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陶艺教学总结
篇一:陶艺教学总结1 陶艺教学总结
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尤其在陶艺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学校陶艺特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陶艺教学走在了莱州的前列。
一、明确目标,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陶艺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探索以陶艺为载体、课题引领下的特色发展之路,尝试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学校、教师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深入的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策略,寻求陶艺教学途径。实现了对学生以下目标的培养:
1.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
2.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
4.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
二.抓课堂教学主阵地,促陶艺教学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我学校加强教师陶艺教学研究,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陶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落实好陶艺教材。学期初,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对各级陶艺教材进行研究整合,美术老师们通研教材,使教师对本学期的陶艺教学做的心中有数。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陶艺教案检查。每周两节课,组织集体备课。
3、继续加强人人上陶艺课,学校安排把陶艺课(每周每班一节),和陶艺小组课(每周两节)纳入正课 统一由教导处进行管理,使陶艺课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陶艺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对陶文化的了解,更好、更系统地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制定了针对教师的陶艺培训活动。通过几次培训,使老
师对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制作水平,也为老师的陶艺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认识,促进陶艺特色氛围形成。
1、建设大陶艺教室:今年,学校对开展学生们喜爱的陶艺课,又进行了大的投入,购置了一台高性能的节能电窑,新增加了一间陶艺教室为新陶艺教室,又添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大屏幕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极大的方便了陶艺教学的开展。
2、大力开展陶艺特色活动
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活动促进学校陶艺特色氛围形成。积极在校内外搞好学校陶艺宣传工作。
五、陶艺教学定位准确:
陶艺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民族精神为筋骨,国际视野为高度、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原则,把陶艺教育作为培养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代新人的抓手,重技能学习,更重文化熏陶。
在工作中,我们们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陶艺术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就对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素质,善于求新求异,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活动,教师要有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对活动进行再创造,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篇二:陶艺教学总结
陶艺教学总结
陶艺教育作为美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修养等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艺既有美术学科的共性,又有着区别于其他美术门类的独特性。任何一件陶艺作品都是材料质地、工艺手段、艺术表现形式三者的统一,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实践的综合体现。陶艺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具备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陶艺课的目的,并不是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要通过亲手制作陶艺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及想象能力。
陶艺课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个性的空间,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艺术实践转变为现实。例如:在教授“手捏成型”这种陶艺技巧时,教师除传授简单的制作技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制作材料和过程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学生在陶艺造型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活动。比如,可以启发学生对事先做好的小陶碗自由的添加装饰或变形图案,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了自己喜欢的小乌龟、大蘑菇等想象,使呆板、生硬的陶碗焕发出生动活泼的艺术气息。这样,不仅使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练习了制陶技巧,同是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陶艺教育能使学生发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天地,这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开辟了空间。陶艺教育能营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陶艺教育内涵丰富,涉及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动手能力以及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当代学生较为薄弱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是人们所共知的,他们很少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无法体会成果的乐趣,对于事物的好奇感明显不够强烈。在陶艺教学中,学生的创作过程刚好能够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陶艺创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去体验、探究和反思,从而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让学生捏制某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初步的尝试后,他们会发现自己的作品并不是现实中动物的那种形象。此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和了解所制作动物的典型特征,然后再让其加以修改。这样,学生所学到的不仅只是单一的形体塑造能力,而更重要的是训练并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陶艺教育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并上升为理论,以确定它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陶艺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人类通过身体的器官感知生活中的一切,并从中得到乐趣。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茶杯、碗、碟等餐具,大多都是陶瓷。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可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利用普通的生活用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学习的重要和知识的广博。在课后,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品味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让他们用欣赏
的眼光去看待生活,这将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体系、长处和特色。在小学阶段实施陶艺教育,不仅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要求,而且更是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篇三:陶艺实施总结
我校在业已开展陶艺教学活动基础上,为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向国家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组申报了子课题《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借助《陶艺教育实践的深化研究》专项课题组的优势,推进我校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基于对国内陶艺教学现状的认真考察和对我校开展陶艺活动的反思,我们感到进行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2、国内各中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主要聚焦在“陶艺知识传授”的教学研究和“陶艺制作技能”的教学研究。陶艺知识和陶艺制作技能确实是陶艺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中小学校开展陶艺研究的主要视角。但是作为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的陶艺课程,需要有关陶艺教育和学生心智发展的相关研究,使陶艺教育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而这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3、陶艺教育在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早在一二十年前就进入了中小学校,并开展得有声有色。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其普及程度和现代陶艺水平亦最高,号称“现代陶艺王国”。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陶艺教学也开展较早,台湾的大、中、小学已基本普及陶艺教学。但是,世界上发达地区和国家关于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成果相关资料的比较缺乏,再说,由于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我们也不可能照搬别人的做法。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关于初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不少,在国内,由于整个课程研究的历史较短,尤其是校本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是近年来的事情,因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而具体到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的研究则更是缺乏内涵的研究。由此可知,本课题将重点研究以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主旨的陶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这一选题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意义。
通过三年来陶艺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我校广大师生对陶艺活动基本形成以下共识:
1、陶艺教育的功能定位:
⑴开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载体。
我国陶文化至少已有七千年的历史。细观它的发展史,作为民族文化表现形式的诗、词、国画、书法艺术等都与陶瓷发展紧密相联。这些文化形式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已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我校结合正在开展的民族精神教育,在中学生中普及陶艺活动,挖掘蕴含在陶艺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精髓,具有促使青少年学生在感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强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功能。
⑵动手动脑,激励创新;调适心理,健全人格。
一件陶艺作品的完成,学生经历了主题选择、设计、制作过程。因此,陶艺活动不仅是动手实践过程,也是思维创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基于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设计不同的主题及表现形式,大胆创新,自由想像。一件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心情在双手与泥团的搓合间放飞,学习压力所带来的烦恼在人性与泥性的交融中释然。
⑶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我们的学生在陶艺课上的制陶活动往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多人一组,共同讨论创作方案;根据制定的方案,分工合作,借助集体的智慧与能力,将方案变成充分体现主题旨意的陶艺作品。这样的过程,学生从体验团队协作带来成功的喜悦中强化集体意识,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社会学习能力。
⑷陶艺知识与能力的横向迁移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
实践证明,陶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合作学习意识、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等无异对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益的。其他如陶瓷作品在烧制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物理知识、作品装饰中的美学知识、陶瓷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文、地理知识等等,无不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各门不同学科的学习。
2、形成陶艺教育的学校特色:根据我校开展以陶艺为主要项目的《民族文化培训工程三年规划》,我校的陶艺教育发展目标为:通过三年努力,使我校的陶艺教育成果在本市中小学中具有一定影响、最终成为陶艺特色学校。在近三年的陶艺教育实践中,学校师生逐渐对努力构建陶艺特色的发展目标形成了共识,在社会上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
陶艺教室里总是人满为患;学生将自己的陶艺作品带回家,家长看到后也非常欣喜,积极支持孩子参加陶艺活动。
4、稳定的陶艺教育队伍:学校通过将近三年的陶艺教育活动,已经逐步形成了一支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陶艺教师、图书馆老师等成员组成的陶艺教育队伍,这是我校蓬勃开展陶艺活动的骨干力量。近三年来,学校依靠这支团结协作、极富创新精神的骨干队伍,成功开发了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类陶艺竞赛和陶艺展示活动、主持陶艺课题研究等等。今后学校将继续以这支队伍为骨干,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实现陶艺特色学校的目标。
亟待完善的问题:
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探索和大胆实践,我校的陶艺教学活动开展的风风火火,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陶艺教育成果卓著的常州三中、进华中学、纪王学校以及江苏、浙江等地的先进学校相比较,与我校制定的三年发展目标相比 较,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1、陶艺师资专业化发展:如前所述,我校现有陶艺教师都是原美术教师或劳技教师通过陶艺培训后从事陶艺教学的。虽然这些教师非常努力、非常敬业,两年来为学校的陶艺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这些教师毕竟从事陶艺教学时间不长、个人的陶艺技艺比较浅显。在学校谋求更高水平的陶艺特色时,就明显凸现出教师专业化程度与学校陶艺教学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制约了学校陶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校将采取措施鼓励现有师资加强业务钻研、多实践、多探索、积极参与有关方面组织的培训活动。
2、陶艺教学的效能发挥:在陶艺活动进课表、大规模普及陶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大障碍便是课时安排不足。中学一节陶艺课只有40分钟,上课后先要花费较多时间准备工具、陶土材料等;下课前还要花费较多时间收拾工具、清理材料和桌凳。这样,一节课中用于陶土制作的时间就不多了,学生很难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制作一件完美的作品,教师当然也就很难
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上万一堂完整的课,陶艺教学的课堂效果因而大打折扣。要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办法是协调教导处在排课时将陶艺课两节一上。这样,师生在制作陶艺时的有效时间将会明显增多,有利提高课堂效果。
3、校园文化的陶艺特色:2008年11月中旬,全市各区县的中小学美术教研员在市美术教研员沈金龙老师带领下云集我校,现场研讨我校陶艺教育情况。他们普遍对我校两年来开展陶艺教育的成果赞不绝口,同时对我校陶艺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许多中肯建议,其中最为集中的一条建议是希望我校加强凸显校园文化中的陶艺特色。对照陶艺活动先进学校如进华中学、常州三中、纪王学校等,一走进这些学校大门,鲜明的陶文化特色让人眼睛一亮。相比之下,走进我们的校园,目前还体会不到陶文化氛围。对此,我校下一步在对校园文化作总体设计时,将如何凸显陶艺文化特色作为一个重要部分来考虑。
作为国家级规划课题的子课题,我校的“初中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暂作一段落了。但是,如何在初中学校健康开展陶艺活动、如何发挥陶艺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始终不懈的研究课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使陶艺活动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篇四:陶艺心得体会
陶艺之旅 艺术创作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对材料的理解和使用,在熟知了材料的特性之后才能更好的驾驭它,从而完成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创作。小孩子都喜欢捏泥巴,但那在大人眼里来看那可能就是些无意识的玩闹而已,但正是因为这样的天性才有了对创作的渴望。记得年幼时常常会在河边上的沙堆里和小朋友们在那嬉戏玩闹,我们用取自自然的产物来进行我们的小创作。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可能就是在小时候养成的吧,虽然自己当时并不知道那是艺术,仅仅认为是种天性的解放和快乐。
每个周的陶艺课我们都会很早赶到陶艺工作室来完成我们的每件小作品,在这几周的时间里我相继完成了几个作品,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深深体会到啊,但我们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因为大家不同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都合适不同,其中都赋予了同学们不同的思想,对我们来说那些小东西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更会认真的对待。学陶艺的人绝对是耐心一流,创意无限,能把一块不是干硬就是软弱一滩的泥块捏出表面光滑、软硬适中、厚薄均匀、布局合理、别致新颖、无裂痕、无气泡、无杂质的陶艺作品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坚持和不断的思考好的作品是一定会被创作出来的。
最后几周我们去了工厂,所获良多。
在7周的陶艺学习,我受益匪浅。在文才方面和艺术审美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熏 陶,不仅在这些方面有所收获,在平时生活和学习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陶艺是一门集艺术审美,设计,动手能力于一身的科学。陶艺科学能静心,能审美,能设计,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生活中就有好多设计好多创意,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总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好的设计元素来供我们设计。他能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提升人的品位。能把人带入大自然的怀抱。经过陶艺课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从做人还是团队合作的大方面还是从 生活修养生活习惯方面都是受益匪浅。陶艺雕塑的语言,不只是形体,而是以形体为基础的 造型、色彩、光泽、肌理纹饰等互相作用,融于一身的综合性语言。如果说一般雕塑在完成 了形体塑造之后,便已基本上显示出它最终形体的雕塑形象面貌的话,那么陶艺雕塑则大不 一样。也就是说,现代陶艺雕塑在进行艺术塑造的同时,还须介人相应的成型、施釉、烧成 等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同雕塑造型的审美表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成为完美雕塑形象的必 要成分。总之,陶艺雕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篇五:陶艺课程总结
陶艺课程总结
一说到陶艺这个课程,大家肯定想起很辛苦很累的创作过程。我们这个课程是上4周的。刚开始上理论课的时候,老师讲课的内容很精彩,还给我们欣赏了一批学生的作品的图片,而且老师讲课幽默风趣,使我们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到后来他带着我们去看实物,当时真的很羡慕那些同学做陶艺可以这么的细致好看。看完以后,我就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认真的学习了。当我们上完理论课以后,老师亲自传授制作技巧和制作过程中的细节,还有注意事项等问题。让我们这些制作基础从零开始的也能够很快的就上手了。
说到要我们亲自实践的时候,整个教室都热闹起来,里面有磨工具的机器在运行着,同学搓泥团的,画稿子的什么都有,大家都很认真。在陶艺室,我们的教室不是很通风,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很闷,很不舒服,鼻腔里充满了泥味,所以我们很辛苦也很累。
我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有很多认识,比如说在制作泥胚的过程要很小心,不能操之过急,稍有不注意的地方就得重来了。很幸运,因为我专心与认真对待,最终这个作品进行的还挺顺利的,当我做好了整个外形后,我们既要给它赋予好看精致的雕花、分层、镂空等等纹样。老实说这些纹样难度还是有的,在作品上操作的 时候要非常小心,而且要等到这个外形的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做这些细活,要不然就会把作品给毁了。总之整个过程都要认真对待,每天都忙得手酸脚酸,腰酸背痛,不辛苦是假的,不过当自己完成了这个作品后还是蛮有成就感的,人生第一次接触这么有趣的陶艺课,真的很不错。
最后一步就是我们要上釉了,上釉前我们还要等一段挺长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潘老师就像我们的朋友一样帮助我们引导我们怎么去操作,给与我们选花样的提议,有时候还亲自示范给我们看看到底该怎么做下去。潘老师认真负责的传授知识给我们,还耐心的帮忙解决问题,所以很感激老师。
第二篇:陶艺教学总结1
陶艺教学总结
美术组在校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团结一致,努力工作,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尤其在陶艺校本课程的探索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为学校陶艺特色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陶艺教学走在了莱州的前列。
一、明确目标,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陶艺课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探索以陶艺为载体、课题引领下的特色发展之路,尝试促进儿童和谐全面发展的新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对研究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为学校、教师进一步开展陶艺教学研究提供了阵地,有利于深入的探究陶艺课堂教学策略,寻求陶艺教学途径。实现了对学生以下目标的培养:
1.让学生走进陶艺世界,全面了解陶艺,亲手创作陶艺。2.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学习陶艺制作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力,激发创造性。4.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发展学生个性。二.抓课堂教学主阵地,促陶艺教学发展.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我学校加强教师陶艺教学研究,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措施来促进陶艺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
1、落实好陶艺教材。学期初,美术组教师积极组织对各级陶艺教材进行研究整合,美术老师们通研教材,使教师对本学期的陶艺教学做的心中有数。
2、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陶艺教案检查。每周两节课,组织集体备课。
3、继续加强人人上陶艺课,学校安排把陶艺课(每周每班一节),和陶艺小组课(每周两节)纳入正课 统一由教导处进行管理,使陶艺课落到实处。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自身陶艺水平。
为了提高教师对陶文化的了解,更好、更系统地掌握陶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我们制定了针对教师的陶艺培训活动。通过几次培训,使老
师对陶艺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有了飞跃式的进步,大大提高了老师的制作水平,也为老师的陶艺教学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认识,促进陶艺特色氛围形成。
1、建设大陶艺教室:今年,学校对开展学生们喜爱的陶艺课,又进行了大的投入,购置了一台高性能的节能电窑,新增加了一间陶艺教室为新陶艺教室,又添置了可以上网的电脑,大屏幕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极大的方便了陶艺教学的开展。
2、大力开展陶艺特色活动
我们不断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活动促进学校陶艺特色氛围形成。积极在校内外搞好学校陶艺宣传工作。
五、陶艺教学定位准确:
陶艺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民族精神为筋骨,国际视野为高度、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原则,把陶艺教育作为培养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代新人的抓手,重技能学习,更重文化熏陶。
在工作中,我们们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陶艺术教学、科研工作中,我们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这就对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更要有创造意识和创造素质,善于求新求异,创造性地设计和安排活动,教师要有提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随机调控,对活动进行再创造,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组织活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三篇:陶艺总结
`
坪山中心幼儿园2015——2016第一学期陶艺社团总结
执笔:黄玉英
时间太快,不知不觉间到了期末。回过头来看看这期间发生的事情,对社团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快乐,对我来说既是平凡又是特殊的一段时光。
这学期,我怀着满腔的热血接管了陶艺社团,我一直认为做一件事情,喜欢就能做好,用心就会出成果。社团小成员们也很配合,对于各项活动的开展,他们都能够积极参加,没有晚到早退的现象。社团小成员都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及纪律观念,保证了社团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从最初的纳新到现在,我们这个“陶艺工坊”越来越和谐,越来越有凝聚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众所周知,幼儿园搞社团活动是为了繁荣园所文化,活跃园所气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寓教于乐。所以在社团活动方面,尽可能的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本学期里,我们社团活动在这方面主要进行了几次主题创作,如“树叶”、“装饰挂盘”、“泥板装饰画”、“夸张人像”、“人物塑造”、“可爱的鱼”等。通过这些主题创作,提高了孩子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诚然,社团活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也避免不了一些问题的存在。比如泥巴的回收再利用不够及时,浪费较为严重;社团小成员的卫生习惯不是很好;对于社团活动存在消极情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社团活动创新力不够等。对我而言无论是表达方式上的不够成熟还是思考问题的不够全面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个学期的时间原来是如此短暂,似乎纳新还是昨天的事情,相聚的日子总是显得这样珍贵。有欢笑也有遗憾。不舍的那股已经熟悉了的咸咸的味道,不舍得你们用稚嫩的声音说“老师好”。社团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才如此充满青春和活力。感谢这样的经历,感谢你们带给我的快乐。正如上天不会把全部的优点给一个人,社团也不会没有任何缺点,但是我一直坚信,社团的明天会更好!
2016/1/4
第四篇:2014陶艺小组活动总结
2014陶艺小组活动总结
本学期让同学们接触陶艺,既让他们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陶文化有更深的认识,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他们来说可谓意义深远。
通过学生进行陶艺作品制作的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从认识上,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操作角度来看学生能很熟练的操作,并且能制作和加工出比较精美的作品来;学生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作出很有创意的作品来,总之,在这一学期的活动课中学生从操作及思维创新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这么简单的活动中却启发了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了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开始懂得美,开始懂得艺术。
陶艺活动开展以来,首先,学生对陶艺材料的把握和如何能做出更好的陶艺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学生在制作陶艺品的同时,融入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那些感情色彩;最后,学生能积极的热情和纯洁的心灵,精湛的陶艺技术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陶艺美品。总之在这一学期的陶艺活动课中,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思维创新能力。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第五篇:快乐陶艺总结
快乐陶艺总结
陶泥艺术走进幼儿园,在理论上我们发现它能促进3~6岁幼儿在创造、想象、思维、观察、记忆、审美等方面有效发展,还有利于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活动中,教师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幼儿切身融入于游戏活动中,并将陶艺创造的技艺合理贯穿其中,让幼儿“开心的”玩、“有水平的”玩、“有个性的”玩。
陶艺教材是严格遵循3~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设计的。幼儿年龄段的不同,他们要创造作品的难易程度也就不同,他们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会因此不同。而且在内容设计上也是比较丰富的,有蔬菜类、水果类、动物类还有生活用品类等,让幼儿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中通过再造想象来充分发挥幼儿的才能,并有效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学期即将结束,我们开展的陶艺课程也将接近尾声,下面就将本学期幼儿陶艺学习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陶艺课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小朋友来说,起初也是同其他课程一样的陌生,但是陶艺第一次走进小班的课堂就深受小朋友的喜爱,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拉、压、搓、揉泥,并且初步认识单元色。例如:小班《糖葫芦》一课,其教学目标是让幼儿认识红色,勾起幼儿对糖葫芦的已有经验;通过拉泥等动作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教育过程是把小朋友红色的泥分成相等的4份,并团成球,一个一个串在木棍上,然后再加上装饰„„就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小班的小朋友已经亲手制作出了好多他们喜欢的作品。
中、大、学前班的小朋友,他们已有了小班陶艺教育的基础与经验,更进一步他们有适合他们的教育目标与内容。认识由三原色渐变的多种颜色,注重颜色的搭配,知道工具的名称和简单的使用方法,发展小手的灵活性并使左右手的操作能力得到提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我们的小朋友通过本学期对陶艺课程循序渐进的学习,不仅在对颜色的认知方面有所突破,而且在幼儿身心发展上也是一次质飞跃。看到小朋友们一件件优秀的作品,我们无比自豪,因为那正是孩子们进步与成长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