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和计划
民政局2010年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民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服务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2010年工作总结
(一)社会救助和防灾减灾能力有新提升。一是开展多元化社会救助工作。出台政策,落实由政府部门组织、社会积极参与、企业重点帮扶、救助家庭得益的扶持政策,帮助低保家庭从源头上脱贫。从今年1月1日起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从410元提高到450元,农村从310元提高到370元。开展低收入人员专项医疗救助工作,拟制自然灾害民生责任保险。出台《关于做好危房困难户安置工作的意见》文件,切实解决危房困难户安置问题。二是提升慈善公益形象。组织为玉树、舟曲灾区捐款活动,共计捐款达1500多万元。创新预约捐赠、协议捐赠等新形式,推出慈善爱心卡,方便困难群众。救助管理站获“全国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单位”称号。
(二)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有新成果。社区建设方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力度,落实社区硬件建设项目“以奖代补”方法,全市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新建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新建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近20家。开展第三届百团大展演活动,丰富老百姓的业余文化和精神生活,其中的优秀社区文艺团队还受邀前往上海世博会表演,彰显了世博的太仓元素。整合志愿者队伍,深化“情暖万家、爱心服务”品牌。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举办了村(居)干部专题培训,对优秀社区干部实行人事关系挂靠事业编制,进一步激发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民自治方面。继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各项工作,加强群众自治能力建设。创新建立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互动衔接机制,城厢、双凤两镇全面开展“政社互动”试点工作。该项工作被中 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誉为我国行政改革领域的“第二次革命”。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新进展。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活动。春节、“八一”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拥慰问活动。开展军民共建双拥林活动。召开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军地融合发展座谈会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二是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成效显著。完善退役士兵“三中心三基地”培训、就业、创业体系。出台退役士兵培训新政策,在免费培训的基础上,对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合格者实行奖励。建立退役士兵培训“健康安全保障锁”激励机制,拨付专款为每个参加技能培训的退役士兵统一办理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为新兵入伍时送上培训教材,鼓励业余时间完成相关技能的自学,这些举措极大提高了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已免费为400多名退役士兵进行技能培训。我市的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被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誉为“太仓模式”。
(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新推进。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对240多个社会组织进行了年检;推进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小金库进行了清理。对全市界桩进行地毯式检查,确保界桩的正常维护。在认真勘界的基础上,出版了2010版《太仓市政区图》。规范路牌设置,协调督促有关部门更换设立灯箱式路牌400余个,为我市再添一道靓丽风景。启动地名志(录)编撰工作,切实加强地名文化建设,规范地名命名更名,做好历史地名的保护、宣传工作。深化殡葬改革,在城厢、璜泾建骨灰堂,出台《太仓市公墓维护费管理办法》,强化督促检查和长效管理。在解决陵塔遗留问题后,用市场化手段进行改造建设,使之成为殡葬改革的功能性设施。
(五)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有新发展。一是加强社会福利机构建设和管理。沙溪、浏河、浮桥三个镇的颐悦园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了对福利院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老年大学改造完成并启 用。完成了政府实事工程老年大学的改造建设,于9月份正式开学。三是举办“中国长寿之乡”新闻发布会。我市去年底被评为中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4月12日,我市举行“科学发展、幸福长寿‘中国长寿之乡——太仓’”新闻发布会暨授牌仪式,编辑出版了《中国长寿之乡——太仓》画册,该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几十家主流新闻媒体的集中报道。四是认真落实各项为老政策。出台“发展老龄事业的政策措施”,开展全国老龄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并通过了省民政厅考核。召开全市养老工作会议,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居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4个老年护理院和3个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试点。进一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了对享受政府埋单服务1000多名老年人的服务,支出费用60余万元。提高尊老金标准,90-99周岁老人和百岁老人的尊老金标准分别由去年每人每月100元、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和500元。在老年节和敬老月期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敬老、为老服务活动。
二、工作措施
(一)开展主题教育,用“现代民政”理论指导民政工作转型升级。为明确新时期民政工作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用“现代民政”理念指导民政事业发展,全系统开展了“发展在我心中”主题教育,努力实现“六大转变”:一是理论指导从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转变;二是服务对象从特殊群体向社会普惠转变;三是社会服务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四是运作机制从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转变;五是工作方法从部门操作向融合推进转变;六是运作手段从传统手段向信息化转变。
(二)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考核奖优罚劣。年初,各科室、各下属单位都制订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工作和创新创优工作,并与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百分考核。每月进行总结检查,每阶段召开推进 会议,全年进行考核评比。做到常规工作规范化、重点工作项目化、创新工作特色化。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创新创优成果推进民政工作发展。要求全体民政人用“追求”开辟“创新创优”天地,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敢闯敢试,做到年年有新思路,项项工作有新创举。比如“政社互动”、低保实现多元化救助、退役士兵安置“三基地、三中心”等等都是创新的成果。
(四)强化作风效能建设,激发做好工作的动力和活力。一是签订工作责任书;二是完善制度;三是开展“三牛精神”、“四忠诚”等品牌教育;四是加强作风高效能建设的督促检查;五是开展“三基本”技能培训,六是弘扬“民政文化”,开展民政文体艺术活动,从而振奋精神,端正作风,提高效能,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明年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社会救助工作。继续加强城乡低保管理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救助网络,继续加强慈善银行建设。狠抓政策完善,提升保障水平。探索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防灾、救灾工作能力。
(二)社区建设和基层民主工作。配合城乡一体化试点,调整、完善城乡社区规划设置,重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着力加强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新机制。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精心谋划,认真准备,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入开展拥军优属系列活动。加强退役士兵培训、创业、就业三个基地三个中心建设,培养退役士兵创业典型。提高优抚对象补助标准和医疗保障工作。深化“慰烈”工程,加强烈士纪念建筑物建设,做好烈士遗物收集整理工作。
(四)社会事务管理服务工作。探索实施城乡一体化地名命名、管 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库建设,推进地名工作为社会经济服务。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大散坟清理集中力度,在各镇(区)建设安息堂,探索建立基本火化费和丧葬用品的社会购买机制。
(五)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加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建立规范的社会组织评估监督机制,试点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器项目。继续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
(六)老龄福利工作。继续加强福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启动迁建市福利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工程,改造建设双凤、璜泾两镇福利院。进一步推进以公办机构养老为示范、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重点、民营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七)自身综合建设方面。整合资源,加强民政民生综合设施建设,启动市民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抓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三牛精神”品牌,推进作风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树立民政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第二篇:2020年民政局工作总结与计划
2020年民政局工作总结与计划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0年民政局工作总结与计划
(一)突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强化基本民生保障
1、继续提高低保标、推行“阳光行动“。目前,全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__人,占非农业人口___%,截止__月共支出城市低保金__万元,月人均补差__元。农村低保对象__人,占农业人口___%,支出农村低保金__余万元,月人均补差___元。今年通过阳光行动,取消城市低保___人,取消农村低保___人。
2.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现有五保对象__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___人,分散供养对象__人。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月___元,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___元,今年已发放五保资金__多万元。今年新建___所敬老院完成,全县现有___所农村敬老院。
3.医疗救助工作扎实推进。继续推行“五位一体“医疗救助体系,规范救助程序、压缩审批环节,确保特困重病患者得到及时救助。对农村五保户基本医疗实行全免,今年以来,我局为全县五保对象每人每年发放___元的门诊救助,发放医疗救助金___余万元,受理住院救助___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___万元。同时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实行医院垫付,方便了救助对象,率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试点,实行一站平台结算,网络化管理,极大地方便了困难群众……
4、慈善事业突破性发展。__年,县慈善总会募集善款___余万元,开展了“助学“、“助孤“以及特困群众重大疾病患者的临时应急救助等,成为我县社会救助的有效补充。
(二)突出救灾应急机制建设,提升灾害应急救助能力
1、备灾工作扎实有效。根据《__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时拟发了《__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全县共落实救灾资金达___余万元,储备救灾帐篷20顶、救灾棉被___多床,以及衣服___万多件、棉衣___多件等,并签订了大米、方便面和矿泉水等应急食品紧急采购协议。
2、在“两节“期间,走访慰问受灾户、特困户、优抚对象户,五保户和低保对象家庭___户___人,支出慰问经费___万元,并给困难家庭送去被子、衣服、大米和食用油等生活物资。
(三)突出维护优抚对象权益,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体系
1、严格落实优待抚恤政策。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为载体,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进一步提高优抚保障水平。给___名参战___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___万元;全县筹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___万元,支出医疗补助金___万元;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每月自然增长___元标准,投入自然增长抚恤补助经费___万元;优待城镇义务兵家属___户___万元,优待农村义务兵家属优待金___户___万元。年内开展解决了优抚医疗难家庭补助金___万,老复员军人建房资金___万,扶抚奔康不少于___万元等活动,烈士陵园建设投入___万元。
___、___士兵安置改革稳步推进。稳步推进以自谋职业为主、重点安置为辅的___士兵安置改革,全面落实自谋职业的各项优惠政策。__年内安置城镇___士兵___人,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困难户___户,发放慰问金___万元。落实___干部“两个待遇“,认真做好复退军人的稳控工作,维护了“春节“、“两会“期间的稳定。
(四)突出基层___建设,推进和谐社区创建
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取得新成效。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成立农村社区服务中心___个、社区活动中心___个,组建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支,有志愿者___多人,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___次,印刷《社区便民服务手册》___多册。
(五)突出社会专项事务建设,优化民政公共服务职能
1、社会专项事务工作稳步推进。落实福利企业优惠政策,督促企业落实残疾职工的福利待遇。投入___多万元增建流浪人救助大楼,今年站内救助流浪乞讨人员___余人次,上街救助___余人次。“重生行动“资助治疗___例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
2、老龄工作推成出新。今年,我局继续利用婚姻登记处平台,在年轻的新婚夫妻中推行签订《赡养家庭老人协议书》的行动,该举措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___和认同,为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发挥了一定作用,全县新婚登记夫妻___%自觉签订了《赡养家庭老人承诺书》。今年已办理老年人优待证___本,放发百岁长寿金及老龄节百岁老人补助金___万万余元。
3、依法办理婚姻、收养登记工作。全县共依法登记结婚___对,办理离婚登记___对,补办结婚登记___对,补办离婚登记___对,办理未婚证明___份。今年依法办理收养登记___对,及时足额发放孤儿生活费,散居孤儿和集中供养孤儿生活标准分别达到了每人每月___元和___元,并将孤儿生活费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截止目前今年已发放孤独生活补助___余万元。今年全县完成福利彩票布点任务___个,已销售刮刮乐___万元,电脑彩票___万元。
3、民间___和区划地名管理有序。依法依规登记管理社会___,把好审批登记关,全县登记社团___和民办非企业单位___个,撤销___个。通过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全县年检社会___年检率达___%。
二、__年民政工作思路
总体目标
全面完成省、市、县下达的实事项目、经济指标和目标任务,大力改善民生,妥善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积极为民服务,树立党和政府以及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在民生工程建设、为民服务项目和机关作风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使我县民政工作达到全国产生影响,全省排位超前,全市工作一流,全县考核先进的目标。
1、进一步规范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城乡低保要继续巩固“应保尽保“成果,严格审批机制,做好动态(范本)管理,落实分类救助,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要在上年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努力完善“五位一体“的医疗救助模式,做好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医保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扩大医疗救助受惠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救助水平。按照“分级调控、重心下移“的工作方法,进一步健全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县、镇乡、村三级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职责,抓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落实,继续推行五保分类施保办法,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根据生活水平和物价涨幅,适度提高补助。进一步加强农村敬老院和村级五保之家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3、进一步完善拥军优抚安置体系。一是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待抚恤事业费,切实保障涉军群体的优抚待遇落实;二是要在重点优抚对象中开展帮扶活动;三是提高___士兵自谋职业率;四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拥军活动,争创双拥模范县。
4、进一步健全救灾减灾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县、镇乡、村救灾应急预案体系、灾害应急响应机制、灾害信息管理机制和救灾款物保障机制,建设好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二是在全县范围内选好___个行政村和社区居委会,认真开展城乡“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全县救灾减灾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起示范带头作用。三是大力争取救灾减灾资金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避灾减灾能力,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三篇:民政局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计划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和民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贡献民政力量,现将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堡垒,扎实抓好党建工作
一是狠抓党建不放松,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扎实开展党员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__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中心组学习4次,坚持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委会,每季度召开1次党员大会,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上1次党课。二是强化党风廉政责任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意见》,分别明确责任领导、牵头股室、协办部门、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确保责任对等、权责清晰、履责到位。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履行“两个责任”,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通过组织学习有关文件,观看警示教育片,正反面典型通报等方式,切实增强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的自觉性。
(二)抓难点,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制定了疫情防控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职责分工,细化了对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的6条措施和3个保障,迅速由“平常”状态转化为“战时”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党建引领,助力防控。组织党员干部分批轮流深入“双报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46人次。选派5名党员干部,成立检测入户组,全程协助禾丰镇开展疫情排查和防控工作,累计走访群众200余户共600余人,张贴大小标语6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配合镇(村)为外出务工人员出具健康证明300余份。三是分类施策,筑牢重点。对全市48个社区493个居民小区全面进行了排查,累计出动排查力量320人次,6次向所在镇(街道)反馈意见共24条,向社区干部和小区群众宣传8000余人次,随机抽查居家隔离和返什人员共183人次,配合社区为外出务工人员出具健康证明1000余份。四是慈善募捐,公开透明。指导市慈善会第一时间发出抗击新冠肺炎捐赠倡议,及时畅通捐赠渠道,累计接收捐赠资金421.9万元,物资价值133.3万元。资金、物资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目前已使用完毕。督促市慈善会定期公示捐赠收支情况累计16期,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固根基,稳妥推进三级调整改革
一是为做好去年区划调整的后续工作,厘清城区管辖,划清区划界线,今年3月及时启动了方亭街道、皂角街道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工作,以筏子河为基线,对京什西路、京什东路及长江路以内的城区区域进行调整,该区域以外的部分隶属关系不变,重新设置两个街道管辖区域。为了消除“一主一次、一城一乡”的误解,提高群众的认可度,经多方征求意见和论证,方亭街道保留原名称,皂角街道更名为雍城街道。截至目前,方案已上报,等待省政府批复。二是为优化城市社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坚持“三三”工作法,将全市123个村调整为87个,减少36个,减幅率达到29%;
同步将48个社区优化为37个,减少11个,减幅率达到23%。三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实现村(居)民小组面积调宽、人口调多、产业调大、布局调优、服务调好、治理调强,将1667个村民小组、497个居民小组优化为979个村民小组、488个居民小组,减幅率分别为41.3%、1.8%。
(四)兜底线,织密民生保障坚固防线
一是低保补助“应保尽保”。我市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560元提高到62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由380元提高到430元。截至11月,累计发放低保金2868.19万元,惠及7.95万户次、11.7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21户3826人纳入农村低保,覆盖率占农村低保总人口的48.28%。二是特困供养“应养尽养”。我市特困供养人员救助标准,农村供养由每人每月500元提高559元,城市供养由每人每月785元提高到806元。截至11月,累计发放供养金818.55万元,惠及1.61万人次。三是物价补贴“应补尽补”。截至11月,累计为11.95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809.27万元。四是临时困难“应救尽救”。截至11月,累计发放临时困难救助金217.82万元、救助3484人次。五是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100元,截至11月,累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22.73万元,惠及3.23万人次;
重度残疾护理补贴标准一级每人每月80元、二级每人每月50元,截至11月,累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共255.89万元,惠及4.23万人次。六是关心关爱孤儿、实施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分散和集中供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900元和1400元,截至11月,累计发放孤儿(艾感儿童)基本生活费23.08万元,惠及260人次,累计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11.71万元,惠及150人次。
(五)强弱项,创新推进城乡社区治理
一是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了村级财务专项审计和清产核资工作,并在村(居)务公开栏公布了审计结果和清产核资情况。制定印发了《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实施方案》和《加强村(社区)社会治理工作的通知》,完善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强化了基层自治组织的监督管理。二是为有序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和深入开展“提升党建堡垒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细化了工作方案,制定80项具体工作任务,明确了完成时限。在全市87个村、37个社区健全了村(居)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为减负增效,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证明事项,截至目前,共清理了20项。三是大力培育发展和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发展,推行社区公共服务准入制度,使社区在基层治理、创建卫生城市中发挥基础作用。将党建纳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全过程,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提高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水平,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探索与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会组织195家(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51家,社会团体144家),开展规范管理抽查18家,拟对两年以上未年检的27家社会组织给予行政撤销的处罚(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13家,社会团体14家)。
(六)优服务,完善养老服务发展架构
一是开展全市高龄老人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共计发放慰问金57.82万元;
截至11月,发放高龄津贴463.26万元,惠及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12.91万人次。二是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1639名困难家庭的失能、计生特殊家庭老人和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并发放疫情期间养老机构一次性运营补贴10.43万元。三是加强培养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积极参与“百千万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网络培训和学习,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农村敬老院工作人员护理技能培训工作,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争取上级资金272万元,用以改造提升农村公办养老机构340张床位;
为岷德烧伤医院划拨补助资金43.12万元用于新增养老床位建设;
指导二医院医养结合新增民办养老机构120张床位业务完成备案工作。五是加强养老机构疫情防控期间的规范管理,为全市养老机构发放口罩1.5245万个,体温枪36支,消毒液150公斤,核酸检测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共计388人,测量体温48.96万人次。
(七)提质量,规范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一是积极推行殡葬改革,火化区火化率达100%,全面落实惠民殡葬补助资金,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惠民殡葬补助金261.2万元。指导恒阳文旅殡仪公墓服务中心开展第四届节地生态集体安葬活动,免费集中安葬50名逝者骨灰;
对市区的殡仪服务场所进行了维修改造,积极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二是为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规范登记程序,及时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婚姻危机干预,有效降低了离婚率,促进了社会和谐,办理结婚登记1618对,离婚登记720对,补办婚姻登记805例。三是解决1名儿童未上户口问题;
妥善安置1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和1名社会弃婴;
开展收养能力评估2例,办理收养登记2例,使得2名孤弃儿童和家庭特殊困难儿童回归正常家庭生活。开展各种儿童关爱保护和宣讲活动40余场,惠及儿童近千人;
截至目前,我市有孤儿23名、农村留守儿童576名、困境儿童178名。四是加大常态化救助的巡查密度频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助。截至目前,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4人次,其中未成年人7人、老年人18人、残疾人21人、危重病人2人、精神病人和智力障碍人员81人,护送返乡15人,家属接离7人,自主返乡90人,安置到精神病院16人,及时为受助人员发布寻亲信息7条。
(八)广宣传,切实提高民政公信力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困难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给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出了一道“加试题”。为进一步提升民政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和透明度,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履职尽责,切实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大力推广基层政务公开、政务ivt、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微博等宣传平台使用,积极利用新媒体宣传民政业务、防疫工作,积极在全国、省级及本地新闻媒体投稿,提高民政工作宣传范围,截至目前,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布信息、刊登新闻、宣传简报1200余条,撰写理论调研文章6篇,主动宣传通报民政业务、防疫工作情况,提高民政工作透明度和部门公信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宣传途径,充分利用宣传册发放、宣传标语张贴、横幅悬挂、政策宣讲等方式大力开展各类民政工作宣传,印制发放社会救助、惠民殡葬、婚姻登记等政策宣传册、宣传画8000余份、张贴大小标语800余幅、宣讲救助政策500余人次,在全市营造了民政贴民心、暖民心、聚民心的为民服务浓厚氛围,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力量配备还需加强。由于新时代民政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民政服务对象已从特定的特殊群体,向全社会大众转变,导致基层民政工作力量配备与实际工作需要不相适应,有些民政工作没有很好在基层落地落实。
(二)民生政策宣传有待加强。对民生保障政策的宣传途径和方式相对单一,导致部分群众对民生保障政策了解不够,甚至是错误的把民生保障政策理解为一种社会福利,而非“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保障性兜底救助政策。
(三)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干部工作创新意识不够,业务知识掌握不足,工作方法单一,用惯性思维和老办法想问题做事情,没有完全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面对复杂问题,缺乏攻坚克难意识,不能以开拓的精神面对和解决问题,工作不够大胆,存在求稳怕错的思想。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强弱项,补短板,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力争我市民政工作实现新跨越。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持续学习贯彻__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性、群众性、时代性和协同性,并结合实际,认真落实“三最一专”民政职责,切实发挥民政工作关系民生、牵动民心的兜底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落实好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对关键部位的重点监督,管好用好民生资金,定期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兜实民生底线,推动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民生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各项救助政策落地落实。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完善救助对象经济状况核对核查,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民政系统保基本民生任务落到实处。
(三)全面促进养老服务发展。积极推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完成洛水、双盛、皂角街道敬老院床位改造提升项目;
在全市养老机构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工作;
继续落实相关补贴,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做好“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落实散居特困人员照护补贴制度;
继续完成70周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实施工作;
继续推进敬老院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
落实特困、高龄、精简退职老职工相关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供养金和基本生活费。
(四)强化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管理。继续开展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建立孤儿、收养登记回访制度,完善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的儿童救助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大力倡导生态环保安葬方式;
指导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以项目建设来促进我市殡葬改革工作。完成婚姻登记服务中心入住政务大厅,积极争创国家四星级婚姻登记服务场所。
(五)加强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建设。持续做好村级建制调整及社区优化改革“后半篇”文章,做好换届选举、地名规范、行政勘界等相关工作;
深入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和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示范(达标)创建工作;
继续推进基层治理工作;
制定完善本级《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指导意见》,在全市23个村(社区)开展试点。
(六)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加强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健全“星级+等级”双重评估机制和“党组织+党员社工+党员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加强社会组织信用监管,推动社会组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发动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动员社会组织“一对一”或“一对多”村(社区)进行深度结合。
(七)促进福利慈善事业发展。继续加强与上级慈善组织和各界慈善人士的联络交谊,拓展募资渠道,争取慈善公益项目对接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强化慈善公益项目宣传与推介,不断提升全社会慈善意识,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慈善公益事业。
(八)大力推进民政改革创新。聚焦“三最一专”职责定位,推动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城乡社区治理、养老服务、残疾人福利、儿童关爱保护保障、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慈善事业发展等工作协调机制,以更加积极的“保”来促进“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民政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把全市民政干部队伍培养成“忠诚、奉献、担当、开拓、拼搏、干净”的干部队伍。
第四篇:永宁县民政局民生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永宁县民政局民生计划实施工作总结
自2007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10项民生计划以来,我局坚持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紧紧围绕10项民生计划涉及的内容,立足本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在实施社会保障计划工作中,我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补助标准增长机制,充分发挥城乡低保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一)全面推进农村低保政策的实施,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我县于2006年下半年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了做好由农村特困救助政策向农村低保政策的过渡,我局按照农村低保政策的要求对原享受农村特困救助政策的对象进行了重新核实,共核实确定农村低保对象2839户4456人,下半年发放农村低保金93.5万元,月人均低保金17元。2007年全面推行农村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低保补助水平也有了提高,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187万元,发放人数为2839户4456人,月人均低保金35元。2008年,自治区财政对我县农村低保资金的补助水平由40%提高到70%,我县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先后两次提高,由35元提高到55元,五十大庆时按照自治区的安排为农村低保对象每人发放200元的慰问金,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271万元,发放户数为3181户、人数为4526人。-1-
2009年下半年,按照自治区的要求,我县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再提高10元,达到65元,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485万元,发放户数为3484户、人数为5912人。从2007年到2009年,通过实施社会保障计划,我县农村低保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巩固,保障范围更全面,月人均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切实保障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以规范管理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城市低保管理水平。
在城市低保管理工作中,我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严格执行“三级审核、三榜公示”的低保审批程序,强化入户核查,严把入口关;加强动态管理,切实扭转城乡低保进门容易出门难的局面,巩固应保尽保;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调查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增强低保的透明度。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城市低保工作在规范管理中逐步得到加强,从而维护了低保政策的严肃性。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我局按照民生计划的要求适时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能力。2007年4月1日,我县城市低保标准由190元提高到200元,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低保金10元,全县3129户6670名城市低保对象全年共领取低保金645万元,月人均低保金81元;2008年,考虑物价上涨等因素,我局适时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从1月份起,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增加低保金15元,7月1日起,城市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再增加低保金15元,五十大庆时还为城市低保对象每人发放200元慰问金,使城市低保对象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年底共为3112户7752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108万元,月人均补差达到127元,使城市低保户的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2009年,城市低保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月人均补差提高到143元,提高了15元,全年共为3115户7752名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336万元。2009年,按照自治区的安排部署,我县实施了高龄老人津贴制度,为全县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中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通过审核确定,全县80岁以上符合发放条件的老年人1551人,从9月份开始到年底共发放高龄老人津贴70万元,使贫困老年人的生活有了保障。从2007年到2009年,通过逐年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使城市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城市低保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实施扶弱助困计划,关爱弱势群体
(一)以敬老院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五保供养水平。2007年以前,我县正常运行的农村敬老院有5所,设施落后,供养分散,供养水平低。2007年,在实现了应保尽保、供养率达到100%的前提下,我局致力于供养水平的提升,大力实施中心敬老院建设项目,在县城新区建设了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3779平方米、总投资850万元的永宁县中心敬老院,工程于6月份竣工,10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集中供养五保户86人,集中供养率为27%。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后,我局对乡镇敬老院进行了整合,在中心敬老院开展了以副养院,加强了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到2009年共入住五保人员126人,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得到提高,我县五保供养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二)以老年设施建设为突破,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继2007年实施永宁县中心敬老院项目之后,我局积极争取自治区项目资金,于2009年5月开始实施永宁县老年活动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投资450万元,建筑面积2000平
方米,主体工程于年底竣工。县老年活动中心项目工程的建成,将切实扭转县城老年服务设施落后,服务内容单一的局面,为提升为老服务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加强福利机构建设的同时,我局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大力实施慈善救助项目,实施“爱心2008—走进宁夏”手术康复计划,对28名符合条件的0—14岁贫困家庭患儿进行了手术救治,开展了“重生行动”救助项目,对8名唇腭裂患儿进行了救治,减轻了患儿的家庭负担。
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我县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使贫困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实施城乡安居计划,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我局于2008年开展了农村危房摸底排查工作,对全县的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详细掌握了农村困难家庭的住房情况,按照“三榜公示、三级审批”的工作程序严格确定救助户和扶持户,并登记造册建立档案。通过摸底,全县共有住房困难对象3598户,其中救助户917户,扶持户2681户。2009年,在前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我县开始实施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工程,为了将这一民心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在自治区民政厅和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全力以赴,一是在去年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确定500户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任务,上报自治区民政厅。二是按照每户补助1.4万元的标准,落实项目资金700万元,其中自治区补助500万元,县财政配套200万元。三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四是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目标任务。五是抓重点,抓关键环节。重点抓好闽宁镇、望洪镇、李俊镇共4个规模较大集中点建设,集中改造296户。六是经常深入各乡镇,强化督查,确保建房质量。七是加强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形成了工作合力,促进了项目的实施。到10月份,全县500户农村低保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自治区民政厅的验收,年底前,大部分改造户迁入新居,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群众反响好。
四、实施卫生惠民计划,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2007年6月1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宁夏农村特困户和特重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试行)》,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衔接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覆盖农村所有困难群众。我局认真执行政策规定,扎扎实实做好医疗救助工作,一是每年为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交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费;二是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实施门诊医疗救助,每年将门诊救助金直接打入困难对象个人账户;三是对农村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因病住院实施常规医疗救助;四是对患特重大疾病的农村困难群众实施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切实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效果明显。
总之,我局立足本职,将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的10项民生计划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切实改善了民生。
永宁县民政局
2010年4月23日
第五篇: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共缔美丽厦门,改善民生保障,创建和谐社区,创新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的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荣获“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区”,援助“单亲家庭”社工服务项目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示范项目,禾山街道岭下社区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金安社区荣获首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被省、市推荐参评“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
一、立足为民解困,民生保障安全网织更牢
积极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统筹推进社会救助、防灾减灾和慈善事业,开展“阳光救助暖万家”全国第一个社会救助宣传周活动。全年共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2461.28万元。(低保金558.8万元、医疗救助205.3万元、临时救助6.77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133.3万元、动态生活补贴3.9万元、电费补贴5.4万元、保障性住房租金补贴647.98万元、慈善款物1100万元、减免公交乘车费7.6万元、精神病人医疗费10.5万元,惠及各类困难群众28402人次。)一是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出台《XX区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实施细则》,首次将外来人员纳入救助范围,拨出专款120万元用于困难家庭临时救助。出台《XX区关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用于救助包括特殊困难家庭、困难家庭学生、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二是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和市、区民政局及街道五级联网的低保信息化系统,使低保档案管理、查询更加方便快捷。开展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服务,在数据采集量大,审核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在全市率先完成近6000户困难群众信息的录入,建立医疗信息管理平台,有效缓解了困难群众医疗费先垫后报的费用周转难题。三是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扎实做好避灾点日常管理和维护,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投入10多万元开展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日”活动,印制宣传雨伞500把,环保袋6000个,全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30多场次,向社区居民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增强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长乐社区、康晖社区目前已通过省民政局检验,正上报国家减灾中心和民政部审批。四是慈善救助功能不断增强。拓宽慈善募捐渠道,建立3个冠名慈善基金,启动“情暖湖里迎新春”、“雨露育青苗”、“金秋助学”、“重阳助老”等帮扶项目。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等慈善活动,募集款物1260万元。2013年,区慈善会积极开展扶老、救孤、济困、救灾、助医等活动,共支出款物1100万元。
二、结合共缔“美丽厦门”,社区管理水平有提升
以“美丽厦门,共同缔造”为契机,加强和创新社区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管理社会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先后开展8期培训总时长96个学时培训765人次,招聘52人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协调推动塘边社区、金海社区等7个社区的用房问题,积极开展各类社区创建活动,开展社区“民生关切10件事”征集活动,推动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标准化建设。今年,金山社区、禾欣社区荣获“全市网格化建设先进单位”,康乐社区等10个社区荣获“全市信息化建设优秀社区”,金尚社区书记陈素珍获首届“福建省十佳社区工作者”提名奖。一是突出管理打造网格化社区。以“三先两网三服务”为核心,巩固社区网格化建设成果,全区共划分网格325个,50个社区均建立了网格管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安装终端服务器520多台。开展社区特色化网格建设,禾欣社区建立了“巡查-处置-考核”机制,禾盛社区建立了“三项制度、三表一档”运作机制,金安社区建立了“金色制度”,金鼎社区建立了网格服务“双岗”机制。积极推进街道级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投入20万元在禾山街道试点建立街道层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编制《XX区社区网格员工作手册》,加强对社区网格员的培训管理,有效提高了社区管理工作效率,更好服务了社区群众。二是突出服务建设社工人才队伍。一方面推进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出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办法(试行)》,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共投入近500万元购买了12个社区社工服务项目,实现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全覆盖。全省首创引进民营资金112.84万元用于购买居家养老社工服务,使近6000名老人获益。召开XX区居家养老社工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全区推广吕岭、康乐社区居家养老专业社工服务项目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深化社工服务培育管理。推进新孵化园建设,新扶持培育XX区培善社会服务中心等三家民办社工机构。组织213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今年新增持证人员47人。开展优秀社区社工服务项目评选表彰活动,对上一的康乐社区“星火行动”、吕岭社区“银发安康”等18个优秀社工服务项目进行表彰,今年全区共有36个社区社工项目参与评选。三是突出民生共同缔造美丽厦门。广泛开展“民生关切10件事”意见征集活动,共征集群众普遍关心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方面意见建议500多条,通过社区听评会、公示评议、组织投票和研究决定,选定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文化场所、狠抓交通管理等10件重点民生关切事项上报区委区政府研究。推动社区服务站“一站式”服务标准化建设,按照“示范引路、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思路,在全区5个街道分别确定了10个单项试点社区和5个综合试点社区。总结推广金尚社区事务听评会经验,逐步完善群众参与机制,促进社区居民自治自管。
三、围绕便民惠民,社会福利事业上台阶
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加快发展以养老服务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共支出经费84.24万元,慰问1200余名困难老人,为350多名高龄老人发放固定生活补贴和节日慰问金62.7万元。开展“美丽湖里·爱暖夕阳”系列活动,组织了2013年老年节文艺演出、千名老人登山和“古龙酱油文化园”之旅等文体活动,组织参加XX市广场舞和金婚庆典活动,市广场舞比赛荣获第二名,5对老年夫妇获颁金婚证书。开展了基层老年学校示范校评选活动,目前全区共有10个社区老年学校为市级示范校。同时积极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金安社区获评首届全国敬老文明号。主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及时制定事业发展规划。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形势,制定《XX区老龄事业发展三年规划》,明确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社会救助制度、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引导和发展老龄产业等八项工作目标,明确加大老龄事业投入、创新工作机制等四项保障,为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积极推进“两个中心”建设。协调确定总面积约3796平方米的园山综合楼作为区老年活动中心用房,目前已完成安全性能检测,进入设计装修阶段。明确XX区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建设机制,项目采用“公建民营”模式,由区财政、区国投公司投资建设,规划总建筑面积31500平方米,建成后将有不少于700张养老床位。三是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推进社工服务购买。制定《XX区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安排政府预算423万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引入民营企业出资112万元为近6000名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吕岭社区荣获“省居家养老服务先进社区”。同时投入130万元用于购买援助单亲妈妈、帮扶残疾人等5个社工项目,“单亲家庭妈妈”社工服务项目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示范项目。
四、抓好双拥优抚,军地和谐共建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出台《关于军地共建“平定湖里”工作的意见》,根据“适度”、“优待”原则,结合政风行风民主评议选题评议工作,认真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和参战退役人员等优抚群体的各项服务保障,全区复退军人思想稳定,军政军民关系良好,我区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区”。主要完成好以下工作:一是落实好双拥优抚政策。全区现有优抚工作对象368人,全年共发放抚恤补助经费204.8756万元,为141户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219.9278万元;为30名参军入伍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发放一次性奖励金6.5万元;为277名重点优抚对象和革命“五老”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等补贴10.032万元;为368名优抚对象发放生活困难临时救助金、医疗补助金等138.7136万元;同时给予63名参战退役人员和原“海工一团”退役人员报销医疗补助费25.19万元,为92674部队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发放一次性抚恤金52.69万元。二是保障好退役士兵安置。2013年共接收退役士兵64人,落实好5名符合条件转业士官的安置工作,为59名退役士兵发放自主就业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费221.57万元,为34名立功受奖的退役士兵发放奖励金5.9632万元。指导鼓励退役士兵参加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就业跟踪扶持服务,通过短信群发、对接企业等形式,千方百计为退役士兵就业创造条件。三是开展好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组织春节、“八一”建军节走访慰问,送去慰问金48.7万元。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支持驻区部队基础设施、文化设施、训练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其中支持湖里消防大队、边防大队、91134部队、预备役高炮营、区人武部“四项工程”建设及补助业务工作经费达900万元。开展为驻军办实事活动和双拥优属活动,为辖区驻军办好事、实事70余件,为随军家属、部队子女在就业、就学方面提供帮助。动员部队积极支持、参与地方文明创建、抢险救灾等工作,具不完全统计,一年来驻军部队先后出动兵力3500多人(次),车辆830多台(次),冲锋舟3台次,为困难群众、地震灾区捐款20余万元。
五、着力创新管理,社会公共服务更规范
着力凸显民政服务职能,进一步创新了社会组织、婚姻登记、区划地名、殡葬管理和社会保障性住房等社会公共服务事项的规范管理。一是优化社会组织管理。以创建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加强扶持培育,授予53家社会组织2a以上评估等级。2013年共登记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27家。现全区已有社会组织201家,其中社会团体3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168家。二是优化婚姻登记服务。2013年共办理结婚登记2940对,离婚登记965对,补发婚姻证件344份,出具证明5309份,登记合格率100%。我区选派参赛的婚姻登记员在全国首届婚姻登记颁证员大赛预赛中获得佳绩。三是优化区划地名管理。办理楼门室牌等4467块,做好15个地名的申报工作,新增单杠式路牌127座,制作新款小区导向牌52座,完成本思明-湖里行政区域界限联检。四是优化保障性住房服务。2013年,全区共计受理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192户;经济适用房申请104户;商品房申请583户;开展保障性住房协查340户。全区保障性租赁房已入住10606户,共发放租金补助647.98万元。金安社区荣获福建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民政工作者共同努力下,各项民政工作开展有序推进,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基层民政单位工作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民政工作需要等。201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更加注重沟通协调,更加注重创新发展,更加注重归纳总结,确保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