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孔子悟
孔子悟
何露露
花桥中心小学322200
【摘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人极为推崇的文化大师,他的智慧影响了一代代人,他的智慧就像钻石一样成为后人最为珍贵的宝物。尤其对我们教育界的影响,这是孔子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关键词】孔子 智慧 教师 道德 教育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一种“为己之学”或“成德之教”。所谓“为己之学”是说它是一门为着人的本己心灵安顿的学问;所谓“成德之教”,是说它是一种成全人的道德情操的教化。它的经典命意全在于人生“境界”的自律性的升华,所以孔子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之说。
孔子给后人留下的做人与成事的智慧是多方面的,简直就是一个“智慧之库”,令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人阅读了一些关于孔子的书籍,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完全可以从孔子的智慧中吸取一些宝贵建议。以下就是自己的少许见解与大家分享。
一、正人先正己
“李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据《论语》记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想孔子请教什么叫政事?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意思是说:“政”这个字,就是端正、正直,你自己率先走正道,谁敢不走正道?孔子还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两句的意思是,为官者如果能够端正自身,那么,对于执行自己的权利,开展自己的工作怎么会有困难?如果不能端正自身,又如何去端正他人?自身端正,不必发号施令,政令也能实行;自身不端正,即使三令五申也无人听从。
教师也是如此,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体现。青少年模仿性很强,常把教师做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不仅在思想道德、学习工作上,而且连教师的衣着打扮、神态举止都模仿教师,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明确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责任,以自己高尚的行为去影响带动青少年。
我是一名新教师,从学校毕业才两年,两年时间里任教的都是一年级的语文。做为一名教师,我会不自觉的要求我的孩子去遵守许多的规则,隔三差五的进行一些常规的教育。总以为这些是他们应该做到的,我想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好孩子,从小打好基础;但是,偶尔会因为我们的疏忽,教师自己却没有做到像我们可爱的孩子一样的认真遵守规则。
那天是早上第三节,也是吃午饭之前,我从图书角拿了一本故事书给小朋友讲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地就到了吃饭时间。可我正给小朋友们讲着第二个故事。我随手把书放到一边的桌子上,告诉孩子们,等吃完饭以后我继续给他们把故事讲完。
孩子们按照往常有次序的先去洗手,再回教室排队盛饭,整齐有序。就在这时候,教室的那一边传来一个很熟悉的声音,“看完了书,老师怎么也会忘记把书放回到原来的地方呢?”伴随而来的还有一声稚嫩的叹息。我寻声望去,只见那个孩子正把刚才我随手放在桌子上的书放回图书角。我楞住了,内心一阵波动,久久未能平静。
之后我把这件事当做一个例子,在全班的小朋友面前说了这件事情,还表扬了那个学生。说真的,这件事情对我的触动很大。他们还是那么大的孩子。就懂得去做教师说过的他们也认为正确的事情,而教师却忽略了自己的行为,如果教师都不能以身作则,我们的孩子又怎么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所以,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这是能否做到为人师表的基础。一个教师一时一事给学生做出榜样是容易的,但时时、事事为学生做出表率则是很难的,需要持之以恒,自觉进行道德修养。人的道德品质善恶优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一个教师的道德品质也不是先天的,需要加强自我修养。
二、坦率说不知道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东西你都懂得了吗?懂得了就是懂得了,没有懂得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啊。
我国先哲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话告诉我们这样 一个哲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意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认为那样做会让别人轻视自己,使自己很没面子,结果却适得其反。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以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强烈愿望。
正因为人的心理通常是隐恶扬善的,所以人们会想尽办法来掩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宣扬自己所知道的事情。
过去总是认为在学生面前,老师应该是无所不知、知识权威的代表者,在课堂上,即使偶尔遇到自己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也会用诸如“这个问题我想留给在座的同学们,我们等下一节课再来回答”这样的方式顾全自己的面子,课后再拼命翻书找答案。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以博学著称的孔子尚且承认自己并非天才,根本在于勤学好问,虚心求索,那我们这些平凡人为何偏偏去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呢?
“教师的不懂装懂”,含义无需注疏。他们何以要不懂装懂呢?面子所需,形象所迫,尊严所致。其隐秘思想是:我是教师怎能被学生问倒呢?殊不知,在人类社会早已进入“后喻文化时代”的今天,向晚辈学习,向学生学习,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何况在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渠道是如此的畅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洞悉所有的知识和信息,因此课堂应该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分享话语权的场所。教师“一言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身为教师,如果不明此种真意,固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装知”,其结局必然是“不知也”。
其实,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三、报以居安思危的态度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
人的一生都发生很多事情,没有人知道将来要发生的事情,如果自己不为自己想一下将来的事情,没有人会提醒你。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孔子说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所谓忧患意识,就是居安思危。任何时候都要想到挫折与失败,想到不幸与灾难。这样,才会在苦难面前应对自如。
每一个人的生活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坦途与荆棘,顺境与逆境,常常交替出现。所以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在事业成功的时候,要想到失败和挫折;在生活富裕的时候,要想到贫穷和困苦;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想到疾病和伤亡;在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时候,要想到老年的衰朽和辛酸。
温水煮青蛙效应由来“青蛙效应”源自十九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立即窜了出去。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立即往外跳,直到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因为它受到了沸水的剧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量跳了出来,第二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能力从水里逃出来了。
教师也是如此,年复一年的教师生活如果只是单纯的上上课,改改作业。那将永远原地踏步,毫无前进而言。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眼界狭窄,目光短浅。从不会想到给自己充充电,补充下能量。那对不起了,你只能当一只被煮熟的青蛙。
四、不必苛求回报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孔子说:“事奉君上,先要尽心力把职事做好,而把食俸禄的事放脑后。”
孔子是一个没有私心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但有的人却什么都不愿意付出,只求回报;有的人付出大于回报;有的人付出却低于回报,但99%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付出大于所有的回报。
都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以前只把它当成是一种优美的语言,而今当我真正走上三尺讲台,回眸这短短的两年以来的教育历程,以及那些老前辈的经历,我更深深的体味到了它更深层的意义。教师的职业就是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一份工作。
初为人师,我满腔热情,一整天忙碌于课堂之间都不觉的疲惫。我陶醉在我为师的高兴与自豪之中,每天不知多少次地给学生悉心讲解;不知多少次地鼓励安慰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知多少次地照顾学生,为他们倒水,送药,问寒问暖。那时候,我真的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更像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每天无时无刻牵挂的都是自己的那些孩子,不管天气冷还是天气热都会在早上5点左右准时起床,特别是冬天的早上,伸手不见五指,一个人走在街上去比较远的地方坐公交车上班。一路上其实很担心的,抢劫,小偷,流氓不时浮现自己脑中,但是咬咬牙还是每天坚持着。其实我没必要那么早,但我放心不下自己的班,孩子都是很早来学校,怕出点什么事找不到老师该怎么办,他们才一年级。来到学校几乎除了几节不是我的课
没在教室,其余的全都在教室和学生们一起度过,仿佛只有这样我才会安心。所以正因为这样,我对我们自己班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哪天谁稍微有点异常,我都能察觉到。只要一发现异常,我先孩子这头了解,再打电话或者亲自去他们家,所以我和家长们的交流比较多。去年的那些家长现在他们孩子不在我们班了,还是照样见到我,习惯性的来和我唠唠家常,说说他们孩子的最近的表现,这让我很欣慰。
我们班差生比例比较大,这就意味着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才可能得到一点成绩。我几乎失去全部的休息时间,每天重点辅导几个差生。有些家长知道了,想给我一些报酬,但是我拒绝了,如果我这样做是为了报酬,那真的错了。这些孩子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得到了自己满意,家长满意更让我满意的成绩,这是我想得到的。
这一切的一切,我们根本没想过需要得到什么回报,或者什么报酬。我只能说我也是一个平凡人,没圣人那么高尚,但是我要做的对得起孩子,对得起他们的父母,更对得起我的良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感情的奴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付出多少,懂得感恩的人肯定能记得,更会加倍的回报。他们不懂得感恩也没事,付出是你的事,感恩是他们的事。付出了,心里也就踏实了,也对得起自己了。
孔子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了一代又是一代,学习孔子的智慧与精神,做一个理智和智慧的人,就不会深陷牢骚和抱怨中,而是能用自己的毅力和拼搏精神叩开世人尊重的耳膜,并在别人的羡慕与嫉妒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 师,要 居 安 思 危[EB/OL]http://xiamantian.blog.sohu.com/41516865.html
2、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0bc0f0100b5ai.html
3、http://www.xiexiebang.comct20081114 2008.(11)
4、李志敏.感悟孔子智慧[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0(2)
第二篇:孔子《论语》悟读,误读?
孔子《论语》误读?悟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和“乐”在这里和现代文不同,都是通假字,“说”“乐”都通“悦”。据说二者字义还有差别,“说”指的是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而“乐”是表现在外的快乐、喜悦。古人写错字也太离谱了,错得还十分有理。
三个句子构成的排比句,能没有递进的意思吗?第一句讲学习之道,第二句讲求学之道,第三句讲的是为学之道。学习到的知识寻找时机去使用,在运用中获得提升和更深的理解,这种愉悦和满足是渐次获得的,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那一份快乐是淡而弥久。朋友从远方来,应该不是为了享受你的招待,而是为了与你共同探讨学习,在交流的碰撞中彼此收获,那种快乐自然要发自内心,溢于言表。越是远方的朋友,学习背景不同,受到的同一种文化的影响不同,在思维上应该能发生更多的碰撞,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所以朋友还是远方的好啊。做学问,总是会有学问上的意见相左,或者理论分歧,不因为这种分歧而厌恨、生气,孔子已经能达到有容乃大的境界,这样的人当然是君子,有德行的人,伟大的人。
学习有三种途径吧:实践-学而时习,交流-有朋自远方来,包容-人不知而不愠。快乐和平静的态度更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积极情绪。
第三篇:史世海:走近孔子悟美德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国际 时政 财经 评论 体育 军事 台湾 港澳 华人 留学 创投
旅游 西藏 新疆 文教 文史 娱乐 社会 汉语 书画 健康 社区 论坛 博客
海外合作伙伴: 韩国版
欧联时报
新华侨报
英中时报
中东刊
菲律宾华报
美洲刊
欧洲刊 人民日报报
人民网>>海外网>>文史
感悟孔子的“仁义礼智信”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史世海
2012年10月22日15:47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关注 86.2万 分享 推荐 字号
前不久,我专程来到山东曲阜,虔诚地拜谒了孔庙、孔府与孔林。肃立大成殿里,倘佯“杏坛”周围,静默孔子墓前„„我一次次地轻叩历史的门扉,一步步地走近尊崇的孔子,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心灵受到极大的洗礼。
中华传统美德,陶冶出一代代志士仁人。“仁义礼智信”,作为其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我国的千古圣人孔子,其思想博大精深,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至今仍具有恒久的魅力和普适的价值。孔子所 倡导发展的“仁义礼智信”,作为人们虔诚遵循的道德规范,已深深地溶铸在民族精神之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体现了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传统美德的“仁”,作为做人之本,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孔子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来倡导,强调“仁”应体现于日常人伦的一点一滴之中:对人,要“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己,要“修己以敬”,“刚毅,木讷”;对事,要坚持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甚至“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仁由己”,仁不是从外部客观得来,而是由主观努力所具有,人的一生,应是一段依于仁,行于仁,实现仁的旅程。
传统美德的“义”,作为理想人格的根本特征,是君子内在的本质,她只有通过具体行动才能表现出来。孔子认为,在人类生活中,有一种比个人的实际利益更高的价值,这就是道义,“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行义以达其道”,对于天下的事情,都应“直道而行”。义,自身具有不为功利价值决定的独立的价值,在义利问题上,孔子主张应遵循“见利思义”的道德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把住义与不义的底线,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公益。
传统美德的“礼”,既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表征,又是个人道德素质的外在标志。孔子倡导“克己复礼”,其“礼”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仁”、“恭”、“敬”、“让”、“情”等方面。孔子认为,人的一生,不学礼则无以立身,不知礼则无以自立。“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人们学礼知礼,所重视的并不只是礼的外在表现,而是体现在礼的形式 之中的社会道德功能和意义,掌握做人做事的规矩,通过不断的修身、反省、自律,实现“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人格,建设和谐发展的理想社会。
传统美德的“智”,是知人与求是的理性原则。孔子提倡的“知”(智),主要是一种道德认知与道德理性,他认为“仁”与“知”互为前提,都是做人应有的道德品质,“择不处仁,焉得知”、“未知;——焉得仁”。孔子还把“知”作为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好学则智”,一个人要成为智者,应该好学、乐思、勤问、笃行,通过学习与实践,吸纳人类的智慧,丰富心灵的世界,涵养生命的气质,提升修养的品级,从而达到做人的理想境界。
传统美德的“信”,是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基。孔子提倡“主忠信”、“敬事而信”、“谨而信”,做人就应该保持自己的本色,任凭岁月流逝,也决不能减弱诚信在心灵的光泽。他认为,人之所以高尚,人之所以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自己的至诚至信。“信则人任焉”,一个人忠诚与信实的品格,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在这方面进行培育投资的人,虽然不能在世俗的物质方面变得富有,但可以从赢得的尊敬和荣誉中得到回报。
当今时代,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类文明的大道,迫切需要伦理道德的精神支撑,需要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不断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我们应以未来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从孔子的“仁义礼智信”中,取精用宏,找到她深层的精神定位和文化根基,赋予她体现时代精神的创新内涵,在心理上树立起对于共同道德信念的权威感和归属感,让孔子思想中无穷的精神文化养分,长久地播益于我们的道德人生和幸福人生。
第四篇:隐藏在中华文明精神后的“悟”性——研孔子有感
《隐藏在中华文明后的“悟”——研孔子经历有感》08教育 邸文1080400036
隐藏在中华文明精神后的“悟”性——研孔子有感
西方人善逻辑推理,中国人讲究悟性。
在中国人看来,如果一个聪明人,必然悟性好。比如读古书,如果没有悟性,就很难读懂。因为中国的古文本来就故意写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而且不加句读,仿佛是作者故意和读者捉迷藏,只有这样,才能让一般人看不懂,才显出作者学问的高深。于是只有那些悟性好的,才能够猜出个大概。于是就写成注和疏,让悟性差一些的来读。而一般的教书先生,当然悟性不怎么样,只有让学生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偶然一两个悟性好的,突然有一天咂摸出味道来,于是这人就出人头地了。
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极其私人化的东西。只能靠自己咂摸,不能够向他人学习。
所以,随着一个人的死亡,悟性就不复存在。如果没有形成一套方法,悟性不能积累,不能传代。中国可以零星的出现一两个悟性极好的人来做些漂亮的事情,但不能积累为一个人人都能学会的方法。新一代的人,只有从头开始领悟。所以中国可以只出现了一个孔子,一个老子。
我们时常把孔子的《论语》传诵,但隐藏在《论语》后孔子的思维方法、孔子的悟之道却没有传递下来,真正的智慧没有被传承。
所以,我们常常照本宣科以为学到了华夏文明之精髓,但我们却总在忽视了华夏文明所留给我们的悟之本性。
在华夏文明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经过一次次的磨砺,进化,升华,使得保持种族的优势。人,无疑是世界的象征,而人们在经历一次次变革,升华的同时,总会有那么几位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伟人。这些伟人犹如指路的明灯,在我们辨不清方向时为我们指引前路。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孔子降生之时,象征着“周文”的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此时已经幻化为美好的回忆,取而代之的是霍布士所说的“人与人争”的可怕的自然状态。那是一个“文明”退位、“伪文明” 得道的时代——人心中原始的动物本能获得了解放,披着“文明”外衣不动声色地将人类召回文明创辟之前的黑暗世界。无明,黑沉沉的无明笼罩着当时的世界。
困惑是孕育一切哲学思想的母体。“礼崩乐坏”的衰世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人的本质是什么?文明的本质又是什么?蜕化的原因何在?怎样安顿理性时代的天人关系?只有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才会将人们通常以为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教问题的问题看作哲学思想的问题。如果无法解答这些可以撼动整个文明的基础的问题,进而革新过时的天道性理,古老的华夏族文明可能会随许多死去的文明一起沦为历史的名词。
这时,孔子和儒道的名字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出现了。
东方文化的集大者,抑或创始人,儒道的先驱孔子,他的回望过去,同时放眼未来,要求革新同时又要不失传统,他的仁,义,礼,智,信,无不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但孔子的悟之本性往往被我们忽视了。
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被每一个时代的大家以自己的视角解读着。在这里不想引用过多哪位名家的观点,只是想说一些符合自己对孔圣人思想和行为的一些解读,美其名为解读,其实根本没有达到大家的高度。每个人天资不同,这是无争的事实,所以每个人的思想高度也有高有低。就像于丹谈及孔子,就有人群起而攻之,随便翻起一本书全书都是批评于丹,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学术修养比别人高出几个层次。在我眼中,这种行为不过是想炫耀自己思想比他人高深罢了。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每个人读《论语》都会根据自己的心境,经历从中解读出不一样的东西,那些都是对于自己思想真正有用的良药,让心灵得到升华。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孔子,别人抱不同
1观点这是必然的,但哲学是哲学,不要掺杂这些杂念。
我这次读孔子是从孔子的经历入手,继而泛读《论语》的。
从孔子的经历看,孔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父亲孔纥为武官,在一次城邦保卫战中双手将城门抬起,使得兵士以得顺利脱身,因此受到鲁襄公的嘉奖为其迎娶了孔子的母亲颜徽。不出一年,孔子便降生,颜徽被家里的大太太赶出家外,无地可去,遂于山上生下孔子。孔子生来便传说为克父之相,并丑陋无比。曾因举起城门立下战功的年逾六十的孔纥的身体也同时遭受重创,所以,孔子三岁时慈父便离世。此中戏化说,孔纥最后在与孔子和孔母拜祭山神保佑孔子得以平安降生时,舞起大刀,因体质老化,遂一病不起。
由于家人的排挤,孔父死后,孔母颜徽更是没了最后的依靠,为了将孔子抚养成人,遂离家出走,隐于市井小巷,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孔子天资过人,在儿童时代,孔子为儿嬉戏,常陈祖豆,设礼容。孔子这么做是孩子爱玩,爱玩和爱学并不是一回事,当然这不意味着孔子无志于学礼,只是未到爱学的时候。人并不是生来就明事理,孔子也一样,不过是和别人喜欢玩的东西不同罢了。在十四岁之前,人对任何事物只是感性阶段,十五岁之后,则是由感性至理性的转化关键阶段。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这表明,在转化的关键阶段,孔子凭借着天资聪颖,不断的去思考玩,终觉礼乐中自有其乐趣,自有其深奥之处,无论怎么去实践怎么去玩,也不能达到本质的提高。正所谓玩出了门道,便是如此。孔子遂对学习发生了兴趣,结束了嬉戏的阶段,进入了大人的世界。
孔子有志于学,但他少也贫贱,所以,孔子的学习极可能是自学,在此基础上到处求人,找书,去到有藏书的人家一睹为快。这就是现今所常说的开放型学习。从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对礼,乐,诗,书,易的兴趣可以知道,只要是学问,他总是有兴趣的。在三十岁之前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在志于学的过程中,发现学习与实践是分不开的,没有实践的学习则必定会出现问题。
因为认识和知识会带来乐趣,会使人乐此不疲,有点像孔子说的听到好音乐能使他三月不知肉味。也可以是在寻求解答,像一个发明家那样为一个问题的解决将一切都放下,一往无前。孔子的有志于学是对道的认识,和掌握一切对道的认识的必要知识,并在时习之中会意,也只有这样,他才因学习而惑。
正是这种环境下的孔子,才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虽未加上哲学的帽子,但他的经历对之后思想的确立带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子三十岁生日那天,亲朋好友都来庆贺。宾客散去,夜深人静,他思考着自己三十年来的生活道路。幼时秉承父母教诲,十五而有志于学。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刻苦学习,又勤于请教师友,不仅掌握六艺,而且通晓《诗》《书》《义》《礼》《乐》,懂得了仁政德治,还有做官的经历,取得一些政绩和入仕经验。
但是,社会现实令人痛心。周王室统治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迭起,伦理秩序紊乱,不仁不义之徒到处横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孔子扪心自问:我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那样,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呢?为什么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呢?„„
正所谓夜深人静静独坐观心,始觉忘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孔子看了看熟睡的妻儿,披衣推窗望着星空,三十而立啊!我要走上讲台,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步文武周公后尘!
孔子在有志于学的十五年后才卓然而有所立:三十而立。
由此看来对于悟性的培养中不论人的天资有多高,都要经过经验的积累。
孔子自己为“立”做过解释:“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立”是学道有得而适道,即实践道。在实践中积累信心与经验是自己可以有所立身。
“立”在心理,社会上的意思是自我建立,它包括了自我的人格,自尊,立于社会之中,列于众人之中。用当代的话说就如同“成”人了。
孔子知道,自己已成为周王朝礼乐制度的主要维护者,但周王朝的历史枢纽一直在自己家乡的西边,他从年轻时候开始就一再地深情西望。三十四岁那年,他终于向西方出发,到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的周天子所在地洛邑(今洛阳)去“问礼”。
他已经度过了自己所划定的“而立”之年,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和行为方向,也在社会上取得了不小的声誉,因此他的这次西行有一点派头。鲁国的君主鲁昭公为他提供了车马仆役,还有人陪同。于是,沿着滔滔黄河,一路向西。
从山东曲阜到河南洛阳,在今天的交通条件下也不算近,而在孔子的时代,实在是一条漫漫长路。
孔子一路上想得最多的,是洛阳城里的那位前辈学者老子。
千里奔波,往往只是为了一个人。这次要拜访的这个人,很有学问,熟悉周礼,是周王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当然,也可以说是档案馆馆长,也可以说是管理员,史书上记载他的身份是“周守藏室之史”。这里所说的“史”,也就是“吏”。
接下来的问题是,孔子向老子问了什么,老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这就有很多说法了,不宜轻易采信。其实,各种说法都在猜测最大的可能。
我觉得有两种说法比较有意思。一种说法是,孔子问老子周礼,老子说天下一切都在变,不应该再固守周礼了。另一种说法是,老子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孔子,君子要深藏不露,避免骄傲和贪欲。
如果真有第二种说法,那就不大客气了。当时,孔子才三十多岁,名声主要在故乡鲁国,远在洛阳的老子对他并不太了解。见到他来访时带有车马仆役,又听说是鲁昭公提供的,老子因此要他避免显耀、骄傲和贪欲,是完全有可能的。
按照老子的想法,周王朝没救了,也不必去救。一切都应该顺其自然,那才是天下大道。过于急切地治国平天下,一定会误国乱天下。因此,最好的归宿是长途跋涉,消失在谁也不知道的旷野。
孔子当然不赞成。他要对世间苍生负责,他要本着君子的仁爱之心,重建一个有秩序、有诚信、有宽恕的礼乐之邦。他的使命是教化弟子,然后带着他们一起长途跋涉,去向各国当权者游说。
他们都非常高贵,却一定谈不到一起,因为基本观念差别太大。但是,凭着老子的超脱和孔子的恭敬,他们也不会闹得不愉快。
孔子追求“相濡以沫”的仁。就如同水已干涸的池塘里,鱼们全都面临干死的危险的时候,他们却竭尽自己最后的所能赠与对方,把生的希望留给别的鱼们,努力的哈出最后的气息去湿润对方,用口中仅有的唾液滋润对方就要干燥的体表,使对方苟延残喘,尽可能的延长生命。这也许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境界的极致了,池塘干涸了,却也毫无怨言,却在这种险恶的生存环境里牺牲自己,努力的施惠于对方,哪怕让别的鱼们都多活一分钟。
老子则截然不同,他说与其这样,“不若相忘于江湖”。你孔子的“相濡以沫”是再高尚,再仁义不过的了,可是结局只有一个:死亡。老子要走另外一条路,“相忘于江湖”。要么不让“泉涸”这种局面出现,即使出现了这种局面,也不能被动的等待死亡,而是要冲出这干涸的鱼塘,往江湖方向走,力争回到江湖之中。鱼们能够处于江湖之中,当然也就无需什么“相濡以沫”的仁义了。
认真说起来,这是两位真正站在全人类思维巅峰之上的伟大圣哲的见面,这是中华民族两个精神原创者的会合。两千五百多年前这一天的洛阳,应有凤鸾长鸣。不管那天是晴是
阴,是风是雨,都贵不可言。
他们长揖作别。
一个要“克己”,趋势线自己的理想;一个宁可去“走流沙”,也要首先保存了自己,保存了自己也就保存下了实现理想的资本。
稀世天才是很难遇到另一位稀世天才的,他们平日遇到的总是追随者、崇拜者、嫉妒者、诽谤者。这些人不管多么热烈或歹毒,都无法左右 自己的思想。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产生着了魔一般的精神淬砺。淬砺的结果,很可能改变自己,但更有可能是强化自己。这不是固执,而是因为获得了最高层次的反证而达到新的自觉。这就像长天和秋水蓦然相映,长天更明白了自己是长天,秋水也更明白了自己是秋水。
今天在这里,老子更明白自己是老子,孔子也更明白自己是孔子了。
孔子大约是见过老子后才卓然有所立的。孔子终于明白世间不管只有儒道,孔子自从见过老子后,他过去一些偏于主观的做法有意识的减少了一些,他遇事也能冷静的分析了,加上他原有的勤勉和热情,就使得他更为人钦佩了。于是弟子也多起来。
孔子就是这样由一个天资过人的孩子靠悟性与经历成长为能够将理论自成一家的大儒的。
从孔子上述的经历看,孔子的成长发展与他的悟性,学习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也可以这样讲,没有这种经历也就没有今天的孔子。
孔子在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方式是所谓的开放型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培养,即有什么兴趣就学什么,这就是教育的选择功能。这也得以使孔子的思想迅速个性化。
孔子的超高悟性是在创树儒家理论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在孔子习《文王操》这一典故中孔子的悟性显露无疑。相传孔子在学习《文王操》一曲时,师襄在一曲将终时言道:“你可以再学习新的曲目了。”孔子对曰:“先生,我只是学会弹奏这首曲子,还没有理解曲子表达的内容和道理,我还得继续学习。”言毕,孔子埋头继续弹琴。
日出日落,十几天过去了,孔子还在弹奏那支曲子。师襄曰:“现在可以弹新曲目了吧?”对曰:“我还没能通过这首曲子,了解作者的为人和志向,还得继续学习。”又是几天过去,茅屋中古曲悠悠,似乎倾诉着永远的衷情。孔子对师襄道:“先生,我了解此曲作者庄严肃穆,心地坦荡,高瞻远瞩,志向远大。他是一个身高面黑,王者气象的人,这个人不可能为他人,必是周文王。”
“这曲名作《文王操》!你真是了不起啊!”师襄赞叹道。
因为此,才可名其曰通晓罢!以此之悟性,孔子才得以通晓六艺,通晓礼乐。悟性也许才是使孔子思想驰骋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前提。
每个人的悟性有高有低,但在孔子的视角看来这些定是能够培养的,只是要选择不同的思考方式提高和行为方式来提高悟性。
遂记得论语中一则,往往被人忽视的一点,也是为师之道,做人之道不可或缺的一点。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一则的意思是,不愁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看不清别人的本质就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去判断他人的行为与事件的结果。只有看清他人才能做到真正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知己知彼的罢。
不了解自己学生的本质,性格,就没办法找到最适合学生成长的方式开导他。这样,才能迅速使学生长才。
短短十二个字,精辟的概括了为人为师的要义。否则,空有一身才学,修养也不知怎样去运用,必定适得其反。
以上是孔子的一些传承下来的哲理,在与老子碰面之后,孔子的“立”正是一种“悟”的建立,老子与孔子不同是因为他俩都在悟,思考是悟的前提,当人想让各种知识滋养你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唯书是从,书是激发人思考的工具,关键在自己的“悟”性。而悟正是所
有哲学的生存之道也是藏在伟大哲人背后被人们所忽视的重点。
你可曾发现,《论语》重在描写场景上,而对孔子的思想并没有根本上的提及,因为《论语》是要激发人心中的思考的。有一些东西当我们去领悟的时候,他已经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哲学,自己的真理,自己的原则,虽然无法表达,但“道可道,非常道”、讲出来或许由于你心中所想不一样了。
不要遗失了华夏文明的根性,去思考,去悟出自己的心灵世界吧!
第五篇:悟人生哲理
悟人生哲理广西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油城小学六(6)邓诗棋在学校组织的开展《国学经典》读书活动中,我认真阅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令人脍炙人口,百读不厌。同时体现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细细品读便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真谛。“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了,讲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就便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的、效仿的。想想自己,一出生便是在蜜罐温床中成长,从没有想过这些好生活都是怎么来的,来的有多么不容易。而这一切,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得来的啊!一想到我们平时没有帮过他们做些什么事情,有时还给他们带来烦恼和伤心,就觉得好羞愧。所以,平时我们在放学回到家时,应该为父母送上一杯水,对父母说上一句: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空闲的时候多帮父母干些家务活,父母累时帮他们捶捶背。这些都能让父母感受到爱和温暖。“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若卓。”讲的是汉朝的朱买臣,从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候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然坚持读书。而现在的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桌、有椅、有书、环境优越却不知道好好珍惜如此好的学习条件,不知道发奋读书。等到老了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彼既老,犹悔迟。尔生性,宜早思。”如今我们赶上了好生活,赶上了好时代,就更加应该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看到父母那开心的一笑,便是默默地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长大时,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而古人也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的一生也就短短几十年,何不在这几十年间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呢!所以不要在少年时期,把美好的时光白白浪费了,等到即将离开人世间时,才发现心里有多么的遗憾。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抓住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好好的努力学习,为追求美好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国学经典》就好似一阵东风,吹散了挡在我们眼前的烟雾,让我们在迷失的航帆中,帮我们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就好似一场及时雨,把污点洗净,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又好似一缕灿烂的阳光,指引着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国学是一种经典,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指导老师:田东县油城学校高文华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