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全国文明镇自查报告
还地桥镇创建全国文明镇
自查报告
中共还地桥镇委员会 还地桥镇人民政府
(2014年12月)
还地桥镇位于湖北省大冶市西北部,东临黄石市铁山区,北接鄂州市,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显要,是大冶市西北部的经济、文化、商贸、交通中心和对接大武汉的桥头堡。全镇国土面积228平方公里,下辖34个行政村、2个居民社区,总人口10.2万人。是全国首批乡镇企业产值过亿元镇、第二批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5年、2008年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11年12月荣获全国文明镇;2011、2012年分别夺得“全省十强镇”第七位和第六位,实现进位;2004年2月、2014年8月连续两届荣获“全国重点镇”;2012年3月被湖北省委、省政府定为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2011年“中国楹联文化之乡”、2012年“中华诗词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并先后荣获“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亿万农健身体育活动先进乡镇”称号。
近年来,我镇以文明创建为抓手,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文化建设、城镇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在全镇营造浓 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气神,镇容村貌日益优美,科教文化事业持续繁荣,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风气和环境面貌不断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抓机制,强保障,形成创建合力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创建全国文明镇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宣传展示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群众路线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创建工作到位。
一是领导思想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督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实行半月一汇报、一季一检查,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健全了有人管事的领导体系和有人干事的工作网络,为创建全国文明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机构到位。镇党委、政府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决策范围,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党委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镇全体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党委组织宣传委员兼任,并下设16个职能组,即综合协调组、机关效能建设组、法治环境建设组、市容环境整治组、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组、交通秩序整治组、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组、生态环境建设组、公共卫生整治组、市场环境整治组、建设秩序整治组、街道广告整治组、调查统计组、文字材料组、宣传教育组和宣传报道组,全位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督办。同时,成立了镇、村文明办,并加强对文明办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进行培训,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受训人员200余人次。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每年年初专门召开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把创建全国文明乡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镇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橱窗、横幅、标语、宣传车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创建全国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四是责任机制到位。制定了《还地桥镇创建全国文明乡镇活动实施方案》和《2012-2014年度镇政府机关及各职能办干部职工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村(社区)和部门单位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和《镇区卫生整治管理方案》、《还地桥镇社会治安工作规划》等文件,并把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奖励机制,把创建全国文明乡镇工作开展情况作为镇、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表彰的基本依据,并与镇、村干部的工资挂钩,年终考核,奖优罚劣,大大调动了镇、村干部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
五是资金投入到位。建立了财政拨款、单位出资、社会捐资、吸引外资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创建工作投入筹资机制。镇政府按照人平20元的标准对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经费投入,每年投入200余万元,从而在资金上确保了文明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活动、促创建,提升文明程度
一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开门搞活动,创建聚人心”的工作理念,积极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提升全镇文明程度。
一是推行“四步工作法”,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即:第一步推选村民代表,对农户进行评议。各村民小组组织村民推选代表,代表一般由3—7人组成,每10户推荐一个代表,经群众签字认可。村民代表对照十星级标准对各户进行集中评议并打分。第二步汇总各户十星得票情况,在各组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 督。第三步村评议领导小组审核。各组公示结束后,对群众有异议的由村评议领导小组重新审核,并对有关部门反馈的情况进行重点审核,并确定最终结果,得票率必须在90%以上的方可得星,统计结束后,将全村各户得星情况在村公布栏集中公布。第四步总结及评议结果上报。各村在评选活动结束后,将材料及时归档,写出工作总结并报镇创建办审定挂牌。同时,坚持跟踪随访、星级滚动管理抓好“创评”工作,整合村民理事会、监事会等自治组织资源,成立“十星”管理小组,对星级户进行跟踪随访,如发现星级户在计划生育、不讲卫生等某一项存在问题,及时减星;如星级户某一项表现优良且未挂星,则及时增星。以此引导村民正确树立创星争星的荣辱观念,营造创争气场。目前,全镇共评出“十星级文明户”2652户,“九星级文明户”1612户,“八星级文明户”1714户,并已挂牌。
二是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文明信用村、文明小康村、最美乡村等文明村创建活动。我镇结合新农村建设、三万活动和结对帮扶活动、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制度等,不断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将政府部门、镇直单位与36个村、社区结对共建帮扶,进一步把创建工作的重点全面推向农村,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共建文明新村的工作格局。在生态建设方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转型。投资160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8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积极推进排江管网和涉重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铝材厂生产污水零排放。红光、板桥等7个工矿废弃地完成复垦利用,新增耕地面积3000余亩。大力开展“五边三化”环境整治,“五小”企业全部得到关闭,植树造林和森林培育15000余亩,50%以上开山塘口得到有效整治。组建综合执法大队,建立查违控违拆违长效机制,镇区和红峰等重点区域违建抢建行为得到有效管控。土库村荣获全省“宜居村庄”、“文明村”称号。新畈、黄岗、土库三个村入围黄石“最美乡村”30强。2012年,我镇又成功夺得全省第五届城镇规划管理“楚天杯”。我镇长岭村舍眼前利益换长远发展,精心经营水和空,先后“劝退”一大批铝材加工等涉嫌污染环境的项目。2012年7月,外地一名老板找到村里想创办一家钒厂,一年向村里缴纳20万元。后打听到土法炼钒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水、废渣,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该项目最终还是因污染问题被拒之门外。如今,村里的生态林绿波翻涌、古木参天;村道竹影疏斜、树阴斑斑;农家院落瓜果飘香、花木葱茏,全村绿化率达到30.6%。在信用建设方面,以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心,大力加强信用市场培育,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树立还债也是政绩的观念,带头讲诚信,结欠帐,为全镇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开展优质信用服务,构建良好的信村、信农、信企关系,推动全镇信用工程建设。通过开展活动,村、农户与企业的信用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无不良信货现象发生。与时同时,全镇文明小康村创建活动有序推进,秀山村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创办了全市第一家村级科技产业园,今年6月18日,红星美凯龙、上海法派集团、武汉安普电缆机电和风脉(武汉)能源等16家华中名企入驻秀山科技园。
三是开展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制定了文明集镇整治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健全规章制度,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对镇区市场内外环境脏、乱、差现象进行强力治理。对违章搭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吊乱挂、乱贴乱画等现象也进行了取缔清除。如:组织保洁员在集贸市场内流动打扫卫生,发动管理人员和经营业主对场内卫生常态化保洁,并加强日常内外秩序的维护。同时,对其他市场采取调整摊位集中管理、增加保洁员、加强巡查、规范上岗等方式进行了整治,效果明显。目前,我镇集贸市场软硬环境实现了根本性改善,蔬菜摊位、水产摊位、鲜肉摊位、豆制品摊位和家 禽交易规范有序,食品安全保障措施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整体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称赞和满意。
四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我镇妇联、共青团组建36支志愿者队伍,在全镇设立36个志愿服务站,开展志愿者进农村、进社区服务活动。成立了以妇代会主任为队长的巾帼志愿保洁服务队,积极带领妇女群众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清扫,对房前屋后乱堆乱放进行大清理,对乱丢乱吐、乱堆乱放等不文明、不卫生的行为进行教育劝导,深入到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劳动力缺乏的家庭做卫生保洁,成为街道清洁家园工作的主力阵容。活动以来,突出抓亮点出特色,开展“大手拉小手,争当文明小公民”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美化、绿化家园活动;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合理回收、降低危害的理念,实行村级垃圾分类管理,将村庄保洁实况拍成录像播放、组织卫生家庭代表现身说法,教育和引导村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同时,各村还开展“清洁庭院”、“卫生家庭”、“靓家巧妇”等各类评比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典型,充分激发广大农村家庭自觉参与行动的热情。全镇创建清洁庭院示范村30个、示范美丽庭院246户、示范卫生家庭2652户、文明小公民1200名、模范“靓家巧妇”246名。通过志愿带动、定期的考核评比公示,村里的生活垃圾不见了,房前屋后的堆积物清理了,庭院的卫生死角清洁了,村庄环境也更加靓丽了。此外,保洁队带领广大妇女见缝插绿,通过家庭种绿护绿培训,“绿化角”、“庭院花圃”等推广措施,极大了提高了农村绿化面积。关爱未成年成长。为有效解决农村儿童一到假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们到处乱跑嬉闹,或者到水库、塘堰去游泳,存在安全隐患问题,让孩子远离安全隐患,过个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长岭村大学生村官黄泽兵创办希望家园,在暑假期间无偿辅导村里留守儿童读书、写字。目前,长岭村、煤 矿村等20余个村每年假期都发动志愿坚持办班,以此照料农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
五是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在全镇长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活动,破除封建陋习,在全镇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公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我镇土库村从2011年开始,每年邀请近400名出嫁女回娘家祭祖,一改几千年来本地出嫁女不能回乡祭祖的陋习。今年6月,6对新人在马石村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现场举行集体婚礼。
三、抓基础、谋长远,推进城乡一体化
优化村镇环境既是发展经济、提升城镇品味的需要,也是改善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我镇把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乡镇的一项硬性指标切实抓好。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后聘请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城市规划设计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对镇区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和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以及还桥大道一条街整治等多项单体规划进行了编制。
二是加大投入,打造精品。近年来,我镇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洁绿亮美”工程。对原影剧院、福利院、卫生院等地块进行旧城改造,建成雅天乐·汇金广场、三六·中央城、虹鑫·金誉广场等一批中高档商住楼盘。按照主框架道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村镇公路达到国家四级标准,中心镇区建成五纵七横的主干道路网的要求,投入2亿余元,大力实施“大城镇、大交通”战略,完善镇村道路主干网。目前,金虹路、下桐路改造工程已完成,316国道改道工程全面启动,熊郭线、学府路延伸、军山路延伸、环湖北路、南外环等道路建设工程正在强力推进,锦冶大道、光谷大道两条对接武汉快速路进展顺利,将于2014年10月竣工通车,实现“半小时直 达”武汉。大力开展“三万”活动,全面完成6个黄石市级新农村建设点、164个村庄整治点建设和整治。完成市、镇、村三级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工程141处,实施熊郭线、还曙线、还黄线农村安全饮水,全镇农村面貌明显改观。3年来,全镇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35家,引导创建家庭农场45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30名,引进和培育种植大户88户,流转土地面积15000余亩。全镇农机综合作业率达57.14%。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农产品金奖产品10个。新畈村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三是加强管理,提升品位。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对重点主次干道、乡村公路实施全方位管控。推行路段清扫保洁责任制,完善清扫保洁质量督查考核机制。按“省级卫生镇”标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改水、改厕、改圈、村庄整治保洁,组建300余人的村庄保洁队伍,建立长效考核机制,实行常态化卫生保洁管理。组建行政综合执法大队,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巡查和查处力度,坚决制止违法乱搭乱建行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已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全镇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全镇6个黄石市级新农村建设点、10个大冶市级村庄整治点、114个镇级村庄整治点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
四、抓文化,挖内涵,激活创建载体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文化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文化建设。
一是强化党管思想,以文化优先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镇党委提出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各领域的统揽和引领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传递党的声音,坚定基层群众对党的拥护支持。我镇现有文联、作协、书画、诗联、音协等文化团体10多个,乡村理事会358个、舞蹈队236支。通过 正确引导、组织竞赛活动、给予经费支持等方式,使这些团体活跃在镇区和乡村湾组,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今年2月我镇成立了金桥艺术团,举办了多场文化科技计生村村行活动,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爱家园教育。7月31日召开了文化团体负责人座谈会,在原有镇诗联学会会刊《仙桥流韵》之外,新创办综合文化杂志《桥》,得到了市委宣传部和文联的批复,力争办成弘扬主旋律、实现中国梦的本地文化期刊。
二是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镇南北舞龙舞狮队在2012年全国第七届农运会上,夺得舞狮项目比赛一金三银两铜。还桥村吴迪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夺得男子自由体操冠军。成功举办2012年大冶市“金桥”杯红歌赛、2013年黄石首场“垄上行”广场舞电视大赛,精心组织了东岳总府庙会文化周、民间才艺大比拼、广场舞大赛等一大批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三是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创建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班督查组,由镇考核办牵头,对各村(社区)的创建工作进行督办检查,并要求各村(社区)对照大冶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落实。同时,利用镇党政办短信平台实行一周一通报,以即时信息大力推进创建工作,对工作完成好、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工作推进不力、未完成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将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镇政府列支300余万元专项资金对各村的文化中心硬件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目前,全镇建有农家书屋36个,文化室36个,每村、社区配有电脑3台以上,图书1500册以上,村级建有篮球场共计87个。还对文化站房屋进行了装修,总投入达到48万元,其中图书5.5万元,书柜1.5万元,电脑5万元,书桌5万元,装修24万元,投影及电器设备4万元,音响3万元。四是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近年来,我镇文化体育活动最多、最频繁,镇宣组织、传部门除组织引导各村经常开展周周乐活动外,还积极组织总工会、团委、妇联、文体站等部门开展全镇群众性大型文娱活动15大类60余场次。此外,全镇各地舞蹈队自发组织的“乡村舞”、“街头舞”、“广场舞”更是蓬勃开展、热烈沸腾,成为我镇农村、镇区的一道亮丽风景,实现了“月月有活动”的目标。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我镇敞开西大门、对接大武汉、打造武黄卫星城营造了强劲的精神气场。
五是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仙鱼面”、黄石市级“孔门拳(尹德甫)”、大冶市级“武术之村(大井村)”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开发力度,认真做好“武术之镇”、“龙华会”、“采莲船”等非遗项目的挖掘、整理、申报和开发工作,配合相关部门举办展览、展示、展演活动。
六是抓好学校少年宫建设。学校少年宫根据现有条件和学生的年龄、认知及心理特点,按照先满足在校学生活动需求,后辐射周边乡村的要求,扎实组织开展活动。开展德育活动。组织未成人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道德教育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以及某些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等,开展心理、道德、法制、国情、安全等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序列,有计划、有过程、有实效。开展百部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充分利用班队会时间,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专题,通过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激发学生潜能。在实践探究课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制作、手工加工制作、航模设计组装、脑思维训练等科普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激发学生爱科技、爱发明、爱创造的潜能。目前,全镇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率达100%,做 到了有管理制度、有活动项目、有经费投入、有专人负责。
七、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省、市重点高中上线率达94%以上,年年保持全市教育首强乡镇的地位。中心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南湾中学教乐正国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和湖北省“特级教师”称号。高质量建成中心幼儿园并投入使用,新建小学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将于2015年春节后建成投入使用。
八、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家庭打造“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即在家有家长管,在学校有老师管,平时有社区管的模式,共同关心孩子们的成长。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背诵活动,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力度,开展“绿色网吧”创建活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
五、抓风尚、造氛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镇营造浓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气神,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幸福,繁荣富强还地桥”贡献力量。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化。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了实施方案,进行动员部署,通过政府网站、镇电视台、镇区大炮筒、镇区院墙、路灯杆、单位宣传栏,精心策划了一批宣传精品,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活动,营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二是突出公民道德教育。成立道德评议会,每季度对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进行一次评议。同时,充分发挥农业技校、文化中心、党员夜校、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农业技术培训 班等学习阵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在全镇形成了讲、守“爱德、诚德、孝德、仁德”的良好道德氛围。
三是创办金桥道德大讲堂,开展“四讲”活动。即领导讲党课。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为党员上党课;专家讲理论。邀请市委党校、市纪委和业务部门等专家授课;先进讲事迹。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不断提高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党员干部群众讲体会。在认真开展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联系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讲认识、谈体会、说收获,达到了党员干部群众的自我教育、互相提高的目的。
四是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树典型、推介典型,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所效、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等主题活动,引导民众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劳动,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镇卫生院护士肖素芳、驾虹村书记皮新鹏、黄金湖村村民余金华等10余人荣获最美护士、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十星级文明户等荣誉称号。2013年9月21日邀请还地桥籍全国知名作家黄晓阳来我镇召开座谈会,畅谈家乡文化建设的发展大计。9月27日组织慰问还桥村全运会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吴迪,感谢其为湖北、为家乡争夺荣誉。今年十一期间,为积极响应“生态黄石〃园林花卉博览会”的号召,在还地桥镇区组织了小规模的园林花卉展览,对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有了较大触动,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直观地呈现给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眼前。
五是开展“我的中国梦〃唱读讲传”活动,提振精气神。以群众艺术骨干队伍为依托,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坚持“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唱读讲传”活动,实现了“内容提供序列化、重大活动精品化、群众活动普及化、媒体宣传常态化”,不断拓宽参与面,增 强实效性。
六是组建“爱心中转站”,全方位为农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提供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各届名人和地方慈善人士组建成立爱心中转站。该站位于还地桥镇马石街,创建于2013年7月,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共有宿舍28间,总投资40余万元。是马石村党员群众的服务联络点和无偿为农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服务及精神帮助的爱心组织。站内已配套建设了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图书阅览室、谈心室、娱乐室、理发室、休息室和食堂、门卫等,己成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之家,成为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七是重视社会管理。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群众诉求渠道得到进一步畅通,一批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首访负责制作为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深入开展“最佳平安镇”创建活动,公众安全感和治安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八是以细胞建设为依托,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积极推进“礼仪普及、行为养成、优质服务、环境整治”四大文明行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社区”、“安全文明小区”、“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以及“美德在我家”、“青春手拉手”等精神文明创建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市民比、赶、超的巨大热情,家庭美德观念进入千家万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
六、抓发展,强保障,打牢创建工作基础
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实施“三区同建、三化同步、四个优先”战略,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两个责任”,促进了政治、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 的全面发展。金桥工业区、黄金湖生态区、镇东新区初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现已形成机电制造、有色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新型冶金原料、电子加工、纺织服装、绿色食品饮品加工、休闲旅游度假观光等产业体系,为全国文明乡镇创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一是发展壮大镇域经济。2013年,我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48亿元,同比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48亿元,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2亿元,同比增长98%;财政收入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24%;年人均纯收入实现11884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百强乡镇第六名。
二是强化驻村有责,严格落实“岗位在村、重在服务、责任连心”工作机制。把村级党建工作与蹲村干部密切挂钩,广泛开展“足印驻村庄、服务进家门”主题实践活动。组织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入驻自然村(组),结百家亲、解千户难、暖万民心。在活动中,要求每名党员干做到“八个一”。即为驻点村:献上一条发展良策,壮大一条服务线,办好一件惠民实事。在驻点湾:结对一门穷亲戚,普进一次农家门,征求一批好建议,健全一个服务点,解决一批真难题。在活动中,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入驻农户280户,组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72场次,共征求意见建议167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56户,新增党员群众服务联络点36个。上半年,镇党委要求蹲村干部对村级班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考察评估,结合群教活动软弱涣散村集中整建,调整支部书记6名,为村“两委”换届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我镇村级班子通过换届,达到了4个100%。即: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女干部和35岁以下年轻干部实现全覆盖。
三是强化介入引领,发挥党员作用。针对经济下行的实际,今年我镇探索成立了若干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如企业商会和建材协会、石灰协会等,都由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的优秀党员企业家 负责牵头组织筹建工作,作为非公组织负责人或骨干,使这些非公组织在成立之初就奠定了党建工作基础。
四是强化源头治本,加强村级“三资”监管。严格实行财务预决算制度。科学制定年度预算,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三资”监管中心严格监督执行。预算的调整须履行相关程序,加强村民监督。规范资产、资源交易。发挥农村集体经济产权交易中心和国有(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作用,加强对村级交易项目前期的业务指导,对交易经营整个过程进行跟踪督促,帮助各村盘活闲置资产。抓网络平台建设。在政府网站专设“三资”监管窗口,将各村的收支情况在网上实时滚动公开,在阳光下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将“三资”监管中心与各村联网,推进“三资”管理信息化。
五是强化阵地前移,加强党员群众的教育宣传。今年,我们结合农村和农民党员的生产、生活特点,打破村域界限,对全镇2000余名农民党员就近组合、联片组合、挂靠组合,组建了108个党员学习中心组,成立了108所农民党员夜校,组织农民党员夜学。群教活动期间一周一次,转入常态化后一月一次,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目前,农民党员夜校还引来上千群众自发加入学习,成为党员群众交流思想、融合感情的有效平台。
七、抓常态,长效抓,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努力提高创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拓展创建工作外延,坚持常抓不懈,使我镇创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今后,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文明委的精神和要求;二是进一步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创建工作;三是加大投入,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四是加大 工作力度,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五是履行职责,切实抓好政治、经济、生态、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领域工作,打造文明幸福之城。
尽管我们在全国文明乡镇创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文明委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创建的标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不断将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全国文明乡镇创建活动把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和整体工作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第二篇: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汇报
抓文明创建振古镇雄风
——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纪实
巉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25年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新莽权衡”和镇域内广为分布的汉墓群及古安西城遗址就是历史的见证。巉口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是安定区北部经济和文化中心。境内310、312国道,巉柳高速公路、天巉高等级公路、巉郭公路等国家和省级交通主干线错综交汇,陇海铁路纵贯全境,区位独特、交通便利、物流畅通。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揽,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小康建设为目标,着眼于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传播和谐文化,对三个文明建设做到了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巉口镇党委、政府一贯把创建全国文明镇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立足实际,制订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职责。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干事创业精神,并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威望。为切实做好文明镇创建工作,镇上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同时,每年初镇上与各村、各单位都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进行半年和年终考核,严格兑现奖罚。在创建工作中,他们把文明镇创建列
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整体推动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成员积极抓的良好局面。目前,镇党委已达到“五好乡镇党委”标准,又被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
文明镇的创建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巉口镇党委、政府按照“改善条件、依靠科技、瞄准市场、调整结构”的总体思路,走“巉口人民要致富,少生孩子多栽树,三种两养输劳务”的路子,坚定不移地实施“一区两城”战略,从而使该镇经济实力大增。
自2000年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以来。该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项目资金9.6亿元,完成了以“世纪大道”为主线的“三纵三横”主干道路及供、排水管道工程建设;建成了330KV、110KV变电站和投资1200万元的自来水项目;先后培育的扶正制药、金羚生化、陇峰淀粉、蓝天淀粉、薯峰淀粉、田丰面业等工业企业已投产见效;引资新建的总投资1200万元的圣大方舟6万吨变性淀粉项目正在建设;建成无绳电讯塔、移动电讯塔和联通电讯塔各一座;还建成了中国马铃薯之乡——巉口市场和地下式、半地下式马铃薯贮藏库4座共200窖,累计贮藏能力达到3万吨。
在生态建设方面,该镇走出了退耕—种草—养畜—沼气—肥田—增收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6.57万亩,荒山造林5.8万亩。朱家山、金盆山、凤凰山、龙滩等九条流域治理示范点已成为干旱地区生态治理的典范。目前全镇绿化面积达120平方公里,绿化率达37.5%。
基础条件改善方面,全镇累计修建水平梯田11万亩,使农民人均有了4.1亩的口粮稳饱田;新修、维修镇村道路44条244.6公里,过水桥及拦储工程3处。截至2007年底,全镇共建成水窖15300眼,户均达到2.3眼,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已有1500多户农村居
民用上了沼气,占总户数的1/5。2008年,结合“141”工程建设,全镇规划建设水窖368眼、集流场132处,目前已完成水窖300眼、集流场114处。
培育优势产业方面,镇上按照“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要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7年,全镇种植马铃薯
8.7万亩,总产量达到8.9万吨,人均马铃薯产业收入达到1340元,输出劳务6730人,人均劳务收入增加至1200元。截止目前,全镇种植优质牧草4.49万亩,建设养殖小区2处70户,改建标准化圈舍1800多间,发展肉羊及小尾寒羊养殖1700余户6800多只,使全镇畜禽饲养量累计达69000头。2007年,全镇GDP达到1.5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
在全国文明镇创建过程中,巉口镇营造载体,丰富内涵,积极搭建创建工作联动平台。
一是结合各类评先活动,大力推进文明建设。该镇坚持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的各种争创评比活动,引导群众在参与活动中获得实惠、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同时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全镇已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1个,区级文明单位10个、文明村8个。“三选五评”户144户,十星级文明农户2085户,占31.5%,七星级以上文明农户3686户,占81.3%。
二是结合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该镇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全镇品德端正不违法、计划生育不超生、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邻里互帮不生非、崇尚科学不迷信、健康娱乐不赌博、移风易俗不浪费等文明新风不断涌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强化社会和家庭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使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了社会化开放性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
农村党员群众的学习教育中,结合农村“小三讲”活动,充分利用镇业余党校、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及农村远教站点等教育阵地,定期组织村班子成员、农村党员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和辅导讲课,仅今年,全镇共组织各类培训23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1900人次。通过宣讲和学习培训,使每户农民家中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
三是结合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关注民生。目前,全镇有418户1351人纳入农村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总投资90万元、建筑面积950㎡、的“五保家园”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同时,不断加大救灾救济工作投入,真正实现“灾有所救、贫有所济、困有所帮、残有所助、老有所养”的目标。近年来,该镇先后新建了赵家铺学校、大柏林学校、松川学校;巉小、幼儿园实现了通水、通暖;完成了龙滩小学、景泉中学、周家庄小学的排危建校和刘家坡小学的整体搬迁;完成了巉口中学教学楼建设。全镇学生总数达到5866人,“双基”教育达标,标准化学校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农村医疗条件明显改善,18个村均建有标准化卫生所。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仅今年,全镇共参合6648户25218人,参合率95%以上。
同时,农村文化阵地进一步拓展。各村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2006年建成了藏书2100余册的康家庄“农家书屋”,2007年又建成了成列从古到今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的“陇中人家”。目前,全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电话覆盖率达到70%以上,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
四是结合综合治理工作,全力维护区域社会稳定。该镇全面落实维护社会治安责任制,每年初镇上与各行政村和企业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分级负责制。同时,加强了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和护庄队、护厂队、护校队为主的防控体系,设立了110报警点,并在扶正制药厂建立了警务室,在康家庄、赵家铺等村建立了技防示范点。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始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确保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特大事不出镇。目前全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五是结合环境优化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上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环境保护知识得到了普及。三家淀粉企业全部建了排污设施,使镇区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围绕“镇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整治活动,使农村“六乱”现象得到了治理,杜绝了滥砍、滥伐、滥采、滥挖等破坏生态事件的发生。
按照“二十字”方针,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目前,112户的新农村示范点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且每户配套了圈舍、沼气、水窖和菜窖。加之去年实施的300户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巉口镇将形成以马铃薯市场为主的物流商贸业、以肉羊等特色养殖为主的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通过希望学校工程、生态富民工程、农村通达工程和新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实施,以及参与式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的建设,已有15个行政村达到了“五有、五通、五化、五改”的标准,占全镇18个行政村的63%。
巉口的文明创建吸引来了中央、省、市领导关注的目光。2004年5月17日,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来到巉口,她参观了赵家铺村的退耕还林点,并走访了农民家庭。2004年7月25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又来到巉口……各纪领导的到来,对该镇的三个文明创建给予了很大的关怀、支持和鼓舞。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和着新时代的脚步,巉口古镇流光溢彩,新韵焕发。梯田如诗,林草似画;路网纵横,车辆飞奔;产业兴旺,事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
第三篇:镇创建全国文明镇经验材料
**镇创建全国文明镇经验材料
**镇党委、政府(2008年7月20日)
**镇位于镇江市西南郊,2005年12月由原***镇和原**镇合并为**区唯一建制镇,镇政府驻地官塘桥村。润扬大桥南接线、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338省道、243省道及谷阳路穿过其境。全镇总面积44.2平方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个中型水库管理所。全镇总户数4977户,总人口15129人。辖区内有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7所,中、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有镇级卫生院2所;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为100%。先后获镇江市文明镇、江苏省精神文明创建先进乡镇等荣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展经济,富民强镇,奠定文明创建基础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2007年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530亩,推广新品种28个、新技术25项。培植和扶持果品协会、茶叶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带动近730户农民增收致富。发放水稻、小麦和油菜直补增资补贴56.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800元。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07年完成工业销售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工业利税4.45亿元,同比增长33%,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0.41亿元,同比增长32%。
服务业发展迅猛。初步形成了以引资大道、镇丹路、312国道为核心的沿路汽贸、现代物流、建材市场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态。完成三产营收20.38亿元、三产利税79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6%、27%。
二、强化领导,健全机制,浓郁文明创建氛围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中,镇党 委、政府把创建活动当作党政工作的一件大事摆到议事日程上,当作促进本地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抓,为我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组织领导到位。镇党委、政府把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镇创建文明镇规划》,成立了文明村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领导机制,并建立健全了镇村组织网络。
三是宣传发动到位。每年年初把创建文明村镇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通过文件、板报、横幅、展牌等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创建文明村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积极向市区媒体推荐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广泛宣传,浓厚舆论氛围。
四是资金投入到位。按照创建要求,我镇建立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创建工作投入筹资机制。创建文明村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足额到位,确保创建文明村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人为本,提升素质,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培育良好道德风尚。镇宣传、团委、妇联、工会、文卫等部门充分利用镇党校、镇文化站、村(社区)市民学校等宣传教育阵地,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决胜全面小康”、“家在润州”等主题教育,在全镇认真组织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双百佳”、“双学双比”、“青年文明号”、**“和谐之星”、**“十佳”新人新事、市百佳文明和谐家庭等评选活动。
加强科教卫生投入。近年来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8个,专利项目146件。先后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了**中心校、**中心小学、辖区幼儿园建设改造任务。全镇 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先后投入近500万元资金,全面建成了面积为1100平方米,集图书室、阅览室、演唱室、乒乓室、健身房、展览室、培训室、棋牌室、多功能厅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点等为一体的镇文体活动中心。嶂山村文化中心成为省级示范亮点,多次被省、市、区观摩学习。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先后开展了田径、乒乓、拔河、棋牌等农民喜爱的比赛活动。对濒临绝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嶂山马灯艺术进行挖掘和申报,被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为民间艺术知名品牌。
四、关注民生,优化环境,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改善镇村人居环境。先后按序时顺利完成官塘桥村、平山村、秀山村、嶂山村的改水工作,韦岗村的改水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对五凤口、乔家门、官塘桥村、韦岗村等重点血防改厕村实施整村(社区)推进。投入近50万元资金,对6个村(社区)、20余座河塘进行全面整治疏浚,共疏浚河道2200米,清理淤泥6.25万立方米,新建农村桥梁10座,涵闸8个,对回龙水库进行了全面修建和加固。新建韦岗、平山、官塘桥等6个村(社区)高标准水泥道路近30公里,行政村之间的道路灰黑率接近90%。在全市“百日整治”活动中,投入56万元资金,新建137座垃圾箱,改建35座垃圾箱,组建专职保洁员队伍73人,清除积存垃圾1800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辖区内17台燃煤小锅炉整治任务。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组织开展了“以案说法”进村进社区活动,建立了基层村(社区)“十位一体”综治办,成立了全省首家社区矫正示范点。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连续多年调分调处率100%、成功率100%。村、社区义务和专职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巡逻,治安巡逻面达100%。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和社区矫正工作,形成了组织、家庭、社会一体的帮教网络。
第四篇:文明创建自查报告
黄冈市交通物流发展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
市文明办、市直机关工委:
在市文明办、市直工委、市交通局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近两年来,我局围绕改革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在不断巩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再加力度,再上措施,突出创建工作重点,抓好改革中维稳工作,改革攻坚推动物流发展。
我局继续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目标,以“固本超越年”为主题,以学习推广“王静工作法”为抓手,以“九大专项活动”和创优争先活动、行风评选活动为载体,以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向纵横延伸,对内抓好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文明科室等文明细胞工程的创建,对外创优物流环境,着力提高征物流伍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切实提升物流部门的形象,力争把我市物流系统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塑造诚信、责任、服务、法制、和谐的大物流。
为使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成效,我们对照《黄冈市省级文明单位考核验收细则》,进行了严格认真的总结和自查,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整改。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两年来,市处党组坚持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齐头并进,提出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目标,制订了《全市征稽系统文明创建工作要点》和《黄冈市征稽处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保障措施、管理办法和专项经费,并与开展各项活动和物流调研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做到了领导亲自抓,专班具体抓,分工负责抓。同时,市处党组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要求,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一是狠抓理论学习不间断,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水平;二是狠抓廉政建设不放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良好形象,解决重大问题,坚持民主集中制,广泛征求意见,实行民主决策,班子成员顾大局、识大体,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在干部职工中受到了一致好评;三是互信互助,不断发挥班子整体效能,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工作总揽不包揽、决策果断不武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继续开展创“五好班子”活动,不断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加强班子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和各支部班子的学习,购买了党员学习读本,由各支部组织学习,写学习心得,领导带头做好表率,不断提高班子的理论素养;四是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的目标要求,重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及群团组织建设,组织健全、目标明确,有方案,有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局“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工作经市直工委检查组检查后,获得了99分的高分,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充分肯定。在年初签订了《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和《科室负责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制定了我局班子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公开廉政承诺。主要领导带头坚持理论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带头加强纪律性,做清正廉洁的模范。该项总分10分,自查10分。
二、着力破解物流工作开局之难,业务工作成绩显著。物流是新兴产业,我局的工作如何开展,如何破解开局之难,是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两年来,我局认真履行国家的有关规定,积极进取,不等不靠,深入开展物流调研工作,制定了物流发展“十二五” 规划,为今后物流发展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章立制,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规范、科学、透明,并实行政务公开,建立了投诉机构,公布投诉电话,投诉处理及时。打造“廉政机关”,注重诚信建设,组织座谈会2次,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我局工作的看法、建议和意见,并及时总结,出台整改措施。教育干部职工自觉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使干部职工警钟长鸣,两年来,我局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无“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建立了完善的
来访接待制度,政务公布及时,并加强群众监督,认真对待来信来访,在评议机关工作中,我局的满意率为100%。
该项总分18分,自查得分18分。
三、创建工作深入扎实开展,取得实效。两年来,我局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规划,落实创建工作要点,加大创建投入,以“学刚毅精神,做刚毅标兵”、“创文明单位,塑诚信行业”、“固本超越年九大专项活动”等载体活动为抓手,加快办公自动化和网络信息化建设、加强物流调研、加强庭院建设和文化宣传设施建设,促进机关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形象日益提升。组织的棋类、球类、健身类等文体活动,“五好家庭”、与社区结对共建,帮扶特困职工、到扶贫地区驻点等活动。该项总分12分,自查12分。
四、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气。两年来,市处党总支注重对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组织职工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继续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机关、进科室、进家庭等“三进”活动。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挖掘普通人群中的道德楷模和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大力宣传一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形成“知荣辱、讲文明、促和谐”的浓厚氛围。以市处文明市民学校为基地,广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号召全处干部职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勤勉敬业,充分调动了干部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借今年“双评”工作的东风,进一步规范征稽行政执法人员行政行为,加强党风、行风建设,整肃行业风气。积极开展文明礼仪、勤俭节约教育活动,成立专班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考学奖励制度,鼓励未成年人积极参与到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开展“安全知识进万家”活动,加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教育,督促干部职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两年来,我局无酒后驾车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该项总分15分,自查15分。
五、加大科教文化建设的投入,注重提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丰富职工活动。两年来,我局立足物流工作实际,结合个人岗位特点,要求物流人员练就一副好口才,制作一套好文书,书写一篇好文章,熟悉一手好业务,精通一门好技能,组织了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职前培训和考试,计算机操作实用知识学习等,鼓励参加党校、业余自修本科、研究生的学习,形成了人心思学、人心向上的良好学习工作氛围。市处党总支带领征稽干部职工团结紧张工作,丰富多彩娱乐,机关作风团结严谨,具有生机活力。2009年,我局利用“七一”建党节日,举办党员唱红歌颂党恩演唱会,在交通系统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热情。该项10分,自查10分。
六、民主管理规范,遵纪守法,安定团结,治安状况、公共秩序、工作纪律良好。广泛 “综合治理人人有责”、“四城联创”、“维稳安保”等活动,加强法制教育,确保了全市物流(征稽)系统无稽查安全事故、无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无人参与邪教组织、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外生育、重大经济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工作生活秩序井然有序。加强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使职工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无重大干群纠纷和劳资纠纷发生,干部职工之间人际关系和谐。该项12分,自查12分。
七、环境创佳,卫生面貌良好,职工工作生活条件得到提高。两年来,市处加大了机关软硬
件的投入建设。档案达到省一级标准,建成征稽局域网,加强了消防设施,改造了机关食堂、餐厅、大中小会议室、荣誉室,开辟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安置了健身器材,建立了文明市民学校、党员活动室、阅览室、职工之家等活动场所,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机关庭院落实 “门前四包”责任制,开展大面积绿化、美化,净化了机关庭院,使环境优美,整齐划一。该项10分。自查得分10分。
八、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责任感强。两年来,我局积极开展抗震救灾捐助活动,党员干部带头捐款3.8万元,支援灾区建设。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到社区和企业帮助指导工作。党员服务群众,每个党员联系1-2户困难户,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筹集2万元支持建新社区建设,到扶贫地区驻点,与红安县姚八斗村城乡互联。两年来,我局共投入帮扶资金近7万元。
该项8分,自查8分。
八、近两年来获得的荣誉称号。黄冈市物流局(原公路规费征收稽查处)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最佳文明单位、被省交通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评为目标考核优胜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11个征稽所均被授予县级或市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覆盖率达100%。该项按照考核标准,可增加3分。根据以上自查,我局自查得分98分。
二0一二年十月十六日
第五篇: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自查报告
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自查报告
XX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定题、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XX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XX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和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解决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加快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培育形成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加快建设诗画XXX中最美大花园,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拼搏实干当先锋、争先进位创一流,努力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
一、锚定目标、持续发力,重点抓好“六个十大”标志性支撑性创新性突破性的工作抓手
着眼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XX将找准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缩小“三大差距”问题的突破点、发挥优势先行示范的着力点、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结合点,按照“小切口、大牵引、多跨度”原则,重点实施好“六个十大”具有标志性、支撑性、创新性、突破性的工作抓手,加快形成破竹之势,尽快取得实践成果。
聚焦夯实共富物质基础,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培育、招大引强突破、扩大有效投资、市场主体升级、数字经济赋能、人才科技创新、平台能级提升、“两山”转换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时代XX协作等高质量发展十大支撑性行动,全力促进经济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聚焦增强共富推进动能,重点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体制机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建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县、健全医保扶贫长效运行机制、深化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优化试点、“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等重大改革十大突破性事项,通过政策、规则和制度重塑,促进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走出一条科技创新、数字化和绿色低碳的融合聚变之路,全面激发共同富裕新活力。
聚焦补齐共富民生短板,着力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社区管理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教育强基行动、健康XX行动、幸福安居工程、文化惠民行动、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无废城市创建等公共服务十大保障性工程,不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品质化,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聚焦缩小共富收入差距,着力落实异地搬迁、“万元系列”、农家乐经济、“我们的幸福计划”、盘活资源、就业技能提升、发展集体经济、金融助力、“四小经济”、“两进两回”等富民增收十大创新性举措,努力缩小“三大差距”,形成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
聚焦发挥共富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试点、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试点、低碳试点县、金磐“飞地”全国样板、“生态+”现代化山区交通样板县、“基层党建+山城管事”模式、“微改造、精提升”行动试点、道地药材生态种植与质量保障试点、XX省农家乐第一村、医养康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等先行示范十大标志性成果,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样板和借鉴。
聚焦塑造共富基本形态,着力打造一个百亿级产业、一个特色生态产业平台、一块高能级的产业科创飞地、一个高品质的县城中心商务区、一个高层级的对外交通门户、一条山水城文融合的迎宾大道、一系列优质公共服务设施、一条高标准的市民健身绿道、一个综合集成的市民中心、一座多点协同的城市公园等共同富裕十大基础性场景,推动XX经济社会功能整体优化、形态整体提升,形成山区共富基本形态的全面蝶变之路。
二、加强领导、压实责任,为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提供坚强保障
实现共同富裕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盼,更是重要的政治责任,任务十分艰巨,机遇前所未有,XX将以奋进者姿态、创造性张力抓紧抓好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的各项工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落实“七张清单”问题亮晒整改机制,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到推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方面。全体党员干部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感悟思想伟力、赓续红色血脉、扛起责任担当,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提升干部队伍能力。以县乡集中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系统性重塑干部队伍,加快建设变革型组织、提高领导干部塑造变革能力。坚持系统观念、数字赋能,善于运用数字化改革的理念、方法和手段破解共同富裕体制机制问题,实现体系全面重塑、功能整体优化、创新综合集成。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全域统筹机制,统筹推进共同富裕各项工作;建立清单化推进机制,明确任务责任,实行闭环管理;建立总结推广机制,及时总结最佳实践经验,为全省、全国复制推广提供借鉴;建立争先创优机制,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改革突破争先;建立考核评估和督察反馈机制,保障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有效落实。
凝聚各方强大合力。坚持群众主体,旗帜鲜明地鼓励勤劳致富、率先致富,旗帜鲜明地鼓励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激发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在外XX人的独特作用,不断激发全体人民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