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2 06:5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

INDUSTRIAL ECONOMY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 ■ 郭文琦 张雪佳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0 10-171-02 摘要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是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黄金场所。目前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力争把海南建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本文在分析海南农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海南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海南 农产品 现状 对策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出台,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际战略。指出,海南省应充分发挥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基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海南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一、海南农产品现状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常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度,降雨量1500-2300毫米,有“天然大温室”之美誉,是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黄金场所。农业人口5 21万人,占总人口的61%。全省热带土地面积5302万亩,占全国热带土地面积的42.5%,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宝地。管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3。海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可替代,是我国重要的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海洋渔业基地。

(一海南农产品生产现状

农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2009年,海南农业产值高达461.93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8%。经过农业结构的调整,海南农业已形成了水产品、畜禽产品、瓜菜、热

带作物、热带水果和粮食六大类主要农产品。这六大类农产品是海南农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表1列出了近几年来海南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具体情况。

表1 2005-2009海南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单位:万吨水产品畜禽产品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粮食2005 150 66.74 363.39 34.32 162.53153 2006 166 70.92 400.39 35.37 187.85186 2007 183 76.28 414.65 40.71 221.76177.50 2008 149.03 64.26 456.54 43.09 247.87183.47 2009 157.7 69.24 492.46 47.44 267.95187.60资料来源:2005-2009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1可以看出,多数海南农产品产量是不断增长的。其中,热带水果、瓜菜、热带作物的增长趋势最为显著。生产总量的不断增长,为海南农产品的出口提供了保障。

(二海南农产品加工现状

目前,海南的农产品加工业涵盖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等12项,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产业体系。据统计,海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 0家,产值253亿元。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已形成了以果蔬、水产、畜禽等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产品产业格局。

(三海南农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热带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农产品,农产品出口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据海关部门统计,2008年,海南农产品出口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9.8%,比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增速快30个百分点。海南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也提高到24.2%,但其比重仅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1%,海南热带现代农业在出口创汇中的地位还没有完全显现和发挥出来。

海南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水产品、粮食、油料、瓜菜、水果、热带农作物和畜禽产品等。在出口的农产品中,水产品所占比重最大。2008年,海南水产品出口10.8万吨,价值4.1亿美元,占全年农产品出口总值的91.1%。其中,经过加工的罗非鱼出

口2亿美元,占水产品出口值的48.8 %;小虾及对虾9517万美元,占水产品出口值的23.2%。

美国、日本、欧盟是海南农产品出口的三大市场。200 8年,海南对美国、日本和欧盟分别出口农产品1.3亿美元、6614万美元、5372万美元,占海南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8.9%、14.7%、11.9%。

二、海南农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农产品出口比重低,竞争力弱

农产品出口额是反映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08年海南农产品出口4.5亿美元,仅占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1.1%,约占海南第一产业总产值的7%。这与海南省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热带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不过这也说明海南农产品出口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

(二农产品加工业缺乏技术支撑

首先,海南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加工工艺,除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和香蕉已初步形成了种养-加工-储运-外销产业链外,其它多数农产品还处于传统的生产阶段,造成企业生产和管理成本较高,难以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其次,农产品加工需要研究科学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工程,对技术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海南农产品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匮乏使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三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经营困难

海南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影响力不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

171 2010 10

INDUSTRIAL ECONOMY 标准化意识不强。海南多数群众及农产品企业对标准化建设认识不足,易受利益驱动。二是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海南现有农产品技术含量低,不利于培育高标准、规模化经营的品牌产品。三是农产品监测体系不健全。海南多数企业处于追求产量阶段,农产品出口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遭遇的“技术壁垒”日趋严重,影响企业长期发展。

(四缺乏有实力、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

海南多数农产品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缺少外向型龙头企业,一方面难以组织大规模地针对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生产,使海南的优质农产品无法出口;另一方面,分散经营使农产品生产质量难以控制,不利于品牌优势的形成,也不能适用进口国的技术标准。

(五农产品基础设施薄弱

海南农产品基础建设薄弱,严重影响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体系不发达,导致出口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海南港口虽多,但总体呈现“小、散、差”格局,没有班轮定期靠港,集装箱运输到东南亚和欧美都要经广东或者香港转船,从而延长了运输时间,增加了运输成本。据统计,海南农产品出岛的运输费用约占农产品收购成本的20%-50%。二是现代化冷藏储运基础设施滞后,海南农产品出口的30%就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造成巨大的在途损失。三是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不健全,造成农产品市场调节盲目性大。

三、加快海南农产品发展的对策(一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海南缺少农业龙头企业,出口农产品生产仍是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为主,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化生产。因此,海南应大力支持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企业搭建

金融信贷平台;争取农业龙头企业更多享受到海南省政府扶持的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对龙头企业动态管理和定期监测制度;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机制,使更多农户加入产业化组织。

(二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海南应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从传统的“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向“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方式转化。充分发挥公司在技术、生产、标准化管理方面的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为此,一是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应制定出口基地奖励办法,支持企业做好出口基地备案认证,建成六类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包括:无公害蔬菜基地、热带水果基地、优质水产基地、畜禽基地、热带农作物基地、花卉基地。通过出口基地建设,协调政府宏观目标和市场主体的微观行为,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建设一批无公害、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主要包括陵水英州、乐东佛罗、三亚凤凰等一批农业示范基地。围绕特色农产品,通过支持企业实施标准、规范生产工程,开展全程控制,保证农业示范基地健康运行。

(三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

海南农产品加工业也要利用科技支撑,实现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的转变。为此,一是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的扶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的扶持。

二是开展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企业要加大农产品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可考虑与海南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机制,早日把新产品应用到实践之中。科研单位也要努力通过直接开发或技术入股等方式,实现技术商品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三是加强先进技术、工艺、管理方法的引进。在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的同时,注重管理方法的引进,借鉴先进的管理模式,推动海南农产品加工的快速发展。

四是注重人才引进。在开展农产品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引进国内外农产品技术管理和研发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管理和研发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提高海南农产品人才层次和水平。

(四加大农产品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海南应加大对海南农产品基础设施的投入,着重扶持农产品物流、冷藏设施、通讯和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重要商品储备设施、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流通设施,各级政府应在资金、税收、信贷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五培养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牌优势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提高市场信誉;加快对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塑造品牌形象。

二是开展品牌农产品评选活动。评选一批影响力大、带动强的名牌农产品,利用媒体推介和宣传,扩大品牌产品知名度。

三是建立产品质量的标准体系,积极推广农产品出口行业标准和标识。推广标准化种植、养殖,靠科学技术和对生产的全程监控,稳定产品质量。

(六加强农产品营销力度

一是把“冬交会”举办成真正的国际性交易会。“冬交会”是对海南农产品进行整体营销的一个良好平台,举办“冬交会”可进一步提升海南农产品国际知名度。

二是搭建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策划多种形式的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巩固产地与销地的稳定合作关系;举办农资交易会和特色品种的擂台赛,扩大海南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

三是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发布。通过海南农业信息网、海南广播电视台等渠道发布农产品市场信息,提升农产品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海南省农业厅2008年农业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htt p://xxgk.hainan.gov.cn/hi/HI0104/200911/t20091105_32021.htm.[2]2008海南口岸农产品出口情况.http://www.xiexiebang.com/dat a/news/2009/02/69856/.[3]王香英,谢辉,万祝宁.海南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现代农业科学.2009(4.[4]胡永和,蒋国洲.海南农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海南金融.2009(2.[5]王萍,董定超.海南农产品流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热带农业科学.2009(3.[6]赵伟.海南农产品流通现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2.172 201010

第二篇: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研究(模版)

摘 要:本文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海南岛旅游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明完善生态环境法律管理体系的意义和实际要求,进而对海南生态环境法律管理体系的的政策取向和具体构建实施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最后,从完善立法的角度,提出了环境管理法律体系构建和实施的若干建议。目的是帮助海南国际旅游岛,通过建立和实施完备的环境管理法律体系,将旅游区面临或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从法律的角度加以全面的考虑,为海南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生态环境 政策取向 立法完善

引言:近年,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爆发式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被进一步加深。旅游区作为旅游活动的主要场所,就迫切的需要一套系统的环境管理法规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旅游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完善和建设是法律工作主要任务。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就能在根本上增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竞争力;加快海南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海南岛旅游经济可持续增长。

1海南岛生态环境立法及法规实施情况分析

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前提与保证。环境保护的立法与实施,受到长期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模式的弊端影响。法规制度缺失,制度执行不力,在对环境保护和环境资源的利用中,至今仍未出台有效的限制制度。从环境保护制度来看,海南虽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但实际上的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效果却一般。海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处于全国领先位子,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命令式”的法规限定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在保证实施效果方面却也处于尴尬程度。特别是在资源的使用方面,旅游经济模式的发展滋生了资源的浪费;在环境资源方面,扩大旅游规模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又不可避免的产生内在矛盾。海南现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基本是在以开发式的经济背景下建立的,在政策的侧重点上,更加注重积经济的开发。这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政策不合理现象。而发展旅游经济,也就意味着人口的巨大流动性,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就与消费者的素质密切相关。而在全国范围内,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立法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程度。所以海南的政策法规中,提高居民环境保护常识和消费者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就显得十分必要。以政府部门为主导,鼓励居民和旅游者积极参与其中,做好立法的扩展与法规的实施工作。

2海南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取向的法律角度思考

海南岛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取向决定了海南岛的经济发展模式。立法的侧重点就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有所补充。发展成本升高的趋势是遏制经济发展的瓶颈,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经济平稳转型。建立低成本的国民经济体系就必须有相关的法规来维系。完善法律法规是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与原则,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来引导实施。

3海南岛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修订的若干意见

3.1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立法

周围的生态环境却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教育及生态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宣传教育就都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应当抓住传统教育方式特点,从小学教育入手,把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的知识及其重要意义编入教科书中,并且作为重点内容教育学习,督促学生掌握理解。生态环境保护法和环境与人类健康的教育宣传作为学生素质免费义务教育;教育部门还应出台相应政策,把环境保护和环境与人类健康知识的考试成绩认定为必要的升学的条件。国家或地方应当设立专项的宣传教育经费,保障除学生以外的群众教育经费。并且,把宣传教育的经费设立及其使用的原则写入立法的条文,具体到相关法律。在基层单位中,居委员会、村委会等单位均应设有环境与健康宣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宣传专栏,定期进行相关的宣传活动,开展有关教育在活动者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使得环境保护的思想能够根深蒂固。

3.2环境污染监测和预报系统立法

目前环境监测仍存在检测结果精度低、涵盖面狭窄和检测成果应用不足等缺点。很多检测报告就不能给大众明确权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应全面普及设立环境污染监测和预报系统,并立法保障实施。○1明确规定环境监测机构的检测范围;检测的项目数量必须对应于目前全部的环境污染检测指标,做到不漏检,不混淆。○2检测报告公示制。所有的环境监测机构,根据自身负责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及时上报报告,突出公示性的要求。确保大众能第一时间通过电视、报纸获得当日环境检测信息。○3检测预报报告质量责任制。每个专项的检测报告均需负责任人签字,并对检测报告存档管理。对检测报告进行抽样调查,对检测报告失真,并造成严重环境问题的需追究其法律责任○4检测报告实用制。根据设立的环境监测机构所作出检测报告结果,分析和预测专项污染情况,提醒公众注意事项,并做好相关预防工作。○5落实环境污染监测机制。

第三篇: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SWOT分析和对策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SWOT分析和对策

08旅游管理(应用日语)

罗佳

20082501B449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更加明朗。

通过旅游市场营销课的学习,我对SWOT分析有了一些了解,下面我将从这个角度浅谈一些自己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营销环境的认识和思考。

一、优势(Strengths)

1、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位于中国最南端,离中国的海南岛主要国际门户香港和澳门很近,靠近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前列的珠江三角洲,位于东亚与东南亚航线的中枢位置;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亚龙湾可与夏威夷相媲美;海口作为世界少有的北岸城市,海阔浪平。

2、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海南岛嵌于南海之中,是唯一的热带海岛,热带海滨风光较为独特,岛上终年常绿,四时花开,森林覆盖率达到58.48%,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资源,被称为世界上“少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度假旅游要素俱全;火山、岩溶等地质地貌旅游资源丰富;热带森林中栖息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温泉资源丰富。

3、民族与文化多样——海南省的居民有30多个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汉等族。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本岛社会风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与苗族的生活习俗。拉龟、射箭、荡秋千、攀藤摘花、挑山栏过河、过独木桥等体育项目,鼻萧、椰乌、吹树叶等乐器表演,唱歌、跳竹竿舞等娱乐项目,射鱼、贵屋等生活方式,织锦等手工技能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4、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较好——海南已基本建立起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和其他专项旅游四大类产品为主体的产品体系,目前,海南已建成旅游景区(点)32处,其中国家5A级2处,4A级3处,拥有中国第一个10万吨级国际邮轮专用码头,是亚洲地区国际知名度假酒店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二、劣势(Weaknesses)

1、海南岛经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2、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直接效益尚未凸显。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在全省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旅游经营是粗放型而非质量型。相当多的旅游企业基础薄弱、负债重、流动资金缺乏、竞争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海南整体的旅游形象和投资环境,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南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3、海南旅游宣传不足,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不高,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没有国内外极具影响力、震撼力的旅游大品牌。

4、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旅游管理水平和配套环境上,还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除四、五星级酒店外,大多数的旅游产品设施与服务理念均难以跟国际接轨,管理体制、人才环境和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机会(Opportunities)

1、国家各项政策的倾斜。海南是全国唯一的全省范围的经济特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旅游业带来巨大历史机遇。这意味着海南将在旅游业方面进行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多政策的对外开放。

2、免税购物天堂。国务院计划将海南岛变成免税购物天堂,并会在政策、资金、项目安排各方面给予特别支持。

3、免签政策,外国游客大幅增加。初步预计,2012年通过免签证的26个国家来海南的游客,将从目前的20万达到100万。这对海南旅游业,可以说一个是质的变化。

4、中国经济,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旅游的需求不断的提高。

四、威胁(Threats)

1、海南旅游业发展面临重重矛盾。高速延伸的旅游产业链和薄弱的社会综合配套体系之间,产业迅速扩张与相对滞后的政府调控引导能力之间,日益扩张和活跃的旅游市场与旅

游法规建设滞后、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之间,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与其他产业资源合理利用之间,都矛盾重重。

2、国内旅游城市的竞争相当激烈,海南处于泛珠“9+2”经济带中,而本身经济能力不如其他核心城市。在国家政策还未实现的情况下,海南的旅游将受到其他城市的挑战。与国外发达的旅游城市相比,旅游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国际旅游者人数、城市经济的旅游特征、旅游资源的国际竞争力以及政府旅游相关部门的职能发挥能力。同时,海南的国际旅客在旅游商品、服务的人均花费上也远不及国外发达旅游城市的国际游客。这些都将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五、结论

从宏观角度分析,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既受到旅游产业自身素质的限制,也受到旅游业外部因素的制约。客观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应该看到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前景总的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要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需要及时抓住机遇,善于迎接挑战,而关键在于自身旅游业的完善和发展。我觉得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还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1、要重视旅游宣传,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增强竞争力。利用已有推广宣传渠道,特别是像博鳌亚洲论坛,三亚世界小姐比赛等,建议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创办国际顶级体育赛事,包括国际摄影比赛等;针对各细分市场的特点,设计个性宣传推广策略。

2、发展特色旅游产品,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热带海岛冬季阳光旅游、海上运动、潜水等旅游项目,丰富热带滨海海洋旅游产品。

更好的打造海南特色文化,例如:印象海南岛,海南本土特色民族文化节日等,建设更多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文化品牌。

3、加强海南岛全民素质建设,特别是需要加强旅游业诚信建设等。

4、保护和恢复海南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5、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规范景区门票价格,整治“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严厉打击价格欺诈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声誉。

6、进一步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篇: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

□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成都)有限公司杨振之

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蔡克信

随着2009年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下发,海南岛旅游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在此背景下,沿海岸线的滨海地带,具备传统度假的优良资源组合,无疑将得到极大的开发。然而占据海南岛国土面积过半的乡村地区,旅游业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成功与否。

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实际上已经走过了两个发展阶段,目前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最初产生于成都市郊区,分布于郫县、温江、都江堰一带。主要依托乡村良好的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吸引城市居民,具有产品形式单一,消费低廉等特征,主要活动为观赏、品尝等。即使目前在很多省市地区,诸多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其实还保持在第一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其典型代表为成都市红砂村。这一时期政府已经开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并对乡村院落和建筑风貌进行了统一的环境整治。并且红砂村在土地流转方面开始进行有益探索,农业得到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这个阶段在土地的制度方面处于一个探索过程,故集约化程度较低。

乡村旅游的第三阶段,是乡居和乡村度假阶段。这一阶段农业产业全面升级,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农村。目前,成都市借助灾后重建与联建的重要契机,部分地区已经基本进入到第三阶段。具有较高品位的乡村酒店和主题农庄不断兴起,显现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

从乡村观光到乡村度假是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今,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提出,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市场的发展潮流。因此,发展乡村度假是海南岛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之路。

二、乡村度假产品特征

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游客依托乡村资源开展的疗养身心的深度旅游活动。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基础是乡村文化、生态景观与农业产业,其主要特征是在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消费绿色产品,体验宁静生活,逃避世俗压力。

乡村度假产品与一般的乡村观光旅游产品存在较大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内涵要求更高

相比山地度假、海滨度假及森林度假等度假产品,乡村度假的文化内涵更深厚、更丰富、更独特。中国地域广阔,景观特色明显、地域文化鲜明的乡村众多,这为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在乡村度假过程中,游客有时间有精力去以更细致的角度观察和感受乡村文化,乡村度假产品对文化内涵的要求高于乡村观光产品,这决定了其对文化挖掘、文化阐释与文化演绎的程度更深。文化与环境的完美结合构成乡村度假产品的核心吸引力,是乡村度假产品能够吸引城市游客前往乡村做长时间逗留的主要原因。

2.配套服务现代化、独立化

乡村地区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医疗、购物、娱乐等配套设施缺乏。因此,在乡村地区开发乡村度假产品,需要配置独立的服务设施系统,完善的配套服务成为乡村度假产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相比城市度假或其他专属度假区,乡村

度假区的服务设施是一个独立系统,配套服务的高标准、现代化、舒适性与乡村的原生态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乡村度假产品表现在产品内容上的鲜明特征。

3.消费趋向中高端化相比乡村休闲产品的大众化消费,乡村度假产品面对的顾客群体更趋向于中高端。一方面,这是由乡村度假产品的供给有限性决定的。乡村度假产品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同时游客停留时间较长,对乡村地区的生态影响也最为明显,同时乡村地区独立建设的配套服务设施的规模有限,其游客容量决定了乡村度假产品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市场供给;另一方面,乡村度假面对的消费群体大部分为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压力较大的城市中高阶层,他们对乡村度假产品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意愿决定了乡村度假产品的产品档次。

三、对海南岛乡村度假发展分析

海南岛内广大的乡村地区广泛分布着以黎族为代表的3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受现代化影响较少,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民族文化传统。如黎族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区地势较平的山麓或临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错落有致。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船形房屋,还有“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黎族等少数民族村落所依托海南岛独特的热带海岛景观和优越的自然环境等资源,无疑为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结合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与当前的旅游市场变化分析,海南岛的乡村旅游应紧紧以国际旅游岛为核心和目标,对现有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提升,大力发展高端乡村度假产品,尤其是田园养生产品。

田园养生是乡村度假产品发展的新形态,满足游客以“悠游”心态纵情田野,体验熟悉的乡间闲适生活需求。田园养生旨在引导城市人暂时离开喧嚣的城市环境和压力空间,通过在乡村生态环境中进行休闲游乐活动,获得生理和心里的慰藉,达到身心的全放松。海南岛在田园养生度假产品开发中,应围绕田园文化这根主线,突出民族文化这个灵魂,在乡村环境、乡村建筑、旅游服务设施、服务项目、旅游商品等方面诠释田园文化内涵,让田园文化和养生主题融为一体。

正因为其所受工业化影响较小,海南岛淳朴的乡村文化与乡村景观才得以保持的较为完好。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下,如能合理开发乡村资源,保护乡村文化遗产,海南岛的乡村旅游必将大有作为。

第五篇:海南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研究

摘 要: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紧密相连,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结合,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这种结合是内在的、有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目标模式是用文化产业来规划、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将最终促进海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文化要先行。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紧密相连,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结合,是旅游业的灵魂,独特的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源泉。海南历史悠久,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应依据优势充分凸显文化的“亮点”,着重从国际化的高度出发,建构中华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共荣、突出海南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格局。以宏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为主题,溶入世界文化精华为一体,立足海南、纵观中国、面向世界,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与国际文化元素相结合的多元文化特色,将海南打造成为展示天涯文化的中心,弘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学习、交流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平台。

一、旅游文化的主要内涵

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竞争,说到底是特色的博弈,特色文化的博弈。当地的特色文化具有不可移动的本地特征,是稀缺的、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从国内外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其最为基础的特定因素。正是在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经过长期积淀起来的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以及相当的知名度和独特的品牌效应最终能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促使旅游产业链条自动地向这个区域集中发展。

综观当今国际旅游业界,在南北回归线附近与海南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相似的岛屿星罗棋布,美国的夏威夷群岛,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太平洋的斐济、瓦图阿努,印度洋的马尔代夫群岛,甚至新加坡,都是依托海岛优势,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最终形成各具鲜明特色的旅游度假胜地,而这些岛屿的旅游资源与海南岛的旅游资源有很强的相似性。

二、海南旅游文化发展的特点

海南作为一个旅游大省,明媚的阳光、湛蓝的大海、洁白的沙滩、飘逸的椰林、独特的热带自然风光令游人流连忘返。

(一)海南旅游文化含量偏低

多年来吸引游客的通常只是这些上天赋予的自然景观,很少有人奔着海南本土文化而来,很少有人能够去留意海南的历史与文化并通过挖掘海南本土文化,给海南旅游赋予鲜活的灵魂。海南的旅游经营属粗放型而非质量型,境内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虽年年递增,其收入总量不大,没有充分体现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作用。海南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热带海洋文化和黎苗民族文化上,但在已开发的景点及民族民间工艺、民俗娱乐等方面,文化内涵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缺乏特色。

(二)海南旅游文化产业缺少规划

推动海南国际化旅游产业链形成的诱导因素多种多样,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产业的良性循环、上层次的龙头旅游企业,再加上特定的市场需求,都能引导高档次、创新型的旅游产业体系的形成,但这些诱导因素的基础之一就是都必须具有不可复制的旅游文化内涵。过去,海南岛旅游产业的发展走过一些弯路,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旅游产业的实施步骤与现实操作层面的低效能,无序性而造成,现今面临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求的日益迫切,加之每个旅游目的地都力求在开发的同时保持自身文化的原生性和独创性,这使得对海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可持续的利用与发时开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去参考,缺少系统规划,导致矛盾凸显。

(三)海南旅游文化建设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人才的规模和质量是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及有序利用的核心因素。从国内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基于大批高质量的人才集聚,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提升并进行旅游产业的更新升级,是国际通行的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对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加依赖于高度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积累和集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个教育培训和引进政策的问题,还牵涉到人力资本开发和管理、用人制度、激励机制等,适合人才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的生活环境同样必不可少的。

三、新时期海南旅游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这种结合是内在的、有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目标模式是用文化产业来规划、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最终促进海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必要的表现形式,文化产业为精神内核。

下载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农产品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大纲)》 策划创意思路 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课题组 规划说明: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之时,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摘要]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并提出六个战略定位。小组成员以一名中学生的角......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 [摘要] 2010年年初,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批准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并提出六个战略定位。小组成员以......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考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思考【摘要】海南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份,这里有天然的环境,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怎样发展海南,该怎么去发展海南,是国家迫在眉睫的事情。2010年,国家将海南......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小编推荐]

    海南大学 《形势与政策IV》 课程论文 (二零一三至二零一四学年度第二学期)论文题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姓名:张婷婷 学号:20120401310080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年级专业:12级应用化学......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建议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建议 □ 多米尼克·迪兰 海南拥有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卓越禀赋,近年来旅游硬件设施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服务品质还有待提高。为此,一方面需要精准把握国......

    国际旅游岛建设思路分析

    国际旅游岛建设思路分析(旅游地理作业②) 1.离岛免税:思考的诱发 几日前(when),国务院公布了海南岛可以实行离岛免税政策,每个来访者可以购买8000元的免税产品,包括生活用品、保健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摘要) 序言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