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2009——2010年个人工作总结
三河八中
郭文静
时间匆匆转眼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总结一下本学期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工作上,我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有效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关注到每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的和信赖的老师。
二、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科研型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有的是一腔的热情,和对职业的坚定信念,而缺少的是老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因此我要虚心的向她们学习上课中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技能等等。在组长越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积极参加组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学习新课程理念,探讨教学教法。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要靠自己在教学中的苦练,摸索。面对大班教学我不断的思考,摸索,实践: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课堂死角现象;如何既拔高优秀生又保整体质量。为此我也正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尝试着积极制作教学用具设计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知识;在课后,我认真地给孩子写评价,主动跟孩子们交流与家长沟通,不断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取得进步。
三、教学中的些许感悟——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众所周知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十七世纪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认过,“我们对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翻开中国数千年历史,你会发现善良的人们,历来把“教师”与“天地君亲”供奉在一起,视为崇高而神圣的。因为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几千年后的今天,当人们把教师当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称它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它的内涵就扩大了,它还能承担塑造人的理想和品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顽强的能力和健康的人格的重视。教师面临的也不再是“个人尊严”下的绵羊,而是在蜜糖里泡大的被家庭宠坏的一代。他们单纯、幼稚、热情活跃、生气勃勃。因此,他们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的“老古板”,不喜欢讲道理式说教,严历有余,活泼不足的修道院里的“嬷嬷”。他们是幸运的一代,赶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的改革时期,因此,他们不喜欢象老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小心有余,大胆放手不足的“老阿姨”,那么,他们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他们喜欢的是时刻想着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他们喜欢是对学生真诚、坦荡,能得到学生真心与信赖的老师。他们喜欢是有丰富阅历的、有广播知识的,晓知一些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时事、体育名人的教师。他们喜欢的是能言、善辨、谈古论今,严肃而不失活泼,庄重而不缺幽默的教师。他们还喜欢与他们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能在课余与之讨论关于世界、关于足球的老师。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的同时,还要去了解我们的教育对像,从中,让同学们发现,他们的老师,也不是那种整天不苟言笑,总是刻意地谈学习,与他们还是有共同语言,还能理解他们。其实,学生崇拜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炼,崇敬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的心。
第二篇:教师是人类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是人类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科学文化知识、文学艺术以及社会科学等。人类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所创造的知识财富中,正是教师不断地担负着承先启后的传递任务。他们将自己继承的东西无私地传给下一代,才使得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当今社会,科学文化进步日新月异,如何更好的向年轻一代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及间接经验,教师的作用越显重要,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就越显必要。
在我国,教师起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教师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教师虽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但由于他们具有较高的政治、文化素质以及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可以通过培养人,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劳动者具有现代生产条件下的熟练的劳动能力,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培养人,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从而起到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在我国,教师还起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塑造年轻一代心灵的作用,同时,提高能力素质也是时代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培养和选拔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在塑造年轻一代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是关系到这一使命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以避免被时代的潮流淘汰。
(2)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是教育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与其它社会现象发生相互作用,并形成自己多方面的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形式,是教育其它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教育是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的,教师自然属于这个“人”的范畴,应该受到“培养”。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他所掌握的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与社会需要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该矛盾会因教师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能力素质而消失或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教师应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 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师生关系融洽,学术氛围浓厚。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教师应起到带头作用,教师能否参与学术研究,与能力素质有直接关系。
(4)提高自身能力素质是教师完成职业任务的基础
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要“言传身教”,就必须具有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掌握教育和科学技术。如果他只靠在校学习时学得的知识去完成这项工作是远远不够的,他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具备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上,才能彻底理解教材,深入地讲解教材,不断地向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5)现实中,在一部分教师队伍中,有提高他们能力素质的必要
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教师这一光荣工作.但仍有少数的人,他们的奉献精神不强,职业素养不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 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
(一)发扬中国传统教师风尚,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崇高理想
中国传统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他们是无私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士不可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文化传统使教师在几群关系中有一种强烈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感.中国教师能以“天下为己任”,倡天下大利,“培育国家栋梁”,“不误人子弟”,对国家和民族有较强的社会从属感,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教师的风尚,也是当代教师应弘扬的,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表现.在当代中国,教师队伍已被寄予了厚望.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人,一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其基本保证.当代教师应把握历史潮流,根据祖国和人民教育事业的需要,积极地无私地投入到人民的教育战线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注重加强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学记>>).可见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不掌握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会像在黑夜里走路一样.“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状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而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且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应成为学校的骄傲”(1).我们应了解教育工作的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以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加强对专业知识及专业以外相关知识的研究.“教师的专业基础是所任教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是现代教师合理知识结构大厦的基础,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2).专业外的学科知识是对专业知识很好的补充.加强对这两方面相关知识的科学研究是教师自身不断学习,探索,进步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活动的补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注重加强对教师其他专业能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区分其他能力的饿重要方面,是教师特有的完成职业任务的能力,除科研能力外,它主要包括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他们在同科研能力具体运用时是综合出现的.教师从事的最直接的活动是教学,因此,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它的内容也是最丰富的,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能力都是它的范畴.作为一名教师,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是必要的饿,不可或缺的,这是教师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专业能力的提高,是有效地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重要途径.(四)发挥自身的典范,楷模作用
“师者,人之模范”,(扬雄:<<法言*学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韩婴:<<韩诗外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的自身行为可以“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我国教师历来就重视自身的典范,楷模作用对受教育者身心的影响,这是因为:青年学生在智力,情感方面尚不成熟,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饿人格,情感,意识,世界观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和熏陶作用.“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3)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教师应“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教存”;陶行知是“人民教师的杰出典范”,提倡“教师应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方面.(五)搞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实施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集中体现.搞好师生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帮助教师对教学规律的更好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师生关系融洽,可以缩短师生空间上,感情上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学术大师都注重搞好师生关系:孔子的'不耻下问'就收到这种效果;各书院“师生关系融洽,感情甚笃”(4).搞好师生关系是教师能力素养的重要体现.三 在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应发挥好自己的作用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饿发展变化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外,学校和社会也应发挥自身作用,为这一大计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一)学校应注重提高自己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任何一所学校来说,教师的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成果.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校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学校应注重对教师能力素质的饿培养和考察.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教师能很好感受学术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加强在这方面的提高;同时,学校还应建立良好机制,注重加强对教师这方面的考察.(二)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饿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没有教师,便没有一代更比一代的饿人才大军,“"人民教师,无尚光荣”“(李铁映1993年1月为北京市教师的题辞).因此,”“不但学生应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尊重教师”“.(5)要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又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广大中青年教师的贡献感与所取报酬的偏低感的冲突”“(6)越来越明显,社会则应解决这一现实问题,以鼓励教师,让他们能安心工作.与此同时,社会应建立有效机制,注重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考察.(三)办好师范教育
教师能力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在师范院校中接受并形成的,其次才是在教育实践工作中逐步提高的.师范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的能力素质是区别于其它能力素质的重要方面,是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方面应强化其师范性,注重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教师队伍做好本职工作.四
总之,”“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7)而教师的关键在专业能力.在当今社会中,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才能成为受学生和社会尊重的教师.
第三篇:教师是爱的传播者
教师是爱的传播者
2010-09-15 21:17:41| 分类: 教师节 | 标签:演讲稿 |举报|字号 订阅
教师节演讲稿-教师是爱的传播者
教师为什么令我们难忘,是因为我们的心田里倾注了教师的爱。教师为什么令我们感动,是因为我们的灵魂深处凝结了教师的真情。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家陶行知的真挚感言。教师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他们对学生的爱从不求回报。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不理智和被误解的事情,他们决不因此而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诲和关爱,他们决不会把对学生的爱与自己的个人目的和利益联系起来。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教师的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教师的爱不仅是出于他们职业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们更是把学生看作是他们自己的儿女,倾注全部的心血。教师的爱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
教师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教师思考的是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他们从不因眼前的不理解而放任迁就。教师的理智是超人的,他们对芸芸众生能够区别对待,因人施教,做到对好学生不溺爱,对差学生不操之过急、循循善诱。教师的爱包含母爱且胜于母爱,在于这种爱是严格要求和精心施教的完美结合,在于它突破了母亲的那种一味的溺爱。
有人说:“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们的教师所给予的爱恰恰就是这种神圣。“教育没有爱就成了无水之池”,教师用自己的汗水辛勤耕耘,不断浇开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
对教师的爱,学生的感触是最真切的:
你给了我整片的星空,好让我自由地去来。
你给了我一盏知识的明灯,为我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我知道
我享有的是一份博大宽广的爱。
报效国家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一要义。对于报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冲锋陷阵的战斗英雄。对于报国,人们还会想到维护国家名誉和地位的政治家、外交家。然而,教师却用另外一种方式担当起了教育报国的重任,不彰显,只尽责。
第四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道德和行为直接影响教育形象,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老师的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力量,它鼓起学生智力、道德、个性向上发展的风帆。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但爱尖子生容易,爱后进生更难。而那些后进的学生就像弱苗,他们更需要关爱、理解、宽容。这是我校刘爱玲老师从教近三十年的切身体会。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始终坚信:每一颗心灵都需要抚慰,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她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尊重与理解相结合,培养后进生的自尊心。
刘老师爱后进生,首先体现在尊重与理解他们上,后进生由于思想和学习上表现都比较差,常犯错误、受到批评,遭到冷眼,往往得不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尊重和理解,久而久之,会因内心痛苦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丧失学习信心,产生自卑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为了让后进生从阴影中走出来,在心理上战胜自我,刘老师以“爱”代“嫌”,用“心药”治“心病”,真诚地关爱他们,深入细致地 了解了其落后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要求,认真分析个自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对应的方法,鼓励他们抬起头来做人,从内心深处唤醒他们的自尊意识,激发他们内在的进取动力。
02届她所带的班有个叫彭聪的学生,是四年级时从外校转来的,该生入学不久就先后跟数学老师、体育老师发生冲突,对老师紧握拳头、瞪着眼睛,恨不得把老师一口吞下去。经过了解,这位同学的爸爸长
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妈妈好上了麻将,经常整天整夜泡在麻将桌上,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很少关心,由于长期缺乏温暖,是他变得心理扭曲,敌视一切,自我封闭。刘老师利用春游登西山的机会,接近他,关心他,跟他手拉手登山、下山,一路促膝谈心。让他第一次敞开心扉与人交流,沟通;也让他第一次尝到了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第一次从心灵深处真正认识到自己也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快乐自生活、快乐童年
二、营造环境与激发学生兴趣相结合,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环境对少年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刘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是切实了解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补缺补差。同时还调动周围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看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便及时给予表扬,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乐于学,勤于学。同时,刘老师还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后进生”的兴趣是极为广泛的。对他们的兴趣教师从不横加干涉和指责,反而让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消除我的“不如人”的思想包袱,增强自信心。
再如,刘老师现在所带班级学生朱文豪和周杰二人,成绩较差,也很调皮,可他们却特别喜欢航模制作,于是刘老师就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在全班表扬鼓励他们说:老师相信,凭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把学习搞上去。从此,他们果然勤奋了,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说服教育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提高后进生的进取心。
对后进生的确需要循循善诱的教导,充满关怀,但同时也要像对其他学生一样提出严格要求,不能因后进就不作要求或降低要求。后进生犯了错误,刘老师首先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这错误将会造成的后果,使他们从道理上懂得所犯错误的厉害关系,从心底认识其后危害性,从而决心改正错误。并在他们认识错误并有悔改意识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严格要求。
刘老师清楚地记得她所带的2002届学生莫宇静看班里周艺同学的日记写得好,趁其不备,撕下她的日记,贴在自己的本子上,周艺同学哭着去告诉老师,老师找到莫宇静调查其事时,她就是不承认,于是老师先首抚慰好周艺同学,让她不要声张,然后,对于莫宇静同学进行耐心说服教育,使她认识这是盗窃别人的劳动成果,不仅伤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刘老师鼓励她说:你想把自己的日记写好这不难,只要你平时多留心生活,多读书,多观察,多与别人交流,你一定能写出好的日记的。此时她对老师的话心悦诚服,深感老师爱护她,从此,她便在日记上下了苦功夫,终于在芜湖市新世纪作文创新大赛中,她的登西山写作《路在脚下》获得了市一等奖。
四、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自律心。
德为师之魂,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是教师更重要的任务,知识可以言传,但育人需要教师的身教。孔子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不正身,如正人何?这充分说明了教师身教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刘老师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从严要求。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是刘老师座右铭,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学生没有做到的,她率先做到,她常说:学生纯真的眼神时刻注视着我,我应该做他们的典范和榜样„„。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如一日,她总是早到校,迟下班,从不迟到,不早退,时时刻刻以教育者真挚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的灵魂,抚慰他们那稚嫩的心灵。以自己的真诚叩开每一扇心灵之窗,以理解滋润每一块芳草,以引导架起一座座转化教育的金桥,使那些后进生感到温暖,受到鼓舞,看到希望。从而能够自强、自立、自律,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别人,懂得什么是爱,怎样去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学生不仅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更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自觉地保持高尚情操和道德理想。真正做到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表明了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社会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要做一名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好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丰富的学识,而且还要有高尚的品人格魅力,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育人,而且还要用自己的品格去正人,在平时的工作中,刘老师时刻都牢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并以此为荣,以此不断地自己勉励自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第五篇:教师是我们人类文化上交论文
加强师德建设,严肃教师纪律
教师是我们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总书记的这一论述对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教师而言,纪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纪律。道德使人向善,是纪律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纪律用来惩恶,是道德的坚强后盾和保障。德纪合力,双管齐下,双轮驱动齐并进。德与纪,犹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审视现状,近年来学校教师师德失范的案例可谓屡见报端,其中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就是一些教师师德沦丧,在社会上引起了不良反响.这既是对教师职业的亵渎,更是违背教师职业操守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呈现此类事件,一方面是师德建设的滑坡,另一方面是教师纪律失之于宽,失之与松,使之与软所致。为此,加强师德建设,严肃教师纪律刻不容缓。
舞钢师范作为舞钢市唯一一座培养幼师的学校,目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峰期。现在,各地幼教机构师资缺乏普遍存在,并且随儿童入园需求数的提高,需求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许多幼儿园都开始为师资的短缺而发愁。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今,即便是乡镇农村幼儿园,急需的也是一批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因此,培养出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及现代教育理念,系统掌握学前教育的 知识和各类相应技能,具有良好的实践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前教育毕业生迫在眉睫。优质人才的培养和造就,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而优质的教育,又离不开德艺双馨的教师。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舞钢师范在师德建设,教师纪律监管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形象意识淡薄。
当前,我们教师队伍里确有少数党员干部和教师,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表率意识、形象意识淡化,有的视规矩为“橡皮泥”、“稻草人”,热衷于钻营“潜规则”,或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是将“守规矩”与“不干事”、“磨洋工”划等号。履职方面存在不够爱岗敬业,对待工作敷衍塞责,喜欢当“好好先生”、“南郭先生”、“撞钟和尚”、“挑水和尚”、“出工不出力”,把纪律、规矩当作“公堂木偶”,视教师的表率作用、良好形象不管不顾。
讲规矩,就是要熟知规矩,守住规矩。一支队伍没有了规矩,就会步调不一,形如散沙;一项工作没有了规矩,就无法开展,不能成功。正所谓: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新时代的规矩,有新的要求。新时代的规矩,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懂规矩,懂党的规矩,懂政治的规矩,懂党纪国法,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标准礼仪等规矩。要清楚的知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怎样做,不能随心所欲,百无禁忌,更不能明知故犯,肆无忌惮。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问题、犯错误,原因之一就是不讲规矩。但是讲规矩,不意味着要墨守成规,不意味着要束手束脚,规矩与创新不是一对矛盾概念。讲规矩是要求广大教师在遵守党的基本规章制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联系实际、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为学生解决问题,采用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真真切切的为学生服务。
二、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明显。
教师身处教学第一线,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但是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一位刚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其知识存量在其工作的前三年就会消耗殆尽,需要再充电学习。在师范,一些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老师在知识的灌输上更需要技巧性,做到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实际上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上存在认识的误区,认为自己的一桶水足以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殊不知,在当前网络普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新陈代谢的节奏明显加快,没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就很难做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富兰克林曾说过“没有东西的袋子是立不起来的”。浅尝辄止的教育理念,以分数论英雄的时代,在教育追求短期效益急功近利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学习对于教育教学成果的贡献比较缓慢,甚至会出现反作用。这造成了很多的教师对专业学习缺 乏动力,甚至根本没有心思。
三、小成即满,争先意识不足。
(一)作风不实。我们有的教师敬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不强,小成即满,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职称到手,事业封顶,追求到站,万事皆休;躺在旧的成绩簿上贪图安逸,面对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怕苦畏难,拈轻怕重,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服务进取意识不强。部分老师对待学校交办的事情装聋作哑,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建议置若罔闻。更有甚者,厌教书,始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有的教师平时不注意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不注重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满足于自己过去已有的知识和本领,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在讲课内容上,照本宣科,书云亦云,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补充新的内容、发表新的见解、传授新的知识;在讲课方式上,依旧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境界之中,未能“教人以渔”。如此的学识和教风,根本不能满足探奇求新渐强的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以上情况,今后的工作思路如下。
一、加强纪律,提高认识,做好表率。
贯彻落实“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要求各级领导 干部一定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作为学习重点,纳入到常态学习和工作中,切实把“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的教书育人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教师主动形成“守纪律,讲规矩,做表率”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
人们常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就是要在工作中“作表率”,处处以身作则。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党员要做群众的表率,干部要做党员的表率,领导干部要做一般干部的表率,教师要做学生的表率。表率作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能够把周围的干部和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二、加强学习,提高本领。
第一,营造出一种氛围,即专业学习的氛围。现在的教育充满了浮躁,急功近利,更多的人们在寻求捷径,而不是在提高专业水平上下功夫,甚至是以歪门邪道博取所欲。学校应该从大环境着手,从上到下,营造出学习的气氛,让人产生一天不学习,生活就无味的感觉,营造出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学习氛围,以学习求发展,以学习求提高,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第二,树立起一个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全校教师中,树立起一个专业学习的榜样,宣扬其实绩,显其精神,让其他教师看见学习的力量,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出学习的紧迫感,进而投入到其中。就这样影响更多的人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形成学习的热潮。第三,指引出一个方向。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引导教师找准自己的方向,有人擅长理论研究,有人善于课堂教学,有人习惯传统课堂教学,有人喜欢现代化教学,有人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等。学校根据教师的个性特征及兴趣,指引其发展方向,投入其中,开展学习,形成教师自己的优势,让每位教师成长为有个性的教育教学能手。
三、建立有效的师德,纪律监督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主体责任,纪检的监督责任。充分利用党支部,纪检对整个学校行政及全体教师的教育监督,通过学习党的大政方针,以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
二是行政监管。学校每天有专门的领导带头日值班,设置值班专门的“德育工作考核条例记录表”、每天对各教师、各班级的德育情况都收集记录,周末进行总评,评价结果与教师考核、职称、评优挂钩。
三是班级自查。每个班,凡上有该班课的教师每节课都由上课班级的班干部对班级的德育情况进行自查后交学生科一周后汇总,学生科作周末总评,期末再全校总评,评分不达标的班级扣回班主任津贴,任课教师不达标,考核不称职,并写出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