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黎平县贯彻落实《贵州扶贫开发条例》情况报告(二稿扶贫)
xx县贯彻落实贵州省扶贫开发条例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2014年3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关于对贯彻实施
一、xx县基本情况
xx县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总人口xx万人。xx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7.19亿元,其中:第一产9.66亿元、第二产13.84亿元、第三产23.6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5.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99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201元。2013年实现xx、xx、xx三个贫困乡镇 “摘帽”,53281人脱贫,目前尚有17个贫困乡镇、52002贫困户、贫困人口 182148人,扶贫开发工作依然艰巨。
二、贯彻实施《条例》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扶贫责任和规划的落实。多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始终坚持以扶贫开发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一是落实扶贫开发领导责任。县、乡人民政府均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了各级政府一把手为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县委、县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
村推进,加快贫困村整体脱贫步伐。2011 年以来,全县启动实施 53 个村的整村推进,重点建设了17 个村。通过将整村推进与区域发展、连片开发及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了贫困村的发展能力。随着一大批交通、能源、水利、产业建设等项目相继实施,贫困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通讯难等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以茶、油、畜、药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二是突出产业化扶贫,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实施“八大产业(茶叶、油茶、中药材、优质米、木竹、蔬菜、蓝莓、畜牧)”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县农业基地累计达到426.8万亩,其中:茶叶26.1万亩、油茶23.6万亩、中药材8万亩、优质米20.6万亩、木竹336万亩、油菜12万亩、蓝莓0.5万亩,2013年生猪出栏20.3万头、禽类出笼153万羽,2013年新增产业基地26万亩,其中木竹15万亩、茶叶5万亩、油茶1.8万亩、中药材2万亩、xx薄壳山核桃0.65万亩、蓝莓0.45万亩。生态茶叶和油茶产业示范园、珍稀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园、薄壳山核桃示范园区xx芳疗植物现代农业园区、优质大米和早熟脱毒马铃薯园区等五大农业园区初具规模,总面积达45.35万亩,辐射带动贫困群众29.2万人。三是突出龙头企业发展。结合山区、林区和民族地区的特点,着力提高农业企业发展能力。目前,我县有优质米、茶叶、油茶等加工企业32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家、州级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17家,通过实施精品名牌战略,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及录入 6.4902万户、23.5429万人。通过“两项制度”衔接,对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低保保障基本生活;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面扶贫,帮助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三)整合扶贫资源,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一是整合政策扶资金。将财政扶贫资金和发改、水利、农业、交通、住建等涉农政策项目资金进行捆绑,加大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连片开发的投入,提升了扶贫开发工作质量。2011年来,投入财政扶贫资金 1.2587 亿元,整合交通、水利、农业、住建等各类涉农资金近3.8 亿元投入到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村平均投入达 100 万元以上。二是统筹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全面实施教育“9+3”计划和“4+2突破工程”,抓好城乡教育布局调整和教育质量提升,2013年秋季学期,全县小学小学入学率为99.81%、初中入学率为85.81%,高中入学率达70.6%。继续实施卫生“两项突破工程”,加快乡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乡村卫生队伍建设力度,新农合住院实际补偿达到65%,培训全科医师16人,中心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3所。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10.11‰,同比下降0.48个千分点。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达到7600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 2080元/年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合政府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320元,新型农合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5万元。做好劳务输出培训、寻职等服务工作,全县劳务人员及收入逐年增加,2013年劳务输出10.3万人,劳务收入达9.8亿元。贫困群众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四是贫困对象瞄准不够。扶贫搬迁、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扶贫方式在制度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补助标准过低,难以惠及真正的贫困户。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主要是老人、小孩、妇女、残疾人等,乡村治理面临新的情况,开发式扶贫和参与式扶贫难以组织。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继续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和民生工程,加强督办检查,切实履行省扶贫《条例》赋予政府的工作职责。二是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重点是争取特困地区扶贫项目与资金支持、省直单位的定点帮扶支持。三是加强连片开发力度,做好乡(镇)、村连片开发规划,集中资金、集成项目、集合力量实施连片开发。四是认真实施扶贫开发重点工程,探索产业扶贫到户、科技服务到户、贷款贴息到户、扶贫搬迁到户、扶贫培训到户、干部结对到户等扶贫到户新途径。五是切实加强项目及资金监管,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强化“个案管理”工作,切实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系统做好贫困人口的调查摸底,彻底摸清我县贫困人口底数,准确掌握帮扶对象家庭财产情况、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等信息,实现帮扶对象的精准锁定。进一步抓好 “一对一”帮扶到到村、到户、到人,实现每名干部有任务,每个贫困群众有帮扶。
第二篇:扶贫办公室关于扶贫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为认真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战略改革体系的调查研究工作,为《十二五》计划《新十年规划(纲要)》的制订作好前期数据资料及基本情况的收集分析,根据省扶贫办的有关工作要求,临沧市扶贫办及八县(区)扶贫办开展了针对贫困乡、村,特殊区域及特困山区人群为主要对象的重点调研。此次调研内容主要突出新千年以来全市扶贫工发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及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目前全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建议等。南美乡是临沧市唯一的一个拉祜族民族乡,是全市18个民族乡之一,是全市77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倒数第一的特困乡,是云南省确定作重点调研的四个特困民族之一。基于该乡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市县两级组成调研工作组再次深入村组农户,对全乡扶贫开发工作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调研。
一、南美乡的基本情况
南美拉祜族民族乡位于临沧市临翔区西部,距临翔区政府所在地(临沧城)48公里,东与博尚相连,东北与章驮乡相邻,西与耿马县大兴乡接壤,南同双江县勐库镇相通。全乡国土面积120.86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密度为36人/平方公里)。全乡辖4个村民委员会,24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2008年底,全乡总农户数为1135户,总人口4368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498人,占总人口的57%。全乡耕地面积13450亩,其中水田2792亩,旱地106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荞籽、小麦、豆类,经济作物以茶叶、核桃为主,兼有竹子、油菜、烤烟、白花木瓜等。在全乡4368人的总人口中,拉祜族人口3616人占83.5%。200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南美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35元,排全市77个乡镇的第77位。
二、南美乡扶贫开发取得的成效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省、市、县各级各部门以不同渠道和方式对南美乡开展了强有力不间断的帮扶活动,通过近二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越过了温饱,实现了安居,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推动,拉祜群众走出困境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
(一)温饱安居工程使拉祜族山寨面貌有了质的改变。八十年代前,拉祜族群众几乎是清一色茅草房,窄小、拥挤、破烂、黑暗,人畜同居,村寨道路泥泞,遍地牲畜粪便,一出门即满脚满腿的泥巴粪便,群众生活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饥荒状态,靠国家救济度日,生产和生活状况十分令人堪忧。自九十年代开始,国家财政以扶贫温饱安居工程形式,从解决温饱、改善生存条件入手,通过重点村建设等措施,使南美拉祜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有了新的起步,百分之百的农户由茅草房搬进了新瓦房,并实现了人畜分离。
(二)产业开发建设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拉祜族群众由半猎半农向固定耕作过渡和转变提供了生存保障。通过种养殖等产业开发建设使拉祜族群众的收入渠道进一步得到拓宽。到2008年底,全乡共建成茶园10400余亩,泡核桃2.2万亩,仅此两项产业人均面积达7.5亩,其它如竹子、百花木瓜等也具一定的规模。养殖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家畜、家禽饲养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措施及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群众的增收步伐,农户经济收入由九十年代初的几百元稳步增加到如今的几千元上万元。通过基本建设投入的扶持,使南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建水塘修沟渠、坡地改台地、旱地改水田等措施得到较好的实施,保证了人均一亩以上的基本农田地,基本口粮得到稳定解决。重点村建设、整村推进、一事一议、通达工程等项目实施,使全乡范围内基本实现了水、电、路、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横穿乡内四个村委会连成一线的18公里水泥大道共投资2000多万元,成为全市最高标准的乡村公路,自然村组的村容村貌整治稳步推进,村内户外道路基本得到硬化。
(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卫生事业从无到有,从简陋到逐步完备,拉祜族群众就医上学基本得到满足和保证,乡级设有中学、卫生院,村级有卫生室、中心完小、校点。全乡实现了普九,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农合医保。
(四)智力扶贫作为关键措施之一始终不放松。二十多年来,在实施好对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温饱安居工程建设的帮扶的同时,始终把抓实基础教育、抓好科技推广作为对广大拉祜族群众的智力帮扶措施的重点长抓不懈。抓基础教育,重点解决村民缺文化低素质的根本问题,抓科技知识的普及推广是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全乡在设立中学、小学、夜校等教育网络的同时针对家长不主动送子女上学,子女不想主动上学的实际,乡村坚持开展纯义务性质的“爱心送学”监督活动,通过督学促教,尽量保证拉祜族孩子多受些教育,多掌握点文化知识。选送部分拉祜孩子到县城学校就读,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大山外面的世界,更多地接触其它民族,开阔眼界,打破封闭思想,接受新观念。采取科技手段到田、科技服务到户、手把手教,让拉祜人从不知到会做、愿意做。如:家畜家禽饲养、蔬菜种植、居家卫生、防病治病等等,从小事情,小细节上帮助、引导。结合产业开发建设适时抓好生产管理知识技能培训,如:茶叶、核桃、烤烟、油菜等种植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每建成一个产业就培训带动起一批农民学习、掌握种植、管护、采摘加工一整套生产技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茶农、烟农。
三、南美乡群众生活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此次对26户农户的调查结果及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诸多现实问题,与城市化迅速推进的今天,农村要发展,农民要富裕的现时要求相比在南美乡还存在着许多重大挑战,需要跋涉的路还很长。对26户农户的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如下:
(一)总收入(不含粮食折币、下同)138700元,人均1216元;净收入88000元,人均771元。总收入最高农户10000元左右,人均2000元;最低2000元,人均500元。净收入最高的农户6000元,人均1500元,每人每天平均收入4元左右(该数据可视作农户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略低于统计局法定的纯收入指标)。
(二)生产粮食24900公斤,人均306公斤,因水田面积较少,且产量不高,故多为旱地玉米、荞籽、小麦等杂粮粗粮,若按50%的折率计算,实际人均生产成品粮只有150公斤。
(三)家畜家禽养殖情况,61%的农户养牛,最多的8头,最少的1头;96%的农户养猪,最多的养有16头,最少的2头;38%的农户养羊,最多的26只,最少的2只;100%的农户养鸡,最多的80只,最少的10只。极少数农户有少量的特种养殖,如野猪、山地鸡、毛驴等。饲养业畜禽产品出售收入约占农户收入的20%左右。
(四)种植业,截止2008年底,共种植核桃490亩,人均4.3亩,茶叶371亩,人均3.25亩,两项合计人均种植面积达7.5亩。
(五)接受教育及培训情况,在接受走访的114人中,有17人上过初中,占14.9%,中专1人,占0.8%,其余均为小学以下或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人口中普遍接受过2—3次以上的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多为种养业方面的适用技术培训)。
(六)群众住房情况,南美乡拉祜族群众住房集中建盖于九十年代,标准和结构统一为60—65平方米的土坯房木屋架瓦顶。
(七)村民外出劳务打工情况,在接受调查的114人中,有3人季节性地在本县区内打点零工,年收入2000元左右。
(八)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网络及体系基本健全。
以上基本数据所反映的基本状况总体能代表和反映南美全乡的基本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的改善,产业建设有了较好的规模基础(全乡茶叶、核桃总种植面积达32400亩,人均7.42亩),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总体讲,南美乡二十余年的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成绩卓著。但是,由于南美乡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特殊区位,目前和今后的发展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基础不牢固。全乡虽努力实现了普九验收,但全乡村民平均受教育程度极底,四十岁以上人口绝大多数为文盲,这部分人,他们的知识、思想、观念决定着整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如:与外界的接触联系,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对子女的教育、影响等等方面,他们占据着主导因素。
(二)收入水平极低,生活水平提高艰难艰辛。劳作一年,年底结算,所得收入不及城市职工半月工资。
(三)产业单一,种养业成为经济收入的全部依靠,群众生活跟随市场潮涨潮落,起伏不稳。
(四)思想封闭、观念落后、发展的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极弱。就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可从自然历史、现时政策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讨论。
自然、历史的原因分析:拉祜族同胞同众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历史上是经过长途迁徙,为躲避饥荒、疫病或争斗战乱,不得已而选择了深山老林为栖息地,从此过上了几乎与外面的其它民族完全隔离的半猎半农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独处百年乃至几百年,每一步都饱含辛酸与血泪。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快速进程中他们被拉下了,掉队了,思想封闭意识滞后就在所难免。新中国成立,党的民族政策使各兄弟民族在政治上翻了身、当家作了主,但在经济上,国家还无力全方位顾及,尤其无力顾及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同胞的经济发展扶持。近四十年的时间,使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及社会发展与内地汉民族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的今天,全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再次相比,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更显积弱积贫,与内地其它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又形成了新的更加巨大的差距,南美拉祜族乡的现状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意识差距和现代几十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等等方面的巨大差距,用这十几年的时间,是难以做到尽快改变和全面较快发展的。因为,各少数民族所处的区域区位条件、经济发展基础、致贫因素的复杂性千差万别,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手段、同样的扶持标准,往往难以收到同等的效果,这就是特殊贫困类型的特殊性。
现行政策分析: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全国性的扶贫攻坚给贫困山区的脱贫发展事业带来了希望和契机,特别是“十五”、“十一五”近10年的时间中,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提升阶段,各民族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升。但南美乡属于特殊区域的特殊群体,生活在这里的南美乡拉祜族群众的脱贫步履艰难,经济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依然缓慢,尽管各级政府投入了甚至比其它贫困地区更大的力量,但仍然无法与其它地方实现同步解困。从现时政策角度分析,我们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研究。首先,现行扶贫政策强化了普遍性,弱化了特殊针对性,内地与边疆、普遍情况与特殊情况一个标准一把尺子,突出重点和针对性缺乏。其次,项目资金的扶持方式和标准散而少,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弱,如,以自然村为单位的15万元的补助和几十万元一个项目的产业扶贫。第三,项目资金整合匹配,全国全省一个标准要求,使贫困地区的发展雪上加霜,地方财力弱就意味着争取项目的机遇和条件有限,实施项目难度大也就意味着项目少安排或不安排,发展差距也就随着机会条件的多少,实施能力的强弱因此而明显的拉开,这是否是人为的、政策的因素造成越来越大的发展差距?值得思考研究。第四,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贯彻实施存在着具体或细化不够的问题。如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使用等等。有特殊或优惠政策,但实践中没有做到,体现不出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要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培养,官员领导、专家学者、干部员工是人才,种地养牛、务农经商是人才,任何领域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有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政策需要特殊,实践更需要特殊。教育基础差是现时,人才培养、使用的门槛最需要特殊,若只按现行的升学就业加5分、10分照顾少数民族(几个特少民族更突出)子女永远也进不了门(那这5分、10分的优惠是专为钻空子改族别的汉族老大哥设置的了)。这种恶性循环,若在类似南美乡这些地方得不到遏制,各民族共同小康,共同富裕就是空话。像南美乡这样一个特殊区域,如果新的劳动者一代又一代都处在文盲状态中,要脱贫发展实在是希望渺茫。
四、政策措施建议
南美地处山区,山宽地阔,适宜种养业的发展。目前已建成的茶叶、核桃基地,标准高,管护力,已颇具规模,若市场情况好,再过5至10年,两产业将给农民带来不菲的收入。如前所述,南美乡的基础设施、产业建设、社会事业基础等都有一个良好的现时基础。当前和今后着重是研究好现有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全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政策措施方面提以下建议:
(一)抓教育,切实把人口素质提高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的重要措施长抓不懈。一抓基础教育。控制和杜绝新文盲产生,国家实行全免费选送部分拉祜子女进入上一层学校接受教育,力争初高中毕业生在乡村人口中占相当的比重,逐步使他们成为劳动生产活动中的主力军,农村家庭中的当家人,如此,山乡观念的转变,走出封闭才有平台和希望;二抓职业技能培训。中专技校、大专院校破格招收特少小民族学生,必要时办特殊民族班,通过特殊措施培养,让拉祜族后代回到本地、本乡或他乡就业、打工,在不同岗位上影响和带动本民族,通过外出读书,劳务打工等方式,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使封闭意识得到逐步改变;三抓优先录用。在公务员招收、提职提干过程中,只要具备基本的条件和素质,应尽量放低门槛,制订特殊准入制度。现象上看只是解决照顾了一个或一批人,更深的意义在于关爱了这一个民族,让这一措施促动和影响该民族增强求学上进的思想和意识,树立发展的欲望和信心。
(二)继续加大对南美乡的扶贫投入。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提升。在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抓好市场链节。要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依托龙头企业,把农民带入市场,把产品变为商品,让农民获得最优的收入。
(三)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发展条件和基础的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调整。应加强拉祜民俗文化的收集整理和宣传,开发民俗旅游。充分利用好良好的自然生态和茶叶、核桃、竹子等产业的沿途布局景观,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依托南美乡离临沧城近(48公里),可直达双江勐库的特殊交通地理位置优势,开发度假休闲项目,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四)注重当地农特优产品的生产、销售推介,注重拉祜传统手工艺品的挖掘开发,让大山蕴藏的各类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脱贫致富,发展经济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扶贫开发工作及扶贫措施落实情况调研报告
在认真听取乡镇党委、政府介绍安居工程建设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查、看、访等形式作深入调查,取得了一定收获。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对三个乡镇的调研,涉及8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三个乡镇在xxxx年实施的安居工程建设项目中,第一批共安排了222户、931人,其中坡头镇142户
685人、杉树乡80户246人,安排的总户数中少数民族126户604人。改建面积5950平方米,其中坡头5380平方米、杉树570平方米;改造面积6171平方米,其中坡头1501平方米、杉树4670平方米;总投资141.626万元,其中坡头84.026万元、杉树57.6万元;国家补助资金88.8万元,其中坡头56.8万元、杉树32万元;群众自筹52.826万元,其中坡头27.226万元、杉树25.6万元;杉树乡改建改造茅草房80户,坡头镇改建改造杈杈房35户、窝棚32户、石草房52户、土草房21户、石木房2户。第二批共安排了240户、993人,其中坡头镇140户607人、果珠乡100户386人,安排的总户数中少数民族196户782人。改建面积4675平方米,其中坡头2105平方米、果珠2570平方米;改造面积8045平方米,其中坡头5770平方米、杉树2275平方米;总投资155.706万元,其中坡头88.72万元、果珠66.986万元;国家补助资金96万元,其中坡头56万元、果珠40万元;群众自筹59.706万元,其中坡头32.72万元、杉树26.986万元;坡头镇改建改造杈杈房3户、茅草房99户、窝棚2户、石草房34户,消除无住房户2户,果珠乡改建改造杈杈房7户、茅草房72户、窝棚5户、石草房15户,消除无住房户1户。
二、我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长期以来,我县扶贫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扶贫办、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及上级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群众得到了很多实惠,干部群众较为满意,特别是近年来由县扶贫部门组织实施的安居(整村推进)工程,为全县的扶贫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解决温饱,为创建平安xxxx、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xxxx“三个三分之一”的奋斗目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认真组织,规划实施。我县的贫困户大多处于高山、深山区,这些地方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依靠大面积的扶贫方式已不适宜偏远、分散贫困户分布的实际。因此,把扶贫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民族贫困村、贫困户,集中打歼灭战,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科技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规划实施到村,把扶贫的资金和项目集中落实到户,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从而实现“整村推进、逐户解决”的目标,使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能得到尽快解决,进而巩固温饱,防止返贫。
(二)加强以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群众主要有“五难”(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增收难)。而解决水和路是贫困地区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解决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目前,各地的扶贫物资和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按照“政府统筹,资金捆绑,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的原则,整合各种扶贫资源,以贫困村为单元,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逐村规划,分步实施,一次脱贫。同时,教育广大贫困群众增强主动脱贫的意识,发挥政府、社会和贫困户三方面的积极性,使扶贫工作通过“外因”推动“内因”的变化,变过去政府“要我干”为群众“我要干”。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安居工程建设步伐。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人员、机构、经费“三落实”。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遵守规律、宜改则改、宜建则建、宜迁则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提前准备、相互促进的原则。始终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群众与干部之间形成了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积极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及时组织县、乡两级有关专业人员,科学、合理地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对安居房建设的选址、户型、外观、结构、功能等进行详细研究论证。
(五)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调整传统农业结构,根据我县少数民族贫困户大多处于高山、深山区,天然饲草资源、土地资源丰富的实际,积极推广以畜牧业为龙头带动种植业和产品加工业的扶贫思路,养殖业重点抓了品种优化、增牛增羊、黄牛改良和特色畜禽养殖。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务工,从技能培训、牵线搭桥、信息服务等方面为农民及农民施工队提供服务。三是矿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显示了美好的前景。尤其是煤
第四篇: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告
赴贵州毕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的报
告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2015年7月8日至9日,云南省委相关领导率团赴毕节市学习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本人随同考察团一行先后到黔西县、百里杜鹃管理区、大方县,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企业车间、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与当地干部群众交流,实地了解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在黔西县洪水镇新桥村食用菌产业园,了解了这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脱贫的情况。在洪水镇解放村,考察团对当地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在深入考察乌骡坝社区水西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情况后,认为该村精准扶贫可操作性强,把扶贫工作扶到了点上、扶到了根上。在百里杜鹃管理区石牛角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详细了解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入住、就业增收等情况。大方县达溪镇冷底村雪榕食用菌生产基地将企业发展壮大与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相结合的做法,给考察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主要收获和启示
本次考察,本人认真看、认真听、认真思,认为这是一次解放思想之旅、学习对照之旅、借鉴他山之石头,毕节经验可看、可学、可信,是扶贫开发中的范本和标杆。
(一)认识到位是做好扶贫工作的基础。毕节试验区从领导到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破除等靠要、甘居落后、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向重点县乡发起脱贫“攻坚战”,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贫困对象的脱贫致富上,积极探索扶贫开发的新渠道、新方法,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思路,切实做到扶贫开发惠民生、扶贫开发抓产业、扶贫开发促发展、扶贫开发奔小康,让减贫“摘帽”成为全区扶贫开发的重点。
(二)思路清晰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根本。毕节试验区始终坚持始终不渝地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注重缓解人口压力与开发人力资源的有机统一。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既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又注重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建设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切入点,采取经济、行政、工程、生物等多种措施进行环境治理,探索出了“五子登科”和“五园新村”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和途径,初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体系,增强了扶贫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还坚持控制数量与提高素质并重,致力于人口控量提质与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探索外部机制与内控机制有效结合的方式,变“他律”为“自律”,建立起制度化规范化的社会制约机制,开展了金沙县“人地挂钩”等改革试验,推进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行政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坚持农、科、教三结合,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初步探索出一条解决人口压力大、人力资源匮乏问题的路子。
(三)措施有力是抓好扶贫工作的保障。毕节试验区依托项目促产业,依托产业搞扶贫,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围绕产业化扶贫,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文件。
(四)整合资源是做好扶贫开发的关键。积极探索 “以点带面、连片开发、全面推进,整体脱贫”的路子,达到“建一片、脱贫一片”的目标,变“撒”为“捆”,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子,在全省率先开展整合各类扶贫资源,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方式,将各部门、社会各界的资金进行整合、捆绑使用,将财力、物力、人力进行区域和项目整合,充分发挥了资金的聚合作用,探索了贫困乡村连片开发,整体推进,24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
三、昆明市扶贫开发思路和对策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领会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落实好《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以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倘甸两区(以下简称“两区两县”)为主战场,围绕“减贫、增收、摘帽”三大目标,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驾齐驱、三轮驱动,创新举措、聚集重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解决贫困群众的增收难、住房难、就业难、行路难、饮水难、贷款难、上学难、看病难“八难”问题,到2017年,稳定实现20.75万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突出抓好以下7个方面的工作。
(一)在产业富民换穷业上下功夫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模化程度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因素。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是加快扶贫开发的关键所在。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禀赋特色,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新增经济林35万亩,种植优质马铃薯43万亩,发展蔬菜基地9万亩,种植中药材13万亩,重点扶持20个以上特色旅游村,农民从非农产业中获取的收入超过50%,力争到2017年实现“乡有主导产业、村有骨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的目标,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一是特色优势产业要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兴办多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扎根贫困地区,与贫困农户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路、贫困户跟着企业走,企业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进一步做强做大草食畜、设施蔬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要立足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依托轿子山风景区、红土地、皎平渡红色旅游等,做足做深山水、冰雪、民俗、古迹等文章,做精做大“农家乐”、“乡村旅馆”等品牌,力争把乡村旅游业打造成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三是劳务经济要做优做强。积极探索“两后生”职业教育制度,制定完善扶持政策,通过2—3年扶持和素质提升,实现贫困户记均有1人获职业资格,并实现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就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中介、就业后服务“四位一体化”,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逐步向技能型转变,由分散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力争到2017年贫困农户工资性收入占年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四是加大电商扶贫,积极拓宽扶贫路子,为贫困地区找市场,实现贫困地区生产与市场对接。
(二)在加强基础夯后劲上下功夫
要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拉动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带动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以路、水、电、房等为重点,加快向贫困村延伸、向薄弱环节倾斜、向更高标准迈进,让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硬起来,后劲强起来。
一要抓好“两区两县”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重点推进东川至倘甸、寻甸至倘甸、禄劝至倘甸等主通道联络线和高速公路建设。加大建制村公路硬化、自然村公路、联网公路和村内硬化道路建设力度,推进乡镇客运站建设,打通断头路、开辟出口路、对接大交通。到2017年,规划全覆盖保留的自然村100%通公路、50%以上通硬化路,村庄内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有效解决农产品外运难、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二要加强农田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五小水利工程”,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发展用水需求;抓好饮水安全,大力推进集中式饮水,重点加强水源地和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到2017年,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两区两县”水利化程度平均达到60%以上,有效灌溉率达到85%以上,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0%以上,农村五小水利建设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三要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把大电网延伸和发展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结合起来,确保到2017年实现户户通电和动力电到所有贫困村。
四要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房,建设7万户宜居农房建设,到2017年基本解决贫困农户住房困难问题。
(三)在精准扶贫拔穷根上下功夫
要科学划分贫困类型,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突出个性化、差异化特点,针对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缺产业、缺技术、缺劳力等致贫因素,围绕基本情况、收入水平、贫困原因、扶持措施、帮扶人员、脱贫时限等重点,逐户制定条理清楚、内容简洁、务实管用的精准扶贫卡册,实行“一对
一、点到户”的帮扶,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实现扶贫对象精细化管理、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扶贫措施精准化扶持。围绕“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实施好乌蒙山片区规划建设,加快倘甸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聚焦整乡推进、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努力实现扶持一片、脱贫一片、致富一片的目标。完成整乡推进15个、行政村整村推进170个。
(四)在移民搬迁治穷窝上下功夫
对环境恶劣、不具备生存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村,整合项目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集中安置为主,插花安置为辅,采取就近就地安置、县内安置、跨区域等方式安置。完善扶持政策,保证移民享受原有的惠民政策和土地财产权益,完善搬迁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确保搬迁群众近期生活有保障、长远致富有门路,实现搬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完成7000人易地搬迁任务。
(五)在公共服务惠民生上下功夫
要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向贫困村覆盖,切实织好网、兜住底、促公正。一是统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尤其要科学布局完全小学,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就近就地入学,最大限度降低辍学率。到2017年底,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二是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到2017年,新建10个乡镇卫生院,142个村卫生室,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公办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标准化卫生室,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加快贫困乡村文化建设,到2017年,自然村基本实现通宽带,气象灾害信息平台覆盖率达80%以上;完善以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四是社保水平要逐步提升。进一步完善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新农保和临时救助制度,推进扶贫开发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到2017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实行扶贫线和低保线“双线合一”。
(六)在整合资源聚合力上下功夫
各行业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以扶贫开发规划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扶贫攻坚为目标,以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凝聚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届的力量,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和大扶贫新格局。一要加大专项投入。二要推动行业扶贫聚焦扶贫开发。三要做大做强社会。四要加大金融创新,发挥金融扶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切实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贷款贵、还款难”的问题,促进贫困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五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七)在生态建设美家园上下功夫
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是脱贫之基、致富之道的理念,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加强森林的管护,大力推广“四旁”植树,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庭园经济,建设美丽乡村。要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真正做到产业发展与与环境保护互利双赢,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人口、资源、环境良好循环。要加大贫困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减少面源污染,积极推广太阳能、节能灶,加速生态修复,实现贫困村山清、水秀、天蓝、地净,房前屋后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宜人宜居。
第五篇:扶贫“大走访”调研报告
村脱贫攻坚“大走访”调研报告
(2018年6月1日)
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抓好问题整改,打赢脱贫攻坚战,5月18日—5月30日,我在这个村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以东12.5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户,****口人,党员**名(贫困户**户**人,全村共有土地***亩。2017年人均纯收入***元。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扶贫政策是先建后补,大部分贫困户没有启动资金,导致长、短期产业难以启动发展。
二是有些贫困户还不清楚产业扶贫政策的内容。三是贫困户家庭卫生较差。
四是档案资料信息不全,贫困户档案资料中存在错项漏项空项、互相矛盾、收入计算错误、与户情不符等问题。
五是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够,群众红白事份子钱负担较重,一般每户一年在3000元到5000元。
六是四支队伍作用发挥不强,一些帮扶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能力不足,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帮扶效果不明显。七是村卫生室设备匮乏,健康扶贫落实不到位。
三、相关建议
一是建议调整产业扶贫政策兑付政策,既确保资金安全,又具灵活性。
二是建议加大产业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形式加强产业扶贫政策宣传,着力提升产业扶贫政策知晓率。
三是建议村上将贫困户庭院卫生状况纳入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积极做好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及常态化管理的同时,组织贫困户积极开展庭院卫生清理,确保贫困户家庭卫生达到干净整洁。
四是建议加强对第一书记和包扶干部的教育培训,及时对脱贫攻坚档案资料进行更新、补正,做到资料完整、数据统一,真实准确反映工作。
五是建议村红白理事会及时制定村规民约,从村干部带头开始执行,引导群众按照村规民约举办红白事。
六是建议加强对帮扶干部的培训,因地制宜制定户发展规划和帮扶措施,积极协调部门落实项目,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
七是建议加强对村医的培训,提升从业水平,并完善健康扶贫档案,同时,配齐相关医疗物资。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