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5篇

时间:2019-05-12 05:3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第一篇: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喜欢用旧教材与新教材对比,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认识和研究新教材的一种表现。现在,我们已经教学完了新教材《生活与哲学》,因而有了对新教材《生活与哲学》的实践与体会。在此综合教研组意见谈谈对《生活与哲学》的一些认识与教学体会:

一、新教材的遗漏与混乱之处

1、一个新课标中出现但教材却漏掉了的知识点。新课标在第22页第2.5条中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但教材却没有讲解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只是在教材的第41页提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点内容为好。

2、四个新课标中虽然没有出现、但却很重要的基本原理没有讲。新课标在第20页倒数最后一段(也就是《生活与哲学》的总要求)是这样讲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说明,《生活与哲学》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新教材对下面几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却没有讲。①没有讲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②没有讲内因和外因及其辨证关系原理。③没有讲科学理论及其重要作用的原理。④没有讲理想和现实的辨证关系以及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要导向作用的原理。我们认为,以上四个重要原理,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认识社会和正确认识人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讲授这四个重要的知识。

3、把几个世界观先集中讲完,然后再统一讲方法论。①集中讲完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再集中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认为,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妥的一面。说它可取,是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二者紧密相联。说它不妥,是因为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②集中讲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我们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而且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③先集中讲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后,再讲矛盾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虽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紧密联系,但二者在内容和方法论上的要求还是有严格区别的,应该让学把它们区别开来。

4、几处把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并放在方法论下面去讲的地方。①把”前进性和曲折性“放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个方法论下面去讲。②把”量变与质变“当做纯粹的方法论、放在”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个方法论下面去讲。③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放在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方法论下面去讲。④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放到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方法论下面去讲。我们认为,这是教材编写上的混乱。尽管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毕竟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我们不能让学生把世界观与方法论混为一谈。应该让学生把不同的世界观与相映的方法论对照着学习。

二、新教材新增加的内容

第一单元增加了四个内容。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个框题(即:增加了”哲学的本质“和”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即:增加了”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④”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即:全面讲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认为,增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很好的做法,这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是有着生命力的,而且革命理论必须和各国的实际结合,才是真正的理论。增?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个知识点非常重要,比起旧教材来是一大进步,因为这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旧教材只讲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没有讲第二方面。但增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却是多余的,因为历史课本经验讲过了。

第二单元增加了两个内容。①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②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我们认为,增加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是必要的,这能使学生知道要辨证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僵化。关于“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问题,在旧教材中也讲授,但没有明确使用”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这个命题,从而使旧教材显得不够完整。但在这个单元中,没有明确讲”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却又有些不够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新教材没有讲”科学理论及其重大作用“,是一大缺失。

第三单元增加了一个个内容。增加了”辨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 我们认为,增加”辨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这非常必要,这不仅使辩证法的内容得到了完善,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了哲学原理的指导。

第四单元增加了三个内容。①明确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 ②增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③增加了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及其二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明确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是对的,但增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却值得商榷,原因是上述两个关系在初中思想品德以及历史课中都讲过。

三、我对新教材教学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新教材出现遗漏、混乱与错误都是难免的,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以新教材做依托,既要把教材教扎实,又要开发教学资源,补充、完善和纠正教材的不足与错误,做到用教材来教。

1、把课本教扎实,为学生打牢学科基础。(1)、咬文嚼字地教,把课本教准。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概念和原理上非常必要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用”咬文嚼字“的办法准确地把握概念和原理。可以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帮助学生把握概念;可以用区分易混词、重读关键词、寻找反义词的办法,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知识点;可以用抓近义词的办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转化能力。例如,对”规律“这个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具有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我们就可以用”咬文嚼字“的办法,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第一层:规律是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必须是本质的联系才是规律,现象之间的联系就不是规律;第二层:规律是联系,但偶然的联系却是不是规律,必须是反复出现的、必然要发生的联系才是规律;第三层: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而不是人为强加的,这说明规律具有客观性。(2)、前后联想地教,把课本教透。在新课的讲授时,应尽可能地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在旧课的复习时,应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这不仅符合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而且能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3)、联系”实际“地教,把课本教活。哲学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包括哲学课)的源头活水,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哲学课教学才能有生命力。教学中我们可以联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联系社会生活的热点、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原理。(4)、归纳整理地教,把课本教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单元也有其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图表,把”厚书“变成”薄书“,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整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记忆方法。

2、从实际到理论,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考试能力。新课程的理念是生活化和探究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概括出、抽象出、提炼出理论观点。这种从现象中抽象出、概括出、提炼出理论的能力,也就是一种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也就是一种科学的研究能力。这种从感性材料中概括出、抽象出、提炼出理论观点的能力,也是高考的能力要求之一,而且是重点能力要求。例如:在教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时,可以先组织学生搞了一个”见其文,判其人“的活动。材料:面对漫天大雪,四个不同身份的人各自写了一句诗,组成了一首绝句: 甲:雪花纷飞入大地,乙:全是皇上之瑞气。丙:再下三月也无妨,丁:放你奶奶的狗屁!问题:①请判断甲、乙、丙、丁的身份最有可能是什么? ②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③如果给”判断依据“取一个名词,应该叫什么?如果把四个人的”不同反映“取一个名词,应该叫什么? ④为什么同样是下雪,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映呢?你能把这个内容概括成一个哲学原理吗? 通过设计这四个问题及其教学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正确使用政治术语的能力以及做学问搞研究的能力。

3、指导学生读原著,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培养学生阅读哲学原著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到大学后继续学习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完第二单元后,我们可以用”任务驱动“的办法,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实践论》,可以弥补新教材没有讲现象和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足。教学完第三单元后,同样可以?任务驱动”的办法,指导学生阅读毛泽东的《矛盾论》,以弥补新教材没有讲内因和外因的不足、可以弥补对辩证法不发的混乱。这是一种开发教学资源的表现。

福州格致中学高二政治教研组

2009年4月1日

第二篇:16学年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2016学年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

活》教学心得

2016学年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

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喜欢用旧教材与新教材对比,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认识和研究新教材的一种表现。现在,我们已经教学完了新教材《生活与哲学》,因而有了对新教材《生活与哲学》的实践与体会。在此综合教研组意见谈谈对《生活与哲学》的一些认识与教学体会:

一、新教材的遗漏与混乱之处

1、一个新课标中出现但教材却漏掉了的知识点。新课标在第22页第条中要求?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掌握 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但教材却没有讲解什么是主观能动性,只是在教材的第41页提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以及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两点内容为好。

2、四个新课标中虽然没有出现、但却很重要的基本原理没有讲。新课标在第20页倒数最后一段是这样讲的:以邓小平理论和’___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教师范文吧

http:///为您编辑],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说明,《生活与哲学》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新教材对下面几个重要的哲学原理却没有讲。

①没有讲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原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②没有讲内因和外因及其辨证关系原理。

③没有讲科学理论及其重要作用的原理。

④没有讲理想和现实的辨证关系以及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重要导向作用的原理。我们认为,以上四个重要原理,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然、正确认识社会和正确认识人生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补充讲授这四个重要的知识。

3、把几个世界观先集中讲完,然后再统一讲方法论。

①集中讲完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再集中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们认为,这既有可取的一面,又有不妥的一面。说它可取,是因为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二者紧密相联。说它不妥,是因为二者又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②集中讲完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后,再集中讲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我们认为,虽然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重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尽管同属于两点论和重点论,但二者还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而且这两个原理及其方法论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区分。

③先集中讲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后,再讲矛盾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认为,虽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紧密联系,但二者在内容和方法论上的要求还是有严格区别的,应

该让学把它们区别开来。

第三篇:高二政治哲学整理

1、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我们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这要求我们改造社会, 必须要立足国情,从我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改造社会,变革社会关系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不存在的。③离开物质谈运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离开运动谈物质,犯了形而上学错误。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这要求我们必须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7、物意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订正)这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把人们引上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8、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依据: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事物运动的普遍性与规律性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方法论依据:①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④.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9.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充分利用好社会历史条件。

10、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尤其是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11.真理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四篇:高二哲学教学心得

高二哲学教学心得

我任教哲学这一学期以来,发现很多同学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反应出如下几种表现:1.哲学课好学好听,但过后做题时就是一片茫然;2.哲学课自我感觉学得不错,但在做题时就是不知道该用什么哲学原理来解题;3.在做哲学题的选择题时,觉得至少有两个或三个选项好像都有点类似,不知道倒底该选哪一个,结果选了一个自认为很对的却不对;4.在解答主观题时读了题之后大脑中是一片茫茫然,不知道该用什么哲理来解答,不晓得怎么来把相应的原理找出来。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经过反复地研究,实践,总结出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首先要学生熟悉课本。万丈高楼从地起,课本是基础,不熟悉课本一切都是空谈。课本的熟悉也有一个量化标准:能够把每一课时的内容归纳成知识点,能有条理地把该课时的知识梳理出来。最低的要达到能够说出一条哲学原理,而后面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也能写出来;其次是能懂得该哲理的寓意,结合书上的例子弄懂该哲理,为何会得出该方法论;最高要求要达到不但能弄懂哲理的寓意,为什么会得出该方法论,而且还要能做到举一返三,由书上的材料得到启发,这种哲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考,并能列举出相应的例子,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其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讲练结合,只讲不练是不行的。讲一千,道一万,不如让学生练一遍,要注重学生的练习,这也应作为一个重点,学生做的题一定要精讲,通过评讲练习题既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他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即实际运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是为了能用于实践,所以一定要让学生过手练习。否则就会陷入纸上谈兵,不懂得运用,学生的运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一定要注重练习,做到讲练结合,这对学生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如何教学生看书与做题这两方面来谈我的心得,怎样指导学生怎样看书与解题。

一:如何指导学生看书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要教会学生看书。指导学生如何看书:说到看书,这也要讲究一个方法问题,很多学生的反应是他都把书看了几遍了,你问他某个知识点,他能很熟练地说出来,但一落实到做题考该知识点时他就不知所云了,说读书就是简单地看,那就用不着老师了,只要会查字典的人都会看书识字,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看书,看了书之后能明白一些道理,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题,能灵活运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哲学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就是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结论即从大量事实中筛选基本事实而且是学行熟悉的,再对基本结论分析即分析基本概念,最后从基本结论到基本运用。也就是先举大量的事实来引出理论,以便于学生理解,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其正确性,让学生懂得,理解了再来得出与之相应的结论以及怎样运用。这就是哲学教材的编写思路。其中的大体框架就是:事实作引子,引出结论,再分析,再论证,再讲如何运用。而其中的大量的材料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帮助学生理解的辅助性材料,要求我们学生掌握的内容就是一个结论以及如何运用罢了。其次,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学生看书大部份人是把书浏览一遍了事,或者是浏览几遍,就算把书看了,没去多想过;而有很多人看书是看到看到就走神了,或者在打瞌睡,或者是在神游,从而导致学生的感觉是时间花了不少,就是没效果。而老师则认为给了时间给学生看书就对了,你自己不专心看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是缺乏自觉性的,自制能力是很弱的,我们应加强监控,同时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看书,学生是想看书,想学好的,只是不懂得方法,所以才会导致以上的各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要求学生看书的时候,一边要提出适当的要求,一边要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在要求学生看书前先把该课时的主体内容讲一遍,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知识点,讲课时再详细阐述该知识点,并辅以适当的生动的学生易懂的事例,再接合书上相应的材料,要让学生明白书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的关系。最后就是涉及到实际运用的问题了,要把该知识点扩散开来,让学生知道与材料类似的事例都属于该知识点,能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看书的习惯,才能让学生懂得看书,如何看书,而不致于浪费时间。

(二).要让学生弄懂每一个概念。对于高中这种能力培养型的教学,考概念的背诵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同样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考概念。如“物质”这个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其中“客观实在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物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但同时它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种“客观存在”就有一定的抽象性,就要求学生把它弄懂,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世上万事万物的共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共性,然后举一些例子如石头,桌子,人,书,空气,我们的活动等等,这些事物的共性是什么?就是个“客观实在”,而且是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好恶为转移,这种“客观实在性”就是从这些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东西。那么总括起来物质就是我们人类能够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事物。弄懂了这一概念以后,就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出我们现实中能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否是物质。

(三).能够把相关的概念区分开来。比如“物质”与“意识”这两个概念。弄懂了物质概念之后,要知道与之相对应的意识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主观的东西,物质是客观的实在的东西,能够在做题与实践的现实中区分出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客观的。“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法规条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等”。

(四).要求学生能通过学习达到通过学习一些概念得出与之相应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然后来改造世界,那么我们学了相应的理论,就应得出与之相应的改造世界的办法即方法论(当然这一步是高要求,也只能是在复习时才能这样要求成绩好的,让其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学习,而不再是一般的死记硬背了)。如通过学习物质与意识概念,就应知道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客观的,是物质的,具有物质性,而我们就是要改造这个物质世界,而我们改造这个世界的行动又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经过人的大脑活动来指挥的也就是通过意识来指导我们的物质性的活动,即意识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从而使之发生具体的物质的形变这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们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有歪曲与正确之分,歪曲的意识指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已有很多的历史事实为证,那么与之相反的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而且是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事实也因为种种原因有可能要发生变化,以此为基本理论,我们学了第一课就应树立一种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因而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是从实际出发。

(五).要求学生重视书上理论的相关的材料,学会能灵活地运用这些材料,能做到举一反三。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运用这些材料对于相关理论的材料,要有深刻的印象,能做个归类,归纳出类似的例子,今后一看到类似的材料,就要想到与之相关的哲学原理。比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意识,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根据物质与意识的概念与关系,今后我们一看到类似的材料如:某一事实让某人或某一机构(或政党)得出了某种认识,通过这种认识来指导实践,实践得到了某种结果。我们就应首先想到:某一事实就是物质;而某种认识则是意识;通过这种认识来指导实践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体现;再来看这种“某种结果”如果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则是成功的,说明了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而与之相反则说明错误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与之相应就应得出我们应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自觉树立正确意识,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如何指导学生做题以期达到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准确解题 “一个平庸的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而一个好教师则是教学生发现真理”,在解题时,我将之改成是“庸师告诉学生答案,良师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找出答案”。我们教师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仅仅将现成的结果告诉学生,而不教会或不会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去找结果,则是不负责或无能的体现。我们教学过程中在讲解题时,要尽力教会学生自己如何做题,要达到能够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通过听讲解一个题之后,能在今后遇到类似题时能自己想法去解,而不会感到为难,这就讲究一个方法问题了。下面我就我所总结的一些解题方法细述如下:政治试题分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两大类型,客观题是保持中等型的,而主观题则是拉差距的。而客观题又是最易得分的但同是也是最易失分的一类题,主观题则是综合能力的检测,所以政治要想得高分,客观题须引起高度重视才行,因为客观题得分易,你易别人也易,所以要尽量得高分才行,而主观题则是体现能力型的,得分不易,但也更能体现出差距,体现能力,一般人是不易得高分的,基本上就是得个平均分,所以首先要把客观题做好,尽量得高分。但主观题也不可轻视,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尽量与别人体现出差距,因为高考就是一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选拔性考试。那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得最高分,不让学生在做题时不在不必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呢?下面我从如何解客观题与主观题两个大的版块来讲解。

(一)如何解客观题。客观题因为量多,所以大部分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检测,还有的就是一些能力的考查,比例不大。所以首先必须熟悉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必须过关,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方法,否则一切都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而不可及。由于客观题的种类繁多,我仅归纳为以下几类介绍相应的方法如下,还有不足之处另待高明指点是幸!第一步是认真仔细读题,细心审题,注意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要认真研读题干,把握好题干的主体意思,同时不放弃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如有的题前面写了一长串的语句,让你读得都已有点不耐烦了,结果最后来一句“请选出与上述意思„不符‟的选项”等类似的语句,结果有的人没耐心看下去,自以为已读懂了,就很轻易地选出了答案;有的选项是要求选联系或区别项,那么就要注意区分联系与区别之间的差异之所在了;有的试题是要求选相同或区别项,这就要求注意区分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有的题是只要求根据一些关键词句就可直接选出答案的如有的原理就有一定的选择区分判别标准,要求学生常握,以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矛盾主次方面与主次矛盾这两个原理的选择中,只要出现有“重点”,“关键”等这类词时,就直接选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如出现关于判断一件事的是非利弊得失关于性质等方面的,就应选矛盾主次方面。还有与之相应的一些成语,歇后语,俗语也要求能记得并能很好地与之相对应。第二步才谈得上分类来解题。1.基础知识如概念的检测:如一道关于物质意识概念的考查题如下: 以下选项都属于意识范畴的是()A.石头,书 B.人 大脑 C.心得体会 命令 D.心 想法解法:根据我们所学的物质与意识的概念,我们应对物质与意识有一个明显的区分方法就是:凡是要经过大脑(心理)活动后才能出现的东西就是意识范畴否则就是物质。本题不明考概念的背诵,但更胜于简单的背,而且还考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与比较。解析:A选项中的“石头”是不需要经过大脑或心理活动就客观地存在着的,这不容置疑地是物质;“书”容易让人误解成是书的内容是要经过人的大脑,而这儿则只仅仅是说“书”的这种客观形式,而不是说内容,这种形式应是客观的,是物质;B选项中的“人”属物质,能理解,“大脑”则易被人误解为大脑活动,这儿仅仅只代表大脑这种物质的器官而已,应属物质; 而C选项中的“心得体会”与“命令”则都是要经过大脑活动才会产生的,而不可能不经过人脑活动就客观存在了,所以应是所要求的答案;D选项中的“想法”属于意识,而“心”则仅仅是指这种物质器官,容易让人误解。这要求细心。2.常识性试题。有的试题的选项中,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这就需要同学自己博闻强识,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有一道题列举一大段材料,说我国航天事业在全球不断出现事故的情况下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仍在按计划进行,这就是说明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失败与成功可相互转化,而其中有一个选项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超过了美国”这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3.比较型归纳型试题。要求学生弄懂所要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异同来,这需要一些基本的概念的熟悉。比如规律与规则二者之间的比较,就须弄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董得规律是客观的,而规则是主观的,规律不可改,规则就可改,是人为的,规则必须符合规则。4.理解型试题。要考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能不能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理解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做题时能把握好题干的侧重点之所在。如说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是因其表面有一层“蜡晶体”使其它物质离子不能附着。问题是:荷叶的“蜡晶体”使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说明什么。这就要求弄清问题的侧重点之所在了,问的是荷叶的蜡晶体“使”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什么,这就涉及到一个什么使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了,我们就应想到蜡晶体是荷叶自身具有的,是内部的,属内因,而淤泥是外在的,是外因,而问的是内因使怎么样,就应想到是内因的决定作用。

(二)如何解主观题主观题是最能体现出能力的一道题,也是拉开差距的一道题,所以主观题不仅要做,而且要尽力做好,而有很多同学却认为只要做好客观题就行了,主观题大部分是做不来的,不如不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客观题是大部份人都会做的题,结果只做选择题的就只能得个平均分,而做主观题做的好的人则能体现出与别人的差距之所在。很多人想做主观题,但就是在看了题之后找不到从哪儿下手,读了一篇材料之后不知所云,导致不敢做,想做而不能做,做了却得不到分,出于以上种种原因,很多人就来个干脆不做了。为此,我们须想法子让学生想做,敢做,能做,且能做好。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了。下面我就我所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谈谈如何才能把主观题做好尽可能地让学生得高分。1.首先要求学生能做到用我前面所介绍的看书方法把书看熟。然后在此基础之上读材料,归纳出材料的主体意思,把材料与课本上相关的原理的材料相联系,看与哪类的原理的材料相同或相似,就用哪一类的原理。在答题时又须注意指点学生:要按步骤来答,基本步骤应是先把材料所体现的原理完整地表述出来,接着就是方法论,然后就是用所用的原理来分析材料,再接着就是上升到我们的认识,即我们该对之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以下面一题为例来说明: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孟子幼时,其母为有利于他的成长,曾三次搬家,择邻而居。请接合有关哲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分析:对这道题,我们学了内外因的辩证关系之后,只要一看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就应条件性反射地想到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哲学原理。这道题就要求我们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来解。解答如下: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材料的观点认识到了外因的重要作用,但又过份地夸大了外因的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内因是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内因,但同时也不忽视外因,坚持内因与外因相接合的观点。2.有的题是问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并结合材料说明,这就要求学生能首先学会看材料,从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上看出一些哲学原理,同时又能通读理解材料,归纳出一些整体的哲意。并能从材料中引用相关的语句来佐证。如以下题为例: 美国一些研究机构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的白领工作,即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开始出现成规模向海外转移的趋势。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朱光耀认为,发达国家人才外流这一现象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则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原理?结合材料说明。

解析: 这段材料中有一些关键性的词句,如“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显著特点之一”,“新的机遇”之类,我们一看到“新阶级”这个词就应当想到我们所学的矛盾特殊性原理中的“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就应想到矛盾特殊性原理;一看到“机遇”一词我们就应想到“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这些都是一些特殊的词句,我们读材料时要能把它找出来。解答如下: 体现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事物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特点不一样。目前,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特点由以前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变成流出。这下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靠自己的自力更生,但国外人才这些外部条件的利用却能对其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这要求我们重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3.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答哲学题不要求要用多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只要能把所要求的原理完整地表述出来就行,即使枯燥一点也无所谓!把所要求说明的问题目说清就行。以上就是我仅就在学习哲学时在看书,做题两方面的方法略谈一二,只能说是一管之见,其中还有诸多的不足之处,望能得到大方之家的指教是幸!

第五篇: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

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

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

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C2、(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A3、(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

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

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

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A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5、(2010年高考•江苏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解析】A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以下属于哲学层面的意识现象是()

A.民间的“实惠”思想B.《老子》的思想

C.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思想D.《本草纲目》的思想【答案】 B

2.(2009•上海,1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

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答案】A

3.(2009•重庆,31)人们曾用求神膜拜自然/用思维证明自然/ 后来用观察、想象和检验/

摸清了大自然的脾气/ 但景象不断变幻/大自然在微笑——/仍然没有供出她内心的秘密

——摘编自{英}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的“思维”能证实大自然“内心的秘密”

B.摸清“大自然的脾气”,就是对不断变幻的“景象”的感知

C.只有不断摸清“大自然的脾气”,才能接近“内心的秘密”

D.人们能认识不断变幻的“景象”,也能彻底把握“内心的秘密”【答案】C

4.(2009•江苏,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答案】B

5.(2009•江苏,28)“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答案 】A

6.(2009•江苏,29)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案】C

7.(2009•江苏,31)《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

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答案】D

9.(2009•全国Ⅰ,28)“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

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这一论述表时,信心作为对前

景的良好预期()

①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②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

③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

④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方向转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

10.(2009•福建,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

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作用【答案 】A

1.(2008•广东文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和不可知论②一元论和二元论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B

2.(2008•广东理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

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3.(2008•山东文综,22)《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

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④重视

做好量的积累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

4.(2008•山东基本能力,9)“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③落霞与孤

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

5.(2008•江苏单科,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答案】B

6.(2008•海南单科,16)“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造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

利因素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

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7.(2008•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答案】C

8.(2008•天津文综,29)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全中国人民热切期盼的盛事。漫画《情有独

钟》蕴含的哲理是()

①现象是本质的表现②主观与客观相符合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④内因通过外因起

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 A

9.(2008•上海综合,6)依据人物性别、年龄、身份、职业、性格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不

同,京剧的行当可以划分为生、旦、净、末、丑。每一行当都有不同的脸谱造型,这些脸谱

是对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概括后的艺术加工。用哲学的语言来说()

A.艺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创作B.客观现实以艺术作为摹本

C.艺术是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D.客观现实是对艺术的再创造 【答案】C

10.(2008•全国Ⅱ,32)为了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一些地区试行教科书免费

循环使用。学期结束后,教科书由学校收回,供下一个年级使用,几年更新一次。教科书之

所以可以循环使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思想内容的存在同物质载体无关B.思想内容的稳定要求物质载体的稳定C.物质载体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不影响思想内容D.物质载体的稳定有利于思想内容的稳定【答案】 C

11.(2007•山东文综,2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

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

一致的是()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答案】D

12.(2007•广东文基,15)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答案】B

14.(2007•江苏单科,12)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答案】D

15.(2006•广东单科,19)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

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

著。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答案】D

16.(2006•天津文综,30)“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

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

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答案】C

17.(2005•广东单科,17)在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从95号的镅(Am)开始,后序的20多种元素均是人造元素,这一科学事实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意识也可以反过来决定物质

B.在现代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已不再重要了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受到了冲击

D.意识的力量带来了物质的成果【答案】D

18.(2005•广东单科,2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

情,作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以下正确的认识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一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出发得出的科学论断

B.社会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低级阶段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一切从我国生产力状况的实际出发得出的科学论断

D.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普遍性意义【答案】C

19.(2005•广东大综合,15)2004年6月底7月初,有关部门连续举办了“牢记„两个务心‟

永葆政治本色——西柏坡精神巡回展”和“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两个大型展览,弘扬西柏坡精神

和延安精神。这一活动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D.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B

20.(2005•江苏单科,15)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D.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答案】D

21.(2005•天津,27)漫画《放生》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②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③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要做

到主观符合客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

22.(2005•天津,28)某高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进一步提

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该校毕业生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一次就业率连续攀升。这表明()A.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科学理论对社会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价值观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D.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答案】A

下载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哲学生活》教学心得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大全)

    导语 :高中学期相关的教学计划应该要提前进行相关的制定,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1本学期我担任高......

    高二政治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2009年下学期高三政治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09-4一、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思想、知识、能力水平的全面提高。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正确对待高三所面临的人生机遇与挑......

    高二政治会考复习提纲哲学生活部分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部分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考点 1、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三亚四中高二政治会考,哲学生活

    三亚四中高中会考资料哲学生活 哲学的主要流派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们的哲学生活主要学习的是唯物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主要包括:辩......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课题:《生活与哲学》前三单元习题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 :使用时间设计人:张会杰审核人:【学习目标】前三单元重要知识的复习【学习重难点】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主要原理的应用 一选......

    高二政治哲学主观题

    1.材料一 继2003年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后,2012年,深圳又提出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深圳打造文化强市的措施主要有:培育城市人文精神,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

    2015年—2016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政治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2016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继续担任高二B1、B3、B5、B7四个班,二理二文的政治教学任务。理科班的主要教学任务为做好学考复习工作,让学生顺利过考,从结果看顺......

    高二政治教学心得

    高二政治教学心得 陈玉燕 在经历了又一轮的高三教学后,回到基础年段重新开始教学,在接触新的学生的同时在教学上又有了新的体会与收获。高三的复习课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