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04:3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第一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总结

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分别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有得有失。现将一学期以来课题开展情况及下阶段努力方向总结如下:

一、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在重难点的突破、做题方法的掌握,算理的探究等方面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属于偏远地区,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是指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不易接受的知识内容,是课堂教学中的“拦路虎”,如不及时解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技巧来有效地突破难点,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讲清楚某一个难点,会采用大量的语言、一遍又一遍的解释给学生听,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还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上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突破难点时缺少有效的策略、方法,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因而才出现了低效率、低质量的教学现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不断地讲解,学生埋头苦记,课下苦背,这样机械的教学学生感觉枯燥,老师也感到无味。现在我们把一些学习任务交给小组进行讨论,课前小组合作预习,课后合作复习。尤其在课后的复习中,小组成员互相提问,互相补充,形成竞争的局面,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加强了记忆。学生在方法掌握方面也很牢固,学习效果当然事半功倍。

三、综合性学习的小组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逐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研究与实践,继而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四、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互助学习合作小组,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养成自觉自主学习行为习惯,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建立互助学习合作小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2011年6月对实验班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通过对回收的问卷逐次统计以及与学生的座谈,看到当前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比较充分,老师提出的合作讨论的问题较有价值,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以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培养为根本,仅仅流于形式,使合作学习作为课改精神在课堂上一种时尚的表现,主要表现在:

⑴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⑵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

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另外,课上完后即对该节课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的次数很少。这样,就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⑷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从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和对学生的口头问询中了解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还是喜欢以教师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或者说,课堂的民主气氛还不够浓,教师教学观念仍然保守陈旧。

五、下个阶段的努力方向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应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机制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负责者、记录员、资料员、评分员、汇报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2、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给小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可以在新知探就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努力丰富文本和自我中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3、不图热闹,讲究实效。学生合作学习要注重其实效性,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需要时、重要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例: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避免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合作学习要有价值,避免造成“摆样子”的现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力戒合作学习“假”与“浮”;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评价等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既要注意预设,更要重视生成,要因时、因地、因情、因人制宜等等。

4、继续进行理论学习以指导自己的课题研究,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撰写阶段性总结、研究心得体会以及论文。

河东中心小学 2011年7月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总结

校:河东中心小学

学校领导:

严泽东

课题负责人:郭建军

间:2011年7月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 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意义

目的:以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为目的,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意义:(1)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

(2)有利于师生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从而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

(3)可以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精神上得到安慰,从而激发他们对新的更多成功的追求。

(4)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进一步提升课堂价值。

(5)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

(6)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成绩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效益。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通过教师思考、认识到行动,提高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从而促进教师成长,做一名从教学到搞教学研究 的名师。以构建小组合作交流为形式的探究式课堂为基础,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为目的,总结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三、研究的内容

1、分析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研究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课题研究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及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资料调查法:

主要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背景研究。案例分析法: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总结经验法:用于实验班开展的先期实验经验的推广。行动实践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2.力争上级教研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技术指导。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措施和方法。

4.按计划举行实验探索公开课,做好个案分析,积累原始资料。5.定期按计划进行检测、评估、总结,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4月,组建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

2011年4月~2012年3月:启动课题 研究,以实验班为基础探究划分步骤实施广泛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信息;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

2012年3月~2012年6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进行课题鉴定汇报活动。

八、预期目标和成果 1.预期目标:

(1)通过开展数学课堂的小组合用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探究的条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课堂参与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2.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教案、论文。(2)示范课汇报,同行点评。

九、实验对象

研究对象是四到六年级学生。

第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

总结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戴新良

近一学期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分别对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现将一学期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

2、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

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另外,课上完后即对该节课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的次数很少。这样,就造成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4、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从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和对学生的口头问询中了解到: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还是喜欢以教师自己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或者说,课堂的民主气氛还不够浓,教师教学观念仍然保守陈旧。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加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并努力使“合作式学习方式”成为我的教学课堂上的一个法宝,让“合作”成为我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种习惯。

第四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现代学习需要自主和合作并存,现代课堂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并指出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当前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经济全球化催生教育全球化,教育全球化需要素质教育快速推进,需要培养会合作、善交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小组合作学习符合并适应了教育推进的需要,它对学生本性持有积极的乐观主义态度,强调教育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强调教和学和谐共生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2、合作现状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才被广泛地关注和应用。但是对于这种学习形式在当前农村小学数学实际课堂教学中被运用的现状又如何呢?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比较单

一、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尤其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没有更多的关注过程。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很多,主要有:(1)师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反差很大,(2)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3)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4)小组合作时未能创设营造应有的情境,(5)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没有太大的探讨和研究价值,(6)教师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7)缺少评价激励机制。当前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存在问题)决定了此课题存在的价值,迫切需要我们直面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骨干教师较缺,学生生源主要以农村家庭为主,整体上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较差,优秀学生比

例不高。唯有以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的全员参与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本课题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力求改革农村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方式,努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教学模式。

2、本课题将“面向全体、发展个体和鼓励合作”相结合,通过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合作技能,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

3、通过本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思想和互助互惠意识,改善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4、通过本课题研究,试图探索出符合我们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策略,并期望通过此课题研究能够有效提升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5、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探索—反思—研讨等渠道,引导教师有理性地开展实验研究,进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课题的界定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互助、互疑、互惠品质,促进学生动态且有效学习,并以团体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形式——《辞海》中意指事物、物体的结构和特征。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并非惟一形式,不同的学习者之间,或两人、或一个小组、或一个集体只要存在积极互疑的心理倾向,并且每个成员的个体责任都能得到实现,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形式有:两人组、前后桌组、合作组即由5—7人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就是在教学中为使小组成员积极探究、互动合作、交流碰撞、达成共识而采取的一系列方式、方法、计策的总和。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构建互补、互疑、互助、有效学习小组;

2、调控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抓住合作学习的契机;

4、调整学生学习姿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5、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还需要经常向其他组员解释材料,进行讲解等等,根据认知的精制理论,这也是精制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当然耐心倾听其他同学解释的学生也会比单独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所以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层次,促进认知发展。

2、集体动力理论: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互勉、互助、互疑,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间是互相帮助的,教师又是以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从而使小组成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对那些动机、毅力、责任心相对较弱的学生会产生积极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3、课堂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他们认为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小组合作学习较好地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变学生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变对个人奖励为对小组奖励、变教师权威为学生自控,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知识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规定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五、研究方法。

资料调查法:主要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背景研究和借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案例分析法: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总结经验法:用于实验班开展的先期实验经验的推广。

行动实践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组建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3月:启动课题研究,以实验班为基础探究划分步骤实施;广泛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信息;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进行课题鉴定汇报活动。

七、课题组分工与研究条件分析

郭建军全面负责课题工作的开展。

陶春霞协调课题组长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负责课题的理

论研究及实施方案的制定。撰写结题报告。

卜乐负责材料整理、成果积累、实验经验与研究资料的收集。卢婧、席英 上好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课。

郭俊霞负责调查问卷及分析报告,做好课题组活动记录,培训

资料的收集。

八、预期成果。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实验经验;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优质课例;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的相关论文。

2011年4月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学校:河东中心小学

学校领导:严泽东

课题负责人:郭建军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个性探索与小组的合作探索有机结合,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但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没有完全体现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还有许多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不够完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我们就这一内容进行研究,以使我们对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

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促进学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是有极大帮助的。学习交往理论认为,思维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课堂教学气氛的影响,多项交往的组织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课内信息的沟通,有利于学生间互帮互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强调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增加学习质量和个体素质,形成一种生动活泼、潜力无穷、人人参与、主动积极学习的活动形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极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

(二)、研究目的意义

目的:以提高数学教学成绩为目的,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意义:(1)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2)有利于师生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从而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3)可以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精神上得到安慰,从而激发他们对新的更多成功的追求。

(4)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进一步提升课堂价值。(5)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实现和谐教育的目标。(6)有利于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成绩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效益。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为出发点,通过教师思考、认识到行动,提高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认识,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从而促进教师成长,做一名从教学到搞教学研究的名师。以构建小组合作交流为形式的探究式课堂为基础,努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绩为目的,总结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三、研究的内容

1、分析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探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3、研究有效合作学习策略,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1.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课题研究的重点: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的研究及小组探究学习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资料调查法:主要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背景研究。

案例分析法:用于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总结经验法:用于实验班开展的先期实验经验的推广。

行动实践法: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力争上级教研部门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和技术指导。

3.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探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措施和方法。

4.按计划举行实验探索公开课,做好个案分析,积累原始资料。

5.定期按计划进行检测、评估、总结,写好阶段性实验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4月,组建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组:进行文献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2年3月:启动课题

研究,以实验班为基础探究划分步骤实施;广泛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定期举行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信息;每学期组织课题研究展示活动,以点带面,辐射全校。

第三阶段(后期总结阶段)2012年3月~2012年6月,以课题研究目标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进行课题鉴定汇报活动。

八、预期目标和成果

1.预期目标:

(1)通过开展数学课堂的小组合用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问题和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探究的条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学生课堂参与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

2.预期成果

(1)结题报告、教案、论文。

(2)示范课汇报,同行点评。

九、实验对象

研究对象是四到六年级学生。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共5篇]

    《小组合作学习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常态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课堂为研究阵地,坚持“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剖析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题目: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研究的背景,提出了具体研究的方法、做法及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实践小组合作学习新洲小学 胡凤华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人心,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总结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总结 七星泡镇凉水学校 冯丽 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

    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本人自实行小组合作教学以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和探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进步,所以在这里略做总结.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小组,将一个班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