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结合我市2008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现对当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浅析如下:
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所有者权益不实。一是注册资本不到位。有的公司股东投入资产过户等手续不完备,注册资本不实。二是投资实物资产不实。如投资车辆原值4135万元,实际是车辆挂靠,营运和收入核算在别人公司,为虚假资产入帐。二是债权减让账务处理不规范,少记所有者权益。如有的公司在债务重组中未根据《债权减让协议》中的账务处理规定,将建设银行贷款本息减让的债权,按减少负债、增加国家所有者权益(国有净资产)处理,而是将减让的债权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作减少亏损处理。
(二)成本不实。一是有的集团公司所属驾校将应在“应付福利费”中列支的春节福利费用在成本中直接列支,多列成本费用。二是违反企业会计制度收入成本配比原则,各项费用采取预提列支方式,多列成本费用,少计当年利润。
(三)收入不实。一是有的公司租金未列收入,将租赁合同收入、直接冲管理费,未记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二是公司工程合同收入未记入业务收入,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三是汽车销售公司收取的检测费收入挂“其他应付款”;集团公司本部收取检测站承包费22万元挂“其他应收款”。四是驾校培训费收入挂“预收账款”,造成收入不实。
(四)固定资产不实。一是有的公司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未能及时转入公司固定资产账。二是房改房已出售给职工,未冲减固定资产。三是公司所属三产单位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原价,与所属三产单位资产明细表和固定资产账簿合计金额不符,相差500余万元。
(五)原始凭证填制和取得不符合相关规定。一是有的公司水费发票所填项目不全,无用水量。二是水费发票票面所载项目数据之间勾稽关系不正确。如:本次预存水费大于应结存水费(本次付费加上期预缴金额)。三是取得原始凭证不规范。如有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支付供货单位货款1.8万元,使用“领款单”领取现金,无供货单位公章。
(六)应缴税款核算不规范。一是预提所得税计入“其他应付款”,如。有的粮储公司将10万元股权投资以28万元价转让,预提所得税5.94万元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未按会计制度规定记入“应付税款”科目。二是未按税法和有关规定,计提所得税。如有的集团公司财务报表反映当年实现利润和历年未分配利润375万元,未按税法和有关规定计提所得税。
(七)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一是有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在往来业务中使用大额现金,如购设备,收取归还往来款项等。二是在信用社以出纳姓名开立个人存折,用于单位现金收付等。
(八)应付账款等科目核算不规范。如有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往来账记载应付账款-粮款54万元,但无应付款具体单位名称。经查,该款项为应付收购某粮食购销公司粮款18.98万元、收购某个体户粮款34.91万元。
(九)捐赠行为不规范。有的公司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列支某村修路款13.7万元,捐赠某乡变压器款2.3万元,未经国资委批准。按《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二条规定作为国有企业,其捐赠行为应报经作为投资者的国资委批准。
(十)合并财务报表不规范。如某总公司只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合并利润表等。
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所有者权益不实的原因。一是公司组建初期,为达到注册资本数额,将股东投入的未过户资产、挂靠车辆等,作为实物资产入帐,造成注册资本不实。二是国有企业为减少亏损,提高业绩,在债权减让账务处理中,将银行贷款本息减让的债权,不按规定增加国家所有者权益,而作减少亏损处理,造成所有者权益不实。
(二)成本不实的原因。一是有的公司多列成本费用,是为了少计利润,少缴所得税。二是对企业会计制度学习不够,不了解收入成本配比原则,费用预提的方法和适用范围,造成多列成本费用。
(三)收入不实的原因。一是有的公司将租赁合同收入直接冲管理费,未记入收入科目,其原因是未严格按统一会计制度有关租赁合同收入的核算要求执行。二是公司工程合同收入未记入业务收入,在“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其原因是:企业会计认为所收款项未达到合同金额,而未认真学习和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建造承包商建造工程合同收入及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原则,造成核算不正确。
(四)产生固定资产不实的原因。一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后新增固定资产价值未能及时转入公司固定资产账,其客观原因是政府拨款的资金未到位,存在应付账款;主观原因是避免计提折旧增大,使财务成果难看。二是对所属三产单位固定资产未及时清理核对,造成账表不符,账实不符。
(五)原始凭证填制不符合相关规定。如水费发票无用水量, 水费发票票面所载项目数据之间勾稽关系不正确等问题的原因:一是由于该公司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开票,其软件功能存在缺陷,导致水费未缴足的发票无用水量等问题发生。二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待完善,存在管理漏洞,由于部分水费发票无用水量,每月售水量为倒挤推算,无法准确核算已售水量和欠费水量,形成管理漏洞,不利于企业分析查找年售水量占产水量的占比低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六)应缴税款核算不规范问题的原因。一是会计人员未按会计制度规定记账。二是税法观念淡漠,企图逃避税款,因此未按税法和有关规定计提缴纳所得税。
(七)现金管理不符合规定的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现金管理松懈,会计人员未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在购设备等业务中使用大额现金、开立个人存折等。二是现金管理制度滞后。目前的现金管理制度制订于上世纪80年代,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现金管理的需要。三是国有商业银行已不具备管理者职能,原有的现金管理职责形同虚设。
(八)“应付账款-粮款54万元核算不规范”问题的原因。除未按会计制度规定具明应付款具体单位名称外,也反映出在粮食收购中,未及时付款,存在拖欠现象。不符合《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有关“应当及时向售粮者支付售粮款,不得拖欠”的规定。
(九)捐赠行为不规范的原因。反映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不强,对《企业财务通则》等法规制度不熟悉不了解。造成未经国资委批准,而进行捐赠的不规范行为产生。
(十)合并财务报表不规范的原因。由于某公司是国有企业,所属三产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多有亏损,公司为了不影响整体业绩,因此未将所属三产企业利润表合并到公司报表。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进一步增强会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目前,人情大于法理的现象和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制建设,特别是会计法制建设更有待加强,因此进一步宣传贯彻会计法等法规制度,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促进会计人员和企业负责人提高法制观念,自觉执法守法是当务之急。
(二)加强培训,进一步规范会计制度执行和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发现的问题大量存在与是否了解并准确执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紧密相关,因此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执行新会计制度的水平,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回访,进一步加大检查整改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是实现检查目的、巩固检查成果的必经阶段。加强回访,促进单位认真整改,是保证检查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此,要求每个被查单位都要在检查结束后,根据检查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上报书面整改情况报告,财政监督部门要依此进行回访,进一步促进整改措施的落实。
(四)加强监督,提高财政监督人员整体素质。当前,没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已不能胜任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任务的需要,为此应加强财政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省、市财政监督机构对基层财政监督业务的指导,并在人员配备上,提高有较高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比例,同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
(五)加强基础,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表格式等。要提高检查质量,需有一套规范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表相配套。但每年检查报表都在变化,如何填报,如何平衡缺乏一套成熟科学的方法,而且往往是临阵磨枪,临时改动,给填报汇总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议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表应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制定一套规范的填报、平衡的方法和要求,并以电子和书面形式在检查前印发,以便遵照执行。
(作者单位:孝感市财政监督局)
第二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思考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及
对策建议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市场经济社会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顽疾,无论对企业自身、政府还是公众个人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也阻碍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此问题,文章将通过分析探究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原因,寻求防范或解决的相关对策及措施。
一、会计信息失真现状概述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社会经济信息,记录的是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和经营状况,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持续健康发展及相关方,如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及个人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不断活跃,会计信息的需求量也不断的增加。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市场上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无论在真实性、充分性还是及时性上都存在一定的失真情况,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及危害。
(一)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对于个人还是企业而言,信用都是基石,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会计信息一旦失真将会造成国家财政税收损失、政府宏观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影响国家决策机构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而在这种偏离实际的宏观经济政策指导下,各部门、各企业及公众个人的行动就会有所偏差,最终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阻碍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会计信息失真从结果上看,它隐藏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越来越依赖于市场的自动配置。会计信息失真阻碍了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会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制造困难,从而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三)损害投资者利益
会计信息失真掩盖了企业的真实状况,导致相关方无法获知一手资料,从而误导投资人、债权人的投资决策,不但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甚至可能造成投资者的经济利益损失,影响和谐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损害企业自身利益,阻碍企业长期发展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大受害者其实是企业自身。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将会降低企业管理水平,制造了经济犯罪的漏洞,对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会给企业带来经济纠纷,也会因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而影响企业资金的筹集,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企业外部原因
1.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影响
国有成分比例较大的企业存在政企分开执行力薄弱的情况。近年来,财税政策更新频繁,对于政策的理解、执行往往存在偏差;对于上市公司,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规则及会计制度本身还不尽完善。
2.法律环境影响
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时常出现,企业可能利用与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权钱交易来躲避和减轻相关法律处罚;同时,由于惩罚力度不够,企业违规成本小,也不足以形成对企业管理者的威慑。会计舞弊行为本身就比较隐蔽,即使被发现,操作者也只是承担一定的经济处罚,而刑事处罚制度本身不完善且力度偏弱,也间接纵容了会计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3.外部监督的影响
主要表现是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监督不给力。存在长期合作关系的情况下,难免会造成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够,严谨性方面弱化,审计流程和取证过程简化,甚至以牺牲执业水平为代价换取自身经济利益的增加,严重损害审计工作的质量。另外,不重视审计连带责任等原因也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二)企业内部原因
1.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由于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对相关利益主体会产生很大影响,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就会编造出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粉饰业绩、夸大效益,使会计信息偏离真实情况,或期待资本市场的回报,或为自己谋取私利,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对企业造成了长期的伤害。
2.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影响
一方面,会计人员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尤其是近些年,新的财税政策不断出台,会计准则不断修正,而会计人员未能对这些新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地掌握和了解,业务水平没有跟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处理复杂的会计业务,整理出的会计信息在准确性、有效性方面存在瑕疵,非主观性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也高低不同,在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下,在个人利益驱动下,都有编造、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可能。
3.企业规模和内部各项管控机制的影响
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较高,内部核算体系严密科学,监控机制较强,个别会计信息造假能够被及时发现纠正;规模小的企业,其会计、出纳一人兼任,约束性差,制度不健全,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即使是大中型企业,有些管理层中职责划分不清,由此导致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相互推诿,或在与审计机构协同工作时消极对接、配合不佳,最终造成会计信息披露偏差。同时,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没有做到真正地贯彻落实,实际的使用效果不佳,或者只关注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没有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对事前控制的前瞻性及预防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降低了内控的监督力度,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断出现。
三、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及监管力度
完善会计准则、会计规章制度、审计监督制度,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量化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全方位、深层次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化外部监管力度,一方面通过行政法律强化中介机构的审计监督职能,另一方面对中介机构本身也应加强监督管理,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披露连带责任的重视。
(二)加大法律法规惩处力度
对于屡禁不止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要加大法律法规惩处力度。除经济处罚外,还应完善刑事处罚方面的建设,加大因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相关方发生损失的追偿力度,同时,加大审计机构连带责任的处罚力度,真正体现法律的威慑力,发挥审计机构防火墙的作用。
(三)改善公司内部治理规范
完善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和治理模式,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权限;建立健全高效的经营管理、会计监督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流程管控;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及职业道德培训,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教育,加强相关人员法律法规宣贯力度,从根本上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四)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建设,结合大数据的整理加工功能,充分识别风险与机遇,提高工作的质量、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有效性,并通过信息共享及时分析、纠正偏差、调整策略,降低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概率。对企业在当今时代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加强保障的同时,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科学预测,保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建立涵盖工商、税务、银行、质检等各部门综合评价披露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企业全方位、综合性、立体性的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无论是工商部门的年检记录、信息变更,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评级、近年纳税情况,还是银行对企业的资信等级、授信额度、政策倾斜,以及质检部门的信用报告、专项检查等,应充分披露这些财务数据外的企业综合信息,其有助于相关方了解被披露企业的综合信誉度,引导各方决策的准确性。
第三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材料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材料
七台河发电公司主要客户及供应商情况
1.购电方—黑龙江电力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全资子公司、国有特大型电网企业,负责建设、运行维护黑龙江电网和全供电区安全可靠供电,为我公司的购电方,根据省工信委下达的电量计划,与我公司签订购售电合同。通过Ⅰ回220Kv七河线Ⅰ回220Kv七民线Ⅱ回500Kv七庆线向外送电,2011年完成上网电量707651万千瓦时
2.用热方——七台河市热力公司
七台河市供热公司隶属于七台河市建设局,承担着市区600万平方米供热的供热任务,共拥有换热站37个,2011年完成购热量322.2982万吉焦。
3.火力发电厂的工作流程
煤磨成粉送入锅炉燃烧,加热锅炉中的水,水沸腾后,产生大量的蒸汽,当强大的蒸汽流冲击汽轮机的叶片时,就会推动汽轮机转动起来,进而带动与之相连的发电机旋转发电,经过主变升压后送入主网。供热系统由中压缸部分排气加热热网加热中的水,再将热水送至换热站加热热用户的回水,实现热交换
主要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及成本构成(财务部)
合同管理办法(总经部)
第四篇: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和对策
【摘 要】近些年来,会计信息失真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国的银广夏、绿大地、万福生科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暴露出了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在逐渐深化市场经济体制,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基于这些背景环境下,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出发,对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升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升会计信息规范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1.企业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
前些年震惊我国证券市场的“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件,就是由于公司董事会制度成为摆设,大权集中在实际控制人何学葵手中,导致其为了谋取自身利益进行财务造假。我国很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这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的土壤,同时也是导致很多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我国一些企业没有做到严格按照公司治理机制要求设置董事会制度,公司的决策权控制在少数人手中。这样就容易导致一些内部管理者或者执行者,为了达到某个不良的目的,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继续造假,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损害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最终也会导致影响公司整体利益,造成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企业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问题。很多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治理监督机制,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人之间的权责不清晰。这些情况导致企业的管理经营质量不够规范有力,有的管理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没有为企业全局考虑,通过会计信息造假等方式来做损害企业信息真实性的事情,这些情况都非常严重地影响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最终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形象。
2.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较缺少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惩罚主要是以行政处罚为主,一般采用的都是罚款、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形式,更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但是缺乏对会计信息造假进行处罚的民事手段。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对会计信息准确性的一种政策保护,它可以保障会计工作者以及企业管理者有约束性的执行自己的权力,进行合理合法的企业管理控制等活动。而目前我国针对会计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成为了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政策性基本原因。法律法规的缺失降低了会计信息造假的成本,使得一些企业的财会人员容易研究法律法规的控制,为了一己之利铤而走险地进行会计造假行为,使得整个企业的利益和投资者的利益都受到损失。
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不够高
前些年震惊我国的“银广夏”财务造假事件,就是由负责审计公司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与公司内部人员勾结完成的,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过分依赖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一些注册会计师会计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缺乏,往往导致会计造假行为无法被严格监督。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几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管理者勾结造成的。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不高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我国一些企业的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不够高,再加上会计专业技能不过硬,对于会计财务知识以及国家相关的财务、会计最新法律法规并不熟悉,知识体系没有与时俱进的更新。在会计实务操作过程中,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误和错误,客观上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另外,也有一些注册会计师或者企业会计工作相关人员为了一些自己的利益,帮助不良人员实施会计信息的造假,从主观上使得会计信息失去了准确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结构
企业要严格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要求来构建公司内部的治理机构,通过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结构,从而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奠定基础。我国企业需要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等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在经营管理中的决策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企业也要引入独立的董事制度,赋予独立董事充分的监督权,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行为,从而有效的避免出现内部人操控会计信息影响其准确性的情况,为我国企业的所有投资者和企业整体利益提供一定的保障。
2.提高注册会计师以及财务相关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一定要对注册会计师职业操守的相关准则进行完善,为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道德准则和规范。注册会计师自身也要提高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一定要坚守职业道德准则,充分发挥好独立审计的职责,监督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提高注册会计师以及财务相关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素质,从而可以避免客观上的会计信息失真,使其能够做好对企业的独立审计工作。
3.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监督的系统建设
第一,我国需要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和管理方面的监督政策以及法律、法规,要严格追究会计信息造假者的责任,提高其会计造假成本,震慑会计信息造假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我国相关的会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审查,比如我国财政部门、税收部门等应该要强化对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审查,并加强与企业的平时沟通和协调。督促企我国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最终促使我国企业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最大限度降低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陆建桥.后安然时代的会计与审计――评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及其对会计、审计发展的影响[J].会计研究,2002(10)
[2][7]李花.浅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A].湖南省卫生经济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暨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专辑[C],2009年
第五篇:审计发现问题未整改原因分析及整改建议
2006年上半,江苏省农行驻**审计办共完成经营指标真实性审计、行长责任审计等项目27个,审计支行级单位22个,累计审计金额1675891万元,发现信贷、财务等方面的违规问题1563个,违规金额121284万元,目前已整改问题1299个,整改金额104756万元,未整改问题264个,金额16528万元。笔者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反馈
情况,部分问题未整改到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历史遗留问题,整改难度较大。如:信贷业务中部分借新还旧手续不合规的问题是属以前操作不规范,现在为降低风险或完善信贷手续,虽然整体风险在降低,但于现行制度仍有不符之处;财务方面因历史原因形成的长期挂帐,一时无法清理。
2、业务操作中,由于经办人员业务知识欠缺、风险意识差,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且个别被审计单位满足于表面上的整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类似问题重复出现。
3、同业竞争激烈,各行为拓展优质客户,降低标准或放宽准入条件,如办理承兑业务未收取手续费等问题。
4、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在监管方式、监管手段、整改规范等方面仍然滞后,未真正发挥“第二道防线”的作用。
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应区别对待,审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予以整改。
1、对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应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完善手续,降低风险,尽量减少损失。
2、对于因操作失误等主观因素等导致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尤其是信贷、财务知识及新产品、新业务操作规程的培训;要明确岗位职责,严格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履行岗位职责的主动性;要严格业务流程、规范操作,加大奖惩力度,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性,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3、对于因同业竞争采取让利行为而形成的问题,上级行应研究采取适当措施,在法律、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基层自主权,以提高农业银行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4、加强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力度。建议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严格按照《业务部门自律监管实施细则》要求,规范开展监管工作,尽量做到事前介入、事后关注;要进一步明确监管人员工作职责,加大监管员考核力度,强化对监管发现问题的后续监管和整改落实工作,避免屡查屡犯现象的发生。
江苏省农行**审计办
二○○六年七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