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档案意识
强化档案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档案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常规工作,档案管理是科学规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视导,本着“建好、管好、用好档案,提高全县幼教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这一宗旨,确立了三个视导目的:一是检查2004年档案管理工作会议及文件精神的落实情况,确保我县幼儿园全部实现规范建档;二是研究并指导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强化意识,提高要求,鼓励省、市名园建立自己富有特色的档案文化。通过查阅资料和座谈交流,了解了我县幼儿园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具体汇总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视导的16处园所,90%的幼儿园根据2004年12月举行的“全县幼儿园档案管理工作培训班”和宁教办字[2004]69号文件要求建立了较规范的园务档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档案建立基本实现了标准化。各园都能按照文件规定的“一学年一整档、八大项分类立卷”的幼教建档体例建立起较完善的园务档案,每园至少拥有自2004年—2009年五学年完善的园务档案;档案分类清晰、材料详实,特别是教育管理类、教育教学类、教育科研类档案,内容丰富详实。二是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了规范化。各幼儿园都配备了熟悉业务和档案工作的档案管理员,并由一名园长分管,都配备了档案橱,条件好的幼儿园还建立了高标准的档案室,如实小幼儿 园、泗店镇中心园、伏山镇中心园。三是部分幼儿园进行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探索。有些幼儿园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在实践中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实小幼儿园的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教师成长档和幼儿成长档新颖设计,声像类、实物类档案美观、形象、齐全的;一中幼儿园的幼儿活动档和家长助教档等专项档丰富详实,有特色;泗店中心园摸索出了园务基础档和专项检查档双线并行的动态管理模式,解决了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蒋集中心园在装订方面进行了精细化探索,档案工作已经成为这些幼儿园的亮点之一,体现了丰厚的办园底蕴,也在各级检查和各种创建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
1、基础档不完善,专项档无特色。八大类基础档中,教育管理类、教育教学类、教育科研类内容比较丰富详实,党政管理类、保育保健类、后勤管理类内容不够齐全,声像类、实物类多数幼儿园尚未建立起来;专项档案缺乏特色和创新,如教师专业成长档资料少,照片多文字资料少;项目简单,反映教师专业成长的事件、资料少。幼儿成长档多是幼儿的绘画、手工作品,较少文字记录,缺乏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和行为分析的内容。
2、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系统化差。规范化差表现为:档案纸张、字体不统一、不美观。所存同类资料中,纸张有A4、B5等多种型号,有横板竖板不同格式,有打印体也有手写体,材料名称、作者、页码、时间也多有缺项,排版随意,既不美观又不实用,还有一些不适宜放在档案里的有违上级规定的内容存放;系统性差表现为:每一大类盒中的分卷项目不全,每一主题卷内的资料数量少、质量低。如保育保健类盒中应包含“”“”“”“”等分卷,在幼儿查体卷中应有幼儿的入园查体表和在园每学期的查体记录,类中缺卷、卷中缺资料的现象各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特别是园本教研档、实验课题档资料普遍不全,无过程性资料;后勤管理档中教师查体证、食谱记录和膳食调查分析等资料不全。
3、还未树立起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思路不清、制度不全。管理者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档案工作理念,一是认为档案工作仅是档案管理员的事,没有树立起全体教师的档案意识;二是认为档案主要是为了迎接检查的,只注重了建好、管好,忽略了学好、用好档案,没有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三是对档案工作的效能还未挖掘、彰显出来,本园的办园特色和工作亮点不能在档案中体现,档案资料流于常规化、形式化,档案工作的效能尚待挖掘。思路不清表现为:档案工作分工不明不细;处理不好基础档和检查档的关系;部分幼儿园还未建立起系统的档案管理体系,未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制度不全使档案工作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时间就整整,没时间就不整;来检查前整整,检查完了就放下了;手头有什么材料就整什么,没有的不知道收集;今天这位教师管理,明天又换另一位教师管;没有建立日常档案资料收集制度、定期整档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借阅学习制度,制度的不健全使档案工作表现为随意性强、规范性差。
三、改进措施
1、切实树立档案意识,将档案工作纳入常规管理。
幼儿园档案是指幼儿园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 成的对幼儿园和社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管理是幼儿园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幼儿园的档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管理水平。科学、规范、丰富的档案能体现幼儿园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园风、园貌、园规、园纪等隐性文化的反映,所以,要强化全体教师的档案意识,加强档案管理。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一是举行档案工作学习班,带领全体学习有关档案工作的有关文件和规定,了解档案工作知识和有关规定,知道什么时候整档、如何整档;明确自身所承担的任务,以便按时自觉进行资料收集报送;了解档案的作用,养成利用档案查找资料、改进工作的方法等。二是将档案工作纳入常规管理中,明确一些规定,并列为工作考核项目之一。如明确什么工作、有谁报送材料、在什么时间报送等,在学期初工作布置会上和每周的例会上做好分工和安排,使档案工作与保教工作同步、有条不紊的进行。切实避免集中整档时档案员临时找材料、补材料的现象。三是每年举行档案展示、学习、借阅活动,鼓励教师利用档案。如新教师来园后,通过学习档案了解幼儿园办园历史和文化,实验教师通过查阅课题档学习借鉴已有的课题经验成果,提高科研能力能。通过这些措施,在增强教师档嗄意识的同时,也能提高保教工作质量。
2、健全制度、完善体系,探索科学化的档案管理模式。
要使档案工作趋向规范化、科学化,必须加强萨那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配置。各园必须设专用档案橱,市级以上规范化幼儿园尽量设专用档案室。满足按年、按类条理存放的要求,还要建立好档案查找索引本,防百年查阅。档案室内应配备防火用消防器材,确保档案的完好保存。二是 健全制度。档案室必须有《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借阅制度》等各项制度制度,有的需张挂在墙,档案管理员要及时做好各项记录,还可适当进行体现档案文化的装饰美化。三是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由业务园长——档案管理员——保教主任、教研组织或年级主任——全体教师构成的管理体系,保证体系的畅通运行。
3、细化档案常规,加强档案工作的精细化探索。
为细化档案管理,对档案常规作以下规定:一是统一存档资料的文字格式要求;规范的文字格式、字体要求已在3月份通过信息平台下发,以此作为幼教系统文字材料和档案材料的参考标准。二是卷皮的功能填写装订要科学、美观、使用。三是案卷的外观美: 其一是案卷的装订。卷皮的厚度与文件材料的厚度应相适应。其二是案卷封面和脊背上的项目的书写。一般来说,采取打印较好,如手写,字体要正规、匀称、清楚,注意布局和字的大小搭配,体现美观,又让人一目了然。四是卷内内容充实。按照《幼儿园档案分类表》立全卷目、集全资料。首先,注意不存不符合要求的或可能引起异议的材料。其次,同一类的材料要全、先后排列有序、有目录表。
总之,档案工作像其他工作一样,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循着规范建档起步、探索创新发展的路子,逐步提高我县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第二篇:强化高校档案意识刍议
强化高校档案意识刍议
赵 群
所谓档案意识,就是人们对档案及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态度和认知的总和[1]。简言之,就是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它是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研究档案意识对探讨和发挥档案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和作用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笔者认为,目前高校的档案意识还处于比较薄弱状态,现试就其原因及强化措施谈些粗浅之见。高校档案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一是认识模糊。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在高校中一样存在。不少教职工对档案的社会存在和社会价值缺乏全面和应有的认识,认为档案就是指与个人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至多还有一些学校下发的红头文件,用完也就完了。对一些重要工作活动只要写在本子上或记在脑子里就行了,忽视对学校在各项工作活动中所产生文件材料的积累和保护,没有考虑到今后查考利用的必要和价值。更有甚者,认为档案工作就是保管档案,是档案室的事,与学校的其他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与自己无关。因而拒绝配合档案室搞好档案的收集工作,不愿意将保存在自己手中的材料交给档案室,致使一些能反映高校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文件材料没有归档,影响学校档案的完整性。如有些人员外出参加各种会议带回的有关材料、一些教师的科研成果、校外获奖证书、出席各种学术研讨的论文、图片等,不愿或不及时交到档案室,致使若干年后这方面的资料无从查考。
二是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档案工作所发挥的作用,不象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在单位里往往被忽视,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2]。高等学校以教学、科研为主,档案工作自然被摆在次要的位置,表现在档案工作者提拔难,待遇低,外出学习机会少等。一些大学生分配到档案部门,觉得大材小用,而原在档案岗位的人,也千方百计跳槽,导致档案队伍不稳定。
三是档案管理经费严重不足[3]。学校办学经费本来就捉肘见襟,在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高等院校,不可能划出一笔专门的经费用于档案管理,因而多数档案室不符合规范要求,库房简陋,设施落后,在当今电子化时代仍是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难以适应形势的需要。高校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
造成高校档案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历史的因素,也有高校自身的局限,归纳起来,有那么几种:
一是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档案的封闭性、神秘性。建国以来,受“左”的思潮影响,片面强调档案的机要性、保密性,档案在人们的心目中显得很神秘。谈到“档案”二字,都得压低嗓门,给人一种高深莫测之感,往往被人们所误解。改革开放使这种误解有所消除,但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彻底改变这种不成熟的档案意识尚待时日。
二是档案宣传的局限性削弱了档案工作的影响力。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里,档案一直与机要相提并论,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报纸、刊物,宣传档案
[4]的内容很少。进入80年代以来,虽然全国各地出版的档案期刊已达六、七十种,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档案法》,但走进高校图书馆,书架上多是专业书籍,而宣传档案的期刊、报纸则少得可怜。1996年9月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这么一个国际性盛会,高校中有多少教职工知道?又有多少人关心这一盛事呢?
三是档案作用的间接性导致人们对档案价值的忽视。利用档案体现的最终效益是通过人去查考、利用实现的,它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作用。在人们追求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今天,往往只看结果,忽略过程,因而档案的作用因其间接性而不被人们所重视。
四是档案人员的素质束缚了档案工作的发展。高校中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非档案专业岗位转过来的,转岗后,许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甚至认为档案工作就是“管好资料,保证不丢失”。如果档案人员自己都不重视档案工作,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认识档案工作、对待档案工作,那么还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重视,要求领导重视呢?这一问题的存在,导致档案工作失去了获得各部门理解,关心和支持的契机[5]。
[3]五是档案开发利用力度不够。档案的价值在于科学开发利用。但由于高校
许多档案资料收集不全,需查阅时档案资料往往无处寻找,或残缺不全,影响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和效应,以至重保管、轻开发利用,从而削弱了广大教职员工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强化高校档案意识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普及档案基本知识 《档案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在法律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要把这种权利和义务化为自觉行为,必须进行广泛宣传。高校更应发挥优势,利用黑板报、橱窗、校报、广播、举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加强宣传教育,让大家懂得,高校档案材料全面记载和反映了学校建立、建设和发展的进程,记载和反映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各项工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经验,以至于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它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保持档案是每个教职工应尽的义务,应以高度的责任感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同时要大力宣传档案利用的效益,让广大教职工知道利用档案是每个公民的权利。高校还可以利用普法教育的机会,有意识地增加《档案法》的内容,在教职工中普及档案基本知识。每年校庆日,组织师生员工参观校史陈列室、档案室,领略其中丰富的史料,进而理解、关心、支持档案工作。
3.2 强化学校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6] “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校级领导不仅要将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而且应该实实在在地帮助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部门领导要明确本部门档案工作的任务,将其列入部门领导工 作考核范围,并作为评价部门工作好坏的内容之一。档案部门也要主动向分管领导汇报档案工作情况,介绍兄弟院校档案工作的经验以及自身工作的不足,邀请档案工作先进单位来校介绍经验,积极、主动为领导提供档案服务,在宣传和服务中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3.3 强化全体师生员工的档案意识 广大师生员工是高校档案的“生产源”,他们档案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档案的质量,因此要发动大家都来重视和加强对档案材料的积累和保护。利用校庆,校史教育等机会,引发全体人员对校史的关心,加深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档案,个个支持档案工作的气候。
[1]3.4 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 增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是增强广
大师生员工档案意识的前提。因此,档案工作者应通过加强业务学习,参加业务培训等提高业务水平,进而增强自身档案意识,并以此带动全体人员增强档案意识。
3.5 形成高校档案工作网络,建立健全档案规章制度 学校各部门应配备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形成专兼职相结合、上下两级相结合强有力的工作网络,并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专职档案员要主动指导兼职档案员工作,提高部门档案的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
3.6 开放高校档案(非保密性),积极提供利用,显示档案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 高校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档案利用服务,这也是体现档案工作活力的有效手段,更是强化档案意识的关键[7]。因此,档案部门应努力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主动为广大师生服务,为社会服务,让广大师生切身感受到档案在领导决策过程中的参考作用,在处理学校各类问题时的凭证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中的借鉴作用,了解到它对评估教学工作、评价科研成果、考核教师和专业人员、衡量学校管理水平以及编史修志都具有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作用,体会到档案对自身,对社会、对学校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增强档案意识。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抓住契机,介入经济建设领域,释放档案信息资源的巨大能量,显示档案的社会价值。
第三篇:强化宗旨意识
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参加“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按照大石桥市纪委部署,根据大纪发【2014】12号文件精神,黄土岭镇开展了“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 主题教育活。在整个活动期间,作为镇人大主席,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积极参加黄土岭镇党委开展的各项学习教育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这次活动,感到教训是令人触目惊心,本人在思想上引起极大震撼,现就结合学习和工作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顾湘陵、吴立军、许业福等几名职务犯罪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究其原因,就是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腐败现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衣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矣”。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须时刻以法律和廉政准则为镜,鉴照自己的行为,在灵魂深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从思想深处杜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等错误思想,不断反省自己,慎独、慎微、慎权、慎欲,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把握自己、管住自己、走好人生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开展工作,在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的同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正确对待名利,增强廉洁从政意识。
通过学习和观看警示教育片,发现很多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虽然职务各有高低、年龄差别较大、学历层次不等,走向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党员干部要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名利,从司空见惯的小事和小节抓起,加强世界观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取信于民是一个政治大原则。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道,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立志做大事,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干事业上,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公正严明,群众才能相信组织,好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才能树起来。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要如履薄冰,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 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三、严于廉洁自律,带头遵纪守法。
看到犯罪分子声泪俱下的忏悔和反省,在深感震憾与惋惜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性,为此应常学习、辩是非、不攀比、想大事、干好事,以平常的心态处理事情,不羡慕、不嫉妒别人的富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顺境时不飘然,逆境时也不至于太消沉。做事、做官、做人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党纪国法,要真正把党纪国法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党的纪律、各种法律、规定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在纪律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和特殊干部,作为党员干部更不能等同于一般职工群众,必须严格遵守、模范执行各项党纪国法,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职工群众,取信于组织,并发挥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党纪国法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掌握这些条规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起码要求,我们必须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进一步加强学习,铭记条规,分清是非界限,做到“不越雷池”。一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包括一些高级干部之所以没有管住自己,众多原因中有一条值得人们注意和警醒,就是这些人法律知识淡薄,对党纪政纪和国法学习不认真,以至于犯下重罪还稀里糊涂。胡长清在他的问题基本查清后还要求保留党籍,说什么“在党内重新接受改造”。曾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报道过的大庆市长钱棣华因受贿20万被查处,在对其宣布开除党籍时,他却提出了“能不能不开除党籍,哪怕多给留党查 看几年也行啊!”的可笑要求。留党察看的时间只能是一年或两年,连这点都搞不清楚,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我们要以上述案例为鉴,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纪国法,做到熟知每一条条例,熟知每一个细节。在熟知后,更重要的是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切实做到照章办事、依法办事。
四、保持心理平衡,经受得住诱惑
当今社会,诱惑极多。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千方百计投人所好,不惜采用金钱、美色等种种手段对党员干部进行引诱和腐蚀。作为党的干部,一方面要保持心理平衡。古有至理名言:“良田万倾,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寐八尺”。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贪求?近几年揭露出来的许多贪官,最后都受到法律的制裁,落得个人财两空,家破人亡的可悲下场。另一方面要经受得住诱惑,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很多领导干部违法犯罪,都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开始是对一些小事不注意,逐渐顺坡滑下去,终于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自律,就必须从细微处做起,从抗拒每一个细小的诱惑做起,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白永生
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参加“强化法规制度意识,筑牢党纪国法防线”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白
永
生
第四篇:强化主人翁意识
强化主人翁意识、提升产品质量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提到质量,应该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什么是质量,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指产品的质量,即产品适合社会与人们需要而所具备的特性。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产品”这一中心而运作的。提升产品质量,以求达到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最终谋求企业的发展。可见,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何等重要。我们要想生产出一流的产品,就得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各种形式,让生产者全面掌握生产操作程序与技巧,增强综合操作能力,调动广大职工自觉加入到生产质量一流产品的行列中去,逐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争当“流动红旗”班组(机台)的良好氛围。
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从来都是以产品的优质作为保证和资质,毫不过分的讲,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和生命,生产出质量一流的产品,树立企业产品的质量形象,应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主题.ZBM管理学院有这样一句名言:“质量=90%的态度+10%的知识。”言下之意就是讲,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固然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检测加工设备,更主要的还是在于生产过程中以及员工的高度责任感和质量的意识以及工作态度,也就是说,产品质量的关键在于“人怎样去生产”。一个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不仅要注重科技成果的开发利用以及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等等“有形质量”,还应不惜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对员工的培训以及提高员工的生产经验、责任感、进取心、团结意识和尊重消费者意识等等,“无形质量”的培植和建设其目的就是一个让员工对待生产就像对待自己的婴儿一样去爱他护他,用力用心去做好每一件工作,因为用力去做只能算作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并以工作着就是幸福的心态,生产出“支支一流,包包精品”的产品,力求达到消费者的认可和满意,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掏钱那才是上上之道。
过去,我们曾经凭产量取胜,我们职工也曾一味追求产量,这是不明智的,现在,我们早已加大了质量的奖罚力度,应合市场的需求,彻底改变观念,以质取胜,让职工在生产中潜移默化的强化质量意识,勇于担当责任,总结经验,吸取精华,弃之糟粕,共同促进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
本月,又恰好是“质量月”,我厂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质量月‘活动。我们应借”质量月“这股东风,强化质量意识,勇于担当起提高产品质量的责任,自觉积极地行动起来,形成一种以质取胜的良好风气,如是,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同心协力、共把质量关,以厂为家,兴厂为荣,用力用心生产出合格的、一流的产品,那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第五篇:强化四种意识
强化“四种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这为年轻干部成长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年轻干部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深入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着力强化“四种意识”。
强化执政意识
忠诚党的事业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应对好长期执政的考验,并多次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年轻干部肩负着传承党的事业的光荣使命,必须始终强化执政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当前年轻干部大多成长于改革开放年代,没有经历过严峻的革命战争考验和严格的政治生活锤炼。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年轻干部只有在政治上可靠,才能够经受考验、堪当重任。江西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8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也就是坚定不移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作为年轻干部,强化执政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向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革命先烈学习,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甚至面对着流血牺牲,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忠诚党的事业。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三大挑战,一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二是群众的政治意识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三是科技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对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聚集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过去传统的空间聚集方式、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聚集方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还对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提出更高要求,年轻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坚定理想信念,旗帜鲜明地紧跟党走,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党长期执政而奋斗。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显著增强。要重视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对发展的信心,特别要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带头参与改革,促进改革不断深化。
强化群众意识
心系人民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讲话对新形势下党群关系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我们党在苏区革命斗争时期,就形成了优良的作风。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核心就是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通讯手段先进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和群众的联系更紧密了。年轻干部一定要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大力弘扬苏区好作风,始终心系群众、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迫切需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相信群众的智慧。要善于与群众沟通,主动融入群众当中,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把握群众思想动态,用群众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努力赢得群众的欢迎。要真心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群众的切身需求,代表群众的根本利益,送温暖于困顿之时,寓关怀于细微之中,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江西作为革命老区,有一些群众还很困难,如何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这是对各级政府民本理念的检验,也是对年轻干部“官德”的考验。
强化进取意识
专心做好工作
“进取冒险精神,人有之则生,无之则死,国有之则存,无之则亡。”百年前,梁启超将有无进取精神视为小至个人大至国家生死存亡的分水岭。许多革命前辈为党的事业奋发进取、鞠躬尽瘁,为年轻干部做出了榜样。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防范“精神懈怠的危险”,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年轻干部有闯劲、有激情、有韧劲,有青春的朝气、昂扬的斗志、进取的热情,是我们事业发展的重要骨干。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蓝图,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搭建了宽广舞台。年轻干部必须坚持工作第一、事业第一、发展第一,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
工作中去。要勇于开拓创新,全面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载体,在创新中求发展。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年轻干部要结合各自岗位要求,在理论上思考,在行动上探索,在机制上完善,为社会建设出力。要敢于攻坚克难,遇到难题绕着走,这既是对事业的不负责,也是对干部自身的不负责,年轻干部要有直面困难的勇气,以坚强的党性、昂扬的斗志、科学的方法迎难而上。要善于抓落实,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年轻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抓关键、抓重点、抓特色,心无旁骛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今年是换届之年,年轻干部一定要认真贯彻李源潮同志的要求,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做到“进”者奋发有为,“退”者心情愉快,“留”者意志不衰,“转”者迎接挑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强化学习意识
不断完善自我学习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政党兴旺的必由之路。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继续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并多次指出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切实提高全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年轻干部应当重视学习。明确学习目的,学习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的需要。一个重视学习的人,方可在大浪淘沙中激流勇进,始终挺立潮头;一个重视学习的政党,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审时度势、永葆生机。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选好学习内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保持理论上的坚定,对党的科学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同时,努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特别是要加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学习运用,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功底。掌握学习方法,减少应酬,挤时间学,用更多的时间来读书;带着问题学,运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系统学,既要掌握理论框架,也要学习原理、案例,训练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互相启发学,在与专家、学者相互交流中,学习真知灼见,提高自己的思想力。总之,年轻干部要通过认真、持续、系统地学习,让视野更有宽度,让思想更有深度,让事业更有高度,让生活更有维度,在不断学习中健康成长。(作者:王少玄)
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县乡换届之年,全县各级干部职工不等不靠,围绕“十二五”目标,踏实工作,全力推进各项重大工作,经济社会形势实现了向好的逆转。然而当前,还是有一些干部工作懈怠、办事拖拉,患有典型的“换届综合症”,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遇事绕着走。少数职能部门的负责志甘当“太平官”,遇到困难绕着走。二是办事拖拉。少数干部对工作重视不够,不积极不主动,甚至不作为。三是推诿扯皮。少数部门间配合不力,办事推诿。四是换届来临,等待、观望、守摊的思想在不少干部甚至领导干部身上表现明显。
这些现象的存在,与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格格不入。各级干部职工要严格对照检查,深入学习贯彻锦涛总书记关于防止“四个危险”、要经得住“四个考验”的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要树立忧患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将问题考虑的深刻一些,将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自我加压奋进,永不自满。二要树立责任意识。各级干部职工要爱岗敬业,视职位为机会,视责任为使命,视工作为事业,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努力形成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三要树立大局意识。各级干部职工要讲大局、识大体,团结一心,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一些事关长远、打基础的重大项目推进上,必须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四是纪律意识。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纪律教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万众一心,努力使“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