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何在
1、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何在?
答:学业评价是指收集相关的学生学业方面的信息资料,对这些资料所反映出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得出一定的结论,并提出如何帮助学生发展的过程。学业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的效率;评价是学校教育的动力和源泉,让学校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评价应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从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出发,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学业评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众多的评价要素中,有关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探索和研究更显得重要和迫切。“评什么,怎样评”,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因此积极打破技能测试为主的传统评价方式,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学业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2、学业评价的新理念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学生评价的新理念:
1.音乐学业评价要立足于发展。
学生学业评价不仅应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音乐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还要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发扬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找出其中的不足,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促进音乐教学改革,加强音乐教学的薄弱环节,不断改进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2.音乐学业评价要注重过程。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要充分体现出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使其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评价必须全面全程,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评价学生,都应从整体着眼,突出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学习的效率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评价指标,并涵盖课程目标的各层面和教学各领域。
3.音乐学业评价要提倡多元化。
对学生的音乐评价要根据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遵循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及多样化的原则,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如期末考试就是最常见的评价方法,它的优点是能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练习;不足之处是形式单一,不能顾及因先天条件、兴趣爱好等不同而产生差异的学生。由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均是体现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的,因此,新的评价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观察、提问、交流、阶段抽测等形式实施评价。首先,要关注特长生评价;其次,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和参与意识;第三,要肯定地评价。这种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能很好地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评价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与评价过程中享受快乐并且体验成功。
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统一性原则
评价的统一性是指评价的要求要与课程标准相统一。课程标准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制定的在教学上的总要求,它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的依据。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学生评价要求遵循与课程标准相统一的原则,就是通过评价应达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目的。
2.评价的科学性原则
评价的科学性强调要有科学的评价观。评价不是对学生做简单的定性鉴定、定性审判,而是学习的中介,是师生共同体内部的平等对话与协商的过程。评价学生学业要依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要遵循科学规律,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从而得到切合实际的评价。在这一原则下,学业评价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规律,注重多方面的过程评价,在确定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时都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3.评价的激励性原则
学业评价必须重视以激励为主的原则,任何可能带来负作用的评价都应予以排除。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证明:仅仅因为老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的学生取得更大进步。在学生的评价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特长,然后,给予适当的激励,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业评价成为解放学生的起点,使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心,得到全面健康的有个性的主动的发展。
4.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进行学业评价时,其内容和标准应明确、具体,不能含糊,要有统一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要有可测性,评价程序要简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业评价不仅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方式,也需要教师的恒心和毅力。所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必须快速、简洁、易操作,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评价效果。
3、你在音乐课中常用的评价技巧有哪些?对你的教学有何促进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我在音乐课中常用的评价技巧有:分层评价法、情景评价法、代表作评价法、语言评价法、过程评价法、幽默式评价法、延缓评价技巧等。在教学中运用这些评价技巧可使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合理适当的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可以更好的开展。如:在音乐课上我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来夸奖学生:“同学们你们的音乐素质真好 , 这首歌这么快就学会了,并且唱的很准确。”“老师明白了你表演的内容。”“你的舞姿真优美。”“他是这样表演的,你呢?”“还能想出别的与众不同的方法吗?”对于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讲述,进行由衷地赞赏,送上掌声。对于有独特发现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运用无声语言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无言地给他力量,给他加油。
4、《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你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做的?
答: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我摒弃教师主宰课堂的旧观念,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变传统的欣赏模式,鼓励自由欣赏,给学生以充分的听觉冲击;改变对赏析的要求,关注个体差异,给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目标。其次,激发学生的独特见解与感受。当学生听完一段音乐后,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听音乐进行个性描述,如 :画面描述法,故事描述法,情绪描述法,演奏描述法,动作描述法等。
5、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需要聆听具体的音乐作品并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实际教学中你是通过对哪些音乐表现要素的学习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
答: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了以下要素: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对人声(童声、女声、男声等)和乐器声(常见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等)的感受与听辨;对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及和声等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对音乐结构的感知。
(一)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的感受与体验。对学生的评价要侧重于他们对生活与自然界中声音的观察力、模仿力及想象力 , 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关注其创造力。
(二)对人声和乐器声的感受与听辨。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侧重于他们对不同人声的辨别方法及对声音特点的准确概括。以此类推,对不同乐器声音的聆听与感受也应当如此。
(三)对音乐要素的聆听与体验。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各种元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形成音乐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节奏、曲调、和声、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及音色等。构成音乐的形成要素,就是音乐的表现手段。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是节奏和旋律。
对学生的评价应侧重于全体学生对游戏的积极参与性,对基本节奏的掌握及对游戏过程中碰到新问题的解决能力,对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还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化的表演。
(四)对音乐结构的感知。对音乐结构的感知是引导学生用音乐的方式去思维和探索乐曲内部的基本结构及外部形式,而且从不同的音乐形式中提炼出某些共同的音乐表现规律,这是一种融听觉、视觉、言语觉和运动觉于一体的综合协同活动。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侧重于聆听习惯的好坏,思维发散维度,与众不同的记录方式,对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还要关注他们对音乐结构的敏感程度。
6、你认为对学生音乐创造的评价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对音乐创造的评价应从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活动,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这三方面着手。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声音作为音乐素材融入音乐课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潜能。
不要把创作看得很神秘,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相信作曲能成为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活动。“音乐创造”这一要求是《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不是几节课或者几个活动就能成功培养的,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引导创编活动时要体现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训练过程有梯度、有台阶,让学生可拾级而上。二是学生对音乐的不同感知能力会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多面向、多层次的音乐创编活动,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引导学生,使其个性得到张扬。三是欲速则不达,对于音乐创造的学习,需要教师耐心、用心去设计学习过程,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运用音乐教学审美规律,采用图画再现情景、扮演角色体会情景、语言描述、音乐渲染等方法激发兴趣,提高热情。四是遵循培养学生兴趣的原则,由于学生年龄小,音乐经验不丰富,创编成果不可能完美,教师则更需要注重过程的表现,注重积极性、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发挥,作品水平高低不能作为评价创编质量的唯一标准。
教师在评价时要注重求异思维,要善于捕捉学生在思维中创造性因素的闪光点,要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过程,敢于去尝试从未经过的新鲜事物,关注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重视他们的音乐体验感受。
7、中学音乐课堂学习过程评价中,课堂及时观察评价的三种不良倾向是什么?课堂问答评价中存在的误区是什么?
答:三种不良倾向:
不给评价,让学生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发言、行为是对还是错; 乱戴高帽,“真棒”之类不着边际的评价等于没有评价,甚至会产生逆反效果 严厉批评,这样对学生的杀伤力更大,冷处理则是好办法。
存在的误区:
(一)含糊不清型。有的教师在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语言含糊其辞、敷衍应付,有的甚至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的评价,使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法体现。
(二)简单粗暴型。有的教师习惯用“好的”、“错了”、“不对”等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这种简单性的肯定或否定评价,会让其他学生不知回答者好在哪、错在哪。长久下去,简单的肯定评价会让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不到成就感;粗暴的否定评价则会减弱学生的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三)冷若冰霜型。有许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评价都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当学生回答完提问后,他会冷冷地说“坐下”或者用头示意,有的甚至没有示意,长此下去,受到教师“冷遇”的学生肯定不愿再回答。用这种漠然的情感对待学生,师生间在情感上便会难以沟通。
(四)一锤定音型。有的教师很少提供学生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机会,认为教师永远是评价的主宰,以致忽视了发展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盲目夸张型。有的教师走入了评价的误区,对学生的评价不切合实际,什么都给予表扬,从而滋长了一部分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当教师的评价不能产生正面效应时,将严重影响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8、命题是音乐测试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命题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试卷分析主要包括几方面内容?
答:命题是音乐测试的重要环节,必须依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来执行,命题内容需要覆盖课标所涉及的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大领域。命题应该注意难易搭配、规范命题,一般是由易到难,比重适当。测试比重标准为:感受与鉴赏领域(听辨)相对较简单占 40% ;表现领域(唱、奏、读谱、听后分析等)相对较难占 40% ;创作领域属于难题占 10% ~ 15% ;相关文化领域占 5% ~ 10%,其中较易题占 60%,较难题占 40%。
命题的要求是:要力求做到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体现学科价值,避免科学性错误;紧扣教材、又联系实际,既有广度和深度,又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尽力做到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使试题的解答过程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的三维目标;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应尽力考虑城乡学生差异,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命题要有利于组织考试和阅卷工作的实施,尽量降低考试成本,努力实现试题的结构和容量的科学、合理、适度。命题的类型要多样化,通过听辨题、创作题、读谱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识谱能力、分析作品能力。还包括音乐听辨题、划线题、默写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试卷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命题的策略分析。主要分析这份试卷引导学生重视什么知识和能力,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的教学板块,哪些问题是容易出差错的,同时也是教学成败的验证标志。
(二)试卷考查的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主要分析本学段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试卷是如何覆盖这些内容的,与上一学段是如何衔接的,巩固性内容有哪些试题。
(三)试题的分数权重分析。主要是分析全卷题分的比例分配、感受与鉴赏领域、表现领域、创造领域和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是如何安排的。
(四)命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分析。主要是分析难度是按什么比例分配的,考试结果和设想是否一致,试题区分度高不高,即是否出现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的情况。信度方面要除了要分析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另外试题是否有较好的效度,如一道题 100% 的考生都对或都错,该试题应视为无效,尤其是都错的题,应视为废题。
(五)得失分情况分析及学业掌握、教学成败分析。这是具体对每一个题的得分与失分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得失分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业掌握规律,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成败。成功的地方如何继续发扬,失败的地方如何改进和完善,并制定相应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实施。
虽然音乐学科还没有纳入中考、会考等重要考试,但我们从规范教学的角度,也不能忽略这一环节。我们要本着对学生的音乐学业负责的态度,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成长的测试命题,给学生们一个中肯的学业评价,让他们在学业成长的路途中,也同样收获一份音乐审美的自信。
第二篇: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何在
1、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意义何在?
答: 学业评价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有效杠杆,新课程关注教师的成长的评价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通过学业评价,学生公认的优秀教师,就会成为教师队伍的核心和骨干力量,激励有一定差距的教师向他们看齐,奋起直追,逐步形成一支合格的教师队伍。同时,学业评价可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在学业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互相观摩、互相评议等评价措施,实际地考察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从而激励他们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进行教育研究,改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教师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必然有利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进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各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依据《纲要》精神,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庸的学生,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教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找出学生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地赞美学生,用真诚和赞美来改变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用灵活多样的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2、学业评价的新理念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新课改提出了新的学业评价理念,强调评价要关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因此,学业评价的新理念是:音乐学业评价要立足发展,音乐学业评价要注重过程,音乐学业评价要提倡多元。
学业评价遵循的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3、你在音乐课中常用的评价技巧有哪些?对你的教学有何促进作用?请举例说明。
答:1.分层评价技巧
“十个指头有长短” 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但在教学上我们的教师却很容易忽视,总是把班里学生放在同一起跑线上,以至学困生经过了多次的失败,信心殆尽,优等生则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久而久之,学生们学习兴趣全无。分层评价是指在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标准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的一种技巧。
一是基础层次评价,主要评价音乐教学中基本的乐理知识、演唱知识、演奏内容及欣赏表演等内容,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掌握,此时的评价对象重在对音乐感受及音乐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评价形式以鼓励的语言为主,重在引发兴趣,激励自信,如“老师听到你把这条节奏拍出了强弱、强弱对比的感觉,说明你掌握了四二拍的强弱规律,相信你以后会掌握更多的节拍规律”等。
二是普及层次评价,根据教育教学内容,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同时拓展到相对比较容易的领域,用以对较大面积的学生进行音乐素养的审美意识的熏陶,此时的评价对象重在音乐感受及音乐基础正常的学生,评价形式以点评式或者得分制为主,重在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自己应该做到的。如“这首歌你演唱的非常准确,节奏也很稳”等。
三是发展层次评价,这是对音乐感受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与的评价。要求是在完全掌握基础、普及内容的前提下增加难度,如分析歌曲、为歌曲进行伴奏、音乐创编等,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形式以激励性语言为主,重在让学生有挑战高难度或者个性突破的勇气,极大限度地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假如你是导演,你会如何给你的演员描绘这首作品的意境,如何让他们用声音、动作或者乐器表现出来”“你富有创造力,我愿做你的第一位听众”等。
分层评价可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满意的评价结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分层评价鼓舞了所有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延缓评价技巧
延缓评价的一种形式是当学生自己对评价结果不满意时,暂不作为评价成绩,可给学生再一次(甚至两次)接受评价的机会,将评价结果好的一次作为评价成绩。
班上的小才女张冰玉在考试的前几天感冒了,轮到她考试的时候,她的声音还是嘶哑的。唱完之后,她很难过。我说:“没有关系,你是很优秀的,我知道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孩子,这样吧,等你感冒好了,再为大家展示一次你的歌喉好吗?”过了几天以后,她主动找到我说感冒已经好了,并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补考”。延续评价的另一种形式是“预支”较好成绩。当学生对评价结果不满意时,可以“预支”给学生满意的成绩但学生必须承诺要在一定时间内达到目标,能实现诺言的,就将“预支”成绩作为正式评价成绩。
我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宣布可以自己给自己打音乐分数时,学生们都不太相信,我接着说:不过这个分数是预支给你们的,如果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你们能努力完成自己的目标,你们定的分数就真正是属于你的了!”班上的“无所谓大王”左晨提出要给自己一个“优”,同学们都不信任地望着他。我当即拍板:“没问题,老师相信你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在之后的学习里,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左晨,上课认真,回答问题积极,上台表演也很有特色,最后在大家的见证下,他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得到之前“预支”的成绩。
由上可见,不论是学生选择再评价一次,还是“预支”一个满意的成绩,都能促进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语言评价技巧
语言评价就是以语言为手段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评价。语言以其独具的节奏美、音调美、色彩美、韵律美、线条美等特点成为人类情感交流的独特工具。语言可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是直接进行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无声语言则是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肢体、仪表等配合有声语言来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艺术地运用有声语言,施展无声语言的魅力能让自己的课堂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用语言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个性特点,选用激励性语言进行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对教学活动作出价值判断。所谓激励性语言是指能激发学生学业情感的语言,既包括正面赞扬语言,也包括反面刺激性语言。教师可以经常用这样的语言来夸奖学生:“同学们的音乐感受真好 , 这首歌学得又快又准确。“老师明白了你表演的内容。””“你的舞姿真优美。”……同时,也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激励学生:“他是这样表演的,你呢?”“还能想出别的与众不同的方法吗?”对于学生到位的回答、精彩的讲述,进行由衷地赞赏,送上掌声。对于有独特发现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运用无声语言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无言地给他力量,给他加油。
语言具有交流情感的良好功能和亲和能力,赞扬性语言能激发深化学生情感,刺激性语言能激活学生情感,使学生的情感活跃起来,而无声语言能使师生的感情得到交流。
4.情景评价技巧
情景评价是在一定情景中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的评价。情景既包括自然情景,也包括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创设的情境,这种评价方式具有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的积极作用。
进行情景评价,首先要选择或创设情景,选择或创设评价情景要以评价目的为依据。如评价学生创新精神,就要选择能展现学生创新思维、发挥学生想象力的情景。如在一次欣赏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进入森林情景,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的一员,用了这样的引导语:天渐渐地暗下来了 , 小星星眨着眼睛出现在夜空 , 森林使者开始装扮他们的王国了。瞧,他们给花朵装上了美丽的彩灯,给小草缀上了闪闪的珍珠,连蜘蛛网都变得晶莹剔透起来,洒在地上的花瓣和树叶 , 好像为我们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花地毯。多美呀 , 它们都在静静地等着我们的到来……通过一系列流动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音乐和老师动情的解说,以绝美的意境感染了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了森林的美与神秘,学生很自然地就会入情入境,把自己的角色调整好,在下一个环节中,各种“小动物们”就快乐登场了。
5.过程评价技巧
过程评价是通过对资料的系统搜集和分析整理,对教学过程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过程评价主张面向未来,面向评价对象的发展而评价;强调对评价对象人格的尊重;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尊重评价的多元性、差异性;强调评价的多角度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具体到日常教学,过程性评价可以包括: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积极参与教学、合作学习、探索研究等互动交流。如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音乐知识“变奏”时,采用了画面辅助乐理知识学习与学生整理、总结相结合的方法。
我用四幅以春夏秋冬为背景的同一个房屋图案作为“我家”,用“闪烁的小星星”为主题旋律作为参观“我家”的钥匙,即藏在画面背后的一条简单的变奏旋律,只要找准了钥匙就能打开门上的锁去参观这幅画。这种看似游戏式的互动是一种隐形评价,把进入小屋参观作为对学生付出努力的回报。参观完之后让学生结合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经过集体讨论,总结出这些画是以房子为主体,季节的变化让房子周围的内容丰富多彩,而这些变化的旋律则是以“闪烁的小星星”为主题的,只是在情绪、力度、速度、拍号等方面有一些变化,旋律变化后更丰富。就这样,学生在思考、对比、总结中轻松地掌握了变奏的知识。这种通过分析、探究、归纳、整理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自主发现音乐的规律,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成功的评价信息反馈,鼓舞师生斗志,激发师生努力搞好互动交流,从而使教学过程评价成为激励师生、生生互动、学习交流的动力。
6.代表作评价技巧
代表作是指学生具有代表性的学业成绩,如作业、测验、小制作、活动方案、实施方案、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各种获奖证书等凡能代表学生某一方面水平的学业成绩。代表作评价就是对学生自己满意的具有代表性的学业成绩或作品,如学生的自制小乐器、自己创作的歌词、被广播室和电视台选用的推荐音乐、音乐散文、参与学校特长班的资料、参与社会活动的奖励、社区活动的证书、奖章或奖杯的照片等进行的评价。
代表作评价一般在学期中、学期末进行。评价时,由学生本人将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拿出来,通过自评、互评、各学科相关老师评价等方式取得评价结果。代表作是学生自己最满意的成绩,是学生某一方面智慧才能的表现,可以反映不同学生的个性。对代表作进行评价本身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代表作评价必然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你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做的?
答: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音乐感受与鉴赏情趣
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往往是喜欢的音乐听一听,不喜欢的就不听,对于一些应掌握的知识也不重视,音乐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要提高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并参与音乐鉴赏的兴趣。首先要根据学生学习中强烈好奇心的心理,这些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用形象的语言或是其它艺术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具有价值的欣赏,唤起学生对美感的共鸣。
音乐感受与鉴赏的核心就是“情感共鸣”。共鸣是音乐审美体验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必须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感受、想象、理解、鉴赏音乐作品。黑格尔说过:“音乐的节拍具有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魔力,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常不知不觉地打着节拍。”音乐以其特有的优美动人的音调和无比感人的节奏来激起人们甜美的回忆,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及向往。可见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通过一系列的音响变化,旋律的绚丽等引起心灵的共鸣。欣赏者的情感达到了共鸣就等于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融合为一体。因此,要始终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教学目标的首要位置。同时老师也要从学生的多样化情感中捕捉灵感,获得对教学设计的启发与改进。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可以表达学生的心声,蕴含着美好的寓意,抒发温馨的心曲,衬托美丽的梦幻,展现炽热的情怀。
二、包容姐妹艺术,拓宽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视野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音乐教育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思维是以审美感知为起点,经联想、想象形成审美意象,从中获得审美愉悦或以外化动作展现内心体验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象思维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因而音乐欣赏课中将不同类别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运用,使他们相辅相成,达到通过事物表象进而把握事物本质的目的。
音乐教学过程是智慧与情感、知识与理想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离开美。学生有追求美的天性,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的侧面显示和蕴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及艺术之美。教师应努力追求音乐课堂教学多侧面、多层次的美。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表现与创造音乐美的实践中受到音乐的启迪,获得审美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教学理念应充分体现美、利用美。
在教学活动中,单纯性倾听式的音乐聆听,学生不会产生主动地欣赏音乐的热情,感受音乐与其它姐妹艺术的关连,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通感”,从不同角度获取多种信息,所以,还要和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融和、催化,充分利用音乐艺术与其它姐妹艺术的通感与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感受与表现,突出美感体验,增强理解与感受力,吸引学生产生聆听的欲望,在音乐课中,教师应努力追求音乐课堂教学多侧面,多层次的美,使学生在感知、体验、表现与创造美的实践中受到音乐的启迪,获得审美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力,以利于实现音乐艺术在人类情感教育中的健康、高尚的审美功能。要利用音乐艺术与其它姐妹艺术的通感与迁移,在迁移过程中感受与表现,突出美感体验,增强理解与感受力,吸引学生产生聆听的欲望。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和这首歌曲相关的文化相当广泛,有地理、历史、绘画、人物等等。首先可以介绍伏尔加河的地理情况,让学生了解到伏尔加河就象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一样养育了俄罗斯儿女。然后向学生介绍俄罗斯的历史背景,结合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画中作者精心描绘了十一个纤夫的形象,这些纤夫衣衫褴褛,远处纤夫所拉的船却非常豪华,画面通过纤夫的形象和后面船只的对比反映当时社会劳动大众的悲惨生活。学生通过综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内涵。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充分利用艺术通感体会音乐形象,挖掘音乐作品蕴涵的丰富情感。
音乐感受与鉴赏不仅需要生动具体的情感体验,还需要准确深刻的理解认识。教师通过其它姐妹艺术,结合音乐作品,在聆听过程中努力让学生达到能分析音乐要素与音乐作品的独创性、表现力之间的关系,能理解音乐作品唤起情感和情绪所使用的音乐表现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发挥学生潜能、开拓视野、增强自信、提高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三、审美内化、培养高尚品质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情趣自然起着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或许我们不知道作曲家怎么创造音乐的,但我们却可以直接触摸到音乐作品的情感。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而高尚的灵魂使人在困难面前增强勇气,在痛苦中变得坚强,激发人们对美好的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也可以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一切创造的基础。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方面有着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德彪西说:“唯有音乐能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音乐艺术是心灵化的艺术,是内容和形式最为浑融的艺术。
如果说德育是一种行为教育,采取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去施教,那么美育则是一种情感教育,是在“自由状态”下引导学生进入审美情景,获得精神愉悦与审美体验,其本质在于“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以美化情”。音乐艺术自身的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情感性,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的多。它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国家篇》中说过:“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润心灵,使心灵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所以我们要通过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心灵,启迪心知,从而美化内心世界、培养高尚品质。例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我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流离失所渴望回归祖国的游子的牵挂,将具有思想性、音乐性、时代性共通之处的作品加以组合与延伸,使单一的教学内容走向多元化,可使学生对音乐形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欣赏与感受。别林斯基说过:“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象里。”然而,要发现美,找到美,都需花一番“审美”的功夫。而音乐艺术的特性不仅在于它的审美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还在于它的感性材料(音响)不具有可视性。在这种情况下,它驱动着人的意识将听觉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转化为视觉意象,然后在形象化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有方式把握音乐。运用形象化的欣赏方式欣赏音乐能与学生的体验、经验相沟通。在聆听音乐过程中自然注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使学生的创造性充满活力,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从而更好地发挥音乐欣赏的审美功能。当我们聆听音乐时,培养感受音乐的能力,就是对音乐进行形象思维的能力,它通过联想、反应、共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去感受由旋律、节奏、和声、风格等组合而成的音乐美;音乐家李斯特在《论柏辽兹与舒曼》中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觉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靠灌输,是依靠音乐对人思想感情激起的强烈共鸣,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作用,使学生形成对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追求没的目标必须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的有效途径。新课程要求音乐教育由仅注重音乐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存在,由有限的知识把握转向无限的情感理解。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培养感受音乐的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依据。
音乐的力量就在于它能悄然而肯定地使社会的人文素质得到升华,但是要真正使音乐艺术教育体现出它的作用,关键是要在音乐课中,把感受与鉴赏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提倡致力于训练受教育者的“获利”功能而注重培养人的精神、关注人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依据音乐课的特点,把感受与鉴赏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点,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联系,为终身学习音乐和感受音乐奠定基础。为实现人的审美能力的挖掘与培养建够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陶冶心灵,塑造人格的课程目标。
5、让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体验需要聆听具体的音乐作品并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实际教学中你是通过对哪些音乐表现要素的学习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
答: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它的情感表现源自音响和精彩的形式。获得情感深入体验,首先要聆听音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聆听歌曲,唤起学生情感,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歌曲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产生美的体验。这种体验对学生心灵的影响远胜于一般媒体对其影响,它能激发学生心中潜在的力量,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聆听的歌曲尽可能避免单纯、枯燥的反复听,适当加入一些与音乐表现内容一致的画面或声情并茂的解说,更容易抓住学生的“心”。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体态律动,这是情感体验的自然行为表现。例如:随歌曲有节奏地击拍;随旋律晃动身体等行为。这样的体态律动虽然形式简单、直接,但它说明学生已经体验到歌曲本身的内容,有了初步体验感受,这是学生更深入地体验歌曲情感的基础。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较胆怯,不好意思做体态律动把自己的体验表现出来,教师要鼓励、肯定学生表现出来的体态律动,更要自己做一些体态律动引领学生表现。聆听歌曲有了体态律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演唱歌曲,让学生从自己的演唱中进一步体验情感,感受歌曲的内在美。在已有的基础上学生唱会歌曲不难,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情感会唱歌。前者要求学生唱准旋律,后者要求学生唱出内在美。会唱歌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情感体验是会唱歌的前提,会唱歌是深入体验情感和歌曲内在美的保证。由此,情感深入可分为三步进行:引导聆听歌曲→引领体态律动→引发情感歌唱。创造美是情感外化的特征,是将内在情感体验形象化、客观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身对歌曲的感受、情感体验客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体验到歌曲情感,对内在美就有了一定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歌曲的情感,内在的美形象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创造美的一种表现。
6、你认为对学生音乐创造的评价应从哪几方面着手?
答:对音乐创造的评价有: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活动,运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声音作为音乐素材融入音乐课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潜能。
我在教授节奏时,我会先说一个生活中和这个节奏有关的词语,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像说。比如节奏× × × 学生会在桌子上敲打,嘴里会发出声音来,会用扯、拽、吹等等手段来发出音响。有孩子就说:“老师,我在草原上骑马,这是马跑的节奏。”“老师我喜欢奥特曼。奥----特曼!我喜欢这个节奏。”“电影里有敌人出现了!气氛一紧张,这样的节奏也会出现。”同学们都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我问道一个小胖同学,他回答:“我妈喜欢跳舞,瞧,嘭---恰恰!嘭---恰恰!嘭---恰恰!”说着还用手做跳舞的动作。同学们和我都高兴的笑了。自己在反思时,我想以后教学一定多采取一些教学形式,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学生们一定会被挖掘出更多、更深的潜力。不要嫌孩子们课堂纪律混乱,真正放手让学生自主寻找、自主研究、自主表现,激发他们的深层兴趣与创造力,从而更深层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主动、自信、有表情地参与律动、歌曲表演、集体舞、音乐游戏和简单的音乐剧、歌剧、戏曲、曲艺等综合艺术表演活动称为“综合性艺术表演”。“综合性艺术表演”在课堂上具体开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造”,可以把他们的动作进行律动化、舞蹈化,表现的形式可多样化,不应该只着眼于现实生活的再现,而应该着眼于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体验,让学生从音乐艺术的充分表现中来感受表演的快乐和艺术的美。在学习故事片《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 》时,我在播放多媒体教学视频时,坐在后面的几个学生扭来扭去的,我仔细一看,原来是被美妙的乐曲所陶醉,我随即改变了教程,马上就说,你们太陶醉了。动作优美极了。我们一起表演好不好!我播放了一段比利时中央车站的舞蹈视频,所用的音乐就是《音乐之声》插曲《do re mi》!内容是几百个普通市民听到《do re mi》时,情不自禁大跳舞蹈的情景。我和孩子们一起随着激昂热烈的音乐,模仿或即兴的忘情的舞蹈着!孩子们的情绪越来越高,我就顺势播放了好几遍。每一次感受都不一样。我对他们说,你们跳得比我好啊!有活力,有激情,佩服!孩子们笑得开心极了!
真实的评价,可以唤醒精神,鼓舞行动。我们要用真实的评价去寻找学生生命中的亮点,促使不同的学生都最大可能的获得发展。
音乐课堂是学生、教师、音乐三者感情碰撞的空间,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我们可以把充满鼓励、支持的爱用富有真情的评价语言送到学生的心坎上。用眼神、体态、微笑等传递关爱,显示信任,表达理解,缩短师生间的心距,让学生感到被欣赏的幸福、被肯定的喜悦。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有民主、有互动,就会有评价。可以说评价是动力器,它将教学引向深入。
音乐课堂评价丰富而灵动,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智慧引领学生,以生动吸引学生,真正发挥音乐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获得美的熏陶。
7、中学音乐课堂学习过程评价中,课堂及时观察评价的三种不良倾向是什么?课堂问答评价中存在的误区是什么? 答: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堂教学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如何把最常用的行动观察法评价应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日常教学中,恰当地、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行动观察法评价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关注评价对象的表现,搜集各种有关信息的过程。依照新课标“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要求,对学生的即时观察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行动观察法评价的方式。好的评价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还加强了评价的多元化,最后还达到教育全体同学的作用。
作为一种即时的观察评价,教师需要注意三种不良倾向:一是不给评价,让学生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发言、行为是对还是错;二是乱戴高帽,“真聪明……”之类就是,不着边际等于没有效果,甚至有逆反作用,所以不知道怎么评价时还不如不出声,代之以微笑、手势等无声的鼓励;三是严厉批评,这样对学生的杀伤力更大,冷处理则是好办法。
有效的课堂提问评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方式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如果同时还穿插教师对他们的认同,更能引起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有效的课堂提问评价应该充分发挥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功能,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探求知识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得到有效地培养,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
课堂问答的评价是指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加以评价。乔伊斯说过:“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但回望我们现在的许多课堂,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以下几种提问评价误区。
(1)含糊不清型。有的教师在对学生作答后的评价语言含糊其辞、敷衍应付,有的甚至对学生的回答不作任何的评价,使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法体现。
(2)简单粗暴型。有的教师习惯用“好的”、“错了”、“不对”等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这种简单性的肯定或否定评价,会让其他学生不知回答者好在哪、错在哪。长久下去,简单的肯定评价会让评价缺乏针对性,不能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也让学生体会不到成就感;粗暴的否定评价则会减弱学生的积极性,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死气沉沉。
(3)冷若冰霜型。有许多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评价都是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当学生回答完提问后,他会冷冷地说“坐下”或者用头示意,有的甚至没有示意,长此下去,受到教师“冷遇”的学生肯定不愿再回答。用这种漠然的情感对待学生,师生间在情感上便会难以沟通。
(4)一锤定音型。有的教师很少提供学生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的机会,认为教师永远是评价的主宰,以致忽视了发展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5)盲目夸张型。有的教师走入了评价的误区,对学生的评价不切合实际,什么都给予表扬,从而滋长了一部分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当教师的评价不能产生正面效应时,将严重影响教师的尊严和威信。
8、命题是音乐测试的重要环节,根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命题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试卷分析主要包括几方面内容?
答:命题是音乐测试的重要环节,必须依据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来执行,命题时应该注意:(1)难易搭配、规范命题,一般是由易到难,比重适当;(2)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体现学科价值,避免科学性错误;紧扣教材、又联系实际,既有广度和深度,又能如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尽力做到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使试题的解答过程反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思维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课程的三维目标;试题设计突出新情境、新材料、新设计,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应尽力考虑城乡学生差异,避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命题要有利于组织考试和阅卷工作的实施,尽量降低考试成本,努力实现试题的结构和容量的科学、合理、适度;(3)命题的类型要多样化,通过听辨题、创作题、读谱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识谱能力、分析作品能力。还包括音乐听辨题、划线题、默写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等;(4)还要注意试卷的美观度。
试卷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命题的策略分析。主要分析这份试卷引导学生重视什么知识和能力,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的教学板块,哪些问题是容易出差错的,同时也是教学成败的验证标志。
(2)试卷考查的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主要分析本学段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试卷是如何覆盖这些内容的,与上一学段是如何衔接的,巩固性内容有哪些试题。
(3)试题的分数权重分析。主要是分析全卷题分的比例分配、感受与鉴赏领域、表现领域、创造领域和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是如何安排的。
(4)命题的难度、信度和效度分析。主要是分析难度是按什么比例分配的,考试结果和设想是否一致,试题区分度高不高,即是否出现优生得高分,差生得低分的情况。信度方面要除了要分析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另外试题是否有较好的效度,如一道题 100% 的考生都对或都错,该试题应视为无效,尤其是都错的题,应视为废题。
(5)得失分情况分析及学业掌握、教学成败分析。这是具体对每一个题的得分与失分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得失分原因,了解学生的学业掌握规律,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成败。成功的地方如何继续发扬,失败的地方如何改进和完善,并制定相应措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予以实施。
第三篇:自我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意义
自我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意义
进入到小学工作到现在也有10年多了,从事教育事业的这段时间,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身为一名教师,在参加工作的这一年来,本人坚定自己的思想政治方向,定期学习党的各种文献,将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及政策水平。本人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积极配合学校工作,认真有效完成学校及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表现出极好的组织纪律性。
我很注意自身的品德行为,努力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我们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因此学生也有其特殊性,小学生与中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我兼顾小学初中两门完全不同的功课,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就要注意区别对待了。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即对社会开始有所接触,这个时候的学生很容易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习惯,很多坏习惯也有很多好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的,是好是坏跟教师的言传身授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个时候老师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的学习对象,因此,我尽量的在中学生面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里还是在课外我都努力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而面对小学生时则有所不同,课堂上我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但在课外我努力与学生做朋友,用心与他们沟通,希望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想所爱。总得来说,我做的一切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很快的年代,自身的学识相当重要。所以工作以来,我不断学习,丝毫不敢松懈,继续学习成为我工作学习中重要的一部分。除了参加新教师培训,我还继续本科深造,一有空闲时间,我便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学习教学技术,将所学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虽然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的教学方法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已学到了很多并将继续学习。在这一年里,我担任小学四年级数学和科学、综合、美术,三年级科学,二年级美术等教学工作,同时担任学校电脑管理员,会计工作充实而不乏挑战。教学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也是注重技巧的工作,于是我常常想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来研究。不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认真备课,精心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预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即使反思并调整教学设计,尽量让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并学有所获。我还积极参与区市级教研活动,吸取前辈的教训和专家的指导,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师考核中,是远远不够的,学海无涯,今后我将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上。
未来路漫漫,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定能改善不足,发扬优点,在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好,全面而不失风格!
第四篇:如何对学生学业进行有效的评价
如何对学生学业进行有效的评价
皮条孙镇中心校 张 永 成
摘要: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评价氛围,通过灵活、全面、及时、恰当的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仅仅是以掌握知识多少和考试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而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的评价,是发展生命的评价。
关键词: 评价氛围 评价全面化 团结协作 教学效益
善引导者
如何对学生学业进行有效的评价
常言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人可能因为一句话倒下,也可能因为一句话迸发,评价的言语犹如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受他们接触、学习环境等的制约,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有限,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要进行的评价,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一声喝采,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与赞扬。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会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品尝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了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
一、评价内容要全面。在当今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以过去那种“单一”的评价以成绩论英雄,而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事实上,评价的内涵与外延远远丰富于考试,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能促使其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拓宽评价的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学生的行为表现、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对自身现在和未来的期望等等,均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生在师生每日交往中的全面化评价及其评价信息的传递对学生的影响,其实远远大于次数有限的考试及其分数。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从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全面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激励学生素质的发展。
二、评价方式要灵活
评价的方式不能太单一,“单一”的评价难免有点“武断”。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极力主张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具体体现在:一是让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自己进行评价,来一个自我定位,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个人,也可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何乐而不为?二是让学生之间进行互评,也就是让学生的同伴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为人等进行评价,来一个“对照鉴定”,这样做,既帮助了学习同伴,也在评价中剖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还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监督意识,真可谓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都大有裨益!三是开展小组评价,也就是借助小组的集体“智慧”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评价,在小组成员的“各抒己见”中对某一成员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肯定比“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更科学、更全面,可信度更大——同龄人的评价,起点基本一致。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互帮互助”的良好美德。另外还有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且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确定个体发展的方向。让优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后进生有“奔头”。使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获得成功感,增强了他们探索知识的信心,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统一要求与因教材施教的矛盾,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在批改作业时,尽量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作业总评写上简短而富有感情的评语“能及时上交作业”、“进步明显”、“学习认真”等等。教师通过课堂交流、作业的形式,从学生的解题思路、学习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学生就会感知到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分量”,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三、评价要多鼓励少批评
综观当今课堂,教师的鼓励从一个默许的点头到一个微笑再到语言的赞扬,这些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教学效益变得提高起来。每个人的工作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扬,哪怕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也会让我们充满信心,迎接困难,更何况是一群正处于善于表现自己年龄段的学生呢!所以不管学生在课堂上作出回答,可能与答案失之毫厘,亦可能离题万里;可能文不对题,亦可能独出心裁,我们教师都应该给以鼓励。
鼓励是学生获得肯定的一种赞美,鼓励是学生重拾信心的一剂良药。好话和赖话一样的说,我们为什么不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呢?教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能让失去信心的学生重获勇气,一个温和的眼神可能让学生冰冷的内心得到温暖,一个肯定的默许可能让师生之间的隔阂化为乌有。而这些对我们教育者来说,又是何等的容易和简单。因此,我们何乐而不为?
四、评价要及时
对学生的评价其实是多方面的,不管哪个方面,都应作出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尽快地认知到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优点和不足,便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准确、及时的评价对教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过程更趋完善,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对学生的及时评价最主要表现在批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和试卷上,无论是对是错,学生总是热切的期待老师的评语。如果只用符号、第等、分数评批,加之又不能及时得到批改结果,学生的情绪就会低落,甚至懊恼、埋怨,以至削弱对以后的作业、练习、考试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及时批改后,并能作出引导性的评语和鼓励,不仅能矫正知识上的错误,而且更加推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同时他们越发珍惜时间,及时了解和懂得如何努力进步。
五、评价要抓住时机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都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有时瞅准时机,借题发挥,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我正在上课,别的同学都听得很认真,只有孙龙腾一会儿手在抽屉里摸,一会盯着桌面得意地笑,我看了他几眼他全然不知。还在那儿不亦乐乎的玩,我轻轻的走过去,他丝毫没有发觉,原来正在玩变形金刚呢!我“吭”了一声,他这才猛地回过神来,第一反应是想把变形金刚收回。但发现的太迟了,所以很难为情的等待我“发落”。
这时我原本很生气的表情变得和蔼起来。是什么原因让我有如此大的转变呢?前面说过,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都有好奇心,这也许正是《地球爷爷的手》这篇课文内容教育了他的缘故吧!于是,我借题发挥,和蔼地说:“这个变形金刚真的很有趣,你已经玩了很久了,知道什么道理了吗?”他难为情的摇摇头。我说:“不知道就要去研究呀!比如:它的外形特点,它为什么能变形?由这些外形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这个变形金刚是谁发明的?是在什么环境下发明的?如果弄不明白,可以问问老师,也可以上网查一查。如果能将你观察到的写一篇观察日记那就更好了。老师很希望能看到你的日记哦!你要像我们今天要学的《地球爷爷的手》一课中的小猴子一样,去走进自然、探索自然,才能了解更多的知识。但是,现在是课堂,你就要认真听老师讲,先打好基础,明白吗?”他惭愧的向我使劲点头,看得出他知道自己错了,并且有悔过自新的决心。之后,他这节课听得出奇的认真。谁敢说自己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或多或少的都会犯一些错误,但是,这也绝非都是坏事,你恰当的引导会让他心服口服。心甘情愿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事隔不久,孙龙腾果真送来了他的观察日记,并且还真找到了变形金刚的发明人Takara。从这件事中我更加坚定了,换一种方式说话,真的会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你是一位细心的老师、如果你能抓住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如果你能用豁达的胸怀接纳每一位学生,并及时、准确的给予他们恰当的评价,那就会给他们注入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新鲜活力,就会
让他们产生更强大的内在动力去努力做好每一件事。在课堂上,我们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仅仅是让他们知道对与错,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知道对在哪里,如何才能更全面;错在哪里,如何才能更好的改正。这样,既鼓励了受教育者,又让哪些“失败者”“屡败屡战”,而又不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教师从一个默许的点头到一个微笑再到语言的赞扬,这些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从而教学效益变得提高起来。反之,会让你的课堂变得死气沉沉,何来质量效益?所以,作为教师,要做一名善引导者,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总之,评价方法有很多,不管我们采用何种评价方法,只要一心为学生着想,保持一颗爱心,为学生建构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让回答正确的学生更愿说,让回答不出或出错的学生不受伤害。“成功”的评价可让“失败”的人“成功”,“失败”的评价可让“成功”的人“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评价时要“三思而后行”,以免因“误人子弟”而成为“千古罪人”!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略谈新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改革
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钟 作 慈
3、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第五篇: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学生学业评价方案
为落实省市关于素质教育实施要求,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等规定,现对我校学生学业评价规定如下,望遵照执行。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导向性原则。
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学业测试评价委员会领导小组
四、关于考试
(一)考试设置、统考:学校每学期统一组织期中阶段质量检测和期末质量检测两次考试。
单元测验:各学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单元为单位由学科教师自行组织单元考试。<除以上两项外,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未经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
(二)关于单元检测的规定:单元测试等平日质量检测主要用于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测验题体现课标要求,密切联系实际,以考察能力为主,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控制机械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完成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讲解和总结。考试次数根据单元数量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计划时一并确定。单元考试的次数不得随意更改,两周不能超过单元考试时间在集体备课时同年级一同确定。单元考试成绩使用等级制,不得使用分数。由任课教师按照的比例评价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记班主
任可以予以汇总学生各科成绩,作为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依据,但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在教室内公布或张贴学生的考试成绩。
l、学校每学期组织统一考试两次,即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卷面可以使用分数,在学校汇总后总评实行等级制。
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教师不得当众宣布、不得张贴成绩。
不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评优的主要依据,不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名次。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和奖惩师生的主要标准。
期末考试评价实行等级制,期末考试评价成绩学业学期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 “日常学习评价”和“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日常学习评价”每周一评。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一周来的日常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知识掌握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以班级为单位按照%的比例评价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分别记分,累计后再由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将各学科教师的评定予以汇总,按照%的比例评定出“优秀”、“良好”、“一般”。“期末考试评价”各学科和“总评”均中的期末学业成绩为依据填写“优秀”、“良好”、“一般”。总评的计算办法同日常学习评价。学期综合评价”两个“总评”中两个“优秀”的评为“优秀”;一个“优秀”一个“良好”、两个“良好”、一个“优秀”一个“一般”的评价为“良好”;一个“良好”一个“一般”和两个“一般”的评价为“一般”。
五、音乐、体育、美术等及综合实践科目、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评价。评价的原则
参与性。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
过程性。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
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
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
评价的内容通常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参与活动的课时量与态度;二是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三是知识、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五是活动的收获与成果。
评价方式体现多样化,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结合起来。
档案袋评价
要求活动小组建立活动档案袋,里面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调查表、出勤登记表、实验记录表或调查记录表、原始数据、学习体会、日记等与活动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小组成绩评价的主要依据。'
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表演、模型、设计方案等学校定期举办一届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举办一届手工制作、模型设计作品展示评比活动。
项目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在每个活动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之后能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指导后继的活动,并为每学期的阶段性综合评价提供依据。阶段评价做为学生每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绩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