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20161117
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落到实处,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太和县民族中学教育集团始建于1996年,座落在团结东路北侧,是太和县唯一的一所民族学校。2016年9月,在太和县区域教育布局调整中,民族中学教育集团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正式挂牌成立。她依托民族中学教育集团,下辖关集中学和赵集中学。民族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共有教师229人,学生3978人。省级“教坛新星”“骨干教师”2人,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学校占地面积2266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7870平方米,有教学楼三幢,图书实验楼一幢,实验室7个,学生微机室9个,艺术教室6个,电子白板室69个,有计算机450台,多功能会议厅1个,师生开放式阅览厅1个。藏书113800册,生均29册。
民族中学教育集团确立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博学笃行,博爱自强”为校训,形成了“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校风,“敬业乐教,爱生奉献”的教风,“勤学善问,多思精练”的学风。通过本次布局调整,学校办学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办学水平、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班子队伍得到加强,师资队伍得到壮大,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品位的提升,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中学教育集团先后获得的荣誉有:“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阜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阜阳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阜阳市特色初级中学”“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阜阳市花园式学校”“阜阳市文明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先进集体”“阜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第六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
二、标准化建设推进情况
目前,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17870㎡,生均4.49㎡。运动场地总面积5700㎡,生均运动场地面积1.43㎡。图书册数总113800册,生均29册。学生微机总450台,生均9:1。互联网接入带宽100M。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率96%。实验室配备7个。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多媒体教室1个。
民族中学教育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把教育均衡发展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组织精干力量,精心准备,完善资料建设,加强辖区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学校召开了六次均衡发展推进会,对照任务清单,落实任务,由中心校成员落实包保清单,责任到人,统筹时间,建立辖区自然校日上报、周推进、周汇报制度,有序开展,逐步完成均衡发展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对于特殊学生,学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出台了相关文件,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指定教师对学生心理、学习等方面进行辅导,绝不让一位学生因贫(学困)而辍学。一旦出现学生流失及时进行家访,劝其返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成立留守儿童工作指导站,建立“代理家长”“爱心妈妈”“亲情热线”制度,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如:走进图书室、开展体育活动、亲情连线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班就读,不设置障碍。对三残儿童,作为学校关注的重点,班主任、教师、学生形成合力,在学习、生活上给予特殊照顾。
三、采取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下大力气努力使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度关心民族中学教育集团的发展。各级领导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县教育局领导在新教学楼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检查督促,极大的促进了工程的如期完工和使用。上级领导的巨大关怀,给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助推着我校的变化与发展。学校班子成员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标杆。在工作中,以增强班子团结为核心,以提高管理能力为目标,以“管理就是服务”为理念,在实际工作中能深入实际、倾听师生合理化建议,查出问题并及时整改。在工作中能坚持原则,创造性开展工作。2.成立民族中学均衡发展领导小组 组 长:王 勇 副组长:王玉龙
成 员:王 丹 范吉山 王庆敏 王 军 龙 超 李玉飞 曹芳秋
王慈 曹靖华 王允忠 宋峰 李 博 赵国锋 栾腾波 王 静 刘祥付 办公室 主 任:王玉龙
副主任:王庆敏 范吉山 王丹 刘祥付
成 员:李 雷 张 标 刘超云 李朋飞 宋 峰 田伟恒 田建 3.加强教师管理。学校加大了目标责任考核评价的力度,认真完善并落实了《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教师年度工作考评方案》、《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教师考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学校坚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线,以尊重关爱为前提,以学习研究为重点,以考核评价为促动,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创设培训平台,打造 “名师工程”。学校成立“名师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培训和管理。学校邀请有关的专家讲学,为教师开阔视野,根据培养对象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潜力,请专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以充分发展其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品质,为名师的成长创设相应的教学交流、研讨的平台。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实施教师自主发展工程。学校组织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参与各种网上远程培训活动。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邀请县教研室来学校业务指导,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邀请名师来校上示范课等,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学校将通过组织教师到外地参观名校,听专家讲座,听示范课,送课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调动教师积极性。学校对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师给予积分,计入教师量化。推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研组长要随机下课堂听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指导教师教学教研。每学期学校领导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不少于15节。做好“师徒结对帮扶”工作。学校老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与青年教师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4.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学校成立财务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公用经费管理制度和年初预算执行,经费主要用在教育教学上,做到透明、公开。严格按照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2013年培训了224人次,培训经费264006元;2014年培训了137人次,培训经费224685元;2015年培训了315人次,培训经费338129元。5.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学位申请、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起始年级严控大班额;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以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列名次、座次、考场;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严格执行“一教一辅”制,不乱推销、发行任何规定以外的书籍和材料;规范作业设置,总量控制在1个半小时之内;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之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做到收支两条线,结余费用及时退还给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实施素质教育。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与特色教育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把“民族教育”作为我们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立足课堂,创建师生书吧,抓好学校学生会、书法、足球等20多个社团,在周二、周三、周四集中活动,并有专门辅导教师。创办了《民中教育》、《荷韵》文学校刊,全面培养学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7.学校办学特色。民族中学教育集团积极创建“民族教育”特色,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大门,悬挂回汉两块校牌,修建民族风情园、亭,栽种民族风情树,装饰民族文化长廊,让师生在学习之余了解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去清真寺采风、请清真寺阿訇为师生上课、学习民族艺术,音乐、舞蹈、剪纸、绘画等,民族教育之花已在我校悄然绽放。学校毽球队连续四届参加省民运会,并取得一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十一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1.目前我校的校舍建筑面积、运动场面积由于学校经费和场地有限,得不到有效改善。
2.我校许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希望能给予贫困生申请补贴,减轻家长负担。
3.由于经费紧张,目前,我校广大教师办公室严重不足,多人挤在一个狭小的办公室办公,配套设施缺口较大,办公条件急待改善。今后,学校抓好德育工作,重点抓学生养成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对留守儿童采取师生结对帮扶,生生互助。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多关心,多照顾。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健康成长。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一批区域内名师。加强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建设,创造良好育人环境,提升学校发展内涵。我们要以此次均衡发展为契机,举全校之力,汇全校之智,用全校之能,攻坚克难,乘风破浪,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使各项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谋求民族教育新的突破,给关心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民族中学教育集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自查报告
太和县民族中学教育集团
2016年10月
第二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清池镇中普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清池镇教育管理中心:
根据省、市、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黔教督〔2014〕35号)、《贵州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规程(修订)的通知》(黔教督〔2014〕36号)、《金沙县委办公室 金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沙县201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金委办字〔2014〕34号)和《金沙县教育局 金沙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暨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金教字〔2014〕23号)等要求,中普小学以构建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为学生未来奠基”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普小学位于清池镇南部,距清池镇政府办事处10千米,服务半径约5千米,服务范围包括清池镇园坪村、普安村和大坝村、石场乡鹿楼村的部分区域,涉及面积约30平方千米,涉及农户1300余户,5800多人。
学校初建于1952年,在园坪村韩家寨四合院寺庙,取名为
人均宿舍面积8.98平方米,超过人均3平方米的标准,差床位127个,正在购置中。
4、配备了科学(实验室)教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体育、美术器材室和实验仪器室(实验准备室)等。
5、配备了教师办公室、教师办公室1间、行政办公室(广播室)1间、教务(文印室)1间、总务后勤室1间。
6、现有厕所建筑面积共124平方米,生均达0.36平方米,超过小学生均0.2平方米的标准,硬化防滑和防雨设施完毕,达到验收标准。
7、学生食堂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食堂内部设施符合卫生规范,“三证”齐全。预计寄宿生127人,生均食堂面积1.4平方米,超过生均1平方米的标准。现有餐桌座位204个,学生餐具300套,厨房现有设备满足供餐需求。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1、现有各类图书8552册,生均24.9册;配有教学参考资料1248册、工具书750册、报刊(人民日报、贵州日报、毕节日报、中国教育报、贵州教育报、贵州教育、课堂内外、小学班主任等)12种、音像资料66件(磁带34盒、光盘32张)。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台账、目录等完善,借阅情况正常。
2、有教学实验仪器价值7.81万元,达到标准;各类仪器设备总账、分账健全,全部分类入柜、入架,报损维护维修记录齐全,实验教学开展正常,实验资料完善,归档规范。
3、有计算机室1间,学生用计算机27台,信息技术课程按标准开设,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相关资料收集齐备装档规范。
4、学校有“班班通”多媒体设备10套,教师课堂教学“班班
排课科学合理;积极组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响普槽—我美丽的家乡》,将校本教材排入课表进行教学,教师的相关工作计划、总结和备、教、改、辅、考等工作正常进行,教务处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巡课。近三年教学科研课题有校级3个,现在正在实施的课题有“群文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联系参与校本教研分工明确,形成制度、全校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正常、相关印证资料完整、教师参加学校及以上教研活动取得的获奖成果15件。
4、校园布局合理、区域分明,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措施到位,绿化美化面积达3300多平方米。随时保持窗明地净、书报物品等摆放整齐有序。校园文化丰富,充分体现环境育人效能,在围墙四周绘画了各种简易而有教育意义的图案18幅,在教学楼、办公楼墙面上设置了名言警句17幅,在各班教室内设置了班训、名人名言等共38幅。校门、围墙、走廊等基础设施无安全隐患。
5、对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长、教师“一岗双责”(教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分解明确并签订责任书,考核奖惩措施严格落实到位;认真制定了各种切实可行的安全应急预案;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齐备,充分利用学校简报、墙报、展板、广播、公开信、集会、家长会、主题班队会等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消防、地震等防灾减灾演练,收集归档了近三年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资料和图片。
三、普及程度
1、截止2014年9月,学生巩固率达到100%,实际辍学率为0%,接受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1人;三类残疾
第三篇:学校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白沙镇小岩小学2016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自查及整改报告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特色之路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着“自查促整改,整改促发展”的目的,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对自查自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白沙镇小岩学校位于白沙镇东郊1.5公里处,地处交通要道,小河相依,绿林相偎,风景秀丽。学校建立以来,从无到有,现已初具规模。校园总面积3367平方米,生均 8.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32平方米,生均7.35平方米。原是一所村级制民办学校,由于学校办学有特色,白沙镇政府党委研究决策将辖管的笔架、新山、石固教学点整合为一,合乎实情,现有辖区适龄儿童225人,6个教学班,贫困寄宿生 105人。生源除来自小岩村、石固村、新山村以外,还来自周边乡镇。在职教职工19人(其中保安2人、工人4名)。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创设条件,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情况(一)普及程度1、2015年辖区适龄儿童32人,入学人数33人(中途转进1人),入学率达100%。
2、本学年初辖区在校学生数222人,其中中途转进3人现有225人。入学率巩固率为100%。3、2016年小学毕业班人数48人,毕业48人。毕业率为100%。(二)师资水平
(1)学校设有校长1人,学历高,能力强,作风正。近五年均参加过继续教育,合格率为100%。
(2)本学年在职教职工19人,专任教师13人,其中本科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工会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后勤、寝管、信息技术、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三)办学条件(1)学校占地面积3367平方米,生均 15.17平方米,校舍面积1632平方米,生均7.35平方米。现学校有一幢教学楼和一幢学生宿舍楼及(含实验图书室),简易食堂一幢,厕所一幢,构成了校园主建筑群。绿化面积达4.87平方米;体育活动用地达1830平方米,有足够的师生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标准篮球场两个,乒乓球运动场一个。教学楼和校门、花栏式院墙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成了白沙镇东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学校图书室中共图书有6500册,各类杂志40 余种。(3)配有专用科学实验室、专用网络教室、会议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等设施配备,实现“班班通”。全部计算机宽带上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镇域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们在镇政府的领导下,会同乡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认真落实“双接双送”制度,无学生辍学现象。保证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学校。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任命了一名文成武为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工作手册》,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各部门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部门、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牢记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每日集合集会、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白沙镇派出所所长小岩小学法制副校长王科来我校进行法律法规、交通、防火、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宿舍、体育设施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班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作好校方责任险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不安全事故。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组织、各班级、各学科各展其长、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定计划、落实措施,齐抓共管,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少先大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寝室、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次班级代表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为了培养学生献一份爱心,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发动全校师生捐款,为灾区人民献上一份爱心,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八荣八耻》、《新三字经规》的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以少先队为阵地,以“五爱”为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齐头并进。
五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了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及时归类、认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控制流失,取消重复教育现象,禁止择校生,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
二是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三风”建设,定期布臵橱窗、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四是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文化课,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讲、批、辅、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教学研究要严谨。严格考勤坐班制度,教师实行签到签退制,坐班查堂制,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象棋、舞蹈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写好一篇课后反思、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在全镇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扎实开展“课内比较学”活动。
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能过进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坚持“三为主”,做到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真正做到“两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四)、三室工作
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农村远程教育播放教室(含光盘播放教室)、行政办公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6500册,生均图书29.3册,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室配有29英寸彩电一台,基本达到村级三类学校配备标准。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学校高度重视三室建设及工作,由蔡大君老师专门负责 充分发挥了它的阵地作用,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问题
尽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的启动、实施到巩固提高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着几个问题。
1、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工作尽管尽心尽责,但不够活跃,缺乏生机。
2、教师的学科专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半数以上是从民办学校整合收编过来的,所以教师的专业化平均水平不高,知识老化,不能很好的适应新世纪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3、学校的设施还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食堂简陋,学生还没有正规的就餐食堂。实验器材陈旧老化,部分已完全不能投入使用。
4、学校的图书也不能跟进均衡发展长远需要。学校大多图书来源靠上级匹配及捐赠,半数以上不能适 小学生学习参考及阅读价值,更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5、计算机、音体美器材配臵不健全。
计算机老化,配臵低,已不能很好的投入使用。音体美器材严重缺乏。
6、寄宿生没有专门的宿舍,床位也紧缺。
我校困难寄宿生有100余人,学生床50余架,因为没有专用的宿舍,靠挤占学校专用实施远教室寄宿。尽管管理规范,已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但仍然较为拥挤。活动空间狭窄。
7、我校文化氛围仍需加大投入,外墙脱落,影响校貌。
8、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提高。
9、学校没有一个环形跑道。不能很好地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健康综合素质。
五、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我校已多次向上级部门及社会争取关注,争取项目争取资金,解决我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墙群严重脱落整改报告已于2016年5月24日正式向教投公司递交,待盼佳音。我们深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住宿学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使教师教的舒心,学生学的开心,家长放的安心。做到社会认可,领导满意。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家长满意、上级放心、社会认可的文明学校。
小岩小学 2016年6月18日
第四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报告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
自 查 报 告
**镇古称丹阳,位于**市东部,已有2000年历史,境内有古城墙、丹阳书院、铁锁井等八大自然、人文景观,2008年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境内长江水道连接东西,**铁路横贯南北,****三条省级公路交会,全镇版土面积239平方公里,辖28个村4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87406人,其中农业人口65653人;2012年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11659元。全镇现有初级中学2所,完全小学5所,其中寄宿制小学3所,寄宿制初中2所;2013年秋小学在校学生2267人,在校初中学生1181人。
“普九”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将教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落实教育科学发展战略,切实履行教育职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农村学校布点调整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程,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标到达度
(一)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况。
2011-2012学适龄儿童2321人,入学2321人,入学率100%;适龄少年1469人,进入初中就读1454
人,尚在小学就读15人,适龄少年入学率9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00%。2012-2013学适龄儿童2290人,入学2290人,入学率100%;适龄少年1350人,进入初中就读1339人,尚在小学就读12人,适龄少年入学率99.1%。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00%。2013-2014学适龄儿童2405人,入学2405人,入学率100%;适龄少年1188人,进入初中就读1178人,尚在小学就读10人,适龄少年入学率99.2%。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100%。近三年来,中小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生毕业率100%。
(二)弱势群体入学情况: 2011-2012学辖区内7-15岁残疾儿童、少年2人,入学2人,入学率100%;2012-2013学7-15岁残疾儿童、少年2人,入学2人,入学率100%;2013-2014学7-15岁残疾儿童、少年4人,入学4人,入学率100%;近五年达到法定入学年龄的女童全部入学,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就学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
(三)教师交流情况:2012-2013学全镇有教职工381人,其中小学199人,初中182人;全镇专任教师303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60人,在校学生2215
人,师生比1:13.84;初中专任教师143人,在校学生1333人,师生比1:9.32;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123人,占76.88%,中师学历35人,学历合格率100%;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101人,专科学历42人,学历合格率100%。中小学校长归口市教育局管理,全镇14名中小学正副校长13名参加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92.9%,其中人参加提高培训,提高培训参训率64.3%。实行了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教师交流形成了常态。2009-2010学采取调动、资教、外派学习等形式交流教师81人;2010-2011学通过挂职锻炼、跟岗学习、调动、置换培训等形式交流教师37人;2011-2012学采用资教、挂职锻炼、跟岗学习、调动、置换培训、顶岗实习等方式交流教师38人。2012-2013学通过支教、挂职、跟岗、置换和顶岗实习等方式交流教师35人。教师交流促使教师合理流动,加强了城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了师资结构,对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实施素质教育情况:
1、规范办学:我们始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我们从规范中小学作息时间,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入手,不断加强辖区内各中小学的管理,杜绝了不规范办学行为,辖区内无乱办班、办园现象。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课表、作息时间表编排科学合理,保证了课外锻炼时间;
各校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及考评细则,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考评办法。严格执行国颁课程计划,不增加和调减课程、课时,有效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执行,办学行为严谨、规范。
2、课程开设:我们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认真落实新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把乡土人情、民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各校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开足体育、音乐、美术课,结合实际开展丰富的课外艺术、体育活动。同时,按市教育局要求组织开展“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极大丰富了师生文娱生活。在2012年全市中小学艺术节中,**中学、**中学、**小学分获团体总分一等奖和二等奖。2013年**中学、**堤小学均获得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团体二等奖。
3、德育工作:中小学均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共同构建完备的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关工委和家长学校建立起学校、家庭、社区(村)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镇作为**市首批“家庭教育示范乡镇”,通过宜昌市关工委验收,获得宜昌市“家庭教育示范乡镇”称号。**镇教育系统关工委、**小学关工委被评
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同时,我们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德育教育,组织开展以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和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
4、毕业率:2010-2011学小学毕业生444人,全部升入初中就读,小升初比例100%,初中应毕业660人,实际毕业660人,毕业率100%;2011-2012学小学毕业生408人,除1名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外,全部升入初中就读,小升初比例100%,初中应毕业546人,实际毕业546人,毕业率100%;2012-2013学小学毕业生363人,全部升入初中就读,小升初比例100%;初中应毕业490人,实际毕业490人,毕业率100%。全镇各学校无一人违法犯罪,犯罪率为0。
5、教育质量:近几年来,我镇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中小教育质量不断提高。2010**中学、**中学、**小学教育质量在全市居于先进行列,受到**市教育局表彰和奖励,**镇中心学校被教育局表彰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2011年**镇人民政府获得**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颁发的党政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优秀乡镇”;中心学校获得市教育局颁发的“小学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团体二等奖”; 2011年5月中心学校获得**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职招生
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中学、**中学、**小学、**小学获得**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中学在**市第18届学生运动会和**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均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市第十届青少年科技节中获团体总分二等奖;**中学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实验与研究课题先进单位,是宜昌市“名牌学校”、“示范学校”、“群众满意的中小学”、是**市 “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
(五)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我们发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组织公安、交警、交通、卫生、防疫、工商等职能部门和村、社区居委会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维护学校教学秩序和学校周边稳定。为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政府与学校签定安全责任状,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发生。公安派出所定期到学校进行周边环境和校内不稳定因素排查,维护学校秩序,交警部门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护学岗。为保证学生安全,政府领导亲自协调有关部门,投资数万元,为**中学、**小学、**堤小学大门前道路安装减速板,为**小学加装安全警示标牌。安全、工商、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学校安全卫生监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保证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些措施有效维护了学校稳定,达到了安全零事故目标,营造了优良的教育环境。
(六)教育资源配置情况:我镇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
建设和校安工程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在“普九”在基础上,得到显著改善。全镇中小学校园面积达到12452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到39778平方米;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4726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小学达3.14平方米,初中达5.83平方米;中小学体育运动场面积33482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面积小学达7.24平方米,初中达13.08平方米;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625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小学达1833元,初中达1643元;中小学拥有计算机840台,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小学达到11.4台,初中达到13.7台;中小学藏书137896册,小学生均32.4册,初中生均49.6册。中小学全部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中小学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均按标准化要求配备到位,基本达到了资源均衡的要求。全镇7所中小学,全部完成了校安工程改造任务,**小学、**堤小学塑胶运动场工程正在施工。另外,我镇各校十分注重校园绿化、美化建设,所有学校面貌优美,环境清新,绿化达标。
(七)义务教育延伸: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镇学前教育工作发展迅速。目前,现有各类幼儿园7所,其中公办园1所,民办园6所,镇中心幼儿园于2012年启动建设,目前正
在抓紧施工;全镇3-6周岁学龄前儿童2057人,入园幼儿1720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了80%以上。
二、主要做法和体会
(一)履行政府职能,重视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党委、政府“十二五”期间惠民为民,富民强镇,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工作,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二,定期召开教育办公会,对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采取不定期办公会和现场办公形式,研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为学校解决实际困难。第三,建立管校联校责任制。制定了党政班子成员联校责任制,党政班子成员分别联系一所学校,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保证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控制学生辍学等内容纳入责任制进行考核;在各学校成立了管校委员会,管校委员会主任由联村干部兼任,学校所在村党组织负责人为管委会成员。第四,按照义务教育法要求,定期开展适龄儿童少年筛查工作,适时掌握全镇适龄儿童少年基础数据。对于达到法定入学年龄的,由镇政府向监护人下发入学通知书,保证了适龄儿童依法按时入学。同时,完善了镇村校三级教育目标责任制,建全学籍管理体系,及时记载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加强对学生流动的监测,确保学生就学。
(二)多项措施并举,保证就学机会均等
第一,严格控流目标考核。我们把控制学生辍学作为
镇村两级领导干部履行教育目标责任的内容之一,纳入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对镇、村、社区干部履行教育目标责任情况定期进行考核,强化村、社区的责任。每学期开学,镇党委行政主要领导带头,联村、联社区干部和村、社区干部按时到学校了解学生入学情况,配合教师组织、动员学生入学。第二,由镇关工委牵头,在全镇28个行政村、三个社区,建立起覆盖全镇的镇村校三级留守儿童及困难学生关爱体系,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实行动态监测,确保了全镇无因家庭困难和得不到父母关爱而失学的情况发生。第三,在中小学老师中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子女”和结对帮扶活动,保证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去冬今春,全镇300余名教职工共帮扶留守子女和困难学生700余人,资助物资、现金折合28750元。除了从物质方面进行资助以外,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学习、生活、心理上进行帮扶,并和留守子女家长进行书信和电话交流,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四,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制度。有90余名学生获得多方面资助。镇政府每年从财政经费列支一定经费,用于资助特别贫困学生,确保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辍学。2011年,安排4000元,资助20名中小学生。2012年财政列支5000元,资助贫困学生25名。由于采取多种措施,近五年来,中小学生辍学率为0,初中生毕业率100%。全镇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较好地保持了零辍学成果,实现了义
务教育就学机会均等。2013年镇财政拨付教育经费6.05万元,用于教师培训、教师节表彰及学生蛋奶工程补助。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全镇现有教职工381人,其中小学199人,初中182人。为缩小校际差距,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围绕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配齐配强学校领导班子。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近三年,我们先后免除了5名中层以上干部,从中层干部中提拔了6名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副校长职务,并从教学一线培养、选拔了15名功底扎实,教学过硬,成绩突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中层干部岗位。通过调整形成了一支精干、务实、高效的学校管理干部队伍。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促进教师交流。2011-2012学采用资教、挂职锻炼、跟岗学习、调动、置换培训、顶岗实习等方式交流教师38人。2012-2013学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交流教师35人。教师交流促使教师合理流动,加强了城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了师资结构,对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小学广泛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广大教师一人一份报,一人一份教学业务杂志,每学期阅读一本优秀书籍,积极参加“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校本培训工程和校本教研活动, 形成了较浓的学习氛围,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得
到极大的提升。四是扎实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锤炼教师课堂教学技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五是注重提升教师社会政治地位。每年教师节,镇党政班子主要成员亲自下学校慰问广大教职工。建立了教师表彰奖励机制,镇财政每年拿出5万元表彰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六.一”儿童节、教师节不少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到各学校开展慰问活动。同时,我们十分注重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高教师政治地位。近三年来,8名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我们还关心关爱贫困教师和重病教师,对贫困教师和重病教师进行慰问,送去党委政府的关怀。
(四)增加教育投入,缩小办学条件差距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生源状况的差异,我镇各校在办学条件上与市内先进乡镇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缩小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委、政府围绕优化办学条件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改善**中学面貌,投资12万多元,征地3.5亩,解决了**校门改扩建用地问题;从企业争取资金1.6万多元,用于弥补**中学校门建设资金不足;近年来,考虑到**中学未来发展需要,我们为**中学无偿划拨土地近8亩。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拨出专款51787.56元修复该校专用公路;出资20560元为该校购买8台太阳能热水器;近两年为缓解**经费困难,从
财政划拨经费近4万元,用于支付该校雇请炊事员工资,解决经费不足问题;三是改善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状况,拨款10余万元,在大同路中心安装减速钉,保障了市二中学生过往南校区安全,为**、**小学、**堤小学安装减速板,为**小学安装安全警示牌。四是投资18万多元搬迁**小学门前住户,投资4万元为该校新校门平整场地,同时投资23696.17元,对门前人行道进行改造。五是投入65855元征用土地1.9亩,落实**小学新校门及通道规划用地。六是为新建**镇中心幼儿园,无偿划拨价值61.56万元土地10.26亩。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近几年来,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忠实履行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做出了自身应有的努力,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当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办学特色不鲜明,在办特色名校,创教育品牌方面还需要作出巨大努力,我们将创新教育理念,围绕创特色,树品牌,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与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因此,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供良好政治经济待遇,以吸引优秀教师到我镇任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三是对教育投入不够。当前各校教师办公条件还比较艰苦,我们将逐步加强对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步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第五篇: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
基本条件自查报告
---南峪学校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和山西省《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晋教基[2014]37号)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积极争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扎实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评估体系》(8.23)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对照标准展开自查,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始建于1952年。2008年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村委多方集资1建起了一座占地3074平方米,集绿化、美化为一体,水电暖设备齐全的高标准的新型农村学校。新的学校抗震裂度按8级设防,占地面积3074平方米,建筑面积1844平方米,包括教学楼、餐厅、厕所、操场及其它附属设施等。现有教职工10人,学生53人。学校服务范围为刘家山、石河村以及周边矿区随迁子女。
二、对照指标自查情况(一)校舍建设
1、我校占地面积3074㎡,生均48㎡。
2、建筑面积为1844㎡,生均34.8㎡。
3、我校没有环形跑道(符合标准的操场),有平整、适用的运动场地占地面积1650.7㎡,生均31㎡。
以上数据均为实地测量和计算,数据属实,这三项高于国家标准要求,为合格。
4、专用教室中设有图书阅览室、音乐美术教室和科学实验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共用,此项为基本合格。
(二)装备配置
5、课桌椅一位学生一套,实用、美观、整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项为合格。
6、图书装配:由于图书配备时间过长,学生使用过度,有部分图书破损严重,造成图书部分损失,现有图书1060册,生均图书20册,未达到国家标准,此项为合格。
7、理科仪器按照标准配备齐全,能够满足分组实验要求,此项为合格。
8、音体美器材配置符合国家标准配置,个别仪器因各种原因损坏,但够用为合格。
(三)信息技术
9、计算机网络教室,有计算机教室,有教师专用机,有学生机,此项为合格。
10、校校通、班班通。校校通没有实现,普通教室全部没有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及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此项为不合格。
(四)办学规模
11、规模编制。学校为单轨制,办学条件满足办学规模,最大班容量为21人,此项为合格。
(五)队伍建设
12、学科配备。教师学科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6名,其中汉语言专业1人,英语教育1人,音乐、体育无专职老师,小学教育3人。能满足开足开全国家规定课程。此项为基本合格。
13、教师学历。小学教师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比例为100%,此项为合格。
14、优师分布。小学中级职称及以上2人,符合标准要求,此项为合格。
(六)生活设施
15、安全保障。学校达到“人防、物防、技防”安全制度健全,配备保安人员2名,配备安保人员2名,安保装备齐全。此项为合格。
16、饮食条件。有食堂和餐厅,能够满足师生就餐需要,能够为师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和饮水,学校供水为二次供水,水质经过过滤,此项; 合格。
17、寄宿条件。宿舍安全够用卫生整洁,每生一床,此项为合格。
18、厕所。学生蹲位男女各6个,教师蹲位男女各两个,男厕便槽2米长,达到国家要求标准,此项为合格。
(七)管理质量
19、办学行为。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齐全,管理规范科学,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生免试入学,面对服务区招生,均衡编班和配置教师。此项为合格。
20、国家课程设置。在学校有限教师范围内,依据教师特长,积极创造性的把国家课程开足开全,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有效落实,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此项为合格。
21、教学管理。教学规范有序,评价科学合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做唯分数论学生。此项为合格。
22、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真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注重学生素质评价的实效性和连续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3%。此项为合格。
(八)校园文化
23、校园环境整洁,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宿舍文化和餐厅文化氛围一般,此项为基本合格。
通过此次对照标准的自我检查,我校摸清了自己的“家底”,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我校会借此次全面改薄和均衡发展的机会,查漏补缺,完善好我校的各个方面的软硬件,使我校真正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为我校的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在乡村也可以和城里娃享受一样教育的幸福感。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
自查报告
南 峪 学 校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