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筑有效家校联系平台 践行良好师德师风建设
构筑有效家校联系平台 践行良好师德师风建设
嘉兴市南溪中学 陶兴林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我们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师德师风,如:“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当师只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传承的优秀传统。除此之外,社会主义荣辱观又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我们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我看来。这就如“爱国,从爱自己的妈妈做起”一样,爱岗要从爱学校做起。只有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以学校的荣辱为个人的荣辱,扎扎实实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会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愿意把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
家校联系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通过联系交流沟通意见,共同商量解决一些问题的办法,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迅速达成共识,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当我们正在开展的教师师德培训“提升工程”,不仅是形势所需,更是切合实际之举。培训的内容也与以往的“讲大道理、说大事件”不同,它密切结合新的理念,从与教师密切相关的八大细节谈起,旁征博引,理论联系实际,易于我们教师接受、学习,培训的目的自然也更有实际效果与意义。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家校联系活动,当前又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家校联系,践行师德”活动。老师们通过电话、登门、来访、短信等形式进行了家校联系工作,使学校的学风更加浓厚,教学秩序更加稳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更加高涨,使学校教育教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重视家校联系的意义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的德育教育网络,把家校联系工作作为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落实了《家校联系工作制度》,召开了教职工大会、家长委员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提高认识。学校把家校联系工作列为了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为教师开展家访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适时督促指导教师制定家访方案、落实走访、电访、来访,注重抓好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纲要精神,遵循学生教育心理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努力做好教育工作。塑造师德风范,潜心练功。“给孩子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此话很有道理。在教育中,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你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严以律己,注重言行。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到了学校就应该把属于个人一切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 心灵之美,自己的穿着应该朴素大方得体,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天生丽质固然能给人以美感,使人愉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内在修养,这样教师本人的学识和内在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明确家校联系的任务
(一)工作内容要求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工作指标要求:
1.规家访:班主任每学期对班内每一名学生至少遍访一次,不遗漏任何一名学生。寒暑假期间家访不少于10人次;寒暑假期间,对新接班学生遍访一次。学科任课教师每学期对所带班级的20%的学生进行一次家访。
2.点家访:班主任对每一名特殊类型学生在常规家访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至2次家访,寒暑假期间为必访对象。寒暑假期间,对特殊类型学生,要将《家校记录表》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同时进行家访。
3.即家访:对每一名符合“立即家访”的学生,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登门家访。
(三)工作范围要求:
1.主任家访的对象为本班全体学生。如同时担任其它班级授课任务的,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量家访。
2.科任课教师的家访对象为所任教班级20%的学生。
3.育、艺术类等专职教师家访对象为所带教的运动员、兴趣小组成员等。
三、积累家校联系的经验
教师发扬主人翁精神,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认真完成家校联系工作任务。通过家访扩大了我校在社会的影响,加强了家校联系,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了教育合力,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改进了学校的工作作风,维护了教育良好形象,推动了教育科学发展。
1.过家访,切实加强了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宣传了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和法律法规、上级对规范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倡导了树立正确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营造了全员关爱学生、教育学生的德育氛围,营造了尊重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张扬学生 个性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都得到良好发展。通过家访进一步推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了教师服务意识,提高了教师育人水平,树立了教育优良形象。
2.家访中,我们发现广大学生家长及周边群众都对家访的举措大为欢迎。通过与家长访谈,我们及时的了解了学生在家与在校的表现,从而更有计划的制定了教育路线,家长的意见也是我们本次家访的主要目的。家长主要是针对学校的伙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事情提出意见。同时我们也对家长的有关疑虑进行了相应解答。
3.对家长的建设性意见,我们认真对待,及时研究、布置整改,并电话反馈,取得家长的理解,达成了家长的共识。家长对于我校提出了以下问题,简要概括为:
第一、应进一步对潜能生的补缺。
第二、望学校多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第三、要关注学生平时学习。
第四、食堂的环境卫生、饭菜质量及就寝秩序应进一步改善。
总的来说,家访活动在促进家校共建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必要沟通。架起了一座以“促生成长”为基点的友谊桥梁。
四、总结家校联系的问题
1.现在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以及外公外婆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类似的情况很多。
2.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3.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五、反思家校联系的新思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对极少数家长的辅导,指导他们家庭教育的方法,提高他们教育子女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学校教育的认识和工作的支持。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支持,我校的家校联系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努力培养更多的的合格人才。
总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主题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家校联系有效之我见
关于家校联系的点滴体会 刚担任半学期的班主任,关于“有效家校联系之我见”的这个话题,不敢说是什么经验之谈,只能简单地说说自己这半学期以来对家校联系的点滴心得体会罢了。
如今,每个小孩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稍有闪失,必定会引来各种躁动不安,这一点,在我当上了班主任之后感受尤为深刻:在教育行业里,老师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班级五十个学生,还有学生的父母、爷爷奶奶等家人,所谓众口难调,无论老师们如何努力,总有家长会有不满意,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因此,在本年级众多老师的指导下,我努力地尝试着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张某某,学习成绩尚可,但他是一个多话的孩子,不论跟谁坐,也不管是上课还是午休时间,他都能跟他聊得很开心,为此,我经常找他谈话。然而,通过一次家校联系中,我了解到这孩子从小在老家长大,读书起才回到父母身边,平日在家是比较少话的,且父母平日里常上晚班,休假时间也比较少,每天回到家的时候,他都已经睡觉了。即使偶尔说上几句话,一旦说不通,妈妈又该对孩子发脾气了。而平日里负责照顾的奶奶又是精神不太好,很少跟他说话。通过这次的了解,我想,可能是种种的家庭因素导致这孩子在家比较沉默,无处宣泄,因此,回到学校才会如此滔滔不绝吧。
了解过这个学生在家的情况之后,我向这位家长表达了几点意思:首先我对这位母亲的心情表示理解;其次,表示希望这位母亲还是尽可能地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批评孩子;再次,作为班主任的我将继续找这位同学谈话,并表示老师将会不断地观察他,以及希望看到他的进步。而这个学生的妈妈也表示尽可能地腾出时间陪伴孩子,也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改掉常批评孩子的习惯。
过了一段时间,他妈妈打来电话说,觉得孩子有所进步了,回家做作业也不用催促,都是很自觉地在家长回到家之前就完成了。
通过这次家校联系工作,我也收到了启发:
首先:在进行家校联系时,不要忙于给孩子的情况定性。而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家庭情况,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学生的某些行为表现,并对其“对症下药”。
其次,也是我还要不断学习的一点,就是注意与家长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尽可能地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慢慢地提出孩子的不足,以得到家长的认同感。在这次联系中,我先对该生的书写及上课时会偶尔举手回答问题表示了肯定,进而提及他上课说话的不足。
最后,要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方式开展家校联系。在恰当的时间里,家长们才有更多的时间跟老师进行关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而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联系方式,如:QQ群、电话联系、校讯通、微信等。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感动。”其实,不管最后被感动的是学生、家长,还是只有我们自己,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机械,家校联系工作更不是机械化的教育工作,而应该是一种充满人性化的交流的过程,情感碰撞出火花的过程。以上是我这半个学期以来对家校联系的点滴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三篇:建设良好师德师风 文档
建设良好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简单理解就是教师从教的道德作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开展 “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是我校领导抓住了学校工作的关键点和重要点。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师德师风直接影响教育行风,关系教育形象,关系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从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的品德素养也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以十条《规范》为行为要求,以终身学习、无私奉献为理想追求,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教师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
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第四篇:践行师德高标准 创建家校育人新局面
践行师德高标准 创建家校育人新局面
------振华中学“课外访家庭”体会谈
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办让家长满意,让社会认可学校,构建充满活力的和谐家校关系,我校根据课外访家庭的活动要求,自今年3月至今,在全校范围内持续开展课外访家庭工作活动,现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立课外家访工作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主管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各学年组长为成员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分工、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并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在课外家访活动中,要带好头,做好指导,确保在课外家访活动中全程安全,并取得应有的实效。
二、完善课外访家庭工作制度。学校根据课外访家庭活动要求规定教师的家访用语。制定家访工作制度和教师家访工作考核细则。把组织开展“课外访家庭”活动情况,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作为教师评先表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对活动中的优秀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
三、做好课外访家庭组织动员工作。为确保家访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在班子层面、中层干部层面,全体教师层面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学习了市教育局孙东升副局长在“一比一访三走进”活动启动会议上的讲话,传达了市教育局、区教育局所下发的有关文件。通过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座谈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时,校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分别深入各学年组进行摸底,掌握“学情”,并征求教师们对家访活动开展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了使全体教师懂家访、会家访,掌握家访的技能、技巧。我们在全体教师的家长工作培训会上对全体教师就“怎样家访、家访访什么、怎样谋划设 计家访案、在家访中应注意什么” 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知道家访的目的、意义、作用、内容、方式方法、注意事项。让教师基本掌握家访中必备的交流沟通技能。在培训的同时,我们针对学校实际,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设计印制了“课外访家庭家访工作手册”。此外,我们还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校教师课外访家庭推进会,各主管校长按分工带领学年组的教师召开课外访家庭誓师会。
四、统筹安排、科学设计、细化方案,为全体教师设身处地家访提供行动指南。为了使我校课外访家庭活动的开展生动活泼,组织有序,安排科学,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学校教务处、政教处、艺体处、办公室联合制定出了《振华中学课外访家庭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家访活动的实施要点是:
1、确立家访工作目标。课外访家庭活动中,我们确定的工作目标是,实现两个“全面”,达到“三个100%”,确保两个“不低于”,即教师要全面参与,家访要全面覆盖学校辖区内的全体学生家庭;领导班子成员要100%的深入学生家庭家访,班主任与课任教师对所教班的学生要100%的进行家访,学校家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对学校内弱势群体的家庭和有特殊情况的家庭做到100%家访;对学校内重点学生的回访率不低于15%,个案跟踪率不低于5%。
2、明确家访内容。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宣传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特别是严禁乘坐“三无”交通工具)等方面的知识;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掌握家访的活动要求。学校要求:家访前教师要做好家访的准备工作,要做到“六备”,即备学生、备家长、备内容、备策略、备预期、备应急预案。访中要做到“五心”,即热心、耐心、专心、细心、精心。访后要有“四记”,教师人手一本《家访手册》,记好家访笔记,记录家访过程,记载各种信息,记清意见和建议。完成两表,即学生联系表和家访登记表。家访后教师要对家访情况进行归类整理,分出类型,研究制定每个类型学生的沟通办法,确定回访和个案跟踪对象。要做到“六必访”,即学困生必访,家庭困难生必访,留守生必访,残疾生必访,有辍学倾向生必访,急需帮助生必访。对个案学生要重点再访,进行跟踪,建立家访档案,列入学校重点家访对象。学校组织家访活动要做到“六有四建“,即有家访记录、有总结材料、有创新经验、有典型事迹、有先进人物、有影像图片资料;建立家访工作制度、建立家访工作档案、建立学校和教师整改措施、建立学生跟踪教育信息表。
4、把握家访实施的组织形式。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对学校所在辖区内学生家庭全部进行实地家访。在所开展的“课外访家庭”活动中,振华中学的老师们利用一切的课外时间进行家访,其走访时间灵活多样。一是利用双休日走访。在双休日,校领导、主任、班主任、课任教师或单独或结伴到学生家走访。二是对于离校较近的学生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走访。振华中学的教师们顶烈日、冒风雨、披晚霞深入学生家庭走访。如:卢菊萍老师在家访途中,因天雨路滑,摔了一跤,满身都是泥水,但她回到家中换好衣服继续家访。有很多教师都自费打车进行家访。连出租摩托车主都感叹,好多年没有看见老师实打实地这样家访。三是利用工作日没课时走访。对工作繁忙的家长,老师们在常规工作做完又没有课的时候,进行预约走访。学校领导忙完教 3 育教学和行政事务,也和教师们一样纷纷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对留守的学生家庭实行电话、手机短信、信函、互联网等形式进行家访。
五、课外访家庭所取得的实效。通过我们全体教师的真情家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是提高了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家校关系变得和谐了,优化了育人环境,在教育学生上形成了合力,使家庭与学校同心、同向,步调一致。
二是家访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今年我校毕业学生176人,其中升入市重点中学人数55人。在这55名学生中,有16名学生由于考前学习压力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症,成绩一度下滑。校领导和老师针对这一情况及时对这些学生进行“会诊”并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共同商讨如何使学生摆脱学习困境,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分别与这些学生谈心,进行心里疏导和学法指导。在老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下,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劲头上来了,最后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学校。
三是通过家访活动的开展,师生关系融洽了,亲密了,和谐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好转了,学习态度端正了,各层面的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我校三个学年中共有问题学生30余名,这些学生有的倔强孤僻,逆反心理强,有的厌恶学习,迷恋网络,有的青春期问题比较严重,这些学生令家长头疼,有的家长甚至出现了放弃这些学生的想法。针对这些难教难管的学生,学校家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的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研究,商量解决办法。充分挖掘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表扬为主,采取了”包生到户”的策略。比如现二年一班的韩嘉恒同学,性格倔强孤僻,行为易于常人,更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话,不好管更不听管。但是韩嘉恒同学很有正义感。班主任反映情况。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以及科任教师及时家访,与家长沟通,同时班 主任对韩嘉恒同学委以重任,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同时通过开展活动为其创设表现自我的机会。通过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家访工作,家长教育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主动了,学生的习惯明显变好了,过去任性的性格变得谦和了,终于促成了韩嘉恒同学整体素质良性提高,下滑的成绩有了可喜的提升,学生、家长、教师三方满意。像我校的张思远、赵明、刘诗昂、李宏哲、袁浩等类似同学,经过课外访家庭活动的开展,变化非常明显,我们的教师们也无不感慨的说:“家访真有效,难管的孩子听话了,学生真的变了”。
当然,在课外访家庭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说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且这类学生占有一定比例。这些学生大多呈现出一些不良心理,行为习惯很差,与老师顶嘴,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最重要的是缺失母爱或父爱。同时存在安全上的隐患。比如原三年三班的秦强同学,父母离异,父亲是华安厂下岗工人,常年酗酒,母亲残疾,秦强和母亲一起生活。生活可以说很艰难,家长不想供孩子上学,孩子也有厌学情绪,总有想混社会的想法,甚至有些崇尚武力。但是秦强同学很聪明,是块学习的料。了解此情况,我们首先在家访策略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首先强调,与学生和家长谈话,不能刺到家长和学生的痛处,不能伤到家长和学生的自尊。通过我们校领导、老师轮流的和学生沟通和数次跟踪家访,家长坚定了信心,改变了想法,秦强同学也重新振作起来,没有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齐市八中宏志班。和秦强同学情况类似的还有我校的刘云晓、贾宇轩、朱嘉麒、崔卓、夏春雪、金洪宝等同学。经过长时间的跟踪家访和我们老师的不懈努力,学生们愿意上学,能带着笑容上学,能把学校当家,能把老师当亲人,这就能说明我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再有就是目前的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比如我校的赵心怡、蒋明阳、李春新、王浩楠、孙雨薇等同学。这类学生情绪波动大,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学生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成绩普遍不理想。班主任有事或召开家长会来的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不容易沟通。针对这些情况,我校课外访家庭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策。首先是成立关爱留守学生领导小组。政教处负责留守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负责摸底、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促进家长和学生的感情交流工作。同时学校结合家访、家长会,对家长在学生的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其次是我们对“留守学生”在校园里做到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学生真正有回家的感觉。对于家庭极其困难的同学,我们除了组织学校教师捐款外,还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贫困生进行救助,比如我校的聂紫薇、王艳萍两位同学,受到了来自华安集团公司科研部团总支每生每学期500元的捐助,直至初三毕业。
四是通过家访活动的开展,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心贴得近了,家长们与学校、教师们的沟通交流不再拘束,能够敞开心菲与学校、教师共谈教育子女之策,有很多学生家长说:“教师工作忙,辛苦,还是我们到学校去。”学校课外访家庭活动的开展带来的是促进了学生家长们的积极主动到学校回访,以前不愿意到校见老师的家长,怕见老师的家长现在没有了,现在的家长都纷纷主动联系班主任、任课教师来共同抓好学生的教育,有许多家长还和我们的老师成为了挚交的好朋友,这是我们事先预想不到的。
从活动开展到现在,我校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完成了两轮家访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共走访学生家庭500余户,其中单亲家庭90户,问题学生家庭32户,学困生家庭30户,留守学生家庭103户,低保户家庭49户。教师完成家访记 载500余份,给家长提出家庭教育的建议30余条,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27条。结合社会力量救助贫困生2人。
总之,通过开展课外访家庭活动,我们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认可、欢迎和尊重。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从心灵上更加拉近了距离,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家访不仅仅是学校、教师给学生家庭送去教育信息和给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使我们的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和特殊家庭学生成长的艰辛与不易。家访让我校教师的心灵受到触动,有很多教师家访后表示:“看到这些学生,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学生教好,学生终生幸福真是掌握在我们老师的手中啊!”
家访让教师们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家访让教师们更加爱岗敬业,辛勤地教书育人!家访让家长受益,让学生受益!家访让学校受益,让教师受益!
家访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的德育工作鲜活起来!
这,就是我校开展课外访家庭活动过程中的最深的感受和最大的收获。诚然,我们在家访活动的开展上,做了些应尽的工作,但是我们认为还很不够。我们一定在已做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继续完善和提高,一如既往的把课外访家庭活动持续、持久、扎实地深入推进下去,在家访这片沃土中践行师德、孕育师魂;在家访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开创家校育人新局面,再有新作为!
谢谢!
2012年10月
第五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岳麓区含浦中学任桂泉
师德师风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但是,我们有的老师,却没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
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二、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
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应反求诸己;未可全责子弟也。”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