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班重点考点背诵总结
2017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章节考试考点背诵总结
专题一 计算机概述 第一章 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第二章 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计算精度高。(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第三章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2)过程控制。(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4)信息处理。(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
第四章
数制的基本概念
1.十进制计数制
其加法规则是“逢十进一”,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值都可用0、1、2、3、4、5、6、7、8、9共10个数字符号组成的字符串来表示,这些数字符号称为数码;数码处于不同的位置代表不的数值。例如720.30可以写成7×102+2×101+0×100+3 ×101+0×102,此式称为按权展开表示式 2.R进制计数制
从十进制计数制的分析得出,任意R进制计数制同样有基数N、和Ri按权展开的表示式。R可以是任意正整数如二进制R为2。
(1)基数(Radix)一个计数所包含的数字符号的个数称为该数的基,用R表示。例如,对二进制来说,任意一个二进制数可以用0,1两个数字符表示,其基数R等于2。
(2)位值(权)任何一个R进制数都是由一串数码表示的,其中每一位数码所表示的实际值都大小,除数码本身的数值外,还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关,由位置决定的值就称为位置(或位权)。
位置用基数R的I次幂Ri表示。假设一个R进制数具有n为整数,m位小数,那么其 1 位权为Ri,其中i=-m~n-1。
(3)数值的按权展开,任一R进制数的数值都可以表示为:各个数码本身的值与其权的乘积之和。例如,二进制数101.01的按权展开为: 101.01B=1×22+0×21+1×20+0×2-1+1×2-2=5.25D
任意一个具有n位整数和m位小数的R进制数的按权展开为:
(N)R=dn-1×RN-1+dn-2×RN-2+„+d2×R2+d1×R1+d0×R0+d-1×R-1+„+d-M×R-M其中di为R进制的数码
第五章 二、十、十六进制数的数码
(1)十进制和二进制的基数分别为10和2,即“逢十进一”和“逢二进一”。它们分别含有10个数码(0,1,2,3,4,5,6,7,8,9)和两个数码(0,1)。位权分别为10i和2i(i=-m-n-1,m,n为自然数)。二进制是计算机中采用的数制,它具有简单可行、运算规则简单、适合逻辑运算的特点。
(2)十六进制基数为16,即含有16个数字符号:0,1,2,3,4,5,6,7,8,9,A,B,C,D,E,F。其中A,B,C,D,E,F分别表示数码10,11,12,13,14,15,权为16i(i=-m~n一1,其中m、n为自然数)。加法运算规则为“逢十六进一”。如表1-3所示列出了0~15这16个十进制数与其他3种数制的对应表示。
(3)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利用按权展开的方法,可以把任一数制转换成十进制数。例如:
1010.101 B=1 ×23+0 ×22+1 ×21+0 ×2 01×2-1+0 ×2-2+1×2-3 只要掌握了数制的概念,那么将任一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都是一样的。
(4)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把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其方法是采用“除二取余”法。具体步骤是:把十进制整数除以2得一商数和一余数;再将所得的商除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商数和余数;这样不断地用2去除所得的商数,直到商等于0为止。每次相除所得的余数便是对应的二进制整数的各位数码。第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低有效位,最后一次得到的余数为最高有效位。
把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方法是“乘2取整”,其结果通常是近似表示。上述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十进制数对十六进制数的转换,只是使用的基数不同。
(5)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间的转换。二进制数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是从个位数开始向左按每4位的组划分,不足4位的组以0补足,然后将每组4位二进制数代之以一位十六进制数字即可。十六进制数字即可
第六章 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
1.计算机指令
一条指令必须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一台计算机可能有多种多样的指令这些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2.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够识别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2)汇编语言。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汇编语言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它。必须先把汇编语言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称目标程序),然后才能被执行。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要用翻译的方法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翻译的方法有“解释”和“编译”两种。一个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装配”才 2 能成为可执行的机器语言.
第七章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运算器,运算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和形成信息的加工厂,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它由算术逻辑运算部(ALU)、累加器及通用寄存器组成。
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它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地执行各条指令。它通常由指令部件、时序部件及操作控制部件组成。
(1)指令寄存器:存放由存储器取得的指令。
(2)译码器:将指令中的操作码翻译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3)时序节拍发生器:产生一定的时序脉冲和节拍电位,使得计算机有节奏、有次序地工作。
(4)操作控制部件:将脉冲、电位和译码器的控制信号组合起来,有时间性地、有时序地控制各个部件完成相应的操作。
(5)指令计数器:指出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3.存储器,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装置,主要用来保存数据和程序,具有存数和取数的功能。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CPU只能访问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外存中的数据只有先调入内存后才能被CPU访问和处理。 4.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准备好的数据、程序等信息转变为计算机能接受的电信号送入计算机。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运算结果或工作过程以人们要求的直观形式表现出来。
第八章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二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分为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翻译程序)、服务程序和数据库系统4大类别。
(1)操作系统(OS)。一个操作系统应包括下列5大功能模块: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通常分成以下5类。
① 单用户操作系统。微软的MS-DOS、Windows属于此类。
②批处理操作系统。IBM的DOS/VSE属于此类。
③分时操作系统。UNIX是国际最流行的分时操作系统。
④实时操作系统。
⑤网络操作系统。
(2)对于高级语言来说,翻译的方法有两种:解释和编译。对源程序进行解释和编译任务的程序,分别叫做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两类其中通用软件又分为3类。
(1)文字处理软件如Office 2000中的Word。
(2)电子表格软件二如Office 2000中的Excel。
(3)专家系统。
第九章 中央处理器(CPU)
中央处理器(CPU)主要包括运算器(ALU)和控制器(CU)两大部件。此外,还包括若干个寄存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又称微处理器。计算机的所有操 3 作都受CPU控制,CPU和内存储器构成了计算机的主机,是计算机系统的主体。CPU的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由它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CPU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字长和时钟主频。
1.存储器
计算机的存储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设在主机中的内部存储器,也叫主存储器,用于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程序所用的数据,属于临时存储器:另一类是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存储器,叫外部存储器。简称外存,也叫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外存中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属于永久性存储器,当需要时应先调入内存。(1)内部存储器
一个二进制位(bit)是构成存储器的最小单位。通常将每8位二进制位组成的一个存储单元称为一个字节(Byte),并给每个字节编上一个号码,称为地址(Address)。
①存储容量,存储器可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称为存储容量。度量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此外,常用的存储容量单位还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和GB(千兆字节)它们之的关系为:
1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bits)
KB二1024 B;1MB=1024KB;1GB二1024MB
②存取时间,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是指从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经历的时间。
③内存储器的分类,内存储器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类。
随机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的信息既可以读出,又可以向内写入信息,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随机存储器又可以分为静态RAM和动态RAM两种。
静态RAM的特点是只要不断电,信息就可长时间的保存。其优点是速度快,不需要刷新,工作状态稳定;缺点是功耗大,集成度低,成本高。
动态RAM的优点是使用组件少,功耗低,集成度高:缺点是存取速度较慢且需要刷新。 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特点:存储的信息只能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信息也不丢失。只读存储器大致可分成3类:掩膜型只读存储器(M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和可擦写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2.外部存储器,目前最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和光盘等。与内存相比,这类存储器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价格较低,而且在断电后也可以长期保存信息,所以又称为永久性存储器。
磁盘存储器又可分为软盘、硬盘和光盘。磁盘的有效记录区包含若干磁道,磁道由外向内分别称为0磁道、1磁道„„每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物理单位。硬盘一般有多片,并密封于硬盘驱动器中,不可拆开,存储容量可观,可达几百吉字节。软盘被封装在保护套中,插入软盘驱动器中便可以进行读写操作。软盘可分为3.5英寸和5.25英寸两种,软盘上都带有写保护口,若处于写保护状态,则只能读出,不能写人。光盘可分为只读型光盘(CD-ROM)、一次性写人光盘(WORM)和可擦写型光盆。磁盘的存储容量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容量=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内字节数×面数×磁盘片数
专题二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简介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 4 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的管理下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1)远程终端联机阶段。(2)计算机网络阶段。(3)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4)信息高速公路阶段。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系统具有丰富的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资原共享和快速通信。
(1)快速通信(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快速传输信容、的手段.网上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传送数据、交换信息(目前可以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2)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是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和数据等。所谓共享资源就是指网络中各计算机的资源可以互相通用〕比如:在办公室里的几台计算机可以经网络共用一台激光打印机。(3)提高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互相设置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网络中的后备机即可代替继续执行,保证任务正常完成,避免系统瘫痪,从而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4)分担负荷。
当网上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过重时,可将部分任务转交到其他较空闲的计算机上去处理,从而均衡计算机的负担,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5)实现分布式处理。
将一个复杂的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由网上的计算机分别承担其中的一个任务,共同运作并完成,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这就是分布式处理模式。计算机网络使分布式处理成为可能。
第二章 数据通信常识
计算机通信有两种,一种是数字通信.另一种是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是指将数字数据通过数字信道送;模拟通信是指将数字数据通过模拟信道传送。
1.信道,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电波等。 2.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信号是数据的表现形式。信号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两类。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常用一个脉冲表示一位二进制数。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声音就是一种典型的模拟信号。目前,计算机内部处理的信号都是数字信号。 3.调制与解调,在发送端,将数字脉冲信号转换成能在模拟信道上传输的模拟信号,此过程称为调制;在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转换还原成数字脉冲信号,这个反过程称为解调。 4.带宽与数据传偷速率,在模拟信道中,以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它用传送信息信号的高频率与低频率之差表示,以Hz、kHz、MHz和GHz为单位。
在数字信道中,用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不信道的传输能力,即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bps),单位 为bps、Kbps、Mbps和Gbps带宽与数据传输速率是通信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
5.误码率,它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出错率,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百万分之一)。
6.计算机通信的质量,计算机通信的质量有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一个是数据传输速率,5 另一个是误码率。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资源子网主要包括: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外部设备、网络协议及网络软件等。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收集、存储和处理信息,为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资源共享功能等。通信子网即把各站点互相连接起来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线路(即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如通信控制处理器)、网络协议和通信控制软件等。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连接网上各种计算机,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力口工和通信处理工作。 通信子网中几种设备的简介如下。 1.调制解调器(MODEM))
具有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分外置和内置两种。外置调制解调器是在计算机机箱之外使用的,一端用电缆连在计算机上,另一端与电话插口连接。优点是便于从一台设备移到另一台设备上去。内置调制解调器是一块电路板,插在计算机或终端内部,优点是价格比外置调制解调器便宜。缺点是插入机器就不易移动。 2.网络接口卡
网络接口卡(简称网卡)属网络连接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和通信电缆连接起来,以便电缆在计算机之间进行高速数据传输。因此,每台连接到局域网的计算机都需要安装一块网卡。通常网卡都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内。 3.路由器(Router)
用于检测数据的目的地址,对路径进行动态分配,根据不同的地址将数据分流到不同的路径中。如果存在多条路径,则根据路径的工作状态和忙闲情况,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动态平衡通信负载。有的路由器还具有帧分割功能路由器连接两个以上的同类型的网络,提供网络层之间的协议转换。
第四章 因特网概述
(一)何谓因特网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将世界不同地区、规模大小不
一、类型不同的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音译为“因特网”,也称“国际互联网”。它的前身就是ARPANET网它是一个信息资源极其丰富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1.Internet的主要特汽〖HTSS〗
(1)Internet采用分组交换技术(2)Internet使用TCP/ IP协议
(3)Internet通过路由器将各个网络互联起来
(4)Internet上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给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 2.我国Internet概况
我国从1994年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接,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5大Internet主干网: 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网(CHINANET)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通网(UNINET)(二)因特网提供的服务
Internet能提供丰富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电子邮件(E-mail):电子邮件是因特网的一个基本服务,是因特网上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功能。
(2)文件传输(FTP):为因特网用户提供在网上传输各种类型的文件的功能。FTP服务分普通FTP服务和匿名FTP服务两种。
6(3)远程登录(Telnet):远程登录是一台主机的因特网用户,使用另一台主机的登录账号和口令与该主机实现连接,作为它的一个远程终端使用该主机的资源的服务。
(4)万维网(www.xiexiebang.com就是一个电子邮件地址。
(3)电子邮件的构成
电子邮件都有两个基本部分:信头和信体。信头中基本包括收件人、抄送、主题,信体是正文内容,有时还可以包含附件。 2.Outlook Express的使用
Microsoft Outlook Express是一款常用的收发邮件软件,利用它来收发邮件也是上机考试必考内容。(1)账号的设置
单击快速启动工具栏中的“启动Outlook Express”按钮,启动Outlook Express打开Outlook Express窗口。
(2)单击“Outlook Express”的“工具”下拉菜单中的“账号”命令,打开“Internet账号”对话框二
(3)单击“邮件”标签,打开“邮件”选项框。
(4)单击“添加”按钮,打开“ Internet连接向导”对话框,填入电子信箱用户的 10 姓名。(5)单击“下一步”按钮,填入电子邮件地址。
(6)单击“下一步”按钮,分别填入由ISP提供的接收邮件服务器POP3和发送邮件服务器域名。
(7)单击“下一步”按钮,分别填入账号名(即电子邮件字符@前的用户标识)和打开信箱的密码。
(8)最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最后一个Internet“连接向导”对话框,再单击此对话框上的“完成”按钮返回到“邮件”选项卡,再单击“关闭”按钮,简单设置完成。(2)撰写发送邮件
(1)单击“启动Outlook Express”按钮,启动Outlook Express
(2)单击工具栏中的“新邮件”按钮,出现撰写新邮件的窗口。窗口上部分为信头,下部分为信体。将插入点移到信头的相应位置,并填写各项。
(3)单击“发送”按钮,即可发往各收件人二 3)在电子邮件中插入附件
如果要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发送计算机的其他文件,如Word文档、图片等,那么当撰写完简短的电子邮件后,可按下列操作插入指定的计算机文件
(1)在“插入”下拉菜单中单击“文件附件”命令,或直接单击工具栏上的“附件”按钮,打开“插入附件”对话框。
(2)在对话框中选定要插入的文件,然后单击“附件”按钮。
(3)在新撰写的邮件的“附件”框中就会列出所附加的文件名。 4)接收和阅读邮件
先连接因特网,启动Outlook Express如果要查看是否有电子邮件,则单击工具栏上的“发送/接收”按钮。此时,会出现一个邮件发送和接收的对话框。当下载完信件后,便可阅读。阅读邮件的操作如下。
①单击OutlookExpress 窗口左上部的邮件文件夹中的“收信箱”,便弹出一预览邮件窗口。该窗口左半部为邮件文件夹;右半部上边为邮件列表区,收到的所有信件都在此列出;右半部下边是邮件预览区。当在邮件列表区中选择一个邮件并单击后,该邮件内容便显示在邮件预览区中。②若要简单地预览某个邮件,单击列表区中的某个邮件即可。若要仔细阅读,尤其是打算复信时,则必须双击它
当阅读完一封邮件后,可直接单击窗口“关闭”按钮,结束此邮件的阅读。(5)阅读和保存附件
如果邮件中含有附件,则在邮件列表框中,该邮件的左端会显示一个回形针图标。单击邮件预览窗格左上角的“附件”按钮(标有回形针图形),打开附件手拉菜单,单击附件的文件名就可以阅读了。如果要保存附件到另外的文件夹中,那么可单击下拉菜单中的“保存附件„”命令,打开“保存附件”对话框,指定文件夹名,单击“保存”按钮 也可以在邮件阅读窗口中,用鼠标右键单击“附件”框中的附件名,使用决捷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来阅读。
(6)复信与转发
①看完一封信需要复信时,直接单击下具菜单中的“回复作者”或“全部回复”图标。此时弹出复信窗口,这里的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已由系统自动填好,原信件的内容也都显示出来。 ②转发对于刚阅读过的邮件,直接在邮件阅读窗口上点击“转发”图标。对于收信箱中的邮件,可以先选中要转发的邮件,然后单击“转发”图标_之后,均可进人类似回复窗口那样的转发邮件窗口。填入收件人地址,多个地址之间用逗号隔开。必要时,在待发的邮件之下撰写附加信息。最后,单击“发送”按钮,完成转发。
第二篇:2017年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班教学教法考点系统复习资料
2017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教法考点复习
考点复习
1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特点有((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独立性、发展性))。
2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主要表现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层次性、人文性))五个方面。
3信息技术课程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4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显现任务、教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五个环节。
5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特点((实践性、耦合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发展性))。
6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尝试错误和顿悟法))。
7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类型与选择从时空距离看可以分为((远程教学方法和非远程教学方法))。
8课堂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全班或分组集体上机、分组协作学习))。
9分析学习内容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卡片法、解释结构模型法))等等。
10我们对中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所有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内容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信息技术应用软件操作技能、计算机算法与程序))等三大 类。
11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分为((课堂讲授型、自主探究型、合作探究型))三种。
12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结果评价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是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以规范的方式展现出来,其呈现是灵活多样的,((有叙述式、表格式))等。
14叙述式教案应包括((课题、学习目标、授课时数、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件资源和反思))等项目。15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手段有((提问、课堂作业、课外作业))等。
16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有((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和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17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分为((替代型策略和生成型策略))。18在教育调查法中,教育问卷的份数不应少于((30份))。19影响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因素有((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
20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包括三个过程:((习得新信息、转换、评价))。
21问题解决的策略分为((算法与启发式))两种。
22信息技术问题解决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四个阶段。
23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一般分为五步((明确问题、定义和表征问题、探索可行的策略、按照策略行事、复查和评价活动策略))。24在信息技术态度习得的心理过程分析中,态度包括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25班杜拉将观察学习分成((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26信息技术技能形成心理包括技术学习的((认识心理与个性心理特征))。
27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8基于校园网络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功能上的优点有((共享数据库资源、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系统可靠性、提高办公效率))。29信息技术课程专用软件分为((操作系统、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程序设计语言、多媒体制作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30从网络教学的内容结构上看,网络教学资源库可以分为((教学资源库、学习资源库))。
31网络资源的选择应从六个方面考虑,包括((网络资源的主题性、网络资源的准确性、网络资源的权威性、网络资源的时效性、网络资源的教育性、网络资源的技术性、网络资源的艺术性))。32衡量信息技术测验的好坏,需要考虑测验的((信度、效度、试 题的难度、区分度))等。
33信息技术教师能力除了包括了解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评价能力等各学科教师普遍应该具备的能力外,还应包括((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资源收集、开发、整合和利用能力,多媒体设备应用能力,网络教室应用和管理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在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优化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之和。
信息技术的含义,信息技术不仅包含各种信息媒体,还包括运用信息媒体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信息的方法,所以说信息技术是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信息的手段和体系的总和。36 信息技术教学论:信息技术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它是将一般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相结合,用来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同时在此基础上研究一般理论,对有关的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并且研究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规律的学科。
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在特定的信息社会中人的一种综合素质。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国家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制度,总结出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包括信息意识、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与技能。
教育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研究问题的资料,科学分析教育现状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种实践活动。39 文献法:文献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有关文献,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的问题,揭示其规律和属性的一种方法。
行动研究法:主要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并确定问题,系统地制定并根据研究实际不断调整方案、开展探究活动,进而改进教育实践的研究方式。
41.教育实验法:教育实验法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和假设,在观察和调查的基础上,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某些研究变量,组织有计划的教育实践,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从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42.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教育科研中一种重要的传统研究方法,是教育科研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它主要是指有意识、有目的地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经验,从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讨论法: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通过议论、争论或辩论,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 物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与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知认识。46 实验操作法:实验操作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仪器设备,控制实验条件,引起变化并观察、记录与分析实验现象,从而获得经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的、为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循都一般原理或准则。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将教与学的原理转化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方案的系统化计划过程,是一种教学问题求解,侧重于问题求解中方案的寻找和决策的过程。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而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绩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做出价值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修改、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活动。
说课: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于授课前面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也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还是评估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51、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1)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与任务;(2)信息技术的课程设置(3)信息技术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5)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6)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52、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任务是:
(1)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熟悉中小学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3)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教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4)了解信息技术科研的一般方法,掌握信息技术常用科研方法的基本步骤,具备信息技术科研的初步能力。(5)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途径,为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53、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信息技术教学论的学习要求
(1)端正态度,明确信息技术教学论学习的重要性。(2)重视方法,提高能力。(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的技术。54、开设信息技术教学论的目的是什么?
(1)树立现代教育理念;(2)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和信息技术科研的能力。
55、信息技术教学论研究方法有哪些?(1)教育调查法;(2)文献分析法;(3)行动研究法;(4)教育实验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基于设计的研究。
56、你是如何理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
(1)提升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2)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3)有效支撑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4)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起到奠基作用(5)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7、为什么信息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信息化社会呼唤信息技术教育(2)教育信息化呼唤信息技术教育(3)经济全球化呼唤信息技术教育
58、为什么信息技术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1)信息技术是基础学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信息技术转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3)信息技术能有效支持终身学习(4)信息技术改变了日常生活方式
59、简述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课的重视力度不够(2)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衔接存在问题,急需更新原有纲要(3)发展不平衡(4)重知识和技能教学,轻信息伦理培养(5)教学有效实施欠缺(6)师资力量不足 60、简述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思路。(1)更新观念(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3)研制新的课程指导纲要(4)改进教学方法(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1、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
教育部《指导纲要》规定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安排应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并要体现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2、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哪几个教学环节?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有哪些优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显现任务、教师导学、明确任务、完成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五个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点:
(1)任务驱动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2)易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3)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63、简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原则。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2)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3)培养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原则(4)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5)趣味性和严谨性相结合原则(6)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原则
64、简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特点。
(1)兴趣浓厚,但注意力保持不够(2)自主探究倾向明显,协作意 识不够3)重实践操作,轻理论学习(4)重技能学习,轻意识伦理道德学习(5)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65、如何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1)注意培养学生信息能力(2)培养学生动手处理信息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其他基础文化素养(4)必须尊重学生个性(5)强调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
66、如何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意识与素养?
(1)做好引导工作,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动机,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观念,加强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形成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67、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特点。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2)评价内容多元化特点(3)评价环境差异性特点(4)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评价特点 68、简述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意义和作用.(1)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有助于鉴定信息技术教师的资格。(2)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有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业绩。(3)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改善。
(4)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有助于实现教师队伍的科学管理。69、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有哪些?
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培养: 第一种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直接培养;
第二种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三种是通过在课外活动、作业中要求使用信息技术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目的。
70、目前对信息技术技能习得的心理研究集中为哪三点? 第一技术学习是一个融观察、试验、设计、制作、交流、评价于一体的过程;
第二,技术学习的过程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第三,技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简述多媒体教室的优点。适合使用演示性的CAI课件;
操作简单,能同时结合常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易于扩大教学规模,对学生数量没有太大的限制。72 简述网络资源库应具备的五个特点。
第一,科学的资源分类,即按学科、知识段和按资源格式、类型分类、使教学资源库整体结构严谨。
第二,规范的资源格式,即整个系统以权威、通行的规定为标准。第三,良好的可扩充性,即可动态增加科目、知识段、知识单元、知识点及资源的其他性质等。
第四,多样的检索方式,即提供高级搜索、导航式搜索、图片预览式搜索、简单搜索、全文搜索等多种资源检索方式。第五,有效的资源积累机制,即可以单个资源导入、批量资源导入等方式扩充资源。
73、简述如何优化信息技术教学人文环境。
(1)在教学目的中营造人文环境(2)在教学过程中优化人文环境(3)在教学内容中挖掘人文环境 74 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重要意义。(1)评价可以检查学习效果,激励学习动机(2)评价可以促进学习的保持和迁移,巩固学习成果(3)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4)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反思
简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原则。(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的诊断作用(2)树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意识(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三篇:2014年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专业知识培训班考点背诵
2014年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入编考试培训班考试考
点背诵(中学生物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细胞中的化学元素
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在动植物细胞中种类大体相同,含量相差很大;含量占生
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为大量元素(9种);主要元素(6种)占细胞总量的97%。
生物体内部分元素功能如下:
(1)Ca:人体缺乏会患骨软化病,血液中Ca 2+含量低会引起抽搐,过高则会引起肌肉无力。
血液中的Ca 2+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如果用柠檬酸钠或草酸钠除掉血液中的Ca 2+,血
液就不会发生凝固。Ca在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2)Fe:人体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会患贫血。植物中属于不能再利用元素,缺乏时幼
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3)Mg:叶绿体的组成元素,很多酶的激活剂。植物缺镁时老叶易出现叶脉失绿。
(4)B: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缺乏时植物会出现花而不实。
(5)I:甲状腺激素的成分,若缺乏此元素幼儿会患呆小症,成人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6)K:血钾含量低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导致心律失常。在植物体内参与有机
物合成和运输。
(7)N: N是构成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及各种酶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
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
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
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8)P: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及NADPH的必需元素。植物体内缺P,会影响到
DNA的复制和RNA转录,从而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发育。P还参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因为ATP和ADP中都含有磷酸。P也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
营养化的元素。
(9)Zn:是某些酶的组成部分,也是酶的活化中心。
2.生物界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
物界所特有;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
中含量相差很大。整个生物界具有统一性,表现在:(1)都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2)都共
用一套密码子(不能说:都具有细胞结构,都是以DNA为遗传物质,都要进行呼吸作用)。
3.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有C、H、O、N,有些重要的蛋白质还有P、S,有些特殊的蛋白
质还含有Fe、I等,其中后面两种属于微量元素。
4.胆固醇、维生素D可从食物中吸收,也可在人体内合成,性激素可从消化道吸收而保持其
生物活性。
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锦华教育招教培训咨询QQ1317468808 1
1.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合成蛋白质。
2.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加强(合成抗体、淋巴因子);青蛙受精卵从第四次分裂开始,细胞周期长短开始出现差异。
3.癌细胞的特点:细胞能无限分裂,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球形),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减小,细胞能移动。
4.所有的蛋白质类物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5.细胞质是活细胞进行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6.衰老细胞的特点:(物质变化)细胞中水分减少、色素积累;(结构变化)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膜通透性改变;(代谢变化)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
7.一个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细胞分裂;一个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加倍或减半是因为DNA的复制或着丝点的分裂。
8.染色单体的出现和消失分别是由于染色体的复制和着丝点的分裂。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1.植物未成熟的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中亲水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大豆种子、花生种子),成熟植物细胞吸水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细胞液浓度的高低。
2.光合作用过程中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ATP和NADPH中,NADPH的作用有供氧和供能。
3.能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之后能自动复原的适当浓度溶液有:KNO3、乙二醇、尿素、葡萄糖。
4.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必须先将反应物和酶溶液分别加热到研究温度时再混合后保持该温度一段时间。
5.去掉植物的大部分叶片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水分的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不会影响矿质元素的吸收(主要由根的呼吸作用完成)。
6.叶绿体中少数特殊状态叶绿分子具有吸收转化光能的作用(不传递光能),其他色素能吸收传递光能(不转化光能)。
7.保存植物种子、果实的氧气应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此时无氧呼吸刚停止,有氧呼吸刚开始),而不是完全隔绝氧气。
8.脂肪肝形成的原因:脂肪摄入过量、磷脂合成受阻、脂蛋白合成受阻(肝功能不好)。
9.下列生理过程不需要酶的参与:氧气进入细胞、质壁分离、叶绿体吸收光能。
10.食品罐的安全钮鼓起,最可能的原因是里面的微生物由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和酒精。
11.肝脏能将血液中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转化为肝糖原或葡萄糖,其意义是:稳定内环境的pH、减少能源物质的浪费。
12.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指不能通过转氨基形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共八种: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
1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丙酮能溶解色素,用来提取色素;层析液用来分离色素。
第四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能启动生物的生殖行为的外界因素是光照时间的长短(长日照:貂、鼬;短日照:山羊、鹿)。
2.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数目、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种类都不断增加,而细胞全能性降低。
3.极体和极核的比较:
相同点: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都为体细胞一半;不同点:前者在卵巢中形成,后者在胚珠中形成,前者基因型可以和卵细胞不同,后者的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4.大豆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小麦种子中与动物受精卵中卵黄功能相同的结构是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受精极核形成后直接发育,受精卵形成后经过休眠期后才发育(同时受精,先后发育)。
5.酵母菌有氧气时进行有氧呼吸,出芽生殖(无性生殖);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有性生殖)。
6.多年生植物生殖生长开始后,营养生长不停止。
7.枝条扦插成活过程中发生了脱分化与再分化(需要生长素,不需要外界光照和营养物质)。
8.胚胎中的细胞(植物细胞:卵细胞受精形成受精卵,两个极核受精形成受精极核)和囊胚中的细胞(动物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到一定时期,此期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9.种子萌发过程中发生: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有机物种类增加、干物质减少、有机物分解、耗氧增加。
第五章遗传和变异
1.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对应片段的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2.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而染色体上整个基因增添或缺失、改变属染色体变异。
3.发生双受精时,参与受精的两个精子基因型相同,参与受精极核形成的两个极核与卵细胞基因型相同。
4.等位基因(D)与(d)的本质区别与D和A的本质区别是相同的:碱基对的排列序列不同。
5.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因有:原核生物细胞中的基因、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基因。
6.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注入小鼠体内变成S型细菌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7.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直接控制相应结构的蛋白质的合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控制酶的合成而影响代谢过程达到控制生物性状(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8.人体能转运氨基酸的tRNA共61种,每个tRNA一端有三个未配对的碱基(tRNA不是只有三个碱基)。
9.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
10.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的后期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着丝点不分开);有丝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无基因重组)。
1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实验步骤是先杂交(得F1)后自交(得F2)。
12.F2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1)雌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
(2)雄性个体产生各种类型的雄配子的比例相等;
(3)各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4)各种基因型的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
(5)样本足够大
(6)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完全显性。(不要求雌配子和雄配子比例相等)
13.两个纯合的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YyRr,则亲本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YYRR*yyrr或YYrr*yyRR,F1自交得F2,F2中亲本型所占的比列有两种可能:10/16或6/16。
14.基因重组的三种情况: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结合;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上交叉互换,重组DNA(转基因)。
15.转录和复制都发生在细胞分裂期间。
16.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禁止近亲结婚。
17.多基因遗传病的两个主要特点:易受环境影响,具有家庭聚集现象。
18.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期间的DNA复制时,染色体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形成时。
第六章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动力)。
2.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进化)是定向的。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4.种群进化了不等于形成新物种,但新物种形成肯定是通过进化完成的。
5.种群的基因库发生变化时,表示种群进化了(标志:基因频率改变),只有当基因库变得与原来很不相同时,才表示新物种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
5.只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可能达到生殖隔离(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时生殖隔离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多倍体形成新物种)。
6.6.只有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才可能达到生殖隔离(必要不充分条件),有时生殖隔离的形成可不经过地理隔离(多倍体形成新物种)。
7.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必要条件:隔离。
8.属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有:
(1)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2)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材料;
(3)遗传使生物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加强;
(4)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9.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和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4)自然选择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定向进化;
(5)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0.生殖隔离的几种情况:
(1)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
(2)植物因开花季节、花形态不同不能交配;
(3)能交配但胚胎在发育早期就会死去;
(4)杂种后代没有生殖能力。
11.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先变异,后选择。
12.解释低频性、有害性的突变为什么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对于每个基因来说突变率很低,但每个种群有很多个体,每个个体又有很多基因,因此一个种群产生的突变基因很多。突变的有害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
13.进化所涉及的方向:
(1)生物进化的方向;
(2)生物变异的方向;
(3)基因频率改变的方向;
(4)自然选择的方向。
14.物种的形成与生物的进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哪怕是很小的改变),那么种群就进化了;而只是当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时才可能形成新的物种(标志是生殖隔离)。
15.新物种的形成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染色体变异,可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16.隔离的本质是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第七章生物与环境
1.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生物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2.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富集的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含量越多。
3.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害虫,短时间内害虫数量下降,但抗药性个体比例增加,抗药基因的基因频率上升。
4.农业上害虫的防治策略是: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在较低的水平(维持食物链:农作物→害虫→天敌)。
5.植物种群(木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时要求:随机取样、调查期无砍伐、样本数量足够大。
6.植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本法;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群落结构的调查内容:水平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上动植物种群数和各种群的种群密度。
7.种群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数量研究的意义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增长、波动、稳定、下降四种情况。
8.种群数量的增长“J”型曲线,实现条件:食物空间条件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适
t 用情况: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一段时间;计算公式:N1=N0λ(这里λ原表示的增长率
是保持不变的)。
9.种群的数量增长“S”型曲线,原因:空间食物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加;增长率变化情况: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数量达K/2)开始下降至零(种群数量达最大值K)。
10.生态系统具有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的调节能力,人工林的自动调节能力差是因为其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具有完全相反的关系。
第八章生物圈
1.生物圈组成:环境、大气圈底部、水圈、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地球上全部的生物。
2.生物圈形成: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
(1)光合作用的出现改变了大气的成分。
(2)大气中氧气的出现促进了生物的进化:厌氧到需氧;臭氧气层的形成使生物从水生进化到陆生。
3.生物圈稳定的维持
从能量的角度:有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
从物质角度:(1)生物圈在物质上能自给自足(能量能否自给自足);(2)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三级结构使得物质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3)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形成(大
气成分的调节、物种数量的调节)。
4.生物圈的稳定和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改变生产模式:原料—产品—废料—原料—产品—原料—产品;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生物多样性价值:(1)直接使用价值——药用、工业原料、食用、美学、仿生、科研(抗虫基因);(2)间接使用价值——主要表现为生态功能(绿色水库、净化空气、地球之肺、地球之肾);(3)潜在使用价值——未被发现的价值。
7.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物种丰富、古老物种多、经济物种多、生态系统多种多样。(1)裸子植物:银杉;(2)被子植物:珙桐;(3)爬行动物:扬子鳄;(4)哺乳动物:白鳍豚;
(5)活化石:银杏。
8.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主要原因)、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威胁本地物种(没有天敌)。
9.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
(3)加强法制教育和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利用,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
第四篇:2018年新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考点背诵总结
2016年新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
中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考点背诵总结
考点1 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现实的三维空间或平面上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以此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美术又被称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和静态艺术,广义上的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和书法等。美术的基本特征包括: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和静态性。
考点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西、陕西等地。
考点早期壁画、地画、岩画。壁画: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中出土的壁画残片和宁夏固原麻黄剪子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用红彩绘制的几何纹壁画残片。地画:1982年在在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房基遗址地面上发现的人物和动物绘画形象。岩画:内蒙古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云南沧源、广西左江、江苏连云港岩画等。
考点新石器时代 的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类。
考点青铜器的纹饰主要分为动物纹饰(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饰(底纹或细部)两大类。青铜器的特征:(1)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2)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3)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考点6
秦代雕塑最具代表性的是秦代陶塑兵马俑。秦代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弘的气势,是秦王朝国力和武力强盛的象征,是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霍去病墓石雕是西汉大型石雕中的代表作。霍去病墓石雕的手法采用因材施雕的技巧,代表性的石雕是《马踏匈奴》。汉代青铜雕塑的杰出代表作品:《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考点7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代表作有:《羊形灯》《长信宫灯》《错金博 山炉》《漆棺》《云纹漆鼎》《汉代长乐明光纹锦》等。
考点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时期,其中该时期的画家有:曹不兴,三国吴国人,是最早享有盛誉的一位画家。卫协,西晋画家,他的创作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谢赫评价称:“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备该形似,而秒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谢赫六法论的内容是:(1)气韵生动;(2)骨法用笔;(3)应物象形;(4)随类赋彩;(5)经营位置;(6)传移模写。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出身贵族。他是东晋最伟大的一位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杨子华,唐代画家阎立本认为他“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有《北齐校书图》传世。
考点9
山水画在晋代成为了独立的画种,宗炳和王微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以山水画知名的画家。东晋顾恺之的《论画》和刘宋之际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是现存早期的画论著述。青绿山水的代表画家有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春山行旅图》。王维,南宗画派鼻祖,他的山水画技法特点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考点10
阎立本初唐画家,善画道释、人物、山水、鞍马,尤以道释人物画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周昉,字仲郎,一字景玄,工仕女,善画肖像、佛像,是当时有名的宗教画家兼人物画家。周昉的佛教画曾成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被称为“周家样”。其代表作有《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顾闳中,五代唐画家,江南人,其代表作有《韩熙载夜宴图》等。隋唐重要的雕塑家有韩伯通、宋法智、吴道子、杨惠之、张阿乾、王耐儿等。张择端,子正道,代表作品是《清明上河图》。王希孟,北宋后期杰出的青年山水画家,代表作是《千里江山图》。
考点1
1顾恺之绘画成就和绘画理论: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尤其重视眼神的刻画,作画数年不点眼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同时也擅长以绘画艺术语言来着意刻画对象的心理特征与精神面貌。他一反汉魏古拙之风,专重传神,点睛最妙。顾恺之所作人物画,善于用淡墨晕染增强质感,运用线描勾勒出劲挺有力的细线,人物五官描绘细致入微,动态处理自然大方。并以人物面部的复杂表情,来隐现其内心的丰富情感;衣服线条流畅 2 而飘逸,优美生动,充满艺术魅力。其晚年笔法如春蚕吐丝,似拙胜巧,为加点缀,而神采飘然,富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顾恺之的绘画理论有: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传神写照。
考点12
唐代陶瓷从种类上来看,可分为青瓷、白瓷、唐三彩三类。唐代织绣工艺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以织锦最著名,称为“唐锦”。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垚最为知名,四人并称“南宋四家”。“元四家”指的是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宋代陶瓷工艺中最著名的有五大名窑(官窑)是:哥、官、汝、定、钧。
考点1“吴门四家”指的是沈周,早期谨细,师法王蒙;后期粗简,师法吴镇。作品有《吴门十二景》《庐山高图》。文征名,也分粗细风格,以细见长。作品有《骑驴归思图》《春山伴侣图》。仇英,青绿水墨均有,作品有《桃源仙境图》《停琴听阮图》。“清四王”又称“江左四王”,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清代四僧”指的是朱耷、石涛、髡残和弘仁。
考点14
陶器的制造特点及装饰手段:第一个时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艺术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应用了镂孔、印纹等手法。
汉画像石与画像砖的特征:汉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一种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这些画像砖石以描绘现实生活的题材居多,如生产、狩猎、收获、宴饮、娱乐、战争、教育、民间故事等,也有的宣传儒家忠孝节义思想,或反映道家羽化升仙的愿望,表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成为汉代世风民俗的写真。如山东嘉祥武梁祠之车骑、西王母、历史故事巨型画像石;河南南阳出土的《斗牛》画像石;四川大邑出土的《弋射收获图》画像砖等。
汉代画像砖石的绘画技法较为粗拙凝重,注重形体的大致勾勒,而不重视局部的细致处理,风格质朴粗放,自然平实,构图独立、简率,却黑白对比分明,富有装饰趣味。这些坚硬砖石是先人们留下的艺术珍品,至今仍以其独特的特色而焕发着不灭的光辉,显示不朽的艺术魅力。
考点15
古代两河流域美术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苏美尔——阿卡德 3 时期、巴比伦时期、亚述时期、新巴比伦时期。古埃及美术分为古王国美术、中王国美术和新王国美术三个时期。文艺复兴三杰指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其中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洛可可美术的代表画家有华托、布歇和弗拉戈纳尔。
考点16
德拉克洛瓦,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家,代表作品有《但丁和维吉尔》《希阿岛的屠杀》《自由领导人民》等。柯罗,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风景画的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诺曼底边界的池塘》《蒙特芳丹的回忆》等。米勒,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考点17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卡米耶.毕沙罗、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莫里索等。莫奈,印像派创始人之一,是印象派最典型的代表画家,著名的作品有《日出•印象》《睡莲》。马奈,印象派精神领袖和创始人,代表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吹短笛的男孩》《奥林匹亚》。毕沙罗,印象派善于表现农村题材的画家,有印象派米勒之称,农村风景画代表作品《红屋顶》。德加,代表作有《舞台上的舞女》。西斯莱,英国血统的印象派风景画家,与莫奈相似,代表作品有《马尔港的洪水》。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
考点18
工艺美术是在生活领域中以功能为前提,通过物质生产手段对材料进行审美加工的一种美的创造,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工艺美术的根本或者说是本质特性,就是它具有物质的和精神的双重属性。
考点19
构成美术作品内容的基本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客观因素,即美术家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现实生活及其所包含的意义,一般称作题材;一个是主观因素,即美术家对这些生活及其意义的认识、评价、态度和情感,一般称作主题。
考点20
雕塑形象的呈现是借助于物质材料的呈现而呈现的,材料本身的表面素质也构成了形象呈现的一个方面。由于雕塑形象具有物质性的立体事物存在,它既诉诸于人的视觉,也诉诸于人的触觉,引起观赏者的触觉感知,使得与触觉相关联的质感和量感具有了审美的意义,这种材料和形象的交融性,是其他艺术很少具有的,它是雕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筑艺术以某些它所具有的特征和其他艺术相区别。适用、坚固、美观,这个由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来 4 的建筑经典公式,一直被认为是对建筑艺术基本规律的准确概括。建筑就是这样三个不同目的的聚焦点,事实上,每一时代的每一种建筑风格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满足这样三种基本要求,只是在实际处理这三者的相互关系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考点2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称为境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由此可见,所谓“境界”,首先就是情与景的交融。“意境”是意与象、情与景、有限与无限、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在作品中的结构方式,风格是作品的总体倾向和主要特征,而格调则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中把山水画划分为“实境”“真境”和“神境”三种境界。在中国绘画理论中,把绘画作品分为逸品、神品、妙品、能品或是上中下三品。
考点2现代设计和其特点:现代设计是20世纪中叶兴起的一门美术学科,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现代的设计首先在商品包装、家具、室内装潢等方面发展起来,然后从轻工业产品扩展到重工业产品,如汽车、飞机等的造型设计。现在,它已渗入到人类现代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之中,对于发展社会经济,美化人民生活,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考点2素描是以线条或者明暗色来描绘物象的单色画,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要素,同时又体现素描的自然律动感。从目的和功能上说,一般可分为创作素描和习作素描两大类;从写生素描在表现内容上可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从作画时间概念上,素描可分为长期素描和短期素描;从绘画传统的角度上,素描可分为中国写意传统素描(一般称之为白描)和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两种;从使用工具上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或两种工具穿插使用的素描等等。在练习素描绘画时,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与绘画方法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考点2人物速写主要是对人物比例、结构、动态的敏锐的观察、分析和表现。其中主要包括:人体结构比例、动态倾向、结构透视、技法表现等。绘画常说的人体比例为“立七半,坐五,蹲三半”,人物头部的比例结构,古人称 5 为“三停五眼”。透视:客观事物因与人眼的远近距离和空间方位的不同,会在视觉上产生近大远小、近宽远窄或近长远短、近实远虚的透视现象。
考点2色彩三要素:色相,也叫色泽,是指色彩的色貌,是区别这一颜色与另一颜色的名称,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应颜色的基本面貌。明度,也叫亮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纯度,是指一种颜色的饱和程度,也称彩度或者色度,显示色彩的鲜艳或者浑浊。在几何形的平面设计中,有形态要素和构成要素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形态要素是点线面,其构成要素是大小、方向、明暗、色彩、肌理等。
考点26
美术字是经过加工、美化、装饰而成的文字。也就是说,是一种运用装饰手法美化文字的书写艺术,是艺术加工的实用字体。构图、图画、美术字、色彩是装潢艺术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从国别上来分,可分为中文美术字和外文美术字;从用途上来分,可分为印刷活体、书籍装帧、环境布置、黑板报、墙报、商业美术、广告、商标等;从形式上来分,可分为平面美术字和立体美术字,或写实美术字和写意美术字;从字体上来分,可分为宋体、黑体、变体三大类。
考点27
以线造型——书法入画——讲究笔墨,是中国画发展的一条主线。南齐谢赫在“六法论”中将“骨法用笔”定位为中国画的造型方法。中国画的艺术特点:(1)以“写意”为特点的中国艺术观;(2)“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原则是中国画写意的核心,“写意”是为了作画中“写性”“写心”“寄情”;(3)中国画巧妙运用比、喻、兴、借等手法,表现自然和人类感情的推移,使“人——社会——自然”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远远超越自然本身;(4)“天地造物,随其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合”则是境界与客观自然相默契的法则;(5)诗词入画,提倡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中国画的意境创造提高自觉阶段。
考点28
山水画借描写自然景物以表达作者情感,借景抒情,从一开始便明确了主、客观辩证统一的道路。“寄情寓意”,“缘物寄情”,意与景汇,景与情通,情景交融而产生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山水画的灵魂。写形传神,神形兼备,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创造的最高准则,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写形是传神的手段,传神是写形的目的。
考点29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1)笔法,“骨法用笔”是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中的精髓,主张笔到意到,意在笔先;(2)墨法,“以墨为主”“以墨为彩”是中国山水画的独到之处;(3)色法,中国画主张黑白分明,“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把墨色作为整个画面的基调,色彩的处理便是在墨骨的基础上去考察色彩的运用;(4)水法,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意思是说水是画面墨、色技法的具体体现,用水得当,画面生动。
考点30
花鸟画的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动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写意花鸟花卉常用的技法有:点染法、勾勒法、勾染法、泼墨法、没骨法。点染法是写意花卉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它是指用笔蘸墨或蘸色直接点染而成的画法。点染技法可分为点染、点簇、点渍、套点等方法。油画的技巧:透明覆色法、不透明覆色法、不透明一次着色法、点染技法、特殊肌理制作。
考点31
按照国际目前界定标准,版画可以进行以下分类:(1)依据制版时采用的物性板材,版画可以分为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以及其他版种(如石膏版画、纸版画、电脑版画等);(2)依据印刷方式,则可分为凸印版画、凹印版画、平印版画、漏印版画;(3)依据使用色彩的多少来分,则有单色版画和套色版画;(4)依据印数多少可分为独幅版画和多幅版画。
考点
雕塑是指使用一定材料通过雕刻、塑造手段制作的具有三维空间体积效果的艺术作品。雕塑按照其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类,圆雕和浮雕;按放置位置地点不同,可分为室内雕塑和室外雕塑;又因功能差异可分为装饰雕塑、工艺雕塑、纪念雕塑等。
考点 3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中国古代较少纯粹的雕塑艺术品;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相当突出;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中国古代雕塑语言精炼,这是意象性衍生的另一艺术特点;中国古代雕塑既然是意向性的,注重头部的刻画;中国古代以“温柔敦厚”为师之旨,这和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特点。
考点34
建筑的分类:建筑艺术的类别复杂而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大体上有这样几类:(1)从使用的角度来分类,有住宅建筑、生产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墓建筑、宗教建筑等;(2)从使用的建筑材料来分类,有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等等;(3)从民族风格上来分类,有中国式、日本式、伊斯兰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等等;(4)从时代风格上来分类,可以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等;(5)从流派上来分类,就更多了,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就有历史主义、野性主义、新古典主义、象征主义、有机建筑、高度技术等等不胜枚举的流派。
第五篇:《2017安徽芜湖教师招聘专业知识小学信息技术》考点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一)考试目标
1.考查考生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专业知识与能力。
2.考查考生在高校学习期间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3.考查考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基本知识、教学技能及其应用。(二)考试要求
1.考查安徽省小学信息技术现行教材所要求的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动态。
2.考查高等教育中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测试考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及应用能力。
3.考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4.具备从事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养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一)学科专业知识 1.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征。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信息是客观事物的特征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的反映,它是加工后的数据。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价值性、等级性、可分离性、可传输性、可再生性。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信息技术是(2)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信息技术的发展,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4)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其工作原理。(5)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
(6)前沿技术(如移动终端设备、蓝牙、可穿戴技术、3D打印、云存储、物联网等)应用。(7)机器人的应用、组成和工作原理。2.信息的获取(1)信息来源的多样性。(2)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性。(3)因特网、网址及超链接等概念。
(4)能使用目录查找、搜索引擎等方式获取信息。(5)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式。(6)图像、声音、视频数字化采集的原理与方法。3.信息的加工
(1)各种媒体的基本特性、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和应用特点。(2)图像、声音和视频的压缩原理、技术。
(3)整合、制作、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学习环境,如微课的使用与制作。(4)利用Word软件进行图文排版、编辑表格等。(5)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计算及分析。(6)利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7)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编辑加工。(8)利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作品。
(9)使用合适的工具软件处理声音和视频文件。4.信息的管理
(1)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
(2)科学、规范地管理文件和文件夹。(3)常见的数据库管理软件。5.信息的交流与发布(1)信息发布的常用方法。
(2)使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的方法与技巧。
(3)用QQ、微信、微博、博客等信息交流工具交流和发布信息。(4)网页、主页、网站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网站规划、设计、制作、发布与管理的一般过程。(6)能设计和制作网站发布信息。6.信息安全与防范
(1)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方法。(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分类。(3)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的方法。(4)网络安全防范方法。(5)黑客的危害,防火墙的概念。
(6)能描述个人使用信息应遵守的道德规范,认识网络文明道德的重要性。
(7)我国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法律法规,能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7.硬件维护
(1)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能解决常见硬件故障。
(2)能通过重装系统,网络对拷、磁盘还原等方法管理机房。(3)常见的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维护。8.网络管理
(1)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2)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会正确配置IP地址。
(3)HTTP、FTP、DNS等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及其应作用。(4)常见网络设备的作用,网络故障的诊断与排查。(5)会搭建简单的局域网,能够维护校园网站。9.算法与程序设计
(1)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算法的概念,算法的描述方法,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3)常用算法(解析法、穷举法、递归法等)。(4)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5)使用Logo、Scratch语言编写程序解决问题。(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性质、目标、理念。(2)信息技术教学原则、教学策略。(3)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4)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规律及一般过程,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5)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方式与功能,掌握评价策略。(6)撰写规范、合理,适合实际教学的教学设计。(7)制作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微课。2.课堂教学能力(1)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并规范地加以表述。(2)确定教学内容:解读教学文本,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3)选择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媒体。(4)构建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活动、提问、练习、总结等。
(5)选用教学媒体:板书设计,交互式课件、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网络应用等。(6)组织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活动,分析运用评价结果。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分析题。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部分约占70%,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应用部分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