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学具使用有效性的思考
幼儿小班工作总结
不经意中,又一个学期接近了尾声,这意味着我们和孩子们要给“小班”画上句号了。去年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孩子们马上要升中班,成为哥哥姐姐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收获的点点滴滴„„“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这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在一学期中,我们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最高的热情,踏实、勤奋地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
一、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幼儿的发展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孩子是生活的主人,小班生活活动给孩子各方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生活活动不仅使孩子们获得了生活的本领,更重要的是体验了自我的价值,获得了自信。
1、我们利用各种教学活动、游戏、奖励水果娃娃、等形式积极的引导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留米粒尾巴。并将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差的孩子分开用餐,不在众多幼儿面前喂饭。针对能力差的孩子我们也不厌其烦,手把手地辅导他们自己用餐。我们还请用餐习惯好,吃得又快又干净的孩子发勺子,以此来鼓励其他孩子吃得干净些、快些。现在我们班孩子的用餐秩序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提高。
2、随着天气渐渐转暖,孩子们的衣服也减少了,我们就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脱裤子,鞋子,小便时试着自己拉好松紧带拉裤子,拉好后再让老师检查一下,慢慢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自己拉裤子,午睡的时候也知道自己脱裤子。在孩子们午睡的时候,我们还会将孩子们的裤子翻正放在他们的床边,起床时一个个地指导孩子们将有漂亮图案的穿在前面,鼓励他们自己穿裤子,对能力差一点的孩子,老师还手把手的帮着一起穿。现在到孩子们起床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起床的信号,孩子们就会很快的穿好裤子和鞋子,能干的还会自己穿衣服。
3、现在的孩子在家吃水果都是父母帮助剥,大人喂着吃,所以在集体生活中遇到了挑战,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这个技能障碍,我们利用中午吃水果的机会,遵循教育源于生活原则,通过儿歌、看示范、动手学使孩子很快的掌握了这一生活技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们吃苹果、香蕉等有壳的水果时,孩子们都会自己拿了剥去皮,并把剥下的皮放在自己的盆里,有模有样地吃水果,也不再需要老师、阿姨帮忙了。
宝宝班的孩子正处在“我自己来”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善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探索,体验,放手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虽不如成人一手包办省事,但这个机会正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
二、行为习惯方面:
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是在有条不紊的每日生活中受到熏陶而自然形成的,因此建立并坚持每日生活中教师和孩子的行为规范是首要的,在集体中,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都要形成常规。
1、这个学期中,孩子们在听信号行动方面进步很大,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情,例如在玩玩具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老师的琴声孩子们会根据音乐的速度进行收归整理玩具,当老师弹奏速度较慢的时候,孩子们会放下手中的玩具开始收归玩具,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孩子们的动作也会加快,收好、整理好、放整齐,然后坐到点子上跟着老师的音乐拍手。
2、“满了,满了”这句话几乎成了孩子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了。当孩子们去洗手的时候,看到了水龙头前面都有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后面的孩子都会停在盥洗室的门口排队说“满了,满了”然后等着里面有孩子走出来再进去,一个接着一个,不再出现拥挤的现象。以前当玩自选游戏的时候,孩子们总会抢着去玩一些精致漂亮的玩具,如:喂小动物吃饭、按图示穿漂亮的项链、给小动物找家、拼图等好玩的玩具。现在他们看到自己想要去玩的地方已经坐满了小朋友的时候,就会端着椅子说“老师,那边满了,我等一下去。”
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让孩子们也可以享受到一定范围的自由,从而表现出自得其乐,不拘束不压抑的心情,同时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孩子们心情舒畅的重要保证。
三、教育教学方面:
记得刚开学时,我们就已经想方设法布置好了春节热闹、喜庆的教室环境。走进我们的教室,窗户上贴的、屋顶上吊的都是红彤彤、充满着喜气的红包。孩子们第一天早上一进幼儿园,就会收到老师充满真诚的一个红包。“拆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听了老师的话,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红包,拿出了一张心形的粉红色卡片,“咦,这是什么?”“快让妈妈给你读一读吧。”家长和孩子都专心地读着卡片上的祝福,“老师祝你××××,快谢谢老师。”家长微笑着把老师的祝福告诉孩子,孩子们也懂事的点着头。然后孩子们把红包折好,小心地放入口袋。收到老师这一份特殊的红包,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个惊喜,浓浓的师生情感在我们身边荡漾开来,老师也在这一刻感受到了给予的快乐。随着春的脚步渐渐地临近,自然界万物开始复苏,自然角作为幼儿园的一个教育环境,是丰富孩子自然常识、激发幼儿探索的一个有趣的小天地。于是,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一系列探索、种植活动。在豆子发芽小实验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豆宝宝进行种植,他们有的选择了黑豆宝宝,有的选择了黄豆宝宝、绿豆宝宝、白芸豆宝宝┄┄并响亮地叫出了这些豆宝宝的名字。这时,每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豆宝宝放进纸杯中,生怕一不小心把他们弄坏了,给豆宝宝放水时,只见子皓和苏馨两位小朋友悄悄地在水龙边讨论,一个说:“水放少点就好了!”,另一个说:“不行!要放多一点豆宝宝才能喝到呢!”嘉豪也凑上来说:“对,要多放点!”还有几个孩子急着跑来问老师:“老师,要放多少水呀?”我们并不急着把答案告诉孩子们,只是请每个小朋友按照自己的想法给豆宝宝加水,并请他们观察每个孩子杯中的水量,孩子们都发现:大家放的水都不同,有的多,有的少,“那到底谁家的豆宝宝长得好呢?”孩子们在课后一定会探索到更多的小秘密。
妈妈对孩子的爱是自然的,无私的,孩子们享受着妈妈的爱,却还无法完全理解妈妈的这一份关爱。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体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从小培养感恩的情感,我们就利用“三八妇女节”这一契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谈谈“我的好妈妈”、“我是怎样长大的”、“妈妈不在家”、“爱的礼物”„„在和孩子们讨论“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要做这么多事情”时,孩子们说出了很多原因,用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心。接着孩子们又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很多关心妈妈的方法,并了解了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在这一刻,师生共同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对母亲充满了感激。
当春天这个多彩的世界来临时,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近春天,感受春的灿烂,春的宜人。我们一起来到公园的草地旁,和孩子们讨论:春天到了,小草醒来了,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和他们一起观察迎春花、和他们一起感受春雨的乐趣、和孩子们一起捉蝴蝶、放风筝„„尽情地享受着春天的乐趣。
属于孩子们的“6.1”儿童节到了,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四、家长工作方面:
家长是我们与社会连接的直接窗口,他们关注着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本学期我们本着帮助家长消除一些顾虑,使他们能更好、更主动的配合教育的原则,对每个幼儿进行家访,没想到小小的一个举动却产生了如此良好的效果。家长们直观的了解到了我班的教养工作的内容及幼儿的常规要求,使家长有目的的在家庭生活中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提高了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时间利用率。以往一对一的面谈交流,每人一次,一轮下来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现在家长和教师都可以有准备的灵活的展开合作与沟通。
本学期我们还召开家访除了向家长宣传我园的办园宗旨、课程安排和教育特色,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家园同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经常和家长利用接送孩子的时候探讨教育好孩子的经验和方法,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断改进我们的保教工作。通过每周的反馈表及时向家长公布每周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我们还根据家长的需要,建立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家访等联系方法与家长交流。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使我们老师和阿姨的心愿,在以后的保教工作中,我们会随时的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学具使用有效性的思考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差,习惯直观思维。因此,在课堂上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积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学具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然而,在实际的低年段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课堂上往往出现学具操作的主次不分、目的不明、兴趣转移、手脑脱节等现象,课堂上乱哄哄的,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之。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学具,使学具在课堂中发挥它最大作用,真正使学具使用有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认为小学低年段数学课堂学具使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思考一:课堂上学具使用流程的控制
小学低年段学生,操作前不善于选择和取出学具,也不善于倾听,一说动手操作,就乱抓一气,操作后不善于保留结果,讨论完把学具推向一边待课后收拾等,为使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更好地帮助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克服学生盲目操作和漫无边际的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调控,使学生思维有目标、操作有方向,准确全面地认识和掌握新知。教师在学具操作前有必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操作目的和要求:(1)操作什么;(2)怎样进行操作;(3)操作的具体数量是多少。例如:教学第二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三角形与圆片比多少。操作时,先要求学生第一行摆三角形,摆10个,每个三角形之间空开一点;待学生摆完后,再提出第二个要求:第二行摆圆片,从左往右摆6个,上行的三角形和下行的圆片要一个一个地对齐……经过这样的要求控制,学生操作有序,过程清晰,明确目的,可以避免操作时出现五花八门摆放的现象。操作图形的整齐美观,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为学生清晰地抽象概括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思考二:学具使用是不是成为必要
通过学具操作加强感悟,是低年段学生形成新知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关键。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能够顺利迁移,克服思维障碍,而且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想像能力的转化。但是不是在每节新授课中,只要安排了动手操作,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呢?有位教师做过这样的尝试:
在设计8、7、6加几的教学时,他思考:要不要让学生摆一摆学具呢?因为在刚学完9加几的进位加法中,学生利用学具通过动手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了9加几的“凑十法”:先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加几就得十几。而8、7、6加几是在学生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他觉得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8、7、6加几,因此没必要再让学生动手体验了。可又一想,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只让他们凭借头脑中“给九凑十”的方法,想象着解决8、7、6加几,未免放手得太早了。那么,是否安排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体验凑十的过程呢?在难于取舍的情况下,他在两个班分别进行试验。教学中,情境引出8+7,7+4,6+5这三个算式后,在一班他没发任何学具,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一个算式,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有的方法是教师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如8+7就有好多种解决的方法。在二班,上课前他发给学生一些学具,很多学生充分利用了学具,都是用“凑十法”解决的。在全班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没动学具,老师认为这些学生可能用其他方法解决。但在集体汇报时,只出现了唯一的一种方法,那就是“凑十法“。教师不甘心,尽力地启发:“还有其他方法吗?”见没人回答,便问刚才没动学具的学生,“你们没动学具是怎么想的呀?”他们说也是用“凑十法”,不动手的原因是根本不用学具帮忙就能想出来。通过两个班的比较可以明显地看出:由于学习9加几时学生是用学具掌握“凑十法”,所以用学具操作的二班沿袭了9加几的“凑十法”,思维明显受到限制;而一班因为没有用学具,反而没有受“凑十法”的束缚,集思广益,想出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
思考三:学具操作时机的掌控
由于学具摆法和解题思路是相通的,通过摆直观的学具,确实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一些解题思路的理解,但学具操作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为数学思考服务。我认为,有时候在学生自主探索前,教师可以暂时不提供学具,在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感到困难,“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正是教师引导学生产生使用学具需要的良机。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只是走过场。例如:在教学“排列组合”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出学生思考:三件上衣和三件裤子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你能把它们有序的说出来吗?此时,教师没有提供任何学具,这个时候只有几个学生举起了小手,但思路并不清楚,这个时候教师提示桌上信封里放了三件上衣和三件裤子,小朋友们可以拿出来摆一摆,在有了学具后,学生借助学具就可以把自己思路表达得更加清楚,以后当他们再碰到什么难题时就可能会想到“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思考四:操作后要不要进行总结
学具是学习的工具,但不能代替思考,学具操作仅仅是把思维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活动形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从而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后需要帮助学生对操作结果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在教“例1”时,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把6个梨平均分成3份,分完后把相应的横式和竖式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把7个梨平均分成3堆,当学生发现不能分光时教师揭示课题,并讲述横式、竖式的书写与读法;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操作练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把竖式书写完整;通过以上的操作,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紧接着应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比较前面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马上会根据前面的操作及书写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最后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且对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的原因也会很容易地了解。
总之,在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中,正确有效的操作学具,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注:本文系镇江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总结。
小学数学课堂学具使用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学具,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的墙上写有这样的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也同样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指尖上,让学生通过各种操作活动,经过分析和思考,形成准确的表象,在实践中体验数学、探究规律。借助学具的优势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想像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那么如何让学具操作更有效呢?笔者在此自问、也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合理选材,让学具更具针对性。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知识来源于动作”。学具正能够为动作提供条件。然而“细节决定成败”,要使学具真正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还应对学具的选择做较为全面的权衡,让学具更具针对性。
(一)参考教材,制作学具。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强调教师具有个性化使用教材权利的同时,说明教材就是个例子!而在笔者看来,这些例子更具普遍性和权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参照教材,制作类似学具。
【案例1】六年级下册《认识圆柱》一课,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图示,用厚纸制作圆柱形学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动手剪一剪,体会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剪开就是一个长方形;如果沿着一条斜线剪开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为后续求解圆柱的侧面积打下伏笔。
(二)根据知识,创造学具。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要有“看透”教材的眼力,更应具有“创造”教材的能力。教师可以也应该根据学生身心特征和知识结构特点个性化地创造学具。1.创造学具,激活课堂。
数学知识本身是单调、枯燥的。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是喜欢形象有趣的事物。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制作些有趣好玩的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新知学习创设情感基础。【案例2】三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课前我准备了两张
和的纸片让学生摸:摸到 奖励铅笔一枝;摸到
不得奖。学生在快乐的摸奖游戏中体验“可能、一定、不可能”,带着浓厚兴趣,投入新知的学习。2.创造学具,丰富认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以旧引新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学就是让这个过程更快捷、有效。同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维单一,流程简单的学习过程,只会让学生获得一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知识“高塔”,经不起推敲和风雨侵蚀。只有让学生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学生才能有效吸收。而学具恰恰具有提供这样的操作体验的功效。
【案例3】贲友林老师在教《认识三角形》一课时,就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材料(铅丝、纸片、小棒等)让学生动手创作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摆一摆、折一折、围一围的操作活动,深刻体会到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且学生对边和角的要求非常严格,明确提出要是直直的边和尖尖的角。我想只有学生动手了,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教师能创造学具,学生何尝不是学具的创造者呢?
【案例4】如教学《周长》、《面积》时,让学生指指身边物体的周长和面积;又如教学《认识圆柱》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圆柱形物体。学生在无形中自觉找学具来丰富、巩固自己的认识。再如教学《圆》时,学生通过测量课前准备的各式圆的周长和直径,发现不管圆有多大,它们的比值是一定,由此得出圆周率。
二、适时使用,让学具更富实效性。
把握火候,适时展开教学,才有可能成就高效的课堂教学,学具的使用也应遵循适时性原则。
(一)探索新知时使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好奇心强,对什么事都感兴趣,必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方能满足。我们不妨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新知教学中运用学具,让学生在“把玩”学具的过程中探索新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5】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课前导入时,我先提供给学生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把它分成两份。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分法,逐一展示他们的方法,于对折分处展开深层教学:这样对折就是把这张圆纸片分成怎样的两个半圆?这两个半圆为什么相等?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分法叫做怎么分?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操作是必要的:简单的一张小圆片直观形象地强化了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为后续分数意义的理解打下基础。
(二)验证规律时使用。
数学知识蕴含着诸多概念、规律、法则。而这些知识对于理性思维偏弱、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单纯的文字逻辑性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也必定是低效的。此时,不妨借助学具,将这些概念、规律、法则物化于学具的操作中,让学生在做一做、想一想中感悟、理解、运用知识。【案例6】在教学《周长》一课后,教师都会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
学生通过想象、分析、变换容易得出三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他们的方法基本是通过改变缺角边的位置,将它们的周长转化成正方形的周长(如右图)。不过在一节公开课上,有学生提出也可以通过折的方法得出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是相同的。但因受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的限制,其他同学都很难理解这位同学找到的规律。此时,教师随手找出一张正反面不同色的 正方形纸片,让这位学生折一折(如右图)。就这么一折,个中规律跃然眼前。其余学生触类旁通,纷纷总结:不管有多少个“阶梯”都能用这种方法证明这样的图形的周长跟正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事半功倍!就简单的一张操作纸,既解释了为什么折也能证明这三个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又让学生在折、想的过程中丰富了空间想象力。我想这不得不归功于神奇的学具。
(三)愤悱之时使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的思想处于愤悱之时便是展开教学的最佳时机。此时,学具的及时介入,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案例7】《三角形特性》一课,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如三角形空调架、三脚架、篮球架等),提问:为什么生活中会用到三角形呢?有同学提出将这些物体制作成三角形状是因为这样节省材料,也有同学认为这样更牢固,更有同学认为这样做更美观。当学生为自己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之时,教师出示课前已制作好的木质三角形,请学生拉一拉。接着拿出木质的平行四边形也让学生拉一拉。通过这么一拉,学生立刻体会到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让学生想办法将平行四边形加固,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稳定性的作用。最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同样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出的三角形都是一样的,而用同样的四根小棒摆却能摆出形状各异的四边形呢?深化对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即当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确定后,这个三角形的形状也随之确定。笔者认为这样的体会与感悟只能建立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之上的。这正是学具带给他们的无穷快乐。
【案例8】华应龙老师在上《游戏公平》一课时,课始便提出问题:朋友送给自己一张奥运会篮球赛门票,但儿子也是一个篮球迷。于是儿子提议抛啤酒瓶盖决定谁去看比赛:正面(即凸出面)朝上儿子去,反面(即凹进面)朝上爸爸去。由此让学生讨论抛啤酒瓶盖决定谁去看奥运会好不好,谁去的可能性更大?接着给学生啤酒瓶盖让他们抛一抛。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增,思辨也就更激烈了。
三、把准程度,让学具更具思考性。
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应该是一堂好课所应呈现的一种境界。学具的使用同样应该做到收放自如。此外,更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一)学会大胆放手。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只有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层面,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具有个性化的知识感悟和体会。在学具的使用中,教师不妨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操作收获。只要给他们时间与空间。
【案例9】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时,通过回忆、归纳总结得出:可以将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其他几何图形,然后再求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操作。一段时间后展示方法:大部分同学都将平分后的小扇形拼接成了近似于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图形。依着学生的作品,顺利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正当我打算展开下一环节教学时,有位同学举手了:“ 老师,我把圆转化成了三角形(如右图)。”多么新颖的方法!将他的作品投影展示。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再次推理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多么精彩的拼法,多么有效的操作,多么深入地验证!而这都来自教师大胆地放手。学生经历了“确定研究方法 动手操作 推理归纳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再次推理验证”这样学习历程,相信他们对圆面积的认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
(二)懂得及时收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当下的课堂变得更活跃,更有生机了。课堂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为所欲为”。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然而,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应该懂得及时收手。学具操作亦应如此。
【案例10】华应龙老师在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圈》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动手尝试将一根小纸条连接起来。得出两种结果(如右图)。再让学生沿着莫比乌斯圈的中线把它剪开,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拓扑学相关知识。结果在汇报时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他可以用纸条给大家变个纸带套笔的魔术:将铅笔和圆珠笔 按右图所示方法卷起来,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展开得到铅笔或是圆珠笔。学生的展示给老师好一个措不及防。却被华老师灵敏的教学机智完美地收住了(师:“谢谢这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们继续看剪出的纸圈??”)。尽管,此后华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其实这位同学的“魔术”就是另一种拓扑游戏。但笔者认为当学生在学具操作中得出了无法预计、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及时的收是非常必要的。华老师就是这样亲历的。
当然,学具使用的收与放是相辅相成的。放是为了更好的收,收是为了更好的放。只有教师心中明确学具操作的目的,灵智处理操作结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
(三)注重深度挖掘。
学具的使用是为了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探索、理解、应用知识。使用学具千万不要进入单纯的为学具而学具,为操作而操作的怪圈。因此,在使用学具的过程中,教师尤应注意学具使用深度的问题。【案例11】一位教师在教二年级《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课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大捆小棒,让学生在猜一猜、数一数自己小组的小棒数量中,回顾原有的数数相关知识。然后教师出示3只透明的保鲜盒,让学生拼组小棒,并选择合适的盒子放入其中。在动手操作中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及其意义。课后,听课老师对该教师保鲜盒这一学具的使用大加赞赏。然而在笔者看来,教师对本课学具之一的保鲜盒的使用还可继续挖掘。我们可以猜测教师有意将盒子横放成一排,应该是让学生形成数位意识,为构建数位模型打下基础。但教学中教师却又“欲言又止”。笔者认为这样教学会给学生一个错觉:个位需要用几根小棒表示,十位需要用几十根小棒表示,百位需要用几百根小棒表示。但如果出示数位,又会引起新的认知冲突:因为每个数位都有它的计数单位,那么每个数位只能放0到9根小棒,如果超过9根就得向前进位了。好心办坏事,教师原本想运用保鲜盒这个学具让学生形成数位意识,减轻新数认识的难度,但无形中又对学生后续数位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前摄干扰。怎样有效使用保鲜盒这个学具,既让它成为学生学习新知的“消难器”,又不干扰后续学习?冥思苦想,是否可以在教学中再增加这样一个环节呢? 师:能给这些盒子取个名字吗? 生: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师:能用已经学过的数位知识取名,真棒!那能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字(623)吗?(请生拨数)师:为什么十位只有2个珠子?
生:十位表示有几个十,拨2个就表示2个十,就是20了。师:那百位、千位呢? 生:……
师(给盒子贴上数位名称):现在还能那样放小棒吗?应该怎么改?
师:其实我们开始的放法可以理解成几个一百根加几个十根再加几个一根。而现在加了数位就可以理解成几个百加上几个十再加上几个一了。所以每个盒子小棒的数量只能控制在10以内了。
综上所述,只有教师合理选材,适时使用,把准程度,才能让学具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1、验证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操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2、探索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知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
3、创造性操作活动
这是提供某一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指导低年级学生如何使用学具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学具的使用对学生理解和分析数量关系非常重要 学具操作最重要的是过程,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数量间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计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实现质的飞跃。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策略,确定操作的步骤与规则,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对性,有目的性,讲究实效,避免流于形式。如“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操作练习:让学生第一行摆两根小棒(强调两根是一份,要两根一起拿出来,摆成一堆),第二行也是两根一份,摆这样的三份(强调两根一份,摆出三堆)学生摆完后问:“第一行的两根是几份?第二行两根一份摆了这样的几份?”学生答后又强调说:“第二行有这样的三份,那么第二行就是第一行的3倍,也就是说第二行是3个2”。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数学操作活动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供给学生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活动。
浅谈“巧用学具,优化课堂”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对色彩鲜艳、离生活较近、有趣味性的事情感兴趣。于是教学中,教师们便依据这些特点,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动画卡通人物、动物,在使用学具时选择各种具体、生动、漂亮的物体,为他们提供生活场景再现,使他们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提高。而高年级学生对一些事物已有自己的见解,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才愿意进行较深层次的讨论。所以,在他们具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教师不再注重只设计简单的直观的情景,而是要利用多种媒体给他们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在自己尝试、参与、发现、归纳、概括、验证、总结中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便是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是从学生的需求入手,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目的的教育过程。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小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假设儿童喜爱的学习环境。教学中把学具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素质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渴望的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精心设计学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具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尤其能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利用学具,辅助教学,是积极进行课堂改革的体现。使学生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钟表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钟表上有三根长短不一的针,还有12个数字宝宝,每两个数字宝宝之间有间格,一圈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教学中多让学生通过转一转钟面上的时针或是分针,感知分针和时针之间的关系,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更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的操作学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优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巧用教具学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上传: 刘鹏
更新时间:2012-5-30 14:58:39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浅谈学具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上传: 谢纹
更新时间:2013-1-5 18:53:30 浅谈学具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教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技巧地使用学具教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组织、管理和调控教学活动,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教学的实际,我认为在教学中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教具有以下一些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方法,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就地取材:教师先让学生分粉笔:有6枝粉笔,每3枝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粉笔盒?这个知识是学生早已掌握的。接着教师让学生拿出7粉笔,还是要求每3枝放在一个粉笔盒里,需要几个盒?学生按照刚才的方法去分,分到最后还剩下1枝粉笔,这时有的学生拿着剩下的1粉笔不知往哪里放好,放在分好的粉笔盒里吧,可每盒只能放3枝,再单放1个粉笔盒吧,又不够3枝,怎么办?从而产生了问题。这时教师提问题:“你知道这1枝粉笔叫什么数?”话音刚落,有的学生便喊道:“余数。”教师马上接着说:“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新问题,使学生了解了问题的提出,认识了余数,并激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使学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己一定要学好数学。
二、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作用。
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教具恰恰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苹果的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作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教具和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例如学习口算20以内加法时,教师先出示问题“学校买来9个白皮球,5个红皮球,一共买来几个皮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把小皮球装进小盒子里,每盒只能装10个。学生经过讨论,一般会出现两种装法:⑴9个白皮球与1个红皮球装满一盒,还剩下4个红皮球。⑵5个红皮球与5个白皮球装满一盒,还剩下4个白皮球。然后,教师用教具演示或让学生上讲台演示装法,引导学生根据这两种不同的装法列出算式,并思考:9+5怎样计算?此时,学生已经历了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必能得出:9+1=10,10+4=14;或者5+5=10,10+4=14。除此之外,教学圆锥的体积,笔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等,用教具辅助教学,往往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作用。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考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可有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的面积时,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这个名词,其中就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教具的操作,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就渗透了等积变换的思想,等等。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作用。
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例如:学习“11减9”时,学生利用小棒想出了3种方法:第一种,从1捆小棒中拿走9根,将剩下的1根与个位上的1根合起来是2根;第二种,把1捆小棒拆开变成10个单根的,与个位上的1根合起来是11根,从11根里去掉9根还剩2根;第三种,先把个位上的1根拿走,再从1捆小棒中拿走8根,还剩2根。学生的不同想法,反映出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结合教学有机的向学生渗透了全面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同时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探索、思维、创造的空间中发展了求异思维,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作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教具和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升和1000毫升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0毫升水倒进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我觉得教具学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所以数学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各种能力。充分地引导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和谐互动,把我们的数学课上得更精彩。
“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来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接着,他们可以用尺量或用对折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学具准备: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 二.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三.学法指导
1、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四.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图片: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图形,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自主探究,归纳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三)、应用拓展
用“画一画、摆一摆、数一数、折一折”练习来巩固这节的内容。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活动,你的收获是什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
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条边,对边()有()个角,都是()角
正方形 有()条边,每条边()有()个角,都是()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
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
(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
(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
(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个长方形,()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二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 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条边,对边()有()个角,都是()角
正方形 有()条边,每条边()有()个角,都是()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个长方形,()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特点,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中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里面有很多的图形(出示图片)熟悉吗?请同学来说说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地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探索二者的特征
先来研究它们的特点。现在小组内先研究用什么方法,然后进行操作。(小组研究)
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研究得非常认真,相信一定有了结果,交流一下好吗?(量一量、折一折)
你的方法真好,哪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边讲边板书它们的特点)
很好!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手里的信封里装着一张彩色纸,你们猜猜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学生答案不同)到底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从刚才老师的拉动中,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中有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说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三)巩固新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方格纸来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来画。
(四)练习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数一数图中正方形的个数。(引导学生数的时候注意顺序)
(五)小结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些,回顾下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最后,请同学们回家把附页中的七巧板剪下来,摆出长方形、正方形,下节课我们来比比谁摆的方法最多。
六、板书处理 长方形与正方形 特点: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关系: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七、教具 本节课用了若干长方形、正方形纸片,一个信封,直尺和量角器,以及课件来帮助学生掌握。
《东南西北》教学案例 府西街小学 张秀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生经历在现实的情景中确定和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过程,能正确地辨别这四个方向。
数学思考: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问题解决: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问题。情感态度: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教学难点: 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谁来了?(多媒体课件播放《天线宝宝》片头,可爱的太阳宝宝从遥远的山岗徐徐升起。)师: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呢?你能用小手指一指东方在哪吗? 指一指:除了东,还知道哪些方向?
(设计思路:可爱的天线宝宝、初升的太阳构成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此为切入点,激活了学生已有的方位知识和经验,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认识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活动一:情感体验,初识方向
1、做一做 让学生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站好。
师:你能说说自己的前面是什么方向吗?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自己先指一指、说一说,再跟身旁的小朋友说说。揭示课题:东和西是一组相对的方向,南和北也是一组相对的方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比一比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不好?老师指方向,小朋友们说,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反过来,老师说方向,小朋友们指。
3、选一选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有几个学习小队?我们四个学习小队分别坐在不同的位置。老师这儿有几个好听的名字,你能帮自己的小队选一个好听的名字吗?(出示东方队、西方队、南方队、北方队四个名字)都选好了吗?来,各个小队介绍一下自己。
(设计思路:本环节中以情境模拟的方式,通过 “做一做”、“比一比”、“选一选”等富有情趣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将已有的方位知识条理化、结构化)活动二:交流信息,辨别方向。
1、想一想 送天线宝宝回家。
(课件出示——树林里,天线宝宝们愁眉苦脸地站着)。
配音:有一天,天线宝宝在树林里玩的时候迷了路,分不清东、南、西、北了。瞧,天线宝宝们愁眉苦脸的样子,你有办法帮助天线宝宝辨清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吗?
2、议一议 学生交流辨别方向的方法,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图(指南针、北极星、树的年龄、落山太阳等),讲述运用指南针、北极星、树的年龄等辨认方向的方法。
3、动一动 小朋友们全部站起来,伸出手臂动一动。
师:面对太阳落山的方向站立,两手侧平举,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面对指南针白色指针指向的南边,两手侧平举,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面对北极星站立,两手侧平举,说说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4、演一演
师:小朋友们有这么多辨认方向的方法,真了不起。那你能帮天线宝宝找到它们喜欢的方向吗?谁愿意来当天线宝宝? 出示:丁丁喜欢太阳升起的方向。迪西喜欢太阳落山的方向。拉拉喜欢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小波喜欢与拉拉相对的方向。
努努站在丁丁的西面、迪西的东面、拉拉的南面、小波的北面。(设计思路:独具匠心地创设了“帮助天线宝宝辨清方向,找到回家的路”的问题情境,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数学的使用价值,较好地体现了“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的课程概念)
三、认识平面图中的东南西北 活动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情境。天线宝宝们都找到了它们喜欢的方向,心里非常高兴。它们听说我们赣榆县是个美丽的海滨小城,想去逛一逛,可它们不认识路,怎么办?
老师今天就带来一张“河滨公园”一带的平面图。天线宝宝们想从河滨公园到百货大楼去,你知道,百货大楼在河滨公园的哪个方向吗?
2、探究。为什么百货大楼在河滨公园的北方呢? 知道了图的上方为北,你能说出其它的三个方向吗?
3、应用。现在大家都知道了百货大楼在河滨公园的哪个方向了。反过来说河滨公园在百货大楼的哪个方向呢?
4、拓展。请你找出你喜欢的两个地方,说说谁在谁的哪个方向?(可能会出现西北这种方向,教师稍微点拨一下,并告诉他们这个问题在下学期解决,激发孩子们继续学习的热情)(设计思路:学生认识平面图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要想取得对数学问题的透彻理解,必须运用“再创造“的方法参与学习。矛盾由学生亲身体验,方法由学生自主发现,学生收获的不只是问题的结论。在本环节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经历了从无规则到有规则到运用规则的知识形成过程,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活动四: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看动物园平面图。
师:这是一幅动物园平面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这幅图中的四个方向吗? 师:动物园里住着那些小动物?小松鼠住在小兔的哪面?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小松鼠住在小兔的西面,小兔住在小松鼠的东面。你能这样说一说其他小动物住的房子的位置关系吗?说给同桌听,看谁说的多,说的对。
2、小小设计师。天线宝宝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聪明,想请大家帮它们宝宝设计一个动物园,各个小队先想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再动手设计。
3、翻版游戏。天线宝宝觉得小朋友们的表现太好了,今天还带来了一些礼品奖给大家,这些礼品都藏在这些翻版的后面,你猜一猜他们藏在天线宝宝的哪个方向?
(设计思路: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活动五:情感沟通,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陪着天线宝宝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 那我们和天线宝宝说再见吧!(放《天线宝宝》结尾:太阳要下山,宝宝说再见)
(设计思路: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关键。同时,给与每个学生快乐,又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认识直角》教学案例 府西街小学 董燮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锐角、钝角、直角。通过观察、比较掌握锐角、钝角、直角之间的关系。数学思考: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问题解决:能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直角、钝角。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锐角、钝角。教学方法:直观教学 学习方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认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什么?(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锐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锐角、钝角。并汇报。
3、画直角、锐角、钝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2)、指名板演画直角、锐角、钝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平行四边形》教学案例 府西街小学 张秀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结合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问题解决:能够利用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利用所学几何图形拼出平行四边形图案。
教学重点:通过生活情境与实际操作,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教法:引导体验 学法:操作、交流。教学设计:(一)创设活动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变魔术吗?(生自由回答。)师:现在老师要变魔术给你们看一看。
(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变为另一个图形。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反复做几次。)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跃跃欲试。)(二)探索新知 1.做一做
(1)师:同学们,你们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你在拉动时注意观察拉动后的长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新图形又是什么样的?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说一说。(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教师在小组内随时指导。)(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拉动后角不再是直角了或是角的大小变了,但边的长短没有变。)(2)以小组汇报方式在全班反馈:新图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描述新图形的形状。(学生语言表达不一定清楚,但只要意思对,教师这时都要给予鼓励。)(3)你们知道长方形变化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吗?(学生回答。这时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是平行四边形,如说不出教师可以直接揭示。)(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体验、小组交流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2.说一说
(1)师:这样的图形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吗?在哪儿?(给学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是为了有较完整的思维,小组交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2)小组形式汇报反馈。
当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他把话说完整。(3)课件演示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到平行四边形离我们并不远。)3.画一画
(1)师:你们想把刚才在生活中找到的这些平行四边形在点子图中画出来吗?(2)出示附页3中的点子图。学生动手画一画。(对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随机指导。)(3)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评价中自我反思。)4.拼一拼(以游戏的方式进行。)(1)师:现在我们来做拼图游戏,用你们手中的七巧板来拼一拼今天我们认识的平行四边形。(2)生进行拼图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用多种组合拼出平行四边形。学生拼图过程中可以与同伴随意交流。)(设计意图学生经过以上的数学活动,可能已经疲劳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此活动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拼一拼,进一步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三)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实践作业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图形――平行四边形,并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找到它。请你们对生活中物体再进行观察,去找一找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个新图形。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及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
以《新课程标准》为代表的教学改革是继创新教育呼声之后的一个最具体、最实际的现实性改革。新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学具的现实内涵,并以发展性的眼光全面、现实的审读它的价值取向。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为数学课程目标体系成功的设置了一个支点。它将所有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集中于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之中。数学活动就是支撑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最佳支点。数学活动的进行又是学生借助学具发挥潜力,创造性展示的过程。所以,学具的多维度使用是数学改革的重要方向。(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3)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新课标》非常强调学具在课堂中的使用。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具操作过程当成一种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流于形式。其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出现学具操作无目的和学具操作形式单一的现象。国外 “做中学”研究比较成功,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的《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作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应强调“数学问题解决”,使学生达到能从日常生活中和数学内部找出数学问题;能发展和应用各种策略去解决各种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
二、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新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在蕴含思维的“数学活动”中产生。所以,对儿童来说,学数学,并不等于就是去记数学、去背数学、去练数学、去考数学,而更应是“做数学”。即学习并不仅仅是听,也不仅仅是看,更应该是自己动手做。学具是知识的载体,它最根本的价值目标是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空间。数学学具就是通过“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观察,切实深刻的操作、试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体味数学,从而内化数学思维。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负责人曾参加过学校市级课题研究并结题,有一定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课题组主要成员都在教育第一线,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其中有四人学历达到本科学历,2、学校对教科研工作比较重视,能提供必要的经济、物质保证。
3、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已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大量的有关学具制作和使用的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的重要性,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任务、方法、过程、价值取向等都有了明确的认识。
4、学校创办教育科研期刊《教科研动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问题讨论、成果共享的交流平台。
四、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课题界定
数学操作活动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供给学生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活动。在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动手操作所用的材料,其中包括操作材料时所用的工具称为数学操作活动材料。
1、验证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教师先讲解、演示、归纳,再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操作验证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形式。操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
2、探索性操作活动
这类操作是围绕某一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进行摆弄、操作、尝试,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知的一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与思维的目的性。
3、创造性操作活动
这是提供某一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并开展具有多种选择性结果的一种操作形式。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想象和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二)、支撑性理论
1、生理学依据
让小学生使用学具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可以利用学具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空间特征,使大脑两半球都得到激活。这样一方面可以减缓大脑的疲劳;另一方面学生的感知建立在操作活动基础上,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共同参加学习活动,可使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都得到较为理想的发挥。因此,学具操作活动符合大脑两半球活动规律,有利于充分开发学生大脑的潜力,增强学习效果。
2、心理学依据
操作不是单纯的身体动作,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着的。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这种直观动作思维被称作“用手思维”。皮亚杰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数学的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小学数学中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样是学生智力活动的重要源泉,而且也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
3、教育学依据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发生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具的特点及操作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使用学具的教学过程不是重复人类的认识过程,又不同于直接向学生传授概念、公式和法则的传统教法。尤其是一些探索性学具的操作活动,为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得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来源创造了条件。同时学具的形象性、具体性便于学生理解以此为载体的数学知识。因此尽管多媒体技术已在数学课堂中显示出一些优势,但让学生摆弄学具这种行之有效的直观手段对于一些适宜的教学内容来说,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五、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一)研究目标
1、优化学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思考,促进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
2、转变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构建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教学活动,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新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使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中媒体如何恰当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之间如何配合协调使用,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研究重点: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如何配合教学,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进行积极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时间、达成目标、研究内容
成果形式
负责人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5—2013.10)
课题研究设计
刘歆雨(1)制定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和论证报告
(2)收集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11—2013.12)
汇报课
刘歆雨(1)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
学具制作
刘歆雨
2)开展课题研究课活动,整理收集有关资料
论文
刘歆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1—2014.6)
论文、总结
刘歆雨
整理资料,撰写论文
学生成果展示
刘歆雨
(四)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本课题在理论指导和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方案,提出基本的操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各实验班根据总的研究方案要求和本班级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操作,做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起始资料、过程资料、阶段资料等有目的地收集,及时分析、总结,提升至理性。
1、文献研究法: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
2、实验研究法:按照随机原则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建立实验指标体系,定期进行测试,积极、妥善地收集各种数据,运用先进的统计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定性的描述。
3、行动研究法:在平时的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
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
(六)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预期完成时间
1、学生数学学具的有效 汇报课 2014.5 使用的课堂展示
2、学生成果 自制学具、数学小论文 2013.11
3、实物展示 学具、教具、课件 2014.5
4、数学学具有效使用 论文、总结 2014.5 的文献资料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使用有效性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被教师们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教具学具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教具学具在教学中既可以形象具体地表现静态现象,又可以生动活泼地表现动态过程,具有简单直观的效果,利用多种教具学具组合,更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加深印象,并达到活学巧用的目的,以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引入到数学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许多老师把课件应用于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质量。而课堂中使用的教具学具还是几十年如一日,本课题将改变传统教具学具的模式,将传统的教具学具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
二、课题的提出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个方面。在理论上,可以完善学科教学理论和教育技术理论。本课题将提出新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概念体系,这将是对数学教学理论的补充,也是对现代教育技术作用的新的诠释,是对教学设计理论的优化和具体化。本课题将以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幼互动方式的变革为研究基点,着重探求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教育手段在数学教学中产生的影响、教学原则、教学模式,这些研究成果是对传统学科教学法的继承和发展。
在实践上,可以指导学科教学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将系统地对学生数学教具学具进行课件化,这些课件将极大地丰富教具学具的范畴,并以各种形式推荐到教学实际中,切实帮助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解决相关问题。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不但促进了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出现了教学工具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材等也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构建主义理论
2、多元智能理论
3、认知结构理论
4、有效教学理论
四、课题的研究思路与设想
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优化组合,协调应用以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应用中的观察、操作、实验、探索、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真正达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点拨——引导,探究——发现,双主——互动,积极使用优化多种媒体,发挥教师的主导点拨,学生主体参与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全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具体的研究思路是:
第一,通过将学生数学教具与学具课件化,深入开展利用教具学具进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帮助数学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利用它们进行有趣的“数学实验”,并能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第二,通过学生数学课件的制作,积累课件制作的经验。第三,将教具学具运用于学生数学课堂实践,探索学生数学教与学的模式研究。让它成为教师的教学手段,成为学生研究数学的工具。
六、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传统教具学具存在的弊端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根源及采取的对策。
2、实验法:动手制作适合于教学的教具学具。
3、研讨法:对实验承担教师进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展开研究讨论。
4、问卷法:对学生的问卷主要是对多媒体的看法。对教师的问卷主要是听取听课教师对所用媒体、媒体使用方法和教学效果的看法。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操作揭示教学学具对数学教学的指导意义,总结其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
七、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属于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1、避免课件的重复开发。
现在的教材都有配套的课件或素材,如果使用配套的课件,教学时往往要考虑到所创设的情境,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学特色等因素,自己的教学过程与配套课件出入较大,往往只能起到参考的作用。还是要动手自己制作。现在教材,变动大,自己做的,过一段时间就不能用了。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如果制成多媒体小教具,教材再变,最基本的知识都不会变。
2、避免唯多媒体课件的误区,现在我们越来越意识到一节成功的课,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平时的教学中课件的作用起到的只是挂图的作用。其实课件教学的优势只体现在某个教学点上。如果我们就制作好这个教学点。就可以避免不需要的资源浪费,真正做到物以至用。
3、增强课件的互动性
电脑课件最大的好处就是互动性,要想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一般教师是不能制作的,而能制作的往往不是任课教师。我们集中了所有的科技力量,利用FLASH制作了一些通用的,科技含量高的环节,充分体现出它的交互性。在一线教师的实践中,不断对其改良升级。成为精品中的精品。
4、具有一定的网络性
课件发展的趋势就是要具有网络性。能进行远程教育。我利用flash强大的对象操作功能,以及很强的网络兼容性。制作的多媒体教具学具,容量小,功能强,便于教师学生在网络上直接使用。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5月—2015年7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理论,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实施研究阶段(2015年7月—2016年3月)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展开研究,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中期成果报告,积累课题研究过程资料。期间学习林昌华编著 《学校教育评价》、李志宏著《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刘兼著《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孔企平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等四部专著,完成四篇读书笔记,两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3、总结提高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论文,撰写研究方案结题报告。
九、课题研究的措施
本课题是基于数学教学实践的突出问题,研究目的也是基于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进一步课程整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运用理论在实践中探索、改革,得出经验,再提高实践的水平。从这样的研究思路中,可以看出本课题研究是着眼于实践、扎根于实践的,也是实在的,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更是该课题研究可能获得成功的基本保障。本项研究将充分利用在课件制作方面的成功经验,选择本校的青年骨干教师,本课题的研究将计划历时一年,这为研究从能力与时间上给予了一定保证。该课题的研究将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料,并能综合利用参与研究人员的经验,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
十、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牛楠
课题组员:冯新波 王博利 李增 徐建设
第四篇:《小学低段音乐课堂聆听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低段音乐课堂聆听有效性》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国内研究趋势
纵观我国目前音乐学科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已经给音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音乐课堂从起初的“花哨”慢慢走向“朴实”、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教教材”转变为“如何关注和利用音乐本体”、各地也纷纷开展了“有效歌唱教学”等“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聆听有效性则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音乐课堂的“高效”成了我们的追求目标。
(二)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听觉感知,如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等等都是审美能力的基础,音乐教学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当然,教学中教师们都能关注“有效聆听”,但什么才是真正的“聆听”“有效聆听”呢?小学低段音乐聆听如何在实践中凸显有效性呢?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听觉的发展、听觉体验便是“聆听”能力的培养。只有聆听能力的培养,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健全人格、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聆听”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培养演奏家,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聆听的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美国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的,什么都代替不了聆听音乐”。于是,“聆听”成了重中之重。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想着法子、变着花样让孩子们主动去聆听,去参与体验,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现了勃勃生机,出现了一些“热热闹闹”。但若细心观察,在日益追求有效课堂的今天,聆听有时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在音乐教学中,聆听是一切音乐活动的根本,“聆听”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音乐课堂的有效性。音乐课堂上,追求聆听的有效性具有针对性,现实意义重大,有利于明确教师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的聆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共同发展。小学低段学生往往比较好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聆听音乐的效果。因此,提高低段学生聆听音乐的有效性,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成为低段音乐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音乐教师对音乐课堂聆听有效性进行研究有其必要性。因此,选取了《小学低段音乐课堂聆听有效性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期望通过研究能完善教学行为,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二、课题的界定
有效聆听是指一种有意识地、注意地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产生的的情感上的共鸣、体验蕴涵于音响效果中的艺术美,从审美的体验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即把音乐的音响转化为人的审美过程。
(有效聆听的概念衍生于有效教学。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提出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而学的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苫,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课程改革特别注重有效教学,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提出了“有效聆听”。音乐的音响只是一种客观的形式,如果没有审美主体去聆听、接受,也就失去它的意义。而聆听“有效性” 是指学会聆听,使学生形成更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并使课堂轻松、高效。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教育学依据:
叶澜教授说:要在课堂里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意即在课堂里能够看到学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学习、思考、记录、感受、表达等。
3、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只要采取掌握学习的策略,绝大多数人都能得5分。当学生掌握一门学科,并得到了客观的和主观的证据时,他们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会产生深刻的变化。
要尊重生命的本性、创造特质与丰富多样,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通过学生的发展,促成课堂的有效。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课堂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准确把握影响学生有效聆听的相关因素,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低段学生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从爱听音乐到会听音乐,掌握有效的方法、采用“有效”的聆听手段来提高小学低段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对音乐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研究,激发聆听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调动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参与聆听体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五、课题的研究内容
音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所表现出的混沌性、音响的流逝性和音符的间接性等,让一段音乐、一个乐曲没有任何明确的形状和语义。如何使低段学生们学会聆听、养成聆听习惯?如何让低段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音乐知识对音乐进行感悟与体验?如何丰富低段学生的音乐素养、知识,引导学生用音乐的语言感受音乐,分析音乐,进而表达情感?如何在聆听中有效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都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具体内容分类如下:
1、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无效聆听”情况剖析
2、小学低段音乐课堂中提高学生“聆听能力”的策略及研究
3、小学低段音乐欣赏课堂中“有效聆听”(即聆听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及研究
4、小学低段音乐歌唱教学中“有效聆听”的教学策略及研究。
六、可行性分析
音乐课堂“低效、无效的重复”的问题一直引起人们思考。日益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今天,音乐课堂的“聆听有效性”日益受到重视。课题确定后,本人围绕课题已经做了大量的文献搜集和阅读工作,并进行了一定的对比、整理。再者本课题组三位都是一线教师,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并搜集了一定的课例,正在思考和课堂实践中。这些都为本次论文的顺利完成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七、研究步骤及成员分工
(一)研究步骤
方案准备阶段
方案实施阶段 总结验收阶段
结题
1.前期准备阶段(2012.10—2012.12)
通过文献研究,搜集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并认识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阶段(2013.1---2013.10)
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教学的现状,对小学低段音乐课堂聆听有效性进行研究。3.总结、结题阶段(2013.10—2013、12)
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加工修改研究案例,完成结题报告。
(二)成员分工
黄文炜,小教高级,课题负责人、执笔。全面负责课题开展情况。参与课题实践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结题报告。
黄晓婵,小教高级,教研组长,负责课题研究活动的主持工作,参与课题实践研究。
贾慧调,小教一级,课题成员,负责课题资料汇编、结题材料整理,参与课题实践研究。
八、研究的成果形式
教学案例、研究论文、课堂实录等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的课堂教学背后,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以下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谈谈我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数学新课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数学课堂中良好的情景创设,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临时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等。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种形式,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进行,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
2、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教师的参与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的热情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3、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的互动与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做的首先是促进学生学习小组内部的交流与互动。其次,教师还应鼓励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进行对话,并为这种交往、交流提供条件。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好全班学生的交流,使全体学生在演示与观察、表达与倾听、质疑与争论、反驳与支持中得到多方面的收获。
4、宽容与欣赏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利用评价来有效地组织探究学习。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
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的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四、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生成”是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追求互动生成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追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强调课堂生成并不等于教师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问题在于,当“意外的通道”出现的时候,我们是否敏锐地意识到,并且能否经由这“通道”引领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景”?教学是一种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相统一的活动。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首先,评价的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其次,教师应锤炼课堂教学的评价语言。具体做到:
(1)准确不能模糊。教学中准确语言能给学生以提醒和纠正,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2)生动还要丰富。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沐春雨,促进思维发展。
(3)严谨不失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打破课堂内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4)中听更要中用。《课程标准》指出“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光对学生说:“你说得真好”、“你说得真棒”之类的评价语,更要从思考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5)独特不乏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学生,评价的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果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我们期待以自己的思考、交流,让我们的课堂更加高效,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