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城关镇建设小学 纪伟丽 2014、1、20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城关镇建设小学 纪伟丽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我就把自己通过学习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的认识,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积极的心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积极的心态,就是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就以我们国家一些教育专家或比较知名的校长为例,像魏书生、李烈等,当然还有好多在教育方面有巨大成就的教育专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没有把教书单纯地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把教书当作一种乐趣,把工作看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凭着对工作执着的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都会这样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如果要说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工作,我想就廖廖无几了。如果,教师能把每一节课,当成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场所,或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讲课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你就不会再抱怨:今天的课怎么这么多?你也不会再抱怨:××同学怎么这么笨?你会走近他,寻找他的长处和闪光点,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法,和他一起成长。
二、以培训为契机,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
多样化的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也能全方位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如可进行以下培训: 1.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 3.外出培训和二次培训相结合。
三、以教师为本,教学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工作。校长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长;对教师一视同仁;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尊重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以教学为中心,落实教学六认真。完美缘于细节,成绩贵在常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测试、辅导、总结等方面要用制度来加以规范,争取在常规中形成专业的价值取向。
3、适时加压,促进成长。给教师制定恰当的目标,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他们提出要求,培养奉献精神,培养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优良风尚,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4、开展活动,给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学校内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赛课、论文、教学设计、反思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5、制定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学校要制定各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同时注意教师的公平竞争,为教师加强业务能力提供场所和机会,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对一些教师提出的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要耐心解释说服,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以此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四、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全方位的能力。
1、自我“充电”,提高素养。学校组织和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形影不离的朋友。通过学习,提高学科知识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实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目的。
2、加强校本教研,形成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学校要多开展观摩听课、课后评议等教研活动,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目的。
3、开展教研评比,激发教师热情。鼓励教师将教研心得、思考写下来,形成教研报告,定期评比,加以奖励。同时,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交流,使教师有成就感,激发出工作热情。
4、参与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基础,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过程。集体备课中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是中心发言人个人的意见,需要备课组长引导、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它也不仅仅是集中讨论,需要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因此,教师个人必须首先钻研、熟透教材和大纲,在参与中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最终完成对课堂教学高质量的构思和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
5、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
课例研究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能力生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课例研究为其最佳形式。通过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课例研究重形式、走过场的较多,为此学校要扮演督察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参研教师应做好个人研讨的记录,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在“研”上做工夫,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积极主动地分担起参研者的责任,并努力将研讨建立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上,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成功,收获经验,收获成长。
6、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成长。
教学反思是回顾、诊断、监控自己教学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实践需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因此,自我反思应当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态度和组成部分,应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使自己对教学活动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成功与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后培植起反思的意识,能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7、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任何一次公开课教学是一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对能力、启发引导学生等各种能力的展示,也是一位教师教学理念、基本素养的体现,因此任何一次公开课对教师自身能快速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教研组要充分重视每一次公开课,认真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对于组内的青年教师的开课设想要认真听取,对其初稿的可操作性能做出客观的评价,再稿时还对各种细节问题提出忠告。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客观地评价他这堂课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于有一定教龄的中老年教师,既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又能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的看法,怎样做更好、更合理一些,不要让评课活动成为表扬会或批评会,让评课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应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促使每位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谢谢大家!
第二篇: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李亮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习《骨干教师成长案例》心得体会新密市超化镇第三初级中学李亮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我就把自己通过学习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这方面的认识,与老大家分享一下。
一、积极的心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积极的心态,就是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就以我们国家一些教育专家或比较知名的校长为例,像魏书生、任小艾、李烈等,当然还有好多在教育方面有巨大成就的教育专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没有把教书单纯地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把教书当作一种乐趣,把工作看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凭着对工作执着的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都会这样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如果要说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工作,我想就廖廖无几了。如果,教师能把每一节课,当成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场所,或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讲课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你就不会再抱怨:今天的课怎么这么多?你也不会再抱怨:××同学怎么这么笨?你会走近他,寻找他的长处和闪
光点,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法,和他一起成长。
二、以培训为契机,开展多样化的校本教研。
多样化的培训可以提高培训活动的实效性,也能全方位地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如:可进行以下培训1.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2.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3.外出培训和二次培训相结合。
三、以教师为本,教学为中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工作。校长要了解教师的需要;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长;对教师一视同仁;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尊重教师的工作,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2、以教学为中心,落实教学六认真。完美缘于细节,成绩贵在常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测试、辅导、总结等方面要用制度来加以规范,争取在常规中形成专业的价值取向。
3、适时加压,促进成长。给教师制定恰当的目标,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他们提出要求,培养奉献精神,培养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优良风尚,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4、开展活动,给教师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在学校内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赛课、论文、教学设计、反思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5、制定激励机制,形成良性竞争。学校要制定各种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同时注意教师的公平竞争,为教师加强业务能力提供场所
和机会,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对一些教师提出的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要耐心解释说服,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以此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四、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全方位的能力。
1、自我“充电”,提高素养。学校组织和鼓励教师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教师形影不离的朋友。通过学习,提高学科知识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实现“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目的。
2、加强校本教研,形成学校常规。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学校要多开展观摩听课、课后评议等教研活动,形成教师合作互动、经验分享的格局,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的目的。
3、开展教研评比,激发教师热情。鼓励教师将教研心得、思考写下来,形成教研报告,定期评比,加以奖励。同时,在全体教师中进行交流,使教师有成就感,激发出工作热情。
4、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成长。要求教师在课后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总结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总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任务执行者,而应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实践者、创新者和需要不断发展的专业工作者。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为了每位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
第三篇: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而教研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课堂,能带领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并且通过日常教学这一阵地,利用教研活动这一载体,构建为教师发展而研究的教研模式,引领教师不断进行专业化训练,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打造基于日常教学问题研究的“集体备课”模式
备课组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位,是教研组中的一个基本细胞。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和恰当的教学方式,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在集体备课中,要求教师们先认真钻研教材,在准备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使用教材。并能够广泛地收集信息,利用各种资源补充教材,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备课组教师开展集体交流,让教师在讨论中拿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并指定专人形成教案,按照分工,将集体研讨的结果进行合理整合,灵活处理教学方法和过程,并教案成册。在形成教案后,要求备课组其他老师再根据各班的学情,对教案进行深入推敲,添加个性化教学细节,对教案进行进行个性化处理,形成最后的上课教案。在整个备课过程中,严禁抄教案现象发生。据此,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钻研教材、收集信息、集体研讨、形成教案、个性处理”五步骤集体备课法。这样的集体备课既融会了集体智慧,又张扬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二、构建基于解决教学热点、难点的“课堂研究”模式
近年来,我们一直注重有效课堂的研究,即“研课”。有效课堂要求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框架,突出进行课前预习的研究,突出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有固定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有研课的主题,规范研课流程,进行研课活动。在学期初,要安排好整个学年的研课计划,可以分年级备课组开展“每周研课”活动,也可以分各科教研组进行“每月研讨”活动。此项活动,必须要按照规范的浒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初备教案。承担上课任务教师提前一周钻研教材,写出教案。(2)集体研讨。利用每周(或每月)的固定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研讨,备课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制定、作业的布置,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等方面,一环接一环进行可行性分析研讨。(3)完善教案。由上课人二次修改完善备课教案。(4)上课评析。在规定的时间内,同组教师进行观课,教研组进行评课。评课时,主要看学生课堂学习参与程度与思维发展情况,分析各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究竟有什么收获,促使教师明确认识课堂上空间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才是有效的。(5)同课多构。为了解决在评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难评课中达成的共识,进行同一堂课“二构”“三构”,逐步澄清教学中的困惑。教研组通过开展这样的“同课异构”“同课多构”活动,形成了解决课堂热点、难点的多轮课堂教学研究模式,使教师们的课堂向高效性迈进了一大步,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很大提升。
三、创设基于推广教学经验、扩大研究成果的“网络研讨”模式 为了方便每一个教师及时回顾、参与反思,可以在学校网站设立
“教研在线”论坛,建立各科研讨专题贴。在教研组长合理分工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将每次的集体备课记录、上课教案、课堂叙事、评析记录等及时发布到论坛上,并鼓励老师们积极拟定课后反思、课堂心得、从教感言等。学校教研处和教研组长对老师们所发布的贴子进行评论、回复,让老师们在研讨中提高,在反思中成长。
四、营造基于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业务学习”模式
教师必须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完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学校应该提供各种专业书籍、杂志、报刊以及专业知识讲座,组织教师有效开展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各科教研组可以根据各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内容,固定一个学习时间,组织全组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一是集体学习。集体学习由教研组组织,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学习主要为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后要有后续的研讨活动,实践要跟进,否则理论学习无价值。一是个人外出学习。个人外出学习的机会和名额有限,所以,外出学习人员返校后,应该将所学知识以讲座或者示范课的形式传达给该组其他老师,要有一定的幅射作用。通过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学习模式,提高教师理论化水平,并付诸于实践,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研组是教学改革最前沿的阵地,加强教研组建设,构建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而研究的教研模式,能大力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化成长,落实有效课堂,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第四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
培养学习型教师 促进专业化成长
——202年春季学期教师专业发展总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教师问题是教育教学中的根本问题,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教师对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教师思想道德教育,塑造师表新形象
1、加强师德教育。我们认为,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育的精神风貌。江泽民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因此,我们学校一直以来都注重加强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的教育,使他们确立高远的目标,唤起教师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影响力,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我们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引导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理想,塑造教师人格。这学期,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我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诚信育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主题教育;组织教师们撰写“我是光荣的小学教师”心得体会与演讲稿,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演讲比赛;在各种活动中,学校特别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利用教师会等时间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学校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将高尚的师德内化成教师的潜在意识,外化为自觉行为。
2、树立新的教育观。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科学规范的教育行为,使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产生强大的内驱力,鼓舞教师去实现教学追求。但在应试教育长期误导下,学校考查学生,考核教师只是通过单一方面确定师生的整体水平,其结果造成追求高分数,恶果是“高分低能”。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还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即教育者面向全体学生,要发展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这是应试教育难以做到的。这些新观念又必须是自然而然地发自每个教育者内心深处,这对实践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我们学校注重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注重教师自我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不断“洗脑”,思想观念转变了,新的理念确立了,才能“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登高眺远,统揽全局,才能步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为此,我们平桥中心小学积极帮助和指导教师树立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二、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有效教学”的春风已吹遍我区教育的各个角落,“有效教学”之花在我区广大教育者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正大放异彩。我们平桥中心小学以此为契机,坚持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要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
(2)抓备课
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举全校之力建立平桥中心小学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并丰富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③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通过推荐书目、赠送书籍、读书交流等,倡导教师多进阅览室、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3)磨上课 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落实“四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以求每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
二是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
三是开展教研组活动。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4)促交流
①建立新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学校建立了行政领导点评课制度,每学期听课不低于15节次;教导处同志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
③有计划谴派教师外出学习,让教师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考察、学习、教研,了解同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④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⑤实行年轻教师结对帮扶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⑥开展校际交流互助活动。这学期,我们组织学校老师到朱桥参观学习交流,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促进提高。
(5)倡反思
①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 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
②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6)重教研
大力开展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求教研组安排好校本研讨时间,根据教师在反思教育教学行为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订好校本研讨的主题,每次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做到定主题、定发言人、定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重视校研讨课的质量,采用自学和培训相结合,努力创设教学研讨平台,营造浓厚的教学教研氛围;鼓励教师独立思维和教研的再创造。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三、狠抓师资培训,促进教师发展
1、加强业务理论研修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具有一桶水”。新课程实验需要教师不断的成长与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师要不断学习,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泛涉及各种科学知识,不断充实、丰富自己;要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按照教育规律去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要虚心学习优秀教师的创新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2、提高教学整体水平
教师要勤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任何高超的教育艺术的技艺,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掌握,在掌握中千锤百炼,才会变得炉火纯青。教师要善于研究,教师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艺术家、教育研究家,不仅要勤于实践,还要善于总结,要不断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
教学的运行过程是学生、教材、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诸要素协同运行的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过程,实际是不断寻求教学各要素间的优化协同的过程。然而在目前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法因素、忽略非智力因素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非整体教学的实施,严重影响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只有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才能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最终 实现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四、突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他们往往就是一所学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切实开展师能培训活动
师能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它应该包括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胜任教学的能力,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传导的能力和组织管理的能力等。要练就这些能力,我们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广泛开展练功活动,打牢功底,拉平基础。在教师中开展“三字”达标、“普通话”过关、即兴说课、评课等练功活动,促进教师基本功的提高。二是划分层次,分类提高。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和实际情况,启动“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让他们与教学有困难的教师结成“一帮一”对子,并签定帮带合同,带动教学能力的提高。这学期学校共结成15对,学校分阶段对结成效果进行调研了解。三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是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行动,其次是对青年教师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提高的机会。
2、切实关心骨干教师成长 只有充分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改善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才能达到有效管理,所以我们对骨干教师在生活、学习、工作上切实予以关心,主要是一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二在工作上放手使用,三在业务上培养提高,四是在生活上热情关心,满足其精神需要,使其自觉把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融为一体,把学校工作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求,从而尽职尽力,充分发挥教育教育工作的“领头雁”作用。
3、注重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从学校教育的目的任务出发,依托学校主阵地,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通过提高教师素质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训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当前校本培训主要满足在新课程培训和信息技术与教育培训等方面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自身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一是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好三种活动,即理论学习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着眼点,在培训中注意优化教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研能力; 三是立足技能培训,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重点,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完善教师激励竞争机制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李岚清同志指出:一个好校长带着一帮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一所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关键在领导。学校领导班子作风端正,则事业兴,质量出。因此,我们学校首先从校领导班子开始抓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领导班子各方面都要走在教师的前列,发挥榜样作用,才能促进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要求领导班子同志一要更新观念,用新理念,新理论武装头脑,二要深入教学一线,把握教学工作主动权,发挥教学工作领路人和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三要善于管理和引导,努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完善教师激励竞争机制
在完善教师激励竞争机制上,我们坚持体现向一线骨干倾斜的原则,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鼓励敬业爱生,鼓励专业发展,鼓励业务拔尖的导向,坚持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有利于调动教师追求崇尚师德和提高教学能力的导向,营造学校和谐气氛。
芒市遮放民族中学
2012年7月
第五篇: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如何加强教师专业化成长
漩涡镇堰坪小学 何官辉
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而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只有教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文化底蕴、厚实的专业知识、出色的专业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优质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完整地成长;才能赢得教师职业的尊严,才能有事业的成就感、精神的充实感,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本学期我校重抓校本研修,1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赛教,2名教师参加了县级赛教,4名教师参加了镇级赛教,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然而任然有部分教师还存在着专业化意识不强,专业化知识不厚实,专业化能力不高,专业化研究不足等等问题。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学校管理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夯实有效途径(学习、反思和研究),提升专业成长
教师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来充实、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根据每位教师不同的需求购买了教育专著供教师阅读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制度。先后组织了20余人次去市、县及漩涡中心小学学习,回校后向大家交流经验谈感受,吸收了先进的教科研经验,全面提升了教师素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古训充分说明了学习、思考、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把学到的知识,思考之后通过实践,加以运用,又来指导我们的实际操作。在校本教研中,我们通过师徒结对活动,“五个一”活动,即“写一篇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的感受;写一篇最得意的课堂教学的教后反思;上一堂代表自己研究水平的汇报课;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写一份工作总结”,让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历练。通过随堂听课、公开课、展示课,说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逐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后我们将重点引导教师做小课题研究,使教师养成每时每刻都能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生活的习惯,尝试做一个“研究型”、“智慧型”的教师。总之,我们本着“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发展的空间”的办学理念,努力为教师搭建各种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唤醒职业情感,享受专业幸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待遇不断提高。大多数教师最需要的不是金钱、名利、学生好的成绩、家长的尊敬、社会的推崇„„,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的快乐。因此,为了帮助所有教师生成这样的愿景,从而能享受到职业幸福感,我们重点做好以下两点:
1.“一靠二帮三鼓励”:一靠。充分依靠信任教师。学校根据他们重精神需求的特点,即希望受到尊重、信任、理解等心理需求,给以他们适当的满足。“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要求校领导要爱护人、关怀人、尊重人,这样才会人心归之,教师自然就有了积极性。二帮。积极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除了抓好教学工作,还要懂人心、知民意、体察民情。特别是在教师身心健康、青年教师婚姻、中年教师孩子教育、老年教师生活、家庭困难方面要给教职工以关心,创造条件给以满足。自上而下形成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知仁善任的局面。大家心目中不知不觉形成了“有绩便有位,无绩便是过”的思想意识。这些正气恰恰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因素。三鼓励。教师的心理需求重精神享受胜过物质享受,要为他们选择奋斗目标,鼓励其工作有所成就,满足自我需要。对各教师提出了“只有无能的管理者,没有无用的人才”这一管理要求,形成“班级无差生,学校无差师”,让教师为我所有,各显其能,搭建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松平台。比如,郭丹丹、徐俊俊教师课堂教学非常出色,我们就极力打造其教学能力,让他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赖晓燕、吴泽芳老师班级管理能力特别棒,那就帮助他提炼先进的管理经验,成为班级管理的典范;赖晓燕教师有较高的写作水平,让他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提炼研究经验和成果;吴大顺、尹小青、王倩、邝吉军教师有专长,那就让他们负责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李文文老师的后勤管理,吴涛老师的蛋奶管理认真细致,总是在幕后默默的为师生付出。总之,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觉到学校离不开自己,自己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人才,时刻充满成就感。除此以外,我们要求校领导对教师都应做到“六多六少”。即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关爱、少点淡漠;多些合作、少点说教;多些倾听、少点厌烦;多些赞赏、少点责备。从而营造一个学校关心教师、教师支持领导、教师之间互相欣赏的融洽和谐氛围。
2、引导教师幸福快乐的工作。引导教师明确既然选择了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能够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试想,如果把工作看做是一种快乐时,生活将会变得多么幸福!实际工作岗位更是展示自己智慧才能的舞台,劳动得越多,展示的机会也越多,赢得的尊重和表扬也会越多,获得的快乐和满足也会越多。引导教师把有所作为当作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经常借“三八”节、“儿童节”、“教师节”“开学典礼”等庆祝活动的时候引导教师学会发现快乐,品味幸福。通过野炊、郊游、象棋、乒乓球赛等活动来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记得在今年漩涡镇道德讲堂活动中,我校赖晓燕老师代表发言:将月光的朦胧、泉水的叮咚、交响乐的优雅、赛场上的呐喊„„融入我们的生命!慢慢享受着教育的幸福与快乐!教师代表讲完后,博得了老师们的阵阵掌声,通过老师们的眼神我发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专业规划,制度引领 我们制定了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各教师对自身专业现状进行分析,制定阶段目标及具体的提高方法措施,力争达到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教学有特色的教师成长规划。中青年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帮扶,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帮传带作用,为青年教师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学校不断完善了《教育教学成绩奖惩办法》、《校本教研教改工作制度》、《校本培训和学习制度》、《教师绩效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校本研修组织形式,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层层落实环环紧扣严密细致。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我们还在探索,还在奋斗,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久工程,因此,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