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时间:2019-05-12 05:36: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第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常见问题

◇ 问题一:教材容量大的问题

现在的科学教材内容安排容量大,按照课前的教学预设,理想状态下,教学任务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的生成因素却极大的制约着教学的进程,很多一线老师都有这样的切实体会,你再紧赶快赶最终还是来不及。尤其在一节课中要实施几个实验操作的,则时间更加的不够。虽然,各级教研员们和特级教师们在各种场合呼吁,可以适当的延长教学,但在实际中,这种可能性很小:学生们赶着要准备下一节课;要准备上厕所;实验室与教室距离远,回到教室都要一定的时间;教师自己还要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材料等等因素制约着我们在课堂中的教学延伸。所以,延长研究的时间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

◇ 问题二:实验材料准备时间问题

现在的科学教师课时量足,学校在考虑课时量的时候,往往很少顾及实验准备的时间。把每个科学老师的课时数都安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课前和课间准备材料的时间。造成上课匆匆准备,下班之余还要在家中或学校中准备,成为科学老师很无奈的一项负担。中学都配备专门的实验员来准备,但是他们的实验项目却是相对固定,准备上只是多花一点时间的问题。而小学的实验很不固定,很多实验的材料需要老师们千辛万苦的去挖掘和找寻,而这恰恰又是不计算工作时间的。现在的各个学校,由于师资配备的问题,很多老师还会涉及跨年级教学,前一节课还是这个年级的实验,下节课就得换另一个年级的实验材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需要变戏法一样的准备,老师们往往忙的像陀螺一样的在旋转,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缺这缺那的不足。所以,实验材料准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科学老师。◇ 问题三: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

有人这样调侃: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不需要用眼睛找寻,只要听声音就可以找得到,声音最响最吵的教室就是实验室。什么原因?学生对实验操作,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吸引力,若没有有效的控制,声音也是其参与实验的一部分。另外,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课就是来放松的,就是来玩的,在语数英等主课课堂上的压抑,在科学课课堂可以尽情的爆发,若科学老师对其没有准确的估计和应对,实验操作课堂上的纪律,就可能无法调控。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 问题四:优势学生的培养问题

优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成为主角,一个是其脑筋灵光,很快就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或者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在其它学生还瞪大眼睛一脸茫然的时候,其已经是蓄势待发,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而且,也有少数的个体,会未等老师发布命令,其就已经偷偷的在开始了。而其它学生,大都只能作为看客。但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会面对全体而设计,在整个进程中,对这些优势学生而言,几乎是没有什么难度,当别的学生还在挑一挑摘桃子的时候,其实,优势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吃饱。说的不动听一点,我们现在的实验教学,优势学生不需要老师的教,其基本上也能摸索出来。所以,前10%的优势学生的提优问题,就是摆在我们科学老师的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五:后10%学生的参与问题

相对的则是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的后10%学生。一般状态下,要其主动的设计出实验操作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是在优势学生的帮助下,知道了实验操作的要领,单单请其操作,在时间上也会出现问题,会大大的影响教学的进程。本来,我们的教学时间就因教材容量的问题而缺少时间,若由他们再一折腾,教学肯定来不及。若不参与,如何保证教学面对全体?如何应对实验操作测试?如何应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区科学素养的抽测?这是个环环相扣的棘手问题。◇ 问题六:实验材料的干扰问题

前面已经阐述,学生的好动,以及对于实验的兴趣,是天性。若有实验材料在眼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手,不去碰和动,那需要多大的忍耐力。所以,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男生,尤其是相对灵活和多动的男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材料上,而至于老师在讲些什么,他反而不怎么关注了。这就是课堂中经常见到的实验材料干扰正常教学的问题。这很多时间都发生在我们老师事先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实验桌上,或者实验结束之后,没有及时将实验材料收缴的时间段。其实,对于材料的放置和收缴,对我们老师而言也很矛盾,提前放在桌上吧,怕学生干扰听讲,不放吧时间又是那么的紧张。实验结束后的整理,也是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

◇ 问题七:学生实验的方向偏离问题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之中的方向现象,可能是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实验操作不感兴趣,只是对于材料和玩这些材料感兴趣,于是,在开始实验之前或者之后,其又乐此不彼的在继续或提前研究,研究些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还有一种现象是,由于要照顾全体学生的实验进程,已经提前完成的小组成员,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于是就拿着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之路。这就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这不得不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和合理解决。◇ 问题八:实验数据的利用问题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关注实验本身和实验材料本身,对于实验的数据往往会视而不见,当老师要求其分析实验数据时,很多学生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当然,这更多的是实验惹的祸,他们还沉浸在实验的海洋中没有自拔。若需要老师再重新梳理一遍实验及数据,在教学进程上,就造成一定的浪费。当然,这样的学生也只是一部分群体。跟着教学思路的学生,还是能很轻松的完成分析的任务。其实,我们的教学,对于认真听讲和参与的学生来讲,都不是什么问题,关键还在于这少数的一部分学生。如何有效的纳入进来,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 问题九:实验教学的延伸问题

前面介绍,在课堂下课之后,再延伸教学和实验操作研究,在现在的情形下,几乎不太可能。那能不能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家庭中呢?也许,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做过这样的尝试。有的甚至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但相信,也有很多老师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去实践和去积累。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时间如此紧张,有的甚至在课堂教学中还不能有效消化和吸收的项目,完全可以进行延伸。温州实验小学的“家庭实验室“工程,就给我们很好的借鉴。工程项目负责老师陈耀,曾收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接见。

◇ 问题十:科学教师的实验素养问题

在区科学素养抽测工作中,很多老师在自己的学生不能完成完整的操作时,也许意识到,这样的操作细节似乎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关注,不要说教给学生们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老师的实验素养的问题。我们很多老师,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科学老师都不是科班出生。也就是自己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实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在教学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实验教学,这就免不了对实验的细节挖掘不深和不够。现阶段,对于实验操作的技能培训也相当有限,使得老师们的实验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尤其以青年教师更为突出。所以,老师的实验素养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二、解决策略

1、教材容量

一是减少环节和语言。很多公开课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将简单问题复杂话,很简单的一个开头,有的老师设计的很繁琐,绕来绕去,学生被绕得晕头转向,还没有进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最终还是自己硬生生的拉到轨道上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将问题简单话,直奔主题,直奔实验教学的中心。二是强化训练速度。每次实验都予以时间规定,这是一种训练方法,避免学生拖沓,没有一定的限制,要学生自主的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有时间上的限制,久而久之,学生有了这样的时间概念后,再慢慢的不提时间,学生也会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引进比赛的方法也是一种刺激方法,学生毕竟年龄尚小,比赛加上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加一点分数或者其它对其有吸引力的奖励,学生的劲头还是十足的。引导介绍如何操作才能高效快速,是必须要做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分工的明确,各司其职的到位与否,需要形成学生非常清楚的机制,在训练之初,一般都由教师帮助下分好各自的岗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再按照时间轮换。

三是保证按要求操作。训练学生一定要清楚操作要求和规范后才可以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操作前,对于听清楚要求和规范的抽查工作。有必要,在操作前学生再次讲述实验操作的方法。

四是对实验要求的再设计,适当删减。教材的设计,一般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存在容量过大的问题,这需要老师们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对于有些实验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有时甚至可以做必要的删减。

2、材料的准备时间

(1)、小助手。为防止准备材料来不及,现在我在每个班级中都配备了两位小助手,小助手必须在下课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帮助老师一起准备实验的材料,尽可能缩短材料准备的时间。下课之后,帮助老师一起整理实验材料,并且一起归档和进仪器室,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助手对于实验材料的位置,放置和拿取,一般都非常清楚,所以发挥了很大的功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证明,这样的角色很有必要,而且很实用。

(2)、材料员的固定。在小组学习共同体创建中,材料员的角色可以适当固定,而且可以选择学习相对弱势的学生,固定有固定的好处,一段时间训练后,其角色比较清楚,套路也熟悉,会有效的提升实验的效率,同时,也是弱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一种模式,不至于有被遗弃或者只是一个看客的孤单感觉。所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材料员的角色可以基本固定,不轻易轮换。

(3)、提前准备。材料的准备,有时不是一下子能全部到位,需要一个时间观念。在准备时,可以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先花一定的时间梳理,列出清单,再一一准备,做个有心人,做个备忘录。这样有什么好处,一旦在哪个时间段比较忙无暇准备时,由于事先一并准备好,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4)、学生准备。很多材料可以来源学生,所以,这更需要我们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提前梳理。哪些材料可以通过学生力量来完成,心中有数,到时间布置,学生到时间带来,很顺利成章。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由于准备匆忙,没有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往往火烧眉毛了再去寻找和准备,自己找不到,学生来不及准备,就一定耽误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准备材料,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楚的要求,不能是想当然或者泛泛要求,这样往往会造成材料的重复和不合格现象。辛辛苦苦叫学生准备过来,结果不能使用,一则是浪费,二则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3、教学常规:

(1)路队:最好的方式,是从教室开始,就排着整体的队伍来,在实验室走道安静等待。若不能完全做到,则在实验室外走道,必须全部安静才能进入实验室。这样做,有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心态平静对于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非常有帮助,在教室外就做到,实际上在为学生上课做心里准备。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平静的学生进入教室后其喧闹明显低于闹哄哄的学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同。

(2)准时:要求学生准时到实验室,这是给学生一个信号,科学课是一趟严谨的课堂,不能随随便便迟到,尤其是由于其它老师原因造成的迟到,需要我们与老师进行沟通,并且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是给学生的一种感觉,科学老师非常的认真。从而要树立起我们的威信。准时的另一个好处,毋庸置疑的就是保证研究的时间,科学实验是很费时间的,哪个环节浪费了时间,对于研究都会产生质量上的影响。

(3)坐姿: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一直是副科,所以往往也是情绪发泄的场所,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班主任的课堂上认认真真的班级,到来实验室像完全变了一个班级,各种各样的现象都会出现,学生的浮躁和不安分,充分的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坐姿上,屁股好像有刺般一刻也消停不下了。实验开始,趴在凳子上,甚至爬到桌子上的事情,都可能会发生。这需要我们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在实验时,一定要求实验的学生必须站着操作,其它需要站起来的学生才可以站,其它必须安静的就坐,形成一定的规范后,实验操作才会更加规范。

(4)倾听:我们一个普遍现象,优势同学不愿听别人的发言,只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还是别人已经表达了。弱势同学不愿听,在别人发言时,做小动作,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这样的两部分群体不解决好,上课的效率就大大打折。所以,训练认真倾听是必须的项目。明理先行,再不间断修正,再修正的方法,直到训练有成效为止。有时,甚至牺牲一节课或一段时间,来强化。

(5)效率:时间观念和方法指导,可以是演示和单独指导相结合。

分工:分工明确。定期轮换,岗位要考虑人选,尤其是优势学生的使用,弱势群体的参与。(6)整理:意识培养,实践反复训练,一练到底,若哪个实验桌没有将材料整理就离开了,教师要有哪怕学生已经回到教室内,也要重新拉回整改,几次下来,学生的行动就会自觉,意识养成。

4、优势学生:

一是领袖才能开发。培养成为优秀的设计者,指挥者,协调者,尝试者和权威。二是学习共同体创建。共同体中的一分子,相当于老师的半个助手。组别之间采取竞赛的方式,促进共同体的共同进步。

三是相互结对。勇挑重担,成为弱势学生的结对对象,弱势学生的实验过程的叙述和操作的帮教,尤其全权负责,并且负责到底。结对组之间,以竞赛的方式促进优势学生的责任感。

四是兴趣组活动。创建兴趣组,在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头脑奥林匹克领域发挥其作用而进一步系统培养。

5、后10%参与

(1)学习共同体:与优势学生结对,对于优势学生有任务,帮助学会和操作的任务,该生有能基本操作的过关任务。

(2)人人过关:为保证其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每学期人人过关的抽测任务必须参加,平时,有定点优势学生帮教,在后期老师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讲解和检查,在此基础上,在学校抽测中力求人人过关;

(3)简单参与:帮助领取材料,帮助记录,多人观察的前提下,一起参与观察。

6、实验材料干扰

一是不提前放置。实验桌上放置着材料,真正能克制住自己的学生不容易,尤其是男生,按照心理学分析,这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将材料提前放置在实验桌上。

二是实验材料提前亮相。为了防止学生过分新奇,在分发到材料后研究材料本身,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讲台上亮相,甚至可以向学生介绍,也可以适当的让学生用手先行接触,消除材料的神秘感。

三是分批分发实验材料。针对实验的不同,材料可以采取分批发放的形式,而且,一个实验完成,相应的材料不再需要时,必须要求回收到原来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从哪里拿整理放回到哪里的良好实验习惯。一旦忘记回收材料,这些材料将成为很多学生的玩具,于是,实验到底研究什么,研究到哪里,再也不是他关心的内容。即使,你再提醒和要求,也很难将其拉回,一回头,其手又忍不住碰上了。四是实验材料的雪藏。有些实验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或者一点也不熟悉,在有时候需要对其雪藏,不雪藏,学生会根据其生活经验,干扰实验的进程和实验的解释,如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中,若将盐提前暴露给学生的话,学生就是钻到盐中,液体中一定加盐,一定是盐水的液体,等等,会严重干扰整个教学。

7、实验偏离

(1)细化实验计划的指导: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

(2)实验操作方法的口头再描述:一心想要实验操作的学生,心里是相当迫切的,以至于连老师的方法和要求都没有听清楚,已经跃跃欲试,如果以这样的状况去实验操作,基本上不可能完成任务,即使在人家的纠错中走上正轨,其效率也是相当低下,基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为了防止其方向偏离或者不知做什么,必须强化方法的再描述和叙述。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长期训练,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才能逐步规范。

(3)学习共同体的监督机制。需要共同体成员敢于站出来,提醒和指出。尤其是有效培养小组成员的纪律意识,让强势学生和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监督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威信和权威,通过同伴监督和提醒的方式,相互受制约,相互不受制约,以减少方向性和偏理性。当然,组长的培养,需要投入其它的时间,犹如班级中小干部培养一样,所以,科学老师在学习共同体的培养上,必须要有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策略和方法,抓住了核心,也就抓住了课堂。

(4)必要的惩罚机制。必要的惩罚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更加需要,诸如停止实验的权利但必须课余复述实验操作过程的惩罚;为自己不良行为负责帮助整理所有实验材料的惩罚;转换实验角色的惩罚,如本身是实验操作者,由于违犯或走偏实验方向,取消操作资格改成实验记录角色,很多学生对于实验研究而言,最感兴趣的是操作,这是童心所致,一旦抓住了其弱点和要害,有针对性的采取惩罚措施,有时效果还是时分奏效的。当然,方法一定要轮换使用,不可一种方法包治百病,时间一长,会彻底失去效能,再想到更换,已经为时已晚。

8、实验数据的重视

(1)、数据分析的放大。要学生关注数据,首先教师自己要关注,在接触的时间段,需要教师将数据放大到黑板,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关注数据,明道理,要告诉学生关注数据的目的性和因由。在此基础上,要带着学生一步步分析数据,教给分析的方法,在标准的介绍之后,要安排学生训练的机会。尤其是,在系列的实验和数据统计的单元,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的训练记录和分析。(2)、养成分析的习惯。训练学生向数据要信息的习惯,由数据推出结果的过程。(3)、训练分析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像数学解题模式,要说出整个数据分析思考的过程,长此训练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表达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也就提升了。

9、实验教学延伸

(1)家庭实验室。

一是项目开发:课堂实验的延伸,如哪个实验没有在课堂研究完毕,回家继续完成。课题实验的拓展,如研究好磁铁,可以研究磁铁在高温下、低温下、水中等地方磁性的变化。头脑奥林匹克比赛题目等。

二是带着任务回家:这样的任务必须要求十分明确,而且操作性强,不能泛泛布置。三是带着方法回家:对一部分学生,需要明确的怎样做的方法支撑,对于一部分学生要求独立设计,这是要求和方法并存的地方。

四是亲子参与。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参与,这样质量和参与的热情和解决问题都可以得以保障。

五是关注原始材料积累。操纵的成果说明,操作的照片或视频,都是很好的原始资料,必须要有和保存。

六是操作细则到位。这是整个家庭实验室能否有效开展的保障机制,必须认真研究和制定。七是评价机制到位。这是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的原动力。

(2)小实验员的培养。为实验提供更多的材料保障。(3)关注安全问题。

安全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事情。在任何实验教学过程中或者家庭实验室开展中,方方面面考虑周全,提出警示和要求。

10、教师科学素养

自我提升需求。不进则退。多听课。多写反思。多做教材分析。熟悉一个单元、整册教材。

第二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常见问题

◇ 问题一:教材容量大的问题

现在的科学教材内容安排容量大,按照课前的教学预设,理想状态下,教学任务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的生成因素却极大的制约着教学的进程,很多一线老师都有这样的切实体会,你再紧赶快赶最终还是来不及。尤其在一节课中要实施几个实验操作的,则时间更加的不够。虽然,各级教研员们和特级教师们在各种场合呼吁,可以适当的延长教学,但在实际中,这种可能性很小:学生们赶着要准备下一节课;要准备上厕所;实验室与教室距离远,回到教室都要一定的时间;教师自己还要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材料等等因素制约着我们在课堂中的教学延伸。所以,延长研究的时间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解决策略

一是减少环节和语言。很多公开课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将简单问题复杂话,很简单的一个开头,有的老师设计的很繁琐,绕来绕去,学生被绕得晕头转向,还没有进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最终还是自己硬生生的拉到轨道上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将问题简单话,直奔主题,直奔实验教学的中心。

二是强化训练速度。每次实验都予以时间规定,这是一种训练方法,避免学生拖沓,没有一定的限制,要学生自主的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有时间上的限制,久而久之,学生有了这样的时间概念后,再慢慢的不提时间,学生也会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引进比赛的方法也是一种刺激方法,学生毕竟年龄尚小,比赛加上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加一点分数或者其它对其有吸引力的奖励,学生的劲头还是十足的。引导介绍如何操作才能高效快速,是必须要做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分工的明确,各司其职的到位与否,需要形成学生非常清楚的机制,在训练之初,一般都由教师帮助下分好各自的岗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再按照时间轮换。

三是保证按要求操作。训练学生一定要清楚操作要求和规范后才可以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操作前,对于听清楚要求和规范的抽查工作。有必要,在操作前学生再次讲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四是对实验要求的再设计,适当删减。教材的设计,一般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存在容量过大的问题,这需要老师们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对于有些实验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有时甚至可以做必要的删减。

◇ 问题二:实验材料准备时间问题

现在的科学教师课时量足,学校在考虑课时量的时候,往往很少顾及实验准备的时间。把每个科学老师的课时数都安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课前和课间准备材料的时间。造成上课匆匆准备,下班之余还要在家中或学校中准备,成为科学老师很无奈的一项负担。中学都配备专门的实验员来准备,但是他们的实验项目却是相对固定,准备上只是多花一点时间的问题。而小学的实验很不固定,很多实验的材料需要老师们千辛万苦的去挖掘和找寻,而这恰恰又是不计算工作时间的。现在的各个学校,由于师资配备的问题,很多老师还会涉及跨年级教学,前一节课还是这个年级的实验,下节课就得换另一个年级的实验材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需要变戏法一样的准备,老师们往往忙的像陀螺一样的在旋转,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缺这缺那的不足。所以,实验材料准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科学老师。

解决策略

(1)、小助手。为防止准备材料来不及,现在我在每个班级中都配备了两位小助手,小助手必须在下课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帮助老师一起准备实验的材料,尽可能缩短材料准备的时间。下课之后,帮助老师一起整理实验材料,并且一起归档和进仪器室,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助手对于实验材料的位置,放置和拿取,一般都非常清楚,所以发挥了很大的功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证明,这样的角色很有必要,而且很实用。

(2)、材料员的固定。在小组学习共同体创建中,材料员的角色可以适当固定,而且可以选择学习相对弱势的学生,固定有固定的好处,一段时间训练后,其角色比较清楚,套路也熟悉,会有效的提升实验的效率,同时,也是弱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一种模式,不至于有被遗弃或者只是一个看客的孤单感觉。所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材料员的角色可以基本固定,不轻易轮换。

(3)、提前准备。材料的准备,有时不是一下子能全部到位,需要一个时间观念。在准备时,可以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先花一定的时间梳理,列出清单,再一一准备,做个有心人,做个备忘录。这样有什么好处,一旦在哪个时间段比较忙无暇准备时,由于事先一并准备好,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4)、学生准备。很多材料可以来源学生,所以,这更需要我们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提前梳理。哪些材料可以通过学生力量来完成,心中有数,到时间布置,学生到时间带来,很顺利成章。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由于准备匆忙,没有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往往火烧眉毛了再去寻找和准备,自己找不到,学生来不及准备,就一定耽误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准备材料,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楚的要求,不能是想当然或者泛泛要求,这样往往会造成材料的重复和不合格现象。辛辛苦苦叫学生准备过来,结果不能使用,一则是浪费,二则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 问题三: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

有人这样调侃: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不需要用眼睛找寻,只要听声音就可以找得到,声音最响最吵的教室就是实验室。什么原因?学生对实验操作,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吸引力,若没有有效的控制,声音也是其参与实验的一部分。另外,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课就是来放松的,就是来玩的,在语数英等主课课堂上的压抑,在科学课课堂可以尽情的爆发,若科学老师对其没有准确的估计和应对,实验操作课堂上的纪律,就可能无法调控。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解决策略

(1)路队:最好的方式,是从教室开始,就排着整体的队伍来,在实验室走道安静等待。若不能完全做到,则在实验室外走道,必须全部安静才能进入实验室。这样做,有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心态平静对于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非常有帮助,在教室外就做到,实际上在为学生上课做心里准备。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平静的学生进入教室后其喧闹明显低于闹哄哄的学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同。

(2)准时:要求学生准时到实验室,这是给学生一个信号,科学课是一趟严谨的课堂,不能随随便便迟到,尤其是由于其它老师原因造成的迟到,需要我们与老师进行沟通,并且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是给学生的一种感觉,科学老师非常的认真。从而要树立起我们的威信。准时的另一个好处,毋庸置疑的就是保证研究的时间,科学实验是很费时间的,哪个环节浪费了时间,对于研究都会产生质量上的影响。(3)坐姿: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一直是副科,所以往往也是情绪发泄的场所,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班主任的课堂上认认真真的班级,到来实验室像完全变了一个班级,各种各样的现象都会出现,学生的浮躁和不安分,充分的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坐姿上,屁股好像有刺般一刻也消停不下了。实验开始,趴在凳子上,甚至爬到桌子上的事情,都可能会发生。这需要我们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在实验时,一定要求实验的学生必须站着操作,其它需要站起来的学生才可以站,其它必须安静的就坐,形成一定的规范后,实验操作才会更加规范。

(4)倾听:我们一个普遍现象,优势同学不愿听别人的发言,只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还是别人已经表达了。弱势同学不愿听,在别人发言时,做小动作,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这样的两部分群体不解决好,上课的效率就大大打折。所以,训练认真倾听是必须的项目。明理先行,再不间断修正,再修正的方法,直到训练有成效为止。有时,甚至牺牲一节课或一段时间,来强化。

(5)效率:时间观念和方法指导,可以是演示和单独指导相结合。

分工:分工明确。定期轮换,岗位要考虑人选,尤其是优势学生的使用,弱势群体的参与。

(6)整理:意识培养,实践反复训练,一练到底,若哪个实验桌没有将材料整理就离开了,教师要有哪怕学生已经回到教室内,也要重新拉回整改,几次下来,学生的行动就会自觉,意识养成。

◇ 问题四:优势学生的培养问题

优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成为主角,一个是其脑筋灵光,很快就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或者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在其它学生还瞪大眼睛一脸茫然的时候,其已经是蓄势待发,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而且,也有少数的个体,会未等老师发布命令,其就已经偷偷的在开始了。而其它学生,大都只能作为看客。但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会面对全体而设计,在整个进程中,对这些优势学生而言,几乎是没有什么难度,当别的学生还在挑一挑摘桃子的时候,其实,优势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吃饱。说的不动听一点,我们现在的实验教学,优势学生不需要老师的教,其基本上也能摸索出来。所以,前10%的优势学生的提优问题,就是摆在我们科学老师的一个实际问题。解决策略

一是领袖才能开发。培养成为优秀的设计者,指挥者,协调者,尝试者和权威。二是学习共同体创建。共同体中的一分子,相当于老师的半个助手。组别之间采取竞赛的方式,促进共同体的共同进步。

三是相互结对。勇挑重担,成为弱势学生的结对对象,弱势学生的实验过程的叙述和操作的帮教,尤其全权负责,并且负责到底。结对组之间,以竞赛的方式促进优势学生的责任感。

四是兴趣组活动。创建兴趣组,在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头脑奥林匹克领域发挥其作用而进一步系统培养。

◇ 问题五:后10%学生的参与问题

相对的则是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的后10%学生。一般状态下,要其主动的设计出实验操作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是在优势学生的帮助下,知道了实验操作的要领,单单请其操作,在时间上也会出现问题,会大大的影响教学的进程。本来,我们的教学时间就因教材容量的问题而缺少时间,若由他们再一折腾,教学肯定来不及。若不参与,如何保证教学面对全体?如何应对实验操作测试?如何应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区科学素养的抽测?这是个环环相扣的棘手问题。解决策略

(1)学习共同体:与优势学生结对,对于优势学生有任务,帮助学会和操作的任务,该生有能基本操作的过关任务。

(2)人人过关:为保证其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每学期人人过关的抽测任务必须参加,平时,有定点优势学生帮教,在后期老师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讲解和检查,在此基础上,在学校抽测中力求人人过关;

(3)简单参与:帮助领取材料,帮助记录,多人观察的前提下,一起参与观察。◇ 问题六:实验材料的干扰问题

前面已经阐述,学生的好动,以及对于实验的兴趣,是天性。若有实验材料在眼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手,不去碰和动,那需要多大的忍耐力。所以,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男生,尤其是相对灵活和多动的男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材料上,而至于老师在讲些什么,他反而不怎么关注了。这就是课堂中经常见到的实验材料干扰正常教学的问题。这很多时间都发生在我们老师事先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实验桌上,或者实验结束之后,没有及时将实验材料收缴的时间段。其实,对于材料的放置和收缴,对我们老师而言也很矛盾,提前放在桌上吧,怕学生干扰听讲,不放吧时间又是那么的紧张。实验结束后的整理,也是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

解决策略

一是不提前放置。实验桌上放置着材料,真正能克制住自己的学生不容易,尤其是男生,按照心理学分析,这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将材料提前放置在实验桌上。

二是实验材料提前亮相。为了防止学生过分新奇,在分发到材料后研究材料本身,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讲台上亮相,甚至可以向学生介绍,也可以适当的让学生用手先行接触,消除材料的神秘感。

三是分批分发实验材料。针对实验的不同,材料可以采取分批发放的形式,而且,一个实验完成,相应的材料不再需要时,必须要求回收到原来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从哪里拿整理放回到哪里的良好实验习惯。一旦忘记回收材料,这些材料将成为很多学生的玩具,于是,实验到底研究什么,研究到哪里,再也不是他关心的内容。即使,你再提醒和要求,也很难将其拉回,一回头,其手又忍不住碰上了。

四是实验材料的雪藏。有些实验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或者一点也不熟悉,在有时候需要对其雪藏,不雪藏,学生会根据其生活经验,干扰实验的进程和实验的解释,如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中,若将盐提前暴露给学生的话,学生就是钻到盐中,液体中一定加盐,一定是盐水的液体,等等,会严重干扰整个教学。

◇ 问题七:学生实验的方向偏离问题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之中的方向现象,可能是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实验操作不感兴趣,只是对于材料和玩这些材料感兴趣,于是,在开始实验之前或者之后,其又乐此不彼的在继续或提前研究,研究些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还有一种现象是,由于要照顾全体学生的实验进程,已经提前完成的小组成员,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于是就拿着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之路。这就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这不得不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和合理解决。

解决策略

(1)细化实验计划的指导: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

(2)实验操作方法的口头再描述:一心想要实验操作的学生,心里是相当迫切的,以至于连老师的方法和要求都没有听清楚,已经跃跃欲试,如果以这样的状况去实验操作,基本上不可能完成任务,即使在人家的纠错中走上正轨,其效率也是相当低下,基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为了防止其方向偏离或者不知做什么,必须强化方法的再描述和叙述。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长期训练,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才能逐步规范。

(3)学习共同体的监督机制。需要共同体成员敢于站出来,提醒和指出。尤其是有效培养小组成员的纪律意识,让强势学生和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监督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威信和权威,通过同伴监督和提醒的方式,相互受制约,相互不受制约,以减少方向性和偏理性。当然,组长的培养,需要投入其它的时间,犹如班级中小干部培养一样,所以,科学老师在学习共同体的培养上,必须要有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策略和方法,抓住了核心,也就抓住了课堂。

(4)必要的惩罚机制。必要的惩罚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更加需要,诸如停止实验的权利但必须课余复述实验操作过程的惩罚;为自己不良行为负责帮助整理所有实验材料的惩罚;转换实验角色的惩罚,如本身是实验操作者,由于违犯或走偏实验方向,取消操作资格改成实验记录角色,很多学生对于实验研究而言,最感兴趣的是操作,这是童心所致,一旦抓住了其弱点和要害,有针对性的采取惩罚措施,有时效果还是时分奏效的。当然,方法一定要轮换使用,不可一种方法包治百病,时间一长,会彻底失去效能,再想到更换,已经为时已晚。

◇ 问题八:实验数据的利用问题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关注实验本身和实验材料本身,对于实验的数据往往会视而不见,当老师要求其分析实验数据时,很多学生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当然,这更多的是实验惹的祸,他们还沉浸在实验的海洋中没有自拔。若需要老师再重新梳理一遍实验及数据,在教学进程上,就造成一定的浪费。当然,这样的学生也只是一部分群体。跟着教学思路的学生,还是能很轻松的完成分析的任务。其实,我们的教学,对于认真听讲和参与的学生来讲,都不是什么问题,关键还在于这少数的一部分学生。如何有效的纳入进来,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

(1)、数据分析的放大。要学生关注数据,首先教师自己要关注,在接触的时间段,需要教师将数据放大到黑板,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关注数据,明道理,要告诉学生关注数据的目的性和因由。在此基础上,要带着学生一步步分析数据,教给分析的方法,在标准的介绍之后,要安排学生训练的机会。尤其是,在系列的实验和数据统计的单元,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的训练记录和分析。

(2)、养成分析的习惯。训练学生向数据要信息的习惯,由数据推出结果的过程。(3)、训练分析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像数学解题模式,要说出整个数据分析思考的过程,长此训练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表达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也就提升了。◇ 问题九:实验教学的延伸问题

前面介绍,在课堂下课之后,再延伸教学和实验操作研究,在现在的情形下,几乎不太可能。那能不能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家庭中呢?也许,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做过这样的尝试。有的甚至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但相信,也有很多老师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去实践和去积累。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时间如此紧张,有的甚至在课堂教学中还不能有效消化和吸收的项目,完全可以进行延伸。

解决策略

(1)家庭实验室。

一是项目开发:课堂实验的延伸,如哪个实验没有在课堂研究完毕,回家继续完成。课题实验的拓展,如研究好磁铁,可以研究磁铁在高温下、低温下、水中等地方磁性的变化。头脑奥林匹克比赛题目等。

二是带着任务回家:这样的任务必须要求十分明确,而且操作性强,不能泛泛布置。三是带着方法回家:对一部分学生,需要明确的怎样做的方法支撑,对于一部分学生要求独立设计,这是要求和方法并存的地方。

四是亲子参与。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参与,这样质量和参与的热情和解决问题都可以得以保障。

五是关注原始材料积累。操纵的成果说明,操作的照片或视频,都是很好的原始资料,必须要有和保存。

六是操作细则到位。这是整个家庭实验室能否有效开展的保障机制,必须认真研究和制定。

七是评价机制到位。这是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的原动力。(2)小实验员的培养。为实验提供更多的材料保障。(3)关注安全问题。

安全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事情。在任何实验教学过程中或者家庭实验室开展中,方方面面考虑周全,提出警示和要求。

◇ 问题十:科学教师的实验素养问题

在区科学素养抽测工作中,很多老师在自己的学生不能完成完整的操作时,也许意识到,这样的操作细节似乎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关注,不要说教给学生们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老师的实验素养的问题。我们很多老师,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科学老师都不是科班出生。也就是自己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实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在教学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实验教学,这就免不了对实验的细节挖掘不深和不够。现阶段,对于实验操作的技能培训也相当有限,使得老师们的实验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尤其以青年教师更为突出。所以,老师的实验素养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解决策略

自我提升需求。不进则退。多听课。多写反思。

多做教材分析。熟悉一个单元、整册教材。

第三篇: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对待学习,厌恶懈怠。

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所招学生大多以音体美为主。而音体美学生大多因为学习不好,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才走上这条路,希望在高考中另辟蹊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现,部分音体美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上课听讲不认真,下课却很来精神。而且在我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个别班级,甚至这种认为学习无关紧要的风气占了上风,老师们上课绞尽脑汁,希望能点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但实效甚微。

要解决这种问题,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归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1.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心态。

要求过高:在目前的很多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要求仍然存在。而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当小孩的学习出现问题,不要去打,骂,那是种无能的行为,也只能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家长要帮助小孩,看看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轻声细语的和他商量,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家长,要注意,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要让孩子的生活被学习给占满了,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要求过低或放纵: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家长对孩子管的少,但是对孩子的要求又不放松,必然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误差,使学生自我放纵,自然学习跟不上。

严重的家庭问题:

实践证明,和睦家庭里的孩子能获得更健康愉快的身心发展。而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里,孩子会心事重重,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习发生兴趣。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一课。家长要尽量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2.教师自我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学生不爱学习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师需要反思。教师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更要反思自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没有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是否真正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堂效率。通常在实践操作中,我对待这一问题的做法,就是利用小故事。语文课堂上,小故事的作用不容小觑。所谓文史不分家,在语文学科的广阔天地里,收藏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在每堂课上,我尽量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对故事的憧憬中,走入课文的学习。

3.激励机制,让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尽管不爱学习,但是在他身上总归有一些优点值得我们称道。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找出学生身上潜藏的优点与潜能,以一些著名人物的小故事鼓励他,引导他对学习的态度发生变化。当不爱学习的同学在班级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时候,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并给予奖励。让他在班上获得信心。同时,激励机制的存在,也会让学生之间产生攀比心理,在竞争中,让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二. 行为习惯差。

在我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行为习惯差,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课堂表现来看,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有的班级学生充耳不闻,任课教师都进入教室了,学生仍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并且连课本都没有准备好。课堂上老师讲课也不听,尽管不会捣乱,但也不作任何反应。这种个别现象蔓延下去,使整个班级的风气很懒散。

我们知道,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而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通过教育的力量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新人,因此,抓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具有很重要得意义。结合实践,认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可以通过一下一些途径来进行:

1.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

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艰苦长期的工作,我们应高度重视。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周密计划,是落实这项作的重要前提。

实施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日常守则之外,还提出一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比如,这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下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等,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让他们做有目标、学有样子,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每一周对班级文明习惯遵守情况进行评比,将一周中无迟到早退现象,遵守纪律好和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班级进行表彰。在这种严格监督考核之下,学生大多能养成勤学、守纪的好习惯。

2.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形成的。这就靠我们平日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当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至终“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同学们的监督。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触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学校大多数班级的《卫生制度》、《纪律制度》、《学生操行评比制度》就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遵守的。我们每周对班级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周一早上指出,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改正不足,逐步从细微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比如我们地卫生行为习惯,一开始同学都没有意识,班级中有时桌凳摆放不整齐,教室里有垃圾废纸,周围环境中地废物,我们组织教室每天及时检查,发现后责令打扫干净并和班级文明分,通过这种办法,一个阶段后,同学们养成了一个到效后先看看桌椅摆放整齐了没有,地面是否干净,不乱仍杂物,看到杂物还能主动捡起来,慢慢好的卫生习惯就养成了。

三.指导学生“自我反省”,实现行为矫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针对这一点,我们平时要求他们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平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我们行为中,那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与自己对照,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还让学生对不道德行为的危害进行评述,认识到危害性而及时矫正,改正不足。

四.家庭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

从学生成长规律来看,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日渐成熟。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对家庭有依赖,但是又相对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而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这些心理变化,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什么也不让他做,使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限制,到学校也不打扫卫生,对班级事务不闻,桌上乱七八糟。这种情况,开家长会,找家长谈心,电话交流等,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要成才先做人”的道理,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团委组织的一些活动,如纪念日为贫困生献爱心等活动,让他们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让他们明白只有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注意加强修养,才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学生的很多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因此,要让他改掉这些坏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要一步一步的来,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表扬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并不时的给他点出错误,提出新的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家长和学校其他老师紧密配合,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如果缺乏一方面的配合,这个工作将难以开展,或者效果不好。

第四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师巡视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教师巡视策略

有效的课堂巡视,可以从实验操作、实验记录、课堂纪律入手进行巡视。有些老师会犯巡而不周的问题,会落下个别小组;也有老师对不合“胃口”的记录视而不见;还有些老师淡化了学生的经验。笔者将结合一线教学浅谈巡视的一些策略。

一、巡而视之,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

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的巡视是为了更好地“深人”学生,巡而视之,在科学实验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笔者执教三上《比较材料的韧性》,课本中呈现的材料是带有小孔的塑料尺、铁尺和木尺,实际上教具中的材料为塑料棒、铁棒和木棒,这无疑给操作带来了难度,我的做法是在材料的一端挂重物,为了不让重物滑落,就用手指抵住重物,我觉得较难操作,学生在用手抵住重物时的力度不好掌握,轻了要滑落,重了弯曲的距离就变短了,量弯曲的距离也是较难的,对于这样难度的实验,老师的巡视就变得尤为重要,我采取先整体巡视后个别巡视指导的策略,尽可能不落下一个小组,对于实验展开较为顺利的小组只需稍加停留,简单指导即可;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小组,老师一定要耐心指导,有必要的话,老师可亲自示范一组实验,剩余的让学生操作。在学生实验时,老师的巡视不仅要照顾到每个小组,而目对于一些:意外情况尤其要关注,问清原因。

二、巡而查之,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

很多公开课,老师会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去巡视,既然去巡视,应该要落到实处,除了关注学生的操作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记录。比如,涉及到数据的话,老师应该记下各小组第———手的数据,以便于更有效的汇报。市里有位老师执教《摆的研究》,有个环节是“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无关联的研究”,最后呈现的数据是这样的。这样的数据非常完美,学生顺理成章的得出了结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没有关系。整节课似乎无懈可击,看来老师的巡视是有效果的,是不是真的是这样?事后了解到有一个小组原来的数据并不是一样的,后来偷偷改的,因为老师让做完实验的小组把数据展示在白板上,这个小组受到了其他小组数据的影响,所以他们在私底下偷偷改了数据,才有了这样完美的数据。如果老师能够在巡视时能够先记下各小组的数据,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汇报时就能发现改数据的情况,老师可以做相应的调整,培养学生尊重数据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执教《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巡视的时候发现7个小组的记录单都写着实心木片是浮的,只有第8小组、写着实心木片是沉的,跟他们交流后,他们的看法是木片吸水后变重了,所以沉下去了。那么第8小组还要不要汇报?笔者认为必须要汇报,还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思考,同时也让第8小组的学生觉得自己的发现是有价值的,让学生明白凡事无绝对,总有特殊情况存在。老师在巡视学生记录的时候,不可打着巡视的大旗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置其小组不顾,发现某些小组的记录跟结论相悖时在汇报阶段直接跳过,追求所谓的“平顺”,这样的巡视不要也罢。老师发现不一般的记录应该要与学生对话,或帮助或解答或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如果采取冷淡处理,长此以往,学生的实验兴趣肯定大打折扣,甚至对科学课丧失兴趣。

三、巡而亲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伊始,老师应该以亲切的目光扫视所有的同学,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由于科学课的特殊性,基本上都是几个小组围坐一起,虽然铃声已经响过,还会有有些人还在“高谈阔论”,此时老师可以走下讲台轻轻地走进他的身边轻抚他的小脑袋或轻拍他的肩膀,相信学生会明白老师的用意。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讲课时或学生发言时也会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可借机巡视轻抚提醒,既保护他误的隋况不宜直接否定,而是要先肯定学生的思考过程、再明察思维过程、规范书写过程。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去认识自己错在何方,同时善于抓住学生的合理推导展开探究,带着学生一起解决问题。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讲课时或学生发言时也会有个别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老师可借机巡视轻抚提醒,既保护他们的自尊,又不会中断发言者的思绪。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经常能听到“老师,他们不让我做实验”了类似的话语,还有一些受到冷落的学生,他也不向老师诉苦,就坐在座位无所事事,像这样的学生老师在巡视时一定要多关注,帮助他们融人集体。我喜欢在上课前问课代表,上一节课哪些同学被批评了,那么在巡中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或肯定的眼神,尽可能让他们多发言,一扫前期的阴霾,重新找回自信。

第五篇:体系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体系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体系审核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一是比葫芦画瓢从其他企业照搬照抄造成文件不接地气的问题,二是厂房或车间硬件设施先天不足从根本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三是审核中对方为应付文审和现场审核所进行的书面造假,四是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不重视、对体系要求、具体内容不了解的问题等等。

每每遇到这些问题,面对相关人员的种种理由,外部审核员往往心知肚明但又不便一语道破,企业内审员却因公司的种种客观原因又无可奈何,被审核方各级人员又为能通过审核而费尽心机。如何面对审核中遇到的这几类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

1、比葫芦画瓢、克隆文件

一些企业在初建体系时,常常借助咨询机构推荐的文件样本,或者从其他公司借阅的模本,拟订自己的质量文件,这些企业有的能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别人的文件制订属于本公司的文件,经反复修改、试行、验证后执行,这种模式当然无可厚非;但个别企业却是在有了这些方便条件下,照搬照抄、简单克隆,甚至将别人的电子文本简单进行名称、岗位的“替换”就成了自己的文件,以至于在其后的培训贯标时,文件编制者根本就不明白一些段落的真正含义。这类文件,往往脱离企业实际,文件不具操作性、适应性,这样的体系即便最终通过了所谓认证审核,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也起不了多大促进作用。

应对策略:

作为审核员,一旦发现这类问题应中止审核,并引导企业端正认识,认识到体系标准对企业管理的建设性和突破性,体系文件要全面返工,审核员在此后审核中,要将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贯标培训过程材料及培训效果验证、文件的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审核重点。要将这些问题作为内审、管理评审输出的重点向最高管理者进行反映,让领导意识到公司体系的建立从认识上、方法上、方向上存在偏差,上层领导需予以关注。

作为公司体系主管部门,这类问题是大多数公司建立体系之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方法上对各部门、流程各环节进行引导,确保文件能够充分体现标准要求、体现管理者诉求、体现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对作业指导书必须体现操作性,必要时文件编制人员要亲自到作业现场按实际操作进行同步描述,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实用有效性。

2、硬件不足、得过且过

认证标准是对企业通过认证的基本要求。企业认证时,大型企业、新型企业硬件方面的问题一般较少,但一些小个体企业、原国有改制企业或者从个人小作坊转化而来的民营小企业,公司因取证、换证或强制性标识资质审查时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要求,而由于从前期规模小、不规范背景下发展过来存在认识上的盲点,因此企业在发展中对硬件没有做到同步投入,厂房简陋,比如做食品的根本没有什么一更二更,根本不具备更衣、消毒、温控、检测等条件,厂区所处位置不合理,企业存在的先天不足从根本上限制了进一步改造能够达标的可能性,作为认证机构,必须有企业可通行认证的底线,有些典型企业是不能进行认证和通过审核的。

应对策略:

对于审核员来说,当企业不具备硬件条件时,要分清这类企业是否具备改造的条件,有些工厂在硬件上先天缺陷,比如厂区靠近污染源、厂房格局或建筑材料不具备改造条件,可能这些企业即便改造从根本上仍达不到认证要求,这种条件下,作为审核员要在第一时间告知企业其存在局限性,要及时做出不宜认证的告知工作。但如果企业经过一定投入可以进行符合性改造,那么作为认证人员可以从技术上提供某些指导,建议其在咨询公司的具体指导下,本着投资小、但改造后须满足质量要求的双重原则,由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改造投入。

当公司硬件不符合认证要求时,作为公司人员,要认识到认证不是目的,作为一个企业,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是企业生存的道德准则、是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要做的,就是必须在符合质量认证标准前提下,如何最节约、最高效地实施改造,以满足认证所要求的所有标准条件。

3、劳民伤财、文件造假

文件造假一般发生在体系运行阶段,这些造假,一是按标准要求必须制订程序但实际没有制订文件,审核要求提供时,临时抱佛脚炮制出的文件,二是运行中为避免外部审核时发现系统问题,单独做一套假记录应付审核,整套记录与实际生产根本不关联,全是体系员、车间统计或兼职人员临时加班补做的记录,三是购进商品时进货资质把关不严,因图价格便宜或因生产急用或因监督把关不到位,存在资质材料不全甚至缺失,为满足审核临时造假复制,四是个别环节存在项目缺失,如水质检验、环境监测、产品化验等,平时硬件不具备或检验岗位人员空缺,因审核需要而临时造假,五是按体系文件、公司管理应该保持但在实际工作中尽职不到位,造成文件更新不及时、记录不及时或记录缺失等违规现象。

应对策略:

作为审核员,审核一个公司的记录是否全方位做假,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先了解公司基本情况、产销、盈利情况,从财务报表通过逆向模式,了解其真实的原料投入、半成品、成品等业务流量;审核索证记录是通过与供方直接电话沟通了解操作模式;审核其三级文件真实性时可以通过查验其发放范围,从操作者对该文件的是否了解取得可靠信息;查验其化验方面的工作是否运行,可以通过其审核期化验药品的消耗记录、当事人询问记录与现场抽检结果的对比等措施进行有效验证。

对内审员来说,要想避免文件、记录造假问题,首先要让公司高管对质量体系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ISO9001:2015体系七项管理原则中,除“以顾客为在关注焦点”作为质量管理的首项原则以引导企业对消费者的关注,紧接着就是“领导作用”,说明领导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说明领导端正对体系作用的认识对于体系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其次作为企业内部,应该坚持体系做实原则。有些企业对是否要把真实的记录拿来作为审核对象存在错误认识,认为一旦发现记录的真实问题,会因对问题是否进行了纠正、是否有纠正措施和纠正结果验证而进一步暴露出管理深层次的问题,其实这才是企业为什么没有做好产品质量的深层原因。因此质量体系一旦建立,必须运行,这体现公司最高管理者对质量工作是否真重视,更是公司各级人员执行力的体现。

4、外行决策、资源不足

近年来,质量管理(QMS)、环境管理(EMS)、职业健康安全(OHSAS)、食品安全管理(FSMS)等体系标准作为系统的、专业的管理工具,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应用与认可。目前企业的许多系统管理思想、管理工具,都是借由认证这一途径进入企业,为很多企业建立现代管理制度、更好参与竞争、行业申报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质量体系在一些企业不能实现功能最大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司高层领导对体系的认识和态度问题。

应对策略:

对非这方面专业人士的企业决策者来说,接触体系标准时感觉其抽象繁琐,因此对一些方法的引入心有芥蒂。要想得到决策层的认可和支持,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始试行时要发挥出这些工具的实用功能,首先我们自己要克服形式主义、为使用而使用,要通过这些科学方法的应用,使工作实现一个突进,使管理有一个大的提升,使上层管理者意识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提升,必须靠创新、靠先进方法的引入,“方法大于努力”,只有用最先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

任何一个公司的体系要想实现良好运行,最高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一要针对体系建设与运行必须投入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二是做内行管理,关注体系标准,真正认识体系的有效功能,支持、配合相关人员推进工作,三是对体系主管部门、体系管理员进行充分授权,要求各级人员支持配合,四是要把体系文件作为公司唯一的有效文件,避免另行执行文件,出现“两张皮”,作为公司层面,要认真安排内审、管理评审,使各项工作贯穿于体系中,通过体系的系统思想,举一反三,将最有效的管理体现在公司的各个层面。

下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学生无一例外面临着中考的压力,考上理想的高中进而冲刺理想的大学,是每个初中学生奋斗的目标,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一起......

    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引言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培养企业 需的具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生产一线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其主要的就业岗......

    小学英语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改革异彩纷呈,极具......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基于探究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 绩溪县实验小学 张继全 【摘要】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良好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也是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探究摘要:针对小学科学实验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从科学实验内容、实验方式、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信息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思考......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要求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策略与要求 小学科学的学习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这种素养主要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获得的。在这种探究活动中,实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基础教育,担负着儿童科学启蒙的重任。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