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物课改小论文
七年级生物课改的几点感悟
作为生物课教师,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课改改变了对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理念
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我校使用人教版生物实验教材已多年了。作为生物课教师,我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经历岗前课标及教材培训、岗中专题研究、教后反思总结等过程,再过教研组集体说课、备课、上课、评课、再上课等形式,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
一、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强凋,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个体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人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改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讨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 的创造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学会了撰写探究报告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增强了生物综合能力,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使生物课堂的教与学充满了活力。
二、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 相对而言,新的实验教材内容繁杂抽象,知识的衔接联系不大紧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形象直观化。
因此,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更谈不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与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是不相符合的。这就促使你不得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因为它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问题是由学生探究讨论回答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直接讲出来的,其结果是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向45分钟要质量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血液成分”一节时,我在阶梯教室利用展示台、幻灯等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血液分层图的课件,并投影出观察与思考的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然后又展示出血浆成分示意图,让各小组探究出其成分和功能;最后展示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和电镜下的血细胞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讨论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为了突破难点,还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动手完成,最后叫一两名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表格放在展示台上展示,由学生评价并补充完成,印象深刻。又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胸、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及其动、静脉血的转化和所经过的血管,使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发言且对答如流。这比以前单用挂图、模型等教具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既便于课堂教学,又便于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三、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与此相适应,生物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课改进一步加大了启发诱导的力度。每节课,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问题,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先浏览本节内容,看图进行资料分析,然后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或本人创设的问题,通过合作互动,最后解决问题。整堂课处于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气氛中。例如,在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然后围绕其讨论题进行探究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合作交流,使问题一一得到了圆满解决。既回忆了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四大类群,又复习了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动物的类型,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反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四、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点鼓励和表扬,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也许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反应快慢方面有欠缺,可是他也可能在观察能力、实验技能、作业、文明礼貌等方面比其他同学强,教师要善于表扬,给予鼓励。因为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是开放性育人目标,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毕竟有差异,各方面的能力也各不一样,但是只要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让他发挥其优势,发展个性,适当给予激励性的语言,以调动他在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学生日有所获,那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应该给予肯定,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动力,这样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相反,如果某学生对某一问题答错了就当堂批评,今后课堂上还会有那么多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吗?会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吗?所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我真切地感受到,课改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合理,这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总之,通过探索,我们已初步尝到了课改的甜头,直接受益者首先是我们的学生,其次是我们老师。课改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第二篇:课改小论文
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九(7)班 李梦佳
真没想到,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说实在的,对于语文的学习,我都是背背、写写。这也是老师家长经常告诫的。于是乎,背、写成了学习语文的主旋律。八年下来,语文学了16本,课文读了不下400篇,但只要提起写作文,就头发昏,手发麻,一句话也写不出。于是乎,老师家长就说:还是背的太少!于是乎,《500字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凡是他们认为可以提高我们作文水平的资料就给我们买。于是乎,作文书几乎成了我们课余生活的“营养大餐”。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怕学语文的心理,总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即使学了也没什么用处。
终于,在我走进九年级的那一天,我才真正沐浴到了课堂改革的春风,让我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为上课设导语!
以前上语文课,老师都会在每节课的开始说上一段开场白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老师说这叫导语。老师的导语或生动优美,或富含哲理,或故事引人,但听后很快就忘了,很是遗憾。今天老师终于把这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让我们或小组结合或个人奋斗,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任务一下发,我们又是找资料,又是在一块讨论研究老师如何说导语,还不断的翻阅教材,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一个个导语惊艳出炉,惊得老师笑逐颜开,大赞我们出手不凡。请欣赏我们学习《陈涉世家》时设计的导语吧!
1: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就走进《史记》中的《陈涉世家》来感受一下作者写作的高超技艺和修史的认真态度。
2:有一句老话说的好:“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有一件历史事件就能证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同学们跟随我走进《陈涉世家》。
怎么样?设计导语让我们不但熟悉了教材,还学到了许多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更可喜的让我们初尝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为课文人物写颁奖词
写颁奖词也只是近几年才在电视节目《感动中国》中出现。我们老师很会跟风,把这一新鲜的写作手法拿过来运用到我们语文教学中,让我们为课文中的人物写颁奖词。课文中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邓稼先、冰心、朱自清、李白、杜甫等等,他们可都是古今中外著名的人物,哪一个没有一箩筐的可歌可泣的事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争着观看《感动中国》节目,电视上看不到就上网看,看后就讨论研究。请欣赏我们的杰作!
鲁迅颁奖词: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伟人鲁迅。
范仲淹颁奖词:他年少有志,断齑画粥,视富贵贫贱如浮云;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了正义不惜与权贵为敌;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德风如山高似水长,是历代知识分子之最佳榜样!他就是一代儒将范仲淹。
书写颁奖词,我们不但提高了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每写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为我们的社会有如此多品德高尚的人而骄傲,同时我们也为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国度而自豪。
我为课文写串词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才!这是我们班的学生不断说的一句话。自从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学习可真是花样不断出新。这不,我们语文老师又让我们为学过的课文写串词。串词!这不是只有在大型文艺活动中才有吗?我们语文老师竟然也把它搬来用在语文学习上!老师让我们把上一篇课文与下一篇课文串联起来,将前一单元的文章与后一单元的文章串联起来。这是一项多么大的工程啊!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有才,她竟然用几句话就完成了这项看似很宏大的工程。请看:柳宗元被贬游小石潭,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心灵的伤痛总是怕触及;范仲淹、欧阳修同样遭贬,却能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老师示范,学生思路打开。于是我们认真研读课文,寻找课文的契合点,让一篇篇精美串词闪亮登场。请听:
走在求知的路上,我们聆听鲁迅的藤野先生的谆谆教诲,懂得什么是认真负责、什么是严谨治学、什么是真正爱国;走在求知的路上,我们感受胡适的母亲的仁慈威严,学会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刚气、什么是懂事;走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体会牛汉的父亲的宽厚善良,认识何为亲情、何为友情、何为师生情
这样的精美串词不胜枚举。通过写串词,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课文,理解了作者,并且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大量词汇,也提高了语言的组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一篇篇思想深邃的课文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实,我们的语文老师交给我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只这几种,还有办手抄报、编课本剧、写法庭辩论词等等。我们语文老师说语文就像空气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语文,不只是拿着语文课本是学语文。
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方法,让我们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收获的果实香甜可口。原先我班语文倒数第一,现在是遥遥领先。同学们都说:我现在爱死语文了!语文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做文。
说实在,课改解放了老师的手脚,也激活的老师的大脑,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方法脱颖而出,让我们这些长期受罪的鸭子才有一朝变天鹅的梦想。
沐浴着课改的春风,我对学习充满激情,对前途满怀信心。
教师简评:
读了本文,我为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小小变革给学生能带来收益而欣慰。我是本学期刚刚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的。本文作者是班里的尖子生,但语文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语文成绩总徘徊在90分上下,作文总是40分左右,基础知识得分也不尽人意。班里像他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为了改变现状,我借着课改的春风大胆进行尝试,决定改变原先满堂灌的死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引进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要想改变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现状,唯一的途径就是寻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本文作者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语文课改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写了出来,内容充实,有经过有结果有感受,语言质朴,很真实的写出了课改给学生带来的益处。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新课改给了学生发掘潜能的机会,给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更给了教师唤醒教育生命的机会。新课改意义重大!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课改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的操作过程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总之,新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谢锋
课改小论文
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李梦佳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九(7)班
辅导教师:谢锋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
第三篇:学生课改小论文
*学生课改小论文*
我 的 课 改 体 验
虞城县镇里固乡初中黄冉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教育创新----课改中我们又有怎样的体验呢?
回顾初中三年的学习历程,几乎每一节课都充满乐趣,我们的课堂生活似乎都是漫游在课改带来的轻松与快乐之中,师生共享课改带给我们的鲜美果实。
语文课堂的“鲜”就体现在老师已不只是老师,而是一个勾划生动画面的画师,每一节课都是一副精美的画面。
画面一:
在《雨说》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 通过老师的构划和自己的想象,进入到一个充满祝愿的画面,沐浴在“雨”这位天使的洗礼中,扬起我们的脸颊让它亲吻,吮吸它送给我们的关爱,享受它带给我们的欢乐,感悟其中真意,理解文章感情。随后,即是一场建立在融洽关系基础之上的师生大“PK”,通过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诵比赛,其文章的意境及丰富内涵就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画面二:
语文老师似乎总有使不完的招,那次上课,她莫名其妙地带来了一台录音机,说是要先来首音乐震撼一下听觉。然而当音乐响起,同学们再次被带进了“父爱如山”的意境中,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傅雷家书》的课堂。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都是老师的刻意安排----不,应该是课改的安排----我们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与父母拉开了距离,在这节课上,老师由浅入深,让我们感悟父爱,课本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紧扣文章主旨,让我们真正理解父爱,面对父爱,接受父爱。最后老师又布置了奇怪的家庭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此促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培养我们家庭融洽的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真的达到了教书以育人为本的最理想效果。
画面三:
九(1)班话剧团即将开演!当我们班里的“威尼斯商人”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在讲台上闪亮登场,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声。老师欣慰的脸上露出笑容,同时布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老师的导演、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近乎于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威尼斯商人,如身临其境般体验了“庭审”的全过程。就这样,课文的时代背景、故事的主要情节、吝啬鬼夏洛克的残忍无情、其他人的思想性格以及课文的深刻内涵又牢固地记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在日常课堂学习中,语文老师给了同学们展示自我的空间,提供了很多的评价、反馈和质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课堂中的活力,真正把课堂、把自主、把兴趣还给我们,让我们在课堂上不断探究、提高自己,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充满快乐和幸福。
总而言之,今日不同往时,我们的课堂能以我们为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我们感受到的是老师教学的热情,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民主、和谐,是唤醒我们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我们人生发展体系的乐趣。
教师评语:
读完此文,我深切地感受到课改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开放的课堂,可以让思维开花。值得欣慰的是,这篇小论文的作者已经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体味、去分析、去思考,且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如画面一,小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鲜活的语言,让我们沐浴在天使的洗礼中,感受春雨这爱的使者带给我们的甜蜜与幸福。语文的课堂是多彩的,语文的舞台是无限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都是语文的课堂。正如这样一首诗: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想象/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静谧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画面二,小作者更是独具慧眼,剪辑了一个讲授亲情的课堂画面,再次凸显了语文教学带给他的那份心灵的震撼。正如文中所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间有了隔阂,疏远了,而一次课堂情景的创设,让同学们与父母进行了心灵的对话,拉近了“我”与父母的距离,而对“洗脚”作业布置的感受,更是锦上添花,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画面三描绘的语文课堂的魅力,更是对课改深切的体会:老师不再是老师,成了导演,学生也不再是学生,成了演员,这本身就是一个飞跃式的提高。
总之,作者裁剪的这三幅画面,相得益彰,恰到好处,能让人有所感悟,受到启迪,虽然笔法有些稚嫩,手脚也受些羁绊,但毕竟能用自己的心去真切地感受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已是难能可贵了。
第四篇:初中语文课改小论文
我喜欢的语文课
一年前,“叮铃铃”上课铃急促地响了,可我们却一个个磨蹭着不想上课,在铃声一遍遍地督促下,同学们才缓缓拿出课本,那语文书才从书包里出来重见天日,这节是语文课。
一年后,“叮铃铃”上课铃慢慢地响了,可我们一个个雀跃着盼望上课,伴随着一遍遍的铃声,同学们迅速拿出课本,那语文书又一次次欢腾在课桌上。
不知从何时起,我喜欢上了语文课,现在的语文课,犹如多彩的天空,多样的大地,多姿的海洋,内容可丰富了呢!
每课一讲
在每一册的语文教科书上,课后总会有名著导读,可如今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根本没时间去看这本书,即使看了印象也不深刻。而我们老师就想出了个办法,全班同学依次讲一个章节,讲主要内容与精彩片段。记得那是郑威同学演讲的《海底两万里》。他忐忑地走向讲台,开始了。“尼摩船长冲向大鲨鱼,向大鲨鱼心脏上捅了一刀„„”我记得虽不是一字不差,但也记个大概,而我却真的没有看过这一章节,可我记得如此清楚,可见这还是有效果的。还记得那次何金懋同学的演讲,行云流水一般,很是顺畅,她已是身经百战的老手了。在刚上初中时,她有时连说话还有些结巴呢!老师真是深知我们,这样的演讲调动了我们的积极性与学习的兴趣,既让我们学习了知识,也锻炼了我们演讲的能力。
内容精彩的每课一讲,这是我喜欢的语文课。
深情朗诵
现在的语文课,几乎每学一课就要朗诵一番,老师也会再指导一下,好的还有加分,我们班掀起了“朗诵热”。还记得《雷电颂》那一课,老师先用课件中的郎读给我们作了示范,然后再让同学们模仿着来读,同学们都争先恐后,老师挑了四个同学。李谈文先读,“风!你咆哮吧!„„”雄浑的一声一出,同学们都笑了,可随后,笑声渐渐少了。李谈文舞动着手臂,面部表情流露出强烈的愤懑和热切的盼望,我们仿佛看见了狂风、暴雨、闪电之下怒吼的屈原,同学们都陶醉在了其中,一个个认真地听着,只有朗读声回荡在教室中。下课了,但他还没有读完,老师喊停时,一个个都惶恐地看着老师,嘴里还喊着:“读完吧!读完吧!”我们第一次对下课那么讨厌,但还是下课了。第二天的语文课一上课,同学们赶快回到了位置,期待着朗诵。老师也加入了其中,读了一段“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课堂被这激情的朗读感染了。后来,老师讲了要领又让我们读了几遍,停下时,我们仍意犹未尽。
投入感情的深情朗诵,这是我喜欢的语文课。
分组讨论
在之前,老师上课提问题时,总是没几个同学举手,于是老师就想出了分组讨论的主意、在讲《五柳先生传》时,老师提了一个问题,问五柳先生的态度是否适合现代社会,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班里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受到启发,也大做文章。从同学们热闹的讨论声中,我听到的是对这种分组讨论方法的肯定,回答问题时也都举起了手,此后,每当老师问一些开放性问题时,同学们都喊着“讨论吧!”老师同意了,就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那边争得面红耳赤,这边讲得头头是道。连那些上课爱打瞌睡的同学也不渴睡了,加入了小组的讨论。
气氛热闹的分组讨论,这是我喜欢的语文课。
即兴创作
文采飞扬的语文课文,每一篇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老师总是让我们模仿着练笔。有一次学习《与朱元思书》,这虽是一篇古文,却用到了许多突出的写作方法,为了让我们学会运用课文中“以动写静”的写作手法,老师先提示了一个生活场景,爱打头阵的张慕珩就开始了他的口头创作:“池塘边传出阵阵蛙鸣声„„” 张慕珩说时,老师评价着,替他补充着,最终,一段优美的文段就展现了出来。有的同学准备不够充分就举手发言了,他的用词不够优美,老师又让同学帮他润饰。有的想展示一下自我,读出了自己精心创作的文段,发言的人越来越多;还记得学《我的母亲》一课时,老师让用“如果我„„如果我„„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造句。同学们回忆和妈妈相处的生活细节,造了不少好的句子。在老师的点拨下,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心底对亲人的感情也又深了一层
形式多样的即兴创作,我喜欢的语文课。
课堂辩论
在讲《奇妙的克隆》这一课时,老师给我们了30分钟开辩论会,根据对上课讲的内容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资料展开。辩论会开始了,吴金昕先陈述了正方观点,“克隆利大于弊”,何金懋又陈述了反方观点,“克隆弊大于利”,接着战争就爆发了,同学们男生一句,女生一句,“吵”得不可开交,张慕珩振振有词地说克隆人可以为人类造福,如替人进行危险工作等。”韩艳芳立马反驳:“如果克隆人被一些恐怖分子利用怎么办?”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进来,笑声争吵声响成一片,但我们学到的,更多是知识,很快下课了。放学后,同学们还在谈论着,有几个还在争吵着孰是孰非,争吵激烈的课堂辩论,我喜欢的语文课。
电影预习
电影大家都看过,那你们有没有在语文课上看过呢?在讲《故宫博物院》前,老师就让我们看了《故宫》的电影,使我们对文章内容有更深的了解,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三大殿”依次气势恢宏地坐落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殿内飞满了蟠龙。“后三宫”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但也是富丽堂皇,同学们看得是津津有味,如同身临其境。上课时,老师又按景物顺序带领我们参观,一幅幅电影画面还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自然讲得也轻松了许多,我们也听得明白了许多。
新鲜生动的电影预习,我喜欢的语文课。
如果我是鱼儿,那么语文课就是一池水;如果我是花儿,那语文课就是那雨露;如果我是鸟儿,那么语文课就是一棵大树„„在享受着语文课带给我的无限趣味的时候,我己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语文课,平顶山市六中 花铭阳
评语:本文的作者花铭阳刚升入初中时,作文还是典型的“理科男生”的风格:语言枯燥无味,只会罗列,不会描写,毫无写作技巧可言。从这篇论文中,我欣喜地看到一个原本只喜欢理科的男孩,推开了语文课堂的大门,窥得了语文花园的姹紫千里红的风景。这样的变化与他虚心地接受老师的意见,去读名著、写评析、看新闻、勤写作,汲取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语文源泉,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分不开。现在的他虽然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些胆怯,发言的声音还不够洪亮,但他己经能够自信地站起来侃侃而谈;虽然他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睿智,但他有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对文学作品学会了鉴赏感悟;虽然他的文笔还很稚嫩,但他的作文中用词变得准确生动了,动人的情感开始流露了。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这样实施的过程中,有不少学生有了小作者这样的变化。
指导老师:宋冰涛
我喜欢的语文课
作者:平顶山市第六中学 花铭阳
指导教师:平顶山市第六中学
宋冰涛
第五篇:高中政治课改小论文
关于政治课改的幸福和困惑
郑州市上街实验高中学生:郑芳辅导老师 :何卉玲
转眼间,高中生活已经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间,我们学校一直在开展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回顾政治学科的课改生活,我的感受最多,快乐最多,当然也有困惑,现在我把我的幸福和困惑写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幸福一:小组学习,学习兴趣提高
过去我们在教室是整整齐齐坐了5排,同学之间除了同桌之外交流的机会都比较少,现在老师按学生学习基础状况把全班均衡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六人,让学生自己推选出一位有一定组织能力、学习基础较好、有工作热心的同学当组长。这样我们班分成了8个学习小组,我分在了第三组,还有幸被选为了组长,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组织小组学习和讨论,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自学情况,帮助学习较差同学,向教师汇报本组学习讨论情况。课前老师先把学案发给我们,我们按照学案要求预习课本,课堂上我们在老师组织下,一起交流自学情况,一起探索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还让各小组轮流上台 “讲课”。“讲课”主要是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本小组自学和讨论成果。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上台“讲课”的情况进行“评头论足”、修正、补充,好的全班同学还会给予鼓掌祝贺。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大家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老师也被我们的激情所感染,以往讲课的满堂灌不见了,作为组长,我慢慢成了学习的带头人,老师的小助手,大家的好帮手,越来越有自信,也越来越喜欢上政治课了。
幸福二:课堂展示,能力得到提高
在学习《政治生活》“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时,老师组织我们举办了一次模拟郑州市学校收费问题的听证会:先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四至六人,分别扮演教育局工作人员、物价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代表、学校校长代表、新闻媒体等角色,并准备相关材料。我们组分到的是扮演学校校长的角色,我们在小组长的组织下,一起交流各自观点,由我代表全组同学发言: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就是政府投入和家长交费,现在教育投入已经占据了政府财政的相当大比例,目前办学经费缺口依然很大,而发动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家长们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是一个挺好的办法。中学 1
生的家长们都正当年富力强,提高的学杂费数额对他们来讲是微不足道的。我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学生家长代表组和人大代表组的炮轰:本区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农村家庭,这样做并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增加农民负担。而且调不调价,调多少,应与居民的收入挂钩,现在本区的人均收入还不足以承担那么高的基础教育学杂费支出,我们坚决反对提高教育收费。从听证会前的积极准备,到听证会上我和同学们的唇枪舌战,我们既增加了信息的交流量,又深化了对问题的理解,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点,真正体验了学习的价值和乐趣,而且还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互助合作的精神。这样的课堂,我觉得自己的胆量和各方面的能力都到了锻炼。
幸福三:参与活动,体验更加深刻
在学习信用工具的知识时,老师让我们在周末通过银行实际存入或提取一笔款,并用信用卡在商场或超市实际刷卡消费一次,真实感受使用信用卡的优点和缺点。银行的工作人员听了我们的说明后,还为我们提供了空白的支票和汇票,我们认真的做了填写,通过实践我们非常清楚了支票和汇票的使用办法,而且还了解了很多课本没有的知识:比如转账支票出票日期和转账数额的数字都必须大写;支票填写不全,可以补记,但不能涂改,一旦有任何涂改痕迹,支票就作废;支票的有效期为10天,超过期限需要重新出具;而且支票是见票即付,不记名,如果丢了支票尤其是现金支票可能就意味着钱丢了,银行对此不承担责任等等。通过实践我既体会到学习这些内容对自己生活的意义,又对使用信用工具的优点和风险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我对信用工具的知识还记忆犹新,我希望老师能多创造一些条件,让我们更多地去实践、锻炼,体验,让我们能够实现知行统一,课堂充满更充满活力。
困惑一:老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教科书之外的背景材料、典型案例,一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但是有时也让我们觉得一节课的信息量有些大,感觉有点应接不暇,来不及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困惑二:课本上的探究活动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好处。但是平时我们自主支配的时间有限,课前经常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的探究准备,所以体验和探究的时候有时会觉得层次比较浅,发言有时候也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现在高二生活已经接近尾声,,再我们回首走过的路,尽管也有困惑和苦恼的时候,但我相信,我们更多的是恋恋不舍的感情;我相信,那难忘的校园生活一定会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我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我们尽情地展开我们的才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认真地记好我们要领悟的知识与要点,在未来的高三生活中我们还要借助课改这双翅膀继续展翅飞翔!我们在学习中成长着,我们在成长中学习着。对今后的课改生活,我充满了期待„„。
【辅导老师点评】:我们学校也一直在积极地进行道德课堂改革。虽然在改革的过程中,还经常存在困惑,但这只是前进中的困难。看到新课改给学生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看到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我觉得课改这条路即使在艰难也必须要走下去。郑芳同学的这篇文章是学生对政治课改所体验的幸福和困惑,也是老师继续课改的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