范围,探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鼓励成立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担保机构。支持省担保集团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
十七、改善农村交通和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公路“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今年新开工农村公路1.2万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1万公里。认真落实《城乡规划法》,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实施“减灾安居”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村庄整治,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粪便等污染源综合治理。努力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今年再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强农村沼气普及工程建设。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认真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农村水电电气化项目。
十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校舍维修经费补助标准。集中力量消除农村学校现有D级危房。在全省普遍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标准提高到每人100元,省财政按照每人30元的标准安排补助资金。今年建设标准化乡镇卫生院231个、村卫生室2500个,省财政安排资金1.36亿元。省财政安排资金支持乡镇卫生院招募医药卫生类专业大学毕业生。逐步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待遇,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编制内在职人员的差额补助标准。着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杜鹃花”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建设和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实施“三农”重点出版物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开展二女户绝育奖励试点,推进计划生育保险试点。
十九、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工作。加快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五保供养的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加大应急救灾工作力度,完善农村灾害救助体系。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工伤、医疗保险覆盖面,制定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
二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加大地方财政对扶贫开发的投入,对皖西、皖北革命老区的贫困村给予重点扶持。继续抓好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二
十一、深化农村改革。隆重纪念农村“大包干”30周年。适应农村改革配套性、关联性和牵动性不断增强的新情况,围绕农村发展需要、农民增收需求,进一步推进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力就业、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一体化。有条件的市,经过批准,可以作为省级试验区,开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新的改革目标、重点和载体。今年内全面完成乡村区划调整。进一步完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以村级代理为重心,健全三级代理网络,扩大服务覆盖范围,细化量化服务项目,逐步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流程。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试点。严格控制对乡镇党政领导“一票否决”事项。用两年时间基本化解2005年以前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改革。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完善土地流转合同、登记、备案等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环境。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对未履行征地报批程序、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不及时足额到位、社会保障不落实的,坚决不予报批用地。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安置工作。抓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要完成确权发证主体改革,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
二
十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基层党支部设置模式,开展农村社区党建试点工作。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扩大村党组织直接选举试点范围。重视从农村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养选拔村级组织骨干力量,对村干部加强任职培训,加大村干部学历教育力度。认真落实村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政策。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试点。深入推进选派第三批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农村任职工作。扩大乡镇机关干部与县直部门干部的交流,注意选拔优秀乡镇干部到县级以上机关工作。努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继续采取财政投入、党费支持的办法,深入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抓好国家和省级农村示范社区建设试点。
二
十三、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认真履行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责任。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注意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相融合,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相协调,推进农村社会建设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衔接,推进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整体改革相统一。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在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办成几件大事。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广泛开展“千企联千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部门联系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注意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促进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平安建设。积极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各级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公益性宣传力度,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办发〔2007〕12号 【发布日期】2007-04-17 【生效日期】2007-04-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皖办发〔2007〕12号 2007年4月17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32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以乡镇、村、站所党员干部为重点,加大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力度
1.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市、县两级要重点抓好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的反腐倡廉教育。两至三年内,市对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基层站所负责人集中培训一遍,县(市、区)对乡(镇)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和村“两委”班子负责人轮训一遍。加强对新任职农村基层干部岗前培训。要把学习《党章》和《江泽民文选》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党的农村政策法规和党纪条规教育。乡镇党委要充分利用基层党校,切实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积极探索和建立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2.创新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方式方法。要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把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和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当地发生的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积极利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开展直观教育。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编写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简易读本,制作适合农村基层特点的反腐倡廉教育课件,免费发给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3.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坚持做到“六要六不要”,即: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要求真务实、量力而行,不要虚假浮夸、盲目攀比;要尊重民意、依法办事,不要强迫命令、独断专行;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要贪图享乐、铺张浪费;要廉洁自律、公道正派,不要以权谋私、与民争利;要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不要搞封建迷信和婚丧喜庆大操大办。自觉遵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
4.大力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广大农村大力宣传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廉洁干部、廉洁家庭、廉洁村组、廉洁乡镇创建活动。要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开展读廉书、唱廉歌、观廉片、献廉策活动,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乡风文明。
二、以规范基层权力运行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
5.健全民主议事和民主决策制度。乡镇党委、政府对需要决策和处理的事项,一般要经过党委会、政府办公会研究决定,项目建设、人事任免、资金投入、大额财务支出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质询听证会等民主议事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事项必须经由村民按规定程序集体讨论决定。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实行村民代表对所议事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的制度。
6.推行村级集体财务委托代理制度。乡镇结合实际建立村集体财务管理中心,在坚持资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财务审批权、监督权不变的情况下,三年内逐步推行村会计核算和村集体货币资金委托代理制,建立规范统一的村集体资金管理和财务收支制度。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必须具有相应的会计资质。
7.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乡(镇)、村集体资产台账,完善监管办法,防止资产流失。村集体资产发生产权转移时,必须通过市场评估确定价格;村集体资产出租时,出租方案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滩涂、水面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投标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8.完善农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按照“便民、公开、法制、效能”的原则,利用现有人员和设施,建立乡镇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村级代办点,对农民需要办理的事项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对所有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实行“一站式”办结,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一票制”收缴。
9.完善农村基层选举和干部任用机制。扩大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提名中的民主,继续扩大“两推两考”(即党员推荐、干部推荐、理论考试、组织考察)试点范围。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即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党内选举),选好配强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坚持和完善村民直选村委会成员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换届选举办法,重点解决选举中宗族势力干扰等侵犯农民群众民主权利的问题。
10.规范农村基层公务接待活动。上级机关到乡镇开展公务活动不能返回的,一律在乡镇食堂就餐;没有食堂的乡镇,在定点饭店安排工作餐。村、组不准招待上级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工作日午间不得饮酒规定。逐步推进农村基层干部职务消费改革。
11.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述职述廉制度。乡镇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每年进行一次,一般结合干部的考核工作进行,也可专门召开有各方面代表参加的述职述廉大会。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合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在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勤廉双述,接受评议和质询。认真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任前廉政谈话和诫勉谈话。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勤廉考核。
12.实行农村基层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财政财务的班子成员、基层站所和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在任期届满和离任时,应及时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村两委负责人和从事财会工作的班子成员在任期届满和离任时,由县、乡两级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部门组织经济责任审计。根据需要,开展对农村基层干部的任中审计。审计结果要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的质询。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和村干部违法乱纪的,要依纪依法处理。
三、以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为重点,全面推进“四公开”工作
13.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务公开。乡(镇)要严格按照省编制的乡镇政务公开目录,开展政务公开工作。要利用方便快捷的形式,重点公开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农村工作政策,财政、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等情况,以及其他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要结合乡镇特点,采取政务公开栏、政务网站、便民手册、社会听证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县(市、区)要积极开展乡镇政务公开评议活动。
14.深入推进村务公开。村级组织要把各级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资金及其使用情况、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农村集体资产和资源处置情况、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情况、“一事一议”情况、救济款发放情况、村干部的补贴情况、计划生育情况、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和考核情况,以及村民关心的其他事项,全部纳入村务公开内容。村务公开工作要逐步从公开栏向村民质询会等形式深化,在保障村民知情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村民的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县、乡两级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
15.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农村基层站所和学校、医院、供水、供电等与农民群众关系密切的公用事业单位,要以“公正、便民、廉洁”为基本要求,全面推行办事公开。要明确办事收费项目和标准、办事程序、办事纪律、办事时限,重点公开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问题的事项。要把办事公开纳入政风行风评议范围,定期开展评议,接受农民群众监督,并将评议结果向有关主管部门反馈。
16.积极推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乡(镇)、村党组织的工作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外,都要向党员和农民群众公开。重点公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目标、决策内容和程序、干部选拔任用、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处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等内容。党务公开可通过党内会议、文件、简报等形式,也可采取党务公开栏、开放党员活动室、召开农民群众代表列席的党员大会等形式。
四、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为重点,认真开展贯彻执行党的农村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
17.跟踪检查直接补贴政策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应发给农民的专项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完善直补资金的管理和支付方式,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农村社会事业支持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收到实际效果。严格执行各项支农资金使用的管理规定,安排支农资金必须公开、透明,落实支农项目必须实行公示和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支农资金的专项审计,确保专款专用,防止克扣、截留、贪污、挪用等问题发生。
18.强化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检查。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防止违反规定乱占滥用耕地或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基本农田用途,坚决纠正侵犯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严格执行征地补偿标准,实行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项审计,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对征地中因拖欠、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用等引发突出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切实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
19.防止农村综合改革中出现违规问题。严肃机构编制纪律,防止和纠正乡镇机构改革中违反规定设置机构,超职数、超编制配备人员以及弄虚作假“吃空饷”等问题,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只减不增。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对“乡财县管”改革情况监督检查,规范转移支付和乡镇开支范围,坚决禁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
20.力戒新农村建设中的形式主义。加强对各级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政策和措施的全面检查,防止和纠正不从实际出发,不顾群众意愿,盲目追求进度和“政绩”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五、以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为重点,切实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21.健全农村信访网络和处理机制。建立村信访员制度,村信访员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应及时向乡镇报告,乡镇领导按照分工负责协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要轮流值日,坚持每天有专人接待信访群众,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各县(市、区)要设立农村信访热线,建立农村信访督查工作制度,有关领导要亲自接待上访群众,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有效措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22.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深入治理农村教育、农村土地、农民建房、道路修建、水利设施、用水用电、计划生育、卫生防疫、绿化造林、殡葬改革和务工经商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坚决制止违反涉农税收、价格及收费“公示制”和农村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规定的行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德医风建设,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建立完善农资经营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和安全生产执法监察,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
23.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在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和使用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案件,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参与赌博、借婚丧喜庆收钱敛财等案件。要整合基层办案力量,实行领导干部包案制,坚持教育和惩处相结合,增强办案的社会效果。
六、以抓好责任落实为重点,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
24.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全面领导责任,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县(市、区)党委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抓住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工作指导。乡镇党委要抓好自身和村级党组织的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相关的配套规定,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村级延伸。县(市、区)、乡(镇)党委每年年底要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各市、县(市、区)要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协调机构,认真研究和解决本地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5.加强组织协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积极协助党委和政府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统一组织有关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分析形势,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要按照《安徽省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加大对乡镇的检查考核力度;对因不认真履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职责而发生突出问题的,要坚决追究县(市、区)、乡(镇)有关领导的责任。
26.加强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本部门的整体工作,建立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研究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积极利用联席会议等形式,加强各部门的配合,形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合力。
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措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0-06-17
安徽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
为认真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强力推进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1、从2010年起连续六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集中区建设,区内新建企业年新增企业所得税省级分成部分全额奖励市县,涉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
2、示范区内的省级开发区,可依法采取置换用地、整合周边乡镇工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等方式扩大范围,由所在地政府修编开发区总体规划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支持国家级开发区扩区。
3、区位、交通及产业基础较好的工业集聚区可批准筹建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可同时设立为省级高新区,支持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4、在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中设立合作园区,吸引海内外地区政府、开发园区,跨国公司、中央企业、战略投资者,以及省内各市县、企业等对其进行整体开发。2010年起连续6年,合作园区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市、县留成部分,全额补贴给合作园区。
5、鼓励发展“飞地经济”,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开展国际、省际、省市、市县之间的广泛合作。
二、大力支持产业创新升级
6、制定示范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目录内投资项目享受国家鼓励产业相关支持政策。
7、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与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相结合,全面落实自主创新优惠政策,示范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比照执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相关政策。
8、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以及海内外重要研发机构、中试基地等落户示范区的,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高新技术成果在示范区转化。
9、建立并认定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
三、保障建设用地供给
10、实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管理,根据实际用地需求,试行与审批级次相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滚动修编制度。
11、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统筹,全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预留15%,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省对投资额1亿美元或5亿元以上的鼓励类产业转移重大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单列。集中区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计划指标单列。
12、示范区内建设用地置换指标可有偿调剂,示范区外市、县新增耕地指标可有偿调剂给示范区市、县。支持示范区市、县为其他地区土地整理垫付前期资金,整理置换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可有偿调剂给垫付资金方使用;也可用新增的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共建合作园区。
13、完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将集体建设用地纳入统一市场。
四、充分发挥税费优惠和价格政策效应
14、根据全省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幅度,示范区内市、县政府可自行确定当地等级土地的适用税额,并报省政府备案。对转移到示范区内的企业,其在建期间建设用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经营期间其自用的房产和土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可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15、对外省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示范区内落户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外省转移到示范区内的综合利用资源企业,凡在资格有效期内生产已认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产品的,不再重新认定,享受企业所得税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
16、对以省政府名义表彰的有关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等方面的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
17、示范区内的鼓励类服务业用水、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实行同价。实行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对其电容量100千伏安以上的商业零售企业,暂缓实行峰谷分时电价。
18、对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建企业的水、电、气工程设计和安装价格实行监管,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综合制定最高收费标准。对进入集中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的企业涉及的事业单位服务收费,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制定减免政策;企业需要社会中介服务的,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打捆结算、招标等形式确定收费标准。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19、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示范区设立分支机构,并给予一次性资金补助,新购建的自用办公房房产税按收入归属3年内由财政全额奖励给企业。
20、支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制为农村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银行增资扩股。大力培育新型农村金融机构,2012年前示范区每个县至少成立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1、鼓励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财务公司。鼓励企业上市,企业因上市而补缴的税费,省级以下留成部分奖补原企业股东。
22、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支持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创业投资。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建立担保风险基金,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争取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
23、建立便捷高效支付清算系统,实现示范区内免费通存通兑。完善跨省金融结算,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
六、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24、科学编制示范区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实施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先行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25、省财政对集中区内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按每万吨处理能力300万元奖补,新增污水管网建设按每公里40万元奖补。
26、开展审批“绿色通道”,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对上报环保部的项目积极提供服务,争取加快审批速度。
七、强化人力和智力支撑
27、依托高校、技师学院、科研院所、中职学校、骨干企业,建设与承接产业相配套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支持若干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和引智示范基地建设。
28、加快建立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省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到示范区创办企业的,6年内保留其工作关系,期间要求返回原单位的,按原职级待遇安排工作。
29、保障外来务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省财政加大对示范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鼓励国内高校到示范区联合办学、兴办分校或独立学院,并落实建设用地、规费减免、设施建设、税收等优惠政策。
八、支持内外贸发展
30、充分运用家电汽车下乡、万村千乡、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商贸物流、再生资源回收、资源回用等政策,支持示范区扩大消费。综合利用省级外贸促进资金和中央切块资金,支持示范区培育出口基地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开拓国际市场。
31、支持示范区建设物流园区和外向型现代物流产业带,对新建物流园区、道路运输站场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减半征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和道路临时占用费,免收征地管理费。
32、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抓紧出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规划。推进合肥出口加工区尽快获批。为芜湖保税港区建设准备条件,快速审核、审批或转报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等保税物流场所建设项目。
九、强化社会建设和就业服务
33、建设以示范区为核心、覆盖全省、联结长三角的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立示范区与皖北地区劳务合作机制。支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回乡创业。加大对示范区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
34、制定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衔接办法。加快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率先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十、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35、放宽企业集团登记注册条件,允许企业经营范围按大类申请核定。
36、对列入示范区城镇体系规划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申报核发选址意见书时,不再编制规划选址专题论证报告。
37、整体搬迁的企业在沿海评定的管理类别,来示范区后予以办理相应的工商、海关、外汇管理类别。允许转移到示范区的企业将原进口设备转到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新企业继续使用,监管期限可以连续计算。
38、创新政务服务方式,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规范和简化产业转移投资项目核准、备案等管理程序,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39、扩大县级和部分试点镇的经济管理权限,形成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合力。
40、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推进示范区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激
第五篇: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皖办发„2010‟1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紧紧围绕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主线,进一步推动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
1、实行对口扶持制度。省民委委员单位要认真落实《省民委委员单位对口扶持民族乡村方案》,帮助民族乡、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帮助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经济,发展公共事业。辖有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实行分类指导。建立市、县(市、区)直相关部门对口扶持民族乡村制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口援助工作,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编制专项规划。要把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省发改委和省民委要认真编制《安徽省“十二五”少数民族和民族聚
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辖有民族乡村和少数民族较多的市、县(市、区)也要把加快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当地“十二五”规划之中。同时,结合实际编制民族乡村发展专项规划,并与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相衔接。
3、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省财政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及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市、县(市、区)财政根据本地少数民族人口总数情况设立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县(市、区)应当设立扶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随着财力增长逐年增加。
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4、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09‟3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法律法规,带头进行民族团结宣讲。中小学要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中充实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面向基层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大力宣传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成就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
5、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纳入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要在全省城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和谐民族乡、村”、“和谐民族社区”创建等活动。开展创建活动要与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与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起来,与排查化解不安定因素结合起来。对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
6、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做好清真食品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众特需用品的生产和供应工作,保障和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在节庆、饮食、丧葬等方面的需要。对实行土葬民族的非经营性公墓用地,要本着节约够用的原则,实行划拨供地。
7、正确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对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坚持讲原则、讲法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不能把与民族问题无关的问题归入民族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矛盾要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来解决。同时,要有效防范和依法打击民族分裂活动。
三、切实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领导
8、完善民族工作体制机制。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市、区)两
级都要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进一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各级政府要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9、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皖发„2005‟16号)的要求,切实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工作。加强民族乡村领导班子建设,注重选好“一把手”。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有计划地选派机关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采取各种途径,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跟党走、群众中有威望、工作上有实绩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
10、加强民族工作部门建设。要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注重选拔优秀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充实民族工作部门。继续执行《关于县(市、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机构设置问题的通知》(皖编办„2007‟248号),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各级民族工作部门和广大民族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管理民族事务的能力、维护团结稳定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