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霄云煤矿2013年度生产能力自查报告
霄云煤矿2013年度生产能力
自 查 报 告
霄 云 煤 矿
二○一四年二月十日 霄云煤矿生产能力自查报告
济宁市煤炭局:
2013年度,霄云煤矿在市煤炭局、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煤矿生产能力登记和公告制度的通知》(国能煤炭[2013]476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均衡生产原则,科学编制了产量预期目标,合理安排了季度、月度生产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生产,并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建立了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措施以及考核标准,确保把通知精神落到实处。
根据省煤炭工业局的要求,霄云煤矿就2013年度生产能力进行了认真自查,并对2014年生产计划进行了认真分析,现把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生产情况
霄云煤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3年7月正式投产。霄云煤矿2013年度共计生产原煤77.3万吨,其中,1305工作面生产原煤17.1万吨,1302接续工作面生产原煤26万吨,1307工作面生产原煤28.1万吨,其余为掘进工程煤。
二、矿井采掘情况
截至2013年底,霄云煤矿三个煤量分别为:开拓煤量:1279.47万吨;准备煤量:882.545万吨;回采煤量:137.73万吨。其中,回采工作面两个,分别为一采区西翼的1307工作面和一采区东翼的1302工作面;准备工作面一个,为1306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六个,分别为一采区西翼的1309轨道顺槽、1309皮带顺槽;一采区东翼的1312轨道顺槽、1312皮带顺槽以及二采区准备大巷东翼轨道大巷、东翼胶带大巷。
三、矿井公示情况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公示制度要求,霄云煤矿在副井上井口西侧墙壁上悬挂了公示牌板,牌板内容涵盖采区个数及名称、采掘工作面名称以及煤矿核定(设计)生产能力、年度累计产量、当月计划、已完成产量等公示内容。
四、矿井机电检修及通风情况
作为新建矿井,霄云煤矿自建矿以来,逐步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等,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编制了各类年度计划、编制全年设备检修及大修计划,并报集团公司审批。在实际生产组织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如每天进行一次通、排、提、压、供及采掘设备的检修检查,要求科室、工区管理人员紧盯现场,确保检修质量,消除设备隐患,保证安全生产。每个月集中进行一次不少于24小时的矿井机电设备检修检查,春节期间进行一次全矿停产全面检修。
通过束管监测系统监测井下有害气体含量,及时采取防尘等各项措施确保井下安全。每年进行一次矿井反风演习,年末进行一次风道清理,2013年核定矿井通风能力为125.1万吨/年。目前,矿井各生产系统运转正常,通风系统合理,未出现超通风能力生产和重大通风系统改造项目,未出现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情况。
五、矿井2014年度生产计划
霄云煤矿各生产系统运转正常。据此,霄云煤矿2014年度计划生产原煤90万吨,掘进进尺8600m。
附件:
1、原煤产量分解表
2、掘进进尺分解表
霄 云 煤 矿
2014年2月10日
第二篇:霄云煤矿简介
济矿集团霄云煤矿简介
霄云煤矿是省、市、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距离县城约20km,交通较为便利。
井田面积:东西长8.1km,南北宽2.9km,面积23.42km。资源条件:井田大部分与局部可采煤层4层,平均总厚6.45m。其中3煤赋存比较稳定,可采范围内平均厚度3.49m,构造中等,煤层厚度适合综合机械化开采。
地质构造:井田内地质构造相对简单,主采煤层赋存稳定,区内煤层瓦斯含量较低,属低瓦斯矿井,矿井建设资源条件较为可靠。储量:全井田地质储量10120.2万吨,可采储量4791.5万吨。煤种为焦煤、肥煤,煤质具有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发热量31MJ/kg左右),灰熔点高等特点,属华东地区稀缺煤种,是良好的炼焦用煤、动力用煤及化工原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服务年限41年,并配有同等能力的选煤厂一座。
开拓方式:采用一对主、副立井开拓全井田,主井兼作回风井。主井直径5.0米,垂深840米,副井直径5.5米,垂深860米。投资情况:项目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10.01亿元。矿井建设工期36个月,于2010年12月实现试生产。
第三篇:霄云煤矿巧做文章,安全教育有声有色
霄云煤矿巧做文章,安全教育有声有色
在全国上下紧锣密鼓开展第九个“安全生产月”之际,霄云煤矿不断创新方法、创新形式,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积极开展职工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术培训及安全警示教育活动。以抓好常规教育为基础,以强化班组长安全培训为重点,积极打造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
一、理论实践相结合,丰富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霄云煤矿采取外委培训与企业内部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职工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积极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和周四集中学习时间,由三大员授课(区长、书记、技术员),大力普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安全文化知识,学习煤矿三大规程。并通过开展安全班组建设、安康杯知识竞赛、“学规程、用规程”、反“三违”和“零事故月”等丰富多彩的安全活动,将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与推动现场安全生产相结合,让职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责任。
二、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课活动。根据济宁市安委会“安全生产千堂培训课”和济宁市煤炭局“安全生产百堂培训课”的工作部署,霄云煤矿成立了以矿主要负责人马金平同志为组长,各矿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培训方案。计划从6月10日至6月25日集中组织开展10堂安全
培训课,由矿各分管领导及各生产科室负责人亲自授课,培训时间为20学时,约1500人次受训。培训采取专家讲授与观看煤矿安全宣传片、组织职工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分析讲授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应急救援、煤矿重点专业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着力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素质。
三、加强班组安全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
为进一步提高班组长安全素质及管理水平,霄云煤矿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煤矿班组长工作规则》,认真组织学习推广白国周“六个三”班组管理法,并以矿筹建处《关于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以“六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现场管理到位、干部带班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为统领,狠抓安全班组及“三无”班组建设,通过评优树典、奖优罚劣,营造出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巧做文章,通过扑克牌将安全知识普及与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巧妙结合起来,寓教于乐,使安全教育有声有色。
6月中旬,霄云煤矿为每位职工发放了一套安全警示扑克牌。扑克图文并茂,漫画生动形象,语言简练易懂,让职工在休息娱乐时也心系安全,在潜移默化中使安全意识入心入脑。
第四篇: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发改运行[2006]81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依法加强和改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规范煤矿生产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煤矿各生产系统(环节)所具备的煤炭综合生产能力,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煤矿生产能力以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为对象。一处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对应一个生产能力。
第三条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依法生产;
(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三)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 煤矿生产能力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所确定、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并经验收合格,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登记的生产能力。
核定生产能力是指已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因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登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实际,按照本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变更登记的生产能力。
第五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的生产能力(以下统称登记生产能力),是煤矿煤炭产量的最大值。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实施监管。
第六条 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煤矿生产能力监管的指导,并直接负责中央煤炭企业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以外的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第二章 设计生产能力
第七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提出设计生产能力。
第八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设计生产能力,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煤矿设计的规定和规范,综合资源条件、开采技术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
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和规范,脱离客观条件,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
第九条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国家关于煤矿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对煤矿初步设计进行审查,确定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关于煤矿初步设计规定和规范的,不予通过。
第十条 煤矿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煤矿初步设计组织建设施工,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地质条件变化等情形,确需变更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的,应当重新组织项目设计和履行审核手续。
第十一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竣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对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确认。
第十二条 新建煤矿申请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设计生产能力,或改扩建、技术改造煤矿申请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除其他规定条件外,还应向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项目申请报告及项目核准批复文件;
(二)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及设计审批文件;
(三)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或竣工批复文件。
第十三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对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煤矿取得或者变更煤炭生产许可证进行现场审查时,应当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竣工验收鉴定书等,对各系统(环节)的能力进行检查。符合有关规定,具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条件的,准予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否则,不予登记。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准予登记或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的,应当在办结后5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同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三章 核定生产能力
第十四条 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原登记生产能力与实际差异较大的,应当组织重新核定:
(一)采场、提升、运输、通风(含瓦斯抽排)、排水、供电和地面等生产系统(环节)发生较大变化;
(二)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
(三)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较大变化;
(四)其他生产技术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第十五条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现场核定;
(二)主管部门(单位)审查;
(三)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煤矿应当在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60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生产能力核定。
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接受委托后,应当在30日内完成生产能力核定,向煤矿提交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第十七条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的内容包括:
(一)煤矿地理位置、煤层赋存、可采煤层煤种、可采储量、原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等基本情况;
(二)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说明;
(三)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图纸;
(四)各系统(环节)生产能力计算依据、结果和核定表;
(五)生产能力核定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
第十八条 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说明材料包括:
(一)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的情况、原因及相关证明;
(二)改变采掘生产工艺的原因、技术论证、批准文件、施工及验收合格证明;
(三)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证明材料;
(四)储量管理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变化认定文件;
(五)其他说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九条 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对核定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煤矿依据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提交的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按照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单位)提交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的审查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
(一)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文件;
(二)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表;
(三)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四)煤炭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五)其他。
第二十一条 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的主管部门(单位)为:
(一)市(地)属及市(地)以下煤矿,由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煤炭企业所属煤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煤炭企业负责;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的独立煤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
(四)中央管理的企业所属煤矿,由中央管理的企业负责。
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单位)收到所属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后,应当于30日内组织完成审查并签署意见,连同煤矿申请报送的全部资料,报送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
第二十三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经主管部门(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的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并正式行文批复。
第二十四条 根据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需要变更登记生产能力的,煤矿应当及时向煤
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准予变更登记生产能力的,应当在办结后5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同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煤矿矿长是本煤矿生产能力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对登记生产能力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
第二十六条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按照均衡原则,安排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煤矿的上级主管单位不得向煤矿下达超过登记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和以超登记生产能力为基础的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否则,煤矿有权拒绝执行。
第二十八条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实施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时,应当对监管范围内所有煤矿的登记生产能力和按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每年初,应当对监管范围内所有煤矿上按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情况统一进行考核。
第二十九条 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发现下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煤矿生产能力监管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条 对以下煤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核销其生产能力:
(一)因资源枯竭或资源整合等,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的;
(二)被依法实施关闭、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核销的。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未经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交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或者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未经批准而开工建设的,责令立即停建,限期改正,对项目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项目主要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国家关于煤矿设计的规定和规范,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的,对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给予通报,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分别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设计资质主管部门降低设计单位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设计资质。
第三十三条 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违反初步设计要求,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对施工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提请建设施工单位资质主管部门吊销矿山工程施工资质。
第三十四条 煤矿生产计划超过登记生产能力的,责令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执行的,视情节轻重对矿长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的行政处分,直至暂扣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
第三十五条 煤矿超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处50万元以上200万
元以下的罚款,对矿长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3个月内发现2次以上超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关闭。
第三十六条 煤矿生产能力发生重大变化而未及时组织核定并申请变更登记的,责令限期完成核定工作,对矿长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关于煤矿设计规定和规范的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予以批准的;
(二)对未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组织施工的项目,批准竣工验收合格的;
(三)准予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生产能力,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的;
(四)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煤矿核定生产能力审查批复、登记和变更登记的;
(五)对监管范围内的煤矿生产能力监督、检查、考核不力,致使出现严重不符合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
(六)发现煤矿超登记生产能力生产而不依法处罚的。
第三十八条 对依照本办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有关规定与之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二〇〇六年四月三十日
第五篇: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依法加强和改善煤矿生产能力管理,规范煤矿生产行为,促进安全生产,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煤矿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煤矿各生产系统(环节)所具备的煤炭综合生产能力,以万吨/年为计量单位。
煤矿生产能力以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为对象。一处具有独立完整生产系统的煤矿(井)对应一个生产能力。
第三条 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行政、依法生产;
(二)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三)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四)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 煤矿生产能力分为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是指由依法批准的煤矿设计所确定、施工单位据以建设竣工,并经验收合格,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登记的生产能力。
核定生产能力是指已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因地质和生产技术条件发生变化,致使煤炭生产许可证原登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实际,按照本办法规定经重新核实,最终由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予以变更登记的生产能力。
第五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的生产能力(以下统称登记生产能力),是煤矿煤炭产量的最大值。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实施监管。
第六条 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煤矿生产能力监管的指导,并直接负责中央煤炭企业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以外的煤矿生产能力的监管。
第二章 设计生产能力
第七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提出设计生产能力。
第八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设计生产能力,应当按照国家关于煤矿设计的规定和规范,综合资源条件、开采技术和装备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
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不得违反有关规定和规范,脱离客观条件,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第九条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国家关于煤矿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对煤矿初步设计进行审查,确定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对不符合国家关于煤矿初步设计规定和规范的,不予通过。
第十条 煤矿建设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煤矿初步设计组织建设施工,不得擅自变更设计,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发生地质条件变化等情形,确需变更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的,应当重新组织项目设计和履行审核手续。
第十一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竣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在组织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对煤矿设计生产能力进行确认。
第十二条 新建煤矿申请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登记设计生产能力,或改扩建、技术改造煤矿申请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除其他规定条件外,还应向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报送以下资料:
(一)项目申请报告及项目核准批复文件;
(二)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书及设计审批文件;
(三)项目竣工验收鉴定书或竣工批复文件。
第十三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对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煤矿取得或者变更煤炭生产许可证进行现场审查时,应当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竣工验收鉴定书等,对各系统(环节)的能力进行检查。符合有关规定,具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条件的,准予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否则,不予登记。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准予登记或变更登记设计生产能力的,应当在办结后5日内,以书面形式告知同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三章 核定生产能力
第十四条 依法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煤矿,发生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原登记生产能力与实际差异较大的,应当组织重新核定:
(一)采场、提升、运输、通风(含瓦斯抽排)、排水、供电和地面等生产系统(环节)发生较大变化;(二)采掘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
(三)煤层赋存条件、资源储量发生较大变化;
(四)其他生产技术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第十五条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现场核定;
(二)主管部门(单位)审查;
(三)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审查确认。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煤矿应当在生产能力发生变化后60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组织生产能力核定。
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接受委托后,应当在30日内完成生产能力核定,向煤矿提交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第十七条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的内容包括:
(一)煤矿地理位置、煤层赋存、可采煤层煤种、可采储量、原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等基本情况;
(二)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说明;
(三)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图纸;
(四)各系统(环节)生产能力计算依据、结果和核定表;
(五)生产能力核定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
(六)其他。
第十八条 导致生产能力发生变化的各种因素说明材料包括:
(一)发生变化的生产系统(环节)的情况、原因及相关证明;
(二)改变采掘生产工艺的原因、技术论证、批准文件、施工及验收合格证明;
(三)煤层赋存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原因和证明材料;
(四)储量管理部门出具的资源储量变化认定文件;
(五)其他说明文件和材料。
第十九条 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对核定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负责。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另行制定。
第二十条 煤矿依据具备资质的生产能力核定单位提交的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按照隶属关系向主管部门(单位)提交生产能力核定结果的审查申请,并报送以下资料:
(一)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文件;
(二)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表;
(三)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四)煤炭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五)其他。
第二十一条 负责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的主管部门(单位)为:
(一)市(地)属及市(地)以下煤矿,由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
(二)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煤炭企业所属煤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煤炭企业负责;(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的独立煤矿,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
(四)中央管理的企业所属煤矿,由中央管理的企业负责。
第二十二条 主管部门(单位)收到所属煤矿生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后,应当于30日内组织完成审查并签署意见,连同煤矿申请报送的全部资料,报送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
第二十三条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经主管部门(单位)审查并签署意见的煤矿生
产能力核定结果审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确认工作,并正式行文批复。
第二十四条 根据批准的核定生产能力,需要变更登记生产能力的,煤矿应当及时向煤炭生产许可
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煤炭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准予变更登记生产能力的,应当在办结后5日内,以书面形式告
知同级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煤矿矿长是本煤矿生产能力管理的第一责任者,负责对登记生产能力的执行情况进行管理。
第二十六条 煤矿应当依据登记生产能力,按照均衡原则,安排季度、月度生产计划,合理组织生产。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相关部门和煤矿的上级主管单位不得向煤矿下达超过登记生产能力的生产计划和以超登记生产能力为基础的其他技术经济指标。否则,煤矿有权拒绝执行。
第二十八条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实施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时,应当对监管范围内所有煤矿的登记生产能力和按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每年初,应当对监管范围内所有煤矿上按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情况统一进行考核。
第二十九条 上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发现下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煤矿生产能力监管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第三十条 对以下煤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核销其生产能力:
(一)因资源枯竭或资源整合等,办理煤炭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的;
(二)被依法实施关闭、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核销的。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新建、改扩建煤矿和煤矿技术改造项目,未经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提交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或者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未经批准而开工建设的,责令立即停建,限期改正,对项目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项目主要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国家关于煤矿设计的规定和规范,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的,对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给予通报,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设计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分别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设计资质主管部门降低设计单位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设计资质。
第三十三条 煤矿建设施工单位违反初步设计要求,在建设施工过程中擅自提高或降低设计生产能力的,责令立即停止施工,限期改正,对施工单位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提请建设施工单位资质主管部门吊销矿山工程施工资质。
第三十四条 煤矿生产计划超过登记生产能力的,责令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执行的,视情节轻重对矿长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的行政处分,直至暂扣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
第三十五条 煤矿超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责令停产整顿,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矿长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3个月内发现2次以上超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吊销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矿长资格证,提请地方人民政府实施关闭。
第三十六条 煤矿生产能力发生重大变化而未及时组织核定并申请变更登记的,责令限期完成核定工作,对矿长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国家关于煤矿设计规定和规范的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予以批准的;
(二)对未按批准的初步设计和设计生产能力组织施工的项目,批准竣工验收合格的;
(三)准予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生产能力,在煤炭生产许可证上进行登记或变更登记的;
(四)未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煤矿核定生产能力审查批复、登记和变更登记的;
(五)对监管范围内的煤矿生产能力监督、检查、考核不力,致使出现严重不符合登记生产能力组织生产的;
(六)发现煤矿超登记生产能力生产而不依法处罚的。
第三十八条 对依照本办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以前有关规定与之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