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范文
安宁市和平学校
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安宁市和平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远程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服务器房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安宁市和平学校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安宁市和平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修订)》、《安宁市和平学校直录播室使用规则》、《安宁市和平学校多媒体报告厅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鼓励广大教师自主性地参与社会组织的培训,两年组织一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经验交流与论文评比,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形成长效管理体制。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纳入教师晋升职务,评优的指标。
4、经费投入
我校异地新建,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已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校园信息化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共有四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2、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每天使用率已达到4课时。
3、教师用机:师机比超过1:1
4、教室教学环境:我校所有教室、会议室均已安装多媒体设备。
5、卫星IP接收系统:卫星教育节目接收系统的硬件能够保障远程教育资源的正常接收。每年的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完整。通过网站方式接收资源。
6、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85%,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
7、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8、校园稳定、畅通,可以随时使用,故障排除及时,无长时间断网停用现象。
9、学校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过滤软件;有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和处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网络发布信息、校务公开。
10、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二、教育教学运用
(一)教育教学资源
1、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通过资源的上传、积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有效途径。
2、能不定期向安宁市教育资源库上传教学资源。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教师笔记本使用培训等。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使用综合信息平台每学期不得少于8次;开展了一系列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教师都能独立使用多媒体设备。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课题,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三、教育教学运用
1、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制作Power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
2、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学校在教务、科研、德育、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2)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务管理情况
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术应用于家校互动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
3、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开展平时教学、教研组级、年段级、校级半日教学活动等各种研究实践课。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年教研组开课约80节左右,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二期课改的深化,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对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对策:
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导“绿色网上行”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问题三: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据初步统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策: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安宁市和平学校
2013年8月28日
第二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学校教育现代化自查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体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现对照《宝鸡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县评估指标》细则对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课改的深化,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不够鲜明,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校本课程开发进程有待提高,缺少校本教材。
对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鲜明浓厚的校园文化主题,促使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提升;着力开展教研活动,积极组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领头,带领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对校本教材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问题二:电脑配备还不能满足日常教育需求;部分教室电子白板设备陈旧,故障频繁,无法满足正常教学使用;另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
对策: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支持,增添教学办公电脑数量,更换陈旧设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三:由于教学楼改造工程刚刚结束,部室建设还不够齐全,现有设施设备也较为陈旧;且部室使用记录也不够齐全。
对策:
对缺少部室合理规划位置,加快建设进程,对现有部室及时更换设备。强化部室管理,细化部室职责与职能,做到一室一人的专人管理模式。
问题四:师资配备不足,教师学科不均衡,体音美等学科教师还有欠缺。
对策:
制定多劳多得的鼓励政策,让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师多兼课;面向社会高新聘请兼职师资;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以满足学校教学要求。
问题五: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以及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加之我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教学水平较为领先,大量的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就学,促使我校大班额现象消除难度增大。
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二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招生管理;积极联系当地户籍部门,及时掌握适龄儿童信息,统筹规划,适时打算,做好一切应对措施;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规范转学行为,防止随意转学插班;因病休学必须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病历以及必要的住院票据;化解已有“大班额”,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三是学校狠抓学生学籍管理,规范班额行为。通过学区校对,学校负责,班主任把关,落实新生建档、转学变档的学籍管理办法;
四是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防止“大班额”现象的“死灰复燃”。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将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在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还将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第三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
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全体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总结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评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全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远程教室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服务器房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安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奖惩制度(修订)》、《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直录播室使用规则》、《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多媒体报告厅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鼓励广大教师自主性地参与社会组织的培训,两年组织一次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经验交流与论文评比,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形成长效管理体制。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纳入教师晋升职务,评优的指标。
4、经费投入
我校异地新建,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已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校园信息化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共有两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2、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每天使用率已达到2课时。
3、教师用机:师机比超过1:1
4、教室教学环境:我校所有教室、会议室均已安装多媒体设备。
5、卫星IP接收系统:卫星教育节目接收系统的硬件能够保障远程教育资源的正常接收。每年的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完整。通过网站方式接收资源。
6、联网计算机达到100%,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
7、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8、校园稳定、畅通,可以随时使用,故障排除及时,无长时间断网停用现象。
9、学校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过滤软件;有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和处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网络发布信息、校务公开。
10、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二、教育教学运用
(一)教育教学资源
1、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通过资源的上传、积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有效途径。
2、能不定期向兰州市教育资源库上传教学资源。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教师笔记本使用培训等。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截止2015年8月末,我校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教师达到100%。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了一系列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教师都能独立使用多媒体设备。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课题,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三、教育教学运用
1、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制作Power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
2、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学校在教务、科研、德育、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2)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务管理情况
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术应用于家校互动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
3、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开展平时教学、教研组级、年段级、校级半日教学活动等各种研究实践课。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年教研组开课约80节左右,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二期课改的深化,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对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对策:
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导“绿色网上行”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问题三: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和兄弟学校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据初步统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策: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
2015年9月2日
第四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十六团上游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上游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2566平方米,建筑面积969平方米,现有5个班级,学生108名,教职工11名。现结合我校的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状况,自查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
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信息化教育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全校共有兼职信息教师一人。
2、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上游小学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上游小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上游小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上游小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上游小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
4、经费投入 我校目前,教师3人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
二、校园信息化环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共有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2、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每天使用率已达到1课时。
3、教师用机:师机比超过3:1
4、教室教学环境:我校所有教室均已安装多媒体设备。
5、卫星IP接收系统:卫星教育节目接收系统的硬件能够保障远程教育资源的正常接收。每年的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完整。通过网站方式接收资源。
6、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85%,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
7、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8、校园稳定、畅通,可以随时使用,故障排除及时,无长时间断网停用现象。
9、学校所有计算机都安装了过滤软件;有专人负责学校网络安全和处理不良信息,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向网络发布信息、校务公开。
10、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二、教育教学运用
(一)教育教学资源
1、学校准备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共享、共用,通过资源的上传、积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为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又一个有效途径。
2、能不定期向安宁市教育资源库上传教学资源。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内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根据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和目标,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教师笔记本使用培训等。对于一部分教育技术骨干教师,学校指派他们参加一些校外的应用技术培训,将培训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教学中,并且带动一批教师参与信息技术的应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使用综合信息平台每学期不得少于8次;开展了一系列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教师都能独立使用多媒体设备。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课题,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三、教育教学运用
1、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信息化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制作PowerPoint及网页水平有所提高,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
2、管理服务(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学校在教务、科研、德育、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2)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务管理情况
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术应用于家校互动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
3、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设备,开展平时教学、教研组级、年段级、校级半日教学活动等各种研究实践课。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学年教研组开课约80节左右,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主要问题与对策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二期课改的深化,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对策:
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对策:
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创导“绿色网上行”活动,使学生更多地掌握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全面提高素质。
问题三:我校学生大部分为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据初步统计:学生家庭电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对策: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安宁市和平学校 2013年8月28日
第五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检自查报告
王家桥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自评报告
我校根据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使全校师生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学习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结合我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教育现代化为突破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的,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因此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现对照松滋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细则自查,向领导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
1、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王家桥中学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乔冰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务室雷政乾主任任付组长,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由部门主任及备课组长任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还配有一名兼职网管员,同时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王家桥中学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远程教室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王家桥中学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上级部门、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逐步建立评价、考核、奖励机制。把教师信息技术运用及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效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
3、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学校在2011就研究制定了切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2011至2014三年总体规划、目标和实施方案,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4、经费投入
我校信息化设备逐渐到位,目前,已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子白板,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我校建有电子备课室,配有一间计算机网络教室,达到上课每生一机要求,配置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学生每周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到达规定要求.3我校按标准配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每班教室配有一套“班班通”教学设备,教师都喜欢用多媒体上课,提高了课时效率,效果很好。
4、联网计算机达到计算机总数的100%,在教室、办公室等教学、办公用房均布设有信息接入点,实现了互联互通。
5、学校有合适的交换机、路由器,有基本保障网络安全的防火墙。
6、我校有独立的网站设计合理,功能完善,为教师研修和学习探究提供了平台。
7、学校各类信息技术设备台账齐全,有专人管理,维护维修到位,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三、应用水平
(一)教育教学资源
1、学校建立具有服务于教育教学、满足现行新课标需要的校本资源库(学科门类齐全),每位老师参与建设,实现了资源统一管理、交换和共享。建立和开发校本资源,进行了许多课题研究。
2、学校利用学生管理平台,家校沟通平台进行家校学生互动。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先后组织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培训、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如何使用的培训、教师办公应用软件操作员中级培训等。通过活动教师更加明确了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信息素养,对信息技术运用要做到想用――意识的提高,能用――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会用――适度、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选择用,更明确了今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努力方向。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学校各学科都实现电子备课,并有电子备课的要求和管理决定。
2、教师能够熟练完成电子文档编辑、网页浏览、网络资源检索和下载,能制作符合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3、教师有一系列信息技术的相关课题,并发表了相应的论文,制作有关的课件,成绩显著,全体老师能够参与信息技术资源开发与建设。
三、教育教学运用
1、培养兴趣
发展个性
学校根据人才的发展要求,把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足、开好相应的课程外,开设能供学生上网学习、查阅资料的学生电子阅览室,利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学生的各类电脑兴趣小组,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脑运用技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学习电脑兴趣浓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类信息技术运用比赛。
2、管理服务
(1)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情况
学校在教务、科研、德育、学生成长、学业质量分析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满足师生发展需要。
(2)信息技术应用于校务管理情况
学校在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校务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高效、有序。
(3)信息技术应用于家校互动情况
学校充分发挥家校互动平台作用,保障家庭的知情权、参与权,信息更新及时。
3、实践研究
提高效能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活动,在进行校本培训的基础上,强化与课堂教学优化整合的实践研讨。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加强集体备课,平时上课有选择的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教研组开课,执教老师能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科学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00%教师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四、存在问题与措施 问题一: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如何把握学科教学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突破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运用人机对话技术精心安排问题,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还需进行不断地研究。
措施: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二:如何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引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基。帮助学生能够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从而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和情感工具。
措施:学校将在条件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资源平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能充分运用网络,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问题三: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子女,和城区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相对不强,信息意识相对薄落。学生家庭有电脑很少,配置率低,家里即使有电脑的也只当作游戏机来使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制约。
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家长信息技术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信息化意识;学校进一步做好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向学生开放的工作,大力提高学生信息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王家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