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2 06:4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篇: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六、材料及现场准备

(一)材料准备的要点及注意点

1、教育经费要以2008年数据为基数,提供2009、2010、2011年的教育投入情况。其他材料以学年度为年度单位,即2009~2010、2010~2011、2011~2012学年的有关表册及资料,各类档案和表册都要注明相应的年度。

2、汇报材料和表册以及各类档案准备工作要坚持真实、准确,不得随意更改、瞒报和漏报。要准确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力求简单明了。要注意汇报成功做法、经验和工作成效,并尽可能用数字表述。

3、安排专人统一把关,各类表册不得出现自相矛盾等问题。各类材料用A4纸印制,要明确专人保管,编号装盒,并在每盒材料的首页写出该盒材料的简要说明。

4、各学校在按要求建立有关表册的同时,还应按学校档案建设的规定,规范建设其他方面的档案。

5、各类资料必须在2012年7月30日前完成。

(二)县级软件材料的准备

根据申报要求,我县应向省教育厅提供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的如下申请资料:

1、《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申请表》。责任科室:督导室

2、近三年来射阳县委、县政府(含教育局)关于教育工作的主要文件汇编。责任科室:办公室

3、近三年来教育事业年度报表复印件和县财政预决算报告复印件。责任科室:计财科

4、射阳县接受江苏省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工作情况汇报(多媒体软件);射阳县创建工作自评报告。责任科室:办公室、装备中心

5、射阳县教育现代化建设巡礼专题片。责任科室:装备中心、办公室

6、射阳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概览画册。责任科室:办公室、装备中心

7、制作10块反映全县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的展板。责任科室:教研室、办公室

8、建好全县信息化教育网络。责任科室:装备中心

9、射阳教育地图(反映射阳县所有学校的地理位置)。责任科室:基建站

10、全县各类教育机构概览及学校名册。责任科室:中教科、初教科、学前办、职社科、计财科、办公室

(三)县教育局基础资料及现场准备

序号前标注“★”的为重点准备资料;序号前标注“▲”的为必备资料;序号前无标注的为正常的管理资料。

指标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90%以上

指标诠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口径,均指本地户籍人口。非在籍适龄幼儿的入园率单独计算。如本区县幼儿入园年龄组与标准不一致,可根据实际年龄组统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资料目录】 责任人:学前办裴义蕾

★A1B1.全县4-6岁年龄组人口登记表(以镇为单位统计,派出所微机输出,派出所加盖公章)、全县4-6岁人口统计表;

★A1B2.4-6岁年龄组在园儿童登记表;

A1B3.2009-2011年各幼儿园在园幼儿情况统计表、入园率统计表; A1B4.幼教规划、近三年幼教的年度计划、总结; 指标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

指标诠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应按小学和初中分别计算。小学巩固率是指某届小学毕业生人数与该届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初中巩固率是指某届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届初一学生数的百分比。两个百分比须分别达到99%以上。非在籍学生单独计算,借读、转学、休学和辍学学生单独考察。

【资料目录】 责任人:初教科蒋国赟 中教科王兆熙 ★A2B1.2009、2010、2011年小学、初中毕业生登记表,统计表; ★A2B2.2003、2004、2005年小学生入学登记表,统计表;2006、2007、2008年初一新生登记表,统计表;

★A2B3.2010、2011、2012三年小学和初中巩固率汇总表;(小学达到100%,初中达到99.9%)

★A2B4.2010、2011、2012三年义务教育管理、考核、督查的资料; ★A2B5.学籍管理资料; ★A2B6.控辍资料;(督导室)A2B7.近三年中小学招生的文件;

A2B8.近三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度考核的资料; A2B9.相关工作受表彰奖励的情况

指标十一:在岗教师全部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教师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达70%,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

比例达60%,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5%,中等职业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

指标诠释:在岗教师是指从事教学的人员,包括在职教师、聘用教师和长期代课教师。凡获得与任教学科及学段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者为具有教师资格。学历均以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为准。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以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颁发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为准,现阶段,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均可视为“具有研究生学历”,但在读人员和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者不计入。“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有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专任专业教师。

【资料目录】 责任人:人事科王虹 教研室陈玉中

★A11B1.小学、初中、高中(含职高)教师学历和职称、教师资格登记表、统计表;学历达标情况统计表;(人事科)

▲A11B2.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的资料;(人事科)

▲A11B3.三年来县委、县政府、教育局有关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汇编;射阳县教师队伍教师规划;(人事科)

▲A11B4.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文件和活动方案;(人事科)

▲A11B5.师德师风建设的文件、先进人物事迹汇编,师德演讲稿汇编;(人事科)

▲A11B6.教科研工作资料、获奖情况;(教研室)

▲A11B7.教师队伍管理获奖的文件、证件(获复印件);(人事科)▲A11B8.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建设资料(含名单);(人事科)▲A11B9.三年来教师培训的资料;(人事科)

A11B10.三年来教师聘用的资料(如方案、试卷、聘用聘任书等);(人事科)

A11B11.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登记表;(人事科)

A11B12.其它反映射阳教师队伍水平普遍提高的资料;(人事科)A11B13.县委县政府重视干部队伍建设的资料。(人事科)

指标十六: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完备。政府建立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的制度。校园周边环境无污染,无不健康、不安定因素。有健全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

指标诠释: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完备是指要达到本指标所述三个方面的要求。政府建立定期对校舍进行安全检查、维修的制度应包括将校舍维护维修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的内容。校园周边不健康不安定因素包括:(1)建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对学校安全有危害的项目的;(2)依傍学校围墙搭建建筑物的;(3)进行有

污染环境以及其他影响学校和学生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4)在校园周边两百米范围内设立歌舞、电子游戏、互联网上网服务的:(5)在学校门前及其两侧五十米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杂物的;(6)设置影响学生安全或者正常通行的设施设备的;(7)依法应当制上和查处的其他行为。

【资料目录】 责任人:政法科姚达权 初教科蒋国赟 中教科王兆熙

基建站徐春银 计财科叶丛书

★A16B1.射阳县平安校园建设的意见;(政法科)

★A16B2.近三年各级各类学校平安创建的计划、总结;(政法科)★A16B3.射阳县学校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政法科)

★A16B4.教育系统各类突发事件、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政法科)★A16B5.近三年校园安全工作、校园管理的资料;(政法科)

★A16B6.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活动资料、计划总结等资料;(政法科)

★A16B7.近三年校舍检查、维修资料;(基建站)▲A16B8.学校食堂卫生管理资料;(中教科)▲A16B9.校舍维修经费资料;(计财科)▲A16B10.校园警务室配置情况;(政法科)

▲A16B11.校园卫生健康室配置情况(含专兼职人员、卫生器材、培训、活动资料);(中教科)

▲A16B12.学校交通安全情况(含校车规范情况);(政法科)

▲A16B13.校园消防安全工作资料(含培训、活动资料);(政法科、基建站)

▲A16B14.全县学校安全保障工作总结;(政法科)

▲A16B15.其它反映学校安全保障的资料;(政法科负责与公安、卫生、安监等部门接洽,指导这些部门做好资料准备)

▲A16B16.相关获奖资料(政法科 基建站 计财科)

(四)学校(幼儿园)资料及现场准备 ②小学准备的资料。责任科室:初教科

1.学校工作情况汇报。内容包括:学校概况(简介);教育现代化指标达标情况;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侧重介绍德育、课程改革、学校体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特色创建、安全管理、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规范办学等方面的情况。(原则上要用多媒体汇报)

2.施教区0~12周岁人口统计表(分年龄统计)。

3.施教区内学龄儿童入学情况统计表(分年龄统计,含在外施教区上学学生,并注明)。

4.小学生变动情况统计表(分年级统计),并附说明,如转出、转入、休学、复学、辍学等,同时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5.三类残疾学龄儿童入学情况统计表。6.寄宿学生情况统计表。

7.享受“两免一补”学生情况统计表。

8.施教区内0~6周岁人口登记表(分年龄统计)。9.施教区内学龄儿童登记表(分年龄统计)。10.小学残疾学龄儿童入学花名册。

11.在校学生花名册(分年级、分班级登记,非适龄人口、外施教区学生应分别说明),12.本施教区在外地(校)上学的适龄儿童花名册(要附有关证明材料)。13.在校未足龄、超龄学生花名册。

14.未入学学龄儿童花名册(应说明原因,并附有关证明材料)。15.辍学学龄儿童花名册(应附有关证明材料)。16.转入学生登记册(要有动态变化的汇总情况说明)。

17.转出学生登记册(要有动态变化的汇总情况说明,并附转学证明)。18.毕业班学生毕业考试成绩登记册。

19.特殊原因离校学生花名册(应说明原因,并附有关证明材料)。2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花名册。

21.享受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学生花名册。22.学生体质测试卡、健康卡等学生档案。23.专任教师花名册(含学历、职称等要素)。24.2009~2011年学校公用经费统计表。25.2009~2011年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统计表。

26.学校校产档案,近三年的教学档案,近三年学校管理档案(包括各类计划、总结制度、会议记录等),教师队伍建设档案等。

27.学校环境面貌。

第二篇:东海县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

东海县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

山左口中小学专报

1.根据创建要求,年内至少要完成2所优质园创建工作,前期学校协调乡政府也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中心幼儿园、南北寨幼儿园、左庄幼儿园准备异地新建,三所创建任务,工程量多、大,资金严重缺口,进度相对缓慢。新校完成不了,创建工作无从谈起。

2、根据指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均须达到省二类标准建设要求。目前,该乡中小学均达不到该项指标要求。因资金缺口太大,中学的音乐室、微机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等功能室的配套设施均极不完善,指标中要求的塑胶跑道还未开始建设。新教学楼暑期开学将投入使用,购买学生课桌凳、老师办公桌椅、黑板等教学用品的所需资金还尚无着落,部分学生还住在七十年代的平房里,虽然几经修葺,但住宿环境仍然偏差。中心小学新建一座教学楼,校园布局重新调整,还要改校门和新建厕所,7月初教学楼刚动工,开学不能使用,影响较大;校园布局现在还没有调整到位。导致学校配到用房紧缺,满足不了创建要求,3.团林和黑埠教学点校安工程,现在所需建房手续一直迟迟没有办理下来,暑后开学影响创建任务完成。

4.山左口小学操场,铺设塑胶跑道,教学楼建设尚未竣工,学校布局调整无从实施。

5.暑后,适龄儿童人数大幅度增长,小学缺少配套及办公用房,不

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

6.教育设备、教育信息化所需设备的数量严重不足,配备所需资金数额巨大,由于学校创建工作所需资金投入太多,以致学校资金存在严重缺口。

建议:

1、县政府成立创建工作指挥督查小组,在工程办理手续方面能简单快捷,敞开绿灯,协调多部门对学校工程项目快速办理。建议财政主管部门,对学校附属设施所需资金,能及时拨付,以便加快工程进度。

2、县、乡两级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对学校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能及时拨付,以便加快工程进度,如期完工,确保教育现代化年内通过验收。

第三篇: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泰兴市古溪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

对照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古溪镇中心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据市局《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实施意见》的要求,立足我校实际,努力提高学校的层次,深化学校全方位工作。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工作重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依法治教,科研兴教,人才强教和质量立教的发展战略,狠抓机遇,创新思路,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使学校在教育思想、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管理、教学体系和教育水平等方面能有实质性的提高,达到现代化学校的基本要求,努力形成“人民满意”的新局面,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美好新泰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2009年底以前通过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力争创建成现代化学校。[二]具体目标

1、教育思想现代化: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一切发展做准备。

(2)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施教,办学行为规范,办学定位准确,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现代化学校发展长垣规划和近期规划。

(3)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有鲜明的校训。

2、师资队伍现代化

(1)教师学历达标,专科以上达70%。

(2)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有积极的自我发展意识,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合作意识。

(3)培养先进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及名师占学校25%以上。(4)大胆探索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制定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提高制度,注重过程管理,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师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3、办学条件现代化

(1)有近期和长期的校园建设规划,建筑规划合理,校园整洁美观,硬化、绿化、文化建设规格高,有校树、校花,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2)完善“一部十室”少队部、教学仪器室、自然实验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卫生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接收室、电教器材室、艺、体、劳、科技活动室。

(3)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达标,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

(4)各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学校经费的70%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和设施投入。

4、学校管理现代化

(1)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经常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

(2)办学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落实地方课程,积极进行课改,开发校本课程,落实活动课程。学校安全有保障,杜绝人为的安全责任事故和违法违纪案件。积极创建“四无”学校,创建教育收费规范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执行和落实“管理规范”、“减负八项规定”、“增效提质十六条意见”,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为促进和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打好基础,创办特色。

5、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

(1)结合校情,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2)开发校本教研课题,课题进展力度大,实效性强。

(3)定期召开学校家长家庭教育会,充分发挥社会家庭教育作用。

6、教育水平现代化

(1)协调各种力量,力求抓好学生质量,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2)社会及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大多数在校学生素质反映良好。(3)做好示范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教学体系、教育装备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

三、创建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吴大龙

副组长:陈贵芝、尹九岳、唐锦富

组 员:尹家勤、顾爱国、顾俊峰、顾仁智、尹宗元、顾赛红、肖天雷

(二)实施小组:

1、创建氛围营造工作小组: 组 长:尹九岳 副组长:顾仁智、顾赛红

组 员: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2、软件创建工作小组: 组 长:陈贵芝 副组长:唐锦富、顾俊峰

组 员:顾仁智、肖天雷、各教研组长、各部室管理人员

3、硬件创建工作小组: 组 长:尹家勤

副组长:顾爱国、尹宗元、组 员:所有后勤人员

(三)职责:

1、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对创建工作各方面负总责,协调各小组开展工作,制订操作性极强的实施方案,对创建工作进行宏观规划,对现代化的办学理念进行探索和实践,筹措创建专项资金,组织、检查各小组创建的实施工作,监督创建工作在各小组的落实。

2、创建氛围营造工作小组:

负责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宣传,搞好创建的氛围营造工作,对德育工作管理现代化探索与实践。负责学生文明习惯养成及教师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建设,社区家庭教育。

3、软件创建小组:

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管理现代化进行研究与实践,形成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机制,负责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的创建。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素质培养、教育科研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等方面。

4、硬件创建小组:

负责办学条件现代化的实施,优化校园环境,维修、美化基础设施,完善教育教学所有设施。

四、实施办法

1、加强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分配到人,做到落实任务,分工明确。

2、搞好宣传。通过会议、文件、板面、讲座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动员,达到上下一心共创现代化学校的良好局面。

3、做好布署安排。学校要针对实施意见和现代化学校标准,认真进行整体规划,制定实施方案,逐步实施。各处室按照分解任务,作好自身工作,大胆创新,开拓进取,使各方面工作达到现代化要求。

4、具体实施。

1)教育思想现代化方面,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以学校的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教育思想建设,使全体教师都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2)师资队伍现代化方面,能够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行“青蓝”工程。通过师德演讲,技能竞赛,校本教研,教学沙龙等活动,培养青年教师成为教学中的主力军。

3)办学条件现代化方面,采用上级拨,镇上筹,自己挤的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完善一部十室。有近期和长期的校园建设规划。学校经费的70%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和设施投入。

4)学校管理现代化方面,在德育工作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籍管理,义务教育管理等方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模式。

5)教育教学体系现代化方面,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素质培养,教育科研建设,社区家庭教育等方面能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探索出管理模式和学习模式,具有鲜明的管理特色和学习特色。

6)教育水平现代化方面,强化学生五爱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主动,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等良好习惯。学会各种技能,学生在校素质良好,社会评价高。

五、工作步骤

教育现代化工程是一个结构复杂、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根据本处中小学发展现状,采取“全面启动、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同时达标”的方针,在“四配套”的基础上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具体实施步骤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08年9月)

建立教育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召开全校推进教育现代化动员大会。通过广泛宣传,层层发动,使全体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的重要意义,明确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及主要目标,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争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教育现代化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教育现代化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摸底,对照标准,排找差距,确定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6月)

1、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强化措施保障。制定实施方案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有超前意识,确立长期规划,又要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确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任务,还要有保证规划落实、目标实现的对策措施。

2、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全面启动、全面建设”的要求,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序推进。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校园建设。结合“合格学校”建设工程后续管理,建好整洁美观的校园,重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成绿化工程、局部下水道建设、教学楼内外墙粉刷、完善“一部十室”,努力使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合格学校标准。

创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校将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相关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力争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办学条件、校风校貌等方面彰显特色,争创一流。到2009年7月,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达标。

(三)完善教育管理和技术装备阶段(2009年7月底前)

在市领导小组组织专门班子对各校教育现代化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对照评估指标进一步查漏补缺,整改完善。

1.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制定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具体办法,确保校园管理规范有序。

2.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在2008年完成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2009年7月底要全面完成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任务,实现学校光纤连通,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确保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并达标。

(四)查漏补缺和总结迎评阶段(2009年7-9月)做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组织申报工作,迎接省级评估验收。

1.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扫尾工作。对照标准和要求查漏补缺,整改完善,确保9月前所有基建工程交付使用。

2.做好校园环境整理工作。在全面完成校园绿化、路道、下水改造和操场建设的基础上,校舍设施粉刷出新,全面整理好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人文校园、精品校园和特色校园为目标,提升办学品位,促进内涵发展。

3.做好迎评资料整理工作。对照16项指标要求,全面组织回头看活动,整理完善各类迎评资料,迎接省级评估验收。

第四篇:有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根据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措施》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考察时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总要求,聚焦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落实“五项要求”,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着力防范化解市域社会治理难题,精准精细精致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特色、区域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力捍卫政治安全,着力维护社会安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宁,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平安**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不断增强全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强组织领导。县镇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承担分管范围内的工作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工作任务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体制现代化方面。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健全完善党委领导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平安建设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把社会风险防控贯穿规划、决策、执行、监督各领域各环节,推动社会治理融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等5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黑恶势力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xx年x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xx年x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xx年xx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2014年1月1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15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xx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xx年9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20xx年12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50%;20xx年3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75%;2016年6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100%。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x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xx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15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 “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90%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15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15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xx年8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xx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作用。镇(街道)党(工)委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区)、阵地在村(社区)的意识,促使镇(街道)党(工)委、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区)上。

第五篇:对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篇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基层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抓基层治理的责任感,明确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其5 个专项责任小组成员单位责任,扎实推进我市基层治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全省基层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市、改革创新的原则,以创建幸福村居为抓手,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大抓基层的部署,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用 3 年左右的时间,从源头上预防和消除基层的不稳定因素,解决基层矛盾问题,完成涉农土地问题整治、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珠海的实践提供坚强保证。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责任小组:涉农维稳及社会矛盾化解责任小组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开展涉农不稳定问题、劳资

纠纷、涉环保不稳定问题、涉众型金融不稳定问题、房地产领域不稳定问题

等 5 个专项治理活动,坚持和完善每月滚动排查机制,做实工作台账,落实到人,限期化解。

2.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村黑恶势力抬头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击基层涉黑犯罪。查处基层党员干部失职渎职、涉农领域违法违纪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3.加强维稳分析研判。落实和加强对基层维稳形势的分析

研判机制,推动维稳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4.切实解决历史积案。按照事要解决的原则,清理积案, 解决好历史问题。对“钉子案”、“骨头案”,实行一案一策,落实包案领导和责任人,限期解决。认真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推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依法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二)深入推进涉农土地问题整治,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责任小组:涉农土地治理责任小组

5.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征地补偿款。积极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年 9 月底前开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处置方案,逐项落实整改,20**年 6 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务。

6.落实农村留用地。20**年 9 月底前建立历史留用地台账,年底前出台指导意见,力争用 3 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市留用地历史欠账。

7.集中开展农村土地“三乱”问题专项治理。对 20**年 1 月 1 日以来农村乱占、乱卖、乱租土地问题进行摸底排查,20**年底前完成打击整治农村土地“三乱”任务,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三乱”现象。在此时间范围之外发生的其他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经举报查实的,一并纳入专项治理范围。

8.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工作。20**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资金分配办法,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滞留问题。20**年 9 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年 12 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年 3 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20**年 6 月底,完成资金分配任务**%。

(三)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责任小组:农村土地确权及“三资”管理责任小组

9.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继续推进试点区、镇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认真研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确权工作,20**年基本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10.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抓好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平台体系的应用开发、监督管理,规范化运用。落实区、镇一级专责人员。20**年底前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核对,完成数据录入,建立资源登记、资产台账和合同管理电子台账。

(四)深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公共服务运行

责任小组单位: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责任小组

11.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服务资源,建设多功能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机构人员、场所挂牌、流程内容、信息系统、经费保障五个统一。20**年底前,选择一个区开展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到 20**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建成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就业保障、食药安全、警务治安、人口党建、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实现 “有机构、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办公设备、有制度、有人员、有台账、有经费”。

12.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五)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责任小组:农村(社区)党建责任小组

13.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突出党组织的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区)各项工作和其他基层组织的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治理的各方面。继续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在推行“政经分离”的农村(社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兼任经济组织负责人,既要加强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又要保持对集体经济运营的有效监督。

14.规范村级组织运作。全面实行班子联席会议制度和党群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操作规程。

15.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制定《关于全市软弱涣散农村(社区)党组织持续整顿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每年按照**%的比例排查整顿,形成常态化机制。年底对整顿情况进行考核验收,每年整顿转化率要达到**%以上。对重点村、老大难村,对多年整顿没有明显成效的农村(社区),区委书记、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要直接包、重点抓,限期解决问题。

16.创新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对于行政村党员人数较多、下设党组织较多的,村党支部可根据有关规定改建为党总支或党委。探索党组织、自治组织、公共服务组织下移到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在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两新”组织的书记和优秀党员可选配为农村(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和专(兼职)委员,比例要逐步提高。20**年8月底前确定1个有代表性的镇作为党组织设置试点单位,20**年底前推进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取得成效。

17.加强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选好、培养好、管理好支部书记,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注重从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和其他乡贤中选拔党组织书记。完成对软弱涣散和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抓好支部书记培养,市、区每年分期分批对现任书记进行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到**%以上。20**年 8 月底前确定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加强跟踪培养、考核和管理。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镇(街道)领导干部力度。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基本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

18.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注重在农村现有优秀人员中培养和发展党员,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强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市、区组织部门推动各有关部门,重点解决村(社区)办公场所问题,支持村(社区)党群活动阵地建设,配套完善设施设备,发挥办公议事、党团员和妇女青年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多种综合功能。

20.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20**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划(试行)》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

21.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规范委托基层代办事项和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减少会议、台账、报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层治理工作机构。成立市、区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统一领导。镇(街道)设置基层治理办公室,选配好党委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党务工作者。

四、组织领导

(一)建立基层治理领导机构工作机制。市委基层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抓总,每季度召集各专项责任小组牵头单位和相关单位召开一次专题研究会议,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作一次专题汇报。各专项责任小组要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建立工作台账,每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推动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市直各相关单位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职能优势,配合牵头单位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发挥区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各区党委要把抓好基层治理作为分内职责,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有关重点问题,切实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抓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区委书记要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实履行好“一把手”的主体责任。

(三)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作用。镇(街道)党(工)委是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要强化镇(街道)抓村(社区)的直接责任,树立岗位在村(社区)、阵地在村(社区)的意识,促使镇(街道)党(工)委、党(工)委书记和班子成员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区)上。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2

*年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的启动之年。我们将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努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

——惩防结合,以安全稳定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治什么”,坚持一手抓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治安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手抓公共安全防控短板的补强。一是构筑总体安全防线。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结果运用,防微杜渐重大风险。二是实施综合治理工程。强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业治理,重点推进十大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三是建立动态防控体系。深入推进警种融合和网格警务融合,落实综治责任单位挂点帮创工作,健全交通、消防、特殊人群等领域安全防范管理机制,织密防控网络。

——党建引领,以坚强组织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谁来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凝聚市域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强化党委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制,成立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发挥市、县区党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作用。二是探索党建融合。纳入“*、*”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内容,探索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径载体。三是推动党员下沉。深化属地管理,试点开展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做实做细,以固本强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围绕市域社会治理“强什么”,坚持以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要素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能力。一是汇聚治理要素到中心。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组团式管理服务作用,实现民安民生事件“综治中心分派吹哨、相关部门依责销号”的工作格局。二是整合治理力量到网格。对网格过筛梳理、整合优化,细化服务事项准入清单,对网格内事项定人、定岗、定责,规范案事件采集办理流程。三是倾斜治理资源到基层。发挥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作用,推进人民法庭“全面双达标”工作,深入开展“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创建,推行落实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相关实施方案(2)

当前,在大数据、信息化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时代条件下,国家治理要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自觉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现代化水平,新时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要求以解决市域内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市域范围内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战之间承上启下的枢纽,事关顶层设计落实落地,事关市域社会

和谐稳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不过,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新阶段,一些地方客观上在市域社会治理问题上面临着一些认识不清、认识不足的问题,工作实践仍然有待探索,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思想内涵、运行机制、框架结构、工作范式也亟待研究与学习。

福建省厦门市在理解与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决策部署上更具超前意识、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同时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借鉴作用的做法,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和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值得顶层设计、理论构建和其他各地市域的注意。研究发现,大数据与信息化在厦门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不但拓展了治理资源,也通过大数据技术所代表的方兴未艾的深层社会变革,触及到了一些更为深刻与微妙的权力结构与文化根基问题,加深了我们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中创新驱动力、“智慧城市”、“智慧社会”、“智能社会”建设等要求的思考与理解,增强了我们对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创新社会治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新的重要手段。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本理论构造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内的具体实施和浓缩反映,是依托具体的城市区域而发生的治理活动的统称。从世界范围来看,不同城市在历史传统、文化习俗、政治体制与社会经济发育程度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呈现多种多样的城市治理形式。可以说,没有固定的、统一的城市治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甚至同一国家的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都会呈现各自的特点。综合来看,市域治理需要一个依托城市区域作为群众公共活动的地理空间载体,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基于特定的制度安排,针对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等,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合作、协商,实现在城市区域内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调和的动态过程。具体到我国,市域治理应该是在党委的主导下、政府

部门、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城市市民等主体依照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则共同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因此,市域社会治理是我国已有的国家治理在市域范围的自然延伸、具体实施与因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想新理念,并且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概念由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于今年6月4日在延安干部学院全国新任地市级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式上提出。7 月 17 日,陈一新在《人民日报》刊登《推进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文。文章指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分为治理理念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其中理念现代化以目标导向、政治导向、为民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等“五个导向”的树立为主线,体系现代化以市域社会治理的政治体系、自治体系、法治体系、德治体系等“四大体系”的优化为核心,能力现代化则以统筹谋划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政法改革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破解难题能力、依法打击能力、舆论导控能力等“七大能力”的提高为重点。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厦门模式”实践

近年来,厦门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思想和福建省有关精神和部署,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城市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推进辖区社会治理现代化,解决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探索智慧城市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大数据应用等,开展了一系列生动实践。

第一,政治导向与治理体系在厦门市域社会治理中相结合。厦门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

合,坚持党建引领,多方参与,互动共治,以协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机制,推进居民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真正发挥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此外,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开展“支部基本建设年”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共组织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万场次、民主评议党员 20 多万人。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持续推动“党建富民强村”工程,探索实施“人才兴村”计划,持续深化驻村蹲点,专项开展整治“村霸”工作。全面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出台“1+7”城市基层党建系列文件,构建基层党组织引领小区业委会、业主监督委员会和物业服务机构等多方参与治理体系,着力破解治理难题。成立全国首家城市党建学院,打造***个实训基地。城市基层党建经验做法得到中组部认可并在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上书面交流。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市各级党委积极创新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整合机制,健全社区党组织核心主导机制,推行街道和社区“大党委制”,建立社区党组织与多元主体协商共谋、群团组织与党政部门参与社区治理、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党代表工作室,以及社区党组织与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负责人交叉任职等机制,建立以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使党的领导扎根社区,党的先锋作用发挥在社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的战斗堡垒作用。

第二,自治、法治与德治体系建设。一是充分发挥自治的基础性作用。推行以社区为基本治理单元的基层治理模式,逐步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区自治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生活、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广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软法治理”经验,既发挥硬法的基

础性、框架性调整功能,也发挥软法的延伸性、辅助性规范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性作用,包括创新立法机制,营造特区良好法治环境;严格依法行政,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深化司法改革,认真抓好员额制改革,突出健全完善司法责任制;坚持普治并举,将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同步部署、同步推动、同步落实,不断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良好社会基础。三是充分发挥德治的引领性作用。积极构建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大力选树道德模范等。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破解难题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一是抓实“五安”系列平安工程。从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吃、住、行、就业等方面安全问题着手,组织开展“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等平安系列工程创建活动。二是着力排查化解涉众型金融风险,建立“线上+线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三是坚持源头治理。深入化解“城市病”难题。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交通拥堵问题。四是坚持“减存控增”,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是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积极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难题,使厦门日益成为外来人口欢迎城市。六是做好涉台人员服务管理。推动台胞台企享有同等待遇,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第四,加强创新驱动与智慧治理,运用大数据手段打通市域社会治理各条战线。厦门市已建成多个大数据基础性平台,其中包括政务信息共享协同平台,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平台,信用厦门平台,厦门百姓 APP 等。20**年开始,厦门市构建了政务资源共享协作平台,以及六个区级共享协作平台,建立了跨部门和跨层次的信息共享、数据同步、业务协作渠道,使各单位的数据

资源为城市的统一平台提供服务。近年来,围绕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开展了网格化平台、“i 厦门”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等一系列跨部门协作整合应用。在党建管理上,厦门市全面使用“厦门党建 e 家”信息平台,全市**.*万个基层党组织、***万多名党员全部纳入平台管理,率先在副省级城市层面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在综治与政法工作中,厦门市政法委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牵头建设了综合性的政法综治共享平台,构建了统一基础数据库支撑、统一流转处置(12345 协同平台)、多个专业领域分中心(政法综治中心、公共安全中心、信用中心)协同运作的社会治理信息化体系,最大限度融合上述平台的建设成果,实现公共安全部门协同治理,打通了部门信息化联动渠道及配套机制。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3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全面强化社区党委的领导力和组织力,构建党委统筹、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我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重要部署,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通过明确社区“六定”(定位、定责、定员、定岗、定费、定薪),构建完善“一核五化”治理模式,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力量下沉、夯实基层基础,最大限度发挥社区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把社区党委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建设“西部中心、智造重镇、魅力蚝乡”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固本强基。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的建设贯穿社区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深化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提升,以基层治理成效检验基层党建成果,始终确保社区治理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群众。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创新联系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坚持大开放大融合,统筹推进。建立多层次的区域化党建平台和组织网络,注重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强化互联互动、共建共享,推进全街道范围内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共谋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助人才成长、共同服务群众、共建共享家园。

(四)坚持创新发展,破解难题。围绕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顺应社区治理发展趋势和政府职能转变需求,以问题为导向,着力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巩固和深化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成果,切实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坚持重心下移,做实基层。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职能定位、理顺条块关系、优化组织架构、加强综合保障,使基层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落实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社区党委领导核心

1.明确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严格落实市委关于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标准+”系列文件精神,明确社区党委领导核心地位,打造“一核多元”现代化社区治理

体系,夯实基层党建基础。社区党委是街道党工委领导下的基层委员会,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负责领导本社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为社区党委会议的重要议题,将十九大精神列为“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和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充分发挥新时代讲习所(社区党校)作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讲思想习理论、讲党史习初心、讲宪法习法治、讲民生习服务、讲政策习发展、讲传承习文化等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习活动,推进十九大精神在***落地生根。

2.健全社区党委运行机制。研究保障社区党委充分行使社区人事安排权、重要事项决定权、领导保障权和管理监督权的具体措施,落实《中共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党委“四项权力”实施细则》,健全社区“四议两公开”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社区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社区党委对基层治理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落实兼职副书记参与社区党委分工,股份公司董事长负责社区集体经济发展、股份合作公司自有物业等管理工作。根据区的统一安排,分批从区、街道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副书记)。

3.强化对集体经济的领导监督。以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为契机,加强股份合作公司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中的作用,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换届工作顺利完成;社区党委领导、支持和监督公司的发展,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任免须经社区党委研究同意,公司重大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决策前须经社区党委研究审议;支持社区党委书记兼任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董事长候选人建议为中共党员。

明确社区党委对社区集体经济监督事项。进一步规范社区党委对集体经济的监督范围、程序方法和纪律要求,确保社区党委对股份合作公司的领导、支持和监督。

严肃社区党委对社区集体经济的监督责任。对股份合作公司未按要求报社区党委审核把关、或社区党委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因街道各职能部门把关不严,造成社区党委不能有效行使“四项权力”的,追究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4.实行社区财务管理党委书记负责制。发挥社区党委主动性,增强社区党委对经费的使用权。凡是上级下拨到社区的各类服务群众经费,由社区党委牵头组织实施,统筹使用。社区财务管理实行党委书记负责制,社区党委书记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依法接受审计监督。

(二)机构人员“标准化”

5.落实社区工作清单。严格落实社区党委、工作站、居委会工作事项清单,凡未列入清单的事项,需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有明确规定的方可下放至社区,并实行“费随事转”。进一步清理、归并对社区的各类考核、评比、检查,制定目录严格管理,为社区“减负”。各相关科办对照社区工作清单,梳理、制定工作流程,并开展业务培训会。

6.合理设置社区工作架构。按照统筹、管理、服务、联动四大职能,将社区工作架构设置为“一办两平台”。一是综合办,负责社区内部运作和监督工作;二是党群联系服务平台,负责区域化党建、群众联系服务、综合窗口管理等工作,推动社区共建共治共享。三是综治平台(综治中心),负责智慧管控、应急值守、平安法治、安全生产、综合巡查整治等工作,维护社区平安秩序。按照区指导要求,修订社区党委(工作站)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办法,指导社区科学设置功能组别。

7.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待遇体系。落实《宝安区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做好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设置,分为负责人、主办、辅助三类,建立分类分档岗位管理体系。按区统一部署,做好人员过渡和聘用工作。落实社区专职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在市区指导下,逐步完善街道社区专职工作者薪酬福利方案,建立健全动态增长机制。坚持“能者多得、奖勤罚懒”原则,制定社区专职工作者的绩效考核办法,鼓励减员增效,切实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工作效率和能力。

8.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培训。制定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计划,分岗位、分批次开展人员培训。抓好新入职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开展政治理论、依法行政、行为规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依托“头雁论坛”、“蚝乡讲堂”、“展翅行动”等品牌培训项目,全面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培训,切实提高社区工作者履行职责、服务群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9.推动“1+1+6”队伍力量下沉。综合巡查、社区综合整治、安监 3 支队伍由街道具体调配下沉,与社区工作人员“搭班干活、捆绑作业”。社区治安消防队伍由区公安分局统筹下沉社区,负责社区内出租屋、“三小”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小型消防站值守、扑灭初期火灾和公共区域内的治安巡逻防范工作。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等 4 支区专业队伍由区主管部门统筹调配下沉,安排人员对接一个或多个社区,并在相关社区挂牌公示、接受监督,除承担本部门工作职责外,还要响应社区诉求,结合职能会同社区开展联合整治。

10.理顺下沉人员管理体制。下沉人员日常管理由主管单位和社区共同负责,其行政、人事、工资关系保持不变,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到社区党委。其中,社区综合整治、治安消防队伍日常管理以社区党委为主,综合巡查、安监队伍日常管理以街道为主,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队伍日常管理以区主管部门为主。

11.完善下沉人员考核激励机制。赋予社区党委一定的考核权限,下沉人员年

度考核由各主管部门、社区党委共同行使。其中,社区综合整治、治安消防队伍,社区党委考核比重不低于**%;综合巡查、安监、环水、交通、交警、市场监管队伍,社区党委考核比重不低于**%。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先、选拔使用、发放绩效和奖励工资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公示前应报区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12.提升下沉人员工作效能。各科办要加大对下沉人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实行持证上岗,有条件的可按照相关规定授予执法资格,定期对人员到岗到位、专业能力、工作落实等情况进行跟踪考核,确保队伍专业素质。对不服从管理、不配合工作、工作不到位、专业水平不足或连续考核排名靠后的,社区党委可对下沉人员实行“一票否决”,要求主管部门调整下沉人员。下沉人员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主管部门应承担连带责任。街道相关科办应结合工作实际和社区情况,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下沉人数、时间路径、工作职责、管理分工、绩效分配、监督考核、一票否决等事项,上报街道党工委,再按要求上报区网格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审批,同时送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局备案。(三)网格治理“精细化”

13.优化网格划分。按照“规模适度、动态调整”的原则,按区网格办的要求,适时调整基础网格,以适应工作需要。以社区为单位划定警格、安格、交格、环水格、市监格、洁格等专业网格,并根据网格调整情况对人员配置、系统设置等同步调整。根据区公安分局优化布点的要求,做到“一社区至少一个警务室”。鼓励各社区在网格划分的基础上,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

14.优化巡、拨、办、督机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综合巡查事项、定点巡查事项进行优化。根据实有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季节变化,对巡查频次进行优化。按照“谁上报、谁核查”对系统推送已整治的事件进行核查,对于网格员核查不通过的事件退回整治,核查超过三次仍达不到结案标准的,纳入整治单位绩效考核,限期督办。

15.推行微小事件简易程序。根据区网格办制定的《网格员督办微小事件清单》,由网格员对微小事件当场办理或督促相关责任主体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的由综合整治队强力整治。对于危险程度高、事态紧急的事件网格员以快采快报形式报告相关部门处置。加强巡查和整治队伍的配合,巡查中队向整治中队派驻联络员提高采办信息流转效率,定期采取针对性的联合整治行动,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16.建设社区综治平台。根据上级要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置群众接待、矛盾纠纷调处、心理咨询等功能区域,场所建设面积控制在 300—500平方米。建设社区微型管控平台。将社区综治中心、应急值班室、视频研判室、微型消防站调度室、巡查整治事件处理室等进行功能整合,高标准建设社区微型管控指挥中心,安排人员 24 小时值班值守。深化推进“一社区一法律顾问”、“一社区一心理咨询师”、“一社区一名以上禁毒社工”,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务,强化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力度。

17.建设实有人口动态管控系统。根据区统一要求,将社区内实有事件、实有人口等网格基础信息进行集成、分析,加强与党建、公安、教育、民政、人社、消防等部门的业务信息融合,充分挖掘数据间的关联性及规律性,分别以区、街道、社区为单位直观呈现,促进网格基础信息在推进基层党建、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有效应用。

18.建设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根据区统一要求,推进公安、城管、教育、环水等行业视频资源联网,实现视频资源各部门各层级共享。建立视频研判队伍,对视频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应用,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19.建设社区网格化智慧消防系统。根据区统一要求,加快网格化智慧消防信

息系统的深化建设,明确社区内的工厂企业、重点单位场所主体责任,监管对象信息在地图上标注,与网格责任人捆绑,并将各类单位及场所按重要程度分等级监管,实现对消防形势的实时管控。加强社区小型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建设和维护工作,加强股份合作公司义务消防队的管理和培训。

20.建设城中村出租屋视频门禁系统。根据区统一要求,在街道、派出所、社区建设视频门禁系统监控中心,在符合建设条件的城中村出租屋安装视频门禁设备,将视频门禁数据接入省、市、区三级大数据共享平台,为治安工作的分析、研判、预警提供大数据支持。

(四)主体责任“规范化”

21.明确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角色定位。股份合作公司应在自主发展经济、努力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严格按照社会公共区域治理标准,做好集体自有物业管理区域和属于股份合作公司“围合式小区”的内部治理工作,履行好治安、消防、安全、城管等工作责任,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责任不放松。有条件的股份合作公司利用自身企业资源,支持和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强化社区协同治理,推动形成社区多元共治局面。

22.落实工厂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主体的主体责任。按照“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制定工厂企业、物业管理公司、清扫保洁企业、出租屋业主、楼栋长、承租户以及各类经营商户在治安、消防、安全、城管等方面的责任清单,并多渠道公告公示,明确社会主体的主体责任。优化购买社区清扫保洁服务管理考核机制。按照区住建局的要求,对辖区商品房住宅小区开展星级评定、每季评比等工作,对辖区“村改居”小区开展“以奖代补”考核工作,对排名靠后的物业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进行通报,进一步提升我区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物业小区的检查、考核、通报、监督,将各类主体的履责情况在社区内通报公示,并录入宝安区诚信系统。定期评选表彰一批履行主体责任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并给予一定奖励。

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党组织,实施“党建进物管,物管进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党委和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双向任职”,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内的各项监管职责,实现“多元”治理。

23.加强“楼栋长”队伍建设搭建履责平台。督促出租屋业主、工业区经营者配备专职楼栋长;由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在商品房楼栋组建兼职楼栋长,协助做好人员管理和安全隐患巡查工作。强化楼栋长制度,建立楼栋长协会,制定楼栋长奖惩及行为规范,将安全监管落实到最基层。

24.对不履责的受益主体严格依法查处。推动条块专业执法力量下沉社区,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的执法体系。公安、安监、市监、环水、消防、城管等执法部门,对拒不履行主体责任的,按照各自职能严格依法查处,对一些重点案例进行广泛宣传。

(五)居民自治“组织化”

25.挖掘居民自治内生动力。健全社区居民议事会制度,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规范居务监督运作机制,强化对社区重大决策、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力度。推进社区公益服务、社区家园网建设,拓宽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渠道,推动社区服务社会化运作。探索发挥社区基金会作用。活跃社区基层群众文化,以社区邻里节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邻里互助活动。做实源头性居民调解,构建解决居民矛盾纠纷的缓冲带。强化社区居委会“枢纽、议事、监督、服务”职能,从社区老干部、老党员、外来务工人员中物色和培养一批自治精英担任“义务调解员”,打造“有事大家议”居民议事厅,成立企业、义工等联合组织,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

26.办好家门口社区党校。依托街道社区党校、各社区分校,加大学习型社区建设力度,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市民大学堂、“民生培训进小区”等活动,提升居民素质。建立社会工作人才激励、交流、培训机制。以社区党校为平台,发挥主体责任宣传教育功能,由网格长、网格成员、社区干部等为宣讲员,深入出租屋、工业区、物业小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督促社会主体承担起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等责任。依托街道地铁口、主干道等人群密集区域的 u 站、社区微型消防站等载体,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社会主体责任、党群服务、治水提质等宣传活动。

27.支持社会组织发展。赋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器”职能,鼓励社区引进和培育发展政府需要、群众需求的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有偿参与社区治理和群众服务。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新选聘社区工作人员时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的优先考虑,为社区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六)党建覆盖“全面化”

28.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委下设直属党(总)支部、股份合作公司党(总)支部、居民党(总)支部、“两新”党(总)支部,各类党总支相应设置党支部;在条件成熟的商住小区、城中村小区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加强对组织关系不隶属于社区党委的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及临时党支部等的统筹协调;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探索将街道下派干部、各职能部门下沉人员、驻区单位、两新组织等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到社区。加强社区阵地建设,有条件的社区探索建立社区党群服务分中心。

29.建立区域化党建月度协调等制度。建立健全街道区域化党建月度协调制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到底到边。建立党建督导检查常态化机制,采用日常指导、每月抽查、半年督导等多种方式,实现党建督导与年终述职考核挂钩。积极推进区域化党建网格建设,形成“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基层党支部—党员”全覆盖信息联网管理体系,实现区域协同联动、支部互融共建。

30.开展“五员”进社区活动。区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街道正科级以上干部等“五员”定期到社区接待、走访群众,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和诉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问题难点解决在社区。制定街道“五员”进社区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活动任务、活动方式,以及社情民意的收集、处理及答复等工作流程。探索“5+n”模式,每次活动社区律师共同参与,提供法律服务,并由社区统筹安排部分义工、社工、党员志愿者参与,也可安排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成员等参加。

31.实现党员发挥作用全覆盖。要求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小区,开展“双亮双评”活动,使在职党员到社区亮身份、树形象、起作用。在社区推广建设党员示范户、党建示范街,引导党员在“双宜”小村建设、“三小”场所整治、消防隐患整治、城管、治安等工作中发挥带头作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把社区党员的姓名、照片、服务承诺等,统一制作成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

进一步加强“两个责任”在基层落实,社区纪委在社区党委和街道纪工委领导下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32.推进社区“民生微实事”。突出社区党委在服务群众中的主导作用,既让群众真正得实惠,又让群众知道惠从何来。按照上级社区“民生微实事”的有关规定,进一步优化“民生微实事”工作流程;切实突出社区党委的统筹领导作用,搭建形式多样、覆盖广泛的群众议事平台,按照“群众点菜、党委实施”的原则,做好项目征集、评议、确定、实施、验收工作;“民生微实事”实施情况列入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稳妥推进。各科办要充分认识建设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将其作为本单位重要工作内容抓实抓牢抓紧。由街道领导牵头,推进分管领域各项工作。街道党工委每周召开会议听取各相关部门、各社区工作推进情况。鼓励支持社区在确保基层平稳有序基础上,先行先试,力争打造一批精品社区。

(二)凝聚合力,齐抓共管。组织人事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切实加强对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系统谋划,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科办要齐抓共管,密切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和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三)规范运作,落实保障。完善社区经费使用管理和审计制度,明确经费审批权限和开支范围。社区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大各项社区专项经费统筹整合力度。各相关科办要加大社区经费保障力度,保障社区人员和工作经费开支,安排好社区专职工作者日常公用经费等,落实社区执法用车,统筹建设社区饭堂或采取集中配送等方式,解决社区用车用餐等问题。

(四)加强督办,落实责任。街道督查室对各科办开展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建立督促检查、跟踪问效制度,街道各科办要认真履行部门责任,落实分工要求,推动责任落实、任务落地。

(五)精准解读,注重宣传。各科办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具体指导,确保各项工作统一推进;各科办、各社区要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做法;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统筹,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和报道,要专题组织开展信息收集报送,营造良好氛围。

下载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射阳县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根据市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具体措施》......

    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用行动诠释教育现代化创建的新篇章——xxx现代化创建先进事迹材料踏着自己恩师走过的路,年仅十八岁的xxx圆了儿时的梦想,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走上了三尺讲台。从......

    襄垣小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实施方案

    襄垣小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山西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指针,贯彻实施新《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更......

    赵湖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实施方案

    赵湖小学教育现代化创建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我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根据《宜昌市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评估方案》(宜府督〔2016〕14号)要求,结合......

    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汇报

    凝神聚力谋发展创建教育现代化 ——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创建教育现代化工作汇报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建于1970年,是一所城区村办小学,2004年被淮安市教育局命名为市级实验小学......

    教育现代化创建汇报材料

    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莅临我校,督查指导我校创建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教职工,对你们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现......

    创建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创建教育现代化心得体会 ——增强责任意识,做好人们教师 洪泽县共和中学 李勇 随着我县创建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县发展也迎来新的机遇,尤其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可以......

    2020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

    2020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意见和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镇街“四个平台”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