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趣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
智趣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创“智趣教育”办学特色之路
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是中山市实验小学办学不懈的追求。学校本着“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做法,让有潜力的学生兴趣得到培养和发展,在游戏和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他们成长的烦恼和挫折。践行“学校是乐园,活动是心灵的体操”的思想,力争通过建设一支有能力、有追求的教师队伍,培养品学兼优、智趣盎然、特长突出的学生。“以情换情”、“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交融”构成了中山市实验小学鲜明的“智趣教育”办学特色的全新教育内涵。学校围绕学生的智慧与情趣和谐并进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校园环境体系,完善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制度,建设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学校文化,展开智趣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践。伟人故里名校领航
中山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57年,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近200人。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教示范基地、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透过历史,中山实小在刘道康校长的引领下追逐“智商情商双向开发,素质特长全面培养”的过程,让学生彰显着个性,让教师洋溢着幸福,让校园充满着生命活力。
特色
智趣教育奠基人生
何谓“智趣”?“智”,即“智慧、智能、智略”,就是智慧与能力;“趣”,即“生趣、情趣、理趣”。“智趣”即以趣导智,以智激趣,学校教育始于激发兴趣、培养志趣并发展情趣,目标指向增添智慧,提高能力。
从培养目标来看:“智”反映学校努力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从知识基础到认知水平,从思维能力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智育目标。“趣”反映学校努力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提升,从公民道德到社会责任,从心理品质到自我调适能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从教育内容来看:“智”侧重于学校设置的各门文化课程,落实课程计划,提高教学有效性,优质高效地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趣”侧重于学校开发的各类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拓展课程视野,丰富儿童精神世界,鼓励个性发展,重视特长培养。
从教育方式来看:“智”强调了学校教育行动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客观、理性、务实,遵循教育规律,尊重现实基础,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治校、治教、治学。“趣”体现了学校教育活动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生动、灵活、创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以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开放的教育情怀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从教师发展来看:“智”要求教师要充满智慧,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更高要求,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需要有广博并且精深的知识结构应对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趣”要求教师以趣激趣,用浓厚的兴趣、鲜明的志趣、高雅的情趣激发学生产生源自于精神世界内部的发展需求。
学校全面实践“智趣教育”特色办学,以此让学校更有朝气,让师生更添智慧;让学校更具美感,让员工更添和谐;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师生增添情趣的教育。培训
打造智慧阳光教师团队
宽松的环境能够愉悦身心、释放压力。学校为了陶冶教师性情,培养教师高雅的情趣,丰富服了校舍紧张、资金短缺的困难,建成了一动一静的“教师活动中心”。茶艺室、书法室、瑜伽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应有尽有,目的是让高雅情趣就这样渗透在教师生活中,学校积极打造教师的“一流阳光团队”,因为只有心中有阳光的教师,才会将阳光播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还着重从教师的培训、评价和激励三个方面来加强对教师专业的引领。
分层培训,任务驱动,专业引领。学校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新教师以“为美好的职业生涯奠基”为基本目的,立足本校、本岗、本职,自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起就努力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构建“岗位研修,名师帮带,协同研训,制度管理”的新教师校本研训模式;青年骨干教师,以“向远大的教育理想启航”为基本目的,构建“定向培养,任务驱动,名师导学,目标管理”的骨干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名教师培养对象经过长期的实践考核和依据具体的评估标准选拔产生,以“向教育家的巅峰迈进”为基本目的,着力于探索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构建“学研结合,课题驱动,优势发展,整体提升”的名教师校本研训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名优化、专业化、特长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引进一个教师,形成一个亮点,打造一门特色”的方针,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绩效评价,超越规范,追求创新。通过实施多评价主体参与的全程教师工作绩效评价,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教师绩效评价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成果激励,超越平凡,追求卓越。学校还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了学校奖教奖学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争创荣誉,为校争光。奖学专项基金共有9大类,分为团体荣誉奖、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竞赛辅导奖、荣誉称号奖、学历超标奖、职务晋升奖、名师成才奖和优秀学生奖。学校每年都举行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并给予教师相应的奖励。同时,学校还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区、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种评优、竞赛活动,激励教师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在提高教学艺术的崎岖道路上,勇敢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与困难,去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
中山市实验小学憧憬的“智趣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是教师快乐工作的家园,是孕育梦想、追逐梦想的摇篮。在实验小学学习与生活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实验小学的每一张脸庞应该是洋溢着朝气和活力的。学生在“兴趣-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螺旋式上升中感受着成长,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让智趣充盈到每一个角落,把智趣播撒到每个人心中。让工作充满智慧,让学习富有情趣,让教师在富有智趣的工作中收获成功,让学生在富有智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让学校在智趣特色中卓于一方„„中山市实验小学将带着更美好的憧憬在特色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文化
以人为本立体布局
营造智趣教育的校园环境。学校一直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创造乐园,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营造一片天空。把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家园,成为师生放飞生命智慧的乐园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作为不懈追求。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环境,让每一个绿化带,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块石头都能彰显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感。本着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全面构建、立体布局、错落有致的总体要求,着力体现人文气息,主要在“内秀”上做文章,形成让每一处小景、每一堵墙壁都能表情达意,让花草树木赋诗,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
建设智趣教育的物质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了人文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英语广角”、“奇石馆”、“科学馆”、“快乐园地”的创建,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音乐、美术室、机器人室等专业教室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设计,无不彰显着实小追求“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的精神。
完善智趣教育的制度文化。学校的管理始终围绕促进人的发展来构建,包括制度建设、管理机制、管理行为,不仅体现了人性化,而且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把每个成员的个体智慧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与整合,形成学校的集体智慧。学校强化“以德治校”,实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种“德”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构建智趣教育的精神文化。以“敢为天下先”为抓手,着力塑造学校形象,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将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文”(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师文化、师德师风)春风化雨般地“化”入环境中,“化”入管理的细节中,“化”入师生的心田里,组成学校发展的灵魂,凸显学校的个性。
课程
形式多样 启迪心智
构建智趣教育拓展课程。学校智趣教育拓展课程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学校开发的各类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拓展课程视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重视特长培养。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为主要形式,总体规划,科学设计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
缤纷艺术节,异彩纷呈。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包括舞蹈队、腰鼓队、民乐队、铜管乐队、手风琴等近20个课外兴趣小组,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选择,同时,为了让兴趣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每学年都要规划各种活动课程,举行“缤纷艺术节”。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为学生特长的展示提供了宽阔的平台;种类繁多的艺术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学会合作,收获成长。
智趣科技节,启迪心智。学校举办了不同主题的科技节,如结合“神七”上天,举办了“飞向未来”的科技节活动,还有写科技小论文、做科技小发明、绘科学幻想画等。每一次科技节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既是一场科技知识的竞赛,也是一次智慧的比拼。学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展台上,用自制的科技发明、科幻小说、科技绘画等作品营造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浓气氛。
阳光体育节,展示自我。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科组的教师对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集中大课间活动作了精心的设计,坚持课堂体育教学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人人参与,丰富师生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把学生自主锻炼和有组织的体育、心理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安排了班级间的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了把健康、快乐和能力还给学生的目标。学校还号召广大师生“走进操场、走进阳光、走进大自然”,唱响“运动、健康、快乐、阳光”的旋律,用健康的体魄面对学习与工作,创造美好生活,成就灿烂人生。
特色队活动,释放潜能。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少先队活动,释放学生潜能,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智慧,引领学生成长。“文明礼仪”活动——塑造学生文明行为、文化的底气和精神的意蕴。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细则的制订、修改,通过征集礼仪标语、撰写礼仪征文、画出礼仪形象等活动,使文明之花盛开在校园、家庭、社区的各个角落。“快乐舞台”活动——以“展示自我,亮出风采,快乐舞台,伴我成长”为口号开展的表演活动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遨游童话世界、校园生活小品、‘祖国,你好’诗歌朗诵、祝福奥运小型文艺会演、文明礼仪小品”,让学生回味无穷。“竞选演说——即兴问答——才艺比拼——民主投票”的少先队队干部的竞选程序,让学生经历“痛并快乐着”的成长。“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智趣队活动正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寓学于乐,寓智于乐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正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点评1 享受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山市学校优质化工程项目小学组专家
刘莉莉 当今社会,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很多孩子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一些孩子的心理扭曲了,失去了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然而,中山市实验小学刘道康校长带领的团队让每一个孩子不仅始终保持着童趣,而且享受着奇思妙想的快乐,张扬着个性。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若不是一次次走进这所学校,我真的无法相信这里的孩子可以如此轻松地学习和乐观地生活。如果说实小风景如画的校园、书香四溢的图书馆、榕树阴下的棋苑、翰墨飘香的书法室是孩子们能够享受学习过程的基础,那么丰富多彩活动中教师智慧的引领则是孩子们享受成长的源泉。
尊重孩子的天性,在丰富体验中唤醒孩子的兴趣 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与爱好基础上的。我们知道小学是正规教育的开始,之所以一些学校的孩子会刚上学就厌学,是因为教师过于关注知识本身的传授,忽视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小提出“以趣激趣、以趣启智”,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地运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去采集和储存更多的信息。“使学习成为是好玩的事、学生喜欢的事情”。例如,在学校地理园,孩子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观察地质地貌、山川河流的差异,而且可以用手触摸感知环境的不同,用心去感受中国疆域的辽阔与蕴含的丰富等,他们还利用电脑找寻很多资料,探究在这个有限空间的资源无法感知的奥秘。此外,还建立了科学探究馆、机器人活动室等,正因为有了这些,社会与科学课的学习不再是老师一种生硬的灌输,而是一种求知欲的满足与兴趣的唤醒,在体验与探究中,孩子们从更深层次上领悟人类社会与生活。与辅助学科相比,实小的基础学科学习中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为此学校开设精彩语文、开心英语、创意数学等,趣味性教学活动设计让无意义的学习变成了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与建构,孩子思维得到训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尽管孩子的这种好奇是无意识的,甚至是短暂的,但实小老师们的因势利导让自由探究的孩子们渐渐开始有了自己专注的事情,也有了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的付出。
关注孩子的不同需求,在充分展示中树立孩子的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条件。当老师只用一个评价标准衡量学生时就会让很多学生失去自信。因为学业成绩的第一永远只有一个。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赞美,希望在教师与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实小构筑了让不同的孩子都能展示与分享成功的舞台。正如刘道康校长所说:“让每一位孩子都拥有一个金色童年,让每一位孩子的梦想都能在实验小学这块沃土上放飞。”学校开设了包括舞蹈队、腰鼓队、民乐队、铜管乐队、手风琴乐队、小提琴乐队、合唱队、书法班、绘画班、集邮班、陶艺班、手工制作班、版画班等20多个课外兴趣小组,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选择,同时,为了让兴趣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每学年都要规划各种活动类课程,例如“缤纷艺术节”、“智趣科技节”、“阳光体育节”等。实验小学的学生平均参加2-3个兴趣小组,有的甚至参加4-6个,课外的学习之所以让孩子们如此投入与专注是因为他们会从自己的表演、作品展示中获得一种他人和自我的积极肯定。为了让这种愉快的体验深深地强化孩子对自己爱好与特长的专注,学校重视每一次展示活动。
呵护孩子的情感,在师生合作交往中提升孩子的人生境界
细心呵护不是纵容和放任孩子,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与责任。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体验、收获知识。但是,一旦放纵,就会导致孩子为了玩而玩,所有的兴趣也会浅尝辄止。实小的智慧型教师通过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亦师亦友的对话,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学生们的体验与探究不再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和暂时的好奇,他们以一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注意、去思考和感受认知对象,并透彻地把握它、领会它。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 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方面的兴趣”。实小的教师团队用自身广泛的爱好和高雅的情趣熏陶和启迪着学生的同时,还以高尚的品德与完善的人格感染和鼓舞着学生健康地成长。如果说“实小主题班会”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一个平台,那么教师儒雅的教学风范则是对学生持久的浸润。学生在熏陶中感受着关爱,感悟着成长,学会了担当与奉献。
点评2
有特色方可成为名校
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局长
刘传沛
50多年来,中山市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中发展,“兴趣强烈,情趣高雅,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成为了学校的文化特质,并在实践中提炼出学校“智趣教育”的办学特色,让实小的管理之道与教学之法变得更为成熟。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回归天性、张扬个性的乐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这是学校的办学追求。校园的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也无不彰显着学校鲜明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办学理念。“英语广角”、“科技长廊”、“快乐天地”等显性文化的创建,昭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现代化的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专业教室都以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为原则,为学生量身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人性化的课室设计、完善的硬件设施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震撼着你的眼球;团结奋发的风貌、敢于创新的精神、执著教育的大爱如春雨般浸润着你的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刘道康校长就是一位充满活力,敢于求变、求新的年轻校长。他有思想,有追求,好学习,善思考,敢创新,能努力把理论用之于学校教育实践,按他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实际绘制学校发展蓝图,在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实小特色的设想。让从实小走出去的学生,志存高远,情趣高雅,品德高尚,乐群好学,能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坎坷,都能快乐地享受美好生活。在学校特色建设中,刘道康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引领学校自我超越、特色发展。学校有追求卓越的一流团队。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总有一群充满活力而又不断追求卓越的人。在以刘道康校长为班长的引领和影响下,实小有一支爱生、乐教、敬业、创新的教师队伍。他们用爱心加智慧和血汗谱写了实验小灿烂而壮丽的教育之歌。著名作家刘墉说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实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正是秉承了这一目标,让每位教师都怀揣梦想,并帮助和引领教师把这种梦想变成现实。实小为教师量身定做个人发展规划,搭建促进其发展的脚手架,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上的“含金量”。用欣赏的眼光关注着教师的成长,及时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家校沟通等方面的经验,观察教师的成长轨迹,总结成长经验和教学特色。让每位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团队作用得到体现。试想,当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在不断发展时,我们的孩子怎能不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生命的活力呢?我们的学校又怎能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呢?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实小的教师不仅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不仅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学校校本培训丰富多彩,既有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有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既有学科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也有教育反思、安全研究的培训;既组团赴外校参观考察,也派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既有专题讲座,也有分散学习,分组研讨。学校还定期组织骨干教师教学开放日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同时,学校建立奖教奖学激励机制,把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与教师一同营造朴实、温馨的物质家园,在教师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后,激发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山市实验小学培养了一大批名、特、优的教师。
中山市实验小学学生彰显着个性,教师洋溢着幸福,校园充满着活力,全体师生践行着“智趣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奋进。
(《中国教育报》2012.1.13)
第二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果都镇大霞雾联办小学创建泰安市规范化学校验收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果都镇大霞雾联办小学位于柴汶河畔的大霞雾村东,2008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3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楼两幢,拥有微机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科学仪器室、实验室、卫生室和少队活动室等功能室,室内设施全部按省标准化学校标准配备,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班班通设备,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现有学生191人,6个教学班,教职工12人,其中本科3人,专科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规范化学校的争创活动,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整个创建过程中,我们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努力实现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学生素质的优良化。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硬件建设,增强办学实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
在新泰市教育局、果都镇党委、政府、教办和大霞雾村两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近几年来,我校通过多种渠道,广开门路筹集资金用于学校发展。2007年底,陈旧、落后的校舍已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和需求。在村两委大力支持下,学校另辟新址,在大霞雾村东头,投资40余万余元,新建一处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 面积1330平方米的两座的教学楼,并于2008年9月投入使用。2009年春又投资2万余元种植花草、树木,硬化了路面,绿化美化校园。2010年投资2万余元建设一标准篮球场,增加了4处乒乓球台。2011年,投资2万余元增置了4万余元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均达一类标准。2010——2012年,新购置了2万余元的图书和2万余元的音体美器材,投资7万余元购置7台班班通,投资10万余元购置教师机和学生机40台。现各功能室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功能室内各种制度齐全,操作程序严格,管理规范、使用率高。图书室藏书6000余册,生均达30册,并订有报刊、杂志近30种,阅览室布置合理,为广大师生阅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学校设有微机室1口,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符合市定标准,使用率高。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办公室、远程教育办公室都接入宽带网,便于师生上网查阅资料。另外还设有心理咨询室、广播站等,保证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名人佳作营造艺术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分设施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活动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个方面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学校重视绿化、美化、净化和知识化,校园干道、甬道路面平整、干净,布置集中绿化地1000多平方米,花坛2个,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绿草如茵,佳木丰茂,环境清新宜人,文化氛围浓厚。在两草坪中分别设立了学生实验基地;教学楼文化长廊和教室黑板报内容丰富,版面设计新颖,内容立足现实,浓化了育人 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二、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
(一)强化规范管理。
为确保管理规范化,我们遵循“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逐步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果都镇大霞雾联办小学管理制度汇编》等,其内容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为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借鉴吸取名校经验,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确立以“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形成了“勤学、善思、团结、励志”的校训;“团结、拼搏、勤奋、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进取、奉献”的教风;“勤学、好问、乐读、善思”的学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在《学校管理制度》的规范和调控下,形成了“制度规范导其行、榜样示范带其行、严格管理促其行”的管理格局。成为一所环境优雅、富有朝气、精神焕发的农村小学。
(二)推行民主管理。
学校积极做好教职工全员聘任工作,严格实施校长负责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坚持教代会制度和校务公开制度,定期进行校务、财务公示,增强工作透明度。涉及学校发展和师生利益的重大问题都进行民主商榷,力求公平公正,结果通过《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学校还坚持每周行政例会、每月工作总结会制度。通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全校教职工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学校管理走向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我校制定了师德建设实施方案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与规范教师行为、完善教师考核奖惩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学校还通过组织观看师德报告会、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不断充实师德教育的内涵。学校还定期就师德建设情况开展学生、家长问卷调查,有力规避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师德承诺”等多形式的师德学习与交流活动,创造了优良的教风,培育了良好的学风,形成了和谐的校风。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是我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老师们做到的,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的,校长要首先做到。我们坚持校级领导带班、中层干部值班制度。学校还从实际出发,构建校长带头分包学科,其他中层干部分包学科、纵横交错的管理经纬网。在有效的机制引领和浓郁的氛围熏陶下,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1人获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称号,3人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我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视质量为生命”的办学思想,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落实好教学常规管理。作为教学常规,我校实行由“教导处统一调度,教研组长负责任制、学校领导包组制”,管理标准严、检查过程细、各项结果实。学校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以教学信息交流的形式及时反馈给每位教师,同时提出整改意见。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及时进行单元测试,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的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补救,期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学校召开 教师学生表彰大会,对达标教师学生进行物资和精神奖励。极大的提高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四)狠抓安全管理,构建学校内外安全防范体系。
学校安全重于泰山,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和社会稳定。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做到警钟长鸣。
1、制定了各部门的安全制度。调整充实了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了职责分工,并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处理预案》。学校组织签订了《教师安全责任书》《班级安全责任书》和《学生安全责任书》。落实管理者,防患于未然。使每个管理者绷着安全这根弦,坚持天天讲,时时抓,“安全”入人心。
2、确保学校建筑及设施安全。开学初分管领导牵头检查学校用电线路及各项设施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体育教师和学校领导一起经常检查校内、体育器具等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同时,加强课间活动,体育课活动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建筑及设施安全进行排查,发现隐患立即排除;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先让师生原离危险区,确保人身安全。
3、确保学生往返校途中交通安全。
针对我校实际,为确保学生往返校途中交通安全。学校向学生进行交通安全专项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每周派教师轮流检查四个交通主要路口,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4、安全教育做到长期化、系列化。
学校开展了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法制教育活动。坚持每周开展一 次全校性安全教育活动。制定了《学生安全教育歌》,聘请司法人员定期对师生及家长做法制报告,上法制课。组织观看了《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关爱明天》、《为了母亲的微笑》等专题教育片,开展“珍爱生命,拒绝邪教”等法制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守法用法的自觉性。
三、坚持德育为先,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加强管理,整体规划,把德育教育做“实”。
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学校建章立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并组织师生学习。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学校健全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制度,先后出台了《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全员育人制度》、《重大纪念日教育制度》等;制定了《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办法》、《学生日常行为量化考核办法》等,对班级和学生实行量化考核。学校少先队大队部也建立健全了各种少先队制度,如队干工作责任制度、评比制度、奖惩制度等,使各中队都能按制度规范队员的言行。为了让队员充分发挥自己管理、教育自己的作用,大队部组织了红领巾礼仪监督岗、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等,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树先进,扬正气,以促进了良好校风的形成。为了加强师德管理和班主任常规工作管理,学校又完善修订了《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等,使学校德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强化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经常化。
我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德育系列化活动是我校的教育特色,我校基本上做到了月月有主题。“注重载体,强调参与,突出主题,形成系列”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特色。学校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少先队、班委会组织开展了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参加报告会、演讲比赛、手抄报、宣传栏、黑板报、国旗下演讲和让学生走出校园参观、参加义务劳动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列教育,有机进行“五爱”教育,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学生思想品德得到了升华,使我校德育工作进入科学管理轨道。
(三)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自主教育为中心,以体验教育为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我校对学生的纪律、卫生、礼仪、考勤、两操、自行车排放、路队、安全、环保教育等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从而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优化了学风、班风、考风和校风。
四、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1、规范办学行为。2008年初,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我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要求,落实在学校领导班子、科任教师、及学生家长,接受各方面的监督。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阳光体育工程,设立大课间,保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改革评价制度,形成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2、打造高效课堂。为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减负增效的工作思路。制定了《课堂教学十要求》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构建 了教研经纬网,实施集体备课制度;写字教学研讨、“同研一节课”、高效课堂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的执教水平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外出培训汲取外校教改成果中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提高不同层次教师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
五、凸显特色创建,唱响个性发展主旋律
新课程改革给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的空间。倡导特色,是让每个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在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我校历来重视全面育人,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通过各种课程的开发,培养学生特长、活跃学生身心,挖掘学生个性。
(一)、课程开发挖掘个性
1、倡导经典诵读,建设书香校园。
经典诵读是我们学校着力打造的特色项目,去年我们在原有“中华古诗文”特色课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国学小书院的诵读内容,各年级还围绕不同的主题,续编了校本课程,(一年级围绕爱心、二年级孝心、三年级感恩的心、四年级诚心、五年级责任心)使德育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特色创建的工作中。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中感悟了经典、领会了意境、学会了做人。
2、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为加强个性的发展,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上进行优化,从学生兴趣培养、潜能开发,重置课程的个性化,学校制定开发方案,教师依据特长开发课程,设计个性化培养目标,学生自由选择,通过 问卷调查,召开校本课程发布会,确定各门课程参加人数。在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学生是主体,课程完全由学生根据个性特长自己选择。学校召开校务会,专门研究落实活动课程,成立了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组建班级和校级艺术活动兴趣小组,创设了抖空竹、呼啦圈、竹竿舞、草编艺术、舞蹈、剪纸等十多门课程。各门课程打破年级限制,实行分层教学管理,使学生人人有锻炼的舞台。小班化的理念在丰富多彩的活动课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活动设计,彰显个性。
多彩活动是教育育人的主渠道,在锻炼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校园四大节活动的开设使学校教育的育人功效发挥到了极致。
学校每年开办一届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为期一周的四大校园节日,给学生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展示平台,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的展示。结合“六一”、“元旦”等节日,学校还向家长和社会全面展示艺术活动成果,“草编”“剪纸”等乡土气息浓郁的节目、常演常新的“古诗诵读”和“课本剧表演”,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样平台的搭建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释放
六、辛勤耕耘,硕果累累
耕耘一片希望,收获硕果累累,果都镇大霞雾联小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得到了政府各部门和群众的认可,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校历年来是镇“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运动会历年来都是镇名列前茅;教师中有5获新泰市级优质课奖;2人获新泰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 4人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有20余篇论文分别获省、泰安级、新泰级奖励。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校在建新校之初就明确提出了争创泰安市规范化学校的目标。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指导下,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创建工作力度,以创建促发展、以创建促提高,学校的内涵建设得以丰富,办学特色得以形成,学生素质得以提升。在总结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以这次评估验收为契机,正视问题,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努力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诚请各位领导对学校各项工作给予指导!谢谢!
2012年11月9日
第三篇:培养良好习惯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养成良好习惯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星源学校初中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中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求品立德中增长智慧,促进他们自主发展,最终实现人生目标,成为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下面我就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从四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对教育现状的思考和判断
素质教育已经呼喊了许多年,但是从我们国家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导向和人们价值观的混乱,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偏面追求升学率摧毁了学校本应该具有的很多美好东西,造成了“满是知识而无心灵”的教育。我们教育界的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立德树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教人做人、立德树人呢?另一位教育泰斗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就给出了我们答案,“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事业有它本身的客观规律,欲速则不达,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最终会导致教育的失败,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抓住了教育的精髓。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对一个人的良好习惯有过绝妙的比喻,“良好习惯乃是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整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可见,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理应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对我校特殊现状的分析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但由于时代特征,他们缺少了农村学生应有的诚实、勤劳和朴素等优良传统;县城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溺爱过度,学生自我意识严重,他们身上城市学生应有的文明精神并不明显,反倒呈现出一些低俗、浮躁和虚荣。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迫切的需要规范。
另外,我校还是全县最大的全封闭管理学校,学生寄宿制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并以此推动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上良性循环、健康成长。鉴于以上两点的认识,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重点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确立了以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五种教育”为核心的一系列养成教育内容,力求行之有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达成效果,用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
二、我校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现实意义
(一)主要内容
我校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五种习惯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礼仪习惯教育、“学习集体规范教育”、“社会公共规范教育”。
(二)现实意义的思考
一项制度和策略的提出科学不科学,要看他是不是符合时代特点,有没有现实意义,有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下面我简单谈谈学校对养成教育的定位以及提出“五种习惯教育”的现实思考。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什么是一个人忘不掉的呢?显然,忘不掉的只有习惯。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习惯,不是机械化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能,而是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并且能够从学生的内心产生出认同感和热情的人格化的习惯,我们的目的正是要通过培养学生这些人格化的习惯来培养真正的人。
五种习惯教育:“生活习惯”教育:穿戴整洁,卫生习惯良好;认真参加劳动,有自理能力,生活勤俭节约;合理安排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健康。“学习习惯”教育:符合预习、复习、上课的规范性要求;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符合作业的规范要求;考试、测试不作弊。“礼仪习惯”教育:与同学交往的行为举止规范、言语礼貌;对教师、长辈的行为举止规范、言语礼貌;对来宾的行为举止规范、言语礼貌。“学校集体规范”教育:学生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群体形象文明、健康;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自觉遵守学校集体活动和集体生活中的规范要求。“社会公共规范”教育: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时行礼规范;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交通法规和公共秩序。
三、我校养成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收到的效果
我校的养成教育有总体思路,有步骤方法,有配套措施。
(一)具体做法
1、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要想开展好一项工作,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养成教育不单是领导和老师们的事,更要设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为此,学校利用各种渠道大力宣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成长成才所起的重大作用。政教处分阶段下发主题资料,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班会课、养成教育研讨课、论坛、橱窗、黑板报、升旗仪式、年级学生集会、演讲、征文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形式大力宣传养成教育,天天讲、时时说,让全体师生都形成统一认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2、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学校同时调动各方面力量,分工明确,协调一致,齐抓共管。政教处和分管领导总体设计、组织管理、保证执行;年级组长、班主任、生活老师根据要求,大力开展工作,把学生的日常活动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结合起来。
3、管理到位,制度先行
光有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开展养成教育,管理是前提,制度是保障。为确保养成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部门主任、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并结合校情制定了《星源学校初中部学生管理手册》、《星源学校学生成长手册》、《星源初中学生行为规范训练实施方案》、《行为示范班评价细则》、《星源初中学生一日常规》、《星源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保证落实。
4、措施配套,力求实效
在此基础上,政教处又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力求工作有实效。
1、培训班主任,培训学生。政教处对班主任的业务能力进行了多次培训。
2、检查评比,树立典型。每周进行一次班级之星评比,每月分年级进行一次“璀璨星源、群星闪耀”评比活动。
3、制定和完善评价机制,根据《星源初中学生一日常规》和《学生管理手册》对学生在校的一系列行为进行科学、细致的评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奖惩。
4、加强安全管理。我校的安全管理是细节管理、全员管理。指导思想是:高度重视,有效预防,杜绝发生。管理方法是: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片管,部门主任包一段,班主任治理好一个班,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德育首见责任制,保证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负责。定期进行安全大排查等等。
5、文化建设,提高品位
我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力图用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引领师生,用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陶冶师生。多年来,我校以师生校园生活为背景,大力开展了系列化、校本化、人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使有形无形的文化自然流淌,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做到了处处景点会说话,面面墙壁能育人。通过营造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提升学生品质品味,让学生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下学会忍耐和宽容,丢弃庸俗和狭隘,建立真正友谊,同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取得的一些成绩
经过大量艰苦的、耐心细致的工作,我校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的不良习惯少了,优秀品质多了;校园的垃圾纸屑少了,文明礼让多了;课堂上的无精打采少了,朗朗书声多了;楼道里的追逐打闹少了,互帮互助多了;餐厅的秩序好了,学生能自觉排队,文明就餐了;两操活动和体育课规范了、公寓环境变得温馨和高雅了......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更多的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缺憾,我们还有太多的方法需要改进,太多的经验需要学习,太多的细节需要规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是百年大计,懈怠不得,也马虎不得。虽然道路漫长,但我们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继续用星源人的智慧和汗水,浇灌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的品质,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
以上是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许多不当的地方,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汇报材料)
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 --鸦岭一中课改工作汇报材料
鸦岭乡第一初级中学位于伊水西畔,群岭之巅。前身为鸦岭高中。现有班级14个,学生892人,教职工47人,是鸦岭乡规模最大的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今年3月以来,我县课改工作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全面展开的良好局面。我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在课改方面借鉴各种先进的课改模式,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今就我校课改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敬请指导。
困境中求生存
鸦岭乡是我县有名的贫困乡,地瘠民贫,经济落后。教育方面因教师少,师资老化,教学点多而分散,教育底子薄。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近几年鸦岭乡和其它乡镇一样,由于进城求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生源状况也比较差;家庭娇惯,学生刻苦勤奋的努力程度持续下降;留守儿童多,家庭教育及监护缺失,学生不仅读书能力不强,行为习惯也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偏远农村地区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造成了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鸦岭一中也和其他农村中学一样,存在以上问题。学校现有教师47人,其中下乡支教3人,50岁以上教师6人,小
学职称教师18人,英、数理化、体音美专业教师紧缺。教师少,专业教师缺,拔高使用教师多,总体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实际2010秋季招生情况为例,语数英三科总分250分以上
人,200分以上
人,100分以下54人,录取学生中甚至有不会背乘法口诀、不会查字典。生源素质普遍较差。
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使我们深思,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思。出路何在?我们开始反思传统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中不乏优秀的东西,比如说: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理念永不过时。但填鸭式、满堂灌的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这种令人压抑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不适合学生天性发展的需要。教师作为主角,站在讲台上,苦口婆心,滔滔不绝,学生坐下面,昏昏欲睡,听着无几。这种方式只会培养一些“高分低能的精英”,但却制造了大批大批的学习失败者。就方式和过程而言,完全是一种违背学生天性,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这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它的优点是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可以按预订的自我设计来控制进度和完成计划。缺点是,它不可能面向全体,其效果与老师的师德、经验、教艺、魅力及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与感悟能力直接相关。对这三者都较差的学生,便会逐渐掉队,最终造成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而被淘汰。
如何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推行课改,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
第五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海子街镇教管中心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你们来我镇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我谨代表全镇教职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我镇广大教职员工根据《贵州省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接受最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张扬学生优质个性”为办学理念,使全各校素质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现将镇教管中心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实的汇报,在汇报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指正。
一、全镇基本概况
海子街镇教育管理中心,辖一所镇中心完小,一所九年制学校,12所村级完小和3个教学点,社会力量办初级中学和小学各一所,一所学校现有校级干部12人,校长岗位培训率和持证率100 %、提高培训合格率100 %;有教职工 301 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其中本科学历 96 人、大专学历 186 人,大专以上学历占 93.69 %;有小学中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99人;有市级骨干教师 4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镇级骨干12人。全镇现有 146 个教学班,学生7421 人。近年来,镇中心完小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秉承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强师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进取、自主、创新”的校风;“诚实做人、踏实做人”的教风和“勤学、好问、乐读、精思”的学风。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已成为一所有一定影响力的镇级素质教育农村示范学校。因此,全镇其余13所村级学校校以此为榜样,扎实开展自身素质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学校集体先后荣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奖”、“禁毒示范校”、“地级绿色学校”、“地级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教师、学生分别荣获国家、省、地、县、镇级表彰146人次。
二、工作与成效
(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素质教育质量 1.领导班子建设
各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锐意进取,身先力行。各部门团结合作,分工具体明确,职责到位且能独挡一面,是一支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青年骨干队伍。能够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管理水平。班子成员坚持做到定期检查自己的分管工作,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班子成员都具有为教师服务的意识,能够与教师真诚相处,工作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政治上引领教师,事业上支持教师,业务上指导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使教师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教师队伍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激发教师在工作中释放巨大潜能。
2.教师队伍建设(1)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全镇各校长期坚持师德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抓住考核和德育优秀教师建设评选,大力表彰奖励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如吴志凌、吴梅等14为教师被为县级德育优秀教师。同时坚持每周一、周四下午集中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不断进行师德、师能、师表的修炼,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每一次的学习中,校领导都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教师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的典范,做学生最真诚的朋友。校领导不放过与教师每一次谈心的机会,结合教师实际工作潜移默化渗透新的教育理念。经过不断学习,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和睦的朋友”悄然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2)骨干培训
完成了获准省教育厅立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研究》和市教育局《六个三》课题实验结题工作,在实验过程中,结合新课改,打破教育教学活动“以课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闭关自守局面,构建了一种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多学科整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年全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总体成绩居全区第一;2012年6月,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完成了省级课题《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申请报评工作,获准省教育厅立项后,我校将立即开题实验,争取2014年结题。老师们在国家、省级、地级、县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省教育学会、省教科所论文评比40余人次获等级奖。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素质教育保障
1.在上级教育部门帮助下,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已按农村学校一类标准基本配齐,有标准篮球场、乒乓球桌、单杠、双杠、等。
2.学校教学用房充足,班班有教室,校校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等。科学实验仪器齐全,能满足学生分组实验和各种实验需要。实验开出率为100%,每次实验,教师都会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全镇学校总藏书量达书193946册,生均26.13册。各校阅览室、图书室配有1—2名图书兼职管理员,全天向学生开放,各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3.海子街小学、迎宾小学等建立了校园广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全镇学校现有电视42台,计算机85台,配备了相应的各学科教学光盘。海小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了完备的多媒体设备,为全镇的教研教改提供了先进的电教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良的信息技术学习场所,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传送,教学设备管理规范,办学条件大为改观。
4.为了让残疾儿童也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海小、前所等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抓的比较扎实。有专职老师辅导,因材施教。曾经省教育厅、民政厅、残联等三家联合授予了“贵州省‘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先进随班就读点”荣誉称号;上级有关领导多次对我镇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给予较高评价。
5.各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每天中午12:30到1:30,每周三、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向学生开放。在开放时间,安排心理咨询兼职教师负责和前来咨询的学生或留守儿童谈话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导他们与父母聊天,解除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烦恼。
(三)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彰显素质教育本色 1.规范课程设置,切实减轻课业负担
近年来,各学校严格按《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设置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严禁语文课、数教课挤占音体美等课堂,各学校不断完善修改了对教师的教学评估方案,将音、体、美、综合实践、科学、英语、地方课程等学科的教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各校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按《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5号)文件精神布置课外作业,禁止教师向学生推荐或暗示学生购买课外教辅用书,禁止教师私自办班和有偿家教,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2.以教研教改为契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各学校严格执行教管中心制定的备、讲、批、辅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备课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先备课再上课,备课做到:任务清楚、目标落实、教法新颖、学法科学、反思及时。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落实课前研究,提倡集体备课,改变备课形式化;教师备课提倡写详案,教案形式多样化,做到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具有可操作性,真正体现新课程精神。要求教师每课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执行《课程标准》,灵活机动地使用教科书。教导处对教师备课进行月查,对优秀的教学设计,向全体教师推广。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多年来,我校教师自制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得以较好凸显。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倡导师生协作交流、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默读静思、质疑问难、筛选内容,进而合作讨论,以促进教学,张扬学生个性。在新课程改实验过程中,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给素质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
3.以具体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校高度重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引导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努力做到:(1)上齐体育课。(2)进一步上好“两课、两操”(体育课、活动课、眼保健操、广播操)。(3)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4)举办好每一届冬运会。
4.坚持以德育为首,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教育质量是学校的发展之本,生命之本。(1)我校每周一坚持举行升国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校刊、班刊、校园广播为宣传阵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德育规范建设。(2)每周少先队广播站广播内容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中间插播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3)大队部坚持每学期开展“主题队会观摩”制度。近年来,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诚信在我心中”、“安全伴我行 ”等中队主题会。(4)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在节日庆典中,如元旦,了解祖国过去一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六一”儿童节,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本领;国庆节回顾光辉的历程,展望祖国美好的前景等。(5)将品德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如爱心捐款、手拉手活动等。安全教育周,举办防灾自救知识讲座,观看《安全知识教育》,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文明礼貌月,“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活动及“告别不良习惯,争做阳光少年”大队主题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四)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推广“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
烧杠小学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经过多年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生背诵积累的诗篇猛增,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格与快乐健康的人生观。
2.倡导低碳生活,宣传环保理念
近年来,海子街小学开展了“倡导低碳生活,宣传环保理念”活动,将养成教育渗透在环保活动中。在学校里,学生可将学校每一角落的垃圾捡起,每一位学生都会守护好班级植物角,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人摘走一片树叶,使整个校园四季常绿鲜花常开。这是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取得的成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尊重个性差异,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光“的机遇,每个学生都有被激励、赏识和成功的权利,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我校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全面推行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决不单纯以语文、数学成绩评价学生。而是从道德品质、运动与健康、科学素养、审美与特长、学业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既有平时评价,又有期末评价,改变了学业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在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认真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认真记录每一位学生在成长路上的闪光点。班主任对学生评语贴近学生,为学生需改进的地方指引方向。
(六)营造美好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安全工作计划”。每学期初学校与班主任、学校与全体教师、学校与值日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学校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强化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告家长书、宣传橱窗、校会、队会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要求各班每学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校水、电路、教学设施及教学楼的安全隐患排查,并记录存档,及时作出整改。同时,学校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师生饮食、环境卫生的监督整治工作。学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预案,建立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争取做到无安全隐患死角。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校园文化建设
海子街小学通过问卷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你理想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校长,你办学的愿景是什么?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从老师和同学的想法中找到了我们的办学愿景——校训:健康、诚信、平安、快乐;校风:文明、进去、自主、创新;教风:热爱学生、严格要求、施教严谨、理念创新;学风:勤学、好问、乐读、精思。各校按照《海子街镇教育管理中心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每一面墙和每一个角落育人功能。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朱红色的校门柱子上镂刻着一副对联——“春风无限意宜晴宜雨,苑树几多情渐长渐新”,这幅对联是曾在我校读书又在我校任教的知名老教师路敦书所撰,且有幸得到我们区教育局陈影平局长宝墨书就。每当师生进出校门时,这副对联随时都在滋养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勾画出一幅学生每天都在教师的无限春雨中渐长渐新,校园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顽强、积极向上的育人美景。校园内从下操场到上操场的梯子中间的大理石上刻着校训、教风、学风以及校徽等内容,这个校徽来之不易,是托人请北师大的一位教授精心设计而成,他表达的意思是以乌蒙山为背景,象征我们毕节海子街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天空中展翅翱翔的大雁如放飞的希望,把祖国的花朵一批一批送往梦想之地,下方的阶梯象征一切从海小起步,走向成才,实现理想,登上人生之顶峰。右边树荫下的墙上是曾在我校任教的靳鑫、吴亚宇两位老师的巨作,左边是吴亚宇老师书写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让学生知道《弟子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有用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有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办事诚实守信,在与人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亲近有仁、有识之士。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很好报效父母,报效祖国。上下操场敬立着雷锋、陶行知、张衡、孔子爱迪生等多位古今中外名人雕塑。让学生从小就把他们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及精神画像深深的刻在心里,深受教育,让他们的精神时时鼓励师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教学楼走廊、墙壁经过规划设计,悬挂名人名言、张贴师生作品等,校办文化长廊让学生的手抄报、书画作品、才艺展示在此得到尽情展示,琳琅满目的作品不但令人眼界大开,还凸显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道德苑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吟咏诵读,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打算
在全镇各校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镇各校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有待切实解决。一是硬件设施的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还要加强。二是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要逐步充实。三是教学研究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要继续深化。
今后我们将在问题中寻找办法,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一是再加大要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争取区教育局的支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吸纳更多的青年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不断加强校本教研,用教科研来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全镇办学质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