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度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2015年度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一、综合内容
1.关于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2.关于完善法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3.关于加强体验式德育载体建设的研究 4.关于加强美丽校园建设的研究
5.关于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状态的研究 6.关于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
7.关于建立教育部门权力清单和职责清单制度的研究 8.关于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 9.关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 10.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研究 11.关于加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
12.关于发达地区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对天津的启示 13.关于各省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政策措施的追踪研究 14.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15.关于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创新政策叠加对我市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16.关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
二、基础教育
11.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改革的研究 12.关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机制的研究
13.关于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研究 14.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研究 15.
第二篇: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1、“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与政策研究
2、“幸福指数”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调查研究
4、经济政策调控的社会影响调查
5、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1000份)
6、民间金融组织运行状况调查
7、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
8、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研究
9、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及影响调查研究
10、村官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典型调查
11、高考人数下降与教育结构调整的调查分析
12、家庭收支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2000份)
13、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0份)
14、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15、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2000份)
16、我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服务业发展,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的对策建议
17、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0份)
18、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影响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0份)
19、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及影响调查
20、我校校友发展情况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1000份)
第三篇:天津重点调研课题管理办法
天津市重点调研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重点调研课题的管理工作,实现课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提高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立足解决天津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现实问题,努力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调研成果,为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条 市委研究室每年一季度发布天津市重点调研课题。
第四条 市委研究室负责市重点调研课题管理工作,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第五条 本办法为课题管理的依据,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责任人应严格遵守。
第二章 立 项
第六条 市重点调研课题分为两类:一类是招标研究课题,面向全市公开招标,择优立项;另一类是委托研究课题,由市委研究室单独立项,委托有关单位开展研究。
第七条 招标研究课题立项包括申报和审批两个程序。第八条 招标研究课题,自发布之日起受理申报。申报人应是课题责任人,并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较强的科研优势或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所申报课题涉及的相关领域已积累一定的研究成果;
(二)必须是课题研究工作的组织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任务,具有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所需的组织、管理、协调、指导能力和良好信誉;
(三)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以调研报告的形式提交课题研究成果;
(四)凡承担上市重点调研课题未结项的课题责任人,不得申报新的课题。
第九条 申请承担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任务,采取书面申报方式。申报人要依据课题研究要求认真填写《天津市重点调研课题申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申报人每只能申报一个课题。
第十条 申报人所在单位须对《天津市重点调研课题申报书》中全部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核,承诺提供开展课题研究所需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十一条 招标研究课题,以专家委员会会议评审方式确定立项。市委研究室负责组织课题立项评审工作。
第十二条 专家委员会由市委研究室研究人员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成员一般为3至5人。
第十三条 专家委员会会议对申报方完成课题的能力、课题研究总体目标思路及时间进度安排等项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议,择优立项。专家委员会可召集课题申报方对申报文件进行说明。
第十四条 委托研究课题,由市委研究室确定承担单位和课题责任人。受委托单位和课题责任人须提出课题调研方案,填写《天津市重点调研课题计划书》,由市委研究室批准立项。
第十五条 市重点调研课题立项后,市委研究室向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责任人签发《立项通知书》,作为课题实施、工作推动、验收结项的依据。
第三章 推 动
第十六条 市委研究室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服务,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推动课题按时、保质完成。
第十七条 课题承担单位应将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任务列入
本单位工作计划,提供课题实施所需的必要条件,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课题责任人自接到《立项通知书》起20日内,应组织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详细研究提纲和具体实施计划,并将有关情况告市委研究室。
第十八条 中期检查推动内容:
(一)课题责任人及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课题总体目标思路设计和进度安排开展研究工作;
(二)课题责任人是否承担实质性研究任务;
(三)课题研究的基础性调研、资料整理、专题研讨等项工作进展情况;
(四)课题承担单位是否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条件;
(五)其他相关事项。
第十九条 课题责任人有义务接受、配合市委研究室中期检查推动工作,报告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接受业务指导。
第二十条 如出现研究目标调整、内容更改、责任人变更、时间进度延长等对课题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课题承担单位和责任人须及时向市委研究室递交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一条 因课题研究不符合立项要求,或发生政治性错误、学术不端行为、擅自发表成果等严重问题,市委研究室对该课题予以撤项。
第四章 结 项
第二十二条 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成果须进行鉴定验收。第二十三条 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后,课题责任人应及时将研究成果报送市委研究室。
第二十四条 成果鉴定采取鉴定专家委员会会议鉴定或书面鉴定等方式进行。市委研究室负责组织成果鉴定工作。
第二十五条 鉴定专家委员会由市委研究室研究人员和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成员3至5人。
第二十六条 成果鉴定以《课题申报书》中确定的课题研究总体目标思路为基本依据,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研究成果中提出的思路、见解和对策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所依据和使用的资料、数据是否准确、完整;所运用的方法、手段是否先进、适用。
第二十七条 未通过鉴定的研究成果,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责任人须根据鉴定专家委员会意见,在规定时间内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改完善,并重新鉴定。
第二十八条 研究成果通过鉴定验收后,课题予以结项。
第五章 成 果
第二十九条 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成果的所有权、使用权归市委研究室和成果完成单位及成果完成人员。市委研究室有成果的优先使用权。未经市委研究室同意,研究成果不得公开发表或内部刊用。
第三十条 市委研究室负责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成果的刊发和转化工作,充分发挥其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三十一条 鼓励市重点调研课题研究成果积极申报天津市优秀调研成果奖及其他奖项。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市委研究室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2008全市共青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附1:
2008全市共青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一、理论研究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团员青年研究
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3、青年民生问题研究
4、共青团组织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5、推动青年政策制订的有效途径研究
6、政府购买青年社团组织服务的机制研究
7、共青团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8、共青团组织设置模式创新研究
9、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研究
10、青年中心建设研究
11、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研究
12、乡镇(街道)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13、共青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14、共青团参与“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研究
15、青年流行时尚与服饰文化研究
16、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与弘扬“宁波精神”研究
17、更好地发挥青年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研究
18、分层分类开展青年理论学习的研究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20、新时期青年运动规律和发展态势研究
21、宁波青年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22、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创新研究
23、青年统战工作研究
二、工作对象研究
1、进城务工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
2、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途径、机制和方式的研究
3、青年职工技能振兴及创新创效研究
4、青年劳动就业现状与择业心理研究
5、流动团员管理研究
6、各类青少年群体(如进城务工青年、青年公务员、白领青年、进城小公民、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等)的发展状况研究
7、青少年网络文化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8、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研究
9、失足、困惑、罪错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研究
10、青少年戒除网瘾研究
11、团干部管理服务与素质提升研究
12、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13、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研究
14、青年群体结构分析研究
15、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16、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
17、青年企业家群体研究
18、提高青少年人生发展指导针对性的研究
三、共青团工作研究
1、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研究
2、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3、新形势下青年创业的环境研究
4、青年自主创新与共青团创新能力研究
5、青年社团和自组织管理研究
6、团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现途径研究
7、城市共青团工作研究8、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9、青少年维权区域联动工作研究
10、共青团舆情观测系统实证研究
11、推优入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2、行业建团研究
13、共青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研究
14、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15、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研究
16、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研究
17、高校团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研究
18、青少年素质教育与学校团工作实例研究
19、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团的建设研究
20、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21、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
22、新形势下中小学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巩固和创新研究
23、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港澳台青年交流与合作研究
24、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深化发展研究
25、共青团工作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第五篇:2013杭州市共青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2013杭州市共青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一、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
1、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科学化发展的理念、路径等探索
2、新形势下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管理创新的途径研究
3、共青团提升青年群众工作能力水平路径方法研究
4、枢纽型社会组织运行模式及共青团职能转型的启示研究
5、“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先进青年组织建设研究
6、统筹城乡共青团组织体系研究
7、城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研究
8、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研究
9、青少年思想教育引领体系研究
10、青少年权益维护体系研究
二、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对象研究
11、青少年群体发展状况及趋势研究
12、青年人才发现与培养
13、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及发展研究
14、新生代杭商发展状况研究
15、青年网商队伍建设研究
16、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研究
17、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子女教育、服务及引导
18、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好青年”等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19、青年公益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团干部队伍建设探索与研究
三、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研究
21、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生活化、大众化、系统化研究
22、青少年“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路径、载体、项目等探索
23、共青团参与人文杭州、美丽杭州、法治杭州、平安杭州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24、共青团新媒体运用实践与探索
25、杭州志愿服务品质提升实践探索
26、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27、“双网互动”、乡镇实体化“大团委”、“一镇一青联”等基层组织形式的创新实践与探索
28、共青团工作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29、基层“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长效机制探索研究
30、高校共青团工作研究
31、中学、中职等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创新
32、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
33、少先队学科化建设与研究
34、青联和青年统战外事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35、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