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

时间:2019-05-12 03: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

第一篇: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

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

谈及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刘明康强调,与普通的工商企业相比较,银行业有三个方面的内在特点,其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首先是基于银行脆弱性的特点。银行由于其高杠杆性和“短借长用”的特点,具有内在的脆弱性,这种内在的脆弱性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基于银行外部性的特点。由于银行出现风险甚至倒闭具有极强的传染效应,各国政府一般都建立了安全网对银行进行保护,安全网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从而进一步凸显了银行内部治理的重要性。

再次是基于银行信息高度不对称的特点。相比于非金融企业,银行由于其业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从而对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更高。

公司治理包含六项要素

基于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要求,刘明康认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主要包括六项要素:

一、健全的组织架构。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公司治理架构,董事会中设立了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同时建立了包括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委员会、战略委员会等在内的多个委员会,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日益健全。

二、清晰的职责边界。刘明康认为清晰的职责边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责明确。二是履职要求明确。三是问责明确。对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或不尽职的,应当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和处罚程序。

三、清晰的决策规则和程序。与决策规则和程序密切相关的是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职能充分发挥作用。近年来,商业银行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但是,在董事会的决策程序中,委员会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是作为董事会的咨询机构还是可以独立对银行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是简单地作为董事会决策的前置环节还是可以做出最终决策,这些都需要明确。

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当前银行股权激励计划等长期激励措施的推出,改变了过去激励短期化的特点,有利于实现管理人员和员工利益与银行长期利益的一致性。但是,也要注意防止股权激励和其他激励手段的滥用和无效的问题。

五、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近年来,在监管实践中,股东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增强股东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对银行控股股东的监督、有效控制关联交易,是一个挑战。

六、合理的社会责任。银行是服务于公众的企业,它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就注定了它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必须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和规范其行为。

银监会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并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的整体水平:

一、进一步研究国外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特别是关于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的最佳做法。

二、开展公司治理评价。近年来,我们尝试着对一些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监管评价,也摸索建立一套评价方法。但总的来说,评价的范围还比较窄,对独立性等有中国特点的具体问题还需深入研究。

三、强调问责制度和执行有效性。今后将在继续完善公司治理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包括董事在内的各公司治理主体的问责,并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四、增强透明度。要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的格式、内容、深度和广度。

在当前金融全球化趋势加速,金融危机频繁发生的情况下,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黄金非货币化。国际储备多元化造成具有内在脆弱性的信用本位储备制度(即信用平价制度),使国际储备货币国家能几乎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并借金融创新产生出的巨大衍生金融资产,而储备发行国家的信用却无法维持。于是在采取何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国家,都有可能出现现实汇率严重偏离它所应有的正常水平这种不易为人知的情况,这就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活跃提供了机会,进而引起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及以爆发的危机严重后果。

其次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平等的参与和决策权。其仍是一种建立在少数发达国家利益之上的制度安排。这主要表现在现行体系容忍少数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特权向非储备货币国家征收铸币税,造成了大量的实货资源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而储备货币输出特别是美元输出所形成的大量游资总会最先冲击危害一些资本市场开放早,又缺乏金融监管经验的发展中国家。另外,现行货币体系使本币可以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主要是美、英、法、德、日等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抢占“先机”,掌握控制权,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货币不可能有充当世界货币的机会,就只能为了得到美元等世界货币而受控于美国等本币充当世界货币的国家,甚至在本国货币政策、经济政策的制定上也被挟制,从而失去了经济自主权,任凭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其掠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发达国家还往往只顾自身利益和本国偏好,独立或联合起来进行汇率的干预和调节,使失去经济自主权,无论国内经济状况好坏都被迫盯住他们货币的发展中国家,还要承受额外的外汇风险。

最后是调节渠道的局限性,即是表现在牙买加体系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IMF的干预及贷款、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机制、利率机制情况下,如IMF有资金不足、权威虚设等局限性。这使长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能根除。此外,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相对自由化促成国际金融市场日益发达,进而使国际间资金的大规模移动变得频繁和便利,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危机预警系统及对发达金融市场的国际监督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全球性资本活动缺乏有效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从而使国际资本投机猖獗,危机突发性增强。

由于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进而揭露出来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不适应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弊端,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各方都要求改革,理论界提出了众多改革思路,其中有代表性的为两种 :

第一种是借鉴欧盟创建欧元的经验。主张推行区域性单一货币制度,即区域内的国家将金融市场联成一体,对内汇率固定或采用单一货币,对外则是可以自由调整的浮动汇率。例如,在东盟国家内有人建议设立东盟区域性货币亚元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若干种区域性货币之上,由IMF作为全球性的监督、协调机构。提出此思路的学者认为它可降低经济交易的成本和汇兑风险,刺激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可以在公平基础上促进国际货币合作,联手抑制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防范危机的爆发和深化。

第二种是货币二重制。建议改变某个或某些国家的国内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局面,以特别提款权为平价标准,将它与黄金挂钩,保持定值,即使特别提款权由“提款之权”变为“被提之款”,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进而使各国货币都只限于其发行国内流通使用。其中国际币是传统纸币,是上币,各国国内货币是现代纸币,是下币,在国际币与黄金的比值恒久不变的前提下,上下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根据各国货币对黄金的购买力即金价水平加以确定。提出此思路的学者认为此体制因上币值恒定会具有很强的抗通货膨胀功能;又因上币的发行利润、发行税归发行它的国际组织即联合财政所有而可根本消除货币领域内的国际剥削;而且能避免外汇风险,利于对投机性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调控。尤其是可以使各国货币完全平等,从而能根除货币霸权主义现象。

目前来看,由于诸如IMF权利控制结构失衡,新制度安排需要有一个渐进过程等种种原因,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还仅限于理论思路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各国经济仍要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运行,因此要在参与金融全球化趋势中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经济主权与利益,避开现有体系的缺陷,尤其像我国金融体系还较脆弱,资金抽逃渠道存在隐患,但因为“入世” 发展中国家已承诺金融自由化的,所以更应加紧练好“内功”,采取积极的应对防范措施,例如:

第一,增强金融风险意识,居安思危。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强化对外经济部门的避险意识。防患于未然,还可专门成立金融危机研究机构,使它负责观察和分析内外危机因素并及时提出报告。

第二,加大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即整顿金融秩序,严肃金融纪律,改进金融管理,加速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强化金融调控机制,加强金融机构的自我控制,尽快建立高效、健全的金融系统和金融监督机制,并构建主动型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有效预防国际游资大规模的投资冲击,强化金融体系在投机外资流入背景下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三,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地开放本国金融市场和资本项目,稳步推进本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在汇率等改革上要以增强基础实力和强化市场功能为重要取向,以稳健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与竞争,切不可不顾国情特点和自身经济的承受能力而急于求成。

第四,国家除了上述单方面的行为外,由于单方面的国家监管不能从根本上有助于形成有秩序的国际金融市场,还应明确在现代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更高层次的国际协调,还要积极参与国际间合作以控制国际金融风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更要致力于推动对现行国际货币体制的改革。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以下特征:第一,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由市场驱动的,这影响了各国对汇率制度和储备货币的选择,但这种选择不是国际条约强加的。第二,多数国家选择了浮动汇率制度,从而拥有货币政策的自主权和通过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第三,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国际储备是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为了干预汇率或者进行国际支付而持有的资产。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是唯一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目前,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共同充当国际储备货币,但美元仍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64%,欧元26.5%,英镑4.1%,日元3.3%)。第四,工业化国家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流动基本不受限制。随着国际间资本流动的日益扩大,全球高度一体化的国际资本市场形成,国际间资产交易频繁且规模巨大。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波动剧烈。2003年以来美国实行美元贬值政策,美元的有效汇率在很短时间贬值了20%以上,相对于欧元,美元更是贬值了40%以上。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元的汇率波动也非常大,先是急剧升值,后来又急剧贬值。汇率的过度波动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一方面,这使贸易和投资为了规避外汇风险付出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汇率的剧烈波动也使投机资本流动更加频繁。第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但是很难顺利调节逆差状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苛刻从而使借款国为了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付出了内部平衡的代价。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顺差国以及逆差的储备货币发行国缺乏有效的惩罚措施。第三,巨额私人资本在全球迅速流动,而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对私人资本流动进行有效监控的机制,因而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第四,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纪律约束不够,这很容易动摇人们对储备货币的信心。第五,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机制缺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具有溢出效应,由于国际协调不充分,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常互相抵触,不仅对彼此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冲击,也影响了汇率的稳定。这些问题触发了一些有识之士关于应该如何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

第二篇: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探析_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探析

[论文关键词] 商业;公司治理;特殊性;监管[论文摘要] 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公司,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本文在对此问题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商业银行的特殊性,进而研究了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体现在治理目标、董事会制度、资本金及外部监管等方面。通过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可以发现:经营业务的特殊性会影响公司治理、特许行业需要进行部分强制性规范、承担更多责任的公司需要监管机构适度监管。商业银行是一国体系的主体,其自身公司治理问题在东南亚后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经营货币的特殊公司,现代商业银行具有诸多不同于一般公司的特点,这些特殊性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既可以深化和拓展公司治理的研究,也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研究综述近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完善银行公司治理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银行公司治理提出了很多具体思路和对策(陈学彬、张文,2003;厥澄宇、王一江,2005;吴晓灵,2005),但大多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出发去研究银行具体的公司治理机制,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这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

二、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商业银行是金融媒介,是现代的核心。它的产品和资本结构相对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其经营牵涉到国民经济全局,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了解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一)商业银行高负债的资金结构。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所占比重较低,按国际通行的《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最低的安全界限为8%,意味着其负债最高可达到92%。在这种高负债的结构下,银行的运营资金主要来自于债权人。一般来看,银行的债权人可分为银行同业、债券持有者以及存款人3类。其中提供资金较多的是存款人。资本的高杠杆和高负债经营的特性,决定了在资本获利可能性大大增加的同时,资本运营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股东和经理层因短期行为损害存款人利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在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相关制度安排上应强调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保证资本充足,突出对存款人利益的保护。(二)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复杂性。尽管信息不对称在任何企业都存在,但在商业银行中更为严重。因为银行经营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资金提供者很难了解银行如何使用其资金。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委托——代理关系更加复杂。对于一般公司,委托——代理关系表现在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而对于商业银行,由于监管者、存款人、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复杂,要求商业银行通过治理结构中制度安排解决各种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以保证其稳健经营。(三)存款(含隐性担保)的负激励。为了有效控制金融风险,西方各国普遍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而大量研究表明:由于存款制度的存在,一方面,股东因此而偏爱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侵害只享有固定回报权的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存款人监督商业银行经营的动机减弱。目前,我国虽然未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实质上,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政府的隐形信用担保,这不但使银行面临严重的风险问题,而且极大地减弱存款人对银行经营的关注。(四)商业监管的特殊性。尽管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对银行监管的范围和力度不同,但由于银行运行的脆弱性和银行出现问题的传染性,各国政府都积极对银行进行监管。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银行弱化的法人治理机制。

三、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一)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含义的理解。不同学者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含义有着不同的理解。从和学的角度分析,治理结构就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利关系,促使其长期合作。根据OECD(2004)的定义,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涉及公司的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系体系。公司治理也提供了一个框架,通过该框架来确立公司目标,决定实现目标的措施和绩效监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2006年2月)》报告中就银行公司治理的涵义做了阐述:从银行业角度看,公司治理涉及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管理银行业务及各项事务的方式,这将影响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如何制定公司目标、经营银行日常业务、履行对股东的责任义务并重视其他被认可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确保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日常行为符合安全稳健经营的要求,并遵循适用和监管规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该报告中提到的治理准则体现了商业银行特殊性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二)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体现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目标的特殊性。目前关于公司治理的目标一般有3类:第一类是股东至上论,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在于确保股东的利益,公司治理是确保股东得到应有回报的各种机制(Fama & Jensen,1983);第二类是投资者利益保护论,认为公司治理是确保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所有投资者得到投资回报的各种方式(Shleifer Vishny,1997);第三类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销商和社区在内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定他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Cochran & Waitick,1988;Blair,1995)。在商业银行中,由于其高负债的资金结构,决定了债权人提供的资金面临风险。在商业银行中,存款人是资金的重要提供者,但在公司治理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实现治理中利益平衡,需要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介入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现保护存款人的治理目标。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担负更多的责任。而商业银行大都是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在此情况下,要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要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2.商业银行董事会的特殊性。在商业银行中,董事会具有重要作用,需对经营管理负最终责任。独立、专业、权威的董事会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条件。商业银行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具体设置、责任范围比一般公司董事会要求更高。由于商业银行的特殊性,商业银行董事会应对银行存款人、投资者等所有利益相关者负责,这就要求董事会具有独立性,具体体现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职能委员会的独立性。董事会维护股东及公司利益,有效协调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使银行持续经营。

第三篇:银行业公司治理 刘明康

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京召开大银行公司治理考核标杆国际研讨会,讨论修订银监会于2004年3月11日发布的《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主席助理车迎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刘明康指出,大银行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应当遵循国际先进银行的良好实践。一般来看,国际先进银行都具备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良好稳健的财务表现、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优良的客户服务与品牌四个基本特征,其中公司治理即设定了整个银行的管理架构和制度。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内部组织机构之间清晰的职责边界、独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与股东价值相挂钩的考核机制、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公司治理是股份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在公司治理改革中,大银行要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强董事会的建设,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和独立性,建立董事问责制;二是建立专业化的管理团队,进一步做好关键岗位上的专才的选聘工作,将高管人员管理工作制度化;三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要制定明确的监事会和董事会的工作职责边界和监事会独立议决事的议程,在董事会和监事会职责有交叉的地方,应有规制与指引;四是警惕和防范股东关联交易风险,特别要对非金融类股东与银行的关联交易进行严格监管。在公司治理建设中,董事要负有重要的职责,董事要以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投资人的利益为最终目标,履行好诚信职责和看管职责,并且要以个人身份承担最终法律责任。

刘明康指出,内控建设是大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大银行内部控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内控建设没有目标,是一种被动合规为导向的内控制度;二是没有正式的风险评估程序,主要体现在:控制方式未标准化,制度文件不完整、过时和缺乏对主要业务环节的全面分析;三是内审不完全独立,内审工作任务零散,其独立性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内控覆盖不全面,只停留在大的业务层面和一些业务产品上,没能延伸到整个银行活动的各个层面和业务整个流程上。

刘明康指出,追求高市值是国际先进银行的最新财务理念,上市后,大银行要将市值最大化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目标。在经营管理中,大银行还要注意把握好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风险、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这是一门银行治理与管理的艺术。同时,银监会鼓励大银行在改革过程中关注国际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和规制的最新变化,在确保继续推行准确的资产风险分类基础上,注意根据公允价值计提准备金。另外,大银行也要将自身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的经验来影响客户,通过提高客户公司治理水平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用文化。国有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普华永道等国际知名金融或中介机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中外专家学者介绍了美国、德国及香港等地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的发展概况和国际先进银行公司治理的特点,提出了大银行公司治理及考核监管体系的改革思路,并对《指引》的修订和完善提出了建设性思路。据悉,银监会在会后将对《指引》进行完善,以进一步加强大银行公司治理改革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确保大银行股份制改革真正取得实效。银行业公司治理:机遇和挑战

刘明康在南开大学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7年11月03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很高兴参加南开大学商学院和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的第四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过去二十年来,公司治理问题受到广泛的讨论和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的美国安然公司(Enron)和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丑闻发生以后,公司治理的问题已凸显为关系到全球经济金融稳定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行业监管者,中国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银行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积极推动银行业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取得了初步成效,也面临新的挑战。借此机会,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经验与体会,并希望通过大家的研讨,对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建设可以有更大的进步。

下面,我将从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中阐述对银行业公司治理的认识和体会。

一、全球银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全球银行业务的国际化,银行的跨境业务活动不断增长。跨境银行贷款在银行总贷款中的份额持续增长;跨国银行集团的资产占全世界银行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银行业的境外利润占全部利润来源的比例越来越高。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在英国以外获得的利润超过了其在国内所获得的利润;苏格兰皇家银行也有近一半的利润是从海外获得的;而汇丰银行三分之二以上的利润来自欧洲以外地区。这也给封闭状态下运行的机构公司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其次,是银行业的并购(M&A),特别是通过高杠杆负债进行的并购在不断增多,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在过去十几年,全球银行业并购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并购数量、交易金额巨大。据统计,从1995年初到2007年初的12年间有104个国家(或地区)的1189家银行并购了2415家银行。银行双方作为并购对象的交易金额达到14310亿美元。二是跨境并购成为银行业直接设立分行或子公司之外进军海外市场的重要形式,过去12年全球所有并购中,跨境并购占了三成以上。三是零售业务成为银行业并购的重要争夺对象。四是相当数量的并购是通过发债等负债形式筹集的资金来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实现高杠杆率的并购,要完成其战略目标,得到乘数效应,对公司治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第三,银行业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这不仅表现在业务模式上,还表现在业务范围上。一方面,全球存在着巨无霸式的金融集团,其业务范围囊括了商业银行、保险、投资银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以及金融租赁等,业务模式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大量的小银行和专业化的银行。有的专门从事小企业贷款业务,有的专门从事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还有的专门为各国的银行提供结算、清算服务。这些银行在某些特色业务领域或特定的目标市场也有很强的竞争力。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公司治理的模式,衍生了公司治理的新鲜课题。第四,银行的资产性质不断转换,金融创新日趋活跃。很多银行已经从原先传统的信贷业务向交易各种大量的、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规模迅速膨胀。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球的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0万亿美元,是2004年的3倍、2000年的20倍。到2008年,全球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额还要增长50%,达到30万亿美元的水平。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一方面使得银行的风险分摊到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但另一方面,所有的人并不完全清楚这些风险到底是如何转移的,无法分散的和已分散的风险会给银行、投资基金、其他机构与个人带来什么样的损失,这些目前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安排和解决。

近期发生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就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在美国经济形势乐观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开始不断地向高风险的借款人发放贷款。这些抵押贷款的一部分被证券化了,在这基础上又引发了无数个衍生产品,并且将风险分散到许多的市场参与者。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不断攀升的违约率是导致当前金融动荡的导火索。人们最熟知的两起较早的次级抵押贷款损失事件,一是7月份美国投资银行Bear Stearn封闭了一只CDO投资基金,不再允许赎回,另外一起是8月8日法国的BNP银行宣布,它所管理的三只投资基金无法再继续进行估值。由于到底是谁持有多少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以及其他的高风险CDOs尚存在着不确定性,使得许多金融机构出现信用危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迅速上升。同时,那些购买了CDOs或可能购买了 CDOs的投资基金的人开始赎回资金。基金的赎回以及信贷资金的缺乏迫使金融机构甩售部分的资产组合,这又进而推动了资产市场价格的下跌,包括股票市场,美国、欧洲,最后是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

尽管引发动荡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是风险规避行为和由此产生的传染效应,可能会进一步减缓美国的经济增长,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人们不难观察到,在宏观和市场上出现大的波动的时候,公司治理规范的银行由于科学管控的到位和良好的社会责任,受到的冲击就明显少于市场上一般同业机构的水平。

二、中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最新进展

回顾了全球银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现在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最新进展。中国银监会十分重视推动银行改革、发展和创新,以国际最佳做法(Best practices)指导商业银行提高业务经营和风险管控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应该说,整个银行业有了质的飞跃。截止2007年6月末,五大银行中除了中国农业银行以外的平均不良贷款率(NPL)为3.3%,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8%,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达到了8%,有的还超过了12%。财务方面,商业银行已录得比五年前利润增长十倍以上的优异成绩,从深层次来说,银行业的发展变化还表现在:

(一)经营理念和方式开始转变。近几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有了重大变化,发展目标开始从片面的追求数量调整到数量与质量并重、质量为先的原则上来。这突出表现在银行已经初步确立了价值意识、资本约束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和品牌意识;银行发展也改变了过去“无本经营”的局面,开始建立资本经营、资本与风险相匹配的理念,经济资本(EC)、经济增加值(EVA)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RAROC)等在主要银行机构得到重视和应用,它们在资本配臵、风险覆盖和激励考核等方面都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银行的业务结构逐步优化。长期以来,银行业务结构单

一、趋同的问题较为突出,对公众的服务能力明显不足。银监会将金融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审慎、稳妥地推进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建设。商业银行正在改变以往主要叙做公司业务的局面,零售业务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财富管理等新产品不断涌现,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增值服务;银行收益结构更趋合理,投资收益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越来越大。目前,银行业机构都在思考和制定与其资源支持能力相匹配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三)银行合规意识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不断提高。去年,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从组织和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合规管理。实际上,这仅是持续提高银行合规管理水平努力的一个步骤,近年来,银监会通过制度指引、非现场督导、现场检查等多种手段推动商业银行强化合规管理,还举办了国际合规大会,取得了较好成效。银行业的合规意识明显增强,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银行都成立了合规部门或设立了专门的合规岗位;以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体系初步建立,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逐步提高。

另外,中国银行业本身向海外扩张的步伐也有所加快,主要是通过设立直接分行和参股等形式增加其海外网络,参与全球金融服务。

(四)银行业公司治理能力得到增强。银监会高度重视银行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作为银行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下面我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

三、银行业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

应当看到,与普通的工商企业相比较,基于银行业三个方面的内在特点,其公司治理具有特殊性。首先是基于银行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特点。众所周知,银行由于其高杠杆性和“短借长用”的特点,具有内在的脆弱性,这种内在的脆弱性对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基于银行外部性(Externality)的特点。由于银行出现风险甚至倒闭具有极强的传染效应,各国政府一般都建立了安全网对银行进行保护,安全网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银行的市场约束,从而进一步凸显了银行内部治理的重要性。再次是基于银行信息高度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的特点。相比于非金融企业,银行由于其业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突出,从而对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要求更高。

正是基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这种重要性和特殊性,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对银行业的公司治理表示了极大的关注。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经合组织(OECD)的《公司治理原则》(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的基础上,出台了专门适用于银行业的《健全银行业的公司治理》(Enhancing 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banking organizations)这一指导性文件,2006年2月经修订后再行发布,指导各国监管机构提升本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是稳健的,并提出了应遵循的八大原则。那么,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核心是什么,主要要素究竟有哪些呢?

四、银行业公司治理的主要要素

基于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殊要求,我认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六项要素:

1.健全的组织架构 2.清晰的职责边界 3.明确的决策规则和程序 4.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 5.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6.合理的社会责任

(一)健全的组织架构

国际上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主要有两种:英美法系下的单层制结构和大陆法系的双层制结构。在单层制结构下,商业银行只有董事会,不设立监事会,董事会下设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多个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开展工作。在双层制结构下,商业银行设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负责经营决策,监事会负责监督。

我国1993年《公司法》参考的主要是大陆法系模式,采用双层制的结构,强调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内的“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2005年《公司法》修改时加入了独立董事等规定,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制度。监管部门在实践中为有效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又进一步提出董事会应当建立包括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内的各委员会。因此,实际上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既借鉴了大陆法系国家的模式,也借鉴了英美法系国家的成果。目前各商业银行已经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内的公司治理架构,董事会中设立了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同时建立了包括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委员会、战略委员会等在内的多个委员会,一些银行的监事会还设立了监督委员会,公司治理组织架构日益健全。

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公司治理是需要成本的,这也带来了公司治理成本与收益考量的问题,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业务品种单一的小型商业银行,根本不可能采用大公司复杂的公司治理架构。如何根据规模大小和业务复杂程度来构建必要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清晰的职责边界

清晰的职责边界是确保商业银行各治理主体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基础。我国《公司法》和各监管部门的公司治理文件都致力于厘清银行各治理主体的职责范围。巴塞尔委员会的原则着重强调“董事会应当建立清晰的贯彻全行的职责和报告路线”。

对于清晰的职责边界,我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责明确。商业银行应当在法律的框架内,以章程或议事规则的形式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做出明确的规定,职责相互之间应当不重叠、不交叉。二是履职要求明确。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履职要求,应当由银行自身做出清晰、严格的规定。三是问责明确。对于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或不尽职的,应当规定明确的处罚措施和处罚程序。

但是,正如在上面提到的,我国公司治理架构既借鉴了英美法系,又借鉴了大陆法系,公司治理架构较为复杂。在这样的复合体体制下,很容易存在不同治理主体之间职责边界不清晰的问题,甚至带来不同主体之间的职责重叠和冲突。

在实践中,可以将治理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构主体,如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一类是个人主体,包括董事长、董事、监事、行长等高级管理人员。从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看,这两类主体都存在职责边界有待进一步明晰的问题,如董事会的监督职责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责、董事长和行长的管理职责等。举例来说,董事会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但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的职能究竟有哪些,无论是《公司法》还是银行章程都规定得比较原则,留给董事会职能定位的“想像空间”较大。另外,董事会的履职如何得到保证,如何防止董事会被架空陷入空洞化而成为“会议董事会”,或者,过度干预银行日常经营陷入事务化而成为“经营董事会”等都需要进一步审视。又如,监事会与董事会在监督高管人员的履职表现方面存在交叉现象,而董事长和行长在很多银行都存在职责不清的现象,有些甚至成为矛盾的发源地。

与职责边界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各治理主体应当切实履行起自身的职责。以董事会为例,巴塞尔委员会《健全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强调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并在全行贯彻执行条线清晰的责任制和问责制”,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长期以来银行董事会没有或制定不出明确的战略和市场定位,业务相互抄袭、相互趋同的情况较为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在银监会的推动下,当前银行董事会开始逐渐重视战略的制定和战略的实施,但我们发现,在战略制定上,董事会对高管层有很大的依赖性;在战略内容上,科学性还有待于提高,前瞻性明显不足;在战略实施上,战略和银行的经营计划、业务运作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银行经营短期化的倾向较为突出。职责一旦明确,各治理主体就应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有一套对各主体尽职的评价体系。

(三)清晰的决策规则和程序

如果说职责边界是明确由谁做出决策,决策规则和程序就是明确怎么做出决策。例如,董事会要做出决策,首先要由董事长召集会议,并在一定时间之前通知董事,让大家充分了解情况,有所准备;其次,要有二分之一以上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才能有效,那些不能出席一半以上董事会会议的,应当除名,及时更换;最后要对某一事项做出决议,应当由出席董事会会议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以上董事通过。在对有关事项进行讨论时,还应当明确有关联关系的董事能不能参加讨论,能不能参与投票。商业银行应当清楚、明确地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等各个层次决策的规则和决策程序,确保公司治理运作顺畅有序。

与决策规则和程序密切相关的是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职能充分发挥问题。近年来,商业银行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多个委员会。但是,在董事会的决策程序中,委员会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是作为董事会的咨询机构还是可以独立对银行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或是分门别类地兼而有之;是简单地作为董事会决策的前臵环节还是可以做出最终决策,或是分门别类地兼而有之,这些都需要明确。

(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机制作为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激励形式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兼顾社会公平的问题就凸现出来。巴塞尔委员会的公司治理原则也强调“薪酬制度和银行的道德观念、经营目标、战略以及外部环境相一致”的理念。

应当说,当前银行股权激励计划等长期激励措施的推出,改变了过去激励短期化的特点,有利于实现管理人员和员工利益与银行长期利益的一致性。但是,我们也要注意防止股权激励和其他激励手段的滥用和无效的问题。2003年9月,纽约证交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格拉索由于被媒体披露其控制董事会获得退休金高达1.4亿美元的事件,在谴责声中被迫下台。我们也注意到国内一些银行的激励措施存在法规不完整、决策不透明、操作不规范、措施不科学的问题,有的对于相关人员的激励作用并不明显。

约束机制是公司治理的另一重要方面。银行应当具备足够数量的、独立且合格的内部审计人员,内审应当向董事会负责。另外,需要进一步增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其工作应当定期评价,原则上也应有所更换。同时,监事会要充分发挥其法定的监督作用。

在监管实践中我们发现,银行公司治理执行力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包括架构建立后如何保证各治理主体真正按此运作和执行,董事会决议如何在银行经营管理中得到有效贯彻,董事会在监督高级管理层执行董事会决议方面有哪些有效的评估和纠错机制等,这些都需要予以关注和重视。

与约束机制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独立性。独立是监督的前提,缺乏独立性将使得监督成为不可能。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较为突出的独立性问题包括:董事会如何更好地独立于管理层和控股股东;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如何保持在整个任期内均具有独立性;监事会如何独立于董事会和管理层,例如,有的银行监事会成员的薪酬由董事会决定,而监事会又有监督董事会的职责,这种安排本身就存在利益冲突;各专门委员会的独立性,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和关联交易委员会在相当一部分银行都存在独立性不足的问题。如何提高相关治理主体的独立性,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

(五)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美国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问题为何能“掀动全球”,一个突出原因就是相关金融产品衍生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有关次级房贷的大量真实信息存于贷款公司和经纪公司,证券化以后,风险转移给了市场,但信息并没有很好地传递给投资者。投资者完全依靠评级公司来定价,而评级公司的评级又出了很大问题。这正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透明度的重要性。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曾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麦克唐纳先生(Mr.William McDonough)讲过,“金融稳定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丧失信心,而对信心最大的损害莫过于可靠信息的缺失”。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Market discipline),督促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公司治理准则,将透明度列为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要素。

股权结构披露是一个关键。近年来,在监管实践中,股东信息披露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最典型的例子是德隆,2002年以来,德隆透过其实际控制的公司,通过入股的方式控制了一些小型金融机构,然后从这些机构大量套取资金,给它们带来了重大损失。如何增强股东信息的透明度、加大对银行控股股东的监督、有效控制关联交易,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六)合理的社会责任

银行是服务于公众的企业,它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也是社会公共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这就注定了它必须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必须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和规范其行为。这也是现代大型公司的共同做法。例如,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认为,公司社会责任就是向其成员和客户提供卓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遵循银行的行为准则,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应有助于为银行内部及外部的人们、为我们所处的环境及经济创造长期价值。该银行在其目标宣言中强调“福利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关爱自然以及我们身处的世界。”日本瑞穗银行(Mizuho)将其银行的合规管理不仅定位为对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与程序的遵守,还要求必须对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做出贡献。

在我国,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引起了一些商业银行的重视。例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2006年就发布了一份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并获评上海美国商会颁发的企业社会责任最佳实践大奖。实际上合理的社会责任承担,对于提升银行价值、促进银行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社会责任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了很高的节能降耗减排等环保评判和职业道德要求。良好的公司治理也与良好的企业文化密切相关。巴塞尔委员会的指导原则特别强调企业价值准则,许多大型跨国银行也都特别颁布了《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作为公司治理文件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和职业伦理问题,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如香港金管局特别发布《行为准则》指导性文件,督促本地认可机构建立良好的道德文化和道德准则。我国银行应当如何规范董事、高级经理和员工的行为规范,如何建立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和职业准则,是当前公司治理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很高兴地看到,商业银行已经开始行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前不久,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Frank Newman寄给我一份新版的《员工行为守则》,里面包含了诚信文化、报告义务、职责行为、客户关系、团队建设、合规领导力等内容,这些都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五、我们的努力和关注

中国银监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银行业公司治理问题,2004年,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银监会专门出台了《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2006年,又进一步根据实践的需要,将该指引修订、整合,出台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监管指引》,指导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公司治理。在中小银行方面,2005年,银监会出台了《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尽职指引》,进一步规范董事会的运作,推动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向纵深发展。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监管者,我们对银行进行系统评价的体系依赖的主要是CAMELS+O评级体系。通过该评级体系,监管者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出综合评级。在我们的经验中,凡是评级差的银行,大都同时存在着资产质量不佳和公司治理缺陷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有国际经验可循的。据美国监管当局统计,在他们评级差的银行中(4级和5级),89%的银行是因为资产质量差而导致综合评级降低。而在这些评级差的银行中又有60%存在着公司治理方面的重大缺陷,如内部控制失灵、内部审计不充分、出现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会计体系薄弱、信息披露不完全等等。

随着市场参与者、监管部门和研究团体对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到位和协同行动,解决问题的基础制度安排到位,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有了很大变化:

一是治理架构已经建立。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已经按照《公司法》和公司治理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内的组织架构,作为公司治理运作的依托。

二是决策规则和程序进一步明确。在法律法规和监管框架内,许多商业银行完善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议事程序和表决规则,比过去变得更加明晰和有序。

三是运作更加规范。随着公司治理改革的深化,董事会在治理中的作用得到增强,“控股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得到缓解。在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都设立了包括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在内的委员会,将董事会的职能进一步明晰与落实。

四是内部监督加强。在银监会的要求下,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由原来对经营班子负责改为对董事会负责,跨地区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框架初步建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审计的质量和有效性得到提高。

五是透明度提高。2006,对社会公众披露经营管理信息的商业银行达到101家,占银行总数的80%。信息披露要素逐步健全,披露方式日益丰富,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大大提高,信息披露正在向制度化和规范化迈进。

当然,中国银行业的公司治理依然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还需要做出不懈努力,逐步加以完善。下一阶段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并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我国银行公司治理的整体水平:

(一)进一步研究国外银行业公司治理的最佳实践,特别是关于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的最佳做法。这对于目前中国一些内部控制薄弱的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国际监管者非常关注的就是COSO(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发布的内部控制统一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该框架融合了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监控等五个方面设计适合每个银行的内部控制框架。又如,银行应当建立评估操作风险的框架。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操作风险的探讨一直非常活跃。操作风险,特别是银行案件的发生,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银行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业务流程越来越复杂、人文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银行员工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更加关注操作风险。最近我们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这是鼓励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努力。

(二)开展公司治理评价。近年来,我们尝试着对一些银行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监管评价,也摸索建立一套评价方法。但总的来说,评价的范围还比较窄,对独立性等有中国特点的具体问题还需深入研究,评价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银行公司治理评价工作,通过评价来督促其规范运作、提升水平。

(三)强调问责制度和执行有效性。银行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勤勉、诚信、尽责是公司治理良好运作的基础。近年来,银监会进一步加大了合规建设的力度,并对不尽职的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建立了严格的问责机制。今后将在继续完善公司治理评价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包括董事在内的各公司治理主体的问责,并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四)增强透明度。要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的格式、内容、深度和广度,通过增强银行的透明度,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市场约束,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银行业公司治理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有做不完的功课。银行治理的执行力、文化、控制、商业道德(Ethics)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动态的和不断发展变化的(Corporate governance is evolving)。让我们积极开展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理论探索,共同努力不断推进创新实践。

谢谢大家!

第四篇:银行业公司治理实务守则

第第 四三 條條之 行詢 內 法、部銀令協銀控行遵調行制業循、業制應事溝應度建宜通建負立,系立有完以統遵最備確,守終之保對法之內遵各令責部守單主任控法位管;制令施制高制主以度階度管法,管並制規指理有度訓定階效之練單層執有,位應行,效並負負董運應責責事行指該執會,派制行對並人度董於加員之事確強擔規會保自任劃核建律遵、定立功守管之並能法理經維。令及 營持主適管執策當,行略負,建與有責立政效執諮

第第 二一 條條六五四三二一 第銀、、、、、、二行第章提尊發強保遵銀銀業中一升重揮化障循行行務華 資利監董股法業業之民章 訊益察事東令建關健國 遵透相人會權並立於全銀循明關功職益健公公發行總法度者能能。全司司展商則。權。內治治,業 令 並益 部理理特同健。管制制訂業 理度度定公全。,之本會內 應建守全部遵立則國管守。聯理下應 合 列依會原本為則守建:則立 辦銀理行。業 良好之公司治理制度,並以促進

一銀行業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第 十一條銀行第 十條銀行能追第。蹤三考章核 以保障股 第九條 第八條適時予以核頻率相 第 七條銀行期向董事內部控制 第 六條為協務範圍與 第五條 銀行 理制銀度行。部控制制銀行銀行策,發展業東業應權應依益建照並立公公能司平確法對保及待股相所東關有對法股重令東大規。事定 項召享集有股知東悉會、,參並與訂及定決完定備等之權議利事之規公則。司對治於理應制經度,辦業改互業 理對正查應保改金。核建障善融 業立股情

檢務自東形查實行權,以機際查益有關、執核效會行制 運計情度用形,內師,由、內並各部部應營稽稽指業核派、及核人財外單員物部位負保審所責管計提督及報列導資告檢訊,查執單充意行位分,見以成運或及員用查早依其核發主提缺現管供失經機之控,營關應缺所制持失訂功

並查

度業會業制助明業足之管及應度管確之以缺理監得理之辨失階察設內以階授部識及層人隸持層權控、衡應報屬續查及制衡量重告董有核制量營視。事效、分度、運內 會實評層應監之部之施估負涵督效稽稽,內責蓋及率核核,單銀部辦所控以單位行控法有制確位,業制暨營銀保與以應制訂運行該人超建度定活風制員然是相,立否關動險度賦獨內,之有業包程得予立部效務括序以充之稽運之訂,持分精核作政定訂續權神制,策明定有限,度並及確適效,執。適作促時業之當實行其提程組有施內,確部供序織效進實稽改。系之 而檢核進統落查業、內部部實、務建門控公評,議職制司估並,以掌制治

內定

期業

度。

第 十七條股內部人 檢查人第 十六條銀決權過 第十五條 第 十四條銀會之比行業應 第 十三條銀董論時間 第十二條 造具之股露監決。察方人式 記載「銀股由股東之表東之行半為東查冊應持業數保會核、監有股應之障主應察分情重同多席充人享形視意數應分之盈,股推股遵配報餘利東選東守合告之用知一權公,權公的人益,司不並利開。資權為遇所得決為訊利主有訂拒議確觀,席主議絕盈保測並,席事、餘股站確繼違規妨分東之實續反則礙派之資遵開議,或或投訊守會事維規虧資系資。規持避 則損權統訊。宣議撥益公,或開布程補股利之散順;東用相會暢董會銀關者。事得行,會出、選之規席監任網定,股察檢站將東人查提銀得及人供行經查訊財以理核息務出人董予、席業股對事股務東於會東。及表 之及經行率透行事,行東會當通主業,過業會並業會決選過席應暨各應所給董決議權表徵依確種鼓召予事議之數。決詢照保方勵集股會內事股權全公股式股之東應容項東數體司東及東股適妥應,會與出法依途參東當善符須議權席及法徑與會之安合按事數股相得,公,發排法議錄比東關於並司宜言股令事在例。無法股充治有機東及規公董異令東分理董會公則司事議規會採,會議司確存、照定行用並事。題章實續監案記使科使會 及程執期察通載其技股過程規行間人過股股化東半序東東之會數,定。應之」,會權訊在之股。永選股議。息合董東久舉東事 揭法事會妥,對善應議錄露、參應保載案,方有與就股式效出存明有各,採異東,、席議並票議對藉安。題宜決部議以全之在方分案提之進公式,無高前行司及應異股酌網當載議東提予站選明部出下合上董採分席召理揭事,股開、票

之應東。銀討

三 第二十二條 人授信限制之條文及主管機關所訂相關規定辦理。第二十一條 評估及建立適當之防火牆。銀行業與其關係企業間之人員、資產及財務之管理權責應予明確化,並確實辦理風險

四、不得以不公平競爭之方式限制或妨礙銀行經營。

三、不得不當干預銀行決策或妨礙經營活動。監察人之忠實與注意義務。信原則及所有股東最大利益,行使其投票權,或於擔任董事、監察人時,能踐行董事、第 二十條對銀行業有控制能力之法人股東,應遵守下列事項: 事,應客觀妥適處理。職務時違反法令或銀行章程之規定,致股東權益受損者,銀行對於股東依法提起訴訟情 第十九條銀行業之股東會、董事會決議違反法令或銀行章程,或其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執行 第十八條相關作業程序,提報股東會,以維護股東權益。人或辦理授信之職員有利害關係者為授信,應予適當限制。並應遵守銀行法有關利害關係銀行健全經營,銀行業對主要股東、投資之企業,或該銀行負責人、職員,或該銀行負責為避免銀行業利害關係人利用職務辦理不當授信,致損害股東、存款大眾權益及影響

二、應訂定相關之執行職務守則及投票政策,供其代表人遵循,於參加股東會時,本於誠

之經營。

一、對其他股東應負有誠信義務,不得直接或間接使銀行為不合營業常規或其他不法利益

四 為確保股東權益,銀行業宜妥善處理股東建議、疑義及爭議事項。銀行業從事業務以外之取得或處分資產等重大財務業務行為,宜依相關法令規定訂定

第二十九條 董事

一、營運之理想目會決議行第二十八條

第銀董四行事章份,或發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六條 相關作業銀行銀行第二十五條 銀行易情銀事行。並取得其第二十四條 董事銀行正、客觀或該銀行第二十三條為避 判標會使業會斷,成職公應能董員權司負力事應。治責。會普 理銀 整遍制行體具度整應備之體具執各經備行項營之職作策能務業略力所與與如必安重下須排:之,大 知應政識確策,、保有技董效能事監及會督素依經養。照理為法階達令層到、,章並銀程對行之所業規有公定股司或東治股負理東責。生 其業宜強他隨化可時董能掌事引握會起主職股份要能變股 動東之名重單要並事定項期。揭 露主要股東有關質押、增加或減少銀行股訂業業業許為業之負免定與得應可自之原責不書其視依。己經則人當面關業照 或理,、規係務相他人合職利範。企狀關人除乎員益對業況法為法營,輸於間,令屬令業或送,簽有訂規於另常該致約業定範銀有規銀銀事務大建行規。行行項往額立營定並負或應來曝健業外應責股明者險全範,遵人東確,應管之圍不守之權訂本理財內應銀利益定於制務之與行害受價公度、行其法關有格平。業為關及係損 條合務,係主人害件理及應企管為,與之會對業機不銀支原計股之關動行付則管東經所產業方,理會說理訂交與式就制明人相易主,相度其互關時要並互。行為規,股杜間為兼定應東絕之之任辦本、非財重。理於投 常務要。公資之 規業內平交務容、企公

業,五

第三十四條 為達銀行力。銀行第三十三條 第三十二條 交易所及管機關規第三十一條 銀行銀行其他章程第三十條 擔任設。銀行有 銀

九、決策

八、領導

七、國際

六、產業

五、危機

四、風險

三、經營

二、會計成業或公對董獨司於事立治獨會董理立其事之董他之目事成銀標得員行,酌,業銀訂不應行與得明業一限定董般制獨事董或立會事妨董之不礙事主同獨之要之立職任合董責務理事如薪執範下資行疇:報職及 酬務賦。予 行使職權之有關人力物業櫃定業業所業能董檯資得之訂應力事買格視董足依。長賣之其事以公 及中自經應充司總心然營符分法經有人規合反規理關,模「應定之獨由及銀股訂職立股業行東定責董東務負意公應事會需責見平明之選要之、確規舉,人選公劃定產設應舉開分辦生置具及,方董理。適備資式公事。惟當格。正 上市獨條 長之及上立件董總櫃董準事經銀事則選理行席」任不應次,之程宜依由規序由證股定,券東。採同 用一主推累人管薦積或機符投互關合票為、證制配證券度偶券

主或

市知處管管及場識理理理財觀。能能能務。力力力分。。析 能力。六

能力。

三、與銀行簽證會計師進行交流。

二、審核取得或處分資產等重大財務業務行為之處理程序。

一、檢查銀行會計制度、財務狀況及財務報告程序。第三十六條 銀行業得設置審計委員會,其主要職責如下: 每年覆核與評估是否更新行使職權規章之政策。員會之權限及責任,行使職權過程(組織地位、委員之資格條件、行使職權流程等),及

第三十五條 專門委員會應訂定行使職權規章,經由董事會通過。行使職權規章之內容至少包括委專門委員會應對董事會負責,並將所提議案交由董事會決議。設置各類功能性之專門委員會,並明定於章程。銀行業董事會為健全決策功能及強化管理機制,得考量董事會規模及獨立董事人數,十、選任會計師等專家。

九、維護銀行形象。

八、規劃銀行未來發展方向。

七、監督銀行遵循相關法規。

六、監督銀行建立有效之風險管理機制。七

五、監督銀行之營運結果。

四、審閱銀行之財務目標。

三、審閱銀行之管理決策及營運計畫。

二、選擇及監督經理人。

一、訂定有效及適當之內部控制制度。第三十九條 銀行召開之董事或會其為。受銀有行業 第三十八條 銀行體改善或制實施查銀行應視第三十七條 遇有管理階層召八七集、、銀人銀評檢行。行核查

六、評估

五、評估

四、對內業事務應會需制應要定事,董先銀事規行會劃業議並應事擬定規訂期則,議召並題開提,董報按事股規會東定,會時遇,間有以通緊提知急昇所情董有事事董時會事並之及得運監隨作察時效人召率。集及 之決。策銀能行力定。期 處業防核業狀董提業分應弊。應況事昇得或定意銀選委、法委有期見行擇請監律聘損(,針專律察素專及至應對業師人養業獨少確會、予或,適立一實計負以管促任性年檢師責協理使之之一討於且助階公律情次改查具。層司師事)進核獨 依者評法治,估

。過立 程性執理提應聘中之行在供考任適簽業相適量會時證務關當有計發會涉法之無師現計有律法更之及師訴架律換獨揭,訟構諮會立露定或及詢計性之期與法服師。異對股定務之如常銀東程,必連或行之序以要續

缺之,多財間下協並年失務發運助將未事狀生作董結更項。事

況會果換,糾及及紛、監提會所內情察報計提部事董師具

控者人,及業會設、銀部計銀有檢行稽師行獨查內核之遵立、部人資守董監控員格法事督制及並律者規銀制作,提範行度業審名之存之進計適情在有行委任或效考員人形潛性核 會選。在。

宜。之 有各一種名風以險上。獨立董事參與,並由獨立董事擔任 八 銀行重大第四十四條 銀行銀行證者,免善保董存董銀事。事行第四十三條

問事項,董事為時,宜第四十二條 設有銀行前項之虞時,第四十一條 董事第四十

銀行應依條銀行察人,並 銀行 利業業其會益章應賠之事程衡償決項應酌之議,明董責違仍訂事任反應常會。規經務之 定由董規,董事模致事會及銀會在需行之董要受決事,損議會依害。休公時 會司,期法經間相表行關示使規異董定議事設之會置董職常事權務,之董有授事紀權。錄範 或圍書,面惟聲涉明及可會業以會考審業董即應上業提業會董協進量計召事應秉市設供定議事助行審委開自自持上有足期議會董中計員董行行高櫃獨夠召事之事,委會事迴迴度公立之開錄議瞭相員或會避避之司董會之須事解關會獨時事,自治事議董由人銀部或立,項不律者會員行門獨董應,得,理,資事議應經經立事備宜加對實其料會。應主確營理董之妥明入董務守獨 事席實現人事銀相訂表事則立先和整況員之行關於決會第董規記理,應意業董,所三事劃錄及作列見,資事亦列十對並人記出席。董料會不議三議擬員錄適會 事供議得案條題訂簽會當議會與事代如之資會名議決,討會規理涉規料議或報議報論董則其有定充議蓋告。告取事中他董辦分題章 目得隨。前或時。董事理性,並銀處查事本。之按應行分考行身 要規列業資。使利求定 入務產其害,時重概等表關宜間要況重決係予通檔及大權致尊知案答財。損重所 及,覆務銀。有上董永董業行市事久事務利上及妥提

行益

櫃監

九 第五十二條 銀行第五十一條 銀行制度或其法第律銀五知行章識公司治理第五十條 第四十九條 第四十八條 銀行董事會停第四十七條 董事險或契解銀約銀除行。行及

銀行及第四十六條 董事銀行除依法律及目標執第四十五條銀行 業業他業監之章章察監程程人察所應之人訂依配應足公偶、符以司二合充法親「分規等銀反定以行應制內負股定之責東公血人意平親應見、或具之公一備選正等資舉、姻格方公親條式開,件。之 監不準察得則人擔」選任之同規任一定程銀。序,行採之用董累事積、投監票。主題業 之發相董揮關事監之宜察法依人律、證功財券能務交 或易

會所

計或

專櫃

業檯

知買

識賣

進中

修心

課規

程定,於

並新

責任

成時

各或階任層期員中工持加續強參專加業涵

蓋業變業止會股業或會行業得動全其決東設章成,應為情體執議權有程員同將獨形董行如益獨規應時董立均事決違。立定忠列事董應合議反 董應實入會事依計行法事由執追之就相持為令者其關股事、,股行蹤決執規比項章獨東業管議行定例者程立會務理辦業辦應,之董決,確理務理符董規事議盡實事範,合事定應之善考項圍各法會,按事良核明內項令成經照項管,確依資規員繼相外理並交法訊定續關,人向付應並,應一法應之董適負應各儘年令確注事當之充董速以及實意會之賠分事妥上銀依義報執償揭股適持行董務告行責露份處股章事行執單任轉理之程會使行位。讓或股與之決職情或 之停東保要議權形人限止請險求為。銀。員制執求業、行或執之。行要訂質相監行 業求立權關察職依責

之決人務務計任設議通,之畫以執時保定。知

維行,程 一○

監察人履行職責時,銀行業應提供必要之協助,其所需之合理費用應由銀行負擔。人之檢查行為。董事會或經理人應依監察人之請求提交報告,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規避或拒絕監察關人員負有保密義務。第五十八條 監察人查核銀行財務、業務時得代表銀行委託律師或會計師審核之,惟銀行應告知相監察人得隨時調查銀行業務及財務狀況,相關部門應配合提供查核所需之簿冊文件。人為銀行之代表。如有設置獨立監察人時,為加強監督,宜由獨立監察人為銀行之代表。

第五十七條 董事為自己或他人與銀行為銀行業務以外之買賣、借貸或其他法律行為時,應由監察監察人應監督銀行業務之執行,俾降低經營風險。適時陳述意見,以先期掌握或發現異常情況。權利義務與責任,及各部門之職掌分工與作業內容,並經常列席董事會監督其運作情形且

第五十六條為發揮監察人之職能,銀行監察人應具備專業知識暨熟悉有關法令規定,明瞭董事之 富之專業知能、工作經驗以及誠信踏實、公正判斷之態度。第五十五條 銀行業章程訂定監察人人數時,應就整體適當人數酌作考量,擔任監察人者須具備豐獨立監察人宜在國內有住所,以即時發揮監察功能。券交易所及櫃檯買賣中心有關獨立監察人之規定辦理。主管機關規定資格之自然人,由股東會選舉產生。惟上市上櫃銀行應依證券主管機關、證

第五十四條 銀行業得視其經營規模及業務需要,設置適當獨立監察人席次,由股東推薦符合證券設定或解除及變動情形均應依相關規定辦理,各項資訊並應充分揭露。第五十三條察人銀。行業全體監察人合計持股比例應符合法令規定,各監察人股份轉讓之限制、質權之 一一 第六十五條 第銀六行業章 應 尊重尊並重維利護益員相工、關消者費權者益 及其他利益相關者合法之權益。第第第第第第六六六六 五十十十十六十四三二一十 九條條條條條條 務 保 時 次 要 人單 或 險 間 會 者 應 銀會監契銀行為議監,各監深銀位人行計察約行使發監察入行舉監之溝之察得業專人議人定察人了業發察為。人通利對業應。業其揮 得監監事召期人怠解之 發管監於知依為察察錄開或分忽其獨現道察獨識證獨並前不別職原立弊。人 立進券權人立時之應項定行務因董端及監修交監,監永會期使。事時時察課易察相察久議其致、,發人程所人關功妥,召監銀總應現得。或就部能善應開會察行經及銀酌 櫃其門,保制議權受理時行訂檯執不銀管定。時、採可與買行得行。完,有財取能一賣業要監 善基損務適之般中務求察之於害或當弊監心範採人議銀者會措端察有圍取行事行,計施,人關內一使規及對主,銀不規依致其則股銀管如行同定法性職,東行、為業之於應之權並權負簽防應合新負檢應提益賠證止建理任之查具報之償會弊立薪時賠動獨股整責計端員資或償作立東體任師擴工報任責會考。如

大、股酬期或性任,量有

並東。中,拒。

絕各以,認請

應及 持

與再監提有辭

向利續

保次察昇交或

相益參

險提人議換更

關相加

業供分事意換

主關法

訂效見時

管者律

資別立料於率,機與、責。之監

關監任。不財 同各

必察或察 一二 務機密,為落務時,應第七十一條 第七十條 第六十九條 第六十八條 第六十七條 第六十六條 處理

機銀當制行利 言或露作義適業人能。,務之務第並銀。資處充銀七銀銀。協為

建行行調提訊理分行行 不實能業得發單應擅言獨設自人代有任制理一意度發人發,言以布銀人上訊行對之息業外代。應發理 明訂言發統,言一但人發應,言確且程認任序代一,理代並順理要序發求,言管以人理免於階發發層生言與混人員淆未工情能保形執守。行 其財發務言業職各高部重門大提訊供息相公關開資之料,正並確能性單及獨時代效表性銀,銀行行對業外應發選言派者,全擔盤任瞭銀解行銀發行言各人項及財代務理、業發務立發業言應人建制立度公,開以資確訊保之可網能路影申響報股作東業及系利統益,指相定關專者人決負策責之公資司訊資,訊能之夠蒐及集時及允揭當露揭工公。瞭業開 解對係。於銀當往行其來之合客重法戶要權,責益於任受符,到合銀侵法行害令業時規應,定確銀之實行依應範據正圍相面內,關回應法應提令,供、並充章以足程勇之之於資規負訊定責,忠之以態便

實度其履行,對

作銀

其妥行章 業。業益宜 宜相提建訂關升立定者員消資之工費合訊溝者法透通保權明管護益度道方受,針設,到立內侵信容害箱

至時,少,俾包銀利括行員事應工後秉對消誠銀費信行申原提訴則供

及妥建突適言發處。

性理 重。大消費事件之

一三 第七十五條制 度,銀以行提業昇應治隨理時成注效意。國 內與國際公司治理制度之發展,據以檢討改進銀行所建置之治理

第第第七七七十十十四三二條

條條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理 第、、、、、、、、、資 八章其資利董監董董銀公銀上網訊為遇他本害事察事事行司行市站,運有 依適關監人會會股治業上應以用發 法足係察之及之權理應櫃設利網言附令性人人組經結結之依銀專股際人則規之授報成理構構架相行人東網或 定揭信酬、人及。構關召負及路代應露相結職之獨 及法開責利之理揭。關構責職立規令法維益便發露 資。及責性則及人護相捷言之訊 獨。

。本說,關性事。立 守明所者,人 項 性則會列等銀異。,資參行動 揭應料考業時露依有。應,年證異 架應度券動設即內交時網辦治易,站理理所應,資之或即建訊相櫃時置公關檯更銀開資買新行。訊賣,財,中以務其心避業項之免務目規有相包定誤關括辦導資:理之訊。虞及。銀 行治 一四

第五篇: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

关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与完善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枢纽,商业银行系统能否稳健的运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福利的增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治理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银行体系的稳健性以及银行业自身的治理问题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论文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完善

近年来,美国多家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相继倒闭,以及由美国次级债引发的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了银行治理上。作为企业组织形式的一种,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当符合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资本结构及信息严重不对称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治理。作为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又从根本上区别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上两种特殊性是研究与解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

一、商业银行相比与一般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一)商业银行特殊的资本机构,财务杠杆高,股东、债权人与代理人相互制约的治理机制作用有限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主要的融资来源,因此与普通公司“高股权、低债权”的财务结构不同,银行具有“低股权、高债权”的财务结构。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最低的资本充足率为8%,这比各国《公司法》所要求的企业自有资本比率要低得多,与一般企业相比,商业银行时刻处于高负债的运营状况之中,面临着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银行采用的是部分存款准备金制度,并不需要完全的保证偿付能力,银行商业银行的股东更易形成承担更多风险的冲动:因为即使银行因风险过大而倒闭,较低的自有资本充足率使得债权人利益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利益的损失;如果银行承担过多,储户能够获取的只是固定比例的存款利息,高风险所伴随的高收益则会给拥有剩余索取权的股东带来丰厚的风险回报。另一方面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储户作为银行最主要的债权人,他可以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债权人一般都不会主动的参与银行的管理与控制,一般采取的是“用脚投票”的策略,消极的对公司治理差的银行进行惩罚。银行特殊的资本结构使得债权人、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无法发挥在一般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债权人、股东与代理人之间的制衡关系受到很大弱化。

(二)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定义最早由Ross(1973)在《委托代理难题的经济学原理》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而行使某些决策权,则委托代理关系就随之而产生。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着非对称信息,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问非对称信息的存在,可能使代理人在经营活动中背离委托人的目标,这便产生了所谓的“委托一代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一般公司而言,委托代理关系主要体现在股东、董事会和管理层这三者之间。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但对商业银行来讲,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复杂,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主体更多,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存款人与银行之间;股东与银行之间;小股东与大股东之间: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监管者与银行之间,这五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委托代理主体及关系的复杂,使得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同时,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更进一步的弱化了储户对银行经营进行监督。(2)银行业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产品市场的竞争是公司治理的一种替代机制,也是评判公司经营成果和管理者业绩的基本标准,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能有效规避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问题。与一般公司所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不同,银行提供的产品几乎是寡头垄断,这些产品比一般企业产品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为严重。信贷产品的质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可能难以观察到,其中存在的风险可以隐藏很长时间,而且银行的信贷产品一般不存在二级市场,缺乏良好的风险衡量机制,储户或股东都难以全面了解产品的所包含的风险,难以对管理层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约束。

(三)较高的负外部性与严格的行业监管

作为经营信用的企业,相比一般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资本负债率更高,从理论上讲,银行承受损失的能力更弱。就银行借短融长的经营特性,银行业也更容易遭受流动性危机。鉴于银行信用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核心地位,单个银行的危机有可能引发与它有借贷关系的企业或银行的危机,在严重情况下,在连锁效应的传导下会波至其他金融机构和实业领域,继而影响到经济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甚至引发全面的社会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可见,银行危机的负外部性非常高。基于银行危机高度的负外部性,几乎所的国家都对银行业实施着不同层面的监管,在市场准入、日常经营、危机救助以及市场退出等各方面设置了不同的限制,严格的行业监管是银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最为显着的特征之一。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

(一)委托代理关系更为复杂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在内部包括股东与董事会(董事)的关系;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关系;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与监事的关系;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在外部包括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关系(如与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的关系);银行与党、政府管理部门的关系(如与国务院、中组部、财政部、发改委、审计署、地方政府等的关系);银行与行业协会、社会中介机构的关系(如与行业自律性组织、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之间的关系);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银行与融资人(股东和债权人)的关系等。

(二)行政力量在公司治理中影响过大

行政力量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较大的角色,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体现在商业银行管理人员的人事任命上。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官曾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的官员,非由银行的董事会任命,董事会和股东会仅仅是一个事后确认的程序化和合法化的工作。官员并不等于银行家,两者之间不仅基本职能不同,选拔的标准也不尽一致。一般而言,作为银行家,必须充分重视利润目标和利润驱动,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有独立做出判断的能力,特别是拥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博弈能力,勇于创新并承担责任,政府官员的基本特征是重视政治权利的驱动和个人的升迁,在官僚体制内特别强调服从和纪律。对官员的考核除了经营业绩的评价外,更重要的是任期内是否完成政府分派的公共任务。

(三)银行经营目标多元化

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阶段,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支柱的金融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要承担部分改革的成本。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不仅仅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它还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支持社会经济法增长以及其他一些社会职能。尽管近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有所减弱,但诸如大量冗员等社会性政策负担和国家助学贷款等战略性政策负担仍然比较繁重。

三、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

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利益攸关方理论更为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公共性与外部性程度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商业银行更接近于某种社会机构而非仅仅私人盈利机构。这一事实要求国有商业银行更有必要采用利益攸关方共同治理的公司治理模式,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

(一)引入多元化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

国有银行业在我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国有股有必要继续维持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与此同时,可考虑引入多元化投资者如引入民间投资或境外投资等,使国有股、一般法人股、外资股和社会个人股维持某种程度上的制衡关系。这样既能够保证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又能够有效防止出现大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的现象出现。

(二)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

由于银行业的进入存在一定的壁垒,其市场结构处于不完全竞争甚至垄断竞争的状态,外部的产品市场竞争机制无法起到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商业银行独特的资本结构,让债权约束作为外部治理机制收效甚微。在此条件下,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对良好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就尤为重要。完善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机构关键在于发挥董事会的作用,以建立和健全银行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制衡机制,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其他各种内部治理机制,确保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转。要解决此问题,最主要的改变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董事会成员的行政官员产生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股东对董事会的约束力趋弱,董事不是对股东负责,而是对任命其职务的国家相关部门负责。

(三)充分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

作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重要特征的外部监管,是优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基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点,监管机构可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1)派驻董事。监管机构向国有商业银行派驻董事,通过董事实现对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情况进行监督,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2)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充分、准确的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这一点对信息不对称严重的银行业更是如此。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一直被视为准行政机关,而非商业机构,在信息披露上对其规定较少,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内部治理机构不透明,信息披露不充分的特点。监管机构可通过督促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信息披露,使各利益攸关方能够便利的参与到银行内部的公司治理,从而完善与改进国有商业的公司治理效果。

(四)合理定位党组织角色

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组织,党组织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有效控制。在实际中,党委会与董事会往往重合,党书记也同时是董事长,董事会的大部分成员同时也是党委会的成员,这样便导致党委会与董事会的权利界限不清,公司治理机制不通畅。在目前的状况下,应明确党委会在公司治理机构中的角色,从制度上对党委会在公司治理中的职能予以明确,充分发挥好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引导企业正确决策和群众组织健康发展,推动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

下载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业公司治理有特殊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班主任的经典总结有特殊性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班主任工作总结高三的班级管理工作有其有利的地方:学生身心发育更加成熟,学习习惯逐渐稳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班级管理保持了一种良好的惯性......

    公务员道德修养和一般社会道德修养相比有什么特殊性?

    公务员道德修养和一般社会道德修养相比有什么特殊性? 首先是主体的特殊性。从政道德修养的主体是公务员,他们是国家公权力在具体社会生活中的运行载体,代表和象征国家公权力。......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依据)为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发挥数据价值,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

    公司治理

    山东丽鹏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报告摘要 [原创 2011-07-26 16:01:22] §6 董事会报告 6.1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1、总体经营情况概述 2010 年是公司......

    公司治理

    摘要 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结构的治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主要从企业的产权改变、治理结构、不同的理论......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论文 论公司治理理论及发展模式 班级: 姓名: 学号: 论公司治理理论及发展模式 徐芳 摘要:加速发展,投资者要求各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一个公司治理运动的浪潮。公司......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个人体会

    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个人体会近几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发生违法违规案件,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金额巨大,情节恶劣,给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同......

    中国公司治理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中国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之研究 楊敏華 嶺東科技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籌備委員 关键词: 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