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卫生院抗菌药物自查总结
XX卫生院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县卫生局印发《2011年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通知赣县卫字【2011】123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具体事务。
二、采取措施
本院与科主任签定了责任状,组织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芗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等以及I类切口手术的病例。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3名的医师,在全字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
三、存在的问题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40 %左右,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个别医师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个别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抗菌药物被滥用。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病原检查。事实上,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对策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3、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和新农合,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
XX卫生院
2011年8月24日
第二篇:卫生院抗菌药物培训总结
XXXX卫生院抗菌药物培训总结
培训人员:全院职工及全镇卫生室、个体诊所乡医 授课人员:XXX
XXX 授课时间:XXX
XXX 授课地点:XXX卫生院会议室
授课内容:1.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授课人XXX)
2.《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参考)》(授课人:XXX)
通过以上培训使全镇医务工作者对临床抗菌药物的适用症、禁忌症更加明确,临床能够更加正确的应用抗菌药物,为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正确应用、合理应用起到了指导作用,达到了培训目的。
第三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自查总结专题
XX医院抗菌药临床合理应用自查工作总结
为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在区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督察下,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并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自查结果:
1.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与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比例超出了《XX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规定的范围,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强度也稍有偏高。
2.我院抗菌药物品种(含口服剂型)共计31种,未超出《XX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所规定的抗菌药物品规的范围。
二、已按照相关政策和区卫生局指示精神,制定了相应的院内规章制度。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政策以及区卫生局指示精神,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XX医院抗菌药物分级原则》,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根据已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我院根据已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卫生行政部门关于此项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将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已理论为基础,结合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自查整改,努力完善相关细节,严格执行分级原则和实施细则,为使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达到实际效果
四、加强合理用药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规范临床合理用药,结合原来我院合理用药相关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合理用药工作的实施,并努力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保障。
五、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
我院定期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并注重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以切实提高全院医务工作者的合理用药意识和知识水平,努力促进临床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XX医院药剂科
2011-8-15
-本文出自药圈,原文地址:
第四篇:古城镇卫生院抗菌药物自查整改报告
古城镇卫生院抗菌药物自查整改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处方书写,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全镇人民用药安全,经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检查、研究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内容如下:
一、自评结果
从自查总体情况来看,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具体评价情况为:。
(一)自查过程
1、医疗情况
(1)操作规范:通过现场观察和询问的方式了解,医生在接诊病人后,能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包括问诊、检查、处理、会诊、转诊等;护士护理操作规范,严格 “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且动作熟练。
2.门诊处方抽取情况
(1)、门诊处方平均药种超标。经统计,本院处部门处方药数超过5种,有对疾病用药不合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
(2)、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处方药品剂型、剂量和使用方法书写不规范,处方有涂改,其原因是医生对处方书写规范要求掌握
不严。
(3)、平均处方药品费用高。其原因一是病情重,用药档次高;二是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
(4)门诊抗生素联用及激素使用超标。经分析二者超标使用主要是由于医生对抗生素抗菌谱掌握不牢、对激素使用指针对性掌握不严,致使用药大包大揽,缺乏针对性。
(2)《基本药物目录》使用率低。卫生室现有国家基本药物176种,村卫生室现有56种,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低,造成药物品种少,有病无药治现象。
(5)卫生院开展义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较少。对义务人员培训重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改发【2009】13号)、《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为题的通知》(卫办医改发【2009】38号)等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的学习次数较少。
二、改进计划
1、规范门诊用药和处方书写。具体措施为:(1)加强培训。开展抗生素、激素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及处方书写规范知识的培训,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抗生素、激素的用药指针及处方规范要求,严格按《基本药物目录》开展诊疗工作,严格处方书写。(2)加强督查。卫生院成立医疗服务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件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的及时纠正。在处方规范化方面具体由药房负责,要求药房在给药前认真审查处方书写质量,对书写不规范退回重新书写,并做好记录作为不合格处理。
2.严格考核,奖惩坚硬。将门诊用药和处方书写规范纳入考核内容,每月督查组和药房把当月督查情况交财会室,财会室对门诊用药或书写不合格的处方分别按1张扣1元计算扣除绩效工资。
3.纠正诊疗中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用高档药等现象。具体措施为:(1)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2)严格奖惩。
4.提高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品种的使用率,以满足临床用药。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计划,我院将长期执行,做好积极发现为题积极上报积极改进,取长补足,并请县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给我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彭阳县古城镇卫生院 2011年6月5日
第五篇:抗菌药物情况总结
抗菌药物检查情况总结
药剂科在医院等级评审抗菌药物检查中,整体情况良好,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记录完整,现将本次检查的情况汇总如下: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1、抗菌药物相关文件和规章制度齐全。
本次检查中我们检查《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关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多项文件、查看了《抗菌药物目录》、《抗菌药物处方医嘱点评制度》、《抗菌药物用量及超常预警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处方权名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各项规章制度完备,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2、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监管工作扎实。
临床药师能全面监控全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原始记录详细、从预防用药选择、预防用药时机、预防用药疗程等多方面全面评价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每月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的详尽分析汇总。
3、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全面开展。
临床药学室、中心摆药室及门诊药房能够切实做好抗菌药物医嘱处方点评工作,发现不合理用药,能通过温馨提示卡等多种形式与医生进行沟通,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对于不合理用药通过药学简讯、药事会进行通报,绩效考评进行质控扣分,干预力度大,切实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的提高。
4、实现了信息化分级监管,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指标持续改进。
通过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软件,实现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信息化,切实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规定》。
2012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8.7%、8.1%、7.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62%、62%、62%;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58.24、51.16、47.18;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
2013年4、5、6三个月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6%、6.6%、7.4%;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是57%、57%、5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别是44.63、42.45、37.34;介入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分别为8.69%、26.6%、4.16%;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100%、100%、100%,9月份已降至83%。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明显降低,较2012年同期明显改善,显示出了持续
改进的良好势头。
二、有待改进的方面
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存在使用率偏高,预防用药起点档次稍高、部分预防用药时机不合理、疗程略长问题,卫生部38号文件明确规定的原则上不宜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腹股沟疝修补、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等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亟待改善。
2、认为某些科室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制订偏高,如眼科、骨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标准,不利于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建议与科室沟通,尽快调整。
3、建议抗菌药物目录中应增加克林霉素,因克林霉素对骨关节感染疗效突出,且可用于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的手术预防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