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

时间:2019-05-12 06:3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

第一篇:教师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

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创造是发挥学生想像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音乐课的主体——唱歌教学,要注重多种方式的音乐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水平。第一,音色的模仿创造。比如我在上一年级《春天》《小雨沙沙》时,在同学们已理解了歌曲中春雨细小,打在小禾苗的身上会发出沙沙的声音,那么春雷,春风会发出什么声音,让学生想,并用声音模拟出来,等学生们把歌曲学会了之后,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我出示了一部分图画如小雨打在幼小禾苗上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雨水打在已长大了的禾苗身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雨水打在一片大石头上会发出什么样子的声音?雨从房檐上流下来打在盆里,与水桶里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学生通过看图,再联系着我们刚才所学的歌曲中所描绘的几个声音,让学生充分的想象并用声音模仿出其声音,使学生很好地创造出了雨打在不同的物体身上发出的不同声音。第二,肢体语言的想象创编。

第二篇:小学音乐教学中即兴创造活动的策略

小学音乐教学中即兴创造活动的策略

为了适应新世纪人类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音乐课程标准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终身学习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其它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怎样才能提供给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呢?即兴创造活动不愧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因为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特强,富于幻想,敢于创造,而即兴创造恰是不受约束,完全出于内心感受、内心需要的一种活动,它能使学生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即兴创造又是一项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放学生的智力潜能,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人材。

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即兴创造活动,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完成音乐教育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材具有较大的意义。

那么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即兴创造活动应采取哪些策略呢?笔者综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先作抛砖引玉:

一、即兴创造应和学生的主体经验相联系

什么是主体经验?主体经验是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艺术经验以及社会经验。创新是人的特性,是人的天赋潜能,但创新也不是空穴来风,它是根据一个人的经验——主体经验而进行的,所以我们在音乐即兴创造中根据音乐表现内容与表现特征设计特定的场景,通过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将自己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习经验、艺术经验与音乐表现内容联系起来,利用即兴创造活动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情感体验,强化艺术经验。

比如:笔者在《苹果丰收》这一课中,歌的教学部分是这样设计的:

1.播放背景音乐《苹果丰收》,让学生们仔细聆听感受乐曲情绪,想象丰收的场面。

2.播放多媒体:丰收的果园

师:在这充满喜气的果园里,看到忙碌而兴奋的果农们,你们想用什么办法向他们庆贺呀?

生:我想舞蹈;我想敲锣打鼓为他们庆贺;我想为他们歌唱„„

师:真棒,那我们分组来庆贺吧!要求:①各组中每位成员都要参加表演;②在表演庆贺中都要配合背景音乐进行。

3.学生在歌曲《苹果丰收》中分组活动,老师到各组进行指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生不但多次欣赏了歌曲,而且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歌曲。

4.各组汇报表演:舞蹈组随着歌曲跳起了丰收舞,器乐组用鼓、锣、碰铃为歌曲伴奏;歌唱组边歌唱边为大家送上了自己制作的大苹果。5.集体表演。

这节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经验,使学生在自主的实践中掌握歌曲,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本人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以听觉领先,从即兴创作活动入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融入到喜庆丰收的气氛中。在不同的庆贺丰收的即兴创造活动里,在浓郁的音乐情景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听”会了歌曲,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没有紧张的心理压力,完全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聆听、感受、表现、展示已有的生活文化体验,激发了记忆,引起了情绪的投入,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在听、想、唱、演的活动过程中意识到音乐是从社会生活中来,并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的情绪、情感。我们知道,中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想象与体验常常是伴随着活动同时进行的。现代心理研究表明,“几乎在所有的领域中,个体的感知或理解都比创造能力发展得早,唯独在艺术领域中的情形却复杂得多,理解能力要落后于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音乐教学过程中,挖掘学生的主体经验,让学生在即兴创造活动中感受与学习音乐,以即兴创造活动的形式发展学生音乐体验,音乐创造能力,不愧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二、即兴创造应建立在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举两个例子:

(1)二年级《粉刷匠》即兴创造片断 师生通过歌曲学习分析,得出音乐可以表现人们的生活,也可以体现个人的情感。随后让学生根据乐曲的速度和力度进行歌表演。开始学生们以欢快的动作表演着,后来动作越来越慢,还表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最后,学生又欢快地干起来了,和着琴声有的男生还一边干一边吹起了愉快的口哨。之后,他们讲述自己的感受:小粉刷匠是热爱劳动的,所以开始大家干得很高兴,后来乐曲的速度变慢了,力度也弱了,说明粉刷匠干了一天感到太累了,以后经过休息,小粉刷匠有精神了,有力气了,就干得更欢了,所以曲子的速度又变快了,力度也更强了。

(2)六年级《雪绒花》即兴创造片断

学唱歌曲《雪绒花》后,教师要求各组学生为歌曲展开创造活动。结果,学生的表演与歌曲的主题及情绪背道而驰。他们表演了打仗的场面:学生们拿起冲锋枪,“哒哒哒”“冲呀”“杀呀”乱喊乱打。其他几组的同学却在一旁起哄大笑,课堂气氛颇为混乱而尴尬。和上一例相比同样是歌表演,低年级成功了,高年级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情感体验上。

例(1)是先通过歌曲的学习、体验,以及对音乐要求素的细致分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之间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所给的音乐内容进行即兴创造,则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己有体验,学生的表演亦是紧扣音乐情绪。显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音乐实践,在符合音乐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例(2)却在学生缺乏音乐体验的情况下进行创编,因此,使创编活动显得盲目,而且脱离了音乐的本质。实际上,歌曲《雪绒花》是美国影片《音乐之声》的插曲。影片虽然讲述的是一个将军率领千军万马去战斗,把自己七个孩子交给了家庭教师。而歌曲却以含蓄的话语,宁静、安祥的旋律,激动而向上的情绪达表了发自内心地渴望祖国安宁、和谐,远离战争的主题。如果当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 地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思想内涵,艺术表现手法及音乐的风格等,就会避免远离主题的表演,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歌曲。

上述两个课例可充分地说明即兴创造活动须建立在充分地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因为即兴创造的结果是学生内心音乐体验的外在表现,体验和表现是相互融合又和谐统一的。再说音乐课程中的即兴创造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应当合乎艺术的规律,合乎音乐感知的规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提供给学生学习的音乐必须是最优秀的,最有代表性的,最能激发学生美感的艺术精品,以便使学生获得美好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同时尽量采用综合性的音乐学习活动,发挥“通感”的作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要启发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由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教师可以采用语言、录像、画面、比较等方法,为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结合音乐作品,层层引导学生,为其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在铺垫、认识、深化的过程中自然地喷薄而出。

三、即兴创造应体现多元化

音乐课中的即兴创造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活动,它以即兴为导入,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生活等结合起来,将歌唱、演奏、表演、身体活动等结合起来,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性,而且学习的内容以及小组成员的差异也决定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元化的、多维度的。在活动中,教师应特别重视活动本身,提示自己的理解,并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在教学中,即兴创造往往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选择配乐法: 它包括:

①通过观察、分析、判断、选择等方式,为其他形式的艺术作品选配音乐并进行交流。

②通过聆听、体现,选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即兴为歌曲伴奏。

③通过回忆、联想、分析,选择不同的音响和乐器创编不同的自然景象或生活情景。

通过这种即兴创造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让学生们在观察和分析中提高联想和创造的能力。

2、音乐律动法:

即以身体各器官为乐器,把乐曲感情化为具体动作的交流活动。如,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节奏,利用肢体动作,准确地感知、记忆、创编各种节奏;给歌曲、乐曲配上律动,音乐课上手舞足蹈,体会、理解不同情绪的旋律;把歌曲编排成舞蹈,以舞蹈语言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等。这种活动可以训练学生有效地利用听觉去感受和体验音乐,通过身体动作,由外及内地帮助学生解悟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整体音乐素质。

3、场景表演法:

即利用学生好幻想好表现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把音乐转化成自己情感化的想象世界——音乐故事,再根据联想中的故事,师生共同设计情节和角色,编排成小品或音乐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兴排练、表演的交流活动。由于学生理解的不同,往往想象中的故事也不一样,所以同一段音乐,学生表演的场景常常不相同,这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培养。

4、视觉转化法:

即在聆听音乐时或听音乐之后,让学生用色彩、线条、图形谱及绘画的方法来表达音乐作品的意境和音乐形象的交流活动。如起伏的旋律线、情绪线;用色彩表示音乐的情绪,用绘画形表现音乐的内容或自我感受;用图形谱表示对乐曲的理解和分析等。其程序常为聆听——分析——演示——评价。

5、语言转化法:

即在聆听和分析音乐后,用语言的形式表达个人感受和思想的交流活动,它可以是有准备的也可以是即兴的。前者可以先作布置,用书面形式进行创作,然后在课堂上朗诵、演讲,后者可以以音乐作品、音响为背景,进行有感而发的朗诵、演讲。

即兴活动的方法是多样的,上述几种方法可以同时或交替进行,教师应该鼓励学 生选择不同形式表现音乐,从各个不同角度满足学生创造的需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音乐表现与创造的自信心,正如美国教学模式研究专家乔伊期和韦尔所说“要提倡多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以应付千变万化的教学实践。”

四、即兴创造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即兴创造活动作是群体性的活动,要求参与者互相配合。这种群体音乐活动使学生在音乐的纽带中进行着人际交流,它不仅营建了民主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合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即兴创造活动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学生们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讨论、分析、体验、表演交流。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交流互动关系。教师一边有意识的设计活动过程,合理的组织学生参与音乐体验与实践,一边需认真倾听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经常与学生交流观点,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对学生的创作给予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是学生创作的欣赏者、激励者。即兴创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予以信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不要高高在上,以权威的姿态俯视学生,而应该在共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大胆创造,学生内心感受的事实以及外在表达的精彩都是不容小觑的。由于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会显得单纯或肤浅,教师不要因此轻视学生,而应该对学生不同程度地音乐反应予以恰如其分的赞同和肯定,当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时,教师则是一名由衷的欣赏者,且不论学生的成果质量如何,都要肯定其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滋生出跃跃欲试的渴望,并保持积极的参与状态。

如上所述,即兴创造活动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则充当较为次要的角色,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在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学习,在探索中学习,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音乐中享受乐趣。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音乐创造教学探索

小学低年级音乐创造教学探索

摘 要:本文试图从音乐课堂创造活动的本质入手,通过对部分现有创造活动的反思与分析,发现在音乐课堂上实施音乐创造活动的方法,把握音乐创造的方向,提出音乐创造活动应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观念,从而发掘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音乐创造;学科特点; 音乐体验; 学习过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创造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和核心就是创新。面对新世纪,全球问题千头万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开发人的创造力,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消除人类在对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差距。在未来的挑战面前,人类已经不能依靠有限的资源,也难以依靠历史的经验,只有抓住“创造”这个关键,通过发明创造,才能取得突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1]人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多的创新,在创新中不断的发展。因此,让孩子从小具有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音乐活动本身需要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在“鼓励音乐创造”的今天,怎样让创造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培养学习兴趣、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教学的归宿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其审美观。《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鼓励音乐创造”,并以其为基本理论之一。爱因斯坦说过:“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更谈不上创新了。只有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以获得自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愉快和谐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和激励,使创新意识得到很好的激发,兴趣随之提高。在课程改革以后的新教材,活动与游戏很多。在实践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主题的游戏和活动都必须有一个“灵魂”去统帅它。课堂上的活动如果失去了“灵魂”,必然回变成一盘散沙,不可收拾。音乐课的灵魂就是围绕着主题的对音乐的审美体验。通过聆听,唤起情感,引起想象与联想。从静态的感受到动态的变化,学生在再现音乐形象的各种律动和即兴创造的过程中表现出他们对音乐体验和感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好动”往往是他们内心情感不加修饰的自然而直接的流露。作为音乐教师,不但不该怕它,而是应该珍爱它。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想深深地沉进到音乐的主题中去,做到内心的感受与外部的行动和谐统一。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创造。让学生全身心的、积极主动的投入音乐活动。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交融,与音乐互动,使学生的体验不断升华。在这样的音乐课上,尽管全体师生都可以“玩”得忘乎所以,但绝不会脱离主题,失去控制。

二、创新教学手段、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而强化审美体验的重要手段是运用,运用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本体(如节拍、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调式、配乐等)去教育感染学生,这才是最积极有效的方法。人们常说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可以用音乐来表现。为此,在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中,牢牢把握音乐学科的音乐性这一原则是强化学生审美体验的本源性建设。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创设情境、引导想象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是通过声响、节奏、旋律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座桥梁。人们演唱

[3][2] 1 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达到审美的目的。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采取“模像情境法”帮助学生想象。如教学中经常会运用的歌词创作,如果能突破一般的传统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们像编故事一样地创作下去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小蜜蜂呀嗡嗡叫,飞到西来飞到东,微风吹来花儿笑,采来花蜜香又甜,突然一片乌云来,狂风大作小鸟惊,蜜蜂纷纷回家去,等到天晴再出来。)再请他们思考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语气演唱来表现不同的情景,就会使歌曲具有一定的音乐性。学生的兴致就会显得特别的高,节奏的把握也会很好。

(二)重视实践,注意引导

课堂上的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教师在教学前期一定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反复琢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势利导。如:自制打击乐器一课,老师让学生们带来吸管、胶带、皮筋等物品。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哪些东西可以发声,发出的声音有何特点,再指导学生如“穿”、“粘”、“系”等固定的方法就可以了。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完全交给学生去做。相信这样做出来的作品一定会种类繁多。随之教师再让学生用自己做的乐器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创编节奏,再根据节奏创编出不同的旋律,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所以说,坚持从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音乐课堂上的创造活动就不容易走入歧途迷途,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积累丰富的音乐体验。

(三)激发想象,注意个体差异

想象是音乐的翅膀。说到这里,使我想起曾听过的一堂欣赏课《我是人民小骑兵》。介绍完木琴之后,老师打开电脑屏幕,出现了一幅平原小骑兵的画面,随着音乐的变化,电脑自动显示了一个小骑兵晴天巡逻、遇到暴风雨,与暴风雨搏斗等动画过程。初听结束,老师问:“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发言踊跃,仿佛是在看图说话。我想说的是,这些画面优美但千篇一律,话语就能代表孩子们的感受吗?就能涵盖这音乐所有的内容吗?孩子们对老师的提问都是比较敏感的,虽然教师问的是“你的感受”,但受画面暗示的孩子们总会投其所好,所换来的结果只能是千篇一律。这首先忽视了孩子们的个体性差异性,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而任何一种情感体验假如我们用理性的语言对其加以阐述,必将失去它原有的光彩,甚至是阐述的越多就越苍白。音乐的魅力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它的出示时间应在孩子们没有顾忌地各抒己见后,作为一种参考或提示,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其实,音乐课堂上的创造是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体会旋律、节奏等音乐元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是为感受和体会服务的。和歌唱一样,在创造活动中,学生也能体验到快乐、宁静、激动、悲伤等各种情绪。与歌唱不同的,在创造活动中学生还能通过实践感受到节奏、音高、速度等音乐元素对表达以上情绪的影响,这就明确了音乐课堂上的创造活动必须以音乐本身为出发点,体现出学科自身的特点。

所以说,教师如果能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准确把握其中蕴含的音乐要素,从学科特点出发,就一定能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课上的创造也才能更好更顺利的开展。

三、关注学习过程、插上想象翅膀

创造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创造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创造都离不开冲动、思考、尝试、修正、成功的过程,音乐创造也是这样。作为教师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实际出发,科学地选定和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克服刻板化。提倡并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迁。所以说,教师要在前期的激发冲动,引导思考正确的方法上下功夫,让学生毫无准备地、盲目地进行创作是注定要失败的。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为他们的创造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注意准备得“适可而止”。这就要求教师前期的准备工作要做好,做充分。在课内课外都要密切的关注学生的反应,重视信息反馈,有问题就及时修正、改进,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着将音乐与其它学科进行结合。我们都知道,各门学科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通的,音乐课和美术课、语文课等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想象,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多注意引导学生在听音乐时积极展开联想。由声音想到画面,或由画面想到声音,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创作了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音乐画。

四、激发求知欲望,发挥创造能力

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在体现创造教育,包括唱歌课、欣赏课、器乐教学课、律动舞蹈课等。以往的音乐课堂只限于你教我唱的固定方式,课堂结构显得单调无味,不能充分发挥

[5]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地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改变或尽量减少采用老师给学生“标准答案”,不用或减少“统一标准”、“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在传统教学中,律动教学以模仿为主,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得会,做得像就达到要求。而在创造性教学模式中,可以让学生做小老师,进行学习。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爱好不同,每个学生所创造的动作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学生边创造动作边随着音乐不断变换,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和记忆力。

(二)乐器进入课堂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必经之路,它有助于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情操,它可以让学生了解迷人的器乐世界,将学生引入神圣的器乐殿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自由地选择乐器来进行伴奏,例如竖笛、口琴等常见的乐器,更可以是一些打击乐器,这不仅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声音的敏锐感,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在《音乐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强调“听”,围绕倾听来进行,让学生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更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6]注重在音乐创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启发学生想象自己的创造效果,先描述,再与实际音响对照,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的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想象—童话—创造”,这便是学生走过的发展自己精神力量的道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其潜在的创造力,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确定目标,主动探索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初步形成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创造”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理念,新的探索,让我们不断追求音乐课堂创造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

[2]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3]钟启泉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4]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5]洛伊丝.乔克希等著.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中央音乐出版社,2006(9)

[6]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第四篇:音乐歌曲教学反思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

《两只老虎》这首人人会唱的儿歌出现在小学二年级下册的音乐课本中,给人的感觉难度似乎太低了,但是它是以轮唱歌曲的要求出现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到,确实有相当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轻松的学会并掌握,我采取由浅入深的引入法。

先让学生齐唱歌曲《两只老虎》,由于这首歌学生非常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学生很快就会唱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轮唱形式的《两只老虎》,并引导学生思考“与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你听到几个声音在演唱?”等问题,让他们仔细聆听后,学生能听出是两个声音在不同的演唱,一个先唱,一个后唱。学习这种演唱时先由老师和全班学生合作演唱,让学生能听出并慢慢地领会这种唱法,让学生感受轮唱式演唱。再由老师和一名同学合作演唱,进一步让学生聆听体会轮唱的效果。最后把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让学生自己体会轮唱的声部特点。开始学生会有大声喊唱的情况,是为了不被另一个声部控制,我让学生尝试轻声演唱,用心倾听,感受两个声部的存在。指导两个学生单独演唱,确定学生是否真正会唱、掌握,这样一步一步降低难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基本掌握了轮唱的.演唱方法。同时我还布置课间游戏活动,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练习轮唱歌曲,在游戏中巩固轮唱的听觉效果。

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有的同学忽视了自己歌唱声音和音量的控制,为了不让自己的声音被另一个声部带走,就大声喊唱;有的同学音准有些不太好,唱歌时还有跑调现象,这一点还有所存在。我将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还训练。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2

二年级的小同学爱唱、爱跳,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 在这节音乐课上,我就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点爱好,开展了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表演体会音乐的情境,感受音乐的动态,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鼓励他们大胆的表现歌曲。 本单元的歌曲《小红帽》,孩子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然后,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舞,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3

《小红帽》是童话故事这一课中的一首歌曲,曲调流畅、活跃。是儿童比较喜欢的一首歌曲。本次课“以情景为中心”进行教学,以“情感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乐中学”,在生动、形象的情境过程中感受音乐,获得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制作了生动的课件,利用一系列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低年级学生有好奇、爱动、模仿能力强等特点,我就运用多媒体展示童话王国,通过在童话王国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动画、闯关,看故事、模仿动作等教学环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音乐,并在看故事的过程中以边听音乐边讲故事的方式,即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又听音乐,在潜移默化中为学习歌曲做了铺垫。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因为之前多次听了旋律,所以能较快的学会歌曲。在学会歌曲后我设计了给歌曲做舞蹈表演的教学环节,但在表演时,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班里音乐成绩好的同学总是抢着作“主角”, 而一些表演能力一般的同学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可是他们的小眼睛里却分明流露出无限向往,于是我先让踊跃的学生上台表演,而对于没有勇气的同学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做,这样同学们都很快乐的参与到活动中,能用简单的.动作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动作愉快的表演舞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会给予积极,鼓励的评价,在听音乐和个别同学表演时能引导学生用拍手等动作配合,同时培养了合作意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课堂中充满音乐。通过综合运用欣赏、歌唱、表演等各种手段,培养学生音乐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中隐含有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

本次课有些地方我觉得应该注意一下:如在教学中注意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要合理。用有趣的方式(如击鼓传红帽等)对歌曲的演唱进行验收,让个别同学唱一唱,看看掌握的情况怎么样!识谱唱谱并不是二年级的掌握范围内的,我在教唱整个歌谱时,学生唱的不太理想,如果我只选择一两句来教的话,学生可能会掌握的更好。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4

我在教歌曲《两只懒乌鸦》时,主要采用了学歌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现这样来施教,是一种寓教与乐的方式。特别是刚开始课的导入的时候,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一边出示图片一边讲《两只懒乌鸦》的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让学生说说两只乌鸦懒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要不要学习他们?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小洞不补会成大洞。接着反复的让学生听录音范唱,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只有反复的听,才能刺激他的活跃脑细胞,先让他对音乐产生足够的兴趣和印象,然后告诉他把歌曲唱会了之后,老师会带着大家做游戏,这样一来孩子们学习歌曲的劲头马上大增,不仅仅是与你配合,而且是拼命的想要表现自己,想让老师发现他,让他来做游戏。经过分句教唱之后,让孩子们跟原唱再唱几遍,然后播放歌曲伴奏,请会唱的孩子主动尝试自己跟伴奏演唱,教师用游戏来激励孩子们的表现热情,孩子们的积极性可想而之了。

最后将演唱歌曲与游戏相结合,老师请一部分唱得好的学生来唱歌,一部分同学来表演,感兴趣的孩子们踊跃举手。这样的课堂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歌曲,也懂得了许多道理,真是一举两得。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5

这学期的二年级音乐课本上有一课是《童话故事》。有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知道孩子对这一课肯定很感兴趣,于是就认真准备想给孩子上一堂精彩的音乐课。。

上课时我先戴了一顶红色手工制作的帽子,问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老师今天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啊?他们看到我戴了个帽子煞是喜欢。

我说了几句 :“那好,让我们跟老师跳一段帽子舞吧。“学生们立刻假装拿起手中的”小红帽“跟着老师象模象样地跳起舞来。

律动之后,我让学生放下手中的帽子,我问:“你们知道《小红帽》的故事吗?那就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一听吧!”我请了一位班里成绩好的女孩子。等她说完了我就让孩子们观看了动画片《小红帽》。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盯上了大屏幕。

观看过后,我顺势导入今天学习的歌曲《小红帽》,学生们带着极大的兴致和热情很快就学会了《小红帽》这首歌。

在接下来为歌曲《小红帽》编排音乐剧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设计故事的三个结尾,并分组限时表演。第一组不仅表演的很精彩,而且时间也恰到好处。但到了第二组上台表演时,却出现了严重超时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其他小组失去表演的机会。但是,又必须是不露痕迹的暗示学生。于是,我运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之二:未完待续法。我轻轻地走上讲台,找准一个悬念点,对大家说:”这组同学表演的是一个电视连续剧的《小红帽》,他们表演的很棒,如果想知 道后面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看下回分解。在下节课的开头,我们再让他们把下集演完。“这样一来,时间就得到了合理的安排。

紧接着,我又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带学生玩起了在《小红帽》的音乐中传帽子的游戏。一顶小红帽在学生手里交替地传,谁要是在音乐停止时手中拿着帽子,谁就得表演一个音乐节目。学生们欢快的笑声充满了课堂,他们的音乐细胞也跟着手中传送的帽子活跃起来。他们边传边唱,兴致可高了。歌曲在无形中得到了巩固。

快到本节课的尾声了,我正在把这节课上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这时,我突然看见有一位学生正低着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我不动声色地走了过去,发现那位学生正在画”小红帽“,而且画得栩栩如生。但是这个时候画画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于是,我又用了课堂急救小贴士三:顺水推舟法。我拿起他的画,来到讲台上。对全班同学说:”x x同学正在为我们班今天纪律表现最好的同学作画,现在他准备亲自把画送给他。“这种一箭双雕的办法,不仅让学生们明白上课的纪律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让课上作画者懂得自己错了。而且还很好的顾及了他的颜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最后,我播放了《小红帽》的音乐,让大家唱起歌,跳起帽子舞出教室。

学生是鲜活的个体,这就决定了课堂上学生反应的变化莫测。有时候常会出乎老师的预料。这时恰当地运用一下课堂急救小贴士,就能让课堂充满活力,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好奇、好动又是小学生的天性。课堂上,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事,学生都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沸腾起来。特别是像音乐这样的美感和动感很强的科目,需要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充实课堂。因此,课堂秩序就更难调控。这时,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力引导入”正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带上道具进教室。学生的好玩天性立刻被激发出来, 帽子放下了,但到了自编音乐剧环节,又出现了学生表演超时的问题,教师及时运用学生熟知的播放连续剧方法(未完待续法),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激活了他们的探知欲望。给他们一个小小的期待。

此后,我再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到游戏中去,进入高潮。学生体会到了乐学的快感。

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会学好,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教态,语言都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只有在课后不断反思,才能进步,这节课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写下来和大家交流,希望对我的教学能够更上一层。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6

设计意图:

在孩子们家里的鞋架上排列着各式各样的鞋子,孩子们特别喜欢去穿穿爸爸的大拖鞋、妈妈的高跟鞋、弟弟的老虎鞋,穿大鞋和小鞋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喜欢做的一件事,我抓住孩子的这一兴趣点,挖掘其蕴涵的教育因素,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歌曲《大鞋和小鞋》歌词结构工整、旋律活泼轻快、节奏富有对比,通过歌曲的学习能感受节奏的不同、强弱的变化,能体验音乐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表现歌曲中大鞋和小鞋不同的音乐性质。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穿过大鞋和小鞋。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脚上穿的鞋子舒服吗?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出去走走吧!”随音乐有节奏地踮步走、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大鞋和小鞋的不同特征。

1、(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图片)咦,这是什么?这两双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穿过这么大的鞋吗?大鞋怎么样?你穿过这么小的鞋吗?小鞋怎么样?(又大又重和又小又轻)3、(出示节奏谱)这儿有两张节奏谱,请小朋友先自己拍一拍再一起拍一拍。(大鞋缓慢,用四分音符的节奏表现;小鞋轻快,用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两张节奏谱有什么不一样?哪张送给大鞋?哪张送给小鞋呢?

4、是呀,大鞋又大又重,用慢的节奏表现;小鞋又小又轻,用快的节奏表现。我们也来穿穿又大又重的大鞋和又小又轻的小鞋吧!(做做动作,感受沉重缓慢和小巧轻快)三、引导幼儿听音乐,启发幼儿学习大鞋和小鞋所发声音的不同。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歌曲。

过渡:老师把大鞋和小鞋编成了一首歌,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我在歌里唱了些什么?

提问:①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谱)②我穿着爸爸的鞋像什么?走起路来发出了什么声音?

③我穿着娃娃的鞋像什么?走起路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过渡:我们再来听一听,想一想这些小图片应该怎么摆放?

请一幼儿上来摆一摆,并一起说一说、唱一唱,验证对错。

四、幼儿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的不同性质。

1、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真好听!声音再整齐一点会更好听!

2、唱得真好!这一次我们把大鞋又大又重、小鞋又小又轻的感觉唱出来,你们能行吗?

五、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我们来合作演唱好吗?

①请男孩子唱大鞋,女孩子唱小鞋,大鞋要唱得怎么样?(沉重缓慢)小鞋要唱得怎么样?(轻快跳跃)②交换一下,请注意你们的声音哦!

2、表演歌曲。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好听又有趣的歌曲吧!

教后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顺利的结束了,下面我从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常穿着玩的,歌曲中的两段的`节奏富有对比性,大鞋和小鞋不仅外形具有对比性,而且所发出的声音也富有对比性。大鞋沉重缓慢,用四分节奏表现;小鞋小巧轻快,用八分节奏表现,我把这一音乐元素作为了活动的重难点,活动中,我还把重难点并重前置,突出了学习的重点,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如果把歌曲中的两种声音的练习放到第二环节来,让幼儿说说、唱唱,那么后面学习歌曲就更容易了。

环节的设计流畅、紧扣,过渡自然,通过引导幼儿交流想法、做做动作形成了一个动静交替的课堂,制作的图片精致漂亮,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为学习歌曲降低了难度。在请幼儿摆放图片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唱一唱帮助验证,让幼儿自主地发现摆放的错误,在请幼儿来纠正,并带幼儿多读两遍歌词,为后面的演唱做充足的铺垫。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7

《猫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强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编的,于是我设计的导入就是“老虎拜师”的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把表情做到位,有时也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大概把握住猫与老虎的个性特征。在学唱结束后,我让学生上来表演歌曲,以便来巩固。因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铺垫,学生们对猫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较好。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利用各种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且安排了打击乐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学内容,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欢快的气氛中。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作兴趣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编创活动中,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从而引起感情的升华。但整节课下来也有一定的遗憾,比如在歌曲教学中安排时间较少,拓展和导入部分过多;在对声音要求上没做到细致到位。

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厚兴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的教学效果。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8

在中班打击乐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本学年打击乐活动的有效开展作为我们大班组的研究课题,在前期研讨和实施方案制定后,我们的实践活动已经开始如期进行。

与十月主题相结合,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选择了音乐《大中国》作为打击乐活动的素材,其节奏鲜明欢快,结构完整,段落清晰,民族味浓厚,歌词朗朗上口、有激情,能很快抓住幼儿兴趣。

在第一课时,我主要给孩子们欣赏音乐,让孩子们在舞蹈中感受音乐节奏的欢快;让孩子们在节奏谱中认识节奏型的规律;让孩子们在分声部拍节奏活动中清晰节奏表演的分工。这些都为第二课时顺利进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第一课时的成败直接影响活动的最终效果。

音乐活动是忌讳教师的长篇大论,教师不要用太多的话语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浪费孩子倾听音乐或者表演的时间。我的第二课时是向园内教师开放的观摩课,所以活动开始我开门见山,让孩子们以特殊的方式欢迎客人老师,直接进入复习拍节奏环节(站着加上身体动作拍节奏),立即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很兴奋地为老师们表演。

接下来,引导孩子们提取节奏型,和我的节奏谱配对,加深孩子们对节奏的印象,更进一步梳理节奏顺序。在引导孩子配器这一环节我努力尊重孩子的意愿,给予适当指导,比如这一节奏为什么能配铃鼓,这在中班已经有过相关知识的学习,再次强调加深印象。孩子们在我的指挥下 很有激情的敲打着乐器,比在中班时表现的更从容更自律。

重难点我放在拍铃鼓的那一重拍上,引导幼儿一定要认真倾听音乐,找准重拍拍下去,因为这一段都是弱起拍,幼儿容易在那里误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总是在弱拍时低头,在重拍上抬头敲铃鼓,动作的夸张加上表情的`引导以提醒幼儿注意力集中,重视这一拍的准确性,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让我感到有成就感的是我尝试着在这一活动中大胆邀请小朋友来担任小指挥,我在旁边引导着小指挥,有时我会适时的退到旁边,把舞台交给她一个人,这个小朋友非常认真的模仿着我的动作,在我的帮助下顺利地指挥了一个打击乐活动,得到老师们的掌声鼓励。我想在今后的活动中,在这个小指挥的榜样和我的鼓励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小朋友愿意尝试做小指挥。

最后,为了提高幼儿兴趣,改变我们之前惯有的打击乐活动结构,我邀请部分孩子们表演舞蹈,其他孩子伴奏,让我们再以特殊的方式欢送客人老师们,将普通的结束活动变成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会,整个活动设计首尾呼应,增加了活动的完整性。

在我的活动中我很清楚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整个活动中,我没有让幼儿互换乐器,原因是孩子们的座位是孩子们自由选择的,完全尊重他们自己的意愿选择坐在他们自己喜欢的乐器旁。我整个环节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每进一层都加深了一点难度,似乎根本没有时间请幼儿互换,但是在以后的延伸活动中我会让那个幼儿互换乐器打击。针对这一点,我想是不是我的内容安排多了,还是自身根本就怕换乱了,这将是我后面迫切需要思考的。

我将会利用我组对打击乐课题研究的机会,跟老师们共同学习相关知识,相互探讨相关问题,并相互观摩学习,将与教师门共同努力,力争将我园打击乐活动的开展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9

这是一首歌颂祖国的歌曲,首先我让学生以听的方式感受歌曲情绪和旋律,然后让他们跟着钢琴的伴奏,用“LU”哼唱歌曲的旋律,这一过程大概需要1—2遍。然后继续让学生欣赏歌曲,让他们听听歌曲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接下来请他们一个个的复述歌词。最后老师把他们所复述的歌词完整的念一遍,让学生也跟着老师,按照歌曲的节奏来念歌词。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更容易的学唱歌词。最后我用多种形式的对唱和分组演唱,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歌词。

在这次教学中我觉得不够理想的`是最后的念白部分,没有让学生确定节拍,所以试得他们在演唱中不够整齐,我想今后我会更注意这方面的教学的。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0

本次活动的设计以“捉迷藏”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满足了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活动的愿望。

1。动静交替

小班的幼儿很乐意玩“变一变”“玩一玩”之类的游戏,一开始学习胖鸭子走路,接着就“躲藏起来,”他们能跟快完成从小胖鸭子“头儿钻到水里,尾巴在水上”的动作,在躲藏的时候就要一动不动,否则就会被发现。这种转换同时又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避免连续蹦跳造成的疲劳,集中展示了艺术表达的形象性和愉悦性功能。

2。循序渐进

本目标“合拍的做鸭走步”对小班幼儿对幼儿来说难度不大,他们等于在“妈妈”的带领下合拍的走路。在比方第二段音乐时,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想象,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这儿对幼儿来说是一大挑战。并提出要求:当“妈妈”来到你身边的时候,就要躲起来,一动不动,不能让妈妈发现。就这样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移动到移动,再到不移动,幼儿表现的非常好,对音乐旋律也逐渐熟悉,幼儿活动的兴致很高。

在艺术表现方面,我及时鼓励幼儿,让幼儿进行个性化的表现,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本身小班幼儿都具有好“模仿”的特点,在培养幼儿创造意识的同时,又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

整个活动上下来之后,自己也意识到其中的不足:

1。用的时间过于长了。分析下来主要是曲二的创编部分不够紧凑。每个动作我都抠得比较细,一遍老师哼唱,再一遍听音乐做动作,所以时间用得很多。

2。在动作与音乐合拍方面,我觉得今天幼儿编的游泳、捉鱼、喝水等动作,都很难做到合拍地表演,只能用段来区分。在练习时,也要有趣味性一点,比如练习游泳部分,可以鸭妈妈带着宝宝一会儿游到这里,一会儿游到那里等,这样就能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不容易散掉。

3。在捉迷藏游戏部分,时间把握得比较适宜,而且要求都交代得比较清楚,所以进行得比较顺利。但是在导入游戏部分,可以直接让幼儿听小鸭子捉迷藏用的动作,不用再听鸭宝宝在干什么了,直接切入主题,这样也可以省略一遍听音乐的时间,就更加紧凑了。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1

《纲要》指出:“音乐具有开放性、宽容性和自主性。在音乐活动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结合主题《我是中国娃》,我们选了一个音乐活动《大中国》,目的是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所展示的内容。

考虑到此前孩子们对这首歌曲还是很熟悉的,所以活动时我做了调整:开始部分请幼儿倾听乐曲,说说听完后的感受,因为曲子的特点比较鲜明,孩子的表达也很有想法,有的说“我觉得很阳光”,有的说“我觉得很用力的”还有的说“我想来跳舞”。有了第一次的感受后,在第二次欣赏中我给孩子交代了一个要求“听第二遍的'时候,每人学一句自己觉得最好听的歌词”。有了这样的要求后,孩子都带着问题来欣赏第二遍,所以在学唱一句环节时,孩子基本上把第一段的歌词给记忆了下来,通过跟他来学一学的形式,孩子们学的很开心。有些句子因为比较成人化,孩子在学唱中有些困难,特别是对于“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歌词的理解,我就用孩子们的语言给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释:因为我们祖国有许多的宝物,外国的人想来抢走我们祖国的宝物,所以他们来打我们,经过战争,我们中国人终于把这些外国人赶出去了。孩子们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词,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种自豪、开心的感觉。最后,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舞动起来,一些孩子还能合作表演,效果较好!

当然,本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幼儿在交流探索结果时,有些幼儿回答的太罗嗦,我没有及时把他们的语言进行提炼,把孩子们局限在一个框框中,让他们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没有发挥幼儿主动性。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2

捏面人这种民间艺术在现今社会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孩子们对我们的民间艺术了解的比较少。而《捏面人》这个活动是一个说唱歌曲,把说和唱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其中念白的内容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这是幼儿熟悉和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在歌曲中幼儿创编念白部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动画片内容进行创编,使幼儿感到既有成功感和趣味性,又不破坏歌曲的完整性,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通过这一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在难点学习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戏剧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活动中通过图片帮助和加快速度,逐层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运用所学戏剧操配上动作共同表演。

但在活动中我发现也存在着不足:歌曲由“唱”和“说”两部分组成的,在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说”的部分和“创编”的部分而忽略了“唱”的部分,“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这句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在活动中我将难点前置,但发现在学习中幼儿对于这句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揪出来帮助幼儿解决。同时,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弹唱的熟练的即兴伴奏还有待提高;表演中戏剧动作还需多加练习与感悟戏剧的韵味。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活动。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3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滑稽、幽默的风格,唱准弱起拍。

2.大胆想象违反常理的、滑稽的事情,仿编歌词。

二、活动准备

1.袜子一只,音乐《胡说歌》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感受歌曲滑稽、幽默的风格,唱准弱起拍。

2.难点:大胆想象违反常理的、滑稽的事情,仿编歌词。,并表现歌曲的滑稽,幽默。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复习:《颠倒歌》这首歌好笑吗?还有更好笑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滑稽可笑。

(1)完整倾听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滑稽和幽默。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感受歌词的韵律。

教师拎着袜子,有节奏的地念歌词与幼儿互动:“你把袜子穿在耳朵上吗?”(幼儿说不是)换另一幼儿接着问:“你把袜子穿在耳朵上吗?”(幼儿说不是)、、、、(引导幼儿感受歌词的韵律)

(3)再次完整欣赏,肢体律动感应歌曲的节拍。

3.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范唱。(体现歌曲的滑稽、幽默)

(2)听教师完整范唱第二遍。在第三小节、第四小节和

第八小节的休止符处,有节奏地拍两下手,加念”不是”

(3)用哼唱,跟唱的方法学唱歌曲。(唱准弱起拍)

(4)钢琴伴奏,以合唱、小组唱等方式练唱。

4.仿编歌词,并演唱。

(1)编唱不合理的穿戴。

师:把袜子穿在耳朵上是一件很好笑、很滑稽的事,谁能编出更好笑的事?

(2)编唱不合理的事情

引导幼儿编唱不合理的事。如:“你把上衣穿在脚上吗等、、、”

(3)请个别有创意的幼儿边演唱、编表演。

(4)自然结束。

(本活动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4

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领域中,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容易接受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唱个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自信和积极的演唱,通过亲身参与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和美感,也是通过演唱,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理解歌曲的情感,掌握音乐的风格特点。

载教唱歌曲《小螺号》时,我先让学生反复听录音或欣赏老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小伙伴们在玩耍时的心情,调动学生参与演唱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演唱做好铺垫,体现“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的教学理念。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根据课堂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判断学生参与演唱的积极性。用分小组竞赛、轮流演唱等各种演唱形式反复练习,尽情演唱。在学生熟唱歌曲后,鼓励学生用自己感知的情绪表达歌曲,对歌曲做艺术处理,进行创造性表演。

我觉得,学生如果连歌都不能连贯的演唱下来,更不用说表现和创造了。没有情感的体验,就不会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创新。所以说,音乐课不能离开音乐自身的特点。

音乐歌曲教学反思15

藏猫猫游戏是宝宝们非常喜欢玩的游戏,在这个教学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动开始我先和幼儿玩藏猫猫的游戏,我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游戏,你们先把眼睛闭好,于是我用一块大的布遮住上半身,说:“请你们睁开眼睛找找老师在哪里啊?小朋友们用小手指着我兴奋地说:“在那里,在那里。”我惊讶的问:“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找到我了啊?”小朋友们激动地说:“你的脚露在外面了。”接下来,我让孩子们来藏,我来找,通过我和宝宝们一起玩藏猫猫游戏,从中体验了游戏的乐趣并感受露着脚这个活动特点,为下面宝宝们更好的理解儿歌做了铺垫。

接着我出示图片:月亮、白云、星星,说:“看,它们是谁啊”,小朋友们看到生动的图片都兴奋地说出了图片的名称,我接着说:“它们看到我们做游戏可羡慕了,也想来玩藏猫猫的游戏呢。”小朋友们拍手小手开心地说:“好,好!”于是我根据儿歌内容把月亮藏在白云后面,星星在一旁笑,这样幼儿在生动有趣的画面中理解了儿歌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幼儿通过学习和理解儿歌来完整朗诵儿歌,并且启发幼儿运用生活已有经验迁移拓展儿歌内容,其中初步尝试运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让幼儿理解儿歌,这样幼儿充分地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从而培养了他们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最后有一个环节是创编儿歌,更确切的说是改编儿歌。在小班语言活动中,对儿歌进行改编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只是平白的让幼儿进行改编,那么幼儿可能只能在教室的直白的.引导下进行勉为其难的创编,但从幼儿的直接感受上来说,可能并没有快乐可言。所以,我又采取了让月亮、云朵、星星继续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通过游戏的方式,逐步将三者代入儿歌之中。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就完成了对儿歌的改编。

整个活动能在宝宝们的配合下顺利进行,在活动的最后我用教具小月亮亲亲宝宝来做为老师对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表扬、鼓励方式。这个表扬方式很奏效,孩子们很喜欢,因为刚入园的宝宝对老师的亲亲、抱抱特别喜欢,这样的方式在活动中就显得既温馨又符合小班宝宝的年龄特征,活动就在和宝宝们的玩玩、说说、演演中轻松愉快地完成活动的目标要求。

第五篇:小学音乐 歌曲 《阿里郎》 教学设计

歌曲 《阿里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与体验朝鲜民歌《阿里郎》,分析音乐特征。认识乐器长鼓和伽倻琴,分析中国古筝与朝鲜伽倻琴的对比。

2.了解朝鲜族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并能学会两个基本动作---单扛手和双扛手等基本动作。

3.在听赏、体验朝鲜族歌舞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多关注丰富多彩的世界各民族音乐,扩宽民族歌舞音乐文化视野。2教学重点

了解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认识朝鲜族长鼓和伽倻琴。学会朝鲜舞蹈的三个基本动作,并在音乐声和学生打拍子中练习和熟练。3教学难点

从节奏、旋律、音乐情绪上分析朝鲜民歌的音乐特征。4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边唱朝鲜民歌《阿里郎》片段边做朝鲜舞蹈基本动作。二:新课教学

出示地图,介绍朝鲜族音乐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朝鲜族音乐之旅---民歌篇

哼唱熟悉的朝鲜族民歌旋律《桔梗谣》导入朝鲜族民歌。欣赏雷佳《阿里郎》视频,思考: 1:从节奏、旋律、音乐情绪朝鲜民谣的音乐特征?---带附点的三拍子

节奏,强弱规律明显,音乐旋律流畅、抒情、优美,富有舞蹈性。2:伴奏乐器是什么?---长鼓和伽倻琴。朝鲜族音乐之旅---乐器篇

1、介绍伽倻琴(出示图片)又称朝鲜筝,是朝鲜族独特的弹拨乐器,仿造我国古筝制作,形状和技法大体相同,可独奏、合奏、重奏还可弹唱。

2、朝鲜伽倻琴与中国古筝的对比。

3、介绍长鼓(出示图片)的形状、音色、击鼓方式等基本知识,请学生尝试模拟击打长鼓节奏。朝鲜族音乐之旅---舞蹈篇

4、通过乐器介绍长鼓的用途为舞蹈伴奏导入朝鲜族舞蹈---长鼓舞。介绍朝鲜族丰富优美的舞蹈形式---拍打舞、扇舞、扁鼓舞、顶水舞等。

5、欣赏朝鲜女孩金珍玉的两段朝鲜族舞蹈---长鼓舞和顶水舞。三:课外拓展:?学跳朝鲜族舞蹈---单扛手和双扛手,请同学上台随着音乐和同学的拍子伴奏进行表演 四:课堂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朝鲜族的歌舞音乐,感受到了朝鲜族音乐的独特性。其实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本民族独特的风格特色,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多关注和了解其他民族的歌舞音乐文化,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

下载教师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浅谈小学歌曲教学中的音乐创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 歌曲 《牧童遥》 教学设计

    歌曲 《牧童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3、5、6”三个音的手号,增加“2”的手号。 (2)能自己打手号唱出歌曲第一、二、四小节的旋律。 (3)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创造练习方法探索

    申明:此论文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创造练习方法探索 【文章摘要】小学音乐课堂音乐创作需以学生兴趣为指导,以教师技巧为支撑,因此开展小学音乐课堂音乐创作练......

    适合小学三年级音乐歌曲

    适合小学生唱的歌 1.静静地听 2.最美丽 3.眼睛 4.跨世纪的新一代 5.踩雨 6.荷塘边的歌谣 7.槟榔树下摇网床 8.我为老师唱支歌 9.深情的爱 10.寻找春天 11.哪里有秋天 12.银......

    电影歌曲中的婚礼音乐推荐

    电影歌曲中的婚礼音乐推荐 时间:2010-12-23 15:50 来源:百合婚礼社区 点击: 1387次 ★收藏 婚礼音乐,在婚礼筹备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之关键,不亚于电影插曲对与电影的影响。传统......

    初中音乐教材歌曲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

    歌曲《音乐小屋》教学设计

    歌曲《音乐小屋》教学设计 二课时歌曲《音乐小屋》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音乐是好朋友》、3/4拍律动 2、新歌学唱《音乐小屋》教学目标:1、能用活泼轻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

    大班音乐:歌曲-教学教案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音乐:歌曲"拉拉钩"。这是一首活泼富有童趣的歌曲,生动的描写了两个小朋友之间因发生了矛盾,从生气到和好又高兴起来的表情和动作。歌曲是2/4拍节奏,我们......

    五年级音乐歌曲教学反思

    五年级音乐歌曲《我怎样长大》教学反思 大桥乡学校 邹一平 在备课的过程中只重视对教材的重视,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基础,也就是说只备了教材而没有备学生。其实备学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