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2 03: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

第一篇: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

摘要: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对于加强新农村建设,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都有积极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事物,一些相关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积极意义及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建设 政策

自2005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都开始积极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此后,中组部又决定从2008年起,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同时,实施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吸引激励着广大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村官的工作中去,如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依照相关政策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对于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也有一定的优惠等;力争实现一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据统计,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的计划。大学生村官政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战略意义,无疑来自新农村建设、基层政权巩固、就业压力缓冲等多重需求。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能够到基层就业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

现如今就业形势严峻,而就业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中比较凸显的一个部分,它关系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如果此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局。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社会就业问题,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残酷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各界尤其是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观念和看法。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不仅让他们在拥挤的人群中找到了另一个出口,同时也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良性机制。为乡镇和村两级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造就经过社会实践锻炼、关心民生疾苦的基层官员和后备力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引入新信息,促进经济发展

受地理位置特别是边远地区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的信息交流相对落后,信息获取比较困难,闭塞的约束让许多村里很难及时了解到外界的最新、最前沿的信息。信息的获取是创新的前提,而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因此,没有及时的信息支持就很难实现发展,更不要说大发展了。大学生“村官”可以向农村带去比较先进的思想和观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思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深入,市场经济制度日益完善,与城市相比,农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正好可以将市场经济的意识带到农村,让农民也用市场经济思维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运用资本市场等等。这些都将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引进先新思想,促进管理跃升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还不够建全,一些农村干部在工作上大多带着强制色彩,凭主观意识办事,简单粗暴,还有不少干部为谋取个人私利,常常侵害了农民的长远利益,贪污受贿,虚报成绩,基层的腐败现象也已不容忽视。因此,那种传统的、大老粗式的村干部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十分重要。而大学生村官作为这些知识性人才,可以改变我国农村存在的干部理论政策水平低法律知识缺乏等现象。加上很多人在学校期间学的是理科、工科,他们掌握了大量现代科技知识,运用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思想,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改变了原组织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民主的思想和宣传力度将在农村大力加强,更能调动农民参加基层民主建设的积极性,也将使基层组织更加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最终实现农村公共管理层次的跃升

(四)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农村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平时作为生活点缀——文化娱乐活动少之又少。而有调查显示居住环境的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居住者的心情。所以浓郁的人文气息、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内涵,人们向上的精神态度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更有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社会风气做支撑,封建迷信思想就会乘虚而入,这与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严重不符,更是相违背的。大学生作为村官或者村干部助理来到农村,可以为当地村民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丰富乡村的业余文化生活,这对于老年人尤为重要。另外,大学生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和思想教育,树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念,大学生村官入住农村更对于全民族普及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大学生村官政策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也应看到,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策目标与执行结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偏差,这些都提醒我们必须对大学生村官政策进行深入地分析,使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待遇标准不一,薪资不理想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一般由地方财政支付,因而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待遇,只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才能提供相对满意的工资。就全国范围来看,只有在少数经济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等地的待遇相对较好外,其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或边远地区的薪资都较低。这难免会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心理不平衡,影响工作积极性。此外虽然国家在财政支持、政策机制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都已经出台,但是缺少具体的标准,且很多地方迟迟不能兑现,这导致了许多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有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大学生村官会考虑到任职期满后离开农村,其中因薪资不理想而选择离开农村的占了近七成。

因此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应该比照公务员,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地区贫富的因素,协调工资,最大限度的将高素质的人才长期留在农村,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角色定位模糊,地位特殊

目前,对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尚未进行准确的定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十分尴尬这成了很多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写照。根据规定国家选聘的高校毕业生中如果是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一般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并且,许多地方规定大学生村官系非公务员身份,这种模糊的角色定位,使大学生村官普便感到困惑。他们认为:“说我们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说我们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说我们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正式编制的人员相差一两倍!”很多大学生村官在身份上没有归属感,在工作中没有话语权,有劲使不上,有的甚至属于基层组织的“边缘人”,无缘参与决策。

但事实上,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中常会提出一些新的见解、新的思路,为打开困难的工作局面起到极大的推动性作用。所以,村干部、村民应该积极对待,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认为可行的,就要积极放权,为之创造有利条件,让大学生村官们独立大胆地工作,在实践中印证自己的新想法。能够给他们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权力,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展工作、协调关系、处理问题。村干部还应经常与大学生村官交心,充分听取他们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视情况加以采纳,让他们的能力和才华在具体工作中得到体现。

(三)农业专业知识不足,难以发挥专长

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很少考虑到农村的需要,这些导致了大学生村官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偏离农村发展的实际,难以有效发挥其自身的专长。资料显示,大学生村官专业各异,理、工、农、医、文、法一应俱全,而具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农学专业(包括农业科技、农经管理、农村社会学等)背景知识的仅有4%。这无疑给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自己所学的知识、专业技能与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经济发展并不吻合、匹配,村官似乎成了摆设。另一方面,由于学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多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部分大学生村官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缺乏相关的组织管理经验、耐挫折能力较差、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再加之农村的环境复杂,工作琐碎,直接“空降”的大学生村官,很难妥善处理村内的各种矛盾,使得村民对于大学生村官的期望值也有所降低,不利于他们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这不仅导致大学生村官对于工作的不适应,更是一种严重的人才浪费。

所以今后应有意识有目的、有侧重地组织与培训大学生村官,组织他们进行专题学习,利用大学生本身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这一特点,系统迅速地传授给大学生村官一些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新农业的知识。在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村民中赢得信赖,树立威信。在实施落实大学生村官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然后招聘选拔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大学生。

(四)大学生村官动机各异,前途堪忧

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的动机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单纯,除了一部分立志在农村发展,愿意从村官工作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大学生外,不少大学生都把村官的工作看成是一项权宜之计,当作一块跳板,他们并不是真心真意地服务于农村、农民,而是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据此一份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显示,选择当大学生村官是因为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只占到24%;而超过57%的大学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下的选择,三年期满,还会选择考研、考公务员,或是其他更好的工作岗位,如此看来,很难说他们对于农村的建设会有什么长远计划,又会有多少工作热情。另一方面,按照《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规定,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内的相应职务,但在现实的情况下,真正能得到提拔的大学生村官少之又少,而能够考取公务员的人也不多,因此三年届满后大学生村官的前景也不容乐观。

无论是有志在农村发展,还是迫于就业压力才的无奈选择,大学生村官中总有一部分人愿意长久留在农村,扎根农村。为此,应提高公务员在大学生村官中的选拔比例,增加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的加分分值,把他们当中考试合格、任职表现好的,提拔到县镇或县上工作。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也要尽快的明朗化,使之尽快落实,使大学生村官尽快获得名副其实的身份,彻底消除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

(五)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待完善和健全

有了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依靠制度办事。大学生村官制度建设应注意维护村干部之间的公平、平等,奖惩措施应面向所有的村干部。不能人为地拉大大学生村官和其他村干部之间的距离,减少或避免大学生村官特殊地位的明显化。对于村官的考核制度应纳入村官整体的考核体系,做到公平竞争,激励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一起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并促进他们加强合作。于此同时,搭建大学生村官与三个人群(村民、县乡领导干部、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的其他成员)的交流平台。通畅大学生村官向上级反映问题的渠道,建立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平台,满足大学生村官的倾诉需求。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实施以来就饱受争议,众说纷纭,不难看出这一政策还存在者很多问题,但是这一政策的成效也是显著的。只要大学生村官们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并端正心态;加强与村名的交流,向当地村干部请教学习;进一步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技术学习,把自己的专业学以致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那些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的青春岁月一定会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政策

村官政策(以甘肃省为例)

2013年全省选聘1800名大学生村官到贫困村工作,主要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和村级团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其中,选聘114名大学生村官到所在村的非公有制企业兼任大学生党群专干。现在我们将按以下几点为大家做一些简单地介绍:

(一)选拔的对象

2011年及以后毕业的省内外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及符合上述条件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项目人员。

(二)选聘的条件

1、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83年6月1日以后出生),研究生年龄不限;

2、应届毕业生能如期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往届毕业生须持就业报到证,在择业期内尚未就业且按规定已进行登记注册;

3、思想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观念强,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

4、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成绩良好;

5、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6、“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项目人员在具备选聘条件的同时,须经县级人社部门同意后可参加选聘;

*

7、报考甘南州大学生村官的,在具备选聘条件的同时,原则上是甘南籍高校毕业生和非甘南籍且熟悉“藏汉”双语的高校毕业生。

(四)选聘的条件和待遇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甘组通字〔2013〕16号)精神,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以下待遇和保障政策:

1、比照本地2013年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按月发放。

2、在村任职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和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3、聘期内户口可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也可转入任职的县(市、区)所在地或乡镇。

4、服务期满且考核称职,符合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政策规定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申请由国家代为偿还。

5、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称职以上的,经县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后,可参加面向社会统一组织的公务员招考。

6、任职满1个聘期、考核称职以上的,可参加面向优秀村干部的乡镇公务员定向考录,录用比例一般应达到从优秀村干部中定向考录乡镇公务员总数的70%以上。

7、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称职以上且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可参加面向大学生村官的选调生招录。

8、任职满2年、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优秀、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可通过公开选拔担任乡镇、县直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副职;符合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提名人选条件的,可按程序推荐作为换届提名人选。经公开选拔担任科级领导干部或经选举担任乡镇党政机关领导人员的大学生村官,在国家行政编制限额内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务员登记。

9、省、市(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大学生村官。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从到村任职满2年、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员,一般应达到当年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岗位数量的30%左右。

10、任职满1个聘期、担任村“两委”副职及以上职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经市(州)组织、编制、人社部门批准,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在乡镇现有事业编制内聘用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1、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考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5分。

12、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到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连续工龄(需到村任职满2年)、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13、工作、生活补贴和享受社会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中央财政人均每年补贴2万元,省级财政人均每7、报考甘南州大学生村官的,在具备选聘条件的同时,原则上是甘南籍高校毕业生和非甘南籍且熟悉“藏汉”双语的高校毕业生。年补贴0.5万元,不足部分由县级财政承担。对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一次性发放安置费2000元。

14、非公企业大学生党群专干身份仍为大学生村官,享受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待遇,由县级组织部门管理,县级非公企业工委配合做好协调服务工作。

(五)选聘的程序 村官的选聘程序大致有:

1、组织报名(2013年5月25日—31日在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6号)体育馆一楼进行现场报名。报名时由本人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报到证、优秀学生干部表彰证书(院系级以上)原件及上述证件复印件各1份,同时填写《甘肃省2013年选聘大学生村官报名登记表》,可从www.xiexiebang.com网站或www.xiexiebang.com网站下载)。

2、资格审查,3、资格考试(市(州)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考试,大学生村官考场单列。考试时间为7月13日(星期六)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考试课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内容包括大学思想政治、时事政治、法律常识、计算机应用知识)和《“三农”政策与大学生村官工作》(内容包括十八大报告、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关“三农”工作的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意见》甘组通字〔2013〕16号)。两门笔试课目分值均为150分。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

3、决定聘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回原籍任职的考生)。

4、培训上岗(市(州)党委组织部组织选聘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一周,并于8月底将选聘人员分配至县(市、区)。9月底前,县(市、区)与选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组织选聘人员到村(非公有制企业)任职开展工作)。

2013年选聘大学生村官名额分配

兰州市

80名

嘉峪关市

2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14名

金昌市

3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10名

酒泉市

80名

张掖市

13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30名

武威市

110名

白银市

10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20名

天水市

140名,其中非公企业党群专干20名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政策

当代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我见

外国语学院应英073班 黎华

一、背景链接

自从1995年江苏省丰县的“雏鹰工程”以后,1998年安徽凤阳首先引入大学生村官以来,海南、浙江、河北、河南等省均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构筑新农村发展平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无疑对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必要性

第一,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我国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进城务工成为众多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选择。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资金和政策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牛不愿回农村去,甚至出现了许多“空心化村庄”。

第二,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储备的需要。一方面农村基层人才匮乏,人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村官计划,不仅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还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我国农村经济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学生村官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四、招聘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思想上难“扎根”。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另一方面,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

工作上难“深入”。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原因主要有: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

能力上难“提高”。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五、建议采取的对策措施

第一,大学生村官要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要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农村;另外还要积极对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和模式开展调研,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服务。

第二,大学生村官要发挥专长,促进乡村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专业知识背景,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同时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第三,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和工作日记制度,加强制度管理。确定例会召开时间,由组织部牵头,组织大学生村官交流学习、工作心得,共同分析探讨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听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布置下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大学生村官撰写工作日记,鼓励他们将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好方法及时汇总整理,并以信息形式上报。组织部将在每季度的工作例会上抽查工作日记,并将工作日记与调研文章的完成情况作为大学生村官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四,建立村官走访群众制度和镇、村领导干部与村官结对帮带机制。要求村官每年至少对所在村的所有农户走访一次以上,做好走访记录,使村官真正深入群众,在思想上、工作上与村民融合、与村务工作紧密结合。每半年上报一篇调研文章。大学生村官所在的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要分别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与大学生村官结成“二带一”帮带对子,形成良好的帮带机制,护佑村官在农村三年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

总之,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要切实的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才成长,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事业的发展,同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个广阔的空间。

第四篇:大学生村官问题(定稿)

大学生村官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干部队伍优化。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打破了人才的城乡壁垒,有效地推动了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弥补了一些村干部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观念陈旧的缺陷,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有效改善了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入村任职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农村远程教育网络作用,通过互联网、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举办夜校等形式,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主动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和市场信息,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把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农村。他们在如何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选择经济发展模式等问题上,积极开展调研活动,为乡镇和村委会出谋划策,为农民出点子,想办法,寻求致富门路,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农村发生矛盾纠纷后,当事人对当地村干部普遍存在一种戒备心理,担心他们顾及乡里乡亲情面,调解时有个亲疏之分,一碗水端不平,处事不公。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法律知识多、见识广、群众比较信任的优势,让他们发挥专长,采取法律讲座、以案说法、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与村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积极化解、灵活处理农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大学生到村工作促进了农村文明风尚形成。大学生村官观念新,文化高,才艺多。他们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主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大力倡导文明村风,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带到了农村。他们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和广播,坚持每天播放新闻和农村节目,组织群众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

二、存在问题

勿庸置疑,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作用是积极的,选派大学生到农村工作的做法是受到农村各方面广泛欢迎和充分肯定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大学生选择到农村担任“村官”的原因较多,有相当一部分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认为担任“村官”是在就业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工作,是由于上级党委政府在招聘前的一些优惠承诺,这些大学生表示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会通过考公务员、考研、提拔等途径,尽管脱离农村基层。可以看出,到农村担任“村官”,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育引导大家在思想上扎下根来,集中精力、发挥聪明才智,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有所作为,是今后工作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2、工作上的“深入”问题

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如感到专业不对口、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工作无从下手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农村工作琐碎繁杂,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农村社会所接纳。二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因此,如何让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融入农村,与群众“打成一片”,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3、能力上的“提高”问题

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能力上的欠缺也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缺乏足够的人际沟通能力。三是缺乏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目前大学生“村官”构成来看,大部分刚刚离开学校,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或缺乏。四是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复杂,工作繁琐,面对困难和挫折,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知识结构,将其尽快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都需要通过培训和管理等工作加以解决。

三、对策与建议

实践告诉我们,选派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

管理部门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大局,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做到既有章可循,又不至于管理僵化。考试大网站收集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坚持大学生自觉自愿原则,在保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确保把有志向、有热情、有潜力的大学生选拔出来。二要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三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及时给予奖励,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四要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2、大学生“村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一要热爱农民、热爱农村事业,真正做到了解新农村建设情况,掌握“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扎根农村,把农村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舞台。二要有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磨炼自己的同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三要提高处理具体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锻炼和提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四要充分把书本知识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3、要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首先,新闻媒体应对大学生“村官”给予更多、更加广泛的关注,通过大力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大家了解、支持这项工作,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服务农村建设。其次,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及有关方面要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创建城乡共建、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机制,如建立科技、法律、投资等方面的数据库、设立大学生工作“村官”创业基金、举办新农村建设论坛等等,实现资金、信息、技术的顺畅流通,为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拓展渠道。第三,各高校要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予以支持,在智力、人力上为大学生“村官”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和展示平台,帮助推广经验,解决问题,解疑释惑,推动大学生“村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如何更好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

大学生村官是处在农村基层一线的“知识群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不少地方较好发挥了大学生村官的这一优势,有力推动了当地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农民群众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新的变化。

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有利于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在成效。大学生村官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富有创业干事的热情和干劲,具有创新创造的才能和潜力。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发挥作用,就要更加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和特长。

大学生村官到底有哪些优势?有多少个大学生就有多少种答案。但从总体上而言,大学生村官至少具有这样三种优势,应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出来。一是相对具有理论素养较深和知识面较广的优势,可以针对一些农村基层党员文化程度偏低、理论接受程度偏弱的实际,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主要内容和战略部署等,用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农村党员干部讲清楚、说明白,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二是相对具有较新的视野思路观念和一定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的优势,可以梳理归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帮助查找分析制约本村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协助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在推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本村科学发展的规划思路和制度机制。三是相对具有上下联系协调、左右信息通畅的优势,既可以上下联系协助解决学习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又可以结合解决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管理村级事务等方面突出问题的措施办法,或争取上级支持,或汲取外地经验,或为具体项目牵线搭桥。总之,要根据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农村的特点和实际,什么优势突出就发挥什么优势,什么专长亟需就利用什么专长,努力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中坚力量和行家里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大学生村官建功立业提供了宽广舞台。在农村基层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施展才华提供了重要契机。大学生村官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好这个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拓、大胆实践,和农村党员干部一道,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更好地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努力为本村的科学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丰富阅历、磨练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成长成才。各级党组织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和有力支持,让他们有事干,帮助他们干成事。

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也是我们党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重要阵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大学生村官就一定能够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瑰丽的青春诗章,成长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浙江省民政厅:加强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建设 着力提高救灾工作水平

基层救灾应急能力直接关系到灾害救助效益,在救灾工作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我省以普及全社会灾害意识为基础,以避灾场所建设为纽带,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布局,重抓乡村预案和灾情信息员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切实做到有预案、有载体、有手段、有队伍,使之互相推动,互相促进,形成网络,较好地提高了救灾工作的及时性、即时性和有效性。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宣传教育为抓手提高社会公众的灾害意识

一是注重面上普及。全省民政系统在各主流媒体经常性开展宣传,力求使减灾知识、救灾政策覆盖到全体居民。2008年我厅制作发放2万多份年历、3万多套挂图等减灾救灾宣传资料到全省各地;拍摄了《减灾救灾》专题片。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期间,先后举办减灾知识挂图展览和广场咨询活动。

二是抓住三个阵地。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避灾场所、学校三个阵地开展宣传教育。平时放置减灾救灾政策、张贴宣传挂画、播放减灾声像资料等,群众随时能够学习。同时,以创建“减灾综合示范社区”活动为载体,积极动员居民参与。灾害来临时,组织转移到避灾场所的群众学习减灾救灾知识。

三是紧密结合预案。在修编乡村预案时,做好公示,广泛征求意见,使群众了解预案;及时开展演练,组织各方参与,让群众熟悉预案,从而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四是探索创新载体。新的载体可以激活宣传形式,丰富教育活动。各地加强这方面的探索。有的制作灯箱广告;有的设立减灾知识一条街;有的命名避灾场所为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等等,全面加强减灾宣传教育。

二、以编制乡村预案为重点完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

2008年,我省展开第三轮应急预案修编工作,重点加强乡镇、村(社区)一级。要求预案编制结合避灾场所规划,将转移安置工作做实,确保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预案要载明避灾场所地址、需要转移安置人员数量、转移路径等。村级预案要明确到人,转移责任人和被转移人员要对接,做到网格化。到年底,县以上应急预案已全部完成修编,乡镇、村(社区)基本完成编制工作,形成了从省到市县、乡镇、村(社区)的预案系统。指导乡镇、村开展演练,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熟悉预案,提高灾害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2008年8月15日,仙居县安岭乡1个半小时面雨量达到186毫米,引发山洪,当地政府及时启动乡村应急预案,迅速转移554名村民到避灾场所,无一人伤亡。

三、以避灾场所建设为突破口前移救灾工作关口

避灾场所是推进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建设的有效抓手。这一重大的载体创新,前移了救灾工作关口,解决了民政部门在灾害预警时无从着力的问题,变传统民政灾后救助为灾前、灾中、灾后全程介入,提高了乡村应急预案的效能,使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在基层有机联系,形成一体。我省从2006年开始试点至今,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4亿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8000万元,已建避灾安置场所5600个,可容纳灾民185万人。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建设管理机制。省委、省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省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省财政资金和彩票公益金给予补助。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避灾场所建设技术规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规定避灾场所启用的条件、程序和部门责任。每个避灾场所,都有确定的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转移安置人数、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相应物资等。被转移人员都有一张明白卡,载明转移路线、联系人、联系方式。启动预案时,宣布启用避灾场所,转移人员有序进入,民政部门协调落实生活保障。“莫拉克”台风影响我省时,全省启动避灾安置场所3000多个,集中安置转移人员60余万人。

四、以即时保障为目标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布局

确保灾民基本生活是救灾工作的核心,物资保障是基础。我省在建设救灾仓储时,把避灾场所纳入其中,统筹考虑,合理布局。规定按照避灾场所所要安置的人数,储存相应的物资,如每人1床铺1被褥、2天左右的食品、饮用水、必要的药品,以及应急照明设施、救生设施等,一旦需要随时调往邻近受灾地区。省、县两级每年使用大量资金购置各类救灾物资,分散存储到避灾场所。此外,还和大型商场、超市签订协议,代储救灾物资。通过优化救灾物资储备布局,有效落实灾害发生后24小时救灾物资必须送达的规定,做到了救灾物资保障的即时性。目前,全省除有县级以上救灾仓库62个以外,5600个避灾场所都有救灾物资储备,遍及乡镇、村(社区)。

五、以信息员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夯实救灾工作基础

信息员队伍是基层救灾应急能力建设的主体部分,事关救灾工作的准确性。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省已初步建立县、乡、村三级灾情信息工作网络,共有灾害信息员3万余名。在组建队伍时,从整合资源的高度出发,明确学历、年龄等一定条件,尽量做到统盘考虑,综合使用,大多在村两委班子中的中青年干部中确定人选。专门制定《灾害信息员岗位职责》,要求信息员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参与避灾场所的管理、负责减灾宣传教育,落实各项防灾避灾措施,即时掌握灾情动态和转移安置人员情况,做好灾情统计汇总及上报工作。市县民政部门及时组织开展灾情信息员培训,学习救灾政策和避灾知识。建立绩效考核奖惩制度。规定灾害信息员不得随意调动;根据工作量的大小,经过考核,给予一定的报酬。

我省虽然在提高基层救灾应急能力上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继续加强创新,探索命名减灾教育基地的做法,提高减灾宣传教育实效;开展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示范活动,提高避灾场所管理质量;认真总结乡村应急预案管理经验,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全面推进信息员职业鉴定制度,提高救灾工作效率。通过这些工作,不断增强基层救灾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救灾体系,切实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第五篇: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

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

(一)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组通字[2008] 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教育、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教育、财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部分高等学校党委:

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

(2008年4月11日)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现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选聘数量和名额分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从2008年开始,连续选聘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选聘名额,由各地结合实际提出选聘计划,报中央组织部统筹研究后具体下达。

二、选聘对象、条件和程序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以选聘。选聘的基本条件是:(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2)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4)身体健康。

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对于各省(区、市)此前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通过组织考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

选聘工作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

三、选聘任职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四、待遇和保障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

(1)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津贴按月发放;参加养老社会保险。

(2)在村任职期间,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3)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4)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5)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6)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8)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

各地可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和上述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细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规定。

五、管理及服务

(1)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工作期间,县级组织人事部门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各自遵守的条文。

(2)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3年。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就业、创业。

(3)要组织开展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内容主要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策规定,也可组织他们到本地先进村进行短期考察见习,掌握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

(4)乡镇党委、政府要安排好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可安排住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5)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六、财政补贴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补贴。补贴主要用于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助和享受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等。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贴西部地区的费用按人均每年1.5万元的标准拨付,补贴中部地区的费用按人均每年1万元的标准拨付,补贴东部地区的费用按人均每年0.5万元的标准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通过财政部门下拨各地。

七、组织实施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宏观指导由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中农办、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各地的选聘工作由省(区、市)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要重点把好选聘“入口”关,抓好政策待遇的落实、搞好服务保障工作,切实为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创作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省(区、市)可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细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注重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坚持高校毕业生自觉自愿的原则,不硬性分配,不追求数量,确保质量,讲求实效。各地实施的情况报中央组织部备案。

各地可结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有计划地选派省、市、县机关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或挂职。对选派下村的干部也应给予适当补贴。各地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农村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回乡务工经商人员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地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职补偿等制度,逐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各省(区、市)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同时,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基层,参加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组通字[2008] 1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教育、财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组织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教育、财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部分高等学校党委:

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组织部 教 育 部 财 政 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

(2008年4月11日)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现就做好这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选聘数量和名额分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从2008年开始,连续选聘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每年选聘2万名。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选聘名额,由各地结合实际提出选聘计划,报中央组织部统筹研究后具体下达。

二、选聘对象、条件和程序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非中共党员的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以选聘。选聘的基本条件是:(1)思想政治素质好,作风踏实,吃苦耐劳,组织纪律观念强。(2)学习成绩良好,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3)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4)身体健康。

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团中央等部门组织的到农村基层服务的“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且具备选聘条件的,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对于各省(区、市)此前已经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本人自愿,通过组织考察推荐,可转为选聘对象。

选聘工作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一般通过个人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体检、公示、决定聘用、培训上岗等程序进行。

三、选聘任职

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委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的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四、待遇和保障政策

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享受以下政策待遇。(1)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补贴、津贴按月发放;参加养老社会保险。

(2)在村任职期间,办理医疗、人身意外伤害商业保险。

(3)符合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规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4)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

(5)在村任职2年后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享受放宽报名条件、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县乡机关公务员应重点从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

(6)聘期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研究生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7)被党政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正式录用(聘用)后,在村任职工作时间可计算工龄、社会保险缴费年限。

(8)到西部和艰苦地区农村任职的,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

各地可根据《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精神和上述政策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细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有关规定。

五、管理及服务

(1)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工作管理及考核比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事档案由县委组织部门管理或县级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代理,党团关系转至所在村。工作期间,县级组织人事部门与高校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合同中要明确各自遵守的条文。

(2)选聘的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限一般为2—3年。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就业、创业。(3)要组织开展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内容主要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策规定,也可组织他们到本地先进村进行短期考察见习,掌握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基本方法。

(4)乡镇党委、政府要安排好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方便。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可安排住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5)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

六、财政补贴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补贴。补贴主要用于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生活补助和享受保障待遇应缴纳的相关费用等。补贴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补贴西部地区的费用按人均每年1.5万元的标准拨付,补贴中部地区的费用按人均每年1万元的标准拨付,补贴东部地区的费用按人均每年0.5万元的标准拨付。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按人均2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安置费。

中央财政补贴资金通过财政部门下拨各地。

七、组织实施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宏观指导由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中农办、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各地的选聘工作由省(区、市)党委、政府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组织,要重点把好选聘“入口”关,抓好政策待遇的落实、搞好服务保障工作,切实为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发挥作用创作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省(区、市)可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细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注重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为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坚持高校毕业生自觉自愿的原则,不硬性分配,不追求数量,确保质量,讲求实效。各地实施的情况报中央组织部备案。

各地可结合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有计划地选派省、市、县机关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或挂职。对选派下村的干部也应给予适当补贴。各地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村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农村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回乡务工经商人员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本地农村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的报酬待遇,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离职补偿等制度,逐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各省(区、市)在做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同时,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和基层,参加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等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市委组织部 市人事局 市财政局

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的通知

安组通字[2007]49 各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局、财政局,开发区党工委:

2005年、2006年全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干部”1700名,目前在岗1658名,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0.4%,全市尚有1628个村未配备“大学生村干部”。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意见〉的通知》(豫办〔2005〕20号)、全省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 座谈会精神及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现就做好2007年“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通知如下。

一、选聘任务和选聘对象

2007年计划选聘“大学生村干部”1000名,按缺额比例分配到林州市、安阳县、滑县、内黄县、汤阴县任职。选聘对象为:30周岁以下,热爱农村工作、有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热情和信心、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务实、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

二、选聘时间 2007年“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从10月下旬开始,12月底前基本结束。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干部”从2008年1月起到岗工作。

三、选聘程序

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安办〔2007〕15号)的规定,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按以下程序进行。

1、报名。各县(市)符合选聘条件的毕业生,到所在县(市)人事部门报名。市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到市人事局报名。报名时应持本人身份证、毕业证原件和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4张。

2、资格审查。市、县(市)人事部门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后,填写《安阳市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报名登记表》,汇总后报市人事局,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统一复审、认定。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面试,笔试成绩按其所报县(市)考生笔试成绩最高分计算。

3、笔试。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和阅卷。根据笔试成绩确定面试对象。

4、面试。全市统一命题,各县(市)分别组织实施。

5、考察。根据笔试、面试成绩确定考察对象,重点考察其政治思想素质,考察工作由各县(市)组织实施。

6、体检。所有考察对象必须进行体检,体检工作由各县(市)组织实施。

7、确定拟选聘对象。根据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四项内容综合分析比较,由县(市)确定拟选聘对象,报市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8、公示。通过媒体或公告等形式,对拟选对象进行公示。

9、签订协议。公示结束后,对经公示无异议的拟选聘对象,采取“双向选择”与组织确定相结合的方式,由县(市)组织人事部门确定任职岗位,与任职所在乡镇签订聘用协议。

10、培训上岗。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工作由各县(市)组织实施。

四、任职和待遇 “大学生村干部”任职及待遇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阳市“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安办〔2006〕15号)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安阳市选聘第二批“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方案〉的通知》(安组通字〔2006〕47号)执行。同时,从2008年1月起,适当调整“大学生村干部”生活补贴标准。第一年的生活补贴标准不变,按安组通〔2006〕47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工作一年之后,经考核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安组通字〔2006〕47号文件规定标准的基础上,每月增加100元,第三年每月再增加100元。前两批“大学生村干部”,从2008年开始增加100元补贴。“大学生村干部”参加社会保险的补贴标准暂不调整,县(市、区)要根据本地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险办法,组织“大学生村干部”参加必要的社会保险。

“大学生村干部”生活补贴和保险金补贴,仍按市、县、乡4:4:2比例负担。对选聘数量较多、财政比较困难的滑县、内黄县给予适当倾斜。从2008年1月开始,对滑县、内黄县“大学生村干部”生活补贴及保险金补贴,市、县、乡三级负担比例调整为5:4:1,其他县(市、区)负担比例不变。

在招录公务员时,按省里的原则对工作满2年、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大学生村干部”加3分,国家、省有新的加分政策,按新政策执行。市、县(市、区)在招收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对工作满2年、考核均为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干部”加5分。被录用者,任“大学生村干部”的时间计算为连续工龄。对于贡献突出、特别优秀的“大学生村干部”,经组织考察,符合条件的,可提拔为乡镇副科级干部。同时,对于考核中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任职期间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予以解聘。

五、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干部”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培养锻炼大学生成长、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切实抓好“大学生村干部”的选聘、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结对帮扶“大学生村干部”制度,为“大学生村干部”开展工作、干事创业予以支持和帮助。

各级组织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切实做好2007年“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同时,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干部”的有关政策,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基金,培养树立“大学生村干部”先进典型,不断推进“大学生村干部”工作。

中共安阳市委组织部 安阳市人事局

安阳市财政局

大学生村官政策文件

(二)泰顺县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办法

泰顺县关于实施“百名大学生就业工程”面向大中专毕业生公开招考工作人员的公告

(第4号)

为认真组织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百名大学生就业工程”,进一步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强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泰顺县委办公室、泰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泰委办〔2007〕31号)精神,决定面向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公开招考村居社区工作人员6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报考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良好;

(二)泰顺籍且泰顺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历届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三)身体健康;

(四)年龄在18至30周岁(1977年6月30日至1989年6月30日期间出生)。

二、招考办法

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报名,统一考试,择优聘用的方式进行。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07年7月16日至7月20日。

2、报名地点:泰顺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录用调配科(县政府综合大楼五楼),联系电话:67595516。

3、报名办法:报名者持身份证、户口本或户籍证明(须有入学时户口迁出注销记录)、毕业证书等相关证件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1份、近期同底片免冠1寸正照3张到报名地点报名,并填写《泰顺县公开招考村居社区工作人员报名表》〔可以在泰顺人才网(www.xiexiebang.com)下载〕,接受资格初审。考务费每人40元。

应届毕业生未取得毕业证书原件的凭学校就业协议书参加报名,但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必须向人事部门提供毕业证书原件,不能提供者取消招聘资格。

报名人数与招考名额不足3:1的,相应减少招考名额或不开考。

(二)笔试

1、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一份卷两部分)。

2、笔试时间:8月5日上午8:30~11:00时。

经资格审查符合报考条件的报名者,在2007年8月4日8:30~11:00时和14:00~16:30时到报名地点领取准考证。

3、笔试地点:城关中学(老泰一中)。

4、加分:凡是省级优秀毕业生、硕士及以上毕业生在参加本次招考工作过程中考试成绩予以加5分;凡是党员毕业生、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在参加本次招考工作过程中考试成绩予以加3分。

各考生务必在2007年8月10日前向泰顺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录用调配科提供相关加分材料,逾期不予受理。

(三)体检:笔试后,根据考试总成绩(含加分)从高分到低分取前68名为体检对象,如遇最后一名同分的,则一并列为体检对象。体检标准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执行。

(四)考察:体检合格人员列为考察对象。考察工作参照《浙江省国家公务员录用考核实施细则》(浙人干〔1996〕95号)执行。

(五)公示、招聘

1、考察结束后,在考察合格者中根据考试总成绩(含加分)从高分到低分按招考名额确定拟招聘对象,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公示,公示期为3天。

如遇考试总成绩(含加分)同分的,以笔试成绩高分者为先;如笔试成绩亦相同的,则采取重新考试的方法,以考试成绩高者确定为拟招聘对象。

2、拟招聘对象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经确认已经取得毕业证书原件后,根据工作需要落实到村居社区工作。拟招聘对象不服从工作岗位安排的取消招聘资格。

3、招聘村居社区工作人员一律实行劳动合同管理,按泰委办〔2007〕31号文件有关规定办理签订劳动合同等手续。招聘人员工资待遇:大专学历人员每月1000元、大学学历人员每月1200元、研究生学历人员每月1400元,试用期间(3个月)按正常标准的80%发给。乡镇依照规定为招聘人员按企业同类人员标准办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招聘人员个人只需缴纳个人应缴部分保险费。招聘人员合同期满3年续签合同的,从第4年起由乡镇统一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招聘人员个人只需负担个人应缴部分公积金。

三、本通告未尽事宜及公开招考过程中有关事项请关注泰顺人才网(www.xiexiebang.com)。

泰顺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二○○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 财政部

关于下达2008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

财行〔2008〕253号

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财务局:

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组通字〔2008〕18号)确定的中央财政补助标准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下达2008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组通字〔2008〕25号)确定的选聘名额分配计划,现将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2008(12个月)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下达给你们,请抓紧落实。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站在政治的高度、全局的立场,按照职责分工,积极主动地配合相关部门把这项工作做好。一是要保证足额安排资金。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所需资金不足部分,由县级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安排,原则上不由乡村负担。二是要保证及时足额发放工作生活补助。根据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将资金拨付到位,及时足额地把工作生活补助发到任职学生手中,不得延误拖欠。三是要加强资金的使用管理。保证专款专用,不断完善资金的使用管理方式,为到村任职大学生在农村建功立业提供资金保障。

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财政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财务局要在本地选聘工作完成后一个月内,向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分别报送书面报告,提供本地实际完成中央选聘计划的数量和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名单。

附件:2008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算表(略)

二○○八年九月四日

下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意义及问题[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

    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 2014-02-27 15:3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下面是大学生村官考试相关政策,供考生参考。 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

    大学生村官面试问题[优秀范文五篇]

    1、为何要报考村官? 类似面试题: 1.你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一个怎样的目标?你觉得在我部门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2.你不报考村官,你还有可能去干什么?或者你最希望去干什么? 3.如果这......

    大学生当村官意义重大[范文模版]

    针对选聘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官一事,社会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叫好的,认为这是国家对大学毕业生的重视,开辟了就业新渠道;也有质疑的,觉得大学生在农村发挥不了自己的特长,埋没......

    优秀大学生村官

    关于开展全省第三届优秀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 鄂组通[2012]62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党委组织部,团委: 自2008年我省开展大学生村官选......

    优秀大学生村官推荐材料

    梓文委[2010]19号中共梓潼县文兴乡委员会关于优秀大学生村官的推荐报告县委组织部:文兴乡双凤村村主任助理王宇同志,是2008年招聘的大学生村官,大学专科,预备党员,现年26岁。该同......

    优秀大学生村官推荐材料

    优秀大学生村官推荐材料 XXX,男,汉族,毕业于XXXX,XXX年X月通过全省组织的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并任职上岗,经组织分配,担任XXX镇XXX村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XXX年X月加......

    优秀大学生村官推荐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xxx,2009年7月毕业于重庆解放军通信学院。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对农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我一直把服务“三农”当做自己的理想。2......

    优秀大学生村官

    青春在这片热土沸腾—记优秀大学生村官张洪铭“自己苦点、累点,换来的是农民们舒心的笑脸,我觉得值!”这是24岁的大学生村官张洪铭的一句口头禅。2010年6月***毕业于广州大学,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