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平川区四矿学校:曾海堂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反思,我们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来。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么看待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使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1、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而不是为了培养“高考独木桥”的跨越者而教,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
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贯彻通识精神,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兼通其他各方面知识,建构中学地理教师多元知识结构,是当代成熟中学地理教师的基础特征,也是中学地理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突破口。所以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既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形成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要形成宽阔的社会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2.网上猎取。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研修等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
4、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核心特征的教学能力,除我们上面提到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检索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5、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的交流活动按交流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所谓直接交流是指交流主体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另外,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地理教师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开课现场的教学质疑与舞台上下的智慧互动,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现代中学地理教师不是完人,但要努力追求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任。扩展阅读:浅谈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用多 浅谈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
摘要:地理教师专业成长是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研究工作中,通过一定的途径,达到
提升自己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过程。本文围绕制约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等作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制约因素途径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钟启泉教授指出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反思,我们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起来。我们对于它的这种与日俱增的热切关注和实践,究其深层原因是缘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对地理教师在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实践水平上的基本要求和能力水平的必然反应,是地理教师不断跟紧时代、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专业化,而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华中师范大学应俊峰教授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并能有效的、创造性的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其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从应俊峰教授给出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含义既包括学科专业化发展,也包括教育专业化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么看待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促使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1制约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
据一些调查显示,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存在着诸如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专业组织力量薄弱、专业自主差、专业地位仍需提高等问题,面临着急需突破的困境。我认为,任何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也不例外。1.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不健全,造成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如我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者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可制度以及教师教育评估制度等还很不完善;第二,虽然在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上对教师的地位待遇权利以及专业组织的发展等方面都作了较完善的规定,但是实践中由于执法不够严或者在落实上有偏差,再加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没有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预期的要求。1.2教师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师范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实效不高。师范学校过于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
道德教育尤其是专业道德、专业精神的培育,这是造成许多新上岗教师没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同时见习实习工作亟待加强。目前,学校教育见习、实习工作时间偏短且安排不合理,实习制度不健全,组织不严密,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其次在教师职后教育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职后教育并没有纳入师范教育的学制体系而达到一体化,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获得培训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除了以半脱产为主的学历提升教育外,主要是根据国家教育时事政策的变迁参加继续教育。而且继续教育多流于形式,实效性差,而且培养模式、培养机制都很僵化,与实际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脱节。1.3缺乏教师研究型、学习型的组织氛围 现代管理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产生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形成研究型、学习型组织。而目前的学校组织距此目标还较远,教师发展仍被视为教师个人的事,未能与学校发展计划联系在一起。在学校管理中科学主义盛行,人文关怀不足,不能通过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来感染人,,不能通过建立专业权威来引领人。不少学校管理者迷信写在纸上的条文的约束力,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宽容与耐心,涣散了教师群体共同发展愿景,导致教学工作缺乏崇高感和自律性,教师们被动应付,工作热情低下;缺乏激励和归宿感,缺乏合作学习的组织氛围,不利于激发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1.4教师本人专业理想不高
一部分地理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观念的支撑,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教学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而失去了不少发展的时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有着“自然成熟”倾向,使多数地理教师在“经验型教师”的阶段止步。部分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做一个称职的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结构不够了解,导致现实中地理教师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对学习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综上所述,作为专业人员的中学地理教师,其专业化水平不尽理想是可想而知。让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地理教师来承担新课程改革的重任,来执行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目标的新课程势必失败。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任重道远。2中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在同样一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中,不同的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教师自身状况是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地理教师要使自身专业化不断成长,关键是要抓紧机遇,自主成长。2.1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
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经验型教师),最终成为人师(专家型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2.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包括中学地理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要实现如下的观念转变: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而不是为了培养“高考独木桥”的跨越者而教,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由学生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发挥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无限潜能,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从为评价而评价,转向为了发展而评价,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2.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贯彻通识精神,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兼通其他各方面知识,建构中学地理教师多元知识结构,是当代成熟中学地理教师的基础特征,也是中学地理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突破口。随着学科融合趋势的进行,知识的融合性大大加强,地理学科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方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就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会。所以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既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形成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要形成宽阔的社会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与报纸,如订阅《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大自然》等。2.网上猎取。网上的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些知识,例如国内关于“科普”的知名网站就有十几个,“北京科普之窗”的“高科技前沿”就有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软件科学等网页,非常有益于中学地理教学。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教育硕士的进修等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2.4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核心特征的教学能力,除我们上面提到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由统一规格教育(复制型)向差异性教育(创新型)转变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检索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师不应该是别人科研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例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结合教育理论加以总结提高的能力;针对不同课型建立相应教学模式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并科学地进行试验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2.5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的交流活动按交流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所谓直接交流是指交流主体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另外,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地理教师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开课现场的教学质疑与舞台上下的智慧互动,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
综合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制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看清目前自身在地理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作分析与展望。正如顾明远教授所指出,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现代中学地理教师不是完人,但要努力追求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任。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林桂华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反思,我们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也日益高涨来。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么看待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使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1、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而不是为了培养“高考独木桥”的跨越者而教,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
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贯彻通识精神,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兼通其他各方面知识,建构中学地理教师多元知识结构,是当代成熟中学地理教师的基础特征,也是中学地理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突破口。所以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既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形成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要形成宽阔的社会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2.网上猎取。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教育硕士的进修等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
4、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核心特征的教学能力,除我们上面提到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检索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5、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的交流活动按交流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所谓直接交流是指交流主体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另外,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地理教师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开课现场的教学质疑与舞台上下的智慧互动,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
现代中学地理教师不是完人,但要努力追求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任。
第三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本站推荐)
浅谈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地理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实践和反思,我们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成长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起来。我们对于它的这种与日俱增的热切关注和实践,究其深层原因是缘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需要对地理教师在教育思想理论水平和自身业务实践水平上的基本要求和能力水平的必然反应,是地理教师不断跟紧时代、寻求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专业化,而地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是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地理课程改革的一个“瓶颈”。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种“自然成熟”的、自发的成长过程,而是要经过长期有意识的教育训练和实践锻炼。华中师范大学应俊峰教授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并能有效的、创造性的解决教师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的能力,其目标是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从应俊峰教授给出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含义既包括学科专业化发展,也包括教育专业化发展。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怎么看待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如何促使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师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一、制约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
据一些调查显示,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存在着诸如专业素养普遍较低、专业组织力量薄弱、专业自主差、专业地位仍需提高等问题,面临着急需突破的困境。我认为,任何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方面,教师专业化的问题也不例外。
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有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不健全,造成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如我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者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认可制度以及教师教育评估制度等还很不完善;第二,虽然在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针上对教师的地位待遇权利以及专业组织的发展等方面都作了较完善的规定,但是实践中由于执法不够严或者在落实上有偏差,再加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没有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达到预期的要求。
2、教师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师范教育阶段德育工作实效不高。师范学校过于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尤其是专业道德、专业精神的培育,这是造成许多新上岗教师没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同时见习实习工作亟待加强。目前,学校教育见习、实习工作时间偏短且安排不合理,实习制度不健全,组织不严密,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佳。其次在教师职后教育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职后教育并没有纳入师范教育的学制体系而达到一体化,中小学教师接受继续教育获得培训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除了以半脱产为主的学历提升教育外,主要是根据国家教育时事政策的变迁参加继续教育。而且继续教育多流于形式,实效性差,而且培养模式、培养机制都很僵化,与实际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脱节。
3、缺乏教师研究型、学习型的组织氛围
现代管理组织理论强调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产生研究型教师首先要形成研究型、学习型组织。而目前的学校组织距此目标还较远,教师发展仍被视为教师个人的事,未能与学校发展计划联系在一起。在学校管理中科学主义盛行,人文关怀不足,不能通过培育良好的组织氛围来感染人,,不能通过建立专业权威来引领人。不少学校管理者迷信写在纸上的条文的约束力,对教师缺乏应有的宽容与耐心,涣散了教师群体共同发展愿景,导致教学工作缺乏崇高感和自律性,教师们被动应付,工作热情低下;缺乏激励和归宿感,缺乏合作学习的组织氛围,不利于激发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
4、教师本人专业理想不高
一部分地理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作为一种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以及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教育观念的支撑,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这就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没有教学自主意识和是非观念,而失去了不少发展的时机。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往往有着“自然成熟”倾向,使多数地理教师在“经验型教师”的阶段止步。部分地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缺乏全面的了解,对做一个称职的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结构不够了解,导致现实中地理教师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对学习没有系统的规划,没有非常明确的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作为专业人员的中学地理教师,其专业化水平不尽理想是可想而知。让不具备专业素质的地理教师来承担新课程改革的重任,来执行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为目标的新课程势必失败。所以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二、初中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在同样一个教育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中, 不同的地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既有共性也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教师自身状况是当前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地理教师要使自身专业化不断成长,关键是要抓紧机遇,自主成长。
1、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一方面需要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业到敬业,最终乐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才会从追求教学技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经验型教师),最终成为人师(专家型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
2、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改革的先导,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包括中学地理教师在内的广大教师要实现如下的观念转变: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而不是为了培养“高考独木桥”的跨越者而教,树立全新的教育功能观;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的知识促进者与引导者,树立全新的教师观;由学生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转变为发挥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无限潜能,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生接受式学习向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转变,树立全新教学过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构建多元化课程,从课程的简单应用者转变为课程的整合开发者,树立全新的课程观;从为评价而评价,转向为了发展而评价,树立全新的教育评价观。
3、终身学习,更新、拓宽知识
贯彻通识精神,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主,兼通其他各方面知识,建构中学地理教师多元知识结构,是当代成熟中学地理教师的基础特征,也是中学地理教师自主成长的基本突破口。随着学科融合趋势的进行,知识的融合性大大加强,地理学科在学科的融合与发展方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这就体现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会。所以要求中学地理教师既要以地理学科知识为中心形成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又要形成宽阔的社会科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博览群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与报纸,如订阅《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大自然》等。2.网上猎取。网上的资源相当丰富,我们可以上网查阅一些知识,例如国内关于“科普”的知名网站就有十几个,“北京科普之窗”的“高科技前沿”就有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软件科学等网页,非常有益于中学地理教学。3.进修培训。可以通过参加地理学科教育硕士的进修等来扩大知识面,提高水平。
4、完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
作为教师核心特征的教学能力,除我们上面提到的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调控能力、课堂教学导入、结束、提问、语言、体态语、三板能力外,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新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学地理教师,还应具备以下能力:课程的开发能力,如开设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的能力;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导研究型学习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注意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由统一规格教育(复制型)向差异性教育(创新型)转变的能力;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并具备指导学生检索信息、选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科研能力是当代成熟中学教师的重要体现,中学地理教师不应该是别人科研成果的消费者,更应成为研究者。例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结合教育理论加以总结提高的能力;针对不同课型建立相应教学模式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并科学地进行试验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等。
5、加强与同行的对话、交流与合作
交流在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地理教师的交流活动按交流媒介的不同,可分为直接交流与间接交流两种。所谓直接交流是指交流主体面对面的接触与互动。在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同伴群体之间的口耳相传的交流方式的认同度是最高的。他们习惯通过个体平等的对话,随处可见的交流获取教学知识。另外,对公开课后的教学点评,地理教师也报以极大的热情,尤其是公开课现场的教学质疑与舞台上下的智慧互动,使地理教师不仅了解执教者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更了解执教者内涵的设计理念。这样观摩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与智慧的双丰收中获得了专业发展。地理教师的间接交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同时参与各种教学论坛的探讨。
综合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制约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地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提高是地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作为中学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看清目前自身在地理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作分析与展望。正如顾明远教授所指出,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现代中学地理教师不是完人,但要努力追求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这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新世纪素质教育的重任。
第四篇: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范文
旭光中学2012-2013 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过去这一学年中不管成绩多么辉煌,都已是逝去的。我们学校对这一年总体工作总结如下:
教师专业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内在需要,变成教师自觉行为,同时又能保证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学校要发展,学生要发展,教师首先必须要发展。
我校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建立一个目标
我们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以市教育局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文件为指导,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确立实施素质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制度规范育人,人文关爱育人的管理理念,打造厚德、博学、创新进取的集团化办学精神,我们引导教师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成为名师,一支德高业精的教师群体正在形成。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的发展培养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必须要有远见性。
钱梦龙也说过:“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学艺术家。”
二、创设一个氛围
我校的教师是一个相对年轻化的团体,拥有青年人的蓬勃朝气和旺盛生命力,工作中拥有一份热情,一股冲劲和韧性。全校教师目标一致,共同学习,共同探索,共同奋斗,形成了一个团结协作、业务精良、成绩优秀、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档次的不断提升,我校全体教师对自身的工作也有了更高地认识和更明确定位,为此学校对他们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进取,求实创新”。教师培养是学校工作重点,我们本着选好目标、培养骨干、分层培训、讲究实效的原则,采用集中培训,师徒结对等形式,组织好教师的校级培训。同时,还积极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教师培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我校还制订系列政策向优秀教师倾斜,如优先外出培训学习,优先评优评先等,着力打造一批名符其实的不同等级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一套机制
几年来,学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好骨干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骨干教师评定标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骨干教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明确骨干教师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成名、成家,努力打造我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安排一系列活动
为了更快更好地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学校首先坚持开展“青蓝工程”工作。二是狠抓师德建设,鼓励骨干教师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多年来,学校坚持年年评选师德模范,使骨干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师德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学校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将优秀教师送上个人发展的快车道,学校通过在全校开展骨干教师、新秀教师评选活动,通过实施专家引领导航,学术研讨活动,外派研读进修,校本发展培训等策略,培养德业双馨的骨干教师队伍。
我校还采取以活动促发展,每学期都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进行基本功比赛,内容包括“三字”比赛,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教师经典诵读比赛,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教后反思书写评比,教案复备评比等,每次活动都及时总结,对表现好的教师进行奖励,不足的教师限期整改。同时我校还规定新调入的教师都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外出学习的教师不仅要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心得,还要上公开课,传达学习到的新精神、新理念;校级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准备2节汇报课„„
五、形成一道风景
由于我校对教师培养的足够重视,随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校的许多教师快速的成长起来。
六、今后工作打算
我校将围绕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开展以下工作: 1.读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图书等等。
近三年,为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教师保持必有的理性和深度,学校每年都要投资万余元征订近百种教育报刊杂志,今后将继续坚持这样做,初步建立教师专业素养书架。
每学期将开展共读一本书的活动,要求全校教师读《爱心与教育》、《不做教书匠》、《你在为谁工作》、《做最好的教师》等书籍,并要求教师读完后写出读后感并定期开展评选。
3.专业引领
我校的专业引领主要从专家引领、骨干引领这二个层面展开的。第一层面是专家引领。我们要充分利用市教研室领导到学校调研之机,组织教师向专家请教,面对面交流,开拓视野。同时,我们组织教师观看优秀教师上课现场实录。通过聆听名师名家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第二层面是骨干引领。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作用,学校采取给他们压担子、搭台子的办法,使他们在同伴互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骨干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研讨活动的,回来后都要上汇报课,对教师加以引领。同时还将邀请在市内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来我校讲课,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
4.参观考察近两年,我校在教师的外出学习方面舍得投入,先后去过武汉、黄石、黄冈等地,极大地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和眼界。我们每次派出学习的教师,都非常珍惜这一机遇,学习中他们从名师身上看到了自身的差距,都有一种迅速提高自己的紧迫感、为生命奠基的崇高责任感和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仅仅这一年,我校就先后组织34名教师分期分批到宜昌、咸宁、武汉、荆门、黄石等地外出游学,学习外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今后学校多给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机会,相信老师们会还你一个自我成长的惊喜。
5.结合校本课程开展课题研究
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对于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与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旨在发挥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6.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
我校教师人手配备一块小黑板,要求每天练写,每周进行一次展评;人手一本练字本,每天书写一页纸,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板书设计、一次教学设计、一次说课评比;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等。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切实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我校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包括课件制作、网叶制作、资料检索、表格统计等内容,通过培训,多媒体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我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把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常抓不懈,力争有更多的教师脱颖而出,为杜山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教师专业化发展总结
进入新课程,我们将做些什么?又应做些什么?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因此,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才能不被淘汰,为把自己的工作落到实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目标可达,我按自己制定的发展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实施,从以下几方面我收到了意想不到期的效果。
一、教案设计
经过参加各类培训后,改变了原有的教案编写模式和指导思想。大家都知道原有的教案是教师的教学方案,它的编写,注重的是教学内容,体现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及如何讲授的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体现出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案,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程教材改革的理念。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案的编写模式和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科研理论为指导,树立新的教学观。课程改革实施后,编写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我认为编写教学设计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要以课程改革纲要和教科研理论为具体指导,我认为精读领会本学科的《课标》,改变教学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把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当成训练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课程功能的改变,呼吁我们做研究型教师的观念我有了亲身体会。教改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
处理信息、交流与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换位思考
教师要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设计要体现出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指导步骤教学中要想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就要设计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自主发言。由于问题与现实有关联,因而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学生开始思考问题后,老师千万不要马上向学生奉送所谓的真理,而是要引导、鼓励学生充分积极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思考、自由表达、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眼睛注视学生,让学生讲完话)、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教学的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主要应看学生如何表现。这一点,我做得显然远远不够,还有待于深入钻研教材,巧设问题,为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加倍努力。
三、改变评价方式
注重课后反思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课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要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在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无限的潜能,为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是我最终的追求,我要为实现追求的目标而加倍努力,希望能得到
领导和各位同仁的帮助。
四、继续教育学习
继续教育学习,使我在新课程目标下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面对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和新课程目标全面启动,从“教学大纲”走向“课程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切实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作为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合理性地反思自己的角色,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才能充分理解新课程,保证新课程的有效事实。传统的教师角色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已基本上不适应了,或者说是远远不够了。在新课程的目标下,教师必须确立自己角色,并能尽快适应它。这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也就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要求。它是实现全面素教育的前提。在课堂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1、教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学习,我能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学内容能做到密切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努力营造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
2、角色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我较多地出现了师生
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总之,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的继续教育学习,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教学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