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规划
第七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根据《榆林市教学常规》的要求,并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为推进我校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遵循名师成长规律,使我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师德表率、教学示范、学术带头等方面迅速达到市级评选规定的条件,从而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有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鲜明的教学风格,教学成果突出,学科教育有地位,区内外有影响,教学与科研并强,具有引领和辐射作用的名师。
三、培养时间
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为骨干教师培养的第一个周期。
四、培养途径和要求
(一)学习和研修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深入研修是名师成长的阶梯。
1.培养对象必须制订学习计划,作出本周期和年度学习学科专业理论、教育理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安排,明确要求,落实措施,在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素养、优化智能结构的同时,确定主修方向,强化优长,发展个性。
2.本周期内组织2-3次短期集中研修,有计划地安排教育理论、教育艺术、教育研究等模块的研究性学习,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学者讲课和指导。
3.本周期内组织1次教育参观考察,以拓展视野、广搜信息,进行教育比较,完善对现代教育的认知,推进教学改革。
4.本周期内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培养对象参加县、市级以上学科培训和研修,以获取学科前沿资讯,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和教育水平。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造就名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1.培养对象应在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思想和准确把握新课程精神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在丰富学养、强化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验探索,力争在本周期内建构并逐步完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艺术水平,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2.培养对象必须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并从事本学科教学。专任教师课时不少于同学科标准课时。
3.培养对象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中听同学科教师课至少10节。本周期内要上1节由县教育局协同组织的有明确探讨课题的试验课或示范课,同时要争取面向校外开设公开课或参加县、市级以上赛课。
4.培养对象要坚持写教学反思录和教学案例,本周期内至少应写3篇反思录,并撰写1-2个反映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本周期中期要就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小结,在本周期结束前力争对教学模式加以完善。
(三)骨干教师所在学校要建立培养工作业务档案,并为每个培养对象分设专业发展档案,以便考评和研究。培养对象每学期要对照专业发展规划撰写年度小结,并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存入个人发展档案袋。
(四)管理和考评
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按行政隶属关系由教育局和所在学校进行正常的管理与考评。本规划为培养对象规划的专业发展要求和其个人的专业发展计划由所在单位加以管理与考评。
(五)继续实行“师徒制”。
通过新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不断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能力和水平。
1.加强业务学习,要求培养骨干教师坚持自学,每学期记业务笔记2万字。
2.实行跟踪听课。在教务处的安排下,对新培养骨干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每周一至二节,听必评、必导。
3.规定骨干教师听课任务,要求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
4.强化教学反思,师徒每两周写出一份教学反思或案例,上交教务处存档。
五、培养措施
1.骨干教师一般3年为一培养周期,跟踪培养。
2.根据“注重能力、讲求实效、更新观念、发展自我、形成特色”的原则安排培养计划。
3.学校为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创造各种学习、进修、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为其成长提供舞台。
4.实行导师制,学校将聘请教学专家定期培养、指导各级骨干教师,并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5.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管理档案制度,各级骨干教师每年度向学校进行述职,学校管理小组进行考核,并建立管理档案。学校建立各级骨干教师管理档案,进行宏观管理,定期考核,培养对象经过考核合格者发给证书,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考核不合格者,学校取消其资格。
6.建立好骨干教师电子信息档案。
第二篇:大庄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规划
大庄小学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2015——2017年)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的保证。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因此,培养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治学严谨、科研水平强、业务能力强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由此,特制定以下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塑造尽职履责典范
通过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师风师德建设,树立新教师形象,使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使在骨干教师引领下,员工们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廉洁从教。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使骨干教师明确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自己的教学打实基础,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把问题变课题,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教师“以科研促发展”的意识,使教师能积极参与在课程改革的教科研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研究、开发、实施新课程的素质。
(二)分级目标
1、县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使培养对象在教育观念、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水平、较高知名度。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科研专长,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示范带头作用,逐步使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专家”过渡。
2、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县教育局的要求,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具有指导、带头作用,为高一级骨干教师评选储备人选。
(三)目标要求
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力争每三年培养县级骨干教师2-3人,镇级骨干教师3人以上,校级骨干教师6人以上,逐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二、培养措施:
1、学习提高
(1)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使骨干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念,明确课改的时代背景、目的、意义、增进参加课改的主动性,自觉性。
(2)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阅读一份与本专业有关的刊物,采用自学——研讨——反思——总结的方式进行自我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及文化素养,并留有详尽的理论笔记。(3)采用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争取更多的机会让骨干教师受到各层次的培训。
(4)积极参加观摩评议及各级各类研究课,对同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5)每学期要求骨干教师执教一节校级研究课,以此为契机,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大型研讨活动,同时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6)及时反思教学,积累教学中的心得感悟,在实践中提高。捕捉自己课堂上的创新点,与广大教师资源共享。
(7)在课题研究中发挥主体作用。骨干教师要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担任主力,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和课题组成员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2、经验成果推广总结
(1)骨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形成并收集好各种实验资料、数据及阶段成果,并进行建档。
(2)抓好骨干教师的课后反思、感悟,把不定期检查与期末集中检查评比相结合,促进骨干教师不断反思、总结,提高工作实效性。
(3)开展好骨干教师的示范展示课活动,认真做好评课,广泛征求评课意见,形成经验成果。
(4)组织好骨干教师的教学评估工作,重视评价情况的分析、反馈,做好评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5)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题论文,有学校收集并进行评比、记录、总结。
3、引领辐射
(1)确立带徒对象,制定带徒计划,有针对性的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带徒工作。
(2)对带徒对象进行跟踪培养,善始善终。
(3)认真进行听评课活动,积极进行经验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导向,营造氛围(1)观念导向
骨干教师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牢固的树立四种意识:一是“科研兴教”意识;二是“科研兴校”意识;三是“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意识;四是“教师是教科研的主力”意识。
(2)示范导向。
骨干教师是领路人。力求做到“四带头”:一是带头学习科研理论;二是带头参加校本培训,三是带头参与课题实验;四是带头撰写教科研总结或论文,促进学校教学工作跨越式发展。
2、健全制度,完善机智。
(1)不断完善制度,将骨干教师评定纳入科学化的管理轨道。结合市教育局要求定期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
(2)增加投入,保证骨干教师工作顺利进行。以奖励方式选派爱岗敬业,教育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让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要求:
在履行职责的同时,培训学习结束后交下列书面材料:每日学习小结,每周学习感悟,培训学习论文一篇。
2015年9月
第三篇:华兴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规划
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骨干教师、学科
带头人培养规划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镇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条例》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2、工作职责:
⑴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 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四、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科研等活动的经费由学校支付,学历进修的费用按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四篇:华兴小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规划
宜良县狗街镇华兴小学骨干教师、学科
带头人培养规划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在本校范围内乃至全区具有指导、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镇级骨干教师或名教师,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条例》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专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2、工作职责:
⑴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 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 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 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 根据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四、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学习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学习。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摩课,开展竞赛活动、专题活动及常规教研活动,采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参加学术活动和社会活动方面,应优先考虑重点培养对象,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参加工作的教师结对,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听课学习、观摩研讨、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
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活动,积极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科研等活动的经费由学校支付,学历进修的费用按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7.学校定期召开骨干教师培养工作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较大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五篇: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三年规划[模版]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三年规划
(2014年9月--2017年7月)
邦均镇第五中心小学
2014年9月
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三年规划
(2014年9月--2017年7月)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在职教师共有17名,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4人,约占全校教师总人数的23.5 %。这些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的希望所在,他们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未来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为目的,结合我校的实际,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按照在职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全力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培养对象
35岁以下(含35岁)的青年教师及学科转型未满五年的在岗教师。
三、培养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的精心培养使我校的所有年轻教师在师德修养、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以及文化修养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质的飞跃,使他们都能够担当起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的重任,成为促进学校长足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具体目标:
1、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培养力争使我校每一个年轻教师能够基本上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初步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够熟悉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论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能够完全驾驭课堂,独立教学管理班级的能力并能够初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2、力争利用三年时间的培养使我校的年轻教师能够独立承担在全县上公开课、观摩课或获得县、镇一、二等奖以上。
3、通过三年时间的培养力争使我校的年轻教师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能获县级以上奖励或能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
4、三年时间内要使我校100%的年轻教师学历水平达到本科以上。
5、力争三年左右的时间使我校的的年轻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能够承担课题实验与研究的能力。
6、力争用三年时间教师提高学历培训,50%以上的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50%以上的教师有县级以上荣誉获得;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承担全市性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力争有2名教师能进行县级公开教学;通过各类提升和培训,100%教师通过小学高级评审。
四、培养措施与要求
1、设计个人发展规划
每位35岁以下(含35岁)的青年教师,依据学校的培养计划,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设计一份个人发展规划并建立个人成长档案
2、建立师徒制
为了使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将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安排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师徒,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青年教师要在骨干教师的帮助下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解任教学科课标,把握教材,设计教案。包括:教学计划及总结的书写、备课教案设计书写、作业批阅及评价用语、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体现在说课、跟踪听课、评课、课堂调控等)、检查教学反思、与家长的沟通艺术。要求师傅每两周要做到至少听徒弟的课1节以上,徒弟每周至少听师傅的课1节以上。每次听课师徒要及时交流反馈意见,并做好记录。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
针对师徒制要求每位青年教师: 1)每期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2)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教学设计;
3)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其中观看名家教学录像课不少于两节(以听课记录为凭据)。在大组评课活动中,发言次数一次以上(以教研活动记录为凭据);
4)每学期针对本班学生期中或期末检测结果写一份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3、建立教育教学反思制度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那些善于反思的教师才会迅速成为优秀的教师。所以作为一位年轻教师要学会反思、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尤其是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善于反思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或问题与不足,并运用新课程理念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自己的感悟。学校根据省市有关规定要求每位年轻教师每学期要撰写的教后反思必须达到任课数的80%以上(呈现在个人教案上)。
要求:
1)每学期上交一份优秀教学反思; 2)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和案例。
4、建立读书机制
读书是教师发展的源泉和强大支柱。所以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习惯,成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要读文学方面的书籍,以陶冶自己的情操;也要读哲学等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而且更要读教育教学专着,丰富自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学校要求每位年轻教师要做到每年至少读五本教育教学专着,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五篇以上(阅读书目由学校确定);每年参与一次读书推荐会或读书交流会。
5、开展课题实验与研究(提倡)问题即课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课题研究。教师的研究部在于要取得多高的理论成果,主要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要求每位年轻教师要有“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研究意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每一位年轻教师都要自己的微型课题,更要积极主动参与承担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6、总结提高
每年针对自己在接受培训过程中的得与失写一份小结。
四、保障监督机制
1、学校给每两位青年教师配有一位指导教师,建立师徒制;
2、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
校长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党小组起监督保障作用,学校建立教师培训情况的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