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硖石镇红硖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硖石镇红硖小学后勤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市教育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硖石镇红硖小学于2011年11月10日利用一天的时间,对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现将自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制度的实效性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李德海为组长,分管后勤工作的李东海主任主抓,各成员具体负责的后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与各部门及各年级签订了学校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了责任人。学校后勤管理制度齐全,在管理上不留真空,学校建立了《住宿生出入管理制度》、《师生进餐管理条例》等既有情操作又凸显着管理的严密性。门卫制度和教师值班制度得到落实,重要节假日能发放《告家长书》,能结合校园实际,根据《宝鸡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制定了校园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能将后勤管理的责任网络图向社会公示,并细化预案中的多个环节,每学年春冬两次针对防火安全、防震安全、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进行疏散演练,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加强建筑设施维护力度,保障师生生活学习安全
我校坚持每月两次对学校建筑物、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建立了安全隐患台帐。大力加强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能把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多个区域,并对学校的电线、电器设备进行专项检查,严防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学校对教师私拉乱接电线进行了清理,对部分老化电线重新进行了组装。学校能将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远离教学区与学生宿舍,并有专人管理,在教学楼与学生宿舍的安全通道中树立了显眼的标志,配备了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能保持畅通。检查中,我们对学校运动设施进行了排查,对传统的运动设施进行了维修,对师生运动场地进行更进一步平整,确保了学校活动设施安全系数的可靠性。对于部分学生往返学校搭乘的车辆,我们能配合交警进行严管,强化对驾驶人员的纪律教育,确保学生坐车安全。学生宿舍有专人负责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确保了宿舍内干净卫生,并有浓郁的育人氛围。
三、学校食堂、食品卫生能得到有效监管
学校食堂有食品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有健康体检证,有专门负责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人员,并逐级签订了安全卫生责任状及责任追究制。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及蛋奶的交接、保管、发放均有严格的出入手续,无“三无”产品,无过期、变质、发霉食品,有专门的存放仓库,且分类标识,能力争做到八防并保持良好通风。学生食堂消毒碗柜,学生进餐的桌椅数能满足需要。学校日常饮用水能严格消毒,确保水源无污染,有专用洗涮水池,学校后勤能大力加强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及预防工作,各班级严格落实晨检、巡检制度,有效防控了学生食物中毒及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
此次后勤管理工作大检查,得到了中心校孙校长的高度重视,检查认真仔细。但我们深知学校在后勤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学校后勤管理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校园安全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支撑点。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在后勤管理的“勤”与“细”上做文章,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后勤监管的方方面面,确保我校后勤管理工作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硖石镇红硖小学
2011年11月11日
第二篇:石硖小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课改,我们一直在努力践行......——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城关镇石硖小学
2014年7月
课改,我们一直在努力践行......——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随着课改的深入,结合我校的实际,学校提出推进“一主三元”幸福教育工程,“为孩子终身幸福奠基”的教育理念。我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原则,以“已发现的问题”为切入口,以“建设高效课堂教学”为我校的课改目标,脚踏实地地将课改工作逐步推向纵深,学校特色逐渐彰显,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课改被社会、家长所认可,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可以说课改铸就了新石小。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在实施新课改的道路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一些微薄的收获,今天,借此机会,把我校近年来实施新课改的点滴做法给各位领导汇报,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学校课改具体做法
1、努力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新课改工作的成败。鉴于此,在平时工作中,学校着重引领教师们要增强四种意识(即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关爱意识和质量意识),争创一流业绩。要求全体教师要努力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源源不断地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为此,学校专门为教师精心选购了一批教育类专著(有《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教书,不简单》等),教师人手一本,抽时间一期内研读完,学校跟踪搭建交流平台,定期交流、分享教师们的读书笔记、学习感悟等,效果良好。要求全体教师要时刻满怀责任心和爱心,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高度负责,把爱的阳光普洒到每一位学生,同时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以一流的质量立足,以一流的质量生存。为进一步让教师们明确认识,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教师魅力谈”活动,全体教师围绕“教师魅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何重要性”、“教师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和“如何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等问题认真思考,逐人发言,最后形成共识:教师魅力的强弱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要想提升教师魅力,需要具备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良好的师德、健康的心态以及得体的外在形象等。通过这一活动,教师们进一步端正了认识,在工作中更加增强了主体责任意识。
2、认真组织开展课改课达标、验收活动。
教导处提前制定好《课改课达标、验收细则》并下发到了每一位教师的手中,《细则》突出的重点(导学案的有效使用、学习小组的科学管理以及班班通的充分利用等);在课堂教学模式方面,要结合年级特点区别对待,自主探究课上的自学目标、自学内容、自学方法不同,自学重点不同;合作交流课上,各年级小组活动交流展示不同,教师的延伸拔高要求不同;达标测评要有针对性,有重点,突出实效性。分教研组安排好达标、验收步骤,教师全体参与,第一轮儿于三月份进行,结束后学校统一进行了评价、总结,待过关的个别教师参加了五月份的第二轮儿达标、验收;通过此项活动,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与提升。通过开展达标课活动,把课改工作推向了实处。
3、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坚持“活动育人”的主导思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生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提高文化品位。三月份,为将“运动校园”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及时检验工作效果,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石硖小学第五届“阳光体育”竞赛;为进一步增加校园文化氛围,展示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成果,五月份,学校精心筹备、开展了石硖小学第二届“校园艺术文化节”活动,活动共分“小神笔”绘画比赛、书法比赛、“心语心愿”贺卡制作比赛、“我和弟子”规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和课外阅读成果展、“小百灵”班级合唱比赛、“小艺星”才艺展示等七部分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素质的提升。
4、评价形式的改革,促进课改工作深入化。
评价是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我校最为关注的是两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和对老师的评价。A、对学生评价注意三个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自主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最终以班级周评、学校月评、期末总评的三结合方式对学生全方面进行评价。B、教师评价注意三个重视:教学设计重个性;教学过程重反思;教学活动重主体,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学生能说的,能做的,能总结的,能评价的,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这样学生的参与合作组织的能力才得到充分的发展。
5、继续抓好教学常规工作。
在做好新课改工作的同时,学校坚持“课改、常规两手抓、两手硬”,要求教师要带着课改的思维搞常规,把两者有机结合,使常规工作常搞常新。鉴于此,学校对教师的“备、讲、批、辅、考、评、纠、研”等环节进一步明确了要求,更加推行精细化管理(有要求、有检查、有评价、有反馈、有引领),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保障。
二、学校课改取得成绩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课改名校。学校积极探索课改亮点,有效利用班班通教学设备,完善“三四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追求课改的常态化,把“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检测”十二字方针落到实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两轮课改公开课,积极进行听课、评课、教学探讨,通过活动有许多教师脱颖而出,蔺玲红、王素娟、张炎晓、杨素平等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课改工作由点到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课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
2、学校积极探索导学案的科学使用,教师的二次备课,以及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学校进行调研、检查和研讨,并且形成了各年级的特色。同时学校学习小组的建设及科学管理,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周评、月评、期评的多种评价机制,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科学评价,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推进器,提高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学校风采榜上有学生们的感想和奋斗目标。
3、学校更加认真严格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师质量意识,突出质量是生命线,积极探究科学的备课方式,提倡电子教学,使教案更实用,教师更减负,同时建立学校课件资源数据库,同时进行课件制作比赛,让每一位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4、学校积极进行作业改革,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要求教师积极践行面向全体,分层要求的课业理念,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改革(量上,每天不超过半小时;质上,精选内容,坚决剔除机械和重复的部分;学生分为A、B两档,在这两方面都要有所区别和体现)。学校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对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每一天在学校作业公示栏进行公示,以便学校的管理和家长监督,通过这一举措,学生们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部分学困生也显得轻松和快乐了许多。
5、积极组织两次课改回头看活动,学校举行课改先进个人的评选,其中王素娟、杨素平两位教师表现突出,同时积极申报市级课改先进个人。
6、学校积极经典诵读活动,5月23日学校开展了课外阅读与经典诵读活动,其中展现出许多优秀节目如教师节目《我骄傲,我是教师》,三年级李熙月家庭的《时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学校今后努力方向
1、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成立年级课题组,以便教科研目的更加明确具体,使课改的教学模式更加充实完善。
2、尝试进行导学案与班班通先进教学设备的有机结合教学,使课改的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活力。
课改的前景是美好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将与同行们一起,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积极工作,大胆探索,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我们坚信:课改之路越走越宽,我们的收获越来越多!
第三篇:硖石乡中情况简介
陕州区硖石乡初级中学简介
陕州区硖石乡初级中学
二○一七年四月
陕州区硖石乡初级中学简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硖石乡古称硖石驿,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陕县硖石乡初级中学创办于1965年,位于世界文化遗产石壕古道遗迹的旁边,是乡政府创办的公办初级中学,服务半径10公里,总建筑面积7595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209名学生。现有教师31人,职称情况:高级教师1人,中级教师13人,初级职称16人,见习期教师1人。岗位情况:专任教师26人。学校拥有市级骨干教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3名。学校在上级政府的关怀下先后完成了餐厅扩建、教学楼翻新、各教室多媒体设备安装、体音美、心理咨询室等设备配备,使我校办学条件位于全县前列,并顺利通过国家均衡验收。
二、办学方向及成效
我校秉承‚以生为本,潜心育人,为每位学生打造亮丽的人生底色。‛的办学理念,以‚和谐有序,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以人文本‛为办学目标,坚持‚把‘生’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核心‛的工作思路,打造‚心系学生,关爱学生;转变角色,服务学生‛的教师团队,培养‚有理想、会学习、能成才‛的一代新人,争创农村教育教学的辉煌。
学校曾先后被评为‚三门峡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被陕县人民政府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被三门峡市命名为‚治安管理先进学校‛。
学校坚持把“铸师魂、扬师德、树新风”作为师德的重点和目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和文明教师评选等活动,把加强师德建设同当今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整顿教师队伍中的不良思想和作风,引导我校教师模范履行师德规范,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教育广大教师以高尚的仪表、文明的语言、健康的思想面对学生、面对社会,自尊自律、为人师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学校下一步办学打算
(一)大力开展读书活动
我校图书室藏书7000多册,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下一步我校将向全体学生开放图书室,通过学生阅读名著,摘抄名言警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开展社团活动,以活动促发展
我们深切感到:特长发展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有助于学生人格力量的健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多种平台,让学生免费学到市里掏钱才能学到的特长。下一步学校以体音美和兴趣活动为载体,实施素质教育。我校将组织内容丰富的兴趣活动课,下一步将开设乒乓球兴趣班,组建篮球队、音乐舞蹈队、英语口语班、作文班、书法班等专项活动项目,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
(三)积极进行教师转岗培训 申请专业教师
为提高我校教师专业水平,我校暑期将对部分教师进行转岗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另外,我校将积极向上级申请专业教师,提高我校专业课水平。
(四)教师承包学生 加强优生辅导
一名教师承包几名学生,责任到人,承包到底,要求承包教师多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承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五)学校近一段时间做法
1、家校互动加强周末作业布置和落实
学校及时通过校讯通布置周末作业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一是充分利用了周末时间,二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习惯,三是通过家校互动,加强了学校和家庭的沟通,有利于学生教育。
2、我校近期活动及成效
我校先后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清明祭奠先烈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受到了一次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也让他们更加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和作为新时期的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坚定了他们的理想信念。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另外我校还开展了各级作文竞赛活动,这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校还进行了文明教师和文明学生的评选,树榜样、学榜样,在我校的教师中树立了一批教学成绩优秀教师的代表,比如我校七年级英语赵连凤老师,上期教学成绩全县第五,七年级数学邢睿老师,教成绩全县第六,还有宋晓荷老师教学成全县第七等,下一步我校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构建以生为本的自主高效课堂,让每个学生在自主课堂尝试成功、感受快乐、激活思维、释放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
第四篇:海宁铁路资料3《硖石镇志》
第二节铁路
沪杭铁路自硖石镇区西北边缘而过,清宣统元年(1909)3月,杭州至硖石段筑成通车时,硖石已是主要停靠站之一。1989年3月31日镇区段已筑成复线。
车站
硖石站始设于清宣统元年(1909),位于北关桥路西端。其时有站房及巡警、伕役住房多间,计432.94平方米,站前有上、下行月台,上有雨棚。民国7年(1918)建立臂形号志。民国9年建跨线天桥1座,民国31年为日军拆除。建国后,车站几经修整,1983年进行扩建,隶属杭州铁路分局嘉兴车务段。全站有职工97人,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站内有道4股,每日停靠客车(上下行)22列次。1988年在硖石站西400米处动工新建海宁站。客运
沪杭铁路通车营运后,硖石地处交通要冲,转运较多,因此客运为主要收益来源。民国21年10月,硖石站曾办理沪杭、杭甬两路的旅客联运业务。在此期间,每日停站客车(上下行)6列次。
抗日战争时期,沪杭铁路为日本一家株式会社经营。抗日战争胜利后,客运量渐增。民国37年达47万人次。
解放后,硖石站客运量稳中有增。“文化大革命"前期,串联频繁,人满为患,运数无从统计。1976年起,集市贸易活跃,从事长、短途贩运的旅客增多,旅游业日趋兴盛,至1989年,硖石站年均旅客发送量达72.82万人次,每日停靠客车(上下行).4列次。货运
民国前期,硖石站货运物资主要是稻米、棉纱(其运量均超过嘉兴站),其次是茶叶。民国22年7月,硖石站曾办理“负责货物联运”,并规定了标准包装方法。民国3 7年,硖石站货运量为0.72万吨。’
解放后,硖石站货运以物种概计,发货以生猪、农副产品最多;到货以原煤、木材和化肥为多;其到货量始终大于发货量。
摘自《硖石镇志》204-206页
第五篇:静宁县仁大镇硖口小学简介
静宁县仁大镇硖口小学简介
静宁县仁大镇硖口小学小学始建于1947年,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学。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48名,专任教师5人,师生比1:9,教师学历及职称合格率100%。
学校占地351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01平方米,生均8.4平方米。绿化面积860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620平方米。学校建有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体育美器材室心理咨询室与卫生保健室各1间。有线和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有1间教室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安装有多媒体投影设备。学校有计算机7台,生机比7:1。图书室藏书814册,生均22册,能满足师生的阅读学习需求。学校安装有校园监控系统和校园广播系统,学校的各项设施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均达到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学校以“清泉”为育人理念,旨在办清泉流水般的教育。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县局倡导的“四项”重点工作,秉承“品如流水,质如清泉”的育人文化,积极探索组织相邻学段年级学生进行“同动同静”复式教学模式,学校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多次受到镇党委、镇政府的表彰和肯定。
今后,我们将长期传承“清泉”这一核心育人理念,抓好“三风”建设,力争把硖口小学办成一所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农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