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准脱贫精准扶 贫困群众社会帮
精准脱贫精准扶 贫困群众社会帮
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以来,团省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要求,充分发挥社会动员优势,精确瞄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工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全力帮助挂钩扶贫点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实现如期脱贫目标,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挂包帮”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不忘初心,青春贯彻十九大精神
大力实施产业富村。为了发展产业,团省委邀请相关龙头企业、专家,到文沧村实地考察、调研市场、反复论证,指导文沧村成立豪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以“集体经济+贫困户+社员”模式入股,走合作社发展、集中化服务、订单式销售的发展路子,将资金进行股权量化,量化一部分资产股权给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群众特别是缺劳力、缺技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都能从中受益,增加资产性收益,拓宽增收渠道。团省委项目支持20万元、协调资金支持23万元,目前圈场建设已全部完成,首批计划养殖豪猪270只,在养114只。与此同时,葡萄种植项目也在火热推进中,通过团省委积极协调,引入企业投资100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50万元,在文沧村成立兴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期计划种植葡萄150亩,目前项目场地平整已结束,种苗培育、种植农资备齐,根据节令按期种植,初步预计可为参与群众带来直接收入500万元。除豪猪和葡萄产业以外,团省委积极争取各方资源,2017年全年落实项目12项,争取资金711.94万元,用于文沧村生产建设。
大力实施文化育村。全力推动“文化上墙”“核心价值观上顶”工作,从进入文沧村地界到各村民小组,每个交界处都有一块“署名石”,在村委会顶上及文沧村每个活动室墙体印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致富内容等文化标语,鼓励群众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完善村内文化活动阵地功能,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企业开展图书捐赠活动,帮助充实农村书屋实用类、文艺类、教育类等类目的图书存量,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组织保山学院艺术系师生根据文沧地方民间故事创作并绘制活动场所壁画,制作安装各社地名石,提升文化品位,不断提升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后劲。依托团省委派驻文沧村的扶贫工作队组织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乡风文明行动,进村入户引导村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开展村规民约、健康生活、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宣讲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生产生活氛围。
砥砺前行,青春融入基层党建扶贫
大力实施党建强村。团省委在定点扶贫工作中,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联动共建,整体推进基层党、团的组织建设、基层工作和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焕发基层活力。
一是加强服务群众意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组织基层党员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党的纪律约束自身。坚持把党课学习延伸到基层。团省委书记唐源带领机关干部多次到文沧村看望挂钩扶贫户并为群众上了生动的党课,2017年1月为文沧村党员和群众上了脱贫攻坚党课,鼓励基层党员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鼓?罟愦笕褐诔浞址⒒又鞴勰芏?性,争取早日脱贫致富;2017年12月向大田坝镇、文沧村党员群众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文沧村实际,重点就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等问题向大家作了讲解,鼓励大田坝镇文沧村的党员群众不断增强发展的信心;2017年12月,为大田坝中学110多名师生代表宣讲党的十九大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精神,近年来全国、全省和保山市、昌宁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帮助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锻炼提高思维能力。深入开展“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在党组成员示范带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各党支部主体作用,把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引向深入。机关各党支部与文沧村党总支及下属4个党支部以2对1的形式结对,结对的机关党支部、村党支部建立了联系挂联点制度,机关支部每年组织党员干部至少2次深入联系点,开展走访慰问。
二是大力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2017年开始,团省委与昌宁县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共建活动,在全县124个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加挂“青年之家”牌子,活动室由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团组织共用共管,进一步活跃基层青年工作。团省委2017年按每个乡镇2万元标准给予昌宁团县委工作经费支持,用于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探索抓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亮点。此外,还按照“先建后补”原则,由团县委开展乡镇“青年之家”建设,通过验收后,团省委按每个“青年之家”3万元资金标准给予创建补助。三是深入联系贫困群众。团省委党组成员时刻心系群众,有机会就带领机关干部到大田坝镇走“亲戚”,自挂钩联系文沧村以来,走访慰问了217户“挂包帮”困难群众11次;团省委选派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入户走访调查、个别谈心、集体座谈、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强挂钩的贫困户的常态化联系,全程参加昌宁县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先后召开60余次座谈会,进行72轮走访。在团省委所确定的“三个着力”,突出“六大重点”的帮扶思路下,带领文沧驻村工作队狠抓工作落实,文沧村从2017年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31户505人,到年底动态管理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19人,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形成了助力脱贫攻坚的“文沧模式”。团省委派驻文沧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得到了大田坝镇和文沧村干部以及贫困群众的认可,经过测评,满意度为100%。经省一级评定已脱贫出列。
奋勇争先,青春践行新时代使命
大力实施生态美村。依托团省委派驻文沧村扶贫工作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参与大田坝镇“河长制”工作,组织志愿服务队清理河道垃圾,规范垃圾焚烧场地,示范带动群众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雨季动员党员、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赴塌方路段开展救灾疏通工作,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在全县殡葬改革工作期间,主动请缨参与“活人墓”“生基墓”“已葬墓”的登记造册工作,助推绿色殡葬制度实施。
大力实施旅游惠村。文沧村竹洼码头依山傍水,是块旅游休闲宝地,团省委在帮扶规划中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帮助文沧村设计了一套“旅游套餐”,并积极发挥团省委在对接联系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大力推介竹洼码头旅游优势,计划依托竹洼码头优美景观,充分挖掘成形的旅游环境和良好的消费市场,通过招引有意向的企业到竹洼码头考察发展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等特色体验项目,丰富旅游配套服务业,实现村内劳动力部分在企业就业,部分从事配套服务业,部分自主创业的良性循环,带动增加当地村民三产收入。
大力实施人才兴村。团省委与所挂昌宁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团省委领导每次到挂联点工作期间主动与昌宁县交流工作,定时不定时联合开展工作项目落实情况督促检查。于2017年8月与昌宁县委县政府共同召开团省委挂钩昌宁县扶贫工作座谈会,通过反复研究挂钩扶贫工作,结合双方实际,共同商定着力在招商引资、劳动力转移、产业扶贫、对外宣传推介、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突出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与昌宁县共同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了责任目标、工作任务和责任期等内容,确定在2017年完成团省委所挂包建档立卡贫困村文沧村脱贫出列,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抓好脱贫后的巩固提升。开展乡村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村完小校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养殖、种植能手、土专家的培训,不断提升镇、村教育质量和种植养殖技术。逐步实现助学金对初中、高中、大学等不同教育阶段的补助,有效减少和防止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情况发生,向2017年高考录取的37名学生发放了14.8万元的“爱心圆梦大学”助学金,助力教育扶贫。筹集到“爱心励志基金”28万元,采用无息贷款、循环使用的方式,帮助群众发展生态土鸡养殖、黑木耳种植等产业,在村里掀起了创业致富的热潮。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省委压实责任、主动作为,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把准时代脉搏,积极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战场,助力昌宁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二篇:加强社会救助 促进精准脱贫
加强社会救助
促进精准脱贫
江陵县民政局 李静 2015年11月26日
2018年全县实现精准脱贫,是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当前摆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的头等大事。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关爱困难群众生活,发挥兜底保障作用,是促进特困群众脱贫的重要措施。本人从社会救助角度分析脱贫工作,具体如下:
一、致贫原因
精准脱贫,必须找准贫困原因,对症下药,挖出贫根。近期,本人对全县低保、五保群众困难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因病致贫的占48.83%,因残致贫的占25.9 %,因无劳动力致贫的占12.51%,因学致贫的占2.2%,因意外事故致贫的占2.83%,其他原因致贫的占7.73%。从调查结果来看,疾病、残疾、缺少劳动力和劳动技术是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
二、当前社会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我局主要开展了如下救助工作:
1、农村低保。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它的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目前我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为3000元。我县低保自2015年起实行“按标施保”,即对农村困难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的部分进行差额补助。截止11月,我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0614人。最高补助标准为330元/月.人,最低补助标准为60元/月.人,全县人月平补助标准为113元。
2、特困人员供养。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供养。具体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目前我县有特困五保人员555人,其中集中供养256人,分散供养299人。2015年我县集中供养财政补助标准5680元/人.年、分散供养财政补助标准为4000元/人.年。福利机构供养的孤儿2人按每月10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社会散居孤儿159人按每月6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
3、医疗救助。我县把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以及介于城乡低保边缘的困难户;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个人负担医药费3万元以上,而且家庭生活因病陷入困难的对象都纳入医疗救助对象范围。另外对重症精神病患者每年给予1000元门诊救助。2014年我县医疗救助人数4513人,医疗资金共计支出643.7万元,其中支出大病救助506.74万元,五保门诊45.15万元,参合参保91.81万元。
4、临时救助。临时救助对象为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 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由于突发事件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收入家庭,重点是低保边缘家庭。截止目前,2015年共救助 1111 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 78.43 万元。
5、灾情救助。即对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发放救灾资金,灾情救助为一次性救助,根据群众实际受灾情况,每户最少救助100元,最多救助15000元(恢复重建)。截止目前,2015年共发放救灾资金693万元,救助61188人次。
三、存在问题
1、低保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每个月100多元的低保金,在当前不断上涨的物价形势下,仅能维持最低的基本生活水平。在农村低保人群中,因病、因残、无劳动能力的占大多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据村干部反映,部分尚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因缺乏一技之长,满怀希望地外出打工,但大多数没干多久就回来了,他们难以通过自立更生改变家庭困境。
2、现行的医疗救助政策不能满足贫困重疾患者的需要。一是受环境的影响,大病患者逐年增多,医疗总量扩大。二是医疗费价格上涨,救助对象病情难料,使医疗救助费用增大。三是医疗救助资金缺乏。全省大多数县、市区医疗救助资金严重透支,如我县2014年民政医疗救助资金透支170 万元。因此医疗救助上线较低。我市医疗救助上线为全年累计不超过8000元。但实际上有些危重病人全年的医药费远不止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据统计,2014年,我县低保群众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之后,自付费用在1-2万元的仍然有126人,2-5万元的有34人,5万元以上的有5人。昂贵的医疗费用,对于每月靠政府发放100多元的低保金的困难群众来说,本来就一贫如洗的生活就变得更加艰难。
3、救助对象难以精准核定影响了救助资金效益的最大发挥。核实家庭经济状况是界定救助对象的前提,是有效实施社会救助的关键。当前,个人或家庭收入来源复杂多样,仅凭传统的入户调查走访方式核查,无法准确弄清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了对象认定的准确率,增加了救助工作的难度,同时也影响了救助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信息核对,精准核定对象。进一步完善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对救助申请家庭房产、车辆、保险、存款、工商登记等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进行比对,目前已开展手工核对。下阶段,将开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实行在线比对,便于高效、精准识别救助对象,使有限的社会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2、创新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返贫。一是实行一站式医疗救助结算。在行政服务中心开辟医疗救助窗口,各部门医 疗救助工作人员对群众申报的医疗救助统一办理,一条龙服务,既能资源共享,快速办结,又方便了群众。二是按劳动力系数确定医疗救助比例。劳动力系数真实地反映了家庭的贫困状况,而且也非常好测算,群众也比较好接受。劳动力系数高的家庭救助比例低,劳动力系数低的家庭救助比例高。三是购买大病保险。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医疗补充保险,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问题。四是实行重疾帮扶。对经基本医保报销和大病保险赔付后个人负担仍然过重的患者、精准扶贫对象和无钱弃医贫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实施有效保障和精准帮扶。
3、整合救助政策,补给困难群众。对凡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的,要求必须是农村贫困人口,充分整合低保政策。对因残致贫的群众按照残疾等级发放不同的生活补助,解决残疾群众基本生活。对因学致贫的困难学生采取减免、发放就学救助金等方式开展教育救助,解决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对无劳动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困难群众纳入特困供养,解决“三无”人员的基本生活。对住房困难群众实施危房改造帮扶,降低群众脱贫成本。
4、开展造血救助,帮助脱贫致富。实施就业救助扶贫。对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贴息、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臵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对实施就业的的低保 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鼓励低保对象就业。对五保对象中的孤儿年满18岁有劳动力时,优先安排就业。实施技能培训扶贫。加大“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培训力度,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对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加工业的,在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及税收等方面给予奖励和支持,推进脱贫致富步伐。
第三篇:精准脱贫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XX县XX镇XX村精准脱贫情况的调查报告
XX月XX日,省扶贫办从XXX县、XX县分别抽调XX人,组成XX人专班,对XX县XX镇重点贫困村XX村精准脱贫工作情况开展实地暗访调查。调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对照“一有、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情况和脱贫验收标准,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贫困户XX户(脱贫户XX户,未脱贫户XX户)、非贫困户XX户,并查阅村级档案和XX户户档,访谈了XX名镇、村、工作队干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为XXX镇下辖行政村,辖X个村民小组,总人口XXX户XXX人,版图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XX亩,山林XXX亩,水面XX亩。全村精准识别后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X人,其中2014年已脱贫XX户XX人,2016年已脱贫XX户XX人,现有存量贫困户XX户XX人。其中一般贫困户XX户XXX人;低保贫困户X户XX人;五保贫困户X户XX人。因病致贫占XX%,因残致贫占X%。走访发现,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满意度较高,为XX%;少数贫困户对帮扶人工作不满意,满意度为XX%。
二、工作亮点
(一)基层组织建设强,村干部“有威望”。
1、两委班子坚强有力。调查发现,XX村基础相对较差,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现有村两委班子成员X名,班子团结,不等不靠,依托现有资源,主动对接扶贫政策,引导贫困户脱贫致富。村书记XXX熟悉各项扶贫政策,熟悉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等基本情况,能够做到“一口清”。群众对村干部普遍满意,被走访的XX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一致认为,现任村干部对群众家里的事非常关心,做事公正,没有私心,群众信任,满意度达到100%。
2、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村X个村民小组全部修通了水泥公路;电力改造在XXXX年时就全部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正在推进,已解决XXX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通讯完善,经手机测试,被走访的四个小组,手机信号都比较强;通过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全村没有一户贫困户居住土坯房或危房。
(二)扶贫政策落实准,工作队“有办法”。
1、驻村帮扶作风扎实。调查发现,XX村驻点工作队为县XXX局,XXX年进驻。工作队严格履行了XXX县委制定的“五天四夜”工作纪律,吃住在村;驻村工作台账和工作日志较为完整,真实合理;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完善,台账完备;驻村工作队长XXX对本村基本情况、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路径等底数清。被走访的贫困户普遍反映,有帮扶干部,经常到家中看望;电话抽查县XX局两名帮扶人,均对自己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扶贫措施清楚。
2、政策落实成效突出。调查发现,XXX县在产业奖补政策方面,农户养牛每头补贴1000元,养猪每头补贴400元,养鸡、鸭、鹅等禽类,每只15元,其中补贴6000元封顶,力度较大,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比较到位。贫困户能够享受到的政策基本上都能够享受到,特别是小额信贷政策和产业奖补政策落实效果明显。贫困户XXX享受到了XX万元的小额信贷,发展养羊XX多只;贫困户XXX享受到了XX万元的小额信贷,发展养猪XX多头。
(三)脱贫致富路子多,贫困户“有盼头”。
1、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强。调查发现,2017年,XX村集体种植油茶XX亩,2018年新发展油茶XX亩;带动群众种山药XX亩;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科学规划和打造民俗文化村,吸引游客参观,带动群众就业;60KW光伏电站正在建设中,每年集体可创收XX万余元。积极利用现有产业奖补和小额贷款政策,引导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X组贫困户XXX,家庭X口人,村帮助其养猪XX多头。
2、贫困户自主脱贫意愿高。现年81岁的贫困户XXX,虽然身体不好,年龄偏高,但该户不等不靠,积极通过劳动和务工脱贫,一方面他鼓励儿子务工增收,另一方面他自己在家不吃闲饭。2017年,XXX养猪2头,获产业奖补800元,卖猪获收3000多元,还养了20多只鸡,种油茶2亩。
三、问题和建议
(一)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走访发现,有部分帮扶干部到贫困户家中只是进行口头慰问或者赠送慰问金,并且上门次数较少。X组贫困户XXX反映不知道自己所对应的帮扶干部是谁,不能具体说出帮扶干部的姓名、单位或者联系方式,另外还反映并没有相关帮扶人员上门讲解政策,询问家庭情况。贫困户XXX的儿子因结婚时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儿子户口一直未能迁入,两个孙子一直是“黑户”,导致儿媳、孙子三人无法纳入贫困人口享受政策。要明确帮扶计划和措施,确保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让全村上下形成良好的“你帮我扶”的氛围,进一步提升农户的幸福感和脱贫信心。在上门帮扶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农户的沟通,帮扶干部要“亮身份”。
(二)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实。要下绣花功夫。在教育扶贫方面还要进一步做细。被走访的X户中,有X户可以享受教育扶贫政策,但只有X户较好地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另外X户没有很好地享受到的原因,一是贫困户XXX的孩子在学校的名字与建档立卡系统录入的名字不一致,导致XXX的孩子从2015年至2017年均没有享受到小学阶段的教育扶贫政策;二是贫困户XXX家的教育扶贫政策从2017年才开始享受到,2015和2016年均没有享受到的原田是因为没有坐校车。在医疗救助政策的落实上,有X户反映住院仍然是“先交钱、后诊疗”,这与严格落实医疗救助政策的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贫困户XXX反映,妻子住院期间,医院以各种手续盖章为由,要求其先办手续、交医药费,才能住院。
(三)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调查发现,贫困户家中的明白卡、精准扶贫政策清单没有上墙,帮扶手册也未发放到农户家中。户档主要为《扶贫手册》,手册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填写了2015年,其他未填;帮扶措施只填到2107年9月份,10月份以后未填写。个别贫困户存在人口漏登,贫困户XXX家有6口人共同生活,户口本也为6人,但只有3人被纳入贫困人口。要及时将明白卡、政策清单和帮扶手册发放到每户贫困户手中,能够让贫困户了解自家帮扶责任人、各类政策享受情况,同时要将村级档案、户档案迅速查漏补缺,整理规范。
(四)进一步整合扶贫项目。XX村目前没有规范的党群服务中心,目前仍在危房中办公。XX县委下达文件中安排了XX万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明年实施。座谈了解到,XX村享受了党群服务中心扶贫项目资金,就不能享受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项目资金。村干部感觉压力很大,
第四篇:精准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攻坚战
2018-07-02 13:52:59 【背景链接】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是时代的新变化,也是这个时代需要解决的新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即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人群发展的不平衡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不充分、精神文明现代化程度发展的不充分等难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1981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内容)
201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他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我们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群众对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现象非常反感,要认真加以解决。
——习近平
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
——习近平
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习近平
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习近平
[重大意义]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不能有人掉队的小康,绝不能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排除在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就是农村仍有较多的贫困人口。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底线目标。只有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才能凸显全面小康社会成色,让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认可。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我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只有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才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示和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扶贫开发的标准在提高,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面临挑战]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现在到2020年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经过多年的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基本脱贫了,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比较弱,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以前出台一项政策、采取一项措施就可以解决成百万甚至上千万人的贫困,现在减贫政策效应递减,需要以更大的投入实现脱贫目标。与此同时,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将难以完成任务。同时,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行百里者半九十。必须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作风,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
脱贫攻坚面临新环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下行压力在持续加大,贫困人口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一些农民工因丧失工作重新陷入贫困,返贫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仍在调整过程中,传统产业扶贫带动效应减弱,一些新的产业尚在成长之中。面对新的环境,扶贫脱贫需要不断创新理念,探索结合生态保护脱贫、资产收益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增加贫困人口在土地增值中的受益程度等新方式。
扶贫合力尚未形成。扶贫资金投入与脱贫攻坚战不适应,扶贫资金投入虽然总量不小,但仍然无法满足脱贫攻坚战的需求。各部门对扶贫投入呈现碎片化,资金使用分散,整合难度很大。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也有待提高。扶贫同农村低保、新农保、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救助等政策尚未有效衔接。
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不健全。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认识还不到位,一些实际工作还停留在“大水漫灌”的传统观念和方式上。一些地方表面上建立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但实际上还是缩小版的“大水漫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等靠要”思想还比较严重。脱贫攻坚的责任制度落实还不到位,与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的扶贫开发队伍有待加强。
[参考对策] 宏观层面看:
要强化体制机制。落实好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统筹,就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地方创造条件,加强脱贫效果监管。省负总责,就是要做到承上启下,把党中央大政方针转化为实施方案,促进工作落地。市县抓落实,就是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推动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要改进考核评估机制,根据脱贫攻坚进展情况不断完善。
要完善资金管理。强化监管,做到阳光扶贫、廉洁扶贫。要增加投入,确保扶贫投入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相适应。要加强资金整合,防止资金闲置和损失浪费。要健全公告公示制度,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脱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严肃查处问责一起,绝不姑息迁就。
要加强作风建设。党中央已经明确,将2018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解决脱贫领域“四个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突出问题。要加强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笼子。
具体到精扶贫方面:
对策一 扶贫先扶志,消除“抱负差距”
“造血”扶贫关键依靠贫困人口的主动性。现实中确实存在一批没有改变意愿的贫困者。贫困状态会减弱人们的理想和抱负,而缺乏理想和抱负将进一步降低人的努力程度,也就降低了抓住机遇的可能性。若贫困人口对未来没期望、对致富没信心、对脱贫没行动,那投入再大的人力物力也都会“打水漂”,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扶贫先扶志,对于贫困人口需要进行专业、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增强信念和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专业、有效的“扶志”方法。组织专业心理辅导工作者对于贫困人口开展信念干预;要设计符合贫困人口特点、可操作化强的干预方案;基层扶贫干部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在与贫困人口日常交流中重视对志向的培养。
对策二 扶贫必扶智,消除“起点差距”
贫困儿童与非贫困儿童之间存在“起点差距”。贫困会使得幼儿学习和行为相关的神经细胞发育不良;贫困农村儿童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等身心功能也弱于非贫困儿童,常常“输在起跑线上”。当脱贫产业、技术送到贫困人口手中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因较学习能力较低、知识储备不足而降低脱贫政策的效果。
扶贫必扶智,大力支持贫困地区早期教育,提升贫困儿童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扶智不仅要早,更要“从娃娃抓起”。在加大投资和扶持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社工或非政府组织,辅导贫困幼儿、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成长;利用互联网匹配更优质的师资,提供更优质的早期教育内容;补贴智能移动终端和通讯费用,促进外出务工人员更多的与留守儿童交流。
对策三
脱贫必脱愚,消除“认知差距”
所谓“愚”,就是不理性的选择,贫困者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着各种行为和决策偏差:自律性不足——没有将生产所得用在正确的地方;无法应对信息繁多、流程复杂的决策——如无法选择最适合的贷款种类;注意力太过分散——如将大量时间、精力放在日常琐事上,以至无法关注致富机会。贫困者的不理性和决策偏差,可能陷入更深的贫困状态。
脱贫必脱愚,针对贫困者的决策偏差设计新政策、方法,促进贫困人口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在扶贫政策中应用行为科学,比如优化精简落地措施的申请流程、操作步骤,设置默认选项以提高参与率;根据贫困人口特点提供定制化、有针对性的信息;使用承诺机制、社会规范等方法解决自律性问题。【文章重要位置设计】
[精彩标题示例]
抓好干部“支点” “撬动”扶贫攻坚 扶贫留住人 方能扶得稳 [精彩开头示例]
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扶贫攻坚战役的新号角已吹响,而选好、用好、管理好干部便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支点”。
[结尾示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要携手前进。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心中的牵挂。”习近平的2016年新年贺词犹在耳边回响。面向2020的扶贫攻坚战已经打响,让我们踏实精准扶贫的节奏,带领贫困群众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备注:以上材料均来源于网络,有改动。
原标题《全力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来源:《求是》
作者:刘永富(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
原标题《抓好干部“支点” “撬动”扶贫攻坚》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人:石长毅 原标题《扶贫留住人,方能扶得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王易之 原标题《以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获得感》
来源:人民网评
作者:张玉珂 原标题:“造血”扶贫先要消除“心理差距”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鞍钢
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3-01 17:53:20 责任编辑:苏向东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三大攻坚战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现实难题,又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坚实保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担当之责、严实之态、精准之策和有效之举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将会面临一系列艰难险阻,有更多的挑战需要应对、更多的矛盾需要解决、更多的风险需要防范。如果防范不及、化解不力,诸多新旧矛盾和局部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为重大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必须将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要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全面、清醒、深刻、与时俱进地认识和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潜在的各种重大风险,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层面把握其性质、特点、表象、原因,从标本兼治、主动攻防和积极应对的视角,找到防范化解的有效办法。二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从排查防范最困难、最危险的风险着眼,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尤其要注意防范各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坚决避免发生系统性、颠覆性风险。三是要积极防范、有效化解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加强对国际国内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因素的调查研判、系统评估和科学管控,积极消除或控制各种存量风险,有效预防或减少各种增量风险。
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要深刻认识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矢志扶贫、决战脱贫的使命担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责任感、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着力破解制约脱贫的关键瓶颈和突出困难,科学有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要对省、市、县各级组织的扶贫责任进行细分和明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二是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加快培育扶贫类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扶贫服务的体制机制,深化政府与市场主体扶贫脱贫合作机制。三是要坚持突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堡垒。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问题越发突出,成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深度贫困往往出现在老、少、边、山地区,贫困问题具有整体性、区域性、顽固性等特点。对此,各地区各部门要以必胜的信心,提供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资源倾斜力度,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针对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要采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办法,激发其脱贫内生动力,提高其致富发展能力,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四是要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构建东西部扶贫协作长效机制,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确定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和考核评估办法,明确协作双方的权利、义务,促进东西部开展多层次扶贫协作,建立精准对接机制,以此实现东西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五是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精准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意味着脱贫攻坚当前目标的实现,也要为长远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为此,还要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实施,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小康社会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担当,以改革创新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要清醒认识治理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过硬的治污举措,完善铁腕治污常态化机制,强力推进污染治理工作。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污染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但在具体操作中,又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通过强化污染源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等途径,持续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提升大气、水体、土壤环境质量,减少排污总量,严防新增污染,守住环境门槛,使污染排放降下来,环境质量好起来,以污染防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要构建全民共治的污染治理体系。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敢于拒绝高污染低效率产业,敢于治理产能过剩等问题;通过实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约束企业在现有环境制度框架范围内改善生产经营方式,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预防;适应社会公众生态环境权益意识普遍觉醒的新趋势新要求,引导社会公众在污染治理领域的有序参与,借助其强大的社会合力,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环境污染的困局。四是要构建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快环保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基础制度建设,筑牢制度屏障;严格执行环保法律制度,以零容忍态度坚决制止和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针对一些反复出现、屡禁不止的污染问题,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环保督察,及时追责、顶格问责,以重典治乱的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持久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宁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蒋文龄 马国君 刘雅静)
第五篇:贫困证明(精准扶贫)
证明
兹证明我乡 村民XXX(身份证:******************)及其女儿XXX(身份证:******************)是精准扶贫在册贫困户。特此证明
2016XXXXXXXX
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