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圩中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刘圩中学“留守儿童之家”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120人,其中留守儿童401人,占学生总数的42%。自创建“留守儿童之家”以来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根据《安徽省校内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自查方案》,就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工作自查如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活动材料。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完善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报送工作信息。
二、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留守儿童之家”
由于学校正在校安工程加固,房屋比较紧缺,尽管如此学校只能把留守儿童之家和教师办公室放在一起,牌子和制度上墙,图书阅览室等活动场地没有。无法放置上级配备和自个的文体用品、桌椅板凳,电视机、亲情电话。
三、是加强管理,规范制度
首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班子成员研究制定出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及中长期规划,对留守儿童工作实行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留守儿童各项活 1 动与学习档案,制定出台了“留守儿童之家”学习、活动、管理和财产保管等各项制度。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基本完成工作计划
四、开展丰富多彩活动
建立了各项活动开展情况检查记录,组织开展了广播操比赛,组织开展留守儿童主题班(队)活动或文体活动,如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队会、演讲大赛、书画大赛等;有生活教师组织“留守儿童”双休日走出去,为敬老院打扫卫生,种植花草树木、清除杂草等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宿舍开通亲情电话,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每学期召开家长会,促进家校沟通以推动儿童之家德规范化管理。
五、积极探索开展“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的运行机制,不断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方法
加强对活动的督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状况。每周设立的学生监督小组让留守学生自觉参与到学校的卫生管理中来;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定期组织家访,走进学生的家里,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帮助他们;留守孩子可利用亲情电话向远在他乡的父母汇报自己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亲情交流。我们把24小时跟踪管理,形象的归纳为“贴身服务”;白天,班主任和老师悉心教导,夜晚,值班老师到每一个寝室巡视,为学生们盖好被子、关好门窗。学生放假了,留守儿童在哪里,他们生活怎么样,班主任总是隔三差五打个电话,每一位学生家长都有班主任和授课老师的手机号码,班主任也有学生和家长的联系电话,学生的表现 2 家长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有困难可以及时的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生病了班主任或值班老师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再通知家长。我们为男女生营造了各自的活动空间,女生宿舍装了安全防护门。
六、深刻反思,积极查找存在问题
1、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虽然建立并已经对留守儿童开放,但条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暂时房屋紧缺,活动设备虽已配备,但无法保证充分发挥作用。
2、我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很粗糙,在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上还不够深入,这是我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考虑的主要问题。
3、“心理教师”“专职教师”、“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各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各项能力还是今后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今后我们将加强留守儿童软硬件建设,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行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怀远县刘圩初级中学 2010年12月3日
(附:自查得分表)
第二篇:刘圩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规划
刘圩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规划
中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规划
一、项目名称:关爱留守儿童
二、背景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望江县长岭中学积极向上级申报,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项目,经过积极对接、努力争取,终于形成工作规划,经过一个月紧张有序的实施,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必要性。我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每年有大量人口在外务工,这一方面给农村家庭带来收入,一方面也造成了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存在着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监护缺失带来的各方面的问题:
1、隔代教育不能满足“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有近半数的“留守儿童”是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对孩子物质生活的满足,而缺少对孩子精神的约束。另外祖辈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承担对孙辈的监护和教育都显得力不从心。
2、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的“远程”教育难以遥控。尽管大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少数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很多“留守儿童”与父母感情淡薄,很多家长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指导方法。
3、家庭和学校配合不够。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可能只凭课堂上的几节课,还需要向家长了解情况,但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位,教师没法向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这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陷入尴尬。
4、缺乏监管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不好。一些“留守儿童”本身自立能力较差,无法抵制不良诱惑,厌学、逃学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二)可行性。
1、留守儿童问题国家重视、社会关爱,特别是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扶持。
2、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全体行管领导和班主任为组员的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带头,每人具体帮扶总结,对活动组织、内容设置和开展情况等各方面进行评估,由所有组员进行评估和讨论,总结不足,力求活动更细致和系统化,并形成最优化的活动流程,使项目可持续发展。鉴于上述情况,我校立足“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机构,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资源,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关怀和支持”的总体目标,组织调研组考察调研了留守儿童现状,参观考察了一些有经验的学校,并经过听汇报、看资料、座谈交流、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实地考察等形式,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项目预算,最终形成可行性学校重点发展项目。
(三)、发展目标:通过对全校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目标量化如下: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信息汇总、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三特儿童——特困生、特长生、特殊学生登记、留守儿童活动登记、班级关爱活动记录、留守儿童特殊事迹和留守儿童成长案例分析等),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详实记录留守儿童成长过程,并及时更新,确保无一遗漏,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9%,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学校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教科室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组 长:刘孟洋副组长:高德领 成 员:王凤民 王智慧 柳磊 陶翠侠 陈侠 陈娜 张赟 方振献 全体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5587733771,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开设知心信箱,开设心灵驿站,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学校应指定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学生喜爱的教师负责落实相关任务;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如因工作不力和失职而造成影响的,师德和考核定为不合格并给予经济处罚。
(四)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学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同社区、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要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村组、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学校寄宿建设与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学校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3、整治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4、建立研讨、交流、评估制度。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评定效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六)、工作安排:
1、2012年10月:讨论并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开展教师家访摸底和学生访谈活动;筹划创建“留守儿童之家” ;各班级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实践活动。
2、2012年11月:留守儿童信息更新;成立学校关爱关爱留守儿童领导专班;制定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创建留守儿童亲情专线;配备一台联网的电脑为留守儿童创造网络视频聊天的条件;为留守儿童订阅报刊;完成留守儿童详细情况摸测。
3、2012年12月:开展师生结对活动;档案信息更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设置留守儿童心理咨询信箱;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完成2012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4、2013年1月-2月:制订2011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留守儿童及家长、相关教师联谊会;为留守儿童适当添置一些学习和娱乐用品。
第三篇:普洱中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盐津县普洱中学2018年
春 季 学 期 留 守 儿 童 工 作 自 查 报 告 普洱中学留守儿童工作情况自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发展情况,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我校根据盐津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将我校前一阶段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弄清现状,分析实情
我校有 2238名学生,学生来源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我校开展了“留守儿童”专项调查工作,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校“留守儿童”
普洱中学总数为898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40%,其中男398人,女500人,但这些弱势群体的成长与发展却关系着学校的生存发展,牵动着广大教职员工的心。
“留守儿童”大致分为六类:一是祖辈监护型,即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形式,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601人约占67%;二是单亲监护型,这类儿童156人约占17%;三是亲朋监护型,即由亲戚(非直系亲属)朋友代为监护,属于这种类型的“留守儿童”63人约占 7%。四是兄长监护型留守儿童19人约占2% ;五是相互监护型,这类儿童27人约占3% ;第六种是自我监护型,这类儿童有31人约占3%。“家庭教育的缺位”、“父爱母爱的缺失”、“沟通交流的缺少”、“有效监护的缺乏”,使得“留守儿童”的情感、心理、生活、学习乃至人格方面都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公平。关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关爱,而且是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体现;不仅是对不断发展的劳务经济的支持,也是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学校办学的内在要求。
二、组织保障,构建网络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由学校校长陈启权任组长、吴光友任副组长,其他行政领导、各班主任和各学科科任教师担任小组成员,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2、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我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党员、行政领导和普通教师与贫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几的帮扶。在班级内、学校团组织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学校构建了立体育人网络,师生员工多位一体,创办了“留守儿童之家”。
三、健全制度,创新机制
学校先后出台了《留守儿童 管理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制度》《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四、拓宽思路,活动育人
1、校外活动通过学校行政研究决定开展校外活动一次。
2、建立了一校长为组长的留守儿童帮扶领导小组。
3、建立了“留守儿童 关爱室”
学校建立一个“留守儿童关爱室”,室内布置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配置有档案资柜并分班存放本校留守儿童档案袋,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安排一名老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并利用学校的条件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
4、制定好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拟写好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5、严格按要求按时按质上报活动中心所需材料。
6、开展好留守儿童帮扶活动,活动有方案,有组织,有落实,有相关简报和活动总结。
7、建立了以班主任为首的“代理家长制度”,上至领导下至科任教师都是五到八个不等的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以个人帮扶的五到八个不等的帮扶对象组成临时家庭开展活动。
8、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相关资料并归档。
(二)、存在的问题
1、学校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经验不足,活动开展还不令人满意。
3、家长打工地点不定,联系方式就不定,再联系起来十分困难。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虽然建立并已经向留守儿童开放,但是我校“留守儿童之家”是新建设的。如何发挥“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关心、支持,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
4、未推荐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活动中心的兼职教师。
5、留守儿童活动宣传无专人负责。
6、留守儿童亲情室未挂牌。
7、未成立乡村少年宫。
(三)、努力方向
1、马上向学校汇报请求推荐一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担任活动中心的兼职教师。
2、马上向学校汇报请求推荐一名留守儿童活动专职宣传员。
3、马上向学校汇报定制“亲情室”牌。
4、马上向学校汇报请求成立乡村少年宫
5、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6、我们将继续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贯彻《 中华人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 昭通市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积极摸索留守儿童的教育思路和方法,引领留守儿童在同一片蓝天下做学习、生活的主任,营造快乐成长的天地。让他们能感受到温暖和阳光,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盐津县普洱中学
二〇一八年六月六日
第四篇:刘未小学留守儿童自查报告
刘未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现状,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情况.我校根据教育局文件精神的要求,切实抓好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工作,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校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与控辍保学工作比较重视,有部署、有安排、有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将组织入学与控辍保学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专项部署,紧紧抓住开学前后的关键时期,开展《义务教育法》学习培训,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等形式提出要求,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提高家长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建立制度,采取措施,保障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保障制度,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学校能按职责要求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建立学生辍学报告制度,及时沟通信息,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加强学校教育管理机制。学校是直接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开展各类活动,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学校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完善工作机制。学校严格执行控辍保学报告制度,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的奖罚机制,对控辍成效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因管理不善、工作不力导致学生辍学率趋高的班级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健全学生学籍管理档案。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立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严格学生转、借、休学审批手续和报备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学籍变动情况,重点做好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
二、自查情况:
三、存在的问题
1、学校条件薄弱,办学缺少吸引力,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
2、师资力量薄弱,学科配套不齐。
3、学校图书陈旧,跟不上时代脚步。
4、学校书架陈旧。
四、努力方向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鉴于当前“厌学”已经成为学生辍学的突出因素。明确学校在控辍保学工作中的责任,抓好学校在控辍工作中的第一道关口,通过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教师素质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顺利完成学业。
2、做好宣传和总结,为控辍保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新《义务教育法》,在每学年开学前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宣传月、宣传周、报告会、座谈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增强群众依法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
第五篇:梁集中学留守儿童工作自查报告
南城梁集中学留守儿童管理工作情况
自
查
报
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使留守儿童校内有监管,课余有去处,我校非常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以副校长耿纯波为组长,教导处、各班班主任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对贯彻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了留守儿童亲情室,开展了留守儿童兴趣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和方案。
一、留守儿童现状
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55人,其中女生78人,少数民族77人。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少数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由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大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监护人能辅导他们学习的很少。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 “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 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绝大多数,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很少。
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我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先后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上做好到:有牌子、有备用教室、有场地、有设施、有热线、有制度、有活动、有志愿者队伍。并因地制宜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计划。
2、建立了有关留守儿童工作档案。做到留守儿童信息档案准确而全面。档案中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联系方式、监护人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3、开展了一帮一活动。做到帮扶教师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要求帮扶教师每学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一次以上,每周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每学期家访一次,每学期与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通过以上各种方式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记录他们的成长历程。
4、留守儿童各项活动体现了针对性,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人员、有记录、有总结。
5、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建章立制,狠抓落实。学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少先大队辅导员、各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领导小组。
6、创建留守之家。我校开展了留守之家的创建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创建了留守儿童亲情室,安排了专人负责;创建了“爱心热线”,让留守儿童可以与千里之外的父母通话,汇报自己的最近情况;开通了“爱心视频”,让留守孩子与爸爸妈妈网上见面,看看很久不见的亲人;开设了心理辅导室,专门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开展了留守儿童兴趣小组活动,开设了趣味数学小组,作文阅读小组,书画小组,艺术活动小组,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报名。
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工作
1、我校留守儿童之家虽然建立并已经对留守儿童开放,活动设备如电视、电话、图书等国家已配备,体育器材学校已基本解决,留守儿童课余活动早已正常有序的开展起来。但是我校“留守儿童之家”是新建设的,如何发挥好“留守儿童之家”的教育作用,让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还有待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社会各方面的援助,专家的悉心指导,更有待于自我加压、自我探索。我们将按照上级各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继续发挥组织牵头作用,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起来,将关爱动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2、完善资料建设,留守儿童的各项活动要及时做好记录,不断更新留守儿童的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归档,有专人负责。
南城梁集中学 2016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