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指南
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
2014年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宗旨,以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贯穿每个劳动者职业生涯、适应不同群体差异需求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为目标,紧扣职业培训、企业培训、技工院校和技能鉴定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重点课题研究。
二、重点课题
(一)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
1、终身职业培训机制体制研究
2、终身职业培训运行模式与平台建设研究
3、终身职业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4、终身职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5、职业培训工作督导和评估机制研究
(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及企业职工培训
1、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行管理实践研究
2、行业(企业)技能人才岗位薪酬水平调查研究
3、企业职工培训体系规划框架研究
4、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实践跟踪研究
5、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机制研究
6、企业培训师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能研究
(三)技工院校改革与发展
1、技工院校技师培养的评价体系研究
2、重点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开发研究
3、模块化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制教育学分转换、积累机制研究
4、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模式研究
5、市场机制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
(四)技能人才评价和职业技能竞赛
1、职业资格鉴定题库管理实践研究
2、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建设研究
3、职业技能鉴定中绿色环保技能模块的研究与开发
第二篇:2010贵州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申报指南
附件一
2010贵州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
重点课题申报指南
一、重要选题
1.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问题研究。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事关统一战线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要全面研究党外代表人士的现实状况,系统分析研究其基本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建立健全培养选拔党外代表人物的长效机制,完善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制度,明确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民族、宗教、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六支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工作举措,努力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本课题要求全省各市州地委统战部必须完成)
2.新形势下宗教在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和影响问题研究。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维护广大信教群众的切身利益,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秩序,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要以党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政策为指导,探索宗教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影响和定位,明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宗教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方式、渠道等,提出支持和引导宗教界服务社会和谐稳定的政策建议,努力以宗教和睦促进社会和谐。(本课题要求全省各市州地委统战部必须完成)
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战略重点。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又对实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影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出台 1
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既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要深入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平台载体和方式途径等,探索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的着力点,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新形势下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与完善问题研究。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是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证明党的基本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要结合民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稳定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及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深层次问题,探索创新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不断完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运行机制,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推动民族理论创新和政策完善,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供有力指导。
5.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建设与发展问题研究。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是开展无党派人士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各地探索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知联会,在团结联系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深入总结知联会建设的成功经验,认真分析知联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明确知联会的功能定位,提出加强知联会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6.基层统战工作科学化问题研究。实现统战工作科学化,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是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着眼推进统一战线作用发挥的科学化,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统一战线的特点、优势、功能、定位,探索基层统一战线服务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规律,创新途径载体,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工作网络;要着眼推进统一战线自身发展的科学化,深入研究统一战线内部构成的变化,研究各领域工作的相互影响,形成更加合理的工作布局、更加完备的工作机制、更加多样的工作手段,提高统战工作的效能。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问题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原理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要以统一战线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源泉,以研究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深入研究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范围对象、目标任务、方针原则、方式方法等,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8.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软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成员思想的根本遵循。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关系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要深入研究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外延,系统总结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功经验,探索民主党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和载体等,为推动民主党派思想建设和多党合作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9.统一战线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关系问题研究。统一战线历来与国内国际形势密切相关。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相互联系日益增强,国内国际因素相互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资源相互补充日益明显,既给统一战线带来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也对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如何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国际交流交往、开展国际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和核心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谋划统一战线的发展战略、工作布局、政策策略、工作方式等,努力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推动统战工作实现新发展。
对上述重点课题,既可参照本通知提示的要点进行研究,也可自拟思路进行探讨;既可作全面的分析研究,也可就其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作深入研究。
二、一般选题
(一)基础理论方面
1.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研究
2.统一战线与国家软实力建设研究
3.统一战线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发挥作用问题研究
4.建立健全涉及统一战线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5.运用新兴媒体开展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6.农村统战工作为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服务问题研究
7.建立统筹城乡统战工作新机制问题研究
8.加强新形势下基层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9.加强社会组织统战工作问题研究
10.社区统战工作研究
11.提高统战会议质量问题研究
(二)多党合作方面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理论研究
1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机制问题研究
14.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问题研究
15.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建设研究
16.影响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态势的主要因素研究
17.民主党派省辖市级组织建设研究
18.加强无党派人士政治引导工作研究
(三)民族工作方面
19.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问题研究
20.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落实情况问题研究
21.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贯彻落实情况问题研究
22.新世纪新阶段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问题研究
23.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对策研究
24.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问题研究
25.散杂居民族工作研究
26.新形势下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问题研究
(四)宗教工作方面
27.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28.宗教因素对民族关系的影响问题研究
29.民族地区基督教问题研究
30.基督教在农村及城镇无序发展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31.加强宗教爱国团体建设问题研究
(五)新的社会阶层工作方面
32.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问题研究
33.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科学发展和自身科学发展问题研究
3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研究
35.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信教问题研究
36.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问题研究
37.工商联领导班子和领导机构建设政策研究
38.光彩事业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研究
39.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机制研究
40.自由职业人员基本状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41.自主创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
(六)党外代表人士工作方面
42.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及成长规律
43.统一战线各领域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情况
44.加强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工作研究
45.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问题研究
(七)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方面
46.做好港澳爱国力量整合、培育工作问题研究
47.发挥统一战线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研究
48.加强台湾各界代表性人物建设问题研究
49.做台湾人民工作的规律和途径研究
50.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培养问题研究
第三篇: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2011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1、“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与政策研究
2、“幸福指数”与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3、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调查研究
4、经济政策调控的社会影响调查
5、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1000份)
6、民间金融组织运行状况调查
7、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
8、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研究
9、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及影响调查研究
10、村官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典型调查
11、高考人数下降与教育结构调整的调查分析
12、家庭收支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2000份)
13、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0份)
14、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15、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2000份)
16、我省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服务业发展,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的对策建议
17、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0份)
18、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影响调查(样本量不少于3000份)
19、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及影响调查
20、我校校友发展情况调查分析(样本量不少于1000份)
第四篇:2008全市共青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附1:
2008全市共青团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一、理论研究
1、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团员青年研究
2、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研究
3、青年民生问题研究
4、共青团组织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途径和机制研究
5、推动青年政策制订的有效途径研究
6、政府购买青年社团组织服务的机制研究
7、共青团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8、共青团组织设置模式创新研究
9、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与管理研究
10、青年中心建设研究
11、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研究
12、乡镇(街道)团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13、共青团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14、共青团参与“平安宁波”、“法治宁波”建设研究
15、青年流行时尚与服饰文化研究
16、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与弘扬“宁波精神”研究
17、更好地发挥青年典型示范引导作用的研究
18、分层分类开展青年理论学习的研究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青团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20、新时期青年运动规律和发展态势研究
21、宁波青年文化建设实证研究
22、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创新研究
23、青年统战工作研究
二、工作对象研究
1、进城务工青年服务工作的途径研究
2、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途径、机制和方式的研究
3、青年职工技能振兴及创新创效研究
4、青年劳动就业现状与择业心理研究
5、流动团员管理研究
6、各类青少年群体(如进城务工青年、青年公务员、白领青年、进城小公民、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等)的发展状况研究
7、青少年网络文化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8、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研究
9、失足、困惑、罪错青少年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研究
10、青少年戒除网瘾研究
11、团干部管理服务与素质提升研究
12、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13、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研究
14、青年群体结构分析研究
15、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16、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
17、青年企业家群体研究
18、提高青少年人生发展指导针对性的研究
三、共青团工作研究
1、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研究
2、青年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3、新形势下青年创业的环境研究
4、青年自主创新与共青团创新能力研究
5、青年社团和自组织管理研究
6、团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实现途径研究
7、城市共青团工作研究8、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9、青少年维权区域联动工作研究
10、共青团舆情观测系统实证研究
11、推优入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12、行业建团研究
13、共青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研究
14、志愿者工作运行与管理机制研究
15、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研究
16、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工作研究
17、高校团组织设置与活动方式研究
18、青少年素质教育与学校团工作实例研究
19、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团的建设研究
20、机关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21、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研究
22、新形势下中小学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巩固和创新研究
23、长江三角洲地区及港澳台青年交流与合作研究
24、保护母亲河行动的深化发展研究
25、共青团工作科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第五篇:2015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2015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指南
一、综合内容
1.关于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2.关于完善法治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3.关于加强体验式德育载体建设的研究 4.关于加强美丽校园建设的研究
5.关于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状态的研究 6.关于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研究
7.关于建立教育部门权力清单和职责清单制度的研究 8.关于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研究 9.关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研究 10.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配套政策的研究 11.关于加强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研究
12.关于发达地区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对天津的启示 13.关于各省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政策措施的追踪研究 14.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15.关于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创新政策叠加对我市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16.关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
二、基础教育
11.关于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改革的研究 12.关于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机制的研究
13.关于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的研究 14.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研究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