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名校长的管理办法
长兴县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
(讨论稿)
为进一步加强县级名师名校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优质化、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长兴县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
第一条 长兴县名教师名校(圆)长(以下简称名师名校长)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成绩卓著,社会公认的专业性荣誉称号。
第二条 名师名校长职责
(一)注重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
(二)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善于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具有广博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三)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承担省、市和县三级课题研究任务,每年有较高质量的专业论文、专题讲座或科研报告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学术研究会上交流。
(四)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承担指导培养优秀年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任务。
1、名师要树立终身从教的思想,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1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对我县中小学学科教学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因工作需要,担任学校领导职务的名师须兼职授课。
2、名师要积极参加“名师助教活动”,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讲学和支教任务,承担和参与教学活动周工作;每学年在县级及以上范围积极承担高质量的观摩课、示范课或专题讲座不少于2次;每学年结对带徒1-3人,努力完成培养目标和任务。一级名师要建立名师工作室,每学年要有论文省级获奖或在省级刊物发表,异校带徒弟3人。二级名师要有自己的博客,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博客群,每学年要有论文在市级获奖或市级刊物发表。
3、名校长要在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办学有特色,教育质量高,并兼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所教学科教学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4、名校长要积极承担指导和扶持1所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并取得明显成效;承担至少一名(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带徒任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校管理示范周”活动,向校内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开放。每学年要有1篇论文在省级获奖或省级刊物发表。
第三条 名师名校长享有的待遇
1、实行县名师名校长任期内津贴制度。每学年考核一次,经考核合格者分别给予一级名师10000元、二级名师7000元、三级名师4000元的津贴、名校长8000元。
2、要关心名师名校长的学习与生活。优先安排名师名校长的进修深造。任期内名师一般参加一次教育考察、培训活动。所 2
在学校要组织名师定期体检,主动关心生活上确有困难的名师,为名师排忧解难。
3、学校应安排必要的资金,作为对名师名校长培养经费。主要用于以下方面:教育教学研究的课改实验;培训考察进修深造;参加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出版教育教学专著。
4、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给名师留出必要的学习进修时间;名师原则上不宜兼任过多的行政职务,确保教改和培养教师;对年龄较大、教育教学经验特别丰富的名师,应选派事业心强、肯钻研的年轻教师做助手,跟班教学。
第四条 名师名校长的管理
(一)建立名师名校长考核评价制度。名师名校长的考核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并建立考核档案。考核程序为:
1、名师名校长所在学校每年8月底前根据其表现填写《长兴县名师名校长年度考核评价表》,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2、县教育局根据职责、条件,每年在学校考核的基础上,对每人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价,在评价表上填写考核意见及等次,并以适当方式公布考核结果。
(二)建立有序的流动制度。名师名校长在获得荣誉称号后5年内一般不准调离原单位(确因工作需要除外)。
(三)切实做好名师名校长的服务工作。学校要积极为名师名校长的各项业务活动创造条件,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讨论、信息交流、参观学习和考察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要从思想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他们,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经调查核实,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其荣誉称号,取消相关待遇:
1、在评选中弄虚作假,不符合条件的;
2、不安心工作,未经组织批准,擅离原工作岗位的或调出教育系统的。
3、学校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基本称职的;
4、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5、其他应予撤销称号的。
第五条 本规定由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六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2009年10月10日
第二篇:名师名校长评选管理办法
城关镇“名师”、“名校长”评选及管理办法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修养良好、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素养厚实、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社会公认程度较高”的教师队伍,建立优秀人才成长的竞争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制订本办法。
一、评选对象
1、被确定为县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教师和校长。
2、被确定为镇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教师和校长。
二、评选原则和要求
1、“名师”、“名校长”评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公开、公平、公正和考核认定的原则,严格标准,保证质量,优中选优,宁缺勿滥。
2、“名师”、“名校长”评选对象必须是已确定为县级或镇级 “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教师和校长。
3、“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必须认真落实《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方案》中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且年终考核合格以上等次者,方有资格参与“名师”、“名校长”的评选。
三、评选程序
1、个人申报:由校长、教师个人自愿申报,填写《“名师”、“名校长”申报表》,撰写申请材料(不少于3000字),并依据《城关镇“名师”考核细则》和《城关镇“名校长”考核细则》进行个人量化打分,提交各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学校推荐:学校根据个人申报材料,经考核小组评定,上报中心学校。
3、评审考察:中心学校成立“名师”、“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申报人提供的印证材料进行评比打分,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确定“名师”、“名校长”人选。
4、全镇公示。公示城关镇“名师”、“名校长”人选及推荐本保康县“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
5、认定推荐。经公示无异议后,由中心学校行文认定城关镇“名师”、“名
校长”。同时,择优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县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人选。
四、评选工作组织领导
1、中心学校成立“名师”、“名校长”评选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书记谭兴宏同志任组长,副校长戴剑频同志任副组长,谭绪峰、冯卫东、张相英、叶发源、肖琴、常培秀等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镇级“名师”、“名校长”的评选、考核、认定和县级以上“名师”、“名校长”的推荐工作。
2、中心学校师训干部具体负责“名师”、“名校长”的评选、管理、活动、考核等工作的落实。
五、奖励与管理
(一)管理办法
1、实行动态管理。镇级“名师”、“名校长”评选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镇级“名师”、“名校长”采取动态管理,每届任期2年,每两年评选一次,可连评。每届“名师”人数不超过5人,“名校长”不超过1人。
2、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名师”、“名校长”管理档案。主要包括:自身的学习进修情况,参加培训情况,教育教学情况,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管理和学校建设方面的成绩,培养指导教师情况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情况。
3、实行考核制度。每年年终,中心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城关镇“名师”考核细则》和《城关镇“名校长”考核细则》对“名师”、“名校长”履行责任与义务,完成工作任务情况进行全面科学评价。考核合格的列入下一评选候选人,不合格的取消资格和待遇。同时,在任期内有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者,将取消“名师”、“名校长”称号,停止享受有关荣誉和待遇。
(二)享受待遇
1、由中心学校授予“城关镇名师”、“城关镇名校长”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在相关媒体进行大力宣传;
2、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3、优先参加教育局组织的国家及省内外教育培训、考察或交流;
4、优先推荐上报为县、市级“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5、任期内,享受每人每年500元的奖励津贴,由中心学校统一发放,以后中心学校将逐步增加津贴标准。
(三)责任和义务
被认定为“名师”、“名校长”的校长和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必须履行以下职责:
1、每年在镇(校)内承担2节以上公开课或送教下校2次;
2、每年承担镇(校)内专题讲座一次或承担镇(校)内教师专业培训活动一次。
3、每年结对指导1名青年教师。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方案,有实效,有档案。
4、任期内承担并完成县级以上教改实验课题1—2个,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上至少发表1篇论文,所承担课题按时结题。
5、每年向中心学校书面述职1次。
2012年4月30日
第三篇:名师名校长论坛
4月12日上午,全市名师、名校长和专家、学者云集济宁教育学院,隆重举行济宁市名师名校长论坛成立大会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推进会,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学院相关领导应邀出席大会并致辞,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加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刘加庚说,举办名师名校长论坛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迫切需要,是名师名校长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也是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指示精神的实际步骤。论坛组委会将竭尽全力,把论坛办成教育名家智慧的集散地,教育志士思想碰撞的竞赛场,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孵化器。每期论坛都要紧扣一个“论”字。首先要“备”论。本着“指导当前,引领未来”的原则,精心筛选论坛主题,确保广大校长老师有可说之话,有可议之点,有可思之处。其次要“争”论。论坛限时发言,同时明确“三说三不说”:“三说”即说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说心中的困惑和疑虑,说自己对别人观点的再认识;“三不说”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不说,已形成共识的话不说,与主题无关的话不说。三是“续”论。在论坛结束后,要将校长名师的观点纳入对其所在学校工作的跟踪督查和指导,既“听其言”,更“观其行”,追求“知行合一”的治教治学境界。
关于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刘加庚要求,名师名校长要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要坚持以课堂为核心,在课堂改革、减负增效、学校管理等方面多研究多思考,形成自己的实践特色。研究能力,要围绕学科的发展规律、发展趋势以及教学艺术加强研究,要围绕新时期如何激发教师活力、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领导艺术加强研究。辐射能力,要不断扩大工作室的辐射区域,要有引领教育改革创新的勇气。工作室成员要积极作为,要出高徒,出实效,出成果,逐步形成个性化、特色化工作室品牌。各有关单位要支持,改革管理方式,减少行政干预,增强学术氛围,归还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专业自主权,变具体管理为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改革考核内容和方法,变常规考核为发展水平考核和个性化考核。要大力支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为工作室成员的脱颖而出创造环境和条件,积极推广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研究成果,扩大名师名校长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就新时期名师名校长工作与成长,刘加庚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是名师名校长既要做知识传授者,更要做灵魂塑造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不仅“授业”,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要“传道”,传授做人之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树立新型的师生观,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和一切为了学生”。要加强师德修养,做为人师表的模范。名师名校长要在平时工作中要自觉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济宁市教师十个不准》的规定,做一个人品正、学识高的好老师好校长,引导学生见贤思齐、懂事明理。二是名师名校长既要做终身教育者,又要做终身学习者。要精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夯实教育理论功底,把握教育的规律和真谛;要博览文史类书籍,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要熟读教材,确保教育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三是名师名校长既要做教育实践者,又要做教育研究者。大力倡导个案研究,以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教科研理念。
会议还表彰了201133个优秀名师工作室,表决通过了济宁市名师名校长论坛章程,宣布成立了济宁市名师名校长论坛组委会。济宁一中李岩校长、育才中学陈雪云老师、金乡县教育局张广明副局长等5名同志分别作了典型发言或经验介绍。市教育局人事科、师训科、市教研室、市电教馆、市教科所、济宁教育学院的主要负责同志一并出席成立大会。
第四篇:“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方案
“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实施方案
嵖岈山镇中心小学
2016年3月18日
嵖岈山镇中心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
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我校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底蕴深厚、引领性强、影响力大的专家型教师和特色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根据《遂平县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工作目标及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和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为办人民需要的教育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嵖岈山镇中心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活动领导组。
组 长:杨成彦
成 员:王 冬 李春阳 马玉娟 王铁彬
三、工作目标
本着“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通过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按照“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标准,通过3--5年专项引领和个人自我发展的强化培养,使其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快速、大幅度提高,实现跨跃式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名师。另外通过名师带徒弟的方式,建立三级人才链,逐步建立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的骨干教师梯队,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参评条件
1、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见解独特,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2、教学方法新颖,能运用先进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3、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并具有相应计算机和普通话能力,能系统总结并介绍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多次公开发表文章与获奖。
4、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教学质量位居前列。
5、积极参加“说课标、说教材”活动,并在学校和县级以上有关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6、有良好的师德,深受学生喜爱、家长信赖;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工作能力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学习与反思(3月上旬-5月中旬)
学校依照方案广泛开展比学习、争先进、创一流的“比、争、创”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掀起学习高潮,积极开展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大反思,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管理经验、特色做法、师德典范、创新成果、教法探索、教育思考等进行全面总结、科学阐述和理论提升,在此基础上,人人撰写出论文、论著、工作感悟或经验文章。
(一)宣传发动、炒热思想、营造氛围。
1、学习县教体局《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明确活动意义,探讨活动途径,制定活动方案。通过动员、座谈,进一步统一全校教师的思想认识,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学校通过召开动员会和教师座谈会,组织老师展开以“全面提高个人素养、向名师看齐”的大讨论活动;以板报、橱窗等为载体,宣传活动的意义和时代价值;迅速炒热全镇教师的思想,努力形成上下一心共同提高、齐心协力共话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理清思路、明确责任,全面铺开。
1、首先做好“三个一”活动,即:学校每周组织教师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教师每周书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每人选择一本教学教学理论书籍。理论学习采取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在此基础上要求老师结合集中学习和自学情况写出心得体会。此外,学校要向老师推荐一些优秀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通过自学,达到不断提升业务素养的目的。
2、重视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开展教学大练兵活动。组织开展好听课评课,青年教师赛课、骨干教师教学观摩等形式为全镇教师引好路。各学校每月要组织两次教学研讨课,组织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探讨高效课堂的实施途径。
(三)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提升素质。
在组织教师扎实学习、岗位练兵的基础上,从五月份开始,参加中心校举办三个层次的论坛,通过举办这三个论坛,培养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提升学校品味,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提升全镇教师的业务素质。
1、在五月上旬的班主任论坛。组织全校班主任,认真总结班级管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谈班级管理、话学生培养、谈习惯养成、谋全面发展,在论坛上,筛选出一批优秀文章结集成册。
2、在五月中旬的教师论坛。组织一线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总结教学教改经验、探讨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打造高效课堂、探索学科教学理论,在论坛上,评选出一批优秀论文,结集成册。
第二阶段 筛选与推荐(6月上旬)
6月上旬,参加中心校组织组织的教师论文、论著和经验材料评选活动。
第三阶段 迎接教体局组织的考察与培优(6月中旬-7月下旬)做好充足准备工作,迎接局活动对我校推荐“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论坛候选人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形式为座谈、查阅资料和公信度调查),争取我校推荐的教师能最终确定为参加县级“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论坛人选。
被确定参加县级论坛的人员要认真准备,对论坛材料进行再斟酌,邀请专家、同事给予技术指导,同时要求制作高质量的课件。
第四阶段 参加县教体局举办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论坛(8月上旬)
8月上旬,县教体局将举办“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论坛,论坛既是前段工作的总结,又是“名师”、“名校长”候选对象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成果的一个展示,将通过个人展示形式,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参加论坛人员进行综合了解。
我校将组织我单位候选教师积极参与论坛。第五阶段 总结与表彰(8月中旬-9月上旬)
八、活动要求
1、各位教师要按照方案要求,积极参与“比、争、创”活动。
2、“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培养工程,各位教师要立足实际,放眼长远,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创新意识、争先意识和实践意识。
3、学校将加大检查督导力度,对各位老师开展情况进行过程督查指导。
4、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健康和持续实施,对入选县级名师的人员学校将给予奖励,在评先评优和职务晋升中给予优先推荐。对懈怠消极,行动迟缓,工作成效差的教师要给予批评,并取消责任人当年的评先表优和职务晋升资格的推荐。
嵖岈山镇中心小学 2016年3月18日
第五篇: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强教、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我镇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适应城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选拔、培养“名师”、“名校长”,促进一批骨干教师和优秀校长迅速成长,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加快我镇教育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特制定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师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完善和落实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名校长、名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适应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思想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懂教育善管理,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名师”、“名校长”队伍,带动全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培养目标
从2011年到2015年,争取在“十二五”我镇教育发展规划时间内,重点培养15名城关镇“名师”、4名县级“名师”、1名市级名师、1名县级“名校长”和1名市级“名校长”,使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保康县和襄阳市知名的教师和校长。通过“名师”、“名校长”培养,在全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有序竞争的环境和氛围,增强广大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我镇教育科研的总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范围及对象
“名师”和“名校长”的选拔培养范围和对象为全镇各级各类学校的在职在岗教师和现任校级以上干部。
四、选拔条件
(一)“名师”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
1有善学肯钻的精神和品质;
2、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县内同学科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知名度;
3、具备县级以上骨干教师的基本条件;
4、有成为“名师”的愿望和潜质;
5、在“比访”活动中成绩突出的;
6、中学教师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中学一级及以上职称;小学教师须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和小学高级及以上职称,普通话达到规定的水平等级。
(二)“名校长”培养对象选拔条件
1、教育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目标明确,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办学特色鲜明,创新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和鲜明的教育特色。
3、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办学行为规范,办学实绩突出,学校管理、教育质量处于同类学校前列,学校办学成效显著。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与效益等方面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的知名度,受到市级以上表彰。
4、品德高尚、公正廉洁、作风民主、团结协作、深受教职工信任,学校教师对校长的品德、人格认同率达85%以上。
5、热爱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成为“名校长”的愿望和潜质。
6、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担任校级领导5年以上。(特别优秀,任职三年以上的校长,可破格参选),年龄不超过50岁。
五、选拔程序
1、个人申报:由校长、教师个人自愿申报,填写《“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申报表》,撰写研修计划及申请材料(不少于3000字),提交各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学校推荐:学校根据个人申报材料,择优推荐“名师”培养对象候选人。进行公示并上报中心学校。
3、评审考察:中心学校成立“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候选人提供的印证材料进行评比打分,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综合确定培养对象名单。
4、全镇公示。公示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及推荐本保康县“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
六、主要培养措施
1、目标导向。针对全镇“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制定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填写《城关镇“名师”培养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表》和《城关镇“名校长”培养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表》,明确努力方向和具体培养措施。
2、学思结合。组织培养对象到其他学校学习新经验,交流新思想,研究新问题,学习新技能,建立新理念。把实地考察与经验介绍相结合,把深入解剖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把问题研讨与自我反思相结合,把一线“名师”引领与专家指导相结合。重点拓展培养对象的教学思路,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名师”指导增长见识,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3、课题引领。培养对象要结合学校课题研究,认真规划个人课题研究,梳理自已的研究内容,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并通过自身的教学开展教育教学实验。通过有效的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形成研究序列,丰盈经验积累,提升发展高度。
4、任务驱动。培养对象要完成以下任务:⑴每年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完成不少于2万字的业务学习笔记,结合学习撰写8篇感悟体会。⑵每学期专题听课30节以上。⑶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展示活动或送课下乡活动。⑷结合专题研究每学期撰写1篇有价值的研究论文。⑸每学期积累1件市级以上教研成果。
5、定期考核。中心学校建立定期考核、良性竞争、动态管理的管理机制,对“名师”、“名校长”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发展。每学年由中心学校组织人员对所有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核,凡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任务的,经过考核合格的,可取得继续培养资格。凡脱离教学或教研第一线,不能履行岗位职责、考核不合格、违规违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等有损教师荣誉的,取消“名师”、“名校长”培养资格,并停止享受有关待遇。在培养实施期间,对新涌现出来的符合培养对象条件的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经考察批准,可以破格补充为“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
6、落实经费。为了确保实施效果,中心学校设立“名师”、“名校长”培养专项资金,为培养对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与实验、进修学习、征订书刊资料、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供经费保障,落实“名师”、“名校长”相关政策性待遇。
七、培养对象的管理
1、加强领导。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培养工作,中心学校成立“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教育总支书记谭兴宏同志任组长,副校长戴剑频同志任副组长,谭绪峰、冯卫东、张相英、叶发源、肖琴、常培秀等同志为成员。副组长戴剑频同志具体负责主抓此项工作。
2、中心学校师训干部具体负责培养对象的选拔、管理、活动、考核、评价、推介等工作的落实,检查、督办、考核名师培养工作。
3、“名师”、“名校长”培养实行五年一个周期。中心学校与“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签订《“名师”、“名校长”培养协议书》,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按照边培养、边发挥作用的原则,突出培养过程,强化引领功能,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4、对“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按照“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科学评估”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一是档案建设。培养对象所在学校应建立培养对象个人档案,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尤其是原始材料)、数据及各类教学科研活动材料。二是学校考核。学校每年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一年来实际完成教学情况;自身的学习进修情况(读一本专著,学习笔记二万字);与指导教师交流探讨情况;教学方面的成绩(在同级同类平均水平以上);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主持课题研究,在市级以上刊物独立发表论文一篇以上);公开课(不少于四节)、专题讲座(不少于二次)、送教下乡活动效果(不少于二次);培养指导新教师方面的情况等。所在学校要对培养对象加强管理,严格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培养对象个人档案,同时书面报中心学校。三是中心学校考核。每年年终,中心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依据《城关镇“名师”考核细则》和《城关镇“名校长”考核细则》到培养对象所在学校查阅相关资料,召开座谈会,全面科学评价培养对象。考核合格的列入下一培养对象,不合格的取消培养对象资格。
5、考核优秀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享受如下待遇。
①优先参加学术会议,优先推荐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立项,优先对其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课题提供经费;
②优先考虑评优表模、评职晋级;
③优先推荐为“名师”、“名校长”候选人。
八、有关要求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大力宣传,广泛动员,扎实做好“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推荐、选拔、管理和考核工作。把“名师”、“名校长”培养工作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抓好做实。要为“名师”、“名校长”的成长营造氛围,创造条件,提供平台。采取各种措施,让培养对象在岗位上培养、在工作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
2、培养对象的推荐选拔工作与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各学校要成立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真正推选出符合条件,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教师、校长。
3、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各校针对《城关镇“名师”培养方案》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本校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要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校、县、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培养对象,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于每学年开学初报中心学校审查存档,培养情况中心学校将纳入工作目标考核。
4、为保证名师培养工程的顺利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经费要纳入预算,以保障“名师”、“名校长”培养相关培训、学习、推介等活动正常进行。培养对象所在学校也要从教学条件、科研项目、培训进修、资金待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城关镇中心学校
2012年4月30日
城关镇“名师、名校长”培养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