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课改小论文
小学生课改小论文
时间过得真快,我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五年的日子里,我和我的同学们在新课改的春风里感受着,体会着。
我们从刚开始的乱喊乱吵逐渐学会了克制自己,学会了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意见,小组长学会了领导自己的组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明显体现了出来。不光是家长,连我都觉得自己变化很大,逐步养成了各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时,老师会让我和几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简单,我们会先让表达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其他同学再不断加以补充完善。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难,就让表达能力较好的同学先说,受前面同学的启发,后面的同学也能说出一点两点,小组长再作小结。我很喜欢这样的上课方式,因为大家可以全员参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一些课堂外的事情了,到公园漫步,到工厂参观,到乡间除草,到名胜古迹游览;从城镇到乡村,从喧嚣的生产车间到寂静的图书馆,从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都成了我们学习实践的大课堂,成了我们个性飞扬的广阔天空。作文
愿课改越来越好,愿我的同学们在课改的新气象中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课改小论文
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九(7)班 李梦佳
真没想到,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说实在的,对于语文的学习,我都是背背、写写。这也是老师家长经常告诫的。于是乎,背、写成了学习语文的主旋律。八年下来,语文学了16本,课文读了不下400篇,但只要提起写作文,就头发昏,手发麻,一句话也写不出。于是乎,老师家长就说:还是背的太少!于是乎,《500字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凡是他们认为可以提高我们作文水平的资料就给我们买。于是乎,作文书几乎成了我们课余生活的“营养大餐”。但这并没有改变我们怕学语文的心理,总觉得语文枯燥无味,即使学了也没什么用处。
终于,在我走进九年级的那一天,我才真正沐浴到了课堂改革的春风,让我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为上课设导语!
以前上语文课,老师都会在每节课的开始说上一段开场白引出本节课所讲内容,老师说这叫导语。老师的导语或生动优美,或富含哲理,或故事引人,但听后很快就忘了,很是遗憾。今天老师终于把这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交给了我们,让我们或小组结合或个人奋斗,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力量。任务一下发,我们又是找资料,又是在一块讨论研究老师如何说导语,还不断的翻阅教材,忙得不亦乐乎。终于一个个导语惊艳出炉,惊得老师笑逐颜开,大赞我们出手不凡。请欣赏我们学习《陈涉世家》时设计的导语吧!
1: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就走进《史记》中的《陈涉世家》来感受一下作者写作的高超技艺和修史的认真态度。
2:有一句老话说的好:“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有一件历史事件就能证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请同学们跟随我走进《陈涉世家》。
怎么样?设计导语让我们不但熟悉了教材,还学到了许多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更可喜的让我们初尝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我为课文人物写颁奖词
写颁奖词也只是近几年才在电视节目《感动中国》中出现。我们老师很会跟风,把这一新鲜的写作手法拿过来运用到我们语文教学中,让我们为课文中的人物写颁奖词。课文中的人物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藤野先生、列夫托尔斯泰、邓稼先、冰心、朱自清、李白、杜甫等等,他们可都是古今中外著名的人物,哪一个没有一箩筐的可歌可泣的事啊!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开始争着观看《感动中国》节目,电视上看不到就上网看,看后就讨论研究。请欣赏我们的杰作!
鲁迅颁奖词: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伟人鲁迅。
范仲淹颁奖词:他年少有志,断齑画粥,视富贵贫贱如浮云;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为了正义不惜与权贵为敌;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德风如山高似水长,是历代知识分子之最佳榜样!他就是一代儒将范仲淹。
书写颁奖词,我们不但提高了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每写一次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为我们的社会有如此多品德高尚的人而骄傲,同时我们也为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国度而自豪。
我为课文写串词
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才!这是我们班的学生不断说的一句话。自从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学习可真是花样不断出新。这不,我们语文老师又让我们为学过的课文写串词。串词!这不是只有在大型文艺活动中才有吗?我们语文老师竟然也把它搬来用在语文学习上!老师让我们把上一篇课文与下一篇课文串联起来,将前一单元的文章与后一单元的文章串联起来。这是一项多么大的工程啊!我们的语文老师就是有才,她竟然用几句话就完成了这项看似很宏大的工程。请看:柳宗元被贬游小石潭,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心灵的伤痛总是怕触及;范仲淹、欧阳修同样遭贬,却能寄情山水,与民同乐。
老师示范,学生思路打开。于是我们认真研读课文,寻找课文的契合点,让一篇篇精美串词闪亮登场。请听:
走在求知的路上,我们聆听鲁迅的藤野先生的谆谆教诲,懂得什么是认真负责、什么是严谨治学、什么是真正爱国;走在求知的路上,我们感受胡适的母亲的仁慈威严,学会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刚气、什么是懂事;走在求知的路上,我们体会牛汉的父亲的宽厚善良,认识何为亲情、何为友情、何为师生情
这样的精美串词不胜枚举。通过写串词,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课文,理解了作者,并且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大量词汇,也提高了语言的组合能力和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一篇篇思想深邃的课文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极大地激发了我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实,我们的语文老师交给我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不只这几种,还有办手抄报、编课本剧、写法庭辩论词等等。我们语文老师说语文就像空气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语文,不只是拿着语文课本是学语文。
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方法,让我们在语文的海洋里自由徜徉,收获的果实香甜可口。原先我班语文倒数第一,现在是遥遥领先。同学们都说:我现在爱死语文了!语文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做事、做文。
说实在,课改解放了老师的手脚,也激活的老师的大脑,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方法脱颖而出,让我们这些长期受罪的鸭子才有一朝变天鹅的梦想。
沐浴着课改的春风,我对学习充满激情,对前途满怀信心。
教师简评:
读了本文,我为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小小变革给学生能带来收益而欣慰。我是本学期刚刚接任这个班的语文课的。本文作者是班里的尖子生,但语文成绩不理想,每次考试,语文成绩总徘徊在90分上下,作文总是40分左右,基础知识得分也不尽人意。班里像他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为了改变现状,我借着课改的春风大胆进行尝试,决定改变原先满堂灌的死板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引进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要想改变学生不喜欢学习的现状,唯一的途径就是寻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本文作者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语文课改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写了出来,内容充实,有经过有结果有感受,语言质朴,很真实的写出了课改给学生带来的益处。
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新课改给了学生发掘潜能的机会,给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更给了教师唤醒教育生命的机会。新课改意义重大!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课改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的操作过程仍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总之,新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谢锋
课改小论文
语文还可以这样学?!
李梦佳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九(7)班
辅导教师:谢锋
宝丰县第二初级中学
第三篇:学生课改小论文
*学生课改小论文*
我 的 课 改 体 验
虞城县镇里固乡初中黄冉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教育创新----课改中我们又有怎样的体验呢?
回顾初中三年的学习历程,几乎每一节课都充满乐趣,我们的课堂生活似乎都是漫游在课改带来的轻松与快乐之中,师生共享课改带给我们的鲜美果实。
语文课堂的“鲜”就体现在老师已不只是老师,而是一个勾划生动画面的画师,每一节课都是一副精美的画面。
画面一:
在《雨说》一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 通过老师的构划和自己的想象,进入到一个充满祝愿的画面,沐浴在“雨”这位天使的洗礼中,扬起我们的脸颊让它亲吻,吮吸它送给我们的关爱,享受它带给我们的欢乐,感悟其中真意,理解文章感情。随后,即是一场建立在融洽关系基础之上的师生大“PK”,通过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诵比赛,其文章的意境及丰富内涵就烙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画面二:
语文老师似乎总有使不完的招,那次上课,她莫名其妙地带来了一台录音机,说是要先来首音乐震撼一下听觉。然而当音乐响起,同学们再次被带进了“父爱如山”的意境中,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傅雷家书》的课堂。我们惊奇地发现,这都是老师的刻意安排----不,应该是课改的安排----我们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渐渐与父母拉开了距离,在这节课上,老师由浅入深,让我们感悟父爱,课本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紧扣文章主旨,让我们真正理解父爱,面对父爱,接受父爱。最后老师又布置了奇怪的家庭作业:帮父母洗一次脚,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此促进子女与父母的沟通,培养我们家庭融洽的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真的达到了教书以育人为本的最理想效果。
画面三:
九(1)班话剧团即将开演!当我们班里的“威尼斯商人”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在讲台上闪亮登场,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发自内心深处的笑声。老师欣慰的脸上露出笑容,同时布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老师的导演、同学们的展示,我们近乎于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威尼斯商人,如身临其境般体验了“庭审”的全过程。就这样,课文的时代背景、故事的主要情节、吝啬鬼夏洛克的残忍无情、其他人的思想性格以及课文的深刻内涵又牢固地记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
在日常课堂学习中,语文老师给了同学们展示自我的空间,提供了很多的评价、反馈和质疑的机会,充分发挥了课堂中的活力,真正把课堂、把自主、把兴趣还给我们,让我们在课堂上不断探究、提高自己,使我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充满快乐和幸福。
总而言之,今日不同往时,我们的课堂能以我们为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我们感受到的是老师教学的热情,是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民主、和谐,是唤醒我们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我们人生发展体系的乐趣。
教师评语:
读完此文,我深切地感受到课改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开放的课堂,可以让思维开花。值得欣慰的是,这篇小论文的作者已经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体味、去分析、去思考,且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如画面一,小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鲜活的语言,让我们沐浴在天使的洗礼中,感受春雨这爱的使者带给我们的甜蜜与幸福。语文的课堂是多彩的,语文的舞台是无限的,社会生活和大自然都是语文的课堂。正如这样一首诗: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想象/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静谧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画面二,小作者更是独具慧眼,剪辑了一个讲授亲情的课堂画面,再次凸显了语文教学带给他的那份心灵的震撼。正如文中所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间有了隔阂,疏远了,而一次课堂情景的创设,让同学们与父母进行了心灵的对话,拉近了“我”与父母的距离,而对“洗脚”作业布置的感受,更是锦上添花,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体会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画面三描绘的语文课堂的魅力,更是对课改深切的体会:老师不再是老师,成了导演,学生也不再是学生,成了演员,这本身就是一个飞跃式的提高。
总之,作者裁剪的这三幅画面,相得益彰,恰到好处,能让人有所感悟,受到启迪,虽然笔法有些稚嫩,手脚也受些羁绊,但毕竟能用自己的心去真切地感受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已是难能可贵了。
第四篇:生物课改小论文
七年级生物课改的几点感悟
作为生物课教师,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学习的方法;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课改改变了对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程;生物;理念
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我校使用人教版生物实验教材已多年了。作为生物课教师,我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经历岗前课标及教材培训、岗中专题研究、教后反思总结等过程,再过教研组集体说课、备课、上课、评课、再上课等形式,真切地体会到了新教材带给自己的全新感受。
一、课改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新课标强凋,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权威转向“平等个体的首席”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人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课改的过程是学生探究讨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不是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过程,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 的创造过程。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学会了撰写探究报告单、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学小论文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增强了生物综合能力,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使生物课堂的教与学充满了活力。
二、课改促进了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进程 相对而言,新的实验教材内容繁杂抽象,知识的衔接联系不大紧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做到形象直观化。
因此,如果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觉得枯燥乏味,更谈不到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这与课改的要求和精神是不相符合的。这就促使你不得不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因为它有明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问题是由学生探究讨论回答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直接讲出来的,其结果是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真正体现了向45分钟要质量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血液成分”一节时,我在阶梯教室利用展示台、幻灯等设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血液分层图的课件,并投影出观察与思考的3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然后又展示出血浆成分示意图,让各小组探究出其成分和功能;最后展示出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图和电镜下的血细胞图,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讨论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为了突破难点,还投影出表格让学生动手完成,最后叫一两名学生将自己完成的表格放在展示台上展示,由学生评价并补充完成,印象深刻。又如在学习“血液循环”一节时,我在大屏幕上展示出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胸、肺循环中的流动过程及其动、静脉血的转化和所经过的血管,使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争先恐后地发言且对答如流。这比以前单用挂图、模型等教具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既便于课堂教学,又便于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新教材教学的要求。
三、课改加大了启发式教学的力度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与此相适应,生物教师要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课改进一步加大了启发诱导的力度。每节课,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创设问题,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先浏览本节内容,看图进行资料分析,然后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或本人创设的问题,通过合作互动,最后解决问题。整堂课处于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气氛中。例如,在学习“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一节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观察与思考”中的图片,然后围绕其讨论题进行探究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合作交流,使问题一一得到了圆满解决。既回忆了七年级上册中学过的绿色开花植物的四大类群,又复习了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动物的类型,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也是反复使用启发式教学的结果。
四、课改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要用全面发展的观点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善于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多给点鼓励和表扬,少一点批评和指责。也许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反应快慢方面有欠缺,可是他也可能在观察能力、实验技能、作业、文明礼貌等方面比其他同学强,教师要善于表扬,给予鼓励。因为生物新课标所提倡的是开放性育人目标,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更新育人观念。学生的智力和思维方式毕竟有差异,各方面的能力也各不一样,但是只要某个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教师就应该因势利导,让他发挥其优势,发展个性,适当给予激励性的语言,以调动他在其他方面的积极性。只要每个学生日有所获,那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应该给予肯定,这将对他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动力,这样就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相反,如果某学生对某一问题答错了就当堂批评,今后课堂上还会有那么多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吗?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吗?会提高他们的生物综合能力吗?所以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我真切地感受到,课改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合理,这也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
总之,通过探索,我们已初步尝到了课改的甜头,直接受益者首先是我们的学生,其次是我们老师。课改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我们应该进一步领会其精神,使课改更深入,更有成效。
第五篇:课改小组建设讨论稿
竹市镇中学 “自主课堂”小组建设及评价实施细则(讨论稿)
一、指导思想
小组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施“自主课堂”教学的需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只有小组才能合作,而紧密型的小组比松散型的小组更能完成合作;分组学习加强了管理的有效性;有助于成长共同体的形成,有助于合作精神的真正养成。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
1.“互补性”原则:学生分组力求组内成员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合作共进的目的。
2.“互质性”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小组之间相互同质,即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要均匀分配,保持基本平衡,减小组间差异。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3.“互动性”原则:小组组建后,在一定时间内,成员职务及小组间成员可根据需要适当微调。
三、小组组建的方法
1.调查摸底 在分小组前,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学业成绩、家庭状况等情况全面调查摸底,为实施有效分组提供依据。
2.学生分类 将班里学生按学习成绩和学习品质分为乐学、善学、勤学即A、B、C、D四个层次(各占四分之一)。
3.科学分组 ⑴ 确定班级组数及小组人数。为增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班主任可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学业情况、教室状况等因素,确立班级小组数及小组人数,建议每个小组6-10人为宜,并将组员进行编号。⑵ 选拔出大组长。大组长是一个小组的灵魂,他不仅要领导、团结小组成员,承担向组员分配独学、讨论、展示等方面的学习任务,还要带领一组同学达成学习目标,更担负着管理、考核小组成员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综合表现的职责,是班主任的最重要的帮手。所以大组长的选拔是小组建设的关键。大组长一般由A层次学生(品学兼优而且性格趋于外向,有一定的领导组织才能)担任。可通过班级推荐或班级竞聘等形式选择具有服务同学意识,有较强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有较强组织、协调、口头表达能力,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且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作为班级小组的大组长。⑶ 完成分组。按2A+2B+2C+2D分组,小组成员代号分别为A1、A2、B1、B2、C1、C2、D1、D2。分组时,在遵从学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可由班主任引导小组组长挑选组员,要求班主任在分组的时候适当调控,不只是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差异,尽量做到每组都有成绩优异的,也有性格较为外向,敢于质疑和展示的,确保每个小组的整体实力尽量平衡。⑷ 小组位置调配。小组内成员座位对坐,乐学生(优秀学生)居中,勤学生和善学生在两边,使对面、左右都能结成学习对子,便于对学和群学。B1C2 A1D2 A2D1 C1B2 ⑸ 组内职务的设立。各小组设大组长1名,副组长1名(正副组长必须为异性),分管学习、卫生、纪律小组长各1名,并设立6名学科小组长(大组长、副组长、小组长与学科组长可兼任,每个学科组长有两重身份,一是学科老师的小助手,二是小组内学科学习的组织管理领导。)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组内职务,保证小组内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有利于在小组内建立竞争机制。⑹ 小组导师的选择。为强化小组的管理,同时也为了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各班可为各小组选择一位任课老师为本小组的导师,并加强小组与导师的联系。
4、小组文化建设 ⑴ 创建组名。各小组根据本组的特点,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富有个性化的、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富有新意的、响亮的的组名,形成各自小组的特色,培养和激励小组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心和团队精神。(2)制定组规。组规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共同遵守。(3)形成组训。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加以内化,从而形成各组富有小组特色的组训,增强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同时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4)确定目标。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后,制定本组的个人学习目标(要求“跳一跳够得着”)和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发展目标。可细化到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和学期奋斗目标。尤其是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要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做到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5.小组全员培训 ⑴ 大组长培训。小组组建完成后,班主任要对大组长进行定期培训,明确其在学习管理、纪律管理、卫生管理、任务分配、记载考核、组织讨论等方面的职责,使其能目标明确地开展工作。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⑵ 小组成员培训。主要以培养合作意识为主,抓好学生五种习惯的养成。① 培养学生协作配合的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责任意识,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②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减少依赖思想。③ 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的习惯。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口头表达能力。④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做到不插话,能够抓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⑤ 培养学生友善待人的习惯。引导小组成员加强沟通和协商,学会谦让,学会正确处理小组活动中的矛盾与纠纷。
6.小组成员的职责(1)大组长职责:协助班主任、班干部负责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并督促本组副组长、学科小组长按规定及时开展各项工作。(2)学习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合作学习内容的分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讨论、合作的机会,维持学习秩序,有效提高学习成绩。(3)卫生组长职责:负责本组每天的卫生值日安排,做好检查情况记载,及时总结汇报。(4)纪律组长职责:负责本组纪律管理及日常安全工作的督查,做好检查情况记载,及时总结汇报。(5)学科组长职责:负责本学科学习活动中的示范与辅导,并对学科作业进行检查与反馈。
四、建立小组管理与评价机制
小组评价是小组建设的核心,是小组成员团结上进的动力源泉,没有评价的小组建设只是凭学生的一时热情,不具持续性、发展性,小组建设要想长期有效,就必须有一套持续的、连贯的、操作性强的科学评价机制。
1.成员的评价
⑴ 评价的方式①每天,大组长根据各班制定的《小组成员常规考核量化表》,对小组成员的具体表现,包括自主学习、课堂参与、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进行考核。②小组成员常规考核每天一张表,一天一小结一评价(对组员进行口头评价),一周一统计,即周五最后一节课后,大组长将每个成员本周每天的得分相加,排出名次。③ 每月,班主任组织一次评价,包括组员自评、组内互评、任课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班主任工作手册。④ 期中、期末“明星组长”的评比。评比标准:个人学习成绩总分在班级位于20名之前;所带领的1位“善学生”、1位“勤学生”的学习成绩(总分名次)进步在班级位于前10名。
⑵ 评价结果的运用 个人评价结果作为月末各级评选 “纪律之星”、“勤奋之星”、“预习之星”、“展示之星”、“质疑之星”、“进步之星”、“明星组长”等的主要依据。
2.集体的评价
⑴
每日由值日班长根据各班制定的《班级考核表》对各小组在自主学习、课堂参与、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方面进行考核打分。每天一张表,一天一小结一评价,一周一统计,即周五最后一节课后,值日班长将每小组一周每天的得分相加,排出名次,评出班级本周“明星小组”和“魔鬼小组”,然后呈交班主任,班主任审核后把“明星小组”到班上公布,对“魔鬼小组”进行培训或纪律教育等。自主学习:是指每次预习或自主学习,由科任教师根据各个小组整体的认真度、完成情况评出A、B、C、D四等,A等(认真完成、全对,积3分);B等(大部分对,积2分);C等(小部分对,积1分);D等(未做,全错,积0分),科任教师课堂检查反馈后由值日班长记录。课堂参与:即每节课中,根据每个小组在独学、对学、群学(讨论、展示)、质疑、纠错等环节中的表现评出小组名次,取前5名,分别加5-1分。对于课堂表现优秀或有违纪表现的小组,每次加减1-3分。卫生纪律:即根据每天小组成员在值日卫生、保洁的干净程度、迟到、早退、课堂违纪、课余追逐、两操集会等方面的情况分别加减1-5分。对于重大违纪,凡有损班级形象,让班级受辱者扣小组2-5分。(班委会确定好标准,班主任监督)文明礼仪:即小组成员在文明礼仪方面,包括衣着发型、行为礼貌、桌凳的规范摆放等方面的加减分。根据检查的情况,加减1-5分。(班主任确定加减分标准)好人好事及竞赛获奖:凡为班级争得荣誉或有贡献者,视情况对其小组加2-5分。
(2)每周、每月、每学期末,在班级明星小组考评及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的基础上,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小组大组长参与评价,主要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习情况评价,包括课前准备、上课听讲情况、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正确率等;二是常规要求评价,包括按时到校、两操情况、路队情况、就餐就寝情况等;三是行为习惯评价,包括文明礼貌、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修养等;四是学习进步评价,包括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力、测试成绩等。
五、评价结果的运用
1.班级小组集体评价结果,作为每周班级“明星小组”和每周班级“魔鬼小组”评比的主要依据。学校根据班主任推荐每月评选出校级“明星小组”。
2.班级对个人的考核采用小组捆绑,先小组再个人,荣辱与共,每周评出的班级“明星小组”在班上公布;每月学校只评选出的校级“明星小组”,发放荣誉证书;期中、期末除原有的个人评优外,增加校级各类先进小组和组员的评比,并给予颁发证书和奖品。
3.年级、校级的各类活动尽量以小组的形式参赛,结果纳入班级小组考核。同时,一些校外实践活动,学校也尽量推荐优秀小组参加,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