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北京科技大学千乡万村环保宣传科普行动总结(最终版)
扩大环保科普行动 推进现代农村建设
——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总结 为积极响应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关于开展“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号召,落实《关于开展2013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北京科技大学于今年暑期组织在校学生积极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主题为“走基层感悟复兴〃献青春圆梦中国”的社会实践活动。迄今为止,学校已连续6年参与“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并于2010年被中国环境学会授予“2007-2010年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贡献奖”。2013年,在总结历年的经验后,学校针对今年的社会形式对实践工作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使广大同学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志愿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一、总体情况
2013年暑假,北京科技大学结合学习宣传“中国梦”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要求,以“走基层感悟复兴•献青春圆梦中国”为主题,投入专项经费,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各类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果丰硕。
2013暑假,北京科技大学引导和组织50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总计500余名大学生,参加到“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中。这些科普小分队足迹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利用暑假5共走访了河北省、河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江苏省、甘肃省、安徽省、福建省、云南省等17个省、市、自治区,共计50余个村镇,张贴环保挂图245张,发放环保宣传册1150册。同学们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科普环保活动中依托义务宣讲、志愿支教、社会调研、文艺汇演等方式进行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累计辐射群众1万人以上,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效果,完成预定目标。
二、工作特点
1.精心部署,全面策划
为更好的开展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学校成立了千乡万村工作小组,活动负责人在学习和参照学校往年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拓展新形式,增加新内容,实施新方法,确定活动内容,邀请指导老师,制定周密、详细、可行的计划,并在全校选拔一批优秀的人员作为本次的活动成员,邀请了一些有经验的师兄师姐和指导老师作出发前一系列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与学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保证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论上有科学指导,实践中有全程监督,有疑问有人解答,遇困难有人帮助,为确保本次“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深入顺利地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将今年的环保科普活动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千乡万村”科普环保项目组以课程培训为载体,将此次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制度化、完善化;5月完成环保科普小分队申报工作;6月完成小分队成员培训工作;7-9月开展环保科普活动;10月进行总结、交流。
2.完善机制,保证质量
为确保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取得实效,在学生开展活动的同时注意安全,掌握科普宣传的方法,了解后期成果转化相关途径,学校对参与环保科普活动的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概论”、“社会实践方法”、“实践报告撰写”三次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
为增强对学生环保科普的指导效果,使活动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学校从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共青团干部中遴选了30余名环境问题研究深入、责任心强的骨干人员,担任环保科普小分队的指导工作。有效指导大学生对农村环境问题的认识,对环保科普活动的开展,有效分析农村环境现状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3.提供保障,创新思维
综合保障方面,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支持和保障力度。经费支持上,将前期组团实践学生的经费补助提升至每人100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实践的资金压力。安全保障方面,继续牢筑包括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邮寄家长信、购买意外伤害短期保险、教师家长把控实践过程的安全“五道防线”。校团委暑期安排教师、团干部全程值班,确保学生外出实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为促进大学生千乡万村环保科普活动的在学校内部的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依托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网”开设相应板块,向学生介绍工作动态,下达最新通知,搞好活动过程宣传与成果推介。同时学校安排专人在暑假期间上传小分队在活动期间的新闻稿和活动图片,实时报道学生活动动态,宣传学生环保科普的成果,达到共同交流目的。
新媒体应用方面,学校开通“北科大社会实践”官方微博,鼓励实践团队创办微博并根据实践进度及时更新状态。学生环保宣传团队通过微博表达自己在千乡万村环保宣传活动中的感悟和理解。有学生通过微博表示:“这个暑假给了我最多的触动和充实。为村民心酸、被孩子们感动、为交到一群好朋友感到幸运。大学生这个身份相称的我们还缺少一些社会责任感。我们都要加油加油再加油。”
三、活动亮点
1.将科普环保与志愿支教相结合
实践团在科普环保活动中将志愿支教作为一种环保宣传的重要形式,在进行环保宣传的过程中,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环保志愿者。
如我校“北京科技大学爱心帮扶山区贫困儿童实践团”深入到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兴隆湾村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环保科普活动。在为期十余天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不仅在村子里利用挂图、手册积极宣传环保,而且还走进了当地小学,对当地的环何科普活动,让小学生们从小就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并将这些环保理念传递给家长和周围更多的人。
2.将科普环保与农民需求相结合
除了张贴挂图和发放手册外,许多团队还选择以宣讲的方式进行环保科普宣传,这样能够使更多的农民获得环保科普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的年龄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演,有效地提高了宣讲活动的质量。
如我校的“禾欣实践团”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前往苏州的5个社区开展以“七彩中国梦”为主题的幼儿辅导夏令营,活动得到了苏州电视台的关注和专题报道。通过在基层一线的实践活动,幼儿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心灵受到震撼。实践队员的思想得以转变,在实践体验的同时增长了才干,逐步培养起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通过实践团的宣讲居民们了解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的处理方法。在队员的鼓励下,居民表示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环境,收获更美好的生活。
3.将环保科普与专题调研相结合
降农药危害〃圆生态村梦巡回宣讲实践团在河南新乡农村和北京华严北里西社区开展宣讲活动,制作海报、宣传单及食品安全手册,帮助农民提高在喷洒农药时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妥善处理农药袋的环保意识,开展以绿色节能、合理施肥、农业科普等为主要内容的环保宣讲。再续庄户情〃筑梦新农村基层服务实践团在原有区校共建项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活动质量,开展了“走基层做实事”主题活动等一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各项活动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欢迎,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农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参加到同学们组织的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来,并取得丰硕成果。村民们不仅通过环保宣讲了解到了农村环保的重要性,更加学习到了适合当地的具体环保措施,还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了一些实际生活问题,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总结反思
在此次环保科普行动过程中,同学们均有所发现,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思考和启示。1.应按农民所需提供更为实际的环保知识
在实践中同学们发现,农民更感兴趣的是大学生和志愿者可以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告诉他们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节能措施,并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地应用出来,简单的宣传手册与宣传挂画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但实际上,大学生所掌握的此方面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非常的有限,很难满足农民们的要求,致使活动很难往下进行。针对此现象,同学们希望中国环境学会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依据广大群众的需求提供更为实际的环保知识和相关培训,以便学生们尽可能地多了解自身所前往地区的环境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当地的农民献上自己的一片爱心,为中国环保事业切实作出贡献。
2.应扩大行动覆盖范围
另外,同学们还发现“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同学们进行实践的地点较为集中,就如何将环保科普进行广泛宣传这一问题,同学们队环境学会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首先环境学会应针对环保意识薄弱地区进行统计并鼓励周围大学积极开展长期的环保科普行动,同时鼓励其他地区的同学到该地区进行实践,另外,环境学会可以对每年的环保科普行动地点选取有所引导,多鼓励同学到边远贫穷的地方去宣传环保,争取使“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遍及我国大江南北。
本次环境保护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办的有力度、有特色、有新意、影响范围广,注意了形式与效果的统一,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把环保法规、环保知识和健康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深入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努力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强大舆论氛围,增强农民保护环境、促进健康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他们能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共同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篇: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活动总结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国情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校有“学风严谨、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每年500多支实践团队,7000多人参与到实践中来,主题以科技、文体、卫生“三下乡”为主,形式多样。
今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将农村农民的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与各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首都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的契机,充分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向广大农民宣传环境保护,普及科学知识,以积极的行动应对农村地区日益凸现的环境问题,村庄环境“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局面。
我校非常荣幸地能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合作,引导和组织164支“三下乡”社会实践团1470名大学生,参加到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中来,本次活动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指导和支持下,同学们张贴了环保科普宣传挂图5500余张,发放《农民身边的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册19000册,覆盖500余个村子,涉及参加群众数目5万人以上,完成预定目标,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我校参加“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情况简介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早在2006年11月就积极主动与我校团委联系,商谈合作事宜,希望在2007年能结合我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我校领导也非常重视此事,安排专人进行洽谈沟通。经过两次的座谈磋商,我校与首都九所高校达成一致,共同参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千村万乡环保科普行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举办大学生志愿者“千村万乡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
2007年6月22日,在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我校25名环保科普志愿者参加了活动的启动仪式,并在会上接过了环保科普活动的宣传旗帜,此次活动预示着我校此项工作的正式启动。随后,我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纷纷组建社会实践团队,计划深入农村,开展环保科普宣讲活动。最终,共有167支团队将实践地点定为农村,并将环保科普作为社会实践内容之一。后3支团队注销,实际实践团队共有164支1470人。
经过团队申报,评选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2007年7月7日下午,我校团委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部署工作,校团委书记石新明老师也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希望同学做好科普宣传工作,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会后,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纷纷领取了开展环保科普宣传的相关资料,其中包括:宣传挂图《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让农民喝上放心的水》和《创建环境优美,文明生态的乡村》,宣传册《农民身边的环保科普知识》,以及《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调查问卷》和《农村环境问题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2007年7至8月,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的大力支持和我校团委的积极动员下,共164支“三下乡”团队奔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乡村,向当地民众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环境保护,并结合不同的主题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宣传、调研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向当地居民介绍节能经验,宣传环境保护。同时,同学们还通过走访乡镇、村委会、相关单位了解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目前存在环境问题,对其进行了调研分析,并与当地有关部门一起讨论、座谈,提出了许多具有使用价值的宝贵意见,为当地环境的改善献出了大学生的一份力量。各实践团队在当地举行的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村民参与,引起了强烈反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团队走遍了我国的大江南北,利用暑假期间共走访了560余个自然村,220个乡镇,120个县,22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北京、天津、重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广西、云南、新疆、西藏、海南、吉林、辽宁、宁夏、贵州等地区,在那里留下了同学们实践的足迹。各队的实践内容也包罗万象,他们在进行环保科普宣传的同时,又分别针对各自实践地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环境调研内容,内容概括全面,针对问题专业,涵盖问题广泛,其中涉及各地淡水短缺情况调研,海洋污染现状及治理,矿区周边环境发展状况,牧场沙化问题研究及城乡固体废弃物排放措施等。还有同学针对黄河、渭河、淮河流域沿岸地区,长江三峡地区及个别我国自然保护区等开展专题研究。
同时,同学们张贴了环保科普宣传挂图5500余张,每个村5张,覆盖了500多个村;发放《农民身边的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册19000册,覆盖500余个村子,涉及参加群众数目高达5万余人,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效果;同时对当地的环保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完成学会发放的调查问卷200余份,反应了一些目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
在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了多支优秀的实践团队,在实践地突出的表现和良好的风貌,使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其中,我校结合高校与京郊区县对接的契机,对北京延庆县开展新农村建设专题调研,招募16支团队100余人深入当地15个乡镇蹲点调研和宣传,在当地各乡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他们带着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的科普资料和《让农民喝上放心的水》挂图到延庆各乡镇,还有详细的调查问卷,旨在通过社会实践,深入农村,走进农户,把知识带入农村,并做全面详细的调查,发现问题,提出办法。“贝壳圣火”实践团共设8支小分队,奔赴全国各地革命老区,借助建军80周年之际,再访革命圣地。其间,他们在了解革命老区人民生活状况的同时,也开展了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向老区人民献上了一份节日贺礼。此外,“再走淮河路”实践团、“渭”来之路调查团、“天蓝水清”关注太湖无锡蓝藻爆发实践团、“银杏叶”环保宣传实践团和“一路向北”生态环境考察团等团队也在环保科普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当地民众增长相关知识,了解科技发展动态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目前,我校已经组织相关参加过农村环保科普实践的6名同学,对在农村中如何开展环保科普宣传工作正在认真开展研究,希望有助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工作。
二、我校组织工作的特点
1.机构健全,组织得力
将社会实践与科普宣传相结合,是对新时期社会实践模式的一种新的尝试。我校团委老师经过磋商,决定从指导思想到组织形式,都把这个实践项目当作一个实际课题来做,于2007年5月,成立了6名同学参与的科普实践项目组,直接对团委老师负责,由团委马海老师专门带这支队伍,配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做好这次合作事宜。并让他,明确了课题意义,课题目标、工作内容、时间安排等内容。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支队伍,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千村万乡环保科普行动”启动仪式的志愿者组织安排;我校科普宣传的出征仪式的成功举办;实践中期团队的管理和指导;实践后期的材料统计,总结中发挥重要作用,几位同学在参与活动中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目前已经有两支队伍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一个是关于今年科普成果转化,另一个是开展奥运科普工作模式的一种探索,这也是我校尝试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一种尝试,以便来年更好的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合作。
2.专业培训,辐射全员
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宣传技巧,才能应对各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好今年科普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此,我校进行了三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出不同的理解要求,旨在让每位同学知道如何开展科普宣传,掌握更多的知识,做好本次活动。
首先,2007年5月,由团委的马海老师对科普实践项目组的同学进行系统培训,给他们侧重管理技能的培训,从项目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让每位同学都能胜任大规模队伍的组织管理工作。
其次,在科普实践项目组同学的组织下,组织各团队的负责人以及所有参加延庆实践的同学240余名同学,就如何进行环保科普宣传进行专题培训,专门邀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领导主讲,介绍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的情况,也介绍环保科普宣传的技巧。
最后,各团队负责人带回科普宣传的材料,组织本团队所有同学,集中学习材料内容。为了策划好本次活动,有的团队在我校学生活动中心的共同区域讨论学习,充实知识。他们认真的投入,为本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奠定了基础。
3.加强互动,遥控指导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需要科学的评价机制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北京科技大学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不仅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促进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的效果,建立全程督导的评价机制。在社会实践出征之前,对团队实践实行项目化管理,建立团队情况数据库;团队指导老师根据各个团队的立项选题、准备情况、活动内容给予分类指导;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校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24小时的远程督导,而且依托社会实践网、专用邮箱等网络资源为师生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一方面缓解带队师资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及时解决各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也便于了解各个团队的实践情况。科普实践项目组也紧密依托我校社会实践的资源,暑假利用短信交流等平台,加强互动,遥控指导,以期实践安全,完成实践任务。
三、成果骄人,实现多赢
1.同学们思想受教育
“千乡万村科普环保行动”在为全国各乡镇农村带去科学知识、环保普及的同时,更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锻炼交往能力的平台。同学们在外出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开拓了自身的眼界,增强了交往能力,锻炼了沟通交流,积累了处事经验,为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与当地农民相互沟通中,同学们也增长了见识,了解到了基层民众的环保方法,收集了许多“民造”节能措施,使同学们更深入地认识到了农村环保的真实状况,更学到了书本以外的丰富知识。在进行科普知识宣传的同时,同学们更为那里的人们带去了先进的思想与意识,带去了大学生的青春与激情,为当地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农民环保意识增强
在举办环保科普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许多地方的村民对于科普知识都有着浓厚的情趣,对于科普宣传也十分感兴趣,热衷于参与这样的公共活动。但由于当地政府资金、人力有限,很难举办类似的活动。因此,大学生“三下乡”成为了基层村民接触科学知识,环保普及的最佳时机。农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参加到同学们组织的各种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来,并取得丰硕成果。村民们不仅通过环保宣讲了解到了农村环保的重要性,更加学习到了适合当地的具体环保措施,还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解决了一些实际生活问题。在此过程中,村民们提高了环境的保护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设下了伏笔。
3.环境学会科普效果明显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作为中国环境研究方面的权威机构和城乡环保普及的专门性组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此次“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更是将环保知识送到了基层,带到了一线,为知识水平有限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与宣传,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与提高的平台,让他们也有机会接触到高新的环保技术与适合农村的节能措施,切实为农民办些实事。同时,当地政府还为此项活动给与了大力支持,提供了相关帮助,并希望大学生志愿者今后还有机会将环保科普知识带到农村,深入群众。最终,在环境学会与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环保科普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四、同学们实践中的一些发现
1.问卷设计不合理
同学们在进行环保科普的宣传过程中,也对当地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填写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发放的两种调查问卷。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此问卷的可回收率和群众参与率非常的低,很多情况下都无法进行。
首先,此问卷的专业术语过多,很多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很难独立完成问卷的填答,需要大量的人员帮助其解释和翻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其次,问卷问题过多,也是回收率不高的原因。由于实践期间处于农忙阶段,很多农民都没有大量的时间完整地填答完一份问卷,50多道题的填答过程大概需要近半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而农民的参与热情并不能持续很久,就造成了问卷的群众参与率不高的问题。
2.农民参与性不强
在实践中发现,农民更感兴趣的是大学生和志愿者可以切实地帮助他们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告诉他们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节能措施,并帮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地应用出来,简单的宣传手册与宣传挂画并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但实际上,大学生所掌握的此方面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非常地有限,很难满足农民们的要求,致使活动很难往下进行。
3.基层科普经费匮乏
科普经费短缺依然是农村科普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科普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在与各地村领导的交流中了解到,由于各地农村发展状况不同,经济条件有限,许多村子根本就没有经费去做有关科普的工作,只是依靠上级统一下发的材料以及其他渠道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4.基层科普设施落后
很多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只有基本的通讯设备与宣传途径,这就制约了科普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于加大当地科普设施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发展,靠知识”是很久之前就有的一句话。只有把知识带给村民,让他们根据科学发展农业才可能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生活。而由于很多地区科普设施落后,使很多知识只能通过简单的发放材料来进行,这样对那些科学知识并不丰富的农民接受起来十分困难,对于科普工作的开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5.基层科普队伍力量不足,调动频繁,科普人员待遇差,外流多
现今社会对科普工作的定位还比较低,给与科普人员的待遇不是很高,很难吸引那些拥有者先进科学理念的工作者下乡服务农民,而是转头向城市等其他领域工作,造成了科普工作力量薄弱,以及一些抱有热情的工作者敬而远之的态度。
五、我校组织工作中的一点思考
1.改进形式,发动学生丰富科普的形式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本次活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与各高校合作的过程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宣传册和宣传挂图,为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科普宣讲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农民朋友的热情不是很高,也反映出了现行环保科普形式上的不足。环保科普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长期性的话题始终被社会、政府、高校等机构所看重,但始终以来都保持着其传统特点。所以通过发动学生,丰富科普宣传的形式和内容,以表演节目等形式,紧抓农民的兴趣点,开展科普宣传,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效果。
2.建立组织,研究学生化的科普模式
今年,也是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各高校首次开展合作,是一种新的尝试。目前取得了很大的喜人成绩,科普的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但是为了更好地与高校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成立专门组织,给予响应地投入和指导,把科普宣传作为各高校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活动之一种开展,而且研究开发更加符合学生胃口和农民胃口的科普模式,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普活动,也是更好的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
第三篇: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这个暑假,怀着一份让自己的暑期生活变得更充实的心情,我加入了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有人曾说:“在学校能学到的只是人生知识的5%,而另外的95%则完全依靠我们到社会中去实践。”诚然,知识储备需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才能逐步完善。身为一名医学生,我们更应当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
秉承着普及健康知识,调研生活环保现状,更好地利用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的原则,我参与的“逐‘鹿’丹东”千乡万村社会实践小分队踏上了丹东大鹿岛,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岛民对饮食安全,为岛民们普及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医学知识、急救安全意识;检测岛民的生活水质安全状况,关注岛民用水安全;采访优秀村干部,了解大鹿岛的文化发展是“逐‘鹿’丹东”小分队这次社会实践的三大主要活动。
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大鹿岛周边海洋水质进行测试以及对岛民进行环保意识调查,大鹿岛周边海洋水质较好,早中晚三次检测结果无较大差别;大鹿岛岛民环保意识较强,均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大鹿岛随处可见的印有环保标语的垃圾桶,时刻提醒岛民和游客,提高环保意识,保护海岛环境。大鹿岛是岛民赖以生存的地方,周围海洋更是岛民维持生计所必须依赖的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可持续发展,全体岛民努力将大鹿岛建成一个风景秀丽、气候适宜的宜居生态小岛。
本队队员深入田间观察农田土壤状况并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土质分析,向岛民发放调查问卷,普及生活安全知识。大鹿岛因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对部分疾病的就医并不十分便利,因此普及医学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本队队员们向岛民普及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疾病发生等问题的相关医学知识,并告知游客在岛上需注意饮食安全问题,哪些食物不能一起食用,进而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采访优秀村干部,了解大鹿岛文化发展。大鹿岛优秀村干部表示,乡风文明建设是大鹿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乡风文明是指岛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鹿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逐步发展,不断适应着岛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和游客游览观光的需求,提高岛民的幸福指数和游客的舒适度指数,共同构成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鹿岛的美好愿景。
在此次千乡万村环保科普社会实践过程中,我队队员们积极引导游客进行绿色消费,形成持久的环保意识形态,提高了岛民和游客们关于环保的自觉行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大鹿岛建设的各个方面。
本次千乡万村社会实践不仅使我对基层环境有了初步了解,更切身体会到了环保在生态保护、污染治理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愿为环保事业尽绵薄之力,低碳环保立足点滴生活,让绿色之美常驻身边,让乡村之秀更添时代的呼唤,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利用自身所学为建设新农村、共建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行践知进基层,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第四篇:万村千乡总结
湖北王丹阳商贸有限公司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工 作 总 结
湖北丹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2006年以来,为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的问题,推动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扩大农村消费,更好地为“三农”服务。积极争取并实施开展了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认真按照商务部《关于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通知》的要求,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加大企业物流设施设备改造,扩大农民消费质量,使本区域新农村面貌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截止2010年12月,企业2007至2010年建成农家店161家(即2007年24家,2008年60家,2009年40家,2010年37家),其中乡级店6家,村级店155家,总营业面积11600平方米,从业人员437人,网络覆盖7个乡镇,155个行政村,受益农民近20余万人。财政累计拨付“农家店”专项建设资金112.10万元。企业商品配送率达45%,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湖北王丹阳商贸有限公司“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地理环境良好,店容店貌整洁,经营证照齐全,基础设施到位,商品齐全,质量可靠,价格合理,店员服务热情,群众购买满意,深得社会各界好评。公司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中,领导重视、机构健全、制度完备、工作到位。符合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定要求。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逐步对所有农家店进一步改造完善,提档升级,使农家店的经营管理水平上台阶,经营品种更丰富、服务质量上水平、经营价格最实惠,人民群众更满意。
二、明确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农村流通产业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农家店建设与我司的实际相结合,公司长效发展与农民受益相结合,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网络,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差别,为在全县推广和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出样板和示范。
三、项目建设具体实施情况
1、建立工作专班。为了加强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组织领导,按期完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实效,促进我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公司特建立了由总经理王丹阳担任组长;徐东升为副组长;王军、庹正龙、税明英、董平、杜平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工程的实施、协调、督促、落实等工作。
2、明确思想认识。企业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习(2006)39号商务部颁发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文件及鄂政发(2006)28号《关于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通知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做到“三坚持”:即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农家店建设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企业长效发展与农民收益相结合,应用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新型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降低农村商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村流通质量,维护消费安全,开拓消费市场,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制定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企业统一安排,科学分工,明确职责。在工作方案执行上严格坚持“五统一”,即统一配送,统一形象,统一商品价格,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服务规范。工作中做到“五个一”:即一块牌子,一套制度,一个标准,一本台帐,一项承诺。在实际工作操作中,一是分四步走:即深入行政村摸底;向农家店主人宣传政策;确定农家店设立位置及店容店貌改造方案;签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盟经营协议书》。二是集中进行商品知识、安全卫生、服务规范、经营核算等业务理论培训。三是公司提供统一的加盟店门面店牌制作、商品货架等格局和统一的工服、台帐、吊牌、价签、制度上墙等相关资料工作。四是企业加大费用投入和车辆支持,五是加强配送中心的内部硬件设施改造投入,其中07年仓库改扩建资金达14.5万元,购置送货大小车辆7台,09年购置送货大小车辆4台,2010年购置送货大小冷链车辆3台。六是公司组织工作专班对已建农家店进行初检验收工作,认真检查各农家店建设改造情况,确保每一户农家店达到有关建设改造规范的标准和要求。
4、坚持督导,加强后续质量管理。公司工作专班为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深入一线,认真调研,听取呼声和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特别是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检查的重点,定期登记,随时回访。在稳定农家店经营品种上,积极拓展思路,扩大农家店经营项目,企业积极与通讯(联通)、医药等行业取得联系,并进行专业辅导,现已建农家店161家中,有86家代理了联通业务(业务办理、费用收取、器材零售等);有44家代理医药零售业务,解决了农民购买商品难的实际问题。同时,有42家农家店自有运输车辆,有137家农家店开展了农副产品收购业务,即给予了农民的销售方便,又增强了农家店的品牌特色和经济效益,使企业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中收到了实效。
四、企业配送中心建设设想
1、丹阳配送中心现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中心地段白土坡小区繁华地带,是县城区东西小区、江南(四乡镇)、江北(四乡镇)商品配送的理想地段。经营面积3500平方米,员工50余人,配送车辆16台(其中2.5吨以上的11台),分别为乡镇配送组、城区零售配送组、宾馆酒店配送组。近十年来,先后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娃哈哈系列、可口可乐系列、金龙泉啤酒、三峡白酒等26家产品区域总代理、经销商。部门在企业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本守“先做人,后做事”的宗旨,诚信服务,真诚待人,以超前的意识看待事物,使部门经济效益逐年上升,实现配送额5800万元,蝉联被企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得到厂商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该部门机构健全,有独立的财务核算中心,有规范的厂商网络监督系统。部门管理规范,员工志气高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品牌经营为主体,坚持“团结务实,拼搏创新”的企业精神,紧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机遇,把握山城商贸发展命脉,加速企业经济发展,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争创知名企业。
2、企业计划于2012年6月竣工在巴东县信陵镇西壤坡小区建成使用面积达5000㎡的大型商品配送中心,现已完成桩井浇灌和地基平整,地面主体工程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建设之中,预计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新的配送中心建成之后,将充分利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销售网络优势,扩大商品配送覆盖面,增加配送商品品种,提高商品配送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企业还将计划于2013年底在巴东县野三关工业园区内建设占地10000㎡大型商品配送中心一个,在自筹资金加紧建设的同时,利用国家项目建设专项支持。现正处于前期项目报批和土地征用阶段,该项目预计整体建设投资5000万元。届时,一座多功能、新型商品配送中心将拔地而起,公司的配送规模和服务真正做到了覆盖全县城乡。公司将逐步完成自身经营理念的全新改观,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社会效益再上新台阶。
2011年6月1日
第五篇: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情况总结
文章标题: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情况总结
开展科普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贯彻落实《科普法》任重道远。《科普法》颁布后,我们环保系统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科普法》,提高认识,同时按照县科协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结合环保工作,切实加大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和倡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力度,不断创新宣传思路、形式和方法,在宣传环保法规、普及环保知识、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领导重视,增强普及的力度
作为科普宣传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做好环保科普宣传显得尤为重要。我局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制定了计划,专门成立了法宣科、环境信息中心,建成了公众环境信息网站——《xx环境》,与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等环保网站进行了链接,成为市民了解、获取环保政策、信息的窗口。创办了刊物《环境信息摘报》、《生态县建设简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深受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欢迎,成了环保知识、信息普及的好“帮手”。
二、广泛动员,增强普及的广度
公众参与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强大社会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意识日益增强。
在机关,围绕十六大确定的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学习,以党校专题讲座、专家报告会为主要形式,与县委组织部联合办班,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利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契机,通过会议、文件、讲座等形式,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普及生态理念、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在企业,先后举行五期关于生态示范区建设、清洁生产、循环经济、ISO14000论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等专业知识的培训班,乡镇分管领导、环保干事、各企业厂长、经理300余人次参加;还对全县重点企业的环保专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选送业务骨干到省市环保部门学习先进理念和经验。
在学校,与教育局一同加强对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着眼“三进”(环保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中小学校开设生态环保知识课程,提高生态知识普及率,开展了以“创绿色学校、建绿色基地、写绿色征文、做绿色师生”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教育行动”,将创建绿色学校作为载体和抓手,引导教师、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xx县第二中学完成创建省级绿色学校,xx中学、县实验小学等近10所学校完成市级绿色学校创建。
在农村,使环境宣教向农户延伸,开展了环境宣传墙体标语进村镇、“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加快生态村创建步伐,xx镇市级环境优美镇,xx、xx、xx等市级生态村创建顺利完成。
三、用活载体,增强普及的深度
近年来,我们以“6.5”世界环境日、环保“四进”等活动为契机,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营造生态文化,增强生态理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活动日,我们每年“六五”都围绕普及环保知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分管领导在xx电视台发表讲话、在《今日xx》上发表署名文章,在新闻媒体通报了我县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在县城xx路步行街设立活动主会场,进行创建绿色家园宣传、咨询及投诉活动,展出环保宣传版20余块,发放宣传材料10000余份,开展万人志愿共建绿色家园签名活动,在xx路布置生态建设宣传一条街。开展环保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村镇的“四进”活动,重点宣传: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农业、无公害食品、室内环境污染、绿色社区创建、绿色能源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内容;印发一批《市民环保知识手册》,组织了环境保护知识竞赛,在主要乡镇公路沿线显著位置粉刷适合农村和企业特点的环保标语,在镇乡居民区张挂环境保护挂图,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联合县妇联、县计生委,开展“共宣国策,和谐发展”活动;联合教育局,在中小学生中征集“美境行动”设计方案;联合工、青、妇、科协,在xx镇、xx镇、xx港镇等十个乡镇,进行社区环保巡回宣传;组织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企业,进行“为企业办实事”回访,并作环保专题报告等等,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意识、生态理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
二OO六年五月十六日
《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情况总结》来源于范文搜网,欢迎阅读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情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