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总结报告(终稿)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自2007年立项以来,不断探索特色专业建设实践,丰富了特色专业建设理论,初步形成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基础教育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经过4年的建设,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现将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与优化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本建设点根据培养高素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目标,改革课程体系,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围绕“一个目标”、“两个发展”、“三个结合”、“四个方式”、“五个模块”构建。(“一个目标”,即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为总目标。“两个发展”,即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基本素质发展与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课程体系突出学生教育创新意识与能力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三个结合”,即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主干课程与分流课程相结合,课内实施的课程与课外实施的课程相结合。“四个实践方式”,即以见习、演习、研习、实习为主的实践方式。“五个模块”,即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五个模块构成。)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人才自身发展需要与中学德育课程改革需要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三位一体。从而实现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通识教师教育课程和学科教师教育课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本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下基本理念:(1)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与中学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需要。即根据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德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学生就业、未来发展和个人兴趣、志向,设置课程与安排各种活动。(2)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广交叉、、强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以生为本理念。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基础、教学智慧与技能、创新意识与能力、实践能力获得协调发展,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4)实践取向。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课程,及课程实施中的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培养方案的特点是:(1)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并重,学术性和师范性并重,突出教师素质培养。(2)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3)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以浓缩精华,减少重复,拓宽口径。(4)实践教学课程化。为了使实践收到实效而不走过场,将一些实践教学环节上升为课程,给其分配学分,明确其评价方式方法。(5)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实行2.5+0.5+1分段制,即1-5学期主要进行通识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教育;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第7—8学期实行方向分流,根据培养目标、社会需要及学生就业需要与兴趣设置不同专修方向,对学生分流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或兴趣选修相关课程。(6)服 务基础教育。根据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需要开设专业课必修课或选修课。如根据中学德育课的新变化增设了《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班主任工作》、《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科学思维常识》选修课。同时,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与中学德育课改革有关的内容,以适应中学德育课的综合化、选修化需要。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本方案中增加了教学建议部分。对教师教学提出指导性建议:(1)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学生参与教学,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2)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所有与实践相联系的课程的教学都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实践可在课上进行,也可在课外进行,特别是要加强课程的课外实施,并尽量将学生的实践过程与结果纳入评价范围。(3)紧密联系中学德育课课程内容与教学改革实际,体现中学德育课的教学理念,以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示范影响学生形成中学德育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方式。(4)探索以课题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引入教学内容与过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会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5)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以发展性评价为基本理念,以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运用情况和能力技能为内容,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口试、真实性评价(情境考试)、表现性评价(实践考试)、课程论文等,以改变以基本理论背记为全部评价内容、以闭卷考试为唯一形式的评价制度。(6)教师教育课程倡导运用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微格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
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改革
1.变理论教学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
教育实践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为目标的教师教育倡导的一个理念。这一理念已成为教师教育各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我们尽力将其渗透于、贯彻于各门课程的实施中,使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践取向,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实践形式,使理论传授与实践形成互动关系。例如对于一些理论性强,与实践直接联系较少的课程,采用撰写课程小论文,或读书心得等形式,通过研习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对于一些与实践、实际联系密切的课程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的实践形式;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则在课堂教学中,让师范生进行专门的实践,对师范生进行与课程有关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将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2.变知识教学为能力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3.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学生参与教学。实施情境创设、典型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经验分享、合作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师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变运用传统教学手段为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1)课上教学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运用的质量,我们给教师配备了激光笔。(2)变单一的课上学习模式为课上学习与课下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充分运用学校的BB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的平台,以方便学生课下学习(3)课堂教学录像光盘上网,便于学生在课下观摩学习。(4)网络远程指导(视频聊天),解答学生疑问。
5.知识教学与方法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研究能力。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将教师自己研究的心得体会与学生分享。
6.实施教师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我们建立了学生课外读书制度,给学生提供专业阅读书目和非专业阅读书目,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和读书论文的撰写做出规定撰,并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我们还将学生的读书笔记编辑成册。7.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授课。在有的课程中实施兼职教师授课,如党史课聘请西柏坡精神研究专家授课,教学论可请中学特级教师上示范课等。
8.教与育相结合。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思想品德的发展,我们实施三三导师制:即教师一身三任:教师既是学习(读书)导师、又是学术(科研)导师和思想(品格、人生)导师。学生一人三导师制:即一名学生有三类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
(二)学生参与科研
1.增加研习实践,强化论文撰写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使学生学会科研,我们增加了学年论文和课程论文,即实施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位一体的研习。
2.将科研引入教学,以课题带动教学。即将研究成果、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融入教学内容与过程,在教学中体现科研。
3.举办学术讲座,创造良好科研氛围。
4.设立本科生创新基金,让本科生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参与科研。即设立大学生创新基金,本科生通过“自组团队→自选导师→查阅文献→设计方案→提交申请→实际研究”等自主活动,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自主开展科学研究。为了为学生科研提供支撑,我们制定了相应管理办法。
5.实行科研导师制。学分导师为学生的科研导师。
(三)强化实践教学与教师养成教育
实践是大学生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专业素质主要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因此,我们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有助于提高素质特别是教育教学素质的活动。建立了学生到教育(顶岗)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实习、锻炼的机制;通过课外活动、见习、教学技能比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素质。我们提出了“大实践”的理念并加以具体实施。
所谓“大实践”是指教育实践目标具有全面性;时间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空间 3 全方位扩展;内容具有广泛性;形式多样化;教育实践课程具有全覆盖性;将“实践为重”的理念渗透于各门课程实施中。
1.实践目标:全面性
“大实践”观认为教育实践的目标是生成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教育实践智慧是教师的人格、学识、能力、经验、教育机智等综合素质的体现。教育实践智慧指向的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或实际本领,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善的追求。“大实践”强调教育实践既要促进师范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又要培养师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更要培养师范生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使师范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形式与内容:多样性与广泛性
传统的教育实践形式基本上是教育实习。这种单一的教育实践形式不利于全面形成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为了使师范生具有多方面教育实践智慧,我们实施了多元化的教育实践的形式:
(1)课堂教育实践与课外教育实践。课堂教育实践是利用正规的课堂教学进行的系统化的教育实践,如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技能)的训练、微格教学、班主任工作训练、说课训练等。由于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中有专业教师的专门指导,师范生可以获得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所以,它是使师范生获得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基本形式。课外教育实践是在课外由教师或学生团体组织的教育实践形式。我们每学期都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各种教学技能比赛(如三笔字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教学突发事件处置比赛等)、参观服务、志愿服务等。由于教育教学能力与技能的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训练,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难以形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技能,因此,课外非正规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形式,甚至在某些方面其效果胜于课堂教育实践。为了让师范生形成板书技能,我们给每位师范生配备了一块小黑板,这样师范生在教室、宿舍随时可以练习粉笔字和板书设计。
(2)模拟性教育实践与真实的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演习)是创设一种虚拟的教育情境,让师范生在虚拟的情境中扮演教师角色,按照真实的课堂教学的要求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在教学技能训练中采用的微格教学与模拟教学就属于此类。真实的教育实践指的是师范生在实习学校的实习。现在我们实行的一学期的顶岗实习就是这种实践形式。
(3)获得性教育实践与创新性教育实践(验证性教育实践与探索性教育实践)。获得性教育实践以使师范生获得、验证、巩固书本知识和技能为主,如模拟教学、微格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训练等等。创新性或探索性教育实践以使师范生掌握认识和科学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观点、形成创新能力为宗旨,如研究性教育实践,其具体形式包括撰写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
4(4)单一性实践和综合性实践;单一性实践就师范生应掌握的每一教学技能分别进行训练,使师范生熟练掌握每一教学技能,如导课技能、板书技能、结课技能、讲授概念技能、选材和例证技能、组织课堂教学的技能等等。微格教学中的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和课外的各种单项练习与比赛均属于单一性教育实践。综合性实践旨在使师范生将各种单一教学技能综合起来,整合运用,或通过实践形成师范生的多种思想品德。例如微格教学后期的教学训练、模拟教学、教育实习、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
这些实践形式实现了演习、研习、见习与实习,备课、说课、讲课与评课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教育实践智慧。
传统的教育实践主要以教学技能训练为内容,具有片面性。“大实践”理念则强调内容的整体性、广泛性和全面性,按照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这一目标,我们构建了完整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这一内容体系包括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教师职业技能形成实践(如板书技能、表达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材处理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等)教育科研实践、社会实践(重在提升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等。
3.时间与场域:全程性与拓展性
教育实践智慧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将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四年之中,每一学期都应安排适当内容的实践活动,使教育实践具有全程性、连续性、递进性。同时,为了确保师范生教学能力和技能的形成,我们将完整的教育实践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集中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训练,各种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层层递进,形成了各种教育实践的三步曲,如研究型教育实践(研习)三步曲: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培养教师基本功三步曲:写(板书)—说(普通话)—用(现代教学媒体),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三步曲:单项技能训练—多项技能训练—各种技能整合训练;培养师范生整体教学能力三步曲:教育见习—教育演习(教育模拟)—教育实习。
教育实践需要一定的场所、基地。场所、基地制约着教育实践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教育实践的目标、内容和任务选择和安排教育实践活动的场所,使实践场所与教育实践目标、内容与任务相适应。教育实践场所包括校内与校外。模拟训练、微格教学、说课、科研实践等主要在校内进行。校外的教育实践主要包括教育见习与实习、教育调查、综合性社会实践(如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等)。为了保证校外教育实践的顺利实施,我们根据教育实践的目标和需要,按照自愿、互利、共进、双赢的原则,建立了8个实践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见习实习基地等,以校外基地为依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三、特色鲜明的教育实习新模式:3.5+0.5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我们实施了以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成才为核心,以实践培养大学生教育智慧和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主线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顶岗实习。即组织教师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完骨干课程,经过系统培训后到农村中学进行为期半 5 年的全职教师岗位锻炼。同时,利用本专业的教育教学资源对被顶岗的农村中学教师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和脱产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培训。
为了提高顶岗实习的效果,避免使顶岗实习走过场,除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课、班主任工作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师基本素质专门培养外,我们实施了全程顶岗实习指导模式。具体包括:
顶岗实习前:
(1)教育见习。由于顶岗实习的学校教师的水平较低,实习生实践智慧的提升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坚持在顶岗实习之前组织师范生到条件好的中学进行为期2周的教育见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育见习的任务主要是:观摩中学课堂教学,了解中学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深入班级了解中学班级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参与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获得对教学过程的真实感受;参与各种教研活动,了解教育教学科研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研究教育、教学、学生的经历和体验。在见习中,师范生将听与看(观摩课堂教学)、问(向教师请教)、议(小组每天就课堂观摩进行讨论)、思、写(反思与做听课笔记、撰写听课报告)等结合为一体。
(2)系统培训。在顶岗实习前的一学期对实习生进行专门的培训。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从教技能、班主任、科学研究等。这些培训主要采取实践和聘请校外兼职教师搞讲座及现身说法等形式。
(3)演习、模拟。包括微格教学、模拟教学。通过微格教学和模拟教学检验的才能参加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中:
(4)巡回指导与网络远程指导。〃教学论教师对实习生进行巡回指导。
〃成立远程指导教学团队,对实习生进行远程网络指导(qq聊天指导,解答学生问题;远程课堂教学录像指导),从而使对实习生的指导更及时。
〃建立BBS 论坛,及时掌握实习生动态。
〃将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上网,供学生随时观摩学习,与自己的教学进行比较,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完善。
(5)编辑出版顶岗实习指导读物,对实习生进行指导。我们编写出版了《顶岗实习教学指导手册》、《思想品德课优秀教案》、《思想品德新旧课程标准比较》等供学生参考。
顶岗实习结束后:
(1)通过反思和对实习生多方面的评价提升实习的效果。实习生实习结束后要提交7份作业,这七份作业要评定分数,作为顶岗实习的成绩,记入学分。这七份作业是:
〃语言文字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围绕有关主题撰写一份2000字左右的演讲稿,并进行小组演讲,最后以硬笔(钢笔)书法作业的形式提交。
〃教学设计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提交一份完整的教案,内容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
〃课堂教学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提交一份课堂教学总结报告,内容结合教学案例,谈自己教学技能提高的5—6各方面。
〃运用教学媒体技能作业。每位实习生提交一份自制教具的文字说明和一份本学期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
〃班主任工作技能作业。担任班主任或见习班主任工作的实习生每人提交一份班主任工作总结。
〃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技能作业。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的实习生,每人提交一份指导课外活动的总结报告。
〃教育实习调查报告。实习生个人或小组提交一份教育调查报告。
〃驻县指导教师给每位实习生录一堂课堂教学的录像。并提交给教学论教师,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2)将顶岗实习学生的个人总结辑录成册,以为下届实习生顶岗实习提供帮助。(3)开展顶岗实习成果展示、反思、研讨、提高活动。顶岗实习结束后组织实习生进行顶岗实习成果展示活动,向同班实习生和其他班级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并进行教学反思,就某些教学问题展开研讨,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实践智慧。
四、互利双赢的“合作教育”、“合作研究”机制
大力实施“合作教育”。建立兼职教师兼课制度,聘请优秀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做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共同培养学生的制度,实行教师素质培养的双导师制,以增加学院教师实践经验,提高实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教师理论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素质。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素质培养团队,由该团队对实习生的从教素质进行全程培养与指导。我们聘请优秀的中学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论教师组成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生从教技能培养团队。该团队共有成员13人,阵容强大,结构合理,层次较高,既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职教师,又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学第一线的重点中学的思想政治课兼职教师(市一中、二中、二十八中、四十中、师大附中与实验中学);既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也包括熟悉学生情况的教育处主任和全国模范班主任老师;既有一线教师,也有熟悉思想政治课总体教学情况的市教育局教研室的优秀思想政治课教研员。一线教师均具有中教一级或高级职称,还有特级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为教育类课程教师的2.5倍。
师范生从教素质培养团队的任务是:由专业教师上《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教学技能训练》、《班主任》《课程改革新理念》课中的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对实习生进行巡回指导和远程网络指导。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由一线教师教授、指导;一线教师还给学生上示范课;现身说法如何进行教学科研;指导学生的教育见习;班主任工作指导;对实习生进行远程网络指导和实习生课堂教学录像的评论、指导。
(2)实施“置换脱产研修集中培训”。“以更新观念、传递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的办法,将顶岗实习中被置换下来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进行“置换脱产研修集中培训”,为期一个月。培训内容主要围绕中学思想政治课新课标、新理念、新方法、课件制作、班主任工作等内容展开。
(3)为基础教育服务,开展合作研究。为了加强与中学的联系,促进教育基地学校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为基地学校的教师作学术报告,与教师一起探讨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问题。教学论教师还分别与农村中学建立联系,深入到这些中学指导它们的德育课教学与改革,给他们搞培训、进行课堂教学研讨。
五、目标内容方法主体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一)建立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理念人性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元素多元化”的发展性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这一体系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包括理论掌握情况、运用情况和能力技能。评价方法多元化,包括闭卷笔试、开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真实性评价(情境考试)与表现性评价(实践考试)相结合;课程论文、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从而改变了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为唯一考试内容,以闭卷考试为唯一考试方法的评价制度。
(二)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 1.实施四级听课评课制度
(1)同行间听评课制。我们实施了同行间相互听评课制度,以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2)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听评课制。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听课重点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听课,促使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3)院领导听评课制。学院领导坚持听课,以便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评课制度。学生每学期都要对所选课程的任课教师做出评价,打出具体的分数。
2.师生座谈会制度
除了上述主体对教师课堂教学做出评价之外,我们还经常召开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教务办主任、系主任和教学院长参加的座谈会,了解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学生对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等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对学院本科教学的要求和建议;对本专业教学的总体情况做出评价。
3.实施经常化的教学日志制度和听课档案制度
教学日志制度是对教师的每次上课情况予以记录的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是,由学习委员负责记录任课教师的上课时间、授课内容、学生反应情况、课时等,定期上交给教学主管部门。
我们还建立了教师听课档案制度,教师听的每一节课都有记录,并归档,作为评价其他教师的依据和听课教师教学研究的依据。
4.优秀教师奖励制度
根据上述总体评价,每学期,都要评出院级和校级的教学优秀者,对于评估优秀的,给予奖励。同时,对于教学评价较差的,由系主任约谈,共商改进措施。
六、科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遵循“既重视目标管理,又重视过程管理”及人性化原则。据此我们重点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制度、教学经费使用与监督制度、教育(顶岗)实习与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管理制度、教材与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制度、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保证制度、本科生读书制度等,设立了本科生创新基金。
七、导向、激励、约束、提升、保障有机统一的教师成长机制
(1)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这一机制包括: ·听课评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师成长。特别是将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用于本科生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坚持给本科生基础课和主干课。
·以教学比赛促进青年教师教学素质提高。
·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研究基金,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鼓励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拓展专业能力。
·资助出版优秀学术著作与教材。立项以来共资助出版教材4部,著作8部。·对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实施奖励。每年年末对教师的学术著作和论文根据其水平给予不同奖励。
(2)教师科研和教学的约束机制。规定各级职称教师的科研任务和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任务及其他教师岗位职责,从而督促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3)教师进修学习的保障机制。支持青年教师的在职培养和进修,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省内、国内同专业的教学与学术交流。自立项以来,毕业委托培养博士生4名,另有在读博士生2名。
(4)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导向机制。在职称评定中重成果质量不唯数量,以引导教师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和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
(5)提供教师发展平台机制
·以重点学科、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成长。立项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为河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加大精品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前已有三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政治体制、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范树成、田秀云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成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为河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团队。
·以教学与科研基地建设为平台,促进教师成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建成的基地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提高基地、河北省宗教人士培训基地。并且有三个研究会(或中心):河北省哲学研究会、河北省伦理学研究会、张岱年研究中心。教师在参与这些基地和研究中心活动中教学科研水平得到提升。
(6)促进学缘结构合理化的教师引进机制
为了提高教师水平,优化学缘结构,根据需要引进重点院校毕业的博士。自立项以来引进重点院校博士3名。
(7)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构成。聘请优秀的中学政治课教师做兼职教师,对本科生的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指导。
以上教师成长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张继良被授予河北省青年法学家称号;范树成被评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王军被评为河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是河北省“新世纪百名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自该项目立项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课题4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4项。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29篇,出版学术专著13部。从而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教师队伍。
八、全员参与,共建特色专业
为了搞好特色专业建设,我们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有关方面的作用。(1)学院成立了由特色专业建设负责人领导,院领导、系领导和教师组成的工作机构——特色专业建设小组,并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统筹特色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建设小组每学期都要召开专门会议,制定并组织实施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并将建设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完成的时间;研究和解决特色专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为了使建设方案更具有可行性,我们还将建设方案发给全体教师,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2)广泛调研,征求多方建议。特色专业建设点立项后我们首先对全国近20所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在校的本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据此写出了两个调查报告。我们对一些兄弟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进行了专题调研,学习他们的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我们还召开了由毕业生代表、中学校长、教务处主任、政治课教师等参加的会议,听取他们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意见和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我们将这些意见、建议、经验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参考,从而增强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3)召开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我们于2010年召开了由全国近20所大学参加的特色专业建设研讨会,共同研讨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我们在会议上介绍了自己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扩大了自己特色专业的影响,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兄弟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经验。
(4)建立特色专业网站,编辑特色专业建设简报,宣传、交流特色专业建设经验。为了搞好特色专业建设,宣传、交流特色专业建设经验,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网站。网站设有新闻动态、专业介绍、课程与教学体系、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顶岗支教与社会实践、中学政治课与人才培养、BBS论坛等栏目。我们还编辑出版了特色专业建设的简报,定期介绍特色专业建设情况。
(5)充分发挥学生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我们将学生看作是特色专业建设的主体之一,经常召集由学生代表参加的会议,征求学生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意见,听取学生对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一些规章制度的制定也充分听取学生意见。
(6)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性。为了使学生广泛参与特色专业建设,我们将辅导员作为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特色专业建设者的积极性,让他们负责实施一些由学生完成的建设任务。
(7)建立本科生从教素质培养团队,聘请中学优秀教师作兼职教师参与学生培养,依靠兼职教师搞好特色专业建设。
第二篇: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二○○九年十月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江苏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教育强省,电子信息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在高等教育方面,尤其是在电子信息方面,建设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必将对全省的经济发展、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点。立项建设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特色建设任务,达到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
近年来,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现将本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专业建设的目标与特色
确立了总体目标: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独具特点、具有良好社会和学术声誉的特色专业;做到办学目标明确、专业有特色、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培养教育有方、毕业生素质高、就业率高。
进一步加强本专业在通信信号处理、图像语音处理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本专业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以信息论、通信理论、信号处理理论为基础,以DSP与EDA为基本技术手段,以图像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和通信信号处理为重点内容,面向我国电子信息等产业的需求。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始终紧跟当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人材培养需求组织教学和科研工作,已经形成了以图像、语音和通信信号处理为主要内容、教学科研具有明显优势的专业发展特色。
二、师资队伍更优化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三年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力争做到思想上足够重视,具体措施上足够明确,贯彻落实上足够坚持。从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负责人、以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概况
近年来,在本专业33名教师队中,高职的比例和硕士博士的比例逐步提高,教授有12人,副教授和高工有10人,占教师总数67%;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其中4人为博士后)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28人,占教师总数85%。其中有多名国家级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有多名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和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近几年来,这一教师队伍先后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优秀教师群体和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 2 团队。
在师资的建设中注意培养专业课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全能型教师,使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经过多年的科研工作积累,目前已形成四个主要而稳定的研究方向:智能信号处理、现代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与多媒体通信。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在岗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如鼓励年青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出国深造,参加术交流等。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调整充实师资队伍。
本专业负责人张玲华教授长期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多项教学奖,并获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科研项目的研究。先后获得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2、师资建设的主要措施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外引内培”的建设思路,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通过对社会择优招聘不断调整和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强对在职的教师的培养。
培养专业课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全能型教师。目前几乎所有讲师以上的教师都在从事一项以上的科研项目。另外,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在岗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师资的学术水平。例如,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目前有4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此外,支持年轻教师出国深造,资助他们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
年轻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此项工作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是“指导、交流、激励”相结合的措施。
在“指导”方面:学院充分发挥我院师资力量强的优势,成立了由学院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组成的学院教学督导组,对学院年轻教师进行指导。
在“交流”方面: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以学习提高。例如:2008年10月,学院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了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的“《通信原理》教学研讨会”,与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樊昌信教授和其他兄弟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交流研讨;2008年年底,安排相关老师去北京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的“电子信息类基础课程系列研修班”的学习,向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习取经;今年上半年,组织年轻教师参加了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国家精品课程培训或双语课程培训,等等。
在“激励”方面:学院划拨经费建立教学激励机制。例如,去年年底,学院对积极参加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的所有青年教师给予奖励,并对在竞赛中获奖的老师加大奖励力度。这样,一方面唤起青年教师对教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引导老师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为集体赢得荣誉,同时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
学院通过“指导、交流、激励”等措施,促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努力造就一支具有现代 3 教育教学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中发挥骨干作用的教师队伍。
三.专业培养计划
本专业于2006年被批准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点,三年建设期满后,考虑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出的有关指导性专业规范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合并,我院于2009年9月,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合并招生,以期“强强联手、打造品牌”。
在2009培养方案制定中,学院坚持信号信息处理与现代通信密切结合、信号信息处理与信息产业紧密结合,创建集理论、应用和实现于一体的专业特色。在教学计划制订工作中,立足教学过程全局,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与各层次间知识的衔接,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关注学科系统性的同时,强调综合性,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面。课程体系纵向由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文化素质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组成,横向按照学科大类构建课程平台,将主要课程分为数理、外语、计算机、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社科等。
为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邀请东南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高校及本校的专家集中研讨,另外,还特别邀请了企业专家来我院座谈。2008年年低,该专业相关老师与来自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普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邮通建设监理公司、南京移动、南京电信、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南京电视台等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座谈研讨,讨论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
为开拓视野,提高认识水平,更好地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专业负责人多次走出学校参加各种有关专业建设的研讨会。2008年下半年,先后赴重庆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组织的有关专业规范建设的研讨会,赴杭州参加了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的有关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研讨会等,并收集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希望能够合理确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最终形成符合教学规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需要、体现学校学科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在刚刚完成修订的2009培养计划来中,我们对各模块的比例、实验课时的比例都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了原来没有的“专业导论”和“综合实验”课程。我们的目的是:让前期的导论课起到“指引”作用,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理解该专业的作用、与其他专业的关系、专业的发展前景等;让后期的综合实验课起到“集成”作用,将多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对多门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又使他们有机会熟悉设备、锻炼实践能力。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
我院在开展“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在课程设置中,充分考虑我校在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和资源,结合我校在现代通信、图像处理、语音处理等方向的教学科研成果的积累,确立了“以省级重点学科为引领加强理论基础、以省级重点实验室为支撑培养应用能力、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地训练实践技能”的建设思路,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中,确立了“以点带面,确保成效”的建设方案,制定了以专业基础课“数字信号处理”为主干,专业方向课“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为扩展,以相关实验基地与实践性环节建设为保障的建设内容,努力建设一个“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应用研究,加上实现技术”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教学内容优化与教材建设;(2)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研究;(3)教学方法改革与课件制作。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做到独立与统一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由专业负责人统一协调,指定专人负责各门课程,同时把握各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避免内容重复介绍,造成课时浪费,同时对相关领域的新技术适当介绍和跟踪,使相关课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另外,还包括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例如: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制作动态演示、设计仿真曲线、建设课程网站,等等。
自2006年该专业立项建设以来,近三年内该专业取得的省、部级以上的奖项主要包括:(1)2008年:《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被教育部“质量工程”评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2009年:项目《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2007年:《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被教育部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4)2007年:《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5)2008年:《信息论与编码》课程、《图像处理》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6)2009年:《数字信号处理》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等奖。
五.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院将“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提出了“三发挥”的思路,即:发挥学科优势、发挥科研优势、发挥校友优势。
我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省级重点学科,拥有“无线通信”、“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省级重点实验室;有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以及各类应用项目;有丰富的校友资源。这三大优势为我们的人 才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1、以科研带动教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属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一直是学校的主干学科,首批硕士点、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之一,拥有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及“产学研”培养基地,为本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培养工作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明显的学术优势。
在厚实和高层次的学科建设的支撑下,本专业的学术氛围浓,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成果丰富。从事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师,积极为本专业学生教授各种课程或承担相关的教学工作,把在科研工作中得到的最新知识很快地融入到课堂和实验教学中,形成了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的局面。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全国、省级和校级各类科技作品竞赛中屡屡获奖,并申请国家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
2、加强平台建设(1)基础实验室条件良好
本专业所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条件在本校兄弟院系的努力下,教学实验条件大为改善。基础课“物理实验室”使用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220万元,能为学生开出60多个物理实验,每个实验能同时开出40组。“物理实验”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一类优秀课程。
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省级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场地3000平方米,其中电工电子实验室8个,可同时开出288组实验;高频实验室2个,可同时开出72组高频实验;电子系统综合实验室1个,可同时开出30组实验;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3个,可同时开出120组实验。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电气信息类专业,我校的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室教学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本专业的基础、专业基础课实验开设提供了保证。我院的“通信与信息处理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通过验收,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专业实验室环境得到改善
先进的实验室,对工科类院校来说,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有力保障。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教学中,均有相应的条件良好的支撑实验室。学校和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已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过去3年的经费投入约400万元,改善了教学、实验和科研条件,加强了实验室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实验环境。使得这些实验室的主要设备、计算机、场地、环境近年来都有很大程度的改进。各实验室为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课外科技制作等,增添了DSP开发系统、多种测试仪表等硬件设备,投资开发实验软件和课件,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也向本科学生开放。近期,我院正在抓紧建设中央地方共建实验室,其中的“语音信号处理实验室”、“图像实验室”是直接支撑该专业的专业实验室。
(3)校外实践实习基地相对稳定
校外实验实习基地不仅可以为同学们锻炼实践能力提供平台,促进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还可以为同学们了解社会打开窗口,其意义和作用是我们的大学校园无法替代的。为此,我院老师四处奔走,多方联络。目前我院已与全国几十家通信运营企业签定了共建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合约。本专业相对稳定的实践实习基地包括:南京电信公司、南京移动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南京电视台、江苏省电视台等。
暑假期间,同学们三周的生产实习任务,除了少部分由校内的实验室承担外,全部由校外大学生实践基地消化,包括:苏州电信、无锡移动、常州电信、泰州电信、南通电信、南京电信、南京移动、江苏省电视总台、江苏省广播电视发射台、江苏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邮通建设监理公司、嘉环科技有限公司等等。
这些实践教育基地在我院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我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多通道的立体化培养模式”是一大特点,其意义在于:①通过多维的立体化实验教学平台,使学生能够掌握以通信技术、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通信网络为主线,具有通信全程全网概念的实验教学内容,和以信号采集与分析、信号处理、信号传送为主线,具有通信信号处理完整流程概念的实验教学内容;②在每个实验环节都提供多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形成立体通道,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通道完成学分要求,进一步强调了“重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我们对毕业设计环节非常重视。在以往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对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改进,使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在课题选择、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工作结尾、论文写作、毕设答辩等所有的阶段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1)重视做好毕设的组织落实。毕设开始以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了以分管实验院长为组长的学院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设计工作。由学院分管院长对各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宣讲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目标与任务要求,鼓励学生主动落实毕业设计单位和课题,同时进行指导教师的遴选和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工作。
(2)指导教师的遴选。我们严格按照《南京邮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公开条件、自愿报名、学院审查的方式,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于合作指导单位首先考察该单位是否具有承担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的条件,同时将我院关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告知相关单位,与单位的人事教育部门协作,共同把好指导教师的资质关。毕业设计课题的确定由师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完成。鼓励学生自己找课题,自己联系到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但答辩原则上在学校进行,严把质量关。经选择后确定的大多数毕业设计课题与科研、实验、工程或科技开发有关。
多形式、多渠道的训练与培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也强化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近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屡屡在各类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六、全方位加强教学管理
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目标,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包括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等部分,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依。
(1)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学院制定了教师工作手册和其它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教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生考核管理。要求任课教师保证考卷的适当水准,保持考试难度的相对平稳性。考试中严格考试纪律,考后认真批改试卷,网上登录和公布成绩,同时给出各门课的教学小结和考试分析,最后做好所教课程的教学小结。
(3)学生日常管理。学生班级配有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还经常与分管教学的人员及任课教师及时勾通情况,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4)教学档案管理。对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完成授课进度表、教学工作日志、教学记分册、考试试卷(含评分标准)及其答案、成绩单、期终课程小结、试卷分析等教学文件。学院档案资料室分门别类保存所有的这些教学档案,以便老师们参考、分析和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实验报告等分类存档,以便老师、学生查阅参考。对于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的局部变更都履行相应的手续,保留相应的申请和批文。
(5)实验室管理。每个实验室均有各自的管理条例,并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设备、器材的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的实验室工作。每个实验室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账目和设备借出的记录。除了各实验室以外,学院还保存了所有实验室的设备资产账目表。
(6)教学质量监督。学校成立了教学质量督察监控委员会,负责检查全校的教学工作质量,定期到学院抽查。学院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由院学术委员会、教学督导组负责,充分利用教师授课测评、排序系统、随堂听课、学生座谈等途径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把关,以保证教学秩序正常稳定,确保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或学期课程结束以后,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某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将此意见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将此意见反馈给教师,以期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学院领导实行不定期地听课制度,填写听课记录,解决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已经达到建设目标,但是,这仅仅是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师资队伍中缺少高层次年轻人才,缺少在教学方面造诣深厚的专家型人才,缺少教学名师。2.“特色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还有待完善。
3.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力度还不够。
为了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的省级“特色专业”,以至于今后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尚有更多、更深入、更细致和更艰巨的工作要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完成。今后,我们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专业建设工作,做到长抓不懈,把该专业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民众、政府和高校一致的公认“特色专业”。
为此,今后的主要工作可归纳如下: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在年轻教师、年轻学者中加强对学科领军人物的培养。2.加强教学改革工作,充分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优秀人材为最主要目标。3.将专业的建设和学科建设、科研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5.建立健全“特色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
6.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通过用人单位反馈的毕业生情况,来改进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9年10月
第三篇: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任务书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任
务
书
学
校
名
称
(盖
章)
专
业
名
称
项
目
编
号
负
责
人
联
系
方
式
学
校
归
属
部委院校□
地方院校□
教育部
财政部
制
二○○七年十月
填
写
说
明
1.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任务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一、简表
专业名称
修业年限
项目编号
学位授予
门类
本专业设置时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首届毕业生时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所在院系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学
位
学
历
所学专业
毕业院校
职
称
职
务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电
话
办公:
手机: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学校情况
所在省市
学校财务部门
审核盖章
银行开户单位
开户银行
银行账号
二、主要参与人员(限填10人)
姓名
学位
技术职称
承担工作
三、参与共建单位(指校外单位)
单位
承担工作
四、建设目标
五、建设方案
六、进度安排
七、预期成果(含主要成果和特色)
八、学校支持与保障
九、经费预算
序
号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
(元)
计算根据及理由
合计
经费自筹项目的经费来源
十、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意见
(盖
章)
主任签字:
****年**月**日
十一、学校审核意见
(盖
章)
学校领导签字:
****年**月**日
第四篇: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二○○九年十月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自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并资助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我校和通信工程系高度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建设中认真贯彻《省高校品牌专业遴选、管理和验收实施办法》中有关建设点管理方面的要求,加强对专业建设点的指导和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落实专业负责人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建设的目标、思路、计划和任务,配套提供了专业建设所需的资金,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特色建设任务,达到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
现将本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专业建设整体情况和特色
在特色专业立项之初,确立了总体目标: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独具特点的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学术声誉的特色专业。通过三年的建设做到了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先进,毕业生综合素质优良、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紧紧围绕南邮的大信息特色,进行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凸显了本专业在计算软件、信息安全、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面向我国软件、信息等产业的需求,以计算理论、计算机软件、信息理论为基础,以软件设计与信息服务为基本技术手段,以计算软件设计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为重点内容,构建了本专业学生所特有的知识结构,建成了具有南邮特色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数值计算、软件设计和信息安全为主要内容,人才培养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层次、多方位的学科支撑。
本专业所属的应用数学学科已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是硕士授予权点,与本校信息安全、通信与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博士硕士点学科形成交叉融合,拥有国家、省级示范实验室,专业教学有着很强的学科支撑。
(2)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本专业的学术氛围浓,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成果丰富,能够将科研和教学有机地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了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努力探索,勇于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一个设立时间仅为10年的新专业,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是数学专业界一直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近年来,我们根据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和本校的学科优势,制订和对完善了本专业的培养大纲、课程体系,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及时的调整、修订,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断实践、改革;实施人才应用型和创新性培养教育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师资队伍更优化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三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力争做到思想上足够重视,具体措施上足够明确,贯彻落实上足够坚持。从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首、以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概况
近年来,在本专业34名教师队中,高级职称教授的比例和硕士博士的比例逐步提高,教授8人,副教授12人,本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8.8%,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100%,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占59.1%以上占教师总数53%以上。
以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师资的建设中注意培养专业课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全能型教师,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在岗教师,采用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如鼓励年青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出国深造,参加术交流等,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调整充实师资队伍。
2、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
本专业负责人杨 庚教授是江苏省级教学名师,“333工程”第三层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高校优秀党员,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南京邮电大学原数理学院院长,计算机学院院长,国际IEEE CS会员、国际SIA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式系统专委会委员、全国计算机继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与通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理事, 信息网络技术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主持、参与20多项目,发明专利6项,著作与编书5部,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教师队伍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本专业的多年建设中发挥了关键的领导和组织作用。
3、师资的建设主要措施
(1)培养专业课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全能型教师。目前几乎所有讲师以上的教师都在主持或参与一项以上的科研项目。
(2)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在岗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师资的学术水平。例如,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有5位年轻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资助他们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近三年受资助的年轻教师已超过20人次,其他教师也有20人次。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举行的讲课比赛,促进了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我们还为青年教师、新教师选定有经验的传帮带指导教师,经过两期、每期为时两年的的培养,共培养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名。
(4)依托本学校在通信与信息学科的优势,促进实验室共享与交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校内不同学科及研究方向之间的合作。组织部分教师结合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外出调查,分析社会对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要求,到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去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和外校的同类专业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请其它高校的专家学者为本专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例如,请他们来对我们的专业建设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审核,并提出宝贵意见。(5)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调整充实师资队伍。通过社会择优招聘、在职培养、新招收的研究生中设立师资定向培养等多种办法,不断调整和充实师资队伍,近年来,本专业从国内外高校年轻引进了教授、博士、硕士教师共计11名。
三、科研教学相互促进
1、以科研带动教学
在高层次的学科建设的支撑下,本专业拥有了良好的科研活动的氛围,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全国、省级和校级各类科技作品竞赛中屡屡获奖,近四年获10个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11个二等奖;17个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14个二等奖,3个江苏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和24个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有些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参加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和软件水平考试,获得了具有计算机专业顶级水平的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高级程序员等资格证书。
所有的从事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无一例外地都为本专业学生教授各种课程或承担相关的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得到的最新知识融入到课堂和实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2、教师科研及获奖情况
立项建设以来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1余篇,科研论文130余篇,教改项目5个,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标兵各1名,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2名,1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校级教学团队。
四、教学工作显成效
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教学工作的建设。三年多来,在学校的直接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全系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进行了及时地调整、修订;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断试验、改革;对教材勤于更新,编写出具有启发性思维、反映科技新成果的新教材;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规范毕业设计程序,巩固和扩大学生实习基地。
1、加强“骨干课程”建设
建设学校的“骨干课程”,建立课程教授负责制和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教授积极承担骨干课程建设,加强了对骨干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教学中采用新教材、新手段的比例有所提高,部分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
2、修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是非常重要的。2006年以来,在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过多位专业骨干教师外出调研和任课教师的反复讨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大纲和教学计划进行了二次较大的修订,每次修订都通过校外专家仔细审查,不断优化,形成了符合专业定位的、科学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计划。
3、加强教材实验室建设
大力开展教材建设,主讲教授和其梯队编写、更新了有关教材辅导材料,积极使用国内外精品教材和其它优秀教材,使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超过68%。两次修订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毕业设计大纲,对2008级按优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教改试验。
专业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专业实验条件显著改善。数学实验中心08年获得省数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获得省教育厅140万重点建设资金。该专业实验室拥有先进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家学设施设备,实施了实验室全天对外开放。
4、重视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非常重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加强管理,细致做好课题选择、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写作、毕设答辩等,各阶段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1)重视做好毕设的组织。由系主任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宣讲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目标与任务要求,鼓励学生主动落实毕业设计实习单位和课题,同时开展指导教师的遴选和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工作。
(2)指导教师的遴选。我们严格按照《南京邮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公开条件、自愿报名、教研室推荐、系审查的方式,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于合作指导单位首先考察该单位是否具有承担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的条件,同时将我院关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告知相关单位,与单位的人事教育部门协作,共同把好指导教师的资质关。
(3)毕设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贯彻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教学要求;结合科研、工程和实验室建设等具体任务;课题难易度适当,既要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鼓励学生创新;防止选题与往年重复。
毕业设计课题的确定由师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完成。鼓励学生自己找课题,自己联系到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但答辩原则上在学校进行,严把质量关。经选择后确定的大多毕业设计数课题与科研、实验、工程或科技开发有关。
5、专项经费投入及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财政厅、省教育厅和学校对本专业的建设给予相当的重视和投入,2006至2009共计投入280万元用于本专业及其支撑实验室的建设,其中直接为本专业建设的贡献约120万元,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
6、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工信部电科院第十四研究所、江苏移动公司、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依迪科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电信器材工业公司、无锡电信公司、南大苏富特等单位,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人才培养结硕果
近年来本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强调基础教学,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并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
1、加强素质教育
(1)重视学生的党建工作。在学生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通过业余党校和党章学习小组,加强同学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2)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生活的管理中,强调诚信的行为准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演讲和讨论,是学生明白,诚信是将来进入社会、立足社会的根本所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特别是在考试、实验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注重将诚信原则落到实处。
(3)提高人文素质。针对工科学生专业面比较窄、社会人文知识和底气不足的特点,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如举行各种文娱、文学、美术、历史等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竞赛,多次取得十分良好的成绩。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着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培养学生丰满的立体人格。
(4)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不仅要善于动脑,而且更要善于动手,这是工科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除了课程的实验课和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外,我们还加强平时的实践教育,提高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使学生通过亲手进行的专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科协工作的开展,注重学生介入教师的科研活动,注意积极辅导、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有关专业实践的竞赛项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调动了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求职中的优势所在。
2、强调基础、鼓励创新
在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和创新思维是其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对学生强调基础教学、鼓励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等重要的。
(1)强调基础。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上,不必要过多地纠缠于琐碎的技术细节。
(2)鼓励创新。要求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鼓励、指导和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各种级别的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学生有自己的科协组织,吸收不少同学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系里配备专职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
(3)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
3、人才培养成果
(1)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生中中共党员占学生数13.71%(其中05级19%,06级24%,07级3.4%.08级5.1%);有3名学生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等省级荣誉称号,40%以上的学生获得过各类奖学金;英语四级平均通过率85.36%,六级平均通过率51.08%;计算机二级平均通过率44.26%,三级平均通过率49.30%。
(2)研究生录取率:2006~2009年毕业生中平均20%以上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有多名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近两年每年保送北大免试直读博士研究生2名。
(3)在2006~2008年毕业生中,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已平均高于98%。
六、全方位加强教学管理
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目标,严格按照学院和系里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做到凡事有章可依。教学管理包含了教师工作管理、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等部分,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依。
(1)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学院制定了教师工作手册和其它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教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生考核管理。要求任课教师保证考卷的适当水准,保持考试难度的相对平稳性。考试中严格考试纪律,考后认真批改试卷,网上登录和公布成绩,同时给出各门课的教学小结和考试分析。最后做好所教课程的教学小结。
(3)学生日常管理。学生班级配有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还经常与分管教学的人员及任课教师及时勾通情况,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4)教学档案管理。对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完成授课进度表、教学工作日志、教学记分册、考试试卷(含评分标准)及其答案、成绩单、期终课程小结、试卷分析等教学文件。系档案资料室分门别类保存所有的这些教学档案,以便老师们参考、分析和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实验报告等分类存档,以便老师、学生查阅参考。对于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的局部变更都履行相应的手续,保留相应的申请和批文。
(5)实验室管理。每个实验室均有各自的管理条例,并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设备、器材的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的实验室工作。每个实验室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账目和设备借出的记录。除了各实验室以外,系里还保存了所有实验室的设备资产账目表。
(6)教学质量监督。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督察监控小组,负责检查全院的教学工作质量,经常到系里来抽查。系里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由系学术委员会负责,充分利用教师授课测评、排序系统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把关,以保证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工作当中或学期课程结束以后,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该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将此意见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将此意见反馈给教师,以期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系领导实行不定期地听课制度,填写听课记录,解决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系里还成立了考务组,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负责整个考试过程的正常进行。通过近年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信息与计算科学,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社会竞争力,为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努力。
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这仅仅是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况且还要向建立“品牌专业”的方向争取和努力。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师资队伍中高层次年轻人才较少,缺乏高水平领军专家。2.一些骨干课程建设尚缺乏经验。
3.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还有待完善。
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力度还不够。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进一步建设,尚有更多、更深入、更细致和更艰巨的工作要在今后的长期的专业的建设中完成。
第五篇: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二○○九年十月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自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并资助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我校和通信工程系高度重视通信工程专业的品牌建设工作,建设中认真贯彻《省高校品牌专业遴选、管理和验收实施办法》中有关建设点管理方面的要求,加强对专业建设点的指导和支持,制定相关的政策,落实专业负责人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建设的目标、思路、计划和任务,配套提供了专业建设所需的资金,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特色建设任务,达到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
现将本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效总结如下:
一、专业建设整体情况和特色
在特色专业立项之初,确立了总体目标:将本专业建设成为省内领先、独具特点的具有良好的社会和学术声誉的特色专业。通过三年的建设做到了目标明确、特色鲜明,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先进,毕业生综合素质优良、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在特色专业建设中,紧紧围绕南邮的大信息特色,进行学科专业的交叉与融合,凸显了本专业在计算软件、信息安全、信号与信息处理等领域的优势和特色。面向我国软件、信息等产业的需求,以计算理论、计算机软件、信息理论为基础,以软件设计与信息服务为基本技术手段,以计算软件设计与应用、网络信息安全为重点内容,构建了本专业学生所特有的知识结构,建成了具有南邮特色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数值计算、软件设计和信息安全为主要内容,人才培养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层次、多方位的学科支撑。
本专业所属的应用数学学科已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是硕士授予权点,与本校信息安全、通信与信号处理、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博士硕士点学科形成交叉融合,拥有国家、省级示范实验室,专业教学有着很强的学科支撑。
(2)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本专业的学术氛围浓,教师队伍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成果丰富,能够将科研和教学有机地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了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3)努力探索,勇于改革
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一个设立时间仅为10年的新专业,其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是数学专业界一直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近年来,我们根据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指导和本校的学科优势,制订和对完善了本专业的培养大纲、课程体系,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及时的调整、修订,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断实践、改革;实施人才应用型和创新性培养教育实践,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师资队伍更优化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三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力争做到思想上足够重视,具体措施上足够明确,贯彻落实上足够坚持。从而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首、以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概况
近年来,在本专业34名教师队中,高级职称教授的比例和硕士博士的比例逐步提高,教授8人,副教授12人,本专业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8.8%,35岁以下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100%,45岁以下教师中博士占59.1%以上占教师总数53%以上。
以教授为核心,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师资的建设中注意培养专业课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全能型教师,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壮大师资队伍,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在岗教师,采用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如鼓励年青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出国深造,参加术交流等,同时也通过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调整充实师资队伍。
2、高水平的专业负责人
本专业负责人杨 庚教授是江苏省级教学名师,“333工程”第三层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高校优秀党员,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南京邮电大学原数理学院院长,计算机学院院长,国际IEEE CS会员、国际SIA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式系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统专委会委员、全国计算机继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数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计算机与通信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协会理事, 信息网络技术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主持、参与20多项目,发明专利6项,著作与编书5部,在学术界有相当大的影响,在教师队伍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在本专业的多年建设中发挥了关键的领导和组织作用。
3、师资的建设主要措施
(1)培养专业课教师成为教学、科研全能型教师。目前几乎所有讲师以上的教师都在主持或参与一项以上的科研项目。
(2)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在岗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师资的学术水平。例如,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有5位年轻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资助他们参加各种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议,近三年受资助的年轻教师已超过20人次,其他教师也有20人次。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举行的讲课比赛,促进了青年教师授课水平的提高。我们还为青年教师、新教师选定有经验的传帮带指导教师,经过两期、每期为时两年的的培养,共培养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名。
(4)依托本学校在通信与信息学科的优势,促进实验室共享与交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校内不同学科及研究方向之间的合作。组织部分教师结合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外出调查,分析社会对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要求,到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去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和外校的同类专业保持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请其它高校的专家学者为本专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例如,请他们来对我们的专业建设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审核,并提出宝贵意见。(5)多种渠道引进人才,调整充实师资队伍。通过社会择优招聘、在职培养、新招收的研究生中设立师资定向培养等多种办法,不断调整和充实师资队伍,近年来,本专业从国内外高校年轻引进了教授、博士、硕士教师共计11名。
三、科研教学相互促进
1、以科研带动教学
在高层次的学科建设的支撑下,本专业拥有了良好的科研活动的氛围,学生在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力和创新意识。在全国、省级和校级各类科技作品竞赛中屡屡获奖,近四年获10个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11个二等奖;17个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和14个二等奖,3个江苏省数学竞赛一等奖和24个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连续两年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有些学生在学习之余还参加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和软件水平考试,获得了具有计算机专业顶级水平的系统分析员和计算机高级程序员等资格证书。
所有的从事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都无一例外地都为本专业学生教授各种课程或承担相关的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得到的最新知识融入到课堂和实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2、教师科研及获奖情况
立项建设以来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1余篇,科研论文130余篇,教改项目5个,科研项目30余项,省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标兵各1名,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2名,1个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校级教学团队。
四、教学工作显成效
在“特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教学工作的建设。三年多来,在学校的直接领导、支持和关心下,在全系教师的努力下,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进行了及时地调整、修订;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也不断试验、改革;对教材勤于更新,编写出具有启发性思维、反映科技新成果的新教材;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规范毕业设计程序,巩固和扩大学生实习基地。
1、加强“骨干课程”建设
建设学校的“骨干课程”,建立课程教授负责制和主讲教师负责制,鼓励教授积极承担骨干课程建设,加强了对骨干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教学中采用新教材、新手段的比例有所提高,部分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
2、修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是非常重要的。2006年以来,在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经过多位专业骨干教师外出调研和任课教师的反复讨论,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大纲和教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学计划进行了二次较大的修订,每次修订都通过校外专家仔细审查,不断优化,形成了符合专业定位的、科学合理的特色专业教学计划。
3、加强教材实验室建设
大力开展教材建设,主讲教授和其梯队编写、更新了有关教材辅导材料,积极使用国内外精品教材和其它优秀教材,使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超过68%。两次修订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毕业设计大纲,对2008级按优化的课程体系进行教改试验。
专业建设投入逐年增加,专业实验条件显著改善。数学实验中心08年获得省数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获得省教育厅140万重点建设资金。该专业实验室拥有先进完全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家学设施设备,实施了实验室全天对外开放。
4、重视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综合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工作非常重视,对毕业设计各环节加强管理,细致做好课题选择、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写作、毕设答辩等,各阶段工作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1)重视做好毕设的组织。由系主任对本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宣讲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目标与任务要求,鼓励学生主动落实毕业设计实习单位和课题,同时开展指导教师的遴选和毕业设计课题的选题工作。
(2)指导教师的遴选。我们严格按照《南京邮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办法》,采取公开条件、自愿报名、教研室推荐、系审查的方式,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担任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于合作指导单位首先考察该单位是否具有承担毕业设计指导任务的条件,同时将我院关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要求告知相关单位,与单位的人事教育部门协作,共同把好指导教师的资质关。
(3)毕设的选题。在选题过程中贯彻以下几个主要原则:
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基本教学要求;结合科研、工程和实验室建设等具体任务;课题难易度适当,既要注重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鼓励学生创新;防止选题与往年重复。
毕业设计课题的确定由师生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完成。鼓励学生自己找课题,自己联系到相关的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但答辩原则上在学校进行,严把质量关。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经选择后确定的大多毕业设计数课题与科研、实验、工程或科技开发有关。
5、专项经费投入及使用
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财政厅、省教育厅和学校对本专业的建设给予相当的重视和投入,2006至2009共计投入280万元用于本专业及其支撑实验室的建设,其中直接为本专业建设的贡献约120万元,大大改善了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
6、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本专业有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中国电信南京分公司、工信部电科院第十四研究所、江苏移动公司、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依迪科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电信器材工业公司、无锡电信公司、南大苏富特等单位,为学生的生产实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人才培养结硕果
近年来本专业在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主要表现为: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工作,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在日常教学中,特别强调基础教学,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并为学生创造实践学习的机会。
1、加强素质教育
(1)重视学生的党建工作。在学生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自觉性。通过业余党校和党章学习小组,加强同学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加强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2)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对学生的日常教学、生活的管理中,强调诚信的行为准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演讲和讨论,是学生明白,诚信是将来进入社会、立足社会的根本所在。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特别是在考试、实验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中,注重将诚信原则落到实处。
(3)提高人文素质。针对工科学生专业面比较窄、社会人文知识和底气不足的特点,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如举行各种文娱、文学、美术、历史等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和竞赛,多次取得十分良好的成绩。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着力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水平,培养学生丰满的立体人格。
(4)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不仅要善于动脑,而且更要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善于动手,这是工科学生的一项基本功。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除了课程的实验课和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外,我们还加强平时的实践教育,提高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使学生通过亲手进行的专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科协工作的开展,注重学生介入教师的科研活动,注意积极辅导、创造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有关专业实践的竞赛项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各种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调动了更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求职中的优势所在。
2、强调基础、鼓励创新
在信息领域,基础研究和创新思维是其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对学生强调基础教学、鼓励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等重要的。
(1)强调基础。要求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主要精力放在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上,不必要过多地纠缠于琐碎的技术细节。
(2)鼓励创新。要求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积极性。鼓励、指导和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参加各种级别的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学生有自己的科协组织,吸收不少同学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系里配备专职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和科技竞赛。
(3)增加实践学习的机会。
3、人才培养成果
(1)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学生中中共党员占学生数13.71%(其中05级19%,06级24%,07级3.4%.08级5.1%);有3名学生获得江苏省“三好学生”等省级荣誉称号,40%以上的学生获得过各类奖学金;英语四级平均通过率85.36%,六级平均通过率51.08%;计算机二级平均通过率44.26%,三级平均通过率49.30%。
(2)研究生录取率:2006~2009年毕业生中平均20%以上学生考取研究生,其中有多名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近两年每年保送北大免试直读博士研究生2名。
(3)在2006~2008年毕业生中,一次性就业率平均已平均高于98%。
六、全方位加强教学管理
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目标,严格按照学院和系里的一系列规章制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度,进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做到凡事有章可依。教学管理包含了教师工作管理、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实验室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等部分,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依。
(1)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学院制定了教师工作手册和其它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文件,对教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提出了要求,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生考核管理。要求任课教师保证考卷的适当水准,保持考试难度的相对平稳性。考试中严格考试纪律,考后认真批改试卷,网上登录和公布成绩,同时给出各门课的教学小结和考试分析。最后做好所教课程的教学小结。
(3)学生日常管理。学生班级配有专职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辅导员还经常与分管教学的人员及任课教师及时勾通情况,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4)教学档案管理。对各门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完成授课进度表、教学工作日志、教学记分册、考试试卷(含评分标准)及其答案、成绩单、期终课程小结、试卷分析等教学文件。系档案资料室分门别类保存所有的这些教学档案,以便老师们参考、分析和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实验报告等分类存档,以便老师、学生查阅参考。对于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的局部变更都履行相应的手续,保留相应的申请和批文。
(5)实验室管理。每个实验室均有各自的管理条例,并有专人管理,负责实验设备、器材的维护管理以及日常的实验室工作。每个实验室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账目和设备借出的记录。除了各实验室以外,系里还保存了所有实验室的设备资产账目表。
(6)教学质量监督。学院成立了教学质量督察监控小组,负责检查全院的教学工作质量,经常到系里来抽查。系里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由系学术委员会负责,充分利用教师授课测评、排序系统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把关,以保证教学秩序、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工作当中或学期课程结束以后,经常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对该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将此意见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依据之一,另一方面还将此意见反馈给教师,以期今后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系领导实行不定期地听课制度,填写听课记录,解决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系里还成立了考务组,在期中、期末考试时负责整个考试过程的正常进行。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
通过近年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优化了信息与计算科学,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和社会竞争力,为江苏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努力。
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目标已经达到了,但是,这仅仅是特色专业建设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况且还要向建立“品牌专业”的方向争取和努力。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师资队伍中高层次年轻人才较少,缺乏高水平领军专家。2.一些骨干课程建设尚缺乏经验。
3.专业建设的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还有待完善。
4.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和力度还不够。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进一步建设,尚有更多、更深入、更细致和更艰巨的工作要在今后的长期的专业的建设中完成。
流行女装
2012时尚女装 2012韩版女装
新款女装
潮流女装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